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張獻忠和李自成是不是大魔頭
張獻忠殺人無數,但李自成好像歷來對其評價不錯.
大西王張獻忠嗜殺成性之謎張獻忠(1606~1646年),字秉吾。延安人。崇禎
三年(1630年)於米脂起事,自號八大王,人稱「黃虎」。其起事後,克鳳陽、焚
皇陵、破開縣、陷襄陽,勝戰連連。崇禎十六年克武昌,稱大西王,次年,建大西於成
都,即帝位,年號大順。1646年,清兵南下,戰歿於西充鳳凰山。
張獻忠是延安衛柳樹澗人,與李自成同一年生。他長了一張黃臉,身材很高,下頷像老
虎,因此人送綽號為「黃虎」。在延綏鎮為軍吏的時候,犯法當斬,主將陳洪範對他的
狀貌感到驚奇,於是向總兵官王威請求釋放張獻忠。張獻忠與李自成同為府穀人王嘉胤
的部下。張獻忠曾與王嘉胤為奔走之友。崇禎三年,王嘉胤搶劫富家的糧食被有司緝捕
,遂揭竿而反,張獻忠糾集以米脂十八寨依從王嘉胤,他自稱為八大王。
王嘉胤死後,張獻忠率領部下兩千人投降了明朝的洪承疇,洪承疇將張獻忠的屬下編為
部曲,李自成投奔了高迎祥。高迎祥、李自成轉攻山西、河南等地,並派人暗中與張獻
忠聯絡,加上洪承疇對張獻忠管束得過於嚴刻,於是張獻忠復叛洪承疇與高迎祥的軍隊
呼應。但是張獻忠與其他起義軍領袖不同的是他生性殘忍好殺,所過之處姦淫殺戮,情
形十分慘烈。
張獻忠的部隊不論到了什麼地方都不停地淫人妻女,他也靠這種手段籠絡手下的士兵。
他們往往將丈夫與妻子面對面縛在一起,讓丈夫親眼看著妻子被人姦淫,只要作丈夫的
稍微流露不滿的神情就會慘遭殺戮。或者強迫父淫女、子淫母,等他們互淫完畢再一起
斬首。
有時張獻忠命人將被擄的孕婦衣服剝去,他與部下一邊飲酒一邊猜測打賭孕婦的腹中懷
的到底是男還是女,然後剖開孕婦的肚子查驗。他還用大鍋先將人油煮沸,然後將小孩
子扔進去,直到小孩子被活活煮熟了便充作下酒的食物。張獻忠用刀子戳鍋中小兒的肉
,吃飽了之後剩下的賞給兵士下酒。或者用矛刺入小孩子的身體高挑到空中,小孩子在
矛尖上痛嚎而死。
張獻忠還列木為台,命男女共登台上,然後在四面縱火焚燒,一時間慘叫聲震地,張獻
忠與屬下看著狂笑不已。他為了喂養戰馬,在殺人剖腹後挖去臟腑,然後用人血浸過的
米豆喂馬,使馬長得十分肥壯。
假如在攻城的時候遇到激烈的抵抗,張獻忠就讓所擄掠的婦女赤身裸體向城上辱罵。在
戰後凡是有姿色的婦女都被輪奸得奄奄一息,然後割下首級,將屍首倒埋進土中,女人
的下體朝上。據他們認為可以壓制炮火。
除了在一種情況下婦女可以免死,那就是張獻忠的士兵一進入百姓家,家裡的婦女裝出
十分情願的樣子主動與士兵相淫。因此張獻忠的士兵經過的地方,婦女不得不首先迎出
來自己脫了衣服供他們侮弄,這樣才有機會救一家人的性命。
而且張獻忠對付婦女還有特別的辦法,他設計了一種叫做「騎木驢」的酷刑用來對付不
合作的女子:首先將該女子吊起來,使其陰部對准一根高豎的木竿,然後割斷繩子使這
個女子墜落下來,讓木竿從女子的陰部穿進來,再從口鼻中穿出去。被折磨的女子直到
三四天後才死去。民女驚駭之極,只好紛紛主動獻身,比娼女還像娼女。
張獻忠每攻陷一城,所擄掠的婦女必須由他先挑選出幾個姿色美艷的輪流伴宿。這些美
女的上半身穿著艷裝,下半身赤裸什麼也不穿。無論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只要張獻忠
淫興勃發,立刻命這些美女橫倒在地進行姦汙。等到他玩膩了的時候便將她們洗剝干凈
殺死,蒸著或煮著吃。有時他等不及這些美女煮熟了,就帶著血大嚼起來。
崇禎十六年春天,張獻忠連陷廣濟、蘄州、蘄水等地。他進入黃州的時候百姓都逃走了
,於是他驅趕婦女鏟城,之後將城裡的婦女全部殺死填在溝塹。張獻忠的軍隊由鸚鵡洲
至道士洑,浮屍遮蔽了江面,水面上人的脂油漂了幾寸累,水裡的魚鱉都不能再吃。張
獻忠改武昌城為天授府,在那裡開科取士。
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在煤山自縊。接著清軍入關,張獻忠攻佔了成都後
稱大西王,建立大西政權。張獻忠到了蜀地後大開殺戒,男子無論老幼一律殺死,或者
剝皮後剁碎製成醢醬。婦女們被兵士集體輪奸,輪奸後用刀殺死。張獻忠患了瘧疾,他
就對天許願說如果病好了就以「朝天蠟燭兩盤」貢奉給上天,直到他病好以後周圍的人
才明白這話是什麼意思。張獻忠即令兵士,專砍女子的纖足,每個兵士必須至少進獻十
雙小腳。那些如狼似虎的士兵專門搜尋女子的纖足,只要遇見女子就地先將腳砍下來。
不到半天軍營中的小腳已經堆積如山。張獻忠命人將收集的的三寸小腳疊成一座山的形
狀,稱為蓮峰。他回頭一看自己妾的腳也很小,就順便砍下來堆在蓮峰頂上,隨即再將
這些小腳架火燒毀,名為點朝天燭。至於男子則被砍腦袋或割下陽具,也堆在一起在太
陽下暴曬。
張獻忠性格狡譎嗜殺,一天不殺人就悒悒不樂。他在蜀地開科取士,得到一個姓張的狀
元。張狀元的外表學問都很優秀,容貌長得像美女一樣嬌艷。張獻忠對他非常寵愛,吃
飯睡覺形影不離。但是有一天張獻忠忽然對左右隨從說:「我很愛這個狀元,一刻舍不
得他離開,還不如殺死了他,免得整天牽腸掛肚。」於是將張狀元砍成了好幾塊用布囊
裝了掛在床邊。接著他又懸榜詭稱開科取士,召誘士子前來應考,他令人在地上挖掘一
個深三四丈的大坑,待這些寒窗十年的讀書人來到青羊宮後,就被張獻忠推進土坑活
埋。
張獻忠在中園坑殺成都百姓。明朝投降的各衛籍軍九十八萬全部被殺死。他派遣手下四
個將軍分道屠戮蜀中的各府各縣,名為「草殺」。張獻忠又創造了生剝皮法,就是在人
皮還沒有被完全剝下而人已經死去的,劊子手抵死。屬下的將卒以殺人數目的多少敘
功。若屬下表現出不忍心的神情,張獻忠就將他們處死。都督張君用、王明等數十人都
因為殺人少而被剝皮。
當時川中百姓被屠殺一空,據《明會要》卷五十記載:明萬曆六年四川有「戶二十六萬
二千六百九十四,口三百一十萬二千七十三」,到清康熙二十四年就陡減至「一萬八千
零九十丁」。一些四川縣志上的戶口記載也可以說明,如民國《溫江縣志》卷一記載:
溫江縣在張獻忠死去十三年後僅存三十二戶。經過這一次劫難,可以說如今沒有幾個四
川人是土生土長的。當時的民諺說:「歲逢甲乙丙,此地血流紅」,「流流賊,賊流流
,上界差他斬人頭。若有一人斬不盡,行瘟使者在後頭。」平民被殺完了,張獻忠就派
心腹去士兵中間竊聽,士兵偶有怨言就會全家被殺。
張獻忠為什麼要將四川人殺之一空?有個荒誕不羈的說法是因為當時的四川人過於奢靡
淫逸,因而上天降怒,讓張獻忠殺盡四川平民。當時蜀中婦女的裙子,都是在白羅上用
紅絲碧線綉成風流的香艷詩句,然後飄若驚魂地在市井間盈盈經過,路上行人都注視著
綉裙上的文字。另外蜀中女子流行穿一種高底、厚約三四寸的綉鞋,鞋跟是用檀木雕琢
而成,裡面藏著香檀雕的雛花,並放進香末,高底鞋跟下開個小孔,每走一步足底下就
會漏出一朵雛花狀的香末。因為張獻忠的肆虐,後來的四川女子或許美艷的還有,但再
也沒有以前的那種詩意盎然的風流韻致了。
川中自從遭張獻忠的殺戮,城內都雜樹成拱,野狗吃起人肉像虎豹那樣的猛獸,在路上
咬死人,不吃干凈就走了。百姓逃到深山中,穿著草編的衣服,遍體都生了毛。順治三
年,在四川作為一個基地已被消耗殆盡後,張獻忠開始向陝西進發,企圖與清爭奪西
安。他焚燒了成都的宮殿廬舍,率眾出川北進,又想盡殺川兵。屬下的將軍劉進忠統率
著川兵,聽到這個消息逃跑了。在鹽亭界鳳凰坡,張獻忠被清兵捕獲斬首。當清軍到成
都府時,整個成都只剩下不到二十戶人。
清代彭遵泗所寫的四卷《蜀碧》記述了張獻忠在四川時的所作所為,書前作者自序說全
書是他根據幼年所聽到的張獻忠遺事及雜采他人的記載而成。當時的西洋傳教士也有具
體情景的記載。
張獻忠的殘忍或許讓人難以接受,其實這是遊民的最真實一面。王學泰先生在《遊民文
化與中國社會》中指出遊民不同於農民,歷代王朝末世亂局中的許多起義者都是遊民而
絕非農民。而且張獻忠與腐朽的明朝政府為敵,缺少切實的目的。他佔領一個地方然後
再放棄,轉移到另一個地方不停地殺戮,才使他的毫無目標的行為具有存在下去的活
力。
四川有個口頭禪,「張獻忠屠四川--雞犬不留!」他從1644年陰歷8月初九攻陷成都之
日開始屠殺,天天殺人不斷。當時的歐洲傳教士利雷斯和安文思二人所寫的《聖教入川
記》,對此有過詳細記載。稱,張每日殺人一二百,為時一年又五個月,累計殺人十萬
!清軍未到,他先逃了,逃前下令大屠殺,先殺市民,次殺部下家屬,再殺自己軍隊中
的湖北兵,又再殺當地的四川兵(有一種說法,他是擔心人口太多,沒那麼多軍糧。但
這絕不能成為屠殺當地平民尤其是自己部屬的理由)。
B. 歷史上的殺人王
兄弟,你怎麼老是問這種問題啊 我⊙﹏⊙b汗 聽我的 是張獻忠 比黃巢 白起殺的都多 但比起曹操 努爾哈赤 朱元璋 朱棣這些混球來說差遠了,但你說帝王不算的…………
張獻忠,這位與李自成同歲的大賊頭,長身虎頷,面色金黃,故人稱「黃虎 」。此人長就一副堂堂相貌。一日不殺人,這位爺就悒悒不樂。在意識形態影響下,「極左」時代文人們均為農民起義「翻案」,指稱說那些記載張獻忠大肆屠殺的歷史記載均是「地主階級」的胡言亂語,而他最能抓住把柄的,是《明史 》中《張獻忠》傳中那一句:「(張獻忠)將卒以殺人多少敘功次,共殺男女六萬萬有奇」。確實,明末全國人口也就一萬萬多,說張獻忠在蜀地殺了「六萬萬」只能說是文人的「文科」腦子使然。《明史》中的這種荒唐「數字」素材,取自明末清初文人毛奇齡的《後鑒錄 》。其實,明末四川一地大概有四百萬人,張獻忠殺了其中近三百萬,「搖黃賊」殺掉和吃掉七八十萬,其餘皆為滿清屠戮。後來,滿清把自己所殺的近百萬人算在張獻忠頭上,這是惟一的「誣蔑不實」之辭。
總之,不可否認的是,經張獻忠之亂,蜀地基本為之一空。
C. 張獻忠岷江沉銀的真相到底是一個傳說故事還是真事
中國古代歷史上流傳著不少關於財富與寶藏的傳說,這些財富不少都是埋藏於帝王的地下陵墓中,而也有不少則是埋藏於山川大河當中。而明末的張獻忠沉銀則是一個相當有名的傳說,那麼張獻忠曾經擁有多少財富?滔滔江水當中真有無盡的財富?
談到張獻忠,大家肯定都有所了解。此人是明末農民起義軍中最為著名的兩位之一,另一位則是李自成。張獻忠與李自成同為陝西老鄉,24歲時便隨人造反,自名為八大王。張獻忠身形高大、皮膚泛黃、威猛如虎,因而也被眾人稱之為黃虎。
民眾擅自撈取文物屬於違法,因此國家文物部門已經立項對張獻忠沉銀處進行搶救性發掘。不久之後,我們將能看到張獻忠寶藏的廬山真面目了。
D. 明朝黃虎將軍簡介
《明正史》中絕無其人,黃虎是明末張獻忠的外號,且明史中從未記載安化王叛亂時有這個人,估計是哪位導演杜撰的啦。
E. 誰歷史上最強大的戰士
明末張獻忠這種無目的性的嗜殺狂,中國歷史上僅此一人。
張獻忠,這位與李自成同歲的大賊頭,長身虎頷,面色金黃,故人稱「黃虎」。此人長就一副堂堂相貌。一日不殺人,這位爺就悒悒不樂。在意識形態影響下,「極左」時代文人們均為農民起義「翻案」,指稱說那些記載張獻忠大肆屠殺的歷史記載均是「地主階級」的胡言亂語,而他最能抓住把柄的,是《明史》中《張獻忠》傳中那一句:「(張獻忠)將卒以殺人多少敘功次,共殺男女六萬萬有奇」。確實,明末全國人口也就一萬萬多,說張獻忠在蜀地殺了「六萬萬」只能說是文人的「文科」腦子使然。《明史》中的這種荒唐「數字」素材,取自明末清初文人毛奇齡的《後鑒錄》。其實,明末四川一地大概有四百萬人,張獻忠殺了其中近三百萬,「搖黃賊」殺掉和吃掉七八十萬,其餘皆為滿清屠戮。後來,滿清把自己所殺的近百萬人算在張獻忠頭上,這是惟一的「誣蔑不實」之辭。
總之,不可否認的是,經張獻忠之亂,蜀地基本為之一空。
崇禎十六年底,本來已在湖南和江西取得重大進展的張獻忠,忽然棄兩省之地,大舉入川。原因很簡單,李自成勢力太大,老張覺得自己搞他不過,索性走遠一些,以免兩虎爭食。
四川方面,有一支曾經參加過「滎陽大會」的「搖黃十三家」組織,是一種極其邪惡的由地痞流氓組成的匪盜,這些人沒有任何政治目的和抱負,只知淫殺搶掠,並對明朝的四川官兵造成極大的消耗。張獻忠有這些人在川地內部搗騰,他從容二次入川,越下牢,渡三峽,如入無人之境,克涪州後,直搗重慶。
本來,重慶三面臨江,易守難攻。張獻忠在城牆根下埋炸葯,轟隆一聲,堅硬石牆坍塌,賊軍一涌而入。
張獻忠入城後,先剮殺守城的巡撫陳士奇等人,然後又把明神宗第五子瑞王朱常洛綁至法場。當時,天色晴朗,空中忽響炸雷。瑞王本人是宗室中人品很好的王爺,本性好佛,屬於少有民憤那種。張獻忠大笑,大叫:「天若再雷,我當釋瑞王不殺。」等了稍許,天竟無雷,張獻忠親自上前砍下瑞王頭顱,並殺其家屬及重慶官吏一萬多人。
下午時分,山城電閃雷鳴,白晝如晦。張獻忠根本不怕,令士兵架炮射天,不久即轉晦為明。此時的張獻忠,殺心不算太重,對被俘的三萬七千名明軍作如下處理:每人砍掉一隻胳膊,盡數放走。於是,操武場上,堆滿了三萬多血淋淋手臂。這些只剩一隻胳膊的士兵逃出重慶四竄,成為張獻忠的「活廣告」。諸城士民駭走,望風狂逃。
重慶被陷,張獻忠下一個目標就是成都。成都乃二百七十年大明富藩,可惜蜀王也是個財迷(其為人不錯,知書達理,崇禎帝呼為「蜀秀才」),不肯拿出王府金銀犒軍。
經過四天對成都的攻城,張獻忠入城。蜀王夫婦、當地巡撫、總兵皆投井自殺。巡撫劉之勃被捉住。張獻忠把他綁在校場上,由於劉巡撫是陝西人,賊軍勸他投降。劉巡撫大罵。張獻忠怒,令人慢慢剮他。劉巡按大聲說:「寧多剮我一刀,少殺一百姓!」賊軍放箭,把劉巡按剮後射死。
成都失陷後,四川大部分州、府、縣應聲而潰,很快皆為張獻忠所佔。當時,四川只有遵義(今屬貴州),石柱(秦良玉部)以及黎州未下,其餘皆非明地。當時,李自成已敗歸陝西,他試圖派兵來攻,被張獻忠打回陝西。至此,兩只農民軍不僅未再連手,反而公開而堅定地決裂。張獻忠小勝後,得寸進尺,又猛攻李自成所據的漢中府,反被「大順」軍擊敗。但僅僅幾十天過後,李自成便棄西安而逃,這樣,張獻忠的北面就暴露給清軍。
張獻忠在成都立穩後,建立「大西」國,稱帝。他首先娶大學陳演之女(陳演本人在李自成離京時被處決)為皇後,自南門五里外架橋高十數丈,逾城直達蜀王府,遍植彩燈,夜望如長虹亘天,引著宮女彩娥及陳「皇後」入宮。僅僅玩了姑娘十天,張獻忠生厭,一刀砍下陳「皇後」腦袋,派人殺盡她在成都的所有親屬,算是與「地主階級」完全劃清了界限。
好玩一樣,張獻忠還「開科取士」,共收取「進士」一百三十人。一夕之間,忽然變臉,把進士們盡殺之不留。其中,「狀元」張大受,華陽縣人,年未三十,身長七尺,弓馬嫻熟。張獻忠見此人儀表豐偉,氣宇軒昂,服飾華美,一見大愛,以為奇才,立賜刀馬金幣十餘種。數日之內,張大受每日入宮作陪,有時獻詩,有時作文,有時丹青圖畫,張獻忠不停賞賜他,共賜甲第一區,家丁二十人,美女十名。到了第五天早上,張獻忠坐朝,傳奏官稟報:「新狀元入朝謝聖恩」。張獻忠忽然變臉,自言自語道:「這驢養的!老子愛他的緊,一見他就滿心歡喜。咱老子又有些怕他,萬一他日後生異心,豈不害了老子!來人,你們馬上把他收拾了!」張獻忠最常說的兩個詞,一個是「打發」,即殺本人;「收拾」,即殺凈全家。其手下聽命,馬上把張大受綁起殺了,先前所賜美女家丁,一個不剩,皆立刻殺頭。
當時,川中各地赴試生員還皆未離開,張獻忠假稱再試,盡誘其人於青羊宮,進一個殺一個,共殺約萬人,士子們所攜應試用的筆硯,一時間委積如丘。
殺盡文生後,老張佯稱開武科。數千武舉齊集校場,皆配發一匹劣馬乘騎。忽然間,巨炮一響,金鼓齊鳴,賊軍乘壁射箭,把武舉們當成獵物,一一射死。僥幸未死的,墮於地上,被踐踏成泥。
當「大西皇帝」的朝臣更慘。早晨上朝,張獻忠打了噴嚏,感覺不爽,立即讓兵士把三百多人牽出去殺了。有人勸說,他一笑:「文官還怕沒人做嗎?」
有時朝會,老張又會牽出數十巨碩的大獒下殿,只要獒犬嗅誰,誰就會立刻被牽出斬首,名為「天殺」。
「大西」建國,全無制度,數十萬大軍衣食所需,只靠搶劫和搜掠,沒有任何賦稅政策。但張獻忠會鑄錢,他下令把從王府和大戶搶來的所有精鋼及佛像熔毀,鑄為「大順通寶」。其錢肉色鮮亮,光潤精緻,顏色不減赤金。
對四川人凶,張獻忠對川地的兩個外國傳教士卻好得不得了。耶酥會傳教士義大利人利類思、葡萄牙人安文思,由於上獻紅銅製作的地球儀和日冕等物,張獻忠看著新奇,大喜之下,下令把二人尊養起來,日日帶在身邊當顧問。這二人有幸活著,日後在其日記中留下了不少張獻忠殘酷殺人的真實「客觀」記載(國人一般總是不信自己人的記載,對外國人很相信)。
由於統治殘暴,川地郡縣人民紛紛反抗。當然,這與大環境很有關系,李自成敗亡,南明正權建立,人心所向,皆痛恨張獻忠賊寇,各地人民相繼而起襲擊偽官和賊兵。
大怒之下,張獻忠下發「除城盡剿」的命令,派出軍隊到各地屠戮民眾。窮鄉僻壤,深崖峻谷,賊軍無不搜及,得男人手足二百雙者,授「把總」官,得女手足四百雙者也授「把總」,按殺人數目依次陞官。有一賊兵手壯,日殺數百人,立擢為都督。所以,張獻忠軍營滅亡前有公侯「大官」無數,皆因屠殺積功所得。賊軍殺人皆有名目:割手足稱為「匏奴」,中割背背稱為「邊地」,槍挑背部稱為「雪鰍」,以火圍兒童烤炙稱為「貫戲」。由於士兵們以人屍為馬槽,放麥豆於血腹中食之,內雜人肝為「精飼料」,所以,他們的軍馬也凶性十足。賊軍不僅四處殺人,把牛犬牲畜也搜殺一盡,稱言不為後人留畜種。
在蜀王府,張獻忠發現端禮門城樓上供祀一個人像,公侯品服,真人皮,內實金玉。他詢問蜀宮宦者,才知這是明初大將藍玉的人皮。當時,朱元璋剝其皮後,全國巡迴展示,自雲南過蜀,由於當時的蜀王是藍玉女婿,就把老丈人的人皮留下,暗中供奉起來。
張獻忠聞此,靈感大發,頓發剝皮之興。他平日指令士兵剝人皮無數,摻以石灰,實以稻草,用竹竿標立,在王府前的大街密植兩邊,累累千百人,遙望猶如送葬紙人。其手人阻勸,說此種景象不吉利。張獻忠很「虛心」接受意見,自己就新創「小剝皮」方法,即把活人兩背的皮自背溝處分剝,揭至雙肩,反披於肩頭,手法細膩,鮮血淋漓,但不會傷筋動骨。然後,把這些被剝上身的活人趕出效外,嚴禁他們的親人送飯送水,任其躲入古墓荒墳中苟延殘喘,慢慢餓痛而死。此外,張獻忠凌遲之刑,必割盡五百刀才能死,數不盡人死,依此法殺掌刑兵士。
張獻忠粗中有細,心思極其縝密。賊軍每剿一城,皆大兵合圍四方,至次日早晨方如牆四進,邊進邊殺,務必一人不留。剿畢,扒草尋穴,細搜數日才能回去復命。如有此城漏網逃脫者在別的州城發現,搜剿此城的領兵官就會遭剝皮之刑。
殺人之外,賊軍必盡焚廬舍。未盡殘木,也要歸攏成堆後燒成灰燼,士兵以矛挑清後盾清楚才敢離開。實在有巨大的石雕殿柱燒不了,就用絲綢等物浸滿油裹之數層,舉火燒之,最終崩壞才放心。
由於百姓中的小兒幼女不能計功,賊軍聽棄道帝,或襯馬蹄,或拋空後以白刃接之以為笑樂。
張獻忠之滅絕人性,無論親疏。其本性好朋友歡宴,常與陝西老鄉痛飲於王府之中,臨行厚贈黃金珠寶。酒足飯飽後,陝西籍的友人們歡笑告退。張獻忠事先伏壯士於路,把他們盡數斬殺,拿回所贈金銀。接著,兵士們把「朋友」們首級盛於錦匣內洗凈送回。有時張獻忠獨飲不樂,喊一聲「喚好友來!」士兵們立刻把冰鎮的人頭擺放於巨大的宴桌上。老張本人持盞酌勸,親切熱情如對活人,並名之為「聚首歡宴」;張賊酷愛斬斫婦人小腳,置於花園迭累成峰。一日,他與愛妾酌飲欣賞,仰視香足堆,嘆道:「方缺一足尖,置之會更好看。」其愛妾也有幾分酒意,伸出自己三寸??細觀,說「甚好」,信手一刀割下香足拋於足堆之上。其愛妾哭嚎宛轉於地,他復加一刀,劈下其秀美之頭。其愛妾數十,依次被斬殺,或肢解為樂,或烹之為食,或臠之喂狗。他本人還有一數歲小兒,一晚忽怒,親手斃之,虎狼之性如此。轉至早晨,見小兒屍體橫於席間,他又怒左右手下不勸解,立殺數百人。這大賊頭最大的特點,是「醉柔而醒暴」,喝醉時常常饒人,一旦清醒就要見血才樂。
1645年秋,張獻忠毀棄成都,盡殺城中居民。這一點,連「極左」時代的文獻也不得不承認是實情,只是聲稱他「面對地主階級瘋狂反撲」使「階級斗爭擴大化」,這哪裡擴大化,是絕殺化!成都居民數十萬被驅於南門,見張獻忠騎馬而來,都跪地乞命,聲稱是良民順民。張獻忠狂性大起,縱馬揮刀跳入人群中,發瘋一樣遍殺遍喊:「殺!殺!殺!」賊軍刀砍矛捅,血流成河。
從成都臨行前,張獻忠下令,命令各營殺盡所掠婦女,上繳所有搶掠金銀。
由於從各地及蜀中所掠金銀太多帶不走,張獻忠發數千人為工匠,先掘錦江使之改道,然後在河床上鑿洞,墊青石成穴,盡埋金寶銀塊於其中,大概有數千萬兩之巨。然後,他盡殺工人,讓兵士再使錦江迴流,財寶就埋在水流之下,名之為「錮金」。
行至順慶,張獻忠忽然下令,盡殺軍中四川籍士兵十餘萬人,僅有都督劉世忠一營聞訊先逃。他自川北遁去,投降清軍。
殺完川軍後,張獻忠嫌所帶兵將有家屬累贅,他本人以挑選水軍為名,喝令全營兵士及家屬從他面前經過受檢。只要他一聲「你!」挑中的人馬上被集中。父母被挑者,子女不敢回顧;妻子被挑者,丈夫不敢回顧。最後,共挑出近四萬人,押入一木城之中,先用炮轟,斃死大半,然後縱兵斫殺,有數千殺不完者,驅入江中淹死。自己殺自己軍隊,也是張獻忠「首創」。
F. 古人雲「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是什麼樣子的
俗話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彪是什麼?彪是一種排在虎豹之間的神秘動物。彪的形象一直令人匪夷所思,最大的特點就是它臉上布滿美麗的花紋,它性情凶野、勇猛,故有「黃虎」之稱,在廣西民間,有「黃虎」能夠跳上虎背,將虎的脖頸咬斷的傳說。
綜上所述,「虎生三子,必有一彪」的意思是說,老虎的三個孩子中,必有一個出人頭地的,所以,我們知道,這里的「彪」其實是在誇人,只是後來被東北人帶壞了,因為他們覺得東北虎比彪還厲害。
G. 張獻忠和項羽都瘋狂濫殺,為何歷史評價完全相反
感謝大家於百忙之中,還來看小編的文章,你在,或者不在,小編都在辛勤勞作,只為等您到來!小編會一如既往的給大家分享各類穿衣搭配,觀看辛苦了,謝謝,祝您閱讀愉快,天天有個好心情,健康生活每一天,喜歡小編的動動你發財的小手關注小編吧
雖然題目中是張獻忠在前,回答這個問題,我還是決定先說項羽。
1.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項氏,羋[mǐ]姓,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的軍事家,也是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巨鹿之戰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
而後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項羽與其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猜疑亞父范增,最後反被劉邦所滅。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邊自刎而死。
關於項羽瘋狂濫殺的事跡,最知名的就是巨鹿之戰後,坑殺秦軍二十萬降卒這件事了。項羽一生戎馬,成名之戰就是巨鹿之戰,項羽先殺宋義,破釜沉舟,背水一戰,以五萬兵馬,硬撼秦軍四十萬大軍,連戰連捷,堪稱兵史奇跡,打贏了戰役後,問題來了秦軍降卒太多,二十萬只多不少,出於後勤壓力,隊伍穩定性,秦楚間的世仇情節,還有最重要的安全性上綜合考慮後,項羽與部將商議後議定坑殺二十萬降卒。
說完項羽,再看張獻忠。
2.張獻忠。(1606年9月18日-1647年1月2日),字秉忠,號敬軒,外號黃虎,陝西定邊縣人,明末農民軍領袖,與李自成齊名,是大西開國也是唯一的皇帝。
張獻忠出身貧苦家庭,從小聰明倔強,跟著父親做小生意,販賣紅棗。他當過捕快,後又來到延綏鎮當一名邊兵。生性剛烈,愛打抱不平,為此幾乎丟了性命。崇禎年間,組織農民軍起義,1640年率部進兵四川。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權,即帝位,年號大順。1646年,清軍南下,張獻忠引兵拒戰,在西充鳳凰山被流矢擊中而死。
說張獻忠濫殺一說,影射的還是「張獻忠屠川」這個歷史懸案,明史上稱張獻忠屠川人數有60多萬,但是普遍對這個說法是存在質疑的!現在公認的明末清初四川人口的銳減,是多股勢力混戰的最終惡果,張獻忠並不是唯一的屠川元兇,同時不可否認的是,張獻忠確實在四川干過屠戮生靈的惡行,這點也不可否認。
將項羽與張獻忠各自情況簡單介紹一遍後,咱們再來綜合分析一下,為何同樣都是殺人,二者的歷史評價差異如此之大!
1.階級利益訴求的滿足:同樣是反抗前朝的階級統治,項羽在取得一定成就後採取的是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以霸主的身份將全國分成十八個王國,分封給諸侯、部將和降將為王。有蛋糕大家分著吃,這絕對得人心。
而張獻忠在建立大西政權後,張獻忠封四個養子為王,孫可望為平東王,劉文秀為撫南王,李定國為安西王,艾能奇為定北王。其餘人等只是封了個文臣武將。張獻忠等人是堅決反對地主階級,明朝官員的,每到一地必殺之,入川後這個政策執行得更徹底,然而殺來殺去,當張搖身一變成為「皇帝」後,一起造反的農民階級,卻被張遠遠地踹開了!既得利益者還是張與張的這些養子們,豈能不失人心?
2.反秦與反明的直接對比:項羽自出道之日,便高舉反秦大旗,也自始至終是站在反秦第一線,對秦朝軍隊的打擊無人能出其右,軍事成就上比張獻忠高出很多!同樣是反對前朝統治,張獻忠出道以來,靠游擊戰術,靠反復無常(多出招安,多次反叛)靠鑽營取巧(有多次行賄明朝將領的記載),拼了老命才堪堪站住腳,反明大業上,沒有摧毀明朝統治階級核心(李自成完成了這個主線任務),軍事成就上與項羽差得不是一個檔次。
3.各自不同的大環境:項羽反秦,是當時的大環境,各路起義軍都是要推翻秦朝的統治,大勢所趨,秦朝統治被推翻後,四年的楚漢爭霸,這些也都算是各為其主,當時及其後的文人墨客對這段決定天下歸屬的爭霸沒有什麼槽點可吐的。張獻忠起義時的槽點就有些多,明朝剛滅,滿清便席捲天下了。固然不是張一人可以抵擋的,但是沒有在民族危難的時刻,站出來抵抗外族侵略,成為了文人墨客吐槽的發力點。加之清朝腳跟剛站穩,為了自己統治需要,也需要一個人出來背鍋,老張不幸被選中了!
綜上三點,讓人們對項羽與張獻忠二者,在濫殺這件事上,評價出現了極大的反差!
其實張獻忠還比較情有可原,項羽是真的有點濫殺無辜了,且不說張獻忠有沒有屠川,就農民起義軍來言固定的收入來源只能靠搶,這也就是為什麼每次農民起義死的最多的都是平民百姓,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百姓被屠殺簡直是常見的不能再常見,如果有仔細去翻閱史料的話你會發現滿清入關的大屠殺很多朝代比比皆是,甚至可以說滿清還比較的有人情味只要你服從「剃發易服」就不會有事,而其他農民起義是真的看見錢就搶看到人就殺,就連朱元璋也不例外。但是項羽做為地主階級濫殺無辜真的就只是喪心病狂了。他不缺錢不缺糧純粹是殺人立威。
一個是形勢使然,並無其他選擇。一個是出於私憤的個人情緒發泄,絕非不得已而為之。對象上前者是軍,後者是民眾為主。其三,盡管有歷史並無真相一說,但張獻忠的屠川在不同的史料中還是有跡可循的。
H. 張獻忠屠川是確有其事嗎
張獻忠(1606年—1647年)字秉忠,號敬軒,外號黃虎,是明末農民起義領袖,與李自成共齊名。那首以滿清政府在據說是張獻忠當年殺人的地方立起的《七殺碑》上的「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善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的碑文來宣揚張獻忠的殘暴。那麼,在廣漢出土的「聖諭碑」上卻清清楚楚明明寫的是:「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試問:張獻忠究竟屠殺四川沒有?
首先我要說的是「彌望千里,絕無人煙」的慘劇絕不是張獻忠所為,應該是滿清的政權和軍隊。
(傳聞,1644甲申年十一月十日,大西軍驅趕百姓到成都東門外九眼橋屠殺。被殺者無算,屍首塞滿了河道,九眼橋也因此而折斷。)
張獻忠這個人很殘暴,殺人無數是無可厚非的、不爭的事實,但他不是滿清政府留下來那些混淆視聽的故事那樣。
回望歷史的軌跡,縱觀張獻忠成長的歷史足跡,有多少故事值得我們去深思。
張獻忠是延安柳樹澗(今陝西定邊東)人,戶籍屬於軍籍。由於明朝後期,軍隊貪污腐化墮落十分嚴重,窮人的孩子逃離軍隊的現象屢見不鮮。當時,張獻忠的父親也離開了軍隊種地去了。由於家庭貧困,又沒有知識,好不容易謀個捕快的職務也被解僱,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選擇了投身軍隊做一名戍邊的戰士。
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啊!只因貧窮,所以常常受欺侮,俗話說兔子逼急了還要咬人,何況本身就是藝高人膽大的張獻忠,在一怒之下把欺侮他的人殺了,由於其戰功顯赫,故打了一百軍棍後投放監獄服刑,由此而逃過一死。出獄後無家可歸,便投了王嘉胤的義軍,從此走上了一條充滿暴力和血腥的不歸路。
張獻忠真正掌握軍隊權力是在1631年,也就是崇禎四年,王嘉胤被殺害後。
張獻忠在實際掌握軍權後於1633年和1634年,先後兩次率兵入川作戰,且戰功赫赫。但是世上沒有常勝將軍,1637年,數支起義軍隊在長途奔波和艱苦的作戰中僅剩下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三支隊伍。1644年,羅汝才投敵叛變被李自成殺死,實際剩下的起義軍就只有李自成和張獻忠兩只部隊。
1639年,也就是崇禎十二年,在湖北遭到了明軍主力的全面圍剿,且節節敗退。眼看湖北保不住了,便於崇禎十三年四月第三次轉戰四川。從巫山出發,以走致敵。還好,在轉戰四川的大小戰斗中屢戰屢勝,同時也在不停地轉戰中拖垮了明軍主力。1643年12月,張獻忠率號稱擁有60萬兵力的軍隊第四次轉戰四川,並於次年的8月9日攻佔成都,並建國成都,國號大西,年號大順。
說了這么多,張獻忠究竟屠殺四川了嗎?
別急!張獻忠1644年8月9日在成都建國。其實在同年的4月底清軍已經入兵山海關,五月佔領北京,1645年春,下書招降張獻忠,張獻忠拒絕了清軍的招降。1646年,張獻忠在撤出成都北上抗清時,被叛徒出賣,被暗箭射殺於今西充鳳凰山。
(鳳凰山位於西充縣境內的多扶鎮,海拔414米,蜿蜒數十里,形若鳳凰,故名)
試問如此的經歷,他有屠殺四川的時間嗎?
再問:張獻忠與屠殺四川有關系嗎?
說有他就有,但絕不是大規模地屠殺,他也不是屠殺四川的真凶。因為,戰爭是無情的,戰爭也是殘酷的。張獻忠在四次率兵轉戰四川肯定死了不少的四川人,但絕不是傳說中的屠殺到只剩20幾戶人家亦或是所說的只剩8、9萬人。
張獻忠的殘暴在李清《三垣筆記》)中有記載。在沈荀蔚的《蜀難敘略》中記載了「王府數殿不能焚,灌以脂膏,浸油三日,一火而柱折」。同年十一月被清軍射殺與鳳凰山。
(鳳凰山位於西充縣境內的多扶鎮,海拔414米,蜿蜒數十里,形若鳳凰,故名)
四川的歷史應該說是一部值得我們去追溯的網路全書。
回首歷史長河中的四川,在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毀滅性戰亂中,人口幾乎滅絕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我們把目光投向南宋時期的公元1123年,當時的蒙古發起了消滅南宋的戰爭,直到1279年南宋滅亡的57年間,四川人對蒙古的入侵進行了史無前例的抵抗。應該說當時的戰爭是十分的殘酷激烈,死人肯定不少。一直到1231年拖雷引兵攻打四川,大肆屠殺成都人。據記載,當時被蒙古攻下的千年古城成都,光留下的遺骸就多達140萬之多,整個四川的人口也由1300萬減少到60萬。
在經歷漫長的戰爭和災難後,四川在哀鴻遍野的時候又遇上張獻忠四次帶兵轉戰四川,致使四川的人口一減再減,使很多久遠的文明和生產力留給歷史一片空白。
我們再看歷史的軌道留下的痕跡,1659年清兵才攻下大西國,也就是張獻忠被暗箭射殺致死13年之後。如此強大的抗清力量是傳說中張獻忠屠川後所殘留下的八九萬人能夠做到的嗎?張獻忠如此屠殺,他們還不如直接拱手讓人家入川。
張獻忠到底屠川沒有?沒有。為什麼呢?
我們目前能查閱的有關張獻忠屠川的歷史資料基本都是清朝時期的,且記載也是千奇百怪,眾說紛紜。有歷史可查的記載是說張獻忠當年不僅殺兒童、婦女、秀才等,甚至連身邊的戰士幹部都殺。試問:如此殘暴的君主,為何那麼多的戰士幹部還不離不棄地跟隨他,為他出生入死?
當今,我們有很多的學者也在懷疑:四川數百萬人究竟是不是張獻忠所殺害?從明神宗萬曆六年(1578年)四川人口3102073,到清聖祖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估算的18090人(《四川道志》卷十七記載),減少了多達300多萬人。可是這段時間距離張獻忠被暗箭射殺致死的1646年達四十年之久,而順治十六年(1659年)清軍才攻陷渝城(重慶)。劉獻廷在《廣陽雜記》中寫道:「余聞張獻忠來衡州,不戮一人。以問婁聖功,則果然也。」
從張獻忠被射殺致死到1659年清軍攻下四川,建立政府的十多年混戰中,說明當時的四川人並不歡迎清軍,而不是傳說中的抵禦外民族。清軍進城後對返清的四川人進行了大規模的屠殺,1649年清政府曾貼出公告:「民賊相混,玉石難分。或屠全城,或屠男留女。」
我們再看在廣漢出土的「聖諭碑」碑文「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二者對比一下就知道了。張獻忠背黑鍋是必須的,因為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道理說明了一切。說張獻忠殺了很多四川人無可厚非,必定他率兵四次入川作戰,但要說真正的屠川那應該是滿清政府軍的行為。
我們不能再讓張獻忠替滿清軍隊和政府背黑鍋,混世亂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屠川的罪魁禍首,而非張獻忠一人所為。
I. 歷史上真有黃虎這個人嗎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
▪麗珍整形外科醫院院長
▪墾利縣政協副主席
▪武警浙江總隊杭州市支隊黨委副書記
▪潛江市張金鎮楊家橋村主任助理
▪古龍武俠小說《情人箭》中的人物
▪廣西田陽縣統計局副局長
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