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經常出汗,很容易就出很多汗,另外出汗幹了後往往有白色鹽漬留在衣服上,是什麼原因是不是要注意飲食
病情分析: 你好,多汗一般是植物神經失調的原因,長期的精神緊張,心理壓力過大,以及生氣和精神受到刺激後所引起的多汗最為多見,
意見建議:一般可吃些刺五加片、維生素B1、谷維素和黃芪精口服液等來調理。
『貳』 每次運動時,或幹活時出很多汗,然後汗水幹了後會留下白白的東西,那是什麼有什麼害處嗎
沒什麼,只是由汗水帶出的鹽分,水幹了,鹽結晶而已。適當喝點鹽水就好了。
『叄』 歷史上3d出773後出什麼號
體彩3D歷史未出直選號碼(至2006357期)
000 002 007 008 011 013 016 017 018 021 022 025 027 031 032 033 034 035 036 039 042 044 046 048 050 051 052 053 056 058 059 064 066 067 070 071 072 074 076 078 079 081 083 088 089 092 094 096 097 098 099/100 101 105 106 108 113 118 123 124 125 128 130 131 132 135 136 137 138 139 141 142 143 146 147 148 150 152 153 156 158 159 160 161 167 170 171 174 176 177 178 179 180 182 188 189 191 193 194 197 198/200 205 206 209 210 212 213 220 225 226 229 230 231 233 235 241 243 244 245 248 251 252 258 262 268 269 270 271 273 280 282 283 284 285 287 288 290 291 294 295 296 297/301 303 307 311 313 314 318 321 322 324 326 328 329 333 336 337 342 343 344 345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4 365 369 370 372 376 377 379 381 383 386 387 388 389 392 394 396 399/401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22 423 424 427 428 440 448 449 452 453 455 460 464 466 467 473 474 475 476 477 478 480 482 483 484 485 486 488 490 491 493 496 497/500 502 503 507 509 510 511 512 514 515 516 518 522 523 525 529 530 532 535 541 548 550 551 553 556 557 558 559 560 563 565 570 571 572 573 577 579 580 581 582 583 585 586 589 592 594 595 596 599/602 603 604 605 606 607 611 615 617 620 625 627 630 631 632 634 636 637 639 641 643 644 646 649 650 651 652 653 657 658 666 667 668 669 673 676 677 679 680 682 683 684 685 686 688 689 690 697/701 703 709 710 715 717 719 720 722 723 727 730 731 734 737 738 739 740 742 744 750 752 753 754 757 758 762 763 764 765 766 768 769 770 771 773 774 775 778 779 782 783 785 792 795 797 798 799/800 801 804 806 809 811 812 816 817 821 822 823 825 828 829 831 833 835 837 839 840 841 843 847 849 850 851 852 854 858 859 864 865 868 874 878 879 880 881 882 883 885 887 888 889 897/900 901 902 904 905 906 910 911 915 919 920 923 924 926 930 931 932 936 939 941 943 946 952 953 954 957 961 963 964 965 970 973 975 980 982 985 987 988 993 996
體彩3D歷史未出組選號碼:
002,113,114,225,553,771,773,882,667,775,885,993。
『肆』 什麼是汗流浹背
】:浹:濕透。汗流得滿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懼或非常害怕。現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濕透了。
【出自】:《史記·陳丞相世家》:「勃又謝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對。」《後漢書·伏皇後紀》:「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
【示例】:在勞動競賽中,大家幹得~。
【近義詞】:揮汗如雨、汗如雨下
【反義詞】:冰天雪地、滴水成冰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滿身大汗
可能是因為你 運動過 度。。。。。。
『伍』 把個個朝代和歷代皇帝按順序排列出來。。謝謝
中國朝代歷史順序表:
華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堯
舜
禹
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
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
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贏政)統一六國,之後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漢高祖(劉邦)->漢文帝->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公元220-280 年劉備、曹操、孫權爭奪天下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東晉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
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趙匡胤)南宋(趙構)(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
速記口訣:
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列,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唐朝皇帝的排列順序
高祖李淵(566-635) 618年稱帝,在位9年,626年讓位於李世民
高祖李淵,陝西人,世襲為唐公。617年出任太原留守。隋末農民起義時,他乘機起兵攻入長安,建立唐朝。李淵是一個酒色之徒,並無雄才大略。退位後死於635年,時年70歲。
太宗李世民(598-649)626年即位,在位24年
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又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在唐朝統一全國的一系列戰爭中,他是起決定性作用的軍隊統帥,在即位後,又通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實現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
高宗李治(628-683) 649年即位,在位34年
高宗李治,李世民第九子。政治上無所作為,後期被武則天把持朝政。683年病死,時年56歲。
則天皇帝(624-705) 690年即位,在位15年
武則天於655年被高宗立為皇後,開始參與朝政,690年自立為帝,國號「周」,雖然稱帝十幾年,實際統治卻有五十多年。武則天當政期間,社會發展很快,國庫豐盈。她注意選拔人才,量才適用。她於705年讓位與李顯,同年病死,時年82歲。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中宗李顯(656-710)(683-684;705-710)在位,在位6年
中宗李顯,李治第六子,李治死後即位,但僅僅2月,被武後所廢。705年武後讓位與李顯,無所作為,被皇後韋氏毒死,時年55歲。
睿宗李旦(662-716)(684-690;710-712)在位,在位8年
睿宗李旦,高宗第八子。684年被武後擁立為帝,690年被廢。710年其子李隆基剿滅韋後,擁李旦為帝,712年讓位與李隆基,死於716年,時年55歲。
玄宗李隆基(685-761)(712-756)年在位,在位43年
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在位前期,不失為一個勵精圖治的皇帝,使國庫豐盈,百姓安樂。但後期,卻重用李林甫,楊國忠等,致使政治腐敗,「安史之亂」險些葬送大唐江山。756年他讓位與其子李亨,761年死,時年77歲。
肅宗李亨(711-762) 756年即位,在位7年
肅宗李亨,玄宗第三子。「安史之亂」時被擁立為帝。死於762年,時年52歲。
代宗李豫(726-779) 762年即位,在位17年
代宗李豫,肅宗長子。762年被宦官擁立為帝。平亂守成,中才之主。死於779年,時年54歲。
德宗李適(742-805) 779年即位,在位25年
德宗李適,代宗長子,他猜忌刻薄,重用奸佞,為唐朝滅亡埋下了禍根。死於805年,時年64歲。
順宗李誦(761-806) 805年即位,在位八個月
順宗李誦,德宗長子。在位不到1年,退位給李純,806年死,時年46歲。
憲宗李純(778-820) 805年即位,在位15年
李純,順宗長子。憲宗依靠一些良相,在統一戰爭中取得了一些成就。自安史之亂以來的藩鎮割據的局面,在憲宗時,基本結束了。但他重用宦官,終被宦官所殺。時年43歲。
穆宗李恆(795-824) 820年即位,在位25年
穆宗李恆,憲宗第三子。穆宗是一個荒淫的皇帝,剛登位就縱情聲色。他企求長生不老,服葯過量而死,時年30歲。
敬宗李湛(809-826) 824年即位,在位3年
敬宗李湛,穆宗長子。826年12月被宦官殺死。時年18歲。
文宗李昂(809-840) 827年即位,在位14年
文宗是穆宗的第二子,他當政時宦官專權,文宗成為宦官的傀儡。死於840年時年32歲。
武宗李炎(814-846) 840年即位,在位6年
武宗李炎,穆宗第五子。武宗在位時,社會矛盾有一定的緩解,但他信奉道教,吃丹葯而亡,時年33歲。
宣宗李忱(810-859) 846年即位,在位13年
宣宗李忱,憲宗第十三子,是武宗的叔父,也因吃丹葯毒死,時年50歲。
懿宗李溫(833-873) 859年即位,在位14年
懿宗,宣宗長子。他的生活十分荒淫,政治腐敗,社會矛盾尖銳。死於873年時年41歲。
僖宗李儇(862-888) 873年即位,在位15年
僖宗,懿宗第五子。在位期間發生了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一度佔領長安。僖宗死於888年,時年27歲。
昭宗李曄(867-904) 888年即位,在位15年
昭宗李曄,懿宗第七子。被朱溫(即後梁太祖)所殺,時年38歲。
哀帝李拀(892-908) 904年即位,在位4年遜位
哀帝為昭宗第九子,907年讓位與朱溫,908年被朱溫所殺,時年17歲。
北宋(公元960——1127年)
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
(1)宋太祖趙匡胤
生卒:927——976.12 50歲
在位:960——976.12
建隆(960——963.11)
乾德(963.11——968.11)
開寶(968.11——976.12)
三弟
(2)宋太宗趙匡義(又名趙光義、趙炅)
生卒:939——997.3 59歲
在位:976.12——997.3
太平興國(976.12——984.11)
雍熙(984.11——987)
端拱(988——989)
淳化(990——989)
至道(995——997)
因箭傷屢發而死
三子
(3)宋真宗趙恆(原名趙德昌)
生卒:968——1022.2 55歲
在位:997.3——1022.2
咸平(998——1003)
景德(1004——1007)
大中祥符(1008——1016)
天禧(1017——1021)
乾興(1022)
六子
(4)宋仁宗趙楨(原名趙受益)
生卒:1010——1063.3 55歲
在位:1022.2——1063.3
天聖(1023——1032)
明道(1032——1033)
景佑(1034——1038)
寶元(1038.11——1040.2)
康定(1040.2——1041.11)
慶歷(1041.11——1048)
皇佑(1049——1054.3)
至和(1054.3——1056.9)
嘉佑(1056.9——1063)
中毒暴亡
堂侄,收為養子
(5)宋英宗趙曙
生卒:1032——1067.1 36歲
在位:1063.4——1067.1
治平(1064——1067)
子
(6)宋神宗趙頊(原名趙仲針)
生卒:1048——1085.3 38歲
在位:1067.1——1085.3
熙寧(1068——1077)
元豐(1078——1085)
長子
(7)宋哲宗趙煦(原名趙名佣)
生卒:1077——1100.1 24歲
在位:1085.3——1100.1
元佑(1086——1094.4)
紹聖(1094.4——1098.5)
元符(1098.6——1100)
弟
(8)宋徽宗趙佶
生卒:1082——1135 54歲
在位:1100.1——1125.12
建中靖國(1101)
崇寧(1102——1106)
大觀(1107——1110)
政和(1111——1118.10)
重和(1118.11——1119.2)
宣和(1119.2——1125)
國亡被俘受折磨而死
子
(9)宋欽宗趙桓(原名趙亶)
生卒:1100——1156 57歲
在位:1125.12——1127.3
靖康(1126——1127.3)
國亡被俘後被馬踩死
金滅北宋 北宋亡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
(1)宋高宗趙構
生卒:1107——1187 81歲
在位:1127.5——1162.6
建興(1127.5——1130)
紹興(1131——1162)
禪位於子
養子
(2)宋孝宗趙昚(原名趙伯琮)
生卒:1127——1194.6 68歲
在位:1162.6——1189.2
隆興(1163——1164)
乾道(1165——1173)
淳熙(1174——1189)
禪位於子
三子
(3)宋光宗趙敦
生卒:1127——1194.6 68歲
在位:1189.2——1194.6
紹熙(1190——1194)
被廢
三子
(4)宋寧宗趙擴
生卒:1168——1224.8 57歲
在位:1194.7——1224.8
慶元(1195——1200)
嘉泰(1201——1204)
開禧(1205——1207)
嘉定(1208——1224)
服金丹中毒而死
侄,養子
(5)宋理宗趙昀(原名趙與莒)
生卒:1205——1264.10 60歲
在位:1124.8——1264.10
寶慶(1225——1227)
紹定(1228——1233)
端平(1234——1236)
嘉熙(1237——1240)
淳佑(1241——1252)
寶佑(1253——1258)
開慶(1259)
景定(1260——1264)
侄
(6)宋度宗趙禥(原名趙孟啟)
生卒:1240——1274.7 35歲
在位:1264.10——1274.7
咸淳(1265——1274)
二子
(7)宋恭宗趙顯
生卒:1271——1323 53歲
在位:1274.7——1276.2
德佑(1275——1276.2)
被俘送入西zang,後被冤殺
長兄
(8)宋端宗趙昰
生卒:1268——1278.4 11歲
在位:1276.5——1278.4
景炎(1276.5——1278.4)
在元軍追擊中受驚而死
弟
(9)宋祥興帝趙昺
生卒:1271——1279.2 9歲
在位:1278.4——1279.2
祥興(1278.5——1279)
由陸秀夫背負投海而死
元滅南宋 南宋亡
元朝皇帝譜
太祖鐵木真(1162-1227)
1206年稱汗,在位22年
太祖鐵木真,姓奇渥溫,名鐵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貴族推舉為「成吉思汗」。之後進行大規模的侵略擴張,死於1227年,廟號太祖。
太宗窩闊台(1186-1241)
1229年即位,在位13年
窩闊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後,由其四子拖雷監國一年,1229年才由窩闊台即位。1234年,聯合宋朝滅掉金國。又攻南宋,1241年,死時年56歲。
昭慈皇後----
(1242-1246)年稱制
昭慈皇後,姓乃馬真,窩闊台的第六皇後。窩闊台死後,推舉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後稱制。
定宗貴由(1206-1248)
1246年即位,在位3年
定宗,名貴由,太宗長子,母乃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時年43歲。
欽淑皇後----
(1248-1251)年稱制
欽淑皇後,元定宗第三皇後。
憲宗蒙哥(1208-1259)
1251年即位,在位9年
憲宗,姓奇渥溫,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孫子,父拖雷。即位後,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繼續擴張,1257年佔領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釣魚城時,被炮石擊傷而死。時年52歲。
世祖忽必烈(1215-1294)
1260年即位,在位35年
世祖忽必烈,姓奇渥溫,父拖雷,蒙哥的弟弟。1260年即位,1279年,滅南宋,定都大都。改國號「元」。死於1294年,時年80歲。
成宗鐵木耳(1265-1307)
1294年即位,在位13年成宗,忽必烈的孫子,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被稱為「善於守成」之君。死於1307年,時年42歲。
武宗海山(1281-1311)
1307年即位,在位4年
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孫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軍事實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後加強中央集權。死於1311年,時年31歲。
仁宗(1285-1320)
1311年即位,在位10年
仁宗,名愛育黎拔力八達。武宗的弟弟。他即位後利用儒家思想作為統治工具,並革除武宗的弊政。死於1320年,時年36歲。
英宗(1303-1323)
1320年即位,在位4年
英宗,性奇渥溫,名碩德八刺,仁宗嫡子。英宗即位後進行革新政治。頗為振作。執法嚴明。於1323年,宮廷政變被殺。時年21歲。
泰定帝(1276-1328)
1323年即位,在位5年
泰定帝,名也孫鐵木兒,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孫,父甘麻拉。1323年被擁為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死於1328年,時年53歲。
天順帝(1320-1328)
1328年9月即位,在位1個月
天順帝,名阿刺吉八,泰定帝的兒子。在位1月,戰敗逃亡,不知所終。
文宗(1304-1332)
(1328.9-1329.1;1329.8-1332.11)在位,在位共5年
文宗,名圖帖木爾,武宗次子。與擁立天順帝的倒刺沙進行內戰,勝利後即位。死於1332年,時年29歲。
明宗(1300-1329)
(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
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長子。在位八個月被毒死。時年30歲。
寧宗(1326-1332)
(1332.10-1332.11)在位,在位月余
寧宗,名懿磷質班,元明宗次子。
順帝(1320-1370)
(1333-1368)年在位,在位36年
順帝,名妥歡帖睦爾,明宗長子。其間,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1368年朱元璋譴大將徐達率領明軍攻入大都,順帝出逃,元亡。1370年,順帝病死,時年51歲。
明代年表
年號 紀年 廟號 名字 即位時間 即位年齡 在位年數 死時年齡 世系
洪武 1368 太祖 朱元璋 洪武元年正月(1368.1) 41 31 71 朱世珍之子
建文 1398 惠帝 朱允文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1398.6) 22 4 朱元璋之孫
永樂 1402 成祖 朱棣 建文四年六月(1402.7) 43 22 65 朱元璋之第四子
洪熙 1424 仁宗 朱高熾 永樂二十二年八月(1424.9) 47 1 48 朱棣之長子
宣德 1425 宣宗 朱瞻基 洪熙元年六月(1425.6) 28 10 38 朱高熾之長子
正統 1435 英宗 朱祁鎮 宣德十年正月(1435.2) 9 14 朱瞻基之長子
景泰 1450 代宗 祁鈺 正統十四年九月(1450.9) 22 8 30 朱瞻基之次子
天順 1457 英宗 朱祁鎮 景泰八年正月復辟(1457.2) 31 8 38
成化 1464 憲宗 朱見深 天順八年正月(1464.2) 18 23 41 朱祁鎮之長子
弘治 1487 孝宗 朱佑樘 成化二十三年九月(1487.2) 18 18 36 朱見深之第三子
正德 1505 武宗 朱厚照 弘治十八年五月(1505.6) 15 16 31 朱右樘之長子
嘉靖 1521 世宗 朱厚璁 正德十六年四月(1521.5) 15 45 60 朱右樘之侄
隆慶 1567 穆宗 朱載後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2) 30 6 36 朱厚囪之第三子
萬曆 1572 神宗 朱翊鈞 隆慶六年六月(1572.7) 10 48 58 朱載後之第三子
泰昌 1620 光宗 朱常洛 萬曆四十八年八月(1620.8) 39 1月 39 朱翊鈞之長子
天啟 1620 嘉宗 朱由校 泰昌元年九月(1620.10) 16 7 23 朱常洛之長子
崇禎 1627 思宗 朱由檢 天啟七年八月(1627.10) 18 17 35 朱常洛之第五子
清朝的歷屆皇帝
努爾哈赤(入關前的皇帝):努爾哈赤,姓愛新覺羅,號淑勒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出生在建州左衛蘇克素護部赫圖阿拉城(遼寧省新賓縣)的一個滿族奴隸主的家庭。萬曆四十四年(1616),在赫圖阿拉建元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在中華民族的歷史典冊中,他的英明和業績將與世長存。與明將袁崇煥在寧遠交戰中,大敗而回並受傷,於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死去。終年68歲,葬於沈陽城東,稱之「福陵」。
(1):皇太極(入關前的第二位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是清朝開創者努爾哈赤的第八子,其母葉赫那拉氏。皇太極生於明萬曆二十年(1592)十月二十五日。努爾哈赤寧遠戰敗身亡後即後金汗位,在位17年,卒於清崇德八年(1643)。廟號「太宗」。
第一個廟號「太祖」
(2):順治:順治帝福臨,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他是皇太極的第九子,生於崇德三年(1638)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在沈陽即位,改元順治,在位18年。卒於順治十八年(1661),終24歲。他是清朝歷史上唯一公開歸依禪門的皇帝。
(3):康熙:康熙帝名玄燁,是順治的第三子,生於順治十一年(1654年5月4日)。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61年。
(4):雍正:雍正帝胤禎,生於康熙十七年(1678)是康熙的第四子。康熙61年,45歲的胤禎繼承帝位,在位13年,死於圓明園。廟號世宗。
(5):乾隆:乾隆帝弘歷,生於康熙五十年(1711),卒於嘉慶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後又當了三年太上皇,終年89歲
(6):嘉慶:嘉慶帝喁琰,清高宗弘歷的第十五子。生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十四年被封為嘉親王,乾隆六十年登基,改元嘉慶,在位25年。卒於嘉慶二十五年(1820)終年61歲。廟號「仁宗」。
(7):道光:道光帝綿寧是清朝入關後的帝六代皇帝,生於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9月16日),卒於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在位30年,終年69歲。廟號宣宗,葬慕陵。
(8):咸豐:咸豐帝奕寧,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圓明園。咸豐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
(9):同治:同治帝載淳是咸豐與葉赫那拉氏的獨生子。生於咸豐六年(1856)。同治十二年親政。次年卒,年19。廟號「穆宗」。
(10) 光緒: 光緒皇帝(1871-1908),即愛新覺羅.載湉,廟號德宗,年號光緒,醇親王之子。1874年同治皇帝駕崩,無嗣,載湉入繼為帝,當時年僅4歲,由慈禧太後垂簾聽政。光緒十三年(1887年)二月七日起親政,但朝政大權仍由慈禧太後實際控制。
(11)宣統: 溥儀是醇親王的長子,光緒三十四年十月,慈禧太後和光緒同時生了重病,慈禧太後於十月發懿旨,立溥儀為嗣帝,十一月初,溥儀登極,號宣統。
三年後,辛亥革命暴發,宣統宣布退位,中華民國宣布成立,並優待清室,讓宣統在紫禁城繼續做了十二年的皇帝。
『陸』 歷史上周勃是誰 周勃為什麼汗流浹背
成語解釋:汗流浹背這個成語形容非常恐懼或非常害怕。現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濕透了。
成語典故:漢朝時候,呂後專政,左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攜手誅滅了呂氏勢力,迎立文帝劉恆即位,其中周勃功勞最大。後來,漢文帝將周勃封為右丞相,位置在左丞相陳平之上。有一天,漢文帝想了解一下國家的事情,他就問右丞相周勃:「全國一年之中要審理的案件有多少件?」周勃一聽,低著頭回答說不知道。文帝又問:「那麼全國每年收入和支出的金錢是多少?」周勃急出一身冷汗,汗水多得把脊背的衣服都弄濕了(勃又謝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對),因為他還是回答不出來。漢文帝又問左丞相陳平,陳平說:「這些事情都分別有掌管的人,問審理案子的事,有廷尉;問財務的事,有內史,只要問他們就知道了。」漢文帝聽了點點頭,十分滿意。事後周勃感到非常羞愧,覺得自己反應、機智都不如陳平,於是辭去了右丞相之職。
『柒』 汗多是什麼回事!
出汗多的原因
出汗本身是一種調節體溫、散熱的一種方式,比如勞動、運動、情緒激動、緊張之後出汗都是很正常的,因此出汗是一種很正常的表現。中醫認為出汗也是有他的道理的,比如《黃帝內經》中就有相關記載。人與人之間是有個體差異的,比如胖一些的人汗液就會多一些,瘦一些的人出汗就會少一些,這都屬於正常范疇。
出汗一定要分出來是生理性出汗還是病理性出汗,病理性出汗也就是多汗症的原因總體概括起來就是一種中樞神經功能失調的表現。中醫認為出汗是一種陰陽失調引起的。不管天熱還是天涼,甚至在冬天,有些人汗多,有的大汗淋漓,如果稍微活動或進食時,更是汗流滿面,全身汗出。這是什麼原因呢?出汗分兩種況。
(一)代謝過程中的正常生理現象。例如 1、小兒生長發育時期新陳代謝旺盛,產生的熱量和廢物相對較多,因此汗也比成人多。2、小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夠健全,管理汗腺分泌的交感神經在睡眠時失去大腦的控制,容易出現一時興奮,導致出汗較多,兩三個小時後會慢慢消失。這在3—6歲兒童中較常見,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消失。
(二)病理性多汗。醫學對於出汗是有分類規定的,有自汗、盜汗、頭汗、半身汗、手足心汗等,最常見的還是自汗和盜汗。所謂自汗就是無緣無故、不自主地出汗,一般都是在白天並不炎熱也沒有運動的環境下。盜汗醫學上認為就是在夜間睡著了時候出汗,而睡醒了後汗就止了。當然其它還有很多出汗的情況都有分類。自汗和盜汗有一部分在醫學上是病理性的,是合並在某一些疾病上的。有時是由於體內中樞神經紊亂有關。自汗和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的關系,比如一些高熱性的疾病如發燒、肺炎、風濕熱等疾病。另外還有一些內分泌紊亂的原因也是有的,如更年期綜合征,還有一些代謝性疾病引起的如甲亢。還有一些一般疾病的情況如糖尿病的低血糖狀態或者冠心病疼痛缺氧狀態。其它還有葯物引起的出汗如吃阿司匹林等。因此自汗的原因還是很多的。小兒缺鈣所致的佝僂病,會引起夜間睡眠出汗較多,且伴有脾氣躁、易驚醒、額頭突出、出牙遲等症狀。貧血、風濕病、營養不良等都可導致出汗多。由發熱性疾病、代謝性疾病以及精神因素等引起。
低血糖症:可導致病人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震顫等。
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除怕熱多汗外,還表現有食慾增大,吃得多,反而消瘦,大便次數增多,心慌,精神緊張等症狀。
糖尿病:由於合並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常常有出汗異常增多現象,患者還伴有多食、多飲、多尿和體重減輕等症狀。
嗜鉻細胞瘤:常見的症狀就是淋漓多汗,多陣發性出汗,有時也可持續出汗,還可出現心慌、手抖、四肢發涼等,發作時常伴有明顯的血壓升高。
另外,高血壓患者以及更年期女性也可出現多汗。
自汗:常日間出汗,活動後更甚,多由氣虛或陽虛所致,可服用溫補之品進行調理。
盜汗:入睡後汗出,醒後則汗止,多見於陰虛火旺、久病之人,尤以肺結核患者最多見。
鼻汗:每在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工作勞累、講話過多時排汗,汗液自鼻樑及鼻翼兩側滲出。多見於過敏性鼻炎及免疫力低下,易患感冒者。
額汗:汗出局限於頭額部,甚至汗如蒸籠熱氣,多見於身體陽氣偏甚及消化功能亢進者。
半邊身汗:指半身多汗,而另半身無汗或汗出甚微。多見於青年人高血壓腦病、腎性高血壓症、中風、半身不遂、截癱等患者。半身汗可以是疾病造成的如半身不遂的患者會出現兩側肢體不平衡或者是截癱的患者。中醫認為這是由於氣血循環不周造成的,經絡不暢。
勞心汗:系指心窩部和兩乳房中間部位多汗,多因憂、思、驚、恐過分而傷及心脾所致。常見於勞心過度的知識分子。
會陰汗:汗出局限於會陰和外生殖器部位,常見於外陰瘙癢症、陰道炎等婦科病,亦可出現有異味的會陰汗。
腋臭汗:汗臭如狐騷氣味,腋窩部的大汗腺分泌異常所致。多見於青、中年,女性多於男性。
半邊頭汗:整個頭部以鼻中分成兩半,一半頭出汗,另一半頭滴汗皆無。此系因大病後夫妻同房,陰陽雙虧並感寒所致。
手足心汗:多發生於緊張或激動時或在公開場合說話時,常在青少年時發病,多半是精神壓抑引起。
『捌』 睡覺半夜醒來出汗,出很多汗,請問是什麼
盜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盜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後盜汗出,有的剛閉上眼睛一會兒即盜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懸殊很大。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 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
『玖』 為什麼國種天氣晚上睡覺會出很多汗,是出虛汗嗎為什麼會這樣有什麼解決的辦法沒有
那叫盜汗,是腎陰虛的一種表現,可以服用六味地黃丸治療
醫學上將在醒覺狀態下出汗,稱為「自汗」;將睡眠中出汗稱之為「盜汗」。盜汗是中醫的一個病證名,是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汗泄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徵。「盜」有偷盜的意思,古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裡鬼祟活動,來形容該病證具有每當人們入睡、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泄出來。
盜汗的病人,有的一入睡即盜汗出,有的入睡至半夜後盜汗出,有的剛閉上眼睛一會兒即盜汗出。出的汗量,相差懸殊很大。根據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
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後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濕,醒後則無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中型盜汗的病人,多數入睡後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則可使睡裝濕透,醒後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後,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類型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後有時出現口乾咽燥的感覺。
重型盜汗的病人,汗液極易泄出。入睡後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湧出,汗出後即可驚醒,醒後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鹹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濕,一夜非數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濕透,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這些病人常伴有明顯的烘熱感,心情也表現的煩燥,汗後口乾舌燥,喜歡涼水。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五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乾燥。
輕型與中型盜汗,對身體損傷不會太大,但重型盜汗病人,時間久了常會使病情惡化,向「 脫症」發展,嚴重威脅著患者的健康與生命安全。
怎樣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盜汗?
盜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尤其是小孩生理性盜汗的發生率很高,有時弄得家長非常緊張,這就需要掌握如何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盜汗。
(1)生理性盜汗:小兒時期,皮膚十分幼嫩,所含水分較多,毛細血管豐富,新陳代謝旺盛,植物神經調節功能尚不健全,活動時容易出汗。若小兒在入睡前活動過多,機體內的各臟器功能代謝活躍,可使機體產熱增加,在睡眠時,皮膚血管擴張,汗腺分泌增多,大汗淋漓,以利於散熱。其次,睡前進食可使胃腸蠕動增強,胃液分泌增多,汗腺的分泌也隨之增加,這可造成小兒入睡後出汗較多,尤其在入睡最初2 小時之內。此外,若室內溫度過高,或被子蓋的過厚,或使用電熱毯時,均可引起睡眠時出大汗。
(二)病理性盜汗:有些小兒入睡後,出汗以上半夜為主,這往往是血鈣偏低引起的。低鈣容易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強,好比打開了汗腺的「水龍頭」,這種情況在佝僂病患兒中尤其多見。但盜汗並非是佝僂病特有的表現,應根據小兒的喂養情況,室外活動情況等進行綜合分析,還要查血鈣、血磷及腕骨X線攝片等,以確定小兒是否有活動性佝僂病。
結核病患兒的盜汗以整夜出汗為特點。除此還有,面色潮紅、低熱消瘦,食慾不振,情緒發生改變等症狀。檢查血沉,抗結核抗體、胸片等,常可發現異常。有一點要注意,詳細查頸部有無淋巴結腫大,這對小兒結核病的診斷極有價值。
綜上所述,凡是影響人體體溫調節中樞,以及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的原因和疾病,都可以引起小兒盜汗。作為家長,應仔細觀察小兒,綜合分析後再作出判斷,不可盲目服葯,以免引起不良後果。
盜汗病人應怎樣自我養護?
中醫認為,「汗為心液」,若盜汗長期不止,心陰耗傷十分嚴重,應積極治療。在治療的同時,還要特別注意自我養護。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葯物治療的同時,應加強必要的體育鍛煉,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勞逸結合。
(2)在飲食方面,要摸索出與自己病證有利或有弊的飲食宜忌規律,進行最適合自己食療調養。如屬陰虛、血熱及陰虛火旺的病人,應禁食辛辣動火食物,切勿飲酒,並多食一些育陰清熱的新鮮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機體健康的基礎上得到恢復。
(3)在條件允許時,適當調節一下居住環境的溫度與濕度,如陰虛血熱者的居住環境就應稍偏涼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鋪板、睡衣等,應經常拆洗或涼曬,以保持乾燥,並應經常洗澡,以減少汗液對皮膚的刺激。
(5)重症盜汗且長期卧床的病人,家屬應特別注意加強護理,避免發生褥瘡。還要注意觀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變要及時向醫生報告。
『拾』 我身上流汗幹了後衣服上有白色的東西是什麼
白色的主要是汗液中的氯化那,也就是食鹽。
這是因為汗液流出的時候,帶走了人體大量的礦物質,汗液水分蒸發候,這些礦物質就形成了白色的晶體,是屬於正常現象,下面就來詳細了解出汗為什麼會有白色粉末出現,以及這些粉末對人體的影響拔。這種情況建議多喝水,必要時需要補充鹽水,這樣才不至於因為水分流失帶走大量氯化那。
汗水中的尿素、無機鹽類易溶於水,特別易溶於熱水;不過汗水中的蛋白質,平時能以膠體的形態溶解在水裡,但一旦受熱 就會凝固,不易溶解於水。所以汗濕的衣服不要用熱水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