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為什麼日本不承認歷史

為什麼日本不承認歷史

發布時間:2022-05-04 09:46:56

Ⅰ 日本為什麼不承認侵華戰爭的是錯誤

這是因為二戰後美國對戰敗國日本進行單獨佔領和管制,1949年麥克阿瑟宣布對戰爭中的乙、丙級戰犯結束審判,並規定了戰犯提前釋放的政策。根據判決書仍在日本服刑的戰犯都可以在刑滿前予以釋放,很多甲級戰犯甚至在戰後擔任要職。

日本的軍國主義勢力沒有得到徹底的肅清,這樣的包庇,讓日本失去了做出自我反省的動機和動力。日本在投降時的承諾在戰後並沒有兌現,還得到了美國的默許和承認,這更讓日本的右翼勢力,認識不到自己的問題和罪行

而戰後在美國的幫助下,日本迅速崛起成為經濟大國這一事實,也讓日本右翼勢力骨子裡的軍國主義思想進一步加深,他們毫不掩飾地「敬畏」強者、不同情弱者。他們在對待戰爭認識問題上,為了顧及國家的臉面可以不分善惡、不顧事實,在教材里馴化國民,在他敘事里堅持他們的邪念。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6周年南京敲響和平大鍾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9月3日上午,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12名社會各界愛國人士會在公祭廣場撞響和平大鍾,提醒人們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和平大鍾高3米,重6.6噸,鍾架上的三根黑色三稜柱代表數字「3」,五個圓圈意為5個「0」,中間的橫梁似「人」字造型,整個鍾架設計寓意為倒下的30萬遇難同胞。

撞響和平大鍾是為了悼念在南京大屠殺中遇難的30萬同胞,讓子孫後代永遠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絕不能讓歷史悲劇重演。

以上內容參考澎湃新聞-日本為啥打死不認錯?

Ⅱ 日本為什麼不承認歷史

總的來說,日本對戰爭是有反思的,日本現在雖然有右翼分子,但是已經沒有軍國主義分子。日本確實有美國的包庇,比如731部隊的多數人未被追究、天皇也沒被追究。日本在認罪態度上和德國是有差距,但其他的方面基本和德國相同,比如:無論世界上哪裡遭了災,日本立刻掏錢援助。

Ⅲ 日本為什麼不承認侵略歷史怎麼不像德國那樣承認歷史呢。

作為侵略的一方,如果能夠承認自己的錯誤甚至罪行,做到以史為鑒,不再犯過去的錯誤,那當然是好事。作為被侵略的一方,要求對方承認歷史、反省過去,也是應有的權力。但是,被侵略的一方不應當將著眼點總是放在對方是否認錯及認錯的態度上,而是應當著力於發展和強壯自己,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以後免遭侵略。對於日本,如果我們強大起來,對其有足夠的震懾力,它就是不承認過去的侵略歷史又能怎麼樣,恐怕還得老老實實。如果我們自己的力量不強,即使它承認了過去的侵略歷史,也不能保證它再起新的侵略野心。因此,只有民族振興,才是我們屹立於世界之林,保持不敗地位的根本所在。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我們每個人都應當積極投身於民族振興之中去。

Ⅳ 日本為什麼不肯承認侵華戰爭的罪行

帝國主義的堅船列炮打破了清政府夜郎自大的美夢,清政府閉關鎖國,不與外界交流,自以為自己發展的很好,殊不知在18世紀,世界各國都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日本之所以不承認侵略的原因,是因為日本想抹掉這一段黑歷史,因為這段歷史會讓日本遭遭到世界的唾棄,日本自稱是大和民族,在文化與生活中都提倡這和平,這樣一來,與他們的所作所為造成了矛盾,無言面對自己的先人,所以日本並不想承認這一段侵略史,這與他們的內心有著十分大的關系。

Ⅳ 為什麼日本不承認侵略歷史

從日本歷史來看,他一直都是我國的附屬國或朝拜國,深受我國文化影響,以我國為師。自從他明治維新後,他的國力才上來,他唯一能稱道的就是那段侵略的 歷史。日俄戰爭中,在中國國土上打敗俄國。在日中戰爭中,佔領了半個中國長達8年(東北和台灣就更久)。日美戰爭中,在珍珠港,把美國太平洋艦隊幾乎全部打沉。能取得如此輝煌戰績的國家,世界上又有幾個呢!?
這本該是值得誇耀的歷史,偏偏又是恥辱的侵略史。你叫日本人如何承認了?!既然不能承認,又無法否認,所(一)

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寫過一篇名叫《牡丹》的小說。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性格孤僻的老翁,青年時代曾參加過侵華戰爭。這個老人除了精心栽培幾百棵牡丹花之外,似乎再沒有別的愛好。

後來,人們才知道,老人對牡丹花的喜愛與他早年的戰爭經歷有關,在老人的眼睛裡,

每一棵牡丹花都象徵著一名當年被他所殺害的美麗的中國姑娘。一大片牡丹花叢,就是他屠殺的一群中國少女。這個老兵絲毫不為當年的殺戮感到悔恨,相反卻把昔日的暴行審美化了。他覺得,那是他的驕傲,那是他的特權。

就是這樣一個變態的殺人魔王,在信仰軍國主義的三島由紀夫筆下,成了一個享受著審美愉悅的藝術大師。縱觀人類數千個族群,只有日本文化才有這種「化醜陋為美麗」、「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

日本人看待歷史,有一種奇特的自我中心的視角。把對自己有利的一面無限誇大,而把對自己不利的一面盡量縮小。他們堅持用顯微鏡去看待別人的缺點,卻在自己的錯誤前面固執地閉上了眼睛。

於是,作為戰爭挑動者和實施者的日本人突然消失了,他們似乎從來沒有到過異國的土地上去殺害和奴役平民,他們似乎從來沒有給他國的人民帶去過死亡和血淚。恰恰相反,他們僅僅是廣島和長崎的受害者,他們固守著自己是「受害者」的意識。

於是,作為侵略者的日本人不見了,只剩下作為被害者的日本人;作為殺人如麻的劊子手的日本士兵不見了,只剩下沉醉在美麗的牡丹中的種花老人;創造將強奸合法化和制度化的「慰安婦制度」的日本軍國主義者不見了,只剩下一個在天皇英明領導下的「經濟強國」。他們像頑童一樣,在肆意地破壞之後,卻不承認自己做錯了事。

日軍的暴行呈現出了一種虐待狂和破壞狂的特徵,這在古今中外的戰爭史上都是罕見的。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二十日,美國記者愛潑斯坦在湖南常德親眼目睹了日軍的暴行,他在給《時代》周刊寫的報道中描述說:「人們會問,日本農民在國內時視糧食為珍寶,十分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但為什麼到了中國後,他們不僅掠奪中國農民的大米,而且朝著運不走的糧食大小便?人們會問,是什麼原因,使得日本兵在進入孤兒院後,偷走孤兒的被褥,並不嫌其煩從樓下的院內搬來大塊石頭,將一所職業學校的紡織機械砸得粉碎?他們闖入學校,向牆上猛摔墨水瓶,從中又得到了什麼樂趣?」

除了日本人自己,實際上大概沒有人能回答這些尖銳的問題。日本文化的某些「精髓」,恰恰滲透到了日本軍人這些匪夷所思的「樂趣」之中。

另一方面,日本文化中有一種源遠流長的「集團主義」,既能把個人的力量放大,又可以把個人的責任縮小。當日本人在戰爭中殺人、強奸的時候,不僅不會有罪惡感,還會因為自己的表現比別人出色而充滿自豪感。同時,因為是集團行為,既有「上級命令」,又有「大家都一樣」,這就形成了一種「無責任集團」,干壞事的時候沒有犯罪感,幹完之後也沒有責任感。

日本學者加藤周一在《日本社會文化的基本特徵》一書中分析說:「在十五年戰爭中,作為個人,日本沒有一個戰爭責任者,即大家都有錯。戰爭責任由全體日本國民承擔,不是由領導人承擔。所謂『一億總懺悔』,就是說無論是香煙鋪的老闆娘還是東條首相,都有一億分之一的責任。一億分之一的責任,事實上就是等於零,即變得沒有責任。大家都有責任,幾乎等同於沒有責任。」

日本國民固然是軍國主義的受害者,但不可否認日本國民也是軍國主義的支持者。他們不是「無辜者「和「無所事事的旁觀者」。軍國主義的土壤從何而來?如果整個民族不被一種拓展生存空間的觀念所激動,不被大和民族天生優越的幻覺所麻醉,軍國主義怎能如此迅速地開動戰爭機器呢?

(二)

這不是簡簡單單地說一句「我們受到了欺騙」就能夠讓人信服的。

在日本,從甲級戰犯到普通士兵,大部分人自始至終都認為自己沒有任何的罪過。同樣是十惡不赦的戰爭罪犯,德國的漢斯·弗蘭克在紐倫堡就刑前說:「千年易過,德國的罪孽難消。」而日本的東條英機卻在就刑前狂叫:「天皇陛下萬歲!」為什麼會有這種根本性的差別呢?

美國學者本尼迪克特在《菊與刀》中談到了罪感文化和恥感文化的差別。罪感文化依靠罪惡感在內心的反映來做善行,恥感文化則依靠外部的強制力來做善行。在以日本為代表的以恥為主要強制力的文化中,對犯罪行為,人們感到的僅僅是懊惱。而且,只要不良行為沒有暴露在社會上,就不必懊惱。他們認為坦白和懺悔只能是自尋煩惱。在恥感文化中,沒有坦白懺悔的習慣,甚至對上帝懺悔的習慣也沒有。他們有祈禱幸福的儀式,卻沒有祈禱贖罪的儀式。

同樣是犯下了嚴重的戰爭罪行,德國人不僅反省自己,更反省共同的人性。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下的歐美民眾,不僅深切懺悔,而且有著對人性的懷疑和擔當。但是日本人卻沒有懺悔和倫理責任。日本的科技在世界上數一數二,在精神層面卻依然空洞而單薄。

要日本人承認錯誤幾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他們最擅長把錯誤推諉給別人。日本人為什麼如此喜愛使用「移魂大法」呢?一方面,他們很重視面子,本尼迪克特在《菊與刀》中論述說:「日本人十分介意別人對自己的行為的觀感,但當別人對其劣跡毫無所知時,又會被罪惡所征服。」因此,他們寧願用一百個錯誤來遮蓋一個錯誤,而不願誠心誠意地承認和改正這個錯誤。

這種特有的「恥感文化」與武士道精神相結合,將「不懺悔主義」推向了極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與日本武士階層的形成互為表裡。日本武士視殺人為友誼,武士可以割下切腹自殺者的頭顱;日本武士視殺人為權力,如果自己受辱之後可以殺死對方而不受制裁;日本武士又視殺人為職業,武士拔刀之後必須殺人才能收回刀鞘。在日本,只有戰斗到底或者自殺才能保全名譽。萬一被俘,就會名譽掃地,即使活著,他也是一個「死去的人」,甚至比死去還要糟糕。美軍攻佔塞班島時,四萬多日軍全軍覆沒,島上還有一萬多名平民,日軍強迫他們自殺,母親殺死嬰孩之後自殺,老人們互相他殺或者自殺。

在《朝日新聞》關於「我記憶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徵文中,一位名叫熊井雅男的讀者寫了一篇《我們為什麼沒能反對戰爭》的文章。文章指出:「有人質問:你們為什麼沒有反對戰爭?我想,是因為國民並不懷疑國家的政策。國民已經被教育得對『上邊』做出的決定不抱懷疑。」

首先,政府不許給國民提供正確的信息。根據治安維持法等發令,對軍隊和政府不利的消息被秘而不宣,進而被修改成對軍隊和政府有利的消息加以宣傳。

其次,國民不能反對天皇的命令。天皇是神,是超越國家的存在。天皇說過,長官之命即朕之命。對於老百姓來說,軍隊的命令就是天皇的命令,所以不能反對戰爭,直到天皇下令停戰為止。

第三,國民的優越感被煽動起來。戰爭領袖在開戰以前必須煽動人民。希特勒德國煽動德意志人民是血統優秀的國民,而日本則煽動自己是天皇萬世一統的世界第一的神國。

第四,領導人胡亂強調國家的危機。國家危機的說法不斷傳播,被煽動的國民信以為真,陷於偏狹的國家主義,成為推動戰爭的力量,還自以為是。

日本獨特的歷史文化傳統是這套強盜邏輯和戰爭哲學生長的肥沃土壤。

(三)

日軍的獸性化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日本社會階層化的本質,使得長期以來日本軍官以羞辱士兵為樂。士兵要洗軍官的內衣褲,或是乖乖地站好,讓長官煽耳光,直到血流如注。

在日軍內部,高級將領對普通士兵的生命毫無尊重和憐憫。當年,豐臣秀吉不顧朝鮮冬季的嚴寒,讓士兵穿著草鞋作戰,結果使得幾萬年輕士兵凍掉了腳趾。與之相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企圖通過組建「神風敢死隊」來挽救失敗的命運。人的生命被看成跟機器一樣。高級統帥在知道盟軍已經解讀了密碼的情況下,為了所謂的自尊和自信,依然繼續使用,造成了基層士兵的大量傷亡。

權力最弱的人,如果握有更低階層者的生殺大權時,通常最有虐待狂傾向。當日本士兵佔領南京時,由這種長幼尊卑的階層逐漸形成的瘋狂,終於有了宣洩的出口。他們壓抑這么多年的憤怒、憎恨和對權威的恐懼,在南京輕而易舉地爆發成不可收拾的暴力。

日軍獸性化的第二個原因是,日本人對中國人充滿了憎惡和鄙視,這種感情是從數十年的宣傳、教育和社會教化培養出來的。在明治維新以來「脫亞入歐」的思潮中,日本人開始把自己當作「准白人」,並產生了對亞洲其他黃種人的歧視。在昔日以種族隔離聞名的南非,日本人被分類為「名譽白人」,雖然日本人是黃色人種,卻坐在白人一方,享受著與白人同樣的特殊待遇。為此,日本人感到洋洋得意,並忘記了自己是黃種人這一無法改變的事實。

許多日本士兵認為,中國人還稱不上人類,殺他們就像壓扁一隻甲蟲,或者殺死一隻豬一樣。在南京大屠殺的時候,一個日本軍官把十個中國俘虜綁在一起,這樣捆成很多堆。然後一堆一堆地將中國人推進洞坑,活活燒死。後來,他為自己的行為開脫說:「豬比中國人的性命還有價值,因為豬還可以吃。」

日軍獸性化的第三個因素是,在日本士兵之間彌漫著的暴力具有某種神聖的意義。在日本軍隊中,暴力成為一種強烈的文化義務。日本軍部發給士兵的作戰手冊中宣稱:「每一顆子彈都要以皇家的方式發射,刺刀的每一刀都要燃燒著國家情操。」

既然一般日本人都認為天皇比上帝還要崇高,那麼日本軍隊就很容易接受這樣的信念:戰爭即使充滿暴力,但最終的結果是,暴力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受害者也有利。為了達到這樣一種「日本式」的勝利,暴行是必需的工具和手段。

一個嚴峻的事實是,今天的日本人並沒有生活在與那場戰爭不同的精神世界中。戰爭的確已經是六十年以前的事情,而且這期間也發生過廢除核武器的和平運動。但是,對個人不予尊重,一味適應集團的需要,懷著激烈的競爭心理,只看到人與人之間上下關系的文化,還是同過去一樣。崇尚學歷、名牌學校,注重所屬組織的優劣,執著地追求在公司的地位,並對懷疑這種價值觀的人施加無形的壓力。此外,學校、工作場所的以強凌弱,使私生活貧乏的會社主義,加班以及應酬等同樣腐蝕著日本人的個性。壓制個人價值、忽視人文素養,導致日本人進入經濟領域就變成經濟動物,進入政治領域便門戶森嚴,進入文化領域便沉溺於病態之美。

對此,許多日本的有識之士追問說:將今天日本人的精神狀態與侵略時期日軍縱容老兵欺壓新兵,通過刺殺中國人把士兵培養成戰爭之鬼,鼓動在軍隊中出人頭地,對被壓抑者的痛苦毫無感覺的所謂「日本人的精神」相比較,能夠說兩者有多大的區別嗎?將這種體制與侵略戰爭時期人們從兒童就開始殘酷競爭,在羨慕和屈辱的關口提高人的攻擊性,進而組織軍事力量的體制相比較,兩者不是如出一轍嗎?

(四)

在恥感文化的左右下,日本普通民眾迅速完成了對戰爭罪行的遺忘,日本保守派政客更是信口雌黃地篡改歷史。

自民黨眾議員議員奧野誠亮聲稱:「過去日本不是發動侵略戰爭,也沒有採取過殖民政策。」法務大臣永野茂門聲稱:「大東亞戰爭並非侵略戰爭,而是日本為了求生存、解放殖民地及建立大東亞共榮圈而認真思考的產物。戰爭的目的在當時基本上是可以被允許與正當

的。」環境廳長官櫻井新說:「與其說是侵略戰爭,毋寧說是幾乎所有亞洲國家托它的福。從歐洲殖民地的支配獲得獨立,結果教育也相當普及,較諸長期受歐洲支配的非洲的識字率為高。只不過半個世紀,整個亞洲便出現經濟繁榮的氣勢。」

自民黨在「終戰五十周年國會議員聯盟」的「成立意向書」中宣布:「日本今日的和平與繁榮是建立在兩百多萬戰爭殉難者的基礎上。這些殉難者為期盼日本的自存自衛和亞洲和平而貢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對於這些指鹿為馬的言論,一位德國知識分子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德國人是歐洲基督教文明的一員,講究實事求是,因此老老實實地承認我們對外侵略的歷史。可是日本人則不同,他們以所謂的『東洋文明』為由,不想承認錯誤,這難道不是軍國主義思想的體現嗎?」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德國和日本對他們各自的戰爭罪行採取了迥然不同的態度。荷蘭作家布魯瑪在《恍惚有無前朝罪》一書中,對比了德、日兩國對戰爭的不同態度。德國總理勃蘭特跪在猶太紀念碑前,但沒有一個日本領導人有過這樣的舉動。在德國,否認戰爭罪行的是一小撮被警察追捕的極端主義光頭黨;在日本,卻是首相、國會議員、內閣大臣和歷史學家。

德國總統魏茨澤曾經在一篇演說中指出,戰後德國支付了一千億馬克的個人賠款,而日本卻幾乎什麼也沒有做。他批評日本戰後的四十年是「荒野的四十年」,戰後日本的歷屆首相都不曾明確而充滿真誠地想受到侵略的各國人民道歉,他們每次都含糊其詞,並一味主張把對本國不利的歷史從教科書中刪除。

然而,日本保守勢力不僅不接受魏茨澤的忠告,反而對德國進行攻擊和辱罵。日本電器通信大學教授西尾干二宣稱,德國的認罪和賠償恰恰說明了德國人的「自我欺騙」。他認為,戰後大多數納粹分子都是德國人自己揭發和審判的;而日本人除了由盟軍進行的東京審判和各國對乙級及丙級戰犯的審判之外,並沒有自己人揭發自己人的情況,這是日本的驕傲、自信和寶貴的「愛國主義」。

布魯瑪在與日本作家澤地久枝的對話中,嘆息日本知識分子沒有歷史責任感。澤地久枝解釋說:「從一九三四年至今,仍然存在著封鎖壓制言論的危險。」

布魯瑪吃驚地問:「右翼勢力有那麼強大嗎?」

澤地久枝用厭惡的口吻回答道:「我還不能說日本是一個文明開化的社會。」

受歐洲民主主義教育的布魯瑪高聲問道:「那麼,直接譴責右翼有危險嗎?」

澤地久枝回答說:「我想得豁出命來。」

澤地久枝的說法並沒有誇張之處。同樣是君主立憲制度,在荷蘭、英國、丹麥,國民和媒體可以任意批評女王甚至辱罵她;但在日本,天皇依然具有神聖的地位,批判天皇依然被看作大逆不道的行為,遭到大多數人的反對和攻擊。

一個不對罪惡懺悔和反省的民族,是難以獲得世界的信任和親近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日本一次又一次的掩飾和歪曲歷史的行為,使得亞洲各國的國民在心理上依然把日本當作「敵人」來看待。 以大多日本人選擇逃避。

Ⅵ 日本為什麼至今不承認侵略歷史

作為侵略的一方,如果能夠承認自己的錯誤甚至罪行,做到以史為鑒,不再犯過去的錯誤,那當然是好事。作為被侵略的一方,要求對方承認歷史、反省過去,也是應有的權力。

但是,被侵略的一方不應當將著眼點總是放在對方是否認錯及認錯的態度上,而是應當著力於發展和強壯自己,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以後免遭侵略。

對於日本,如果我們強大起來,對其有足夠的震懾力,它就是不承認過去的侵略歷史又能怎麼樣,恐怕還得老老實實。

如果我們自己的力量不強,即使它承認了過去的侵略歷史,也不能保證它再起新的侵略野心。因此,只有民族振興,才是我們屹立於世界之林,保持不敗地位的根本所在。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我們每個人都應當積極投身於民族振興之中去。

Ⅶ 日本法西斯戰敗後,為什麼不願意承認歷史

日本侵略中國所做的那些豬狗不如的事情讓人氣憤,但讓人更加氣憤的是日本竟然不願意承認歷史的真相,經過分析他們不願意承認歷史的原因有兩點,一是日本人始終覺得他們並不是侵略而是在解救中國並沒有做錯,二是戰敗後日本政府給遣送回去的老兵發放高昂的錢財讓他們隱藏這段歷史,日本國內沒人站出來自然也就沒人願意承認這段歷史。

三、最讓中國人氣憤的並不是日本人不承認真實的歷史而是他們在教科書中蓄意抹黑這段歷史。

最近這幾年中國為了讓日本承認這段歷史用盡心機不僅在政治上施壓也在其他事情上不同程度的施壓,在這種強大的壓力下日本果然狗急跳牆了,在日本學生的課本中不僅增加了日本侵略中國的部分還將這部分惡意的顛倒黑白,讓日本人從小就覺得當年的侵略是中國的錯才導致的,真的想要感嘆一句,日本人你們怎麼那麼不要臉呢!

Ⅷ 為什麼日本不承認侵略歷史,請不要說日本無恥,殘忍,沒人性,日本人不是人等原因,這些不是主要的原因

日本和中國同屬漢文化圈。中日的關系非常緊密甚至無法分隔。日本人無論從生活習慣、文化傳統、道德修養、甚至是接人待物,和中國人沒啥兩樣。在東亞,所有國家都在去漢化,只有日本在加強漢化。
日本人不承認侵華,大致上類似於中國人不會承認關羽奪了孫權的荊州,岳飛鎮壓楊幺起義,諸葛亮侵略曹魏。
本來就是一衣帶水,甚至是一個民族,只是被大海隔斷2地。
就是漢文化圈裡面的內戰,憑啥說是侵略?
在抗日戰爭時期,殘忍的大多是朝鮮棒子和台灣棒子。真正的日本人大多比較和藹的,他們是想獲得勝利把中國和日本合並成一個國家,並不是要奴役漢人。

Ⅸ 為什麼說日本繼續否認歷史,最終沒有好下場……

首先,日本否認歷史,只是極個別的教科書上的少數個別文字敘述而已,並不是日本政府的作為,這是要嚴格分開的;其次,日本教科書的選用是由學校自由決定的,這與中國教育部對教科書的指定並不是一樣的,也就是說用不用這種教科書的決定權在於學校的立場,日本政府無權干涉,最後,真正使用這種教科書的學校並不多,也是極少數之內,所以說日本否認歷史的說法並不專業,也不符合事實。以上說法都均來自中共黨媒新聞報導作為正式的文字來源,不接受任何反駁。
其次,關於參拜靖國神社問題,作為一個國家級的神社,普通國民去參拜是合法合理,也不應該被指責的,畢竟當年,相當多的日本人及台X人(如李某人的哥哥)是死於那場戰爭,而被供奉在那裡。而日本官員以官員身份去參拜這的確有問題,但還沒達到上升到走回軍國主義老路上這個點,主要的原因並不是個別官員的態度與意見,而是整個日本社會的老齡化、低生育率、宅文化盛行這三大問題都嚴重妨礙了軍國主義的復甦。比方說老齡化,目前日本人平均年齡已經超過60歲以上,年齡中位數也達到48.2歲(2021年的數據),這導致日本成為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而且沒有其中之一,面對如此多老齡人的社會,日本政府更多的精力是面對老齡化,對外軍事擴張基本沒有能力,當然防衛目的的戰爭還是能打一下的,但如二戰時的侵略戰爭,可以基本沒有足夠的兵員支持,其次,低生育率也讓日本兵員數量大量減少,日本的招兵難幾乎每年都有上世界媒體,至於宅文化盛行更加讓日本招兵工作雪上加霜,所以日本重回軍國主義的可能性,從兵員問題上已經是一個無解的難題,基本沒有這種可能,反而高喊日本可能重回軍國主義的都是一些曾經在二戰時被日本侵略過的國家及其國民基於民族主義理由下的口號,而且這些國家政府也非常清楚,目前的日本根本不具有對外侵略的能力和意向,喊出這些口號,主要的目的可以肯定並不是警醒日本,而是其他。
所以就日本否認歷史這一事情,是需要客觀地分析,而不能只看官媒一時興起的單方面報導,要綜合看資料與信息的綜合,才能得出客觀的答案。

Ⅹ 為什麼日本不承認侵略歷史,是不是害怕承認侵略歷史後,日本就要被受害國割讓領土,把領土割讓給受害國

關鍵在於,為什麼日軍要侵華。

  1. 日本的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比較匱乏。而旁邊的中國卻暫不存在這個問題。

  2. 日本屬於島國,多個大小島嶼用橋梁和海底隧道連接。不如中國大陸是一個整體,交通便利。

  3. 日本屬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洲板塊交界的地帶,容易發生地震,好不容易建成的房子,說倒就倒了,誰也不願意,旁邊的中國就好多了,屬於亞洲板塊。

  4. 作為島國來說,與旁邊的沙皇俄國有過很多次較量,海戰不佔便宜,如果守著中國大陸那樣的地方,與沙皇俄國相接壤,接壤國界長,就好多了,安全多了,便於周旋,與亞洲其他的國家陸上貿易,文化交流,經貿往來,就容易得多,比在日本本土通過飛機和輪船去其他國家要容易,節約成本。

  5. 曾經的中國元朝皇帝忽必烈曾經征討過日本,想把日本變成一個屬國,讓日本長期進貢,還得幫中國出兵去征討其他國家。成為中國一個省一樣,他們不願意。

  6. 曾經的日本遣唐使,恐怕也受過一些屈辱吧,在他們的歷史里寫著。我們知道的也只是《源氏物語》。日本演藝明星。

  7. 滿清政府的腐敗無能給他們很多的機會,甲午海戰證明了日本的軍事實力遠超當時的北洋水師。他們覺得機會來了。

  8. 曾經沒能力大舉侵略中國,因為中國秦朝,漢朝,一直到明朝前期,軍事實力很強大,所以他們不敢怎麼樣,明朝後期,才敢用倭寇來中國東南沿海騷擾一下,幸虧有抗倭名將戚繼光的戚家軍。

  9. 1900年清政府的庚子賠款,讓清政府沒有了足夠的實力,與大國抗衡,給了日本的兩億兩白銀的賠款,擴充了日本的軍備,他們用來加強教育,買武器。

  10. 日本原本是天皇執政,家天下,變成君主立憲制,保留天皇,首相大權,還有日本的軍方少壯派,想借這個機會撈取政治資本,給自己建功立業創造機會,而且中國的人力很便宜,比買牲畜還容易。


你說,他們怎麼不侵華呢,先污衊咱們中國人,說華夏子孫是支那人,說咱們是劣等民族。各方面都很低下,說咱們是馬路大,就是木頭的意思。說起來我都牙根癢癢的。

所以,落後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沒有絕對實力,講理沒用,國際法也就是名義上的法律,起不到制裁作用。列強從道義上和經濟上,都不支持你。還瞧不起你。

就算二戰時候,美國支持中國抗日,出錢出槍,也只是用中國扼制日本法西斯,減少對美國的壓力,不過,畢竟人家是做到了。咱也該謝謝人家。

總的來說,有絕對的強大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在國際上才有話語權。

只不過,表達想法的時候,有理還要有禮就是了。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日本不承認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