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長城在歷史上發揮過什麼作用

長城在歷史上發揮過什麼作用

發布時間:2022-05-02 16:43:21

① 秦始皇建造的長城在歷史上都發揮了哪些作用

長城可以說是秦始皇在位時期修建的非常宏觀的一座建築,當然這座建築也在歷史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那麼長城在歷史上都發揮了什麼作用呢?

1、阻擋了匈奴的侵略

秦朝時期,匈奴可以說是非常的猖獗,大肆的燒殺搶虐秦國的平民,對秦國造成了很大的創傷,雖然秦始皇也出兵平反過匈奴,但由於匈奴非常熟悉地形,所以出兵征繳也不是很理想,後來秦始皇在大臣們的建議下修建了長城,自從長城修建完善以後,可以說很好地阻擋了匈奴們的進攻,更加的確保了秦國平民百姓的生命安全。

4,促進了漠北與中原的貿易往來

長城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漠北與中原的貿易往來 ,這也是秦始皇最希望看到的東西,畢竟有了貿易自然而言就會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也是秦始皇修建長城的最主要原因。

大多數的人都批判秦始皇在長城的修建上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長城對於我國古代的經濟發展和安榮穩定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拋開負面的評論,我認為長城的修建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如果沒有長城的修建,可能就不會有我國古代文明的發展。

② 談談長城在我國歷史上的進步作用

有以下作用:

1、作為防禦性工程,長城抵禦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侵擾

2、隨著長城的修築,發展了長城沿線經濟生產和文化的發展

3、長城是聯結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紐帶,促進了各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

長城的首要作用是預警。這些最高處的烽火台就是瞭望哨,為了提前預警,有些烽火台甚至遠遠突出於長城之外。其次長城的作用在於防禦,在長城沿線秦軍修建了許多由堅固城牆圍起的小城,這里是戍邊軍民的居所,也是長城工事上的戰斗支撐點。

除了軍事作用外,長城在客觀上也起到了經貿,交流等作用。長城帶古代的經濟、文化結構與古代民族的構成格局,決定了中國古代農業經濟地區與畜牧業經濟地區的關系集中表現於長城一線,其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對立統一也沿長城一線展開。

(2)長城在歷史上發揮過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它是中華文明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可與埃及金字塔齊名,是人間的奇跡。在遙遠的兩千多年以前,勞動人民以血肉之軀修築了萬里長城,談何容易。長城是中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因長度逾萬里,故又稱作「萬里長城」。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各國為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台,用城牆連接起來,形成最早的長城。以後歷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長城東起河北省山海關,西至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10個省區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長城(世界紀念性建築遺產)

③ 中國的萬里長城在歷史上所發揮的作用是怎樣的

古有萬里長城,今有長城好漢,我們常常在攀爬長城的時候感慨道:“不到長城非好漢”。萬里長城成了中國一張閃亮的歷史名片,也成為我國古代輝煌成就的見證者。古人不惜一切代價修建長城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三、經濟大發展

從秦漢開始,長城周邊的關口的農、牧兩大經濟取得長期繁榮的發展,同時也成為了許多民族進行貿易交易的場所,長城周邊甚至一度成為當時最為富有的地區,吸引眾多民族前往進行經濟交流,也是的許多民族的人民長居於此,使得周邊的城鎮逐漸發展起來,甚至成為當時頗有名望的重要城鎮。因此長城周邊地區也成為了經濟交流的一大核心地區。長城的修建不禁可以促進文化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保證了農牧兩大古代主要產業經濟的發展,為國家經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撐。使得人們在富餘之時更加註重文化教育的發展,為國家的文化事業提供穩定堅實的基礎。

長城是我國古代的一大奇跡,因此我們應當珍惜和保護好古人就給我們的歷史文化遺產。

④ 長城在古代有哪些主要用途

長城的用途主要是防禦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擾,在古代作戰主要靠騎兵和步兵的條件下,高大的城牆便成為安全的屏障,由軍隊把守就更難逾越。

長城的修建也保障了通訊和商旅往還的安全。秦漢時期北部地區有龐大的直道和馳道,漢代又打通了西域的交通大道,文書的傳遞、使節和商旅來往都需要保護,長城烽燧就是沿著這條大道修築的。

⑤ 長城在古代起什麼作用

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長城是中國也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一項古代防禦工程,自西周時期開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於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萬多千米。

(5)長城在歷史上發揮過什麼作用擴展閱讀

自秦漢至明清,長城沿線的許多關口成為農、牧兩大經濟、文化系統民族交易的場所或中心,有的逐漸發展成為長城沿線的重要城鎮。

長城既保證了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正常發展,又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補充提供了場所和方便;又起著調解兩種經濟,使農、牧業經濟朝著主輔相互配合的方向發展的重要作用,長城不單純是曾起過將兩種經濟、文化分割開來的作用,還曾擔負著將兩種經濟、文化緊緊系在一起的重任。

長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並非簡單孤立的一線城牆,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接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完整的防禦體系。

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這個體系具有戰斗、指揮、觀察、通訊、隱蔽等多種功能,並配置有長駐軍隊的點線結合防禦工程整體。

⑥ 長城在歷史上是否發揮作用

長城作為中國古代的第一大軍事工程,同時也是人類世界的七大奇跡之一,在整個人類文明史中享有重要的影響,甚至有宇航員表示能夠從太空中清晰地看到長城,雖然後來被證實是謬傳,也可見得這一古老建築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所以也有人據此表示長城確實沒有什麼用,然而一些西方學者卻一針見血地指出「秦始皇害慘了歐洲」。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一開始的進攻對象往往是中國,然而通常都會被中國人們所鎮守的長城而隔絕在外,被打得落花流水只剩下一些殘兵,往東打不過就只能夠往西。

這一些在長城邊折戟沉沙的游牧軍隊,到了西方往往能夠大顯神威,比如說被西漢軍隊打敗的匈奴到了歐洲的時候,一路上殺人屠城如入無人之境,西方人大為震恐,認為是因為自己做了錯事以至於上帝來懲罰他們了,硬是將匈奴軍隊稱為「上帝之鞭」,這種極具反省意識的行為,也不知道西漢軍士們聽到了會是何感想。

⑦ 長城在歷史的作用

一.防禦擾掠,保護國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的安定。這是主要用途。從實際情況看,古長城沿線大體上與農牧區自然分界線相吻合。北方廣闊草原適宜大規模游牧,農牧區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這種地理環境既利於不同民族之間的交往,也容易產生摩擦。自從因發明轡具而有可能組建富於高度機動性的騎兵隊伍之後,游牧民族便如猛虎添翼,在相當長的歷史年代對農耕民族保持巨大軍事壓力。以農立國的古代中原王朝無力也無需耗費巨大國力去控制北部遼闊的荒漠與草原,而又不得不隨時提防時刻覬覦鄰人財富的游牧部落南下劫掠。事實上幾乎歷代中原王朝都面臨來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挑戰。學術界的研究表明北方少數民族大規模南下又都與歷史上四個寒冷時期造成的生態環境變化有關,農牧區的自然分界線在寒冷期被推到了黃河以南。可以說中原王朝和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之間的和戰關系始終是中國古代影響、制約雙方社會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長城便是這種生態環境差異和農牧民族沖突的產物,是中原王朝為填補天然障礙不足而建立起的防禦體系。
二.開發屯田,保護屯田和保護邊遠地區生產的發展。凡是修築長城的地方,都要組織修築長城的人和其隨從家人,進行農牧業生產,以保證長城沿線的供應,從而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秦始皇時期在修築長城的同時,不但在長城的沿線設十二郡,而且移民前往開發。漢武帝時又大量發展了屯戍和屯田,有組織地進行發展農牧業生產。同時,長城烽燧也是保護屯田和開發這些地區最好的屏障。
三.開拓絲綢之路。漢武帝時代,經過多次對匈奴貴族奴隸主的征討戰爭,開拓了廣大的西北邊疆,確保河西戰略要地的安全,修築城障、列亭,最遠達臚朐山(約在今陰山北麓),這些城障使漢軍退可守,進可攻,從而保護了陰山和祁連山內外富饒的墾區和草原。
四.保護通訊和商旅往來。秦始皇時在修築長城時,隨長城內外,都辟有寬大的直道和馳道,與首都咸陽相通,沿著長城的十二郡也有大道相通,無論傳遞文書,還是商旅往來,都很方便,這對發展中原與邊遠地區的經濟有著重要的作用。漢代又打通西域的交通大道,有利於各國之間的使節往來和商旅的通過。長城的烽燧也是沿著這條大道修築,起到保護中西交通暢通的作用。
長城的具體形制、方位走向大體依據生態環境、政治形勢、經濟狀況、民族關系、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特點而定。如明長城比起秦漢長城就已大規模南移。顯然,長城乃是宏觀上鞏固邊防、抗禦北方游牧民族劫掠、拱衛中原的戰略防線,並非就是位列最前沿的邊境線,更非國界線。

⑧ 中國歷史上,修建的萬里長城,都起到了什麼作用

我們中國從古至今一直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所以從很久以前開始,就有很多外部游牧民族時常入侵我國領土。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企圖掠奪我國的物資和錢財。只是自從我國有了萬里長城之後,這些游牧民族就算是再怎麼想跑到我國來打家劫舍,他們也很難再達到目的了。因為長城對他們起到了很好的防禦作用,令他們沒辦法再像一開始時那樣為所欲為了。不過有人認為中國的長城根本沒有什麼用,修建出來也只能被當成擺設。那麼,“中國長城”真的有用嗎?西方學者一針見血:長城害慘了歐洲!

⑨ 秦始皇時期就有了長城,長城在歷史上起到過哪些有據可考的實際作用

中國歷史上總共建築的長城有5000多公里,他就像一條氣勢磅礴的巨龍,長城是中國軍事上和文明上的一個奇跡。歷代長城的作用,不僅保衛了國家的安全,而且維護了中國的文化。因為北方地勢平坦,大漠一望無邊,敵軍騎兵,隨地可以出沒。秦國是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築長城萬余里,作用是防禦匈奴。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修築長城的朝代。也是長城防禦工程技術發展達到登峰造極的時代。明朝東起鴨綠江畔遼寧虎山,西至祁連山東麓甘肅嘉峪關修築長城,作用是防禦蒙古騎兵的襲擾。明代二百多年中,一直未間斷修築工程。我們現在所見的長城主要是明朝建築。 清朝因為本身就是北方游牧民族作為統治階層,加上已經有效的聯系和控制了蒙古等北方游牧,修繕長城不再成為必須的國防工程。

⑩ 古代長城的主要作用是什麼呢

長城是最主要的功能是防禦。

最初的長城,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建立的防禦系統。《史記·楚世家》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就記載在齊國也曾經修建長城,至今這段齊長城依然保存的比較完整。其他諸侯國也曾經修建長城防禦周邊國家的入侵。

長城,由牆體和烽燧組成,既可以作為防禦系統,有效阻擋敵人的進攻,又可以以烽火為信號,以最快的速度將軍事情報傳遞出去。

第三方面社會穩定的作用,長城的修建有效的阻止了游牧民族入侵對中原百姓的掠奪,保證了社會的穩定,為農業經濟以及人口的生存與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從而使百姓的生活更加安定,促進了國力的增長。

這也就是作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萬里長城在古代時期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長城在歷史上發揮過什麼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