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推薦幾本適合初中生看的歷史類雜志
《二十四史》、《明朝那些事》、《宋史》、《唐史》、《中華上下五千年》、《資治通鑒》.......之類的書都很適合
Ⅱ 歷史類的雜志有哪些
1.《國家人文歷史》——探討人類的終極關懷和價值訴求
2.《歷史研究》——全國歷史類期刊中居首位的核心期刊
3.《看歷史》——成長最快的社會性人文歷史類雜志
4.《探索歷史》——最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歷史雜志
5.《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權威歷史學術雜志
Ⅲ 國內知名的歷史刊物
國內的歷史學核心期刊目錄
1.中國社會科學 2.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社會科學戰線 4.學術月刊 5.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6.天津社會科學 7.學術研究 8.江海學刊 9.江漢論壇 10.江蘇社會科學 11.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12.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13.文史哲 14.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 15.浙江學刊 16.浙江社會科學 17.社會科學研究 18.求是學刊 19.社會科學(上海)(吸收: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 20.社會科學輯刊 21.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 22.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3.中州學刊 24.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5.人文雜志 26.求索 27.思想戰線 28.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9.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30.國外社會科學 31.南京社會科學 32.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3.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34.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5.齊魯學刊 36.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改: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37.學海 38.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39.江西社會科學 40.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41.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42.河北學刊 43.學術界 44.東岳論叢 45.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46.東南學術 47.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48.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 49 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並入:社會科學) 50.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51.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52.北京社會科學 53.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54.學術論壇 55.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56.廣東社會科學 57.陝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58.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59.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60.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61.山東社會科學 62.探索 63.學術交流 64.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65.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66.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67.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68.北方論叢 69.山東師大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70.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71.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72.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73.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74.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75.寧夏社會科學 76.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77.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78.雲南社會科學 79.長白學刊 80.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81.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82.江淮論壇 83.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84.河南社會科學 85.內蒙古社會科學 86.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87.甘肅社會科學 88.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89.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90.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91.晉陽學刊 92.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93.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94.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95.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96.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97.貴州社會科學 98.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99.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Ⅳ 最好的歷史類雜志
《紀實》半月刊 人文歷史 郵發代號2-393
Ⅳ 推薦一些好看的雜志要歷史的和時事的
《文史精華》:著重刊發百年以來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史料。 《文史月刊》:記述中國近百年來歷史大事的文史類雜志。 《歷史研究》、《世界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文史》、《史學史研究》等,比較專業了。《國家歷史》《百家講壇》《網路新說》
Ⅵ 歷史類雜志,哪些比較好呢
學術性的
K 歷史類核心期刊表
序號 期刊名稱 主辦單位 通訊地址
1 歷史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 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100720)
2 中國史研究 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 北京建國門外日壇路6號(100020)
3 近代史研究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東廠胡同1號(100006)
4 世界歷史 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東廠胡同1號(100006)
5 史學理論研究 中國社科院世界歷史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東廠胡同1號(100006)
6 史學史研究 北京師范大學史學史研究所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北京師范大學內(100875)
7 中共黨史研究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 北京市1924信箱(海淀區頤和園前)(100091)
8 文博 陝西省文物事業管理局等 西安市三學街碑林博物館西院(710001)
9 清史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中國人大清史研究所 北京市張自忠路3號(100007)
10 中國經濟史研究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 北京月壇北小街2號(100836)
11 史學月刊 河南省歷史學會,河南大學 河南開封明倫街85號河南大學六號樓(475001)
12 中國史研究動態 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 北京建國門外日壇路6號(100020)
13 史林 上海社科院歷史研究所 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號(200233)
14 史學集刊 吉林大學 吉林長春解放大路83號吉林大學內(130023)
15 歷史檔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北京故宮西華門內(100031)
16 抗日戰爭研究 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 北京王府井大街東廠胡同1號(100006)
17 民國檔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南京市中山東路309號(210016)
18 當代中國史研究 當代中國研究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學會 北京市地安門西大街旌勇里8號(100009)
19 中國農史 中國農學會農業歷史學會等 南京市衛崗南京農業大學(210014)
20 安徽史學 安徽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 合肥市衛崗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內(230053)
21 文史哲 山東大學 山東濟南山東大學(250100)
22 中國文化研究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北京市海淀區學院路15號(100083)
23 文史知識 中華書局 北京豐台區太平橋西里38號(100073)
K85 文物考古類核心期刊表
序號 期刊名稱 主辦單位 通訊地址
1 考古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27號(100710)
2 考古學報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北京王府井大街27號(100710)
3 文物 文物出版社 北京五四大街29號(100009)
4 考古與文物 陝西省考古研究室 陝西西安市樂游路3號(710054)
5 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 中國歷史博物館 北京市中國歷史博物館內(100006)
6 江漢考古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武漢市東湖路天鵝村(430071)
7 故宮博物院院刊 故宮博物院 北京市景山前街故宮博物院(100009)
8 敦煌研究 敦煌研究院 甘肅省敦煌市莫高窟(736200)
當然能買到啊,一般是要訂購,各大高校均會有。
Ⅶ 雜志排行榜是什麼
TOP .1《讀者》
《讀者》雜志創刊於1981年1月,是甘肅人民出版社主辦的一份綜合類文摘雜志。原名《讀者文摘》,1981年創刊時的《讀者文摘》只有48頁,而且是雙月刊,新聞紙黑白印刷,售價三角。雜志創刊一年,發行量達到16萬。1982年底,發行量達到42萬。1983年,發行量突破136萬。最後使用了《讀者》一名。1993年第七期,《讀者文摘》正式改名為《讀者》。《讀者》雜志發掘人性中的真、善、美,體現人文關懷。《讀者》在刊物內容及形式方面與時俱進,追求高品位、高質量,力求精品,並以其形式和內容的豐富性及多樣性,贏得了各個年齡段和不同階層讀者的喜愛與擁護。發行量穩居中國期刊排名第一,亞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綜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中國期刊第一品牌。
TOP .2《知音》
《知音》雜志創刊於1985年。高舉「人情美,人性美」的旗幟,堅持「篇篇可讀、期期精彩」的精品辦刊意識。 《知音》雜志是中國發行量最大的新聞紀實類雜志,創刊以來,一直堅持真實、及時、生動、獨家地報道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在報刊市場激烈的競爭中發行量一路攀升,不斷創造出輝煌。 《知音》中國期刊界的知名品牌,發行量居世界綜合性期刊最新排名第六位。1985年1月創刊時為月刊,1999年1月在全國同類期刊中率先改為半月刊。
TOP .3《中國國家地理》
《中國國家地理》原名為《地理知識》。是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性的關於地理的月刊雜志。具有很強的獨家性和權威性。其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 此書無論是從收藏、觀賞、閱讀等諸多方面都是一本難得的好書。本書極具閱讀性、觀賞性、收藏性於一身。無論對於從事專業地理的研究人員還是普通的地理愛好者或者中小學生都是很值得看的一本書。作為旅遊愛好者,你需要一本了解各地景觀的雜志。作為收藏家,你需要珍藏具有權威性的地理雜志。作為人文愛好者,你可以不出遠門就會了解到不同地方的風俗。作為一名攝影達人,你將需要專業並且美觀的雜志。作為歷史的愛好者,你將需要權威的歷史發展途徑的雜志,最為一名商業人士,需要一本可讀性很強的雜志提高自身修養的雜志。那麼《中國國家地理》將帶您進入一個全新的領域,一個你所看不到的世界。
TOP .4《南風窗》
《南風窗》雜志1985年創刊。二十多年來一直堅持嚴肅的新聞理念,敏銳而深刻的新聞價值探索與判斷,強調建設性與分寸感的務實新聞操作,形成了特有的品質和氣質,形成了對社會問題特有的解讀和視角,形成了特有的文采風格,因而,吸引了中國社會的主流人群,並得到讀者認可,巳經成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新聞雜志。《南風窗》與共和國同行,深切關注中國社會的轉型問題,以開放的心態透視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形勢,緊密追蹤中國政經領域和社會文化變革中的重大事件、熱點難點、匯聚主流精英和人民大眾的聲音,提供有建設性的思考,形成推動中國社會前行的精神合力。
TOP .5《新周刊》
《新周刊》,「中國最新銳的時事生活周刊」,創辦於1996年8月18日,已形成包括《時代周報》、《香巴拉》、廣州新銳貳千廣告有限公司和廣東飄壹代書刊發行有限公司在內的媒體方陣。創刊十五年來突飛猛進,已成為中國社會變遷最敏銳的觀察者與記錄者。《新周刊》是讀者眼中暢快淋漓的「觀點供應商」,它始終給讀者帶來新鮮的撞擊與概念,引導讀者關注正在發生和將要發生的趨勢。閱讀著《新周刊》成長的新銳青年,如今已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中堅力量。 《新周刊》所有特點中,到今天仍然有意義的一條,是具有收藏價值。你要問,為什麼要具有收藏價值?這和中國人到現在買雜志不是買了就扔的消費習慣有關,所 謂「中國特色」,這就是在雜志市場的典型表現之一。所以我們以具備書的特徵的形態給讀者,首先是暗合這種消費心態。准確地說,我們在刊物和書之間找到了一 種合適的形態。 市場上可能有上百種影響產品形態的因素,剝離出來,一一分析,才能知道自己存在的市場邏輯。書的特徵是上架子,《新周刊》目前仍是被收藏的同類雜志的老 大,我們完成了書都未必做得到的特點,如內容豐富,版式,圖片及紙張等,表現形態超越了書。
TOP .6《家庭》
《家庭》原名《廣東婦女》,創辦於1982年,1983年1月起更名為《家庭》,1999年1月,增出下半月版,是中國國內第一家以戀愛、婚姻、家庭為報道和研究對象的綜合月刊。 《家庭》本著在婚姻家庭領域里倡導精神文明、促進現代家庭生活方式的變革、竭誠幫助讀者營造幸福美滿的家庭這一辦刊宗旨,不斷強化精品意識和讀者第一意識,注意刊物的思想力度和內容的厚實,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厚愛,《家庭》品牌日益深入人心,發行到海外27個國家和地區,發行量一直穩居文化綜合類期刊前茅。世界期刊聯盟公布《家庭》的發行量在全球文化綜合類期刊中排名第八。
TOP .7《財經》
秉承「獨立立場、獨家報道、獨到見解」的理念,《財經》全面觀察並追蹤中國經濟改革的重大舉措、政府高層的重要動向、市場建設的重點事件,及時予以分析和評論,對於資本市場在中國的成長變化更給予特別關注;對於海外發生的重大經濟、時政要聞,《財經》亦經常派出記者現場專訪,其報道以新聞的獨家性和權威性見長。 《財經》雜志的領銜欄目「封面文章」 因深度報道堪稱具有史實記錄價值。其他重要欄目如「經濟全局」、「資本市場」、「財經觀察」、「觀點評述」、「產業縱深」、「公司透視」等,每有真知灼見迸發,為業內好評。
TOP .8《博物》
《博物》是2004年《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出版的雜志,《博物》是《中國國家地理》青春版,是在CNG同一品牌下,依據讀者定位不同而產生的兩本雜志,是《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有益的補充。以青少年為主要讀者對象,引導學生走進自然、勇於實踐、博學廣納、探索求實的世界。雜志是一本面向青少年學生的自然人文綜合知識類刊物,它提倡博物學的復興,引導學生走進自然、勇於實踐、博學廣納、探索求知。它集知識性、趣味性、互動性於一身,圖文並茂,緊跟時代。內容廣泛涉獵天文、地理、生物、歷史等諸多領域,具有科學性、權威性、趣味性,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起到良性的引導作用。博物學強調主體的情感滲透,要去親身體悟自然之整體性和玄妙。博物學以寬廣的視野把自然看成一種密切聯系的有機體,而我們人類只是此有機體的一部分。博物學將導致一種生活方式,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生存的藝術。
TOP .9《Vista看天下》
《Vista看天下》創刊於2005年,短短四年中,成長為中國第一本發行量超50萬的新聞周刊,創造了中國媒體的「看天下模式」。 在《Vista看天下》中,沒有沉重的表達,沒有板起的面孔,只有獨特的視角和精彩的言說,將過去10天發生在全球的最精彩故事呈送給讀者。 《vista 看天下》主要以政治、歷史、社會(包括財經)為主要內容,回顧精彩歷史事件,報道和評論時政熱點。也有關於文娛和日常生活常識及最新科技小發明介紹的文字,以及一些世界新聞趣圖。《vista 看天下》的亮點主要是在於其對所陳訴的歷史或政治事件十分客觀,盡量讓讀者能以一個獨立的觀察者身份去省視一些事件,而不會受到撰稿者的主觀感情左右,也就是說《vista 看天下》中所包含的撰稿者主觀情緒很少。但對於一些主流道德觀念所公認的事件評論,字詞中也能感受到作者的諷刺,但僅僅只是一點,相較於一些報紙雜志不負責任地作一些偏激言論嘩眾取寵、不惜歪曲事實拿含混的字詞誤導讀者來說,是相當難能可貴的。《vista 看天下》也不是一本因沒有激烈言辭而顯得很乏味的雜志,其向讀者所展示的世界,正如其名字一樣,能讓人有透過這扇明窗一覽天下的感覺。
TOP .10《青年文摘》
《青年文摘》由共青團中央主管、中國青年出版總社主辦,創刊於1981年1月,自2000年起改為半月刊,是中國發行量最大的青年雜志,單期發行145-150萬冊。 《青年文摘》是一本面向全國、以青少年為核心讀者群的文摘類綜合刊物,刊物集萃來自報紙、期刊、圖書等大眾媒體的名篇佳作,旨在為青少年打造一個豐富生動、健康向上的精神空間。刊物分上下半月刊(上半月刊紅版,下半月刊綠版)、彩版( 半月刊 )。
Ⅷ 有哪些比較好的歷史雜志(中文)
電子雜志即為E-magazine ,是隨著網路的發展而誕生的。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製作相應的電子雜志。因其具有快捷、方便的功能和能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所以自問世以來,電子雜志就受到了廣大網民的擁護!
目前國內提供製作電子雜志較有影響的網站有希網、通易、博大等等。其中功能和服務比較好的是希網網路。目前通過希網電子雜志發行系統,發送的電子雜志已達25000多種,雜志訂戶數760多萬,覆蓋了全國約1/10的網民。
希網提供免費平台和技術支持,其發行系統的最大特點就是快速、穩定、安全。採用分布式處理,速度已達到20萬封信件/5分鍾。它還自行開發電子雜志編輯軟體,在用戶使用過程中,任何疑問或困惑,都可以通過help信箱或電話方式獲得解答。
Ⅸ 《看歷史》和《文史參考》兩本歷史雜志哪本更好一點
《國家人文歷史》,原文史參考,是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的大型時事人文類半月刊,以「真相、趣味、良知」為核心價值,以「人文家國、歷久彌新」為理念,講述名人不凡命運,借鑒世界文明成果,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018年3月,獲得第三屆全國「百強報刊」榮譽。
Ⅹ 有哪些關於歷史的雜志
《歷史研究》、《世界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文史》、《中國史研究》、《史學史研究》、《中華文史論叢》;
專一點看《唐研究》、《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國學研究》、《燕京學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