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為什麼比較基金的歷史業績

為什麼比較基金的歷史業績

發布時間:2022-05-04 16:54:19

㈠ 買基金看業績走勢還是估值

投資者進入基金市場看業績走勢比看凈值估算好,買基金看業績比凈值更重要。業績走勢是根據基金過去每個交易日漲跌幅形成的光滑曲線,投資者在申購某隻基金前可以通過查看該基金業績走勢來判斷是否值得購買。雖然歷史業績並不代表未來業績,但是業績走勢有一定的參考意義。與基金業績走勢相比,凈值估算是在交易時間段,基金銷售平台根據基金公布的季度報告或年度報告持倉股票走勢估算當天基金凈值的漲跌。不同基金銷售平台估算方法不同,同一隻基金同一時間凈值估算也會不同,凈值估算僅供參考,具體以基金公司公布的實際凈值為准。

㈡ 基金的歷史業績是什麼意思

歷史業績就是過去基金的業績,可以當作購買基金時候的參考,但是歷史業績只是基金的過去表現,建議你可以在基金買賣網上面查看基金的其它信息,持倉情況、階段漲幅、凈值走勢等等。我覺得歷史業績具有滯後性,但是可以分析出基金經理的管理水平。

㈢ 投資基金,選基金有哪些好方法

選擇基金根據基金規模和歷史業績來選擇基金,還可以根據基金的投資方向和基金經理以往的業績來選擇基金,用這些方法能選擇到好的基金適合自己的基金,而且這樣選擇出的基金就有較高的投資價值,獲利的可能性比較大,風險相對比較低。

根據自己的抗風險能力選擇基金

基金是一種投資理財產品,但它有多個不同的品種,有債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和股和型基金,不同的季節有著不同的特點和風險,在選擇基金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抗風險能力來選擇合適的基金,如果抗風險能力比較差,就要選擇保本型基金,如果抗風險能力比較強,可以選擇股票型基金。

㈣ 選擇基金時必須看重歷史業績嗎

一年把它作為基金經理你如果看他五年,看他十年,可以得出不同結論,為什麼100%戰勝,因為他在十年歷史上,他每年都戰勝了,但是你把他作為一年來看,他有好幾個月沒有戰勝,所以這個說從長期和短期來看,實際上中長期表現更能夠說明問題。另外一點基金經理叫所謂「投資風格漂移」,因為短期內你看不到這種漂移給您基金帶來的影響,但是如果可以看中長期來看,基金經理是否是投機分子,還是能夠恪守他自己所能的那種投資理念,這點可以看出來他的投資風格可能漂移,規模可能漂移,從大團股變成小團股等,這點或許中長期業績表現或許能夠給您更准確的標尺一個參照物、參照系,讓你知道他的投資風格與理念。

㈤ 怎麼學買基金

如果你看好基金,准備投資一部分資金到基金市場,那麼作為一名新手投資者,你首先要知道這五件事。
新手如何開始買基金?新手買基金一定要知道的5件事
第一,基金的基本類型
基金,簡單說就是把錢交給專業的機構(基金公司)幫我們去打理,專業機構拿著這筆投資者手中籌集過來的資金去進行投資,和投資者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金融投資產品,根據投資標的的不同,基金通常分為五大類型,這也是最基本的分類方式,分別是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指數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根據投資標的持倉佔比的不同,還有處於中間的一些偏股型基金、偏債型基金等。而其風險和收益,一般也是按照這個順序依次遞減。
第二,基金凈值估算
基金的凈值,又稱為單位基金凈值,等於基金的總資產減去總負債之後的余額再除以基金全部發行的單位份額總數,相當於是基金的單價。在基金的詳情裡面,有一項指標是基金凈值估算,表示基金的估值情況,基金估值就按照公允價格對基金資產和負債的價值進行計算、評估得出的數據。基金凈值估算是我們基金買賣的依據之一,凈值估算可以幫助我們簡單估算當天該基金的收盤價並且做出相對應的操作。在基金的投資上,我們鼓勵長期持有,因為基金的目的是獲得未來長期穩定的收益,雖然時候低買高賣是我們的目的,但是並不鼓勵頻繁交易。
第三,歷史業績
歷史業績反映的是基金的歷史收益的高低,是長期有限管理的結果,雖然說歷史業績不能代表未來收益,但是確是我們判斷一隻基金非常重要的標准。分析基金的歷史業績可以從兩個維度進行衡量:第一,同類基金歷史業績的比較,通過比較同一歷史時期基金在同類基金中的排名情況了解該基金的歷史收益,或者與大盤和同類指數基金比較,看其收益水平能否追上大盤或者超越大盤;第二,不同歷史時期基金自身業績的比較,將基金的凈值增長率與業績比較基準進行比較,了解這支基金的能否達到預期的效果。
第四,手續費收費標准
了解基金的收費標准有助於我們控制基金的交易成本,省錢就是賺錢,基金交易的費用包含認購申購費,贖回費,管理費、託管費、銷售服務費等,一般平台規定,如果基金的持有時間少於7天,一般會收取1.5%的贖回費,但是貨幣基金沒有這樣的限制,也不收取申購費,申購費和贖回費一般是按照持有時間階梯式收費,持有時間越長費用越低,並且被動型基金的費用比主動型基金便宜。選擇買入一支基金的時候應該看清楚它的收費規則。免得收益被手續費扣光了。
第五,基金凈值點位的相對高低
學會簡單地看基金的凈值走勢圖,了解基金目前所處位置的相對高低,是判斷買入賣出位置的關鍵,選擇在相對低位的時候買入可以具有更大的成長優勢,在相對高位的時候賣出可以幫助我們獲取更高的收益。

㈥ 基金是不是歷史業績越高越好

結論是否定的,跟蹤的歷史業績記錄既可能是有幫助的,但也可能是來搗亂的。
從歷史業績進行推斷的主要陷阱包括以下幾點。
1、潛在風險
歷史業績誤導性的主要表現是未知風險。在一個基金的存續期中,投資策略可能對於某個小概率事件進行了風險暴露,而恰巧這段時間沒有發生這個事件,因此歷史業績沒有反映。在這種情況下,歷史業績是不具代表性的,或者說,具有極強的誤導性。這里的核心概念已經在第4章中進行了討論。
2、數據相關性陷阱
圖6-1展示了債券市場在過去30年的強勁上漲。想像一下:在廣泛使用的投資組合優化模型中使用債券這個投資標的。在給定的波動率(作為風險度量)條件下,投資組合優化模型會給出一個最高預期收益的投資組合。這個模型的結果是基於歷史上各個投資標的的預期收益和波動率,以及它們互相之間的相關性,進行計算的。一般來講,債券的上漲勢頭越強越穩定,在最優投資組合中的佔比也就越高。
圖6-1美國國債期貨主力連續合約
註:期貨主力連續合約圖表展示了連續持有國債期貨多頭的凈值變化,並考慮了合約展期的價格調整。
在投資組合優化模型中有一個隱含的假設:歷史數據是未來決策的可靠依據。這個假設合理嗎?具體到債券,過去30年的業績和未來業績的相關性有多強?債券市場長期牛市的驅動力來自從1980年開始的商品熊市和同期的低通脹。雖然自2002年開始商品市場觸底反彈,但是通脹繼續低迷,後者得益於2008年及之後的經濟危機。債券的長期牛市(或者說,利率的長期下跌),與自1979~1980年開始的兩位數的通脹率下跌到2008年後期不足2%的通脹率的這個大勢,是亦步亦趨的。
然而,債券的未來前景與過去的歷史業績似乎並無關聯。債券利率已經從1981年的15%跌到目前的3%,無論如何展開想像的翅膀,未來下跌的空間都是極其有限的。對於未來的預測,過去利率的下跌(債券的上漲)不僅僅沒有指導性,更是一個「不可能」指標。我們很難想像未來30年,利率可以從3%跌到-12%。相反,利率長期大跌之後,大反轉倒是很有可能。得益於快速發展的世界經濟帶來的強勁需求,商品價格已反轉形成長期上漲趨勢。到目前為止,由於較高的失業率,盡管商品上漲,通脹還是保持低水平。不過,隨著失業率的改善,通脹率似乎也要重拾升勢。進一步,寬松貨幣政策的延遲效應疊加了對於債台高築的擔心可能導致未來長期內上升的通脹和利率水平(也就是下降的債券價格)。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過去在牛市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在未來可能是導致熊市的因素。過去的債券牛市是由於長期以來利率從非常高的位置跌落至非常低的位置,而未來的下跌空間已經十分有限,進入上漲軌道的可能性反而會很大。進一步來講,利率的長期下跌說明利息收入已經充分地下降了。在此背景下,過去30年債券市場的昂揚走勢更像是未來債券會持續走低的理由,而不是在一個投資組合中提高債券權重的理由。
歷史業績僅僅在歷史能夠推斷未來的時候有借鑒意義。但是,大部分時候,我們沒有理由做此假設。就像債券的例子一樣,有時候,過去的歷史業績其實是一個反向指標。在沒有搞清楚過去如何推斷未來之前,千萬不要用歷史業績作為投資決策的依據。
3、過高的收益率可能反而是壞事
優異的收益績效未必就是一個好的指標。有時候,過高的收益率反映了基金經理傾向於承擔更大的風險而不是其優秀的管理技能。來看一下1998~1999年股票長/短倉的明星基金經理。那些重倉科技股股票(尤其是互聯網股票)的基金經理會大幅跑贏市場。這段時間內,越高的風險暴露——在互聯網股票上持有重倉——意味著越高的業績表現。市場對於持有過高估值,而在基本面上一文不值的股票的基金經理給予了過高的回報,從而導致了這些股票更高的價格。那些小心謹慎、剋制自己不過度投機的基金經理大幅跑輸市場。因此,在2000年年初選擇基金經理的投資人很可能傾向於選擇風險最大的投資組合而不是最高水平的管理技能。大多數在1998~1999年表現最好的基金經理在隨後2000年3月開始的互聯網泡沫中傷亡慘重,整個科技板塊巨幅下跌直到2002年。
另一個優異表現來自過高風險而不是管理水平的例子是2003~2007年採用信貸利差策略的對沖基金。擅長高收益債券投資的偏多的對沖基金得益於債權收益和資金成本的價差而表現出色。利用杠桿,價差帶來的利潤翻了好幾倍。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杠桿可以提升利潤,但隨著信貸利差的收窄或者拉大,資本成本的收益和損失也會同步放大。2003~2007年,高收益債券的信用利差逐步縮窄,意味著資本收益提高了利息收入。那些用了最高杠桿和承擔了最高信用風險的基金經理同時受益於利息收入和資本收入(由於利差的原因)。因為信貸息差並未急劇擴大以反映長期暴露的風險,所以由增加杠桿而承擔的額外風險並不顯著。那些根據過去3~5年的歷史業績,在2007年年中,選擇信貸利差對沖基金的投資人很有可能選擇了那些承擔最大信用風險而不是擁有最高管理技能的機構。可悲的是,信貸利差的急劇擴大,導致杠桿下的成倍損失,那些承擔最大信用風險的對沖基金在隨後的兩年內糟糕透頂。
投資陷阱在於有時候過去優異的業績其實反映了負面的過高的風險,而非正面的過人的管理技能。如果市場條件十分有利,過高的投資風險將不被察覺—非常合拍的市場條件導致了優異的業績。而且,某些極端的行情鼓勵了投機(例如,互聯網泡沫、信貸利差泡沫),而這些狂歡大大加劇了市場往後形成拐點的可能。在這種情況下,過去不僅僅沒有代表性,還具有嚴重的欺騙性。投資人必須要理解助力優異業績的原因並且合理判斷未來是否能夠延續輝煌。2000年年初重倉互聯網股票的基金經理可能會有一個漂亮的業績曲線,但是理解背後原因的投資者才能對此風險保持警惕。正如保羅·魯賓(Paul Rubin)指出的,「千萬不要被牛市中的光環沖昏頭腦」。
4、無可比性
考慮以下兩個在策略池中候選的基金,我們以最大回撤作為主要的選擇標准。
(1)基金A:最大回撤25%。
(2)基金B:最大回撤10%。
哪個基金的風險更大?許多讀者可能認為這是一個幼稚的問題。難道不是很明顯基金B的風險更小?錯了,未必是!事實上,以上的信息完全不足以回答這個問題。假設我們提供更多信息,如下所示。
(1)基金A:最大回撤25%,歷史業績時間7年。
(2)基金B:最大回撤10%,歷史業績時間3年。
如果更小回撤的基金歷史業績的時間也更短,我們實際上無法判斷哪個基金的風險更小。如果基金A在最近3年的最大回撤僅僅5%(相比基金B的10%),那麼似乎基金A的風險就更小。這里的問題在於我們不知道基金B如果也有7年歷史業績的話最大回撤是多少:也許會遠超過基金A的最大回撤。
公平起見,比較必須基於相同的時間段。正如上例,如果最大回撤是主要的比較標准,比較就必須從兩者都有的業績時點開始,而不是從各自的起始點。對於其他比較標准,也是一樣。
假設我們想比較兩個偏多股票型對沖基金的平均年化復合收益率。基金A從1995年開始,基金B從2000年開始。如果比較是從各自的起點開始的,那麼基金A擁有了巨大無比的優勢,因為它在前幾年的牛市裡面進行了交易而基金B沒有。在這個例子裡面,擁有更長歷史業績的基金獲得了優勢;但在另一些例子裡面,結果是反過來的。比如說,從1997年中期開始運作的基金會比從1999年初開始運作的基金吃虧許多,因為它經歷了1997~1998年的熊市。同樣的,我們可以通過將起點對齊,來避免比較上的誤區。
對於基金的比較必須基於相同的基準,請記住以下這些原則。
(1)時間段。就像上面例子所講,如果兩個基金是從不同時點開始的,那麼統計數據必須要從兩者時間段一致的歷史業績中進行計算。
(2)策略風格。比較兩個不同策略風格的基金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它們的業績往往取決於對應的市場特徵。將偏多股票型對沖基金和固定收益套利基金做比較是不合適的。因為在趨勢上漲的市場中,前者佔有巨大優勢;而在趨勢下跌的市場中,後者佔有巨大優勢。
(3)參與交易的市場。相比管理技能,市場環境對於業績的影響往往更大。即使兩個基金經理是採用同一類交易策略的,但如果交易不同的市場,業績結果也會大相徑庭。舉例來講,假設兩個做趨勢跟蹤期貨交易的對沖基金(CTA),一個只交易商品期貨,而另一個只交易外匯期貨。當一個市場發生了巨大的趨勢,而另一個市場窄幅震盪(一種非常難賺錢的市場環境),比較結果其實只反映了市場的趨勢特質,而非基金的管理水平。
5、過長的歷史業績往往失去意義
通常認為長的歷史業績會比短的歷史業績更具有說服力。這個常識其實並不一定完全正確。由於以下原因,更長的歷史業績可能並沒有實際意義。
(1)策略和投資組合發生了變化。資產管理規模的快速增長會使得投資策略和交易市場發生巨變。舉例來講,長短倉股票對沖基金往往受益於小市值股票的高速增長。隨著管理規模的增長,倉位被迫往更大市值的股票遷移;小市值股票的倉位配比被迫降低或者完全放棄。此舉可能大大降低該基金的未來業績。因此,早些年的歷史業績對於當前的管理風格並不具有說服力;或者說,利用太久遠的歷史業績可能會高估該基金的未來潛力。
(2)策略效率在衰退。一個基金早些年靚麗業績的主要驅動力很可能由於市場結構的變化或者競爭對手的進入而發生衰退。因此,由於之前的市場環境更為有利,早些年的收益率會遠高於最近幾年的收益率。可惜的是,昨日不再來。一個很好的例子是做趨勢跟蹤策略的CTA取得的長期驕人業績。在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趨勢跟蹤CTA的年化收益遠遠高於市場平均水平。隨著更多使用類似策略的CTA基金進入,這類策略的回報/風險比率大大降低。一般來講,那些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CTA基金在前期的業績會遠高於當前水平。我們經常見到歷史業績中的分水嶺,在此之前是光彩熠熠而在此之後平淡無奇。由於助力輝煌業績的市場環境很難重現,因此把相應的歷史業績作為未來潛力的佐證,似乎是「水中月、鏡中花」。
(3)基金經理發生了更迭。擁有長時間歷史業績的基金往往更換了基金經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基金的創始管理人由於成功的業績,很可能升遷至管理崗位,而僱用或者指派其他基金經理來負責此基金。有些時候,原先的基金經理可能部分或者完全退休。另一些時候,在大機構內,雖然原先的基金經理離開或者被另一個取代,該基金仍然掛在其名下。當一個基金的管理人發生了重大更迭,早期的歷史業績一般是沒有意義甚至是搗亂的。
以上任何一個原因都能導致長的歷史業績並沒有比短的歷史業績更有說服力。
◆ 投資誤區1:利用歷史業績作為未來投資決策的依據是合理的。
真相:正如我們在債券例子中指出的那樣,如果有理由相信助力過去優異業績的歷史條件在未來不會重現,那麼歷史業績就沒有意義。同樣的,如果我們有理由相信助力過去優異業績的投資策略會發生衰退,那麼歷史業績也不可信。
◆ 投資誤區2:中等回撤下的歷史高收益,一般是個優點。
真相:有時候,過高的收益率反映的其實是在有利的市場環境下承擔過高的風險,而不是高超的資管技能。如果某個風險是小概率事件,而恰恰在基金存續期沒有遇到該風險事件,那麼歷史業績所展示的證據是不足夠的。理解業績背後的來源對於分析未來的潛力至關重要。
◆ 投資誤區3:在定量的評價中,擁有較高回報/風險比率的基金經理比擁有較低回報/風險比率的基金經理來得要好。
真相:經常可以見到,不同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從不同的時間節點開始,而他們的業績往往是由不交叉重疊的時間段的表現所決定的。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只比較相同的時間段(而不是從各自的起始點開始)。另外,交易相同市場並且採用類似策略的基金經理之間的比較才有意義。
◆ 投資誤區4:越長的歷史業績越有意義。
真相:有時候,如果在管理期發生了重大變更,越長的歷史業績其實越沒有意義。事實上,越長的管理期越有可能發生重大變更。

㈦ 基金歷史業績怎麼三年都比五 年高

16,17,18年三年股票市場調整,所以基金跟隨股市近三年業績一般都比五年高。

㈧ 一個基金怎麼看歷史最高水平

基金歷史最高水平
牛市巔峰時期
數據顯示,2019年12月末,華潤信託陽光私募股票多頭指數(CREFI)成份基金的平均股票倉位為81.51%,較11月末上升6.52個百分點;較2018年底的51.18%,上升30.33個百分點。其中,股票持倉超過五成的成份基金比例為89.62%,同比上升6.60個百分點;倉位在80%~100%的成份基金佔比大幅增加至83.74%。華潤信託指出,目前私募股票倉位非常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對此,名禹資產董事長王益聰表示,他們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一直保持比較高的倉位。「因為大家對春季行情比較看好,有比較一致的預期。目前來看,春季行情也在進行中,暫時沒有要結束的跡象,還有拓展的空間。此外,確實有增量資金進來,所以,整體倉位比較高是正常現象。」 清和泉資本表示,目前市場情緒確實是三年來較熱的時期,他們的倉位也比較高。不過,他們不屬於倉位大幅變動的策略,除了極端市場環境,他們基本保持中高倉位。
北京和聚投資表示,目前也保持中高倉位。「我們看好2020年的行情,一方面,A股整體估值水平仍處在歷史長周期的較低水平,還有較大上行空間;另一方面,當前經濟還在下行過程中,這輪行情呈現出結構性、階段性特徵。」

㈨ 如何挑選基金

1、歷史業績:歷史業績代表基金成立以來的業績,歷史業績越高的基金越好。
2、最大回撤:最大回撤是基金一段時間內凈值從最高到最低的幅度,基金最大回撤數值越低越好。
3、基金經理:基金經理是基金的管理者,可以選擇有行業研究經歷,並且基金管理時間長期,最好是有經歷一輪完整牛熊的轉變的基金經理,也可以直接選擇明星基金經理。
拓展資料
一.基金的分類
根據不同標准,可以將證券投資基金劃分為不同的種類:
(1)根據基金單位是否可增加或贖回,可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開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通過銀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購和贖回,基金規模不固定;封閉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續期,一般在證券交易場所上市交易,投資者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基金單位。
(2)根據組織形態的不同,可分為公司型基金和契約型基金。基金通過發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資基金公司的形式設立,通常稱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託管人和投資人三方通過基金契約設立,通常稱為契約型基金。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均為契約型基金。
(3)根據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可分為成長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
(4)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可分為債券基金、股票基金、貨幣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四大類。
二.基金的操作技巧
第一,先觀後市再操作
基金投資的收益來自未來,比如要贖回股票型基金,就可先看一下股票市場未來發展是牛市還是熊市。再決定是否贖回,在時機上做一個選擇。如果是牛市,那就可以再持用一段時間,使收益最大化。如果是熊市就是提前贖回,落袋為安。
第二,轉換成其他產品
把高風險的基金產品轉換成低風險的基金產品,也是一種贖回,比如:把股票型基金轉換成貨幣基金。這樣做可以降低成本,轉換費一般低於贖回費,而貨幣基金風險低,相當於現金,收益又比活期利息高。因此,轉換也是一種贖回的思路。
第三,定期定額贖回
與定期投資一樣,定期定額贖回,可以做了日常的現金管理,又可以平抑市場的波動。定期定額贖回是配合定期定額投資的一種贖回方法。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比較基金的歷史業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