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是什麼

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02 14:38:29

㈠ 歷史:簡述辛亥革命的主要歷史功績

辛亥革命沖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籠。自漢代董仲舒以來的中國思想文化,君臣關系是「三綱五常」中三綱之首。皇帝不僅是政治上的權威,也是文化中諸多價值觀念的重要依據與合法性的來源。

辛亥革命不但從行動上堅決地打倒皇帝,並從輿論上對君權神授觀念和皇權思想進行鞭撻和批判,極大地促進了人民的思想解放,為探索救國興邦的道路打開了新的思想境界。

(1)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是什麼擴展閱讀:

辛亥革命雖然推翻了清王朝,但由於其反帝反封建不徹底,並沒有實現真正的民族獨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

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新中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命運。中國共產黨人以「為人民服務」為根本宗旨,得到人民群眾的廣泛支持和擁護。

㈡ 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有哪些

1、開始了近代人民革命斗爭的新階段

辛亥革命的偉大歷史功績之一,是它開辟了幾千年來中國革命的新紀元,開始了近代中國人民斗爭的新階段。

2、提高了人們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覺悟

辛亥革命的另一個歷史功績,是它提高了人們對帝國主義侵略、帝國主義與清朝政府之間關系的認識,確立了只有用革命手段才能挽救民族危亡的觀點,提高了人們的政治覺悟。

3、埋葬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

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最突出的一條,就是它不僅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而且結束了延續二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民主共和國。

外界對辛亥革命的評價

民國初年,孫中山等革命黨人對辛亥革命多有論述和解讀。1912年9月3日,孫中山在北京發表演說,指出「中國去年之革命,是種族革命,亦是政治革命」,確認了辛亥革命的民族民主革命性質。

辛亥之前國民意識模糊性,清朝百姓對外聲稱自己是大清子民,都說「我們大清怎麼怎麼樣」,當然明朝的百姓則自稱「大明如何如何」,百姓自覺地把自己隸屬於某一個朝代。

而辛亥革命後,國民意識里有了「中國人」的概念,從這個層面上說,辛亥革命意義重大在民國前幾年,知識分子們和革命的參與者尚為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滿清而興奮不已,對辛亥革命的成就有較高的評價。

㈢ 辛亥革命的最大的功績是什麼

辛亥革命的最大的功績是廢除了封建帝制。辛亥革命以反對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目標,是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如毛澤東指出的:「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規地說起來,是從孫中山開始的。」



隨著封建帝制的廢除,依附於封建帝制的種種丑惡制度也被次第掃除,民族平等、民權自由、民生幸福的呼聲在中華大地回盪。空前的民主氣象,競辦實業的浪潮,形成了生機勃勃的局面。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並在中國形成了「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的民主主義觀念。

(3)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是什麼擴展閱讀

辛亥革命的影響

1、從辛亥革命的理念來看

辛亥革命可以說是我國現代史上第一次提出民主思想裡面的革命,這場革命是以孫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義為核心思想的一場重大變革,在當時可謂是一聲驚雷,解放了一部分人民的思想束縛,讓大家開始嚮往平等的權利和自我的意識。可以說雖然辛亥革命的結果是失敗的,但是卻為以後的重大變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成為後期變革的主要指導思想。

2、從國際層面來看

雖然辛亥革命沒有徹底貫徹,但作為先期的革命風潮也足以在國際上取得一定的影響。通過辛亥革命,讓列強們不再小覷中國,也可以說辛亥革命改觀了列強們對於中國的看法。

3、從國內層面來看

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已經存在了上千年的封建政權統治,將資產主義思想引入到中國,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政治、思想乃至於經濟的巨大發展。

㈣ 辛亥革命發生哪一年主要歷史功績是什麼

一、辛亥革命發生在1911年;
主要歷史功績是:
1、推翻了中國2000多年來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2、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3、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
4、表達了中國人民要民族獨立、振興中華的美好願望。
二、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文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紀末(一般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開始,但也有學者認為從1905年同盟會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佔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勝利後的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發布退位詔書。至此,2132年的帝制歷史告終結。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爭,以辛亥革命為新的起點,更加深入、更加大規模地開展起來。不過,由於共和民主並沒有在辛亥革命後得到廣泛的、真正的實施,辛亥革命實際上是「既成功,又失敗了」。

㈤ 辛亥革命最偉大的歷史功績是什麼

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首先,辛亥革命給封建專制制度以致命的一擊。它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推動了歷史的前進。辛亥革命使人民獲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權利,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在以後的歷史進程中,無論誰想做皇帝,無論誰想復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對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以後,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民國建立以後,國內實業集團紛紛成立,開工廠、設銀行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的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有了顯著的增長,無產階級隊伍也迅速壯大起來。
第四,辛亥革命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對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反對殖民主義的斗爭起了推動作用。這一時期,亞洲出現了民族解放運動的高潮。
資產階級革命或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很難說有完全徹底的。所謂徹底,只能說是基本徹底。自沉階級革命成功的結果足以資本主義制度代替封建制度,即以新的剝削制度代替舊的剝削制度,而剝削制度的更替,並不需要新舊完全徹底決裂,他們可以在很多方面妥協、融合、並存。許多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至今尚保存君主制和貴族頭銜,此即革命不徹底的明顯例子。
辛亥革命作為中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雖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務,其成就遠遜於西歐、北美的資產階級革命,但在徹底鏟除封建帝制這一點上,遠勝於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各國。辛亥革命一聲炮響,不僅趕跑了清朝皇帝,還是中國綿延兩千餘年的封建帝制從此永絕。從民元到民六,其間雖經袁世凱帝制自為、張勛復辟,但只不過是兩場短暫的鬧劇,並沒有使民國中斷,更沒有像法蘭西那樣出現兩次帝國、三次共和國的波折。所以說,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

㈥ 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

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
1、廢除帝制

辛亥革命以反對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目標,是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如毛澤東指出的:「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正規地說起來,是從孫中山開始的。」辛亥革命的領袖們,則認識到要救國必須革命,要想救亡圖存,只能是推翻封建皇權。
隨著封建帝制的廢除,依附於封建帝制的種種丑惡制度也被次第掃除,例如世襲制度、太監制度、包衣制度等等。民族平等、民權自由、民生幸福的呼聲在中華大地回盪。空前的民主氣象,競辦實業的浪潮,形成了生機勃勃的局面。民主共和的觀念開始深入人心,並在中國形成了「敢有帝制自為者,天下共擊之」的民主主義觀念。正因為如此,當袁世凱、張勛先後復辟帝制時,均受到了社會輿論的強烈譴責和人民群眾的堅決反抗。
民主共和意識的積聚,大大促進了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空前高漲,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加速了中國工人階級的成長壯大,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掃除了最初的政治障礙。
2、思想解放
辛亥革命沖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籠。自漢代董仲舒以來的中國思想文化,君臣關系是「三綱五常」中三綱之首。皇帝不僅是政治上的權威,也是文化中諸多價值觀念的重要依據與合法性的來源。辛亥革命不但從行動上堅決地打倒皇帝,並從輿論上對君權神授觀念和皇權思想進行鞭撻和批判,極大地促進了人民的思想解放,為探索救國興邦的道路打開了新的思想境界。
其次,辛亥革命傳播了民主思想。早在興中會成立前後,孫中山和其他革命志士仁人就重視學習和傳播民主思想和自然科學,特別是進化論、天賦人權學說、共和政體和自然科學。他們通過宣傳天賦人權的學說,使人民能理直氣壯地爭取民權;通過傳播西方資產階級思想,使人們了解「自由、平等」的涵義;通過介紹西方政黨制度,倡導發揮新型政黨的作用。這些有關民主和科學的學說,成了人們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反對傳統封建文化和進行暴力革命、推翻帝制的思想武器,提高了人們的民主主義覺悟,為建立民主共和國做了思想准備。
3、除舊布新
辛亥革命促進了社會習俗的除舊布新。辛亥革命的實際政治影響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料。政治體制的革故鼎新帶來了民國初年的中國社會面貌為之一新。正是這些新的變化,打開了中國通向現代化的閘門。
辛亥革命不僅召喚了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到來,而且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打開了通道。陳獨秀和知識界一批激進的民主主義者,繼承和發展了辛亥革命思想解放運動的成果,把中國近代思想解放運動推向了嶄新的發展階段。20世紀初,隨著一批覺悟知識分子的產生,各種宣傳革命的書籍報刊紛紛涌現,馬克思主義思想在中國不斷傳播開來,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准備了思想條件。
更為重要的是,早期中國共產黨人基本上都受過辛亥革命的洗禮和啟蒙,然後由民主主義者轉變為共產主義者。
4、經濟發展
辛亥革命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民國建立以後,國內實業集團紛紛成立,開工廠、設銀行成為風氣。民族資本主義的經濟力量在短短的幾年內就有了顯著的增長,無產階級隊伍也迅速壯大起來。此外,從辛亥革命各省獨立響應開始,中國進入長期的分裂混亂之中,除了袁世凱曾在二次革命之後曾短暫大致統一全國之外,其他中華民國的政權都未能直接統治整個中國(如號稱統一的國民政府只能收到五個省的稅收),一直要到1950年代,才由中國共產黨使中國大陸再度統一。長期的分裂及戰亂,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及現代化建設造成很大的阻礙。
5、國際影響
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辛亥革命以後,帝國主義不得不一再更換他們的在華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夠控制全局的統治工具,再也無力在中國建立比較穩定的統治秩序。辛亥革命對近代亞洲各國被壓迫民族的解放運動,產生了比較廣泛的影響,特別是對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國的反對殖民主義的斗爭起了推動作用在亞洲的歷史上也是一次偉大的轉折。列寧把辛亥革命視為「亞洲的覺醒」。辛亥革命在亞洲打響了民主的第一槍。
6、引領革命
中國共產黨人從來都以孫中山的後繼者自勵,從來都尊崇孫中山為中國民族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中國共產黨成立90年來的發展,是對辛亥革命的繼承。孫中山及一切革命者們憧憬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前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正在變為現實。

㈦ 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是什麼

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開始了近代人民革命斗爭的新階段

辛亥革命的偉大歷史功績之一,是它開辟了幾千年來中國革命的新紀元,開始了近代中國人民斗爭的新階段。

2、提高了人們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覺悟

辛亥革命的另一個歷史功績,是它提高了人們對帝國主義侵略、帝國主義與清朝政府之間關系的認識,確立了只有用革命手段才能挽救民族危亡的觀點,提高了人們的政治覺悟。

3、埋葬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

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最突出的一條,就是它不僅推翻了統治中國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而且結束了延續二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民主共和國。


辛亥革命雖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但它在探求中國之所以落後和遭受侵略的原因,力圖找出救亡圖存繁榮祖國方案的過程中,認識中的合理部分,無疑有助於提高當時中國人民的政治覺悟,有助於後來人們對中國革命問題取得科學的認識。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為後來人們的革命勝利奠定了基石,他的豐功偉績,是永遠值得人們崇敬和紀念的。

㈧ 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和意義。

辛亥革命的性質和偉大功績

性質:中國近代歷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功績:①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②推翻清朝統治,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

③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④對近代亞洲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注意:推翻清朝統治、結束封建君主專制和結束封建統治是兩個不同概念。

辛亥革命的失敗和教訓

失敗:①袁世凱竊取了勝利果實

②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沒有改變

原因:

主觀原因:(1)沒有一個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

(2)脫離人民群眾。

(3)同盟會軟弱無力。

(4)沒有自己的武裝。

根本原因:這些原因的產生不是偶然的,是由於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條件下中國族資產階級的先天不足症所決定的。

客觀原因:中外反動勢力相互勾結共同篡奪了辛亥革命果實。

結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資產階級不能領導中國民主革命取得勝利,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

啟示:在20世紀初的中國,要想革命取得成功,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①必須有一個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

②必須有堅強正確的革命政黨

③必須聯合廣大的農民,解決土地問題

④必須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軍隊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

帝國主義國家對辛亥革命的破壞:

首先:干涉、遏制中國革命,表現在調集軍隊,聚集軍艦,日本與清政府簽署出售武器合同,各國公使團截留中國海關的全部稅款。

其次:表面「嚴守中立」,實際上靜觀時變,積極尋找新的代理人,以阻止和破壞中國革命。

再者:扶植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

①幫助袁世凱掌握清朝全部政權。

②支持幫助袁世凱策劃「南北議和」,外交上拒不承認臨時政府。

③對革命政權施加壓力,幫助袁世凱篡奪革命果實。

認識:歷史告訴我們,帝國主義為了侵略中國和把中國變為半殖民地、殖民地,總是要勾結和扶植中國的反動統治集團,來破壞和鎮壓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所以,近代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不但要推翻本國反動統治階級,而且必須同時打倒帝國主義侵略勢力。

袁世凱篡奪辛亥革命的領導權的原因分析

(1)帝國主義的支持,帝國主義對南京政府採取軍事威脅,外交孤立和經濟封鎖等手段,對革命政權施加壓力。

(2)資產階級的軟弱妥協:同盟會十分渙散,舊官僚、立憲派施加壓力,孫中山被迫退讓。

(3)袁世凱擁有強大的武裝力量和採用反革命兩手,對革命黨人威脅欺騙,對清政府威脅利誘,迫使清帝退位。

資產階級革命派軟弱性、妥協性在辛亥革命中的主要表現

(1)革命綱領:沒有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綱領。武昌起義後,在帝國主義和各種反動勢力壓力下,同意停戰議和。臨時政府成立後,承認清政府與帝國主義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繼續有效。對於封建勢力,則實行妥協沒有觸動封建土地制度和真正摧毀舊的國家機器。

(2)沒有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不能充分發動革命的重要力量——農民,革命黨人單純依靠會黨和新軍,這樣脫離人民群眾,孤立無援。

(3)同盟會組織渙散,內部派系復雜,四分五裂,起不到革命黨領導革命進行核心作用。

(4)資產階級革命派沒有真正建立和掌握革命的武裝,因此只能向掌握反動武裝的袁世凱妥協,並交出勝利果實。

閱讀全文

與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