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學習歷史的好處有哪些呢
觀點來自易中天。
歷史是一本教科書,和最前沿的理論相比,它自然是有些落後和保守的,但是它依然是構建一門學科的基礎,也是一個入門者最好的學習對象。
那些掀起歷史波瀾的事件,有著怎麼樣的時代背景,站在時代潮頭的人,又是怎麼與時代的浪潮相得益彰。他們的所作所為自然不可能照搬到現在,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從中得到些經驗,抽象地總結出些原則性的東西,在如今這個更加復雜多變的時代指引我們。
微觀一點,歷史的意義就更明顯了些。對我們個人而言,無需了解時代的脈絡以及時代將如何發展。我們只需要去看故事,就像看小說一樣,從一段故事裡思考一些道理。
易中天:學歷史有什麼用?
現實比小說更荒誕,也更沒有邏輯,能從中見識到的也就更多。那些歷史中的人物是為什麼失敗或者成功。任何一個能夠在歷史中留下名字的,都有他與眾不同的地方——或許是身份,或者是能力,平頭百姓在史書里不過是用來體現項羽勇猛的一百個人之一。
Ⅱ 學習歷史有什麼意義
1、通過學習歷史,可以學習繼承民族精神。屈原怒投汨羅江,衛霍抗擊匈奴,岳飛精忠報國,文天祥捨生取義,譚嗣同慷慨赴死。他們的抗爭和奉獻形成了民族精神,這種精神影響著一代代華夏子孫,激勵著無數仁人志士為了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而前赴後繼,這也是這個民族能夠生生不息、中華文明能夠傳載幾千年而不斷絕的主要原因。
2、學習歷史可以增強文化認同,重建民族自信。
美麗奇幻的神話傳說:後羿射日、誇父追日、嫦娥奔月、共工怒觸不周山……文學創作更是輝煌,從詩經到楚辭,唐詩到宋詞,元曲到明清小說,優秀燦爛的民族文化,既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也是民族的文化豐碑,它展現了民族瑰奇的想像力和無窮創造力,讓人們了解到了先人門的才華和浪漫,以及他們大美壯闊的精神境界。這些文學瑰寶至今仍然在豐富著精神生活,很多文學作品依然是大量影視作品的創作源泉。
3、學習歷史可以了解民族在歷史上取得過哪些成就,增強民族自豪感。
除了文學方面的成就,我國古代人民在其他領域的成就也是領先世界。四大發明引發了航海、軍事、教育的革命,直接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發展;地動儀比西方國家用儀器記錄地震的歷史早了1700多年。
4、學習歷史可以了解歷史規律,總結歷史經驗教訓。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學習歷史可以了解國家興亡更替的規律,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從而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
5、學習歷史可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那些對中國歷史發展起到阻礙作用的人,我們理所當然的唾棄他們,那些出賣國家民族利益的人,必將千夫所指遺臭萬年。通過學習歷史,可以了解哪些人對中國歷史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他們是中華民族發展的功臣,對中華民族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我們崇拜這些人,學習這些人,這個學習過程也是培養自己高尚人格的自然過程,也是我們是非觀價值觀形成的基礎。事實上,我們最初的是非觀,就是從對這些歷史人物是非善惡的評價爭論中形成的。
Ⅲ 學習歷史的意義是什麼
學習歷史的意義是讓我們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讓人變得更加厚重,變得明理讀歷史可以了解我們民族的過去,從而更加了解我們民族。
學習歷史過程中要把好的東西發揚光大,糟粕的東西要把它剔除掉。了解歷史的人,他恐怕對現實會認識得比較深。這個對歷史不關注的人,往往會成為歷史的犧牲者。讀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鑒今,讀懂歷史的人可以讓人變的豁達、有格局。
學習和研究歷史的目的是:
關於歷史
1、作為一種經驗,歷史當然是有用的;作為一種對未知的過去的「知識」,歷史當然也是能激發起人類好奇心的。
2、作為一種「知識」,歷史最主要的是告訴人們「民族或人民的政治和社會運作」。同時,與能更好的解釋這問題的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相比,歷史門檻極低,這使得他在這個意義上無限接近於文學。
3、作為一個經驗,歷史只能在經驗的范疇內對實踐發揮作用,即直覺和一些簡單的判斷,如果超出這個范疇,就意味著一種「歷史主義」,歷史就變成一種神學,但得承認神學也是有作用的。
4、人類不能從歷史中得到任何教訓的原理,是因為歷史(著述)太過簡單、貧困,以至於很難為復雜的現實情況提供具有操作性的建議。相反,能夠提供有效建議的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等,根基的也是某種過去或歷時性分析,但這已經不是我們討論歷史學的范圍。
關於歷史學
1、歷史(history)不等於過去(past)的真相,但歷史學,因為其方法和態度,是迄今為止對過去真相最權威的解釋。
2、真相天然的就意味著權力,而且是福柯意味的權力,就像海登懷特說的「歷史學家並不構建其他人可以使用的知識,他生產關於過去的話語。」
3、歷史學家能運用這種權力為自己謀求福利。比起文學家,公眾更信服擁有權威的歷史學家,由此,他擁有社會地位,可以寫書賺錢,同時蘭克客觀主義史學在大學的勝利使得歷史學者可以在大學靠教書做研究謀生。
4、歷史學家運用這種權力實現自己的抱負,如「資鑒」、「垂訓」,雖然這是與客觀主義歷史學本身相悖的,但在客觀主義歷史學被瓦解的當下,歷史學者靠重復「以史為鑒」維持本學科的合法性。與此同時,歷史學也會介入公共領域。
Ⅳ 很多家長和學生不理解,學歷史有什麼用
之前《覺醒年代》熱播的時候,我在相關視頻剪輯的評論區里看到一個自稱是歷史老師寫的一段話,他說身邊的很多人對他的工作都不理解,覺得學歷史沒什麼用。很多人有這樣的想法,大概是把學習的東西和找工作掛鉤了,也有人是不明白回顧過去不如展望未來,強調過去也不會對現在產生什麼影響,何必費那個精神。
歷史,從狹義上說,是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從廣義上說,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生活中一切現象發生、發展、變化的總過程中所遺留下來的業績。學歷史是非常有價值的,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歷史那將是非常可悲的,是破碎的。
學習歷史對做人、做事、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發展都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只有牢記歷史方能不忘初心!
Ⅳ 學習歷史有什麼作用
那麼學歷史到底有沒有用,又有什麼用?我自己也曾經想過很多次。在看過不少書之後,我明白了,歷史學的現實意義何在?我們學習也好做人也好,都要從「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四句話中得到啟示。看起來是大話,其實也不盡然。未來的路很長,誰也不知道你的未來會怎麼樣?我們學習歷史,其實也就是「為往聖繼絕學」。
中國之所以能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歷史至今不曾中斷的國家,其本質原因就在於我們的文化一直傳承至今。當一個外國人比中國人還熟悉中國歷史的時候,是這個中國人的悲哀;當大多數的國人都不了解本國歷史的時候是這個國家的悲哀。當日本人說釣魚島是日本的時候;當台獨分子說台灣本來就是獨立國家的時候;當韓國人說東北是韓國的時候,你一定很氣憤,但是你不了解歷史的話你也就只能氣憤。當今世界隨著第三次工業革命發展至今,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的展現已經不僅僅局限GDP,更多的是你這個國家的軟實力。軟實力是什麼?國民的素質,國家對文化教育的重視等等。日本和韓國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國民素質的提高的。我們學習歷史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繼承先人的文化並將其傳承下去。
其次什麼人學歷史有用,每個人都有用。但是歷史對每個人的作用有大小之分。領導者學歷史作用比普通人作用更大,這是顯而易見的。我們普通人學歷史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鑒古識今,少走彎路,這是有很強現實意義的。
學習歷史的另一個現實意義是使人明智。歷史可以提高人的素質,提高人的修養,增長人的智慧,我想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多學一點歷史知識,對自己做人處事,對自己的素質發展和能力提高都是非常必要的。不管以後你從事的何種職業,都是必要的。
有人說歷史學是一門跟不上時代的學科,我不同意這樣的說法,「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我們生活中所發生的每件事在下一秒都已經成為歷史,因此我們的歷史也都是與時代息息相關的,是與時俱進的。
歷史學科的另一個現實意義是解決人們的幸福感問題,解決人們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高科技並不一定會帶來幸福感,電飯煲哪怕是再高級的電飯煲煮飯都煮不出「媽媽的味道」。高科技和幸福指數不一定成正比。
說了這么多並不是要告訴大家以後都要終身去研究它,而是說作為一個學生起碼要了解和掌握必須的基本史實。
Ⅵ 學歷史的十大優點
(1)以史為鏡,知對錯,推斷未來
(2)知道自己的東西來源
(3)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世界,心胸開懷
(4)學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探索人的進程
(5)傳承文化,沒人學怎麼有人教呢?
(6)茶餘飯後,閑談,發表觀點
(7)能評論過去,是了不起的
(8)歷史是戰亂拼接的,朝代的更迭是血腥的,學會布兵
(9)不斷的紛爭,才有思想的涌現,能在和平的環境下感受這些英傑是感慨萬千的
(10)有助於提升自己的文化修養,興趣是第一好處吧
Ⅶ 學歷史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與國家民族有利,是中華文化的根歷史不能遺忘,中國歷史、文化為何能屢經滄桑而不斷?就是自古以來中國歷代統治者都十分重視歷史,並通過歷史來教育當代人民、後世子孫。統治者自身也效法歷史或者通過歷史警醒自身。歷史是不僅僅是王朝更替、家國興亡,更是一個民族、國家的文化積淀。它包羅萬象: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教育等各個領域的演變發展共同構築了一個民族、國家的歷史。
歷史可以增加國家、民族的凝聚力。一個國家、民族的形成不是疆域決定的而是漫長的文化認同、精神凝聚。歷史影響著一個民族、國家的現在、未來的方方面面,特別是政治、教育,就是通過對歷史的學習潛移默化的形成民族、國家的文化認同。不然為什麼韓國、印度、日本等諸多國家都不惜串改歷史教材,罔顧歷史真相呢?。學歷史不僅是個人的事,更是一個民族、國家的歷史責任。水無源不流,樹無根不長,不學歷史不知過往,一個民族、國家怎麼會長久呢。
Ⅷ 學習世界歷史有什麼好處大神們幫幫忙
古人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在經濟全球化迅速發展的今天,中國是不能獨立於世界之外的。學習世界歷史就是為了學習其他國家的經驗與教訓為我所用,讓我們的國家變得更強大。我們只有具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借鑒一切可以借鑒的經驗,才能讓我們的民族繁榮富強。肖川教授說:學習歷史雖然不能增加生命的長度,但是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不能忘記過去的。
①了解學習世界歷史將會擴大我們的歷史知識面,有助於更好地理解世界,吸收和借鑒外國的優秀的文明成就。
②了解學習世界歷史,除了學習歷史的共性要求外,還會繼續受到歷史唯物主義教育,進一步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加強以階級觀點分析歷史現象,樹立「面向世界」的觀念。
Ⅸ 讓孩子學歷史有什麼好處
首先,歷史故事能培養人的浩然正氣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震撼人心的故事,從 「孝感動天」到「精忠報國」,從文天祥到史可法,許多歷史人物故事,無不令人讀後盪氣回腸、回味無窮。多讀這樣的故事,能夠從小培養人的浩然正氣,塑造人的優良品格。很多偉大人物,往往就是因為小時候從父母那裡聽到這些故事,從而一生都深受影響。可見,從小讀歷史故事,其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不可忽視。
其次,歷史故事能啟迪人的智慧。
歷史是前人智慧和經驗的總結。小時候,司馬光砸缸、曹沖稱象的故事,很多人都會記憶猶新。這些歷史故事中蘊含的做人、做事的智慧,對孩子心靈的啟迪,是一般的童話故事不能比擬的。多讀歷史,能夠增加智慧,對大人如是,對兒童也是如此。
第三,歷史故事能陶冶人的情操。
通過讀歷史故事,可以讓人了解歷史上的人和事。知道什麼樣的人是好人,什麼樣的人是壞人,應該選取什麼樣的人生榜樣,樹立怎樣的人生志向,如何修煉人生的品格。讀歷史故事,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常讀古人的事跡,自然就生起仰慕之心,久而久之,人的氣質就會變化。
第四,歷史故事能開拓人的視野,積累知識。
中國歷史浩如煙海,要全面了解,非常不容易。但是,常常讀一些小故事,久而久之,就是一種積累。一天讀一個故事,一年就是三百多個故事。不僅是一筆知識財富,也是和人交談、寫作的絕佳材料。從這點來說,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少年兒童,都應該多讀點歷史故事,以此擴充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