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以前5月13日和5月15日發生過什麼大事件
5月13日
1832年5月13日,法國著名動物學家居維葉逝世。居維葉自幼被認為是神童,4歲就能讀書,14歲進入斯圖加特大學。居維葉在一生中,傳奇般的同時身兼科學家、社會活動家、政治家等多種職業,但由於對時間和精力的充分利用,他同時在科學上做出了驚人的成就。居維葉著述之繁多,收集材料之廣泛,世所罕見。他生前的影響遍及西方世界,被當時的人們譽為「第二個亞里士多德」。
1883年5月13日,美國著名發明家愛迪生發現,在真空玻璃泡中可從金屬板極通電流到熱燈絲極,但反之則不能。這是熱電極發射現象的最早發現,實質上也是二極真空管整流作用的第一次發現。
1940年5月13日,世界上第一架單旋翼直升機,美國的VS-300試飛成功。
1954年5月13日,我國第一座大型山谷水庫——永定河官廳水庫竣工啟用。
1964年5月13日,美國天文學家彭色列和威爾遜在7.35厘米的波長上測到宇宙空間的各向同性輻射。此後又在1毫米到21厘米的射電波段以及在X和γ射線波段上觀測到了這一現象。這個現象後來被命名為宇宙背景輻射,是60年代天文學上的四大發現之一,為宇宙大爆炸理論提供了證據。彭色列和威爾遜也因此獲得了1978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5月15日
·1904年5月15日中國紅十字會創立
·1911年5月15日石油托拉斯被認為非法(圖文)
·1912年5月15日京師大學黨改稱北京大學
·1918年5月15日魯迅發表小說《狂人日記》(圖文)
·1925年5月15日顧正紅被日本資本家殺害(圖文)
·1926年5月15日整理黨務案事件發生(圖文)
·1929年5月15日蔣馮開戰,韓復榘、石友三叛馮擁蔣(圖文)
·1932年5月15日日本五一五政變
·1936年5月15日舒施尼格成為奧地利唯一政黨的首腦
·1943年5月15日「共產國際」解散
·1946年5月15日《人民日報》創刊
·1949年5月15日張軫率部起義武漢和平解放(圖文)
·1955年5月15日奧地利國家條約結束了外國控制(圖文)
·1957年5月15日百萬幹部下放基層(圖文)
·1959年5月15日科學家警告藍鯨瀕於絕跡
·1972年5月15日美國將沖繩歸還日本
·1990年5月15日菲律賓宣布中止美國在菲軍事基地協議
Ⅱ 5月13日究竟是個什麼日子
5月13日歷史事件精選
1955年5月13日,《人民日報》開始刊登關於胡風集團的材料
1996年5月13日,中央決定《葉劍英選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1840年5月13日,法國作家都德誕辰
1947年5月13日,孟良崮戰役開始
1954年5月13日,官廳水庫建成
1956年5月13日,蘇聯著名作家法捷耶夫逝世
1981年5月13日,教皇在聖彼得大教堂被刺客擊傷
1984年5月13日,蘇聯庫存導彈大爆炸
1990年5月13日,南斯拉夫足球賽發生大規模毆斗
1992年5月13日,我國與克羅埃西亞建交
1996年5月13日,我代表在聯合國呼籲建立公正合理世界新聞秩序
1997年5月13日,世界衛生大會反對在互聯網上促銷葯品
1997年5月13日,英「千年大廈」高度引起爭論
1998年5月13日,十五國集團首腦會議呼籲加強南南合作
1998年5月13日,印尼發生有組織地迫害華人、強奸華人婦女的事件
1998年5月13日,大興安嶺阿爾山發生森林大火
2008年5月13日,印度城市齋普爾發生系列爆炸事件,造成63人死亡,216人受傷
Ⅲ 揚州十日,嘉定三屠 是什麼意思
揚州十日又稱揚州屠城 。
是指史可法率領揚州人民阻擋清軍南侵守衛戰失敗之後,清軍對揚州城內人民展開的屠殺。
當時倖存者王秀楚的《揚州十日記》中和明末史學家計六奇的《明季南略》記載,屠殺共持續十日,故名「揚州十日」。
嘉定三屠是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順治二年)清軍攻破嘉定後,清軍三次對城中平民進行大屠殺的事件。
(3)歷史上5月13日發生過什麼擴展閱讀
揚州十日歷史背景
弘光元年(1645年),清兵在多鐸的率領下,分兵亳州、徐州兩路,向南推進,勢如破竹,直至揚州。
史可法收兵退保揚州。
劉澤清、劉良佑以入衛南京為名,率部南逃揚州抗清的史可法揚州抗清的史可法。
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十八日,南明降將李成棟,率清兵南下包圍揚州城,史可法急令各鎮赴援,均無響應。
降將李遇春到城下勸降,史可法命令放箭射回。
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十九日,明將許定國引多鐸師至揚州,揚州被清水陸各軍重圍。
守將史可法統率軍民,堅守孤城,同時,向弘光皇帝求援,弘光不應,揚州告急,四月二十一日,南明總兵李棲鳳、監軍副使高歧鳳欲劫史可法出降,史可法以大義叱責之,二人遂拔營降清。
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二十四日,清軍以紅衣大炮試轟揚州城,形勢危急,史可法用血書告急朝廷,未得迴音。
南明的各鎮兵馬不聽史可法調度,從軍事上講,孤城揚州已難有作為。
史可法知其不可而為之,決定抗戰到底,一死以報國。
嘉定三屠歷史背景
提到「嘉定三屠」,還需從「剃發令」說起。
對於讓漢人剃頭從滿制,清王朝本是相當謹慎的。
弘光朝投降,豫親王多鐸進入南京之後,曾有這樣的公告:剃頭一事,本朝相沿成俗。
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爾等毋得不道法度,自行剃之。
前有無恥官先剃求見,本國已經唾罵。
然而,不久之後,這項政策卻發生了180度轉變。
這裡面有兩個原因:一是政局出人意料地進展迅速,江南半壁臣服,除了東南西南,滿清基本已控制了整個中原,安撫之策已達到目的;二是漢人官員的推波助瀾,一些業已歸順的官員們雖換了主子,倒也不甘寂寞,或自動剃發,以示忠心不二;或上書建議,以媚上謀取賞識。
滿清感覺名正言順地推行滿制的時機已成熟,疑慮之心消除。
六月,清軍再下剃發令,命令十天之內,江南人民一律剃頭,「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
Ⅳ 1928年5月13日發生了什麼事情
什麼都沒有…你要說是1928年5月3日,那是濟南慘案,五月13還真沒什麼事發生…
Ⅳ 歷史上的今天5月13日
1573年05月13日日本著名武將武田信玄逝世
1832年05月13日法國著名動物學家居維葉逝世
1840年05月13日法國作家都德誕辰
1883年05月13日愛迪生發現在真空玻璃泡中金屬板極通電流到熱燈絲極
1888年05月13日巴西廢除農奴制
1904年四月十五中國紅十字會成立
1907年四月十五美國影星約翰·韋恩出生
1912年四月十五吳健雄誕辰
1912年05月13日英國成立空軍
1922年05月13日胡適呼喚好人政府
1926年四月十五里夫戰爭結束
1931年四月十五我國第一輛國產汽車誕生
1931年05月13日中央蘇區第二次反「圍剿」告捷
1932年四月十五陶爾斐斯當選奧地利總理
1941年四月十五希特勒助手黑斯飛往蘇格蘭
1944年四月十五諾曼底登陸
1947年05月13日孟良崮戰役開始
1947年四月十五蒙巴頓方案公布
1949年四月十五柏林封鎖解除
1949年四月十五解放軍發動上海戰役
1951年四月十五電影《武訓傳》受到批判
1951年四月十五《應當重視電影的討論》發表
1952年四月十五珠穆朗瑪峰獲得正名
1952年四月十五盟軍在朝鮮發動最大規模空襲
1953年四月十五中央同意《資本主義工業的公私關系問題》報告
1954年四月十五美國最高法院宣布廢除黑白分校制
1954年05月13日我國第一座大型山谷水庫——永定河官廳水庫竣工啟用
1955年05月13日胡風集團第一批材料發表
1956年05月13日蘇聯著名作家法捷耶夫逝世
1956年05月13日蘇聯作家法捷耶夫自殺
1961年05月13日美國影星賈萊·古柏病故
1963年四月十五霍梅尼在伊朗暴亂中被捕
1964年05月13日美國天文學家彭色列和威爾遜測到宇宙空間的各向同性輻射
1967年四月十五「革命樣板戲」開始推行
1968年05月13日法國五月風暴興起
1968年05月13日美國與越南開始巴黎和談
1973年四月十五美參議院專門小組開始水門事件聽證會
1974年四月十五德國總理勃蘭特辭職
1978年05月13日義大利前總理莫羅被紅色旅殺害
1979年四月十五著名電影藝術家舒綉文追悼會舉行
1981年05月13日國家建立科學基金制
1981年05月13日羅馬教皇保羅二世遇刺
1982年四月十五以色列對黎巴嫩發動全面入侵 第五次中東戰爭爆發
1983年四月十五我國首批博士誕生
1984年05月13日蘇聯庫存導彈大爆炸
1988年四月十五中央決定創辦《求是》雜志
1990年05月13日南斯拉夫足球賽發生大規模毆斗
1991年四月十五北約調整軍事戰略
1992年05月13日我國與克羅埃西亞建立外交關系
1993年05月13日美國宣布「星球大戰時代」結束
1994年05月13日美俄等七國就波黑領土劃分達成一致
1995年四月十五紮伊爾發現罕見傳染病埃博拉
1996年05月13日我代表在聯合國呼籲建立公正合理世界新聞秩序
1997年05月13日世界衛生大會反對在互聯網上促銷葯品
1997年05月13日英國「千年大廈」高度引起爭論
1997年四月十五國產VCD穩居市場主導地位
1998年05月13日十五國集團首腦會議呼籲加強南南合作
1998年05月13日大興安嶺阿爾山發生森林大火
1998年05月13日印尼有組織地迫害華人、強奸華人婦女
1998年05月13日印巴進行新一輪核競賽
1998年四月十五電影《一個都不能少》在河北赤城開機
2003年05月13日淮北蘆嶺煤礦發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86人遇難
2008年四月十五國務院決定5月19日至21日全國哀悼日
2010年05月13日河南坐11年冤獄農民趙作海獲65萬元國家賠償
2010年05月13日泰國軍隊與紅衫軍槍戰百人死傷
Ⅵ 5月13,14日中國發生了什麼大事(兜兜里有錢)
2010年 貴州安順一煤礦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
發起於1947年5月13日的孟良崮戰役,創造了我軍在敵重兵集團密集並進的態勢下,從敵人戰線中央割殲其進攻主力的範例,打擊了蔣介石最強大的進攻方向和最精銳的部隊,而且這一打擊是出現在解放區舉行全面反攻的前夕,因而具有特殊重大的影響和意義。
5.12汶川地震 震驚全國
Ⅶ 中國歷史的5月13號是什麼日子
1922年——胡適呼喚好人政府
1931年——中央蘇區第二次反「圍剿」告捷
1947年——孟良崮戰役開始
1954年——我國第一座大型山谷水庫——永定河官廳水庫竣工啟用。
1992年——中國同克羅埃西亞共和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
Ⅷ 歷史的5月13是什麼日
歷史上的今天(5月13日)
2008-05-12 09:07:10 來源:新華社
【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 【 我要列印 】 【 我要糾錯 】 【 Email推薦: 】
1947年5月13日,華東野戰軍在山東沂蒙山區發起孟良崮戰役,以4個縱隊鉗制國民黨軍左右兩翼,以5個縱隊實行中間突破,經3個晝夜激戰,全殲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74師及整編83師一個團共3.2萬餘人,擊斃國民黨中將74師師長張靈甫,使國民黨軍重點進攻山東聚殲華東野戰軍的計劃失敗。
1954年5月13日,中國第一座大型山谷水庫——官廳水庫在北京與河北交界處建成。水庫先後經過了4次擴建和加固,現總庫容為41.6億立方米,為北京地區提供了比較穩定的水源。
1956年5月13日,蘇聯著名小說家、無產階級文學的主要倡導者和理論家法捷耶夫自殺身亡,終年55歲。其代表作有著名長篇小說《毀滅》《青年近衛軍》等。
1977年5月13日,中國現代著名經濟學家、中國民主建國會原副主任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任委員、國務院糧食部部長章乃器逝世。章乃器早年參加民主運動,是「七君子」之一。
1992年5月13日,中國與克羅埃西亞共和國建交。克羅埃西亞位於歐洲巴爾干半島西北部,首都薩格勒布。
2004年5月13日,建設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土資源部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下發的《經濟適用住房管理辦法》正式施行。辦法明確規定,經濟適用住房要嚴格控制在中(住房面積在80平方米左右)小(住房面積在60平方米左右)套型。
Ⅸ 誰能告訴我歷史上的今天(5月13日)世界足球的大事件
2003年5月13日 淮北蘆嶺煤礦發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86人遇難
1998年5月13日 印尼發生有組織地迫害華人、強奸華人婦女的事件
1998年5月13日 大興安嶺阿爾山發生森林大火
1998年5月13日 十五國集團首腦會議呼籲加強南南合作
1997年5月13日 英「千年大廈」高度引起爭論
1997年5月13日 世界衛生大會反對在互聯網上促銷葯品
1996年5月13日 我代表在聯合國呼籲建立公正合理世界新聞秩序
1992年5月13日 我國與克羅埃西亞建交
1990年5月13日 南斯拉夫足球賽發生大規模毆斗
1984年5月13日 蘇聯庫存導彈大爆炸
1981年5月13日 教皇在聖彼得大教堂被刺客擊傷
1956年5月13日 蘇聯著名作家法捷耶夫逝世
1954年5月13日 官廳水庫建成
1947年5月13日 孟良崮戰役開始
1840年5月13日 法國作家都德誕辰
2006年5月13日足球英格蘭足總杯決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