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臨潼有什麼歷史

臨潼有什麼歷史

發布時間:2022-05-04 18:15:32

Ⅰ 古代臨潼的稱呼

臨潼歷史淵源深厚,歷經周、秦、漢、唐,一直為京畿之地,因城東有臨河,西有潼河,故名臨潼。《臨潼縣志》說:「祥符改名,以臨、潼二水環縣左右故名臨潼」。
戰國時,秦在渭河北就建都櫟陽。秦孝公時,置櫟陽為縣,因渭河以北地區土地平坦、面積廣,盛產糧食,自秦漢到隋唐,始終保持了縣的建制。除古櫟陽外,還有萬年(今櫟陽鎮)鄣縣(今交口鎮)平陵、粟邑(今康橋粟邑)等縣。渭河以南在周代為驪戎國。並有戲邑、芷陽之設。
秦始皇帝嬴政時設酈邑(公元前231年)。漢高祖時改酈邑為新豐(縣城地址在今新豐,公元前197年)。唐垂拱二年(686年)改為慶山縣,天授二年(691年)置鴻州並鴻門縣於零口。神龍三年(705年)廢慶山縣復為新豐縣。天寶三年(744年)設會昌縣(今城區所在地)。天寶七年(公元748年)把新豐並入會昌,改名為昭應縣。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以臨河(石瓮寺溝水)繞城東而過,潼河(溫泉水)繞城西而走,隨取名臨潼。《臨潼縣志》說:「祥符改名,以臨、潼二水環縣左右故名臨潼」。元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降櫟陽縣為鎮,歸屬臨潼縣。明清之時,臨潼歸西安府治轄。民國時屬咸陽行政督察區。
希望可以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Ⅱ 臨潼是什麼

一個地方

臨潼位於陝西關中平原中部,是古都西安的東大門,總面積915平方公里,人口66.86萬,其中農業人口56萬。轄7個鄉、10個鎮、6個街道辦事處,285個行政村。臨潼歷史淵源深厚,歷經周、秦、漢、唐,一直為京畿之地。

〔旅遊資源〕

臨潼旅遊資源豐富。驪山風景區是國家首批公布的風景名勝保護區之一。擁有兵馬俑、華清池、驪山、秦陵4個國家AAAA級景點,其中秦陵和兵馬俑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區內歷史遺跡十分豐富,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51處,其中省級5處。著名的"褒姒一笑失江山"、"鴻門宴"和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等重大歷史事件就發生在此,姜寨遺址是仰韶文化早期保存較為完整的歷史遺跡。臨潼民風淳厚,許多現代禮俗都源於美麗傳說和動人故事,現存的驪山老母單子會(驪山古廟會)和雨金葯王古廟會最為著名。臨潼是世界著名的旅遊熱點,主要景點年接待遊客600萬人次左右,其中外賓50萬人次左右,旅遊綜合收入每年10個億以上。

〔農業〕

臨潼區城郊型商品農業格局初步形成。圍繞"一帶三區"(渭河沿岸蔬菜瓜果經濟帶、渭北以奶畜為主的畜牧產業區、景區以石榴為主的觀光農業區和山塬林果生態農業區),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全區奶類年總產12.29萬噸,奶牛存欄30370頭,分別居全省第一和第三;蔬菜大棚7000棟,以石榴為主的雜果13萬畝,其中石榴8萬畝,番茄制種基地5000畝,居全國之首。特別是以銀橋、伊利泰普克、伊利冷飲和驪山乳業為龍頭的奶畜產業,基本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生產格局。

〔工業〕

臨潼區工業發展勢頭強勁。2003年全區工業總產值49.6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8.6億元,同比增長49.22%,工業增加值10.08億元,鄉鎮企業總產值65.87億元。秦俑牌乳粉榮獲全國名牌產品稱號,實現了陝西名牌產品"零"的突破。區內有標縫、陝鼓、驪山微電子公司、西北化工研究院等國有大中型企業,銀橋、伊利泰普克、伊利冷飲乳製品加工,漢興、秦唐、秦興造紙,新市10多家麵粉加工已形成了主導產業。依託陝鼓、標縫,初步形成了較大規模的零部件加工基地。

〔交通〕

臨潼區交通條件便利,數十條鐵路和國省級公路從區內通過,新豐是西北地區最大的鐵路編組站,全區通鄉公路和鄉村道路基本硬化。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城區面積發展到8平方公里左右,人口超過12萬,供氣、供水、供熱、供電等城市配套設施日益完善。高度重視環保和生態區建設,將在2006年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示範區。大力開展"樹新臨潼和臨潼人新形象"活動,景區環境和景區形象不斷得到提升。

〔發展規劃〕

近年來,臨潼區按照西安市"建強創佳"的總體要求,提出了"創中國旅遊名城、建西安經濟強區"的奮斗目標,明確了一年打基礎,兩年上台階,三年大發展的三步走發展戰略,積極調整發展思路 ,制定切實的工作措施,突出農業、旅遊、工業和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狠抓招商引資、園區建設、旅遊三產、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國企改革、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工作,積極實施項目帶動戰略,2003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完成46.2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16056萬元,固定資產投資8.3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50萬美元,利用內資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62元。

臨潼區委、區政府把改善投資環境作為加快發展的生命線,堅持以人為本,集中精力建設最佳人居環境和最佳投資環境,實現臨潼碧水藍天、山川秀美。同時,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下大力氣整治投資軟環境,精心打造世界級旅遊名區。我們相信,不遠的將來,臨潼一定會成為"中國旅遊名城","西安經濟強區"。

Ⅲ 臨潼有哪些名勝古跡

  1. 鴻門宴

  2. 兵諫亭

  3. 唐御湯

  4.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5A.

  5. 華清池 5A

  6. 驪山國家級森林公園 4A

  7. 秦始皇帝陵 4A

Ⅳ 秦始皇陵兵馬俑為什麼會被建在臨潼這個山區

首先要知道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因為當時它的首都在咸陽,秦始皇自己選的把墳墓定在了咸陽旁邊的臨潼,所以兵馬俑自然會在這。

現在可以理解,為什麼秦始皇會選擇這個地方放兵馬俑了吧。

Ⅳ 臨潼是什麼臨潼怎麼樣臨潼論壇哪裡有

臨潼是地方名字 這個地方有2條河穿插而過 一條臨河 一條潼河 所以得名臨潼
它位於陝西關中平原中部,是古都西安的東大門,總面積915平方公里,2008年有人口66.86萬,其中農業人口56萬。轄7個鄉、10個鎮、6個街道辦事處,285個行政村。臨潼歷史淵源深厚,歷經周、秦、漢、唐,一直為京畿之地。
臨潼旅遊資源豐富。 擁有兵馬俑、華清池2個國家AAAAA級景點,驪山、秦陵2個國家AAAA級景點,其中秦陵和兵馬俑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驪山雲樹郁蒼蒼,歷盡周秦與漢唐 說的就是臨潼

Ⅵ 臨潼的意思是什麼

臨潼

歷史淵源深厚,歷經周、秦、漢、唐,一直為京畿之地。因城東有臨河,西有潼河,故名臨潼。《臨潼縣志》說:「祥符改名,以臨、潼二水環縣左右故名臨潼」。
戰國時,秦在渭河北就建都櫟陽,秦孝公時,置櫟陽為縣,因渭河以北地區土地平坦、面臨潼地圖積廣,盛產糧食,自秦漢到隋唐,始終保持了縣的建制。除古櫟陽外,還有萬年(今櫟陽鎮)鄣縣(今交口鎮)平陵、粟邑(今康橋粟邑)等縣。渭河以南在周代為驪戎國。並有戲邑、芷陽之設。公元前231年(秦始皇嬴政時)設酈邑。公元前197年(漢高祖時),改酈邑為新豐(縣城地址在今新豐)。公元686年(武則天垂拱二年)改為慶山縣,公元691年(武則天天授二年)置鴻州並鴻門縣於零口。公元705年(唐中宗神龍三年)廢慶山縣復為新豐縣。公元744年(天寶三年)設會昌縣(今城區所在地)。公元748年(天寶七年)把新豐並入會昌,改名為昭應縣。公元1015年(北宋大中祥符八年),以臨河(石瓮寺溝水)繞城東而過,潼河(溫泉水)繞城西而走,隨取名臨潼。公元1267年(元世祖至元四年)降櫟陽縣為鎮,歸屬臨潼縣。至此臨潼渭河南北始為一縣,其轄區約相當於今日的規模。明清之時,臨潼歸西安府治轄。民國時屬咸陽行政督察區。
1949年臨潼解放,為渭南地區管轄。1956年改為省轄。1958年劃歸西安市,1961年復歸渭南地區,1983年10月劃歸西安市管轄。
1997年6月25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7]57號):撤銷臨潼縣,設立西安市臨潼區。[

Ⅶ 臨潼 為什麼叫臨潼

臨潼歷史淵源深厚,歷經周、秦、漢、唐,一直為京畿之地。因城東有臨河,西有潼河,故名臨潼。

Ⅷ 臨潼是什麼

臨潼它是一個地方,屬於西安的一個郊區,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一個旅遊的好去處!

Ⅸ 臨潼的由來

臨潼,最早為古驪戎國所在地。秦時稱驪邑。漢稱新豐縣。宋時,以縣城東有臨水,西有潼不而得名。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正式易名臨潼縣。今改為西安市臨潼區。臨潼以華清溫泉、秦兵馬俑而聞名中外。

Ⅹ 臨潼的傳統習俗簡介導游詞

臨潼區位於陝西關中平原中部,是古都西安的東大門,總面積915平方公里,2008年有人口66.86萬,其中農業人口56萬。轄7個鄉、10個鎮、6個街道辦事處,285個行政村。臨潼歷史淵源深厚,歷經周、秦、漢、唐,一直為京畿之地。

西安臨潼區全景圖

臨潼歷史淵源深厚,歷經周、秦、漢、唐,一直為京畿之地。因城東有臨河,西有潼河,故名臨潼。《臨潼縣志》說:「祥符改名,以臨、潼二水環縣左右故名臨潼」。戰國時,秦在渭河北就建都櫟陽,秦孝公時,置櫟陽為縣,因渭河以北地區土地平坦、面積廣,盛產糧食,自秦漢到隋唐,始終保持了縣的建制。除古櫟陽外,還有萬年(今櫟陽鎮)鄣縣(今交口鎮)平陵、粟邑(今康橋粟邑)等縣。渭河以南在周代為驪戎國。並有戲邑、芷陽之設。公元前231年(秦始皇嬴政時)設酈邑。公元前197年(漢高祖時),改酈邑為新豐(縣城地址在今新豐)。公元686年(武則天垂拱二年)改為慶山縣,公元691年(武則天天授二年)置鴻州並鴻門縣於零口。公元705年(唐中宗神龍三年)廢慶山縣復為新豐縣。公元744年( 天寶三年)設會昌縣(今城區所在地)。 西安臨潼區一景

公元748年(天寶七年)把新豐並入會昌,改名為昭應縣。公元1015年(北宋大中祥符八年),以臨河(石瓮寺溝水)繞城東而過,潼河(溫泉水)繞城西而走,隨取名臨潼。公元1267年(元世祖至元四年)降櫟陽縣為鎮,歸屬臨潼縣。至此臨潼渭河南北始為一縣,其轄區約相當於今日的規模。明清之時,臨潼歸西安府治轄。民國時屬咸陽行政督察區。1949年臨潼解放,為渭南地區管轄。1956年改為省轄。1958年劃歸西安市,1961年復歸渭南地區,1983年10月劃歸西安市管轄。1997年6月25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7]57號):撤銷臨潼縣,設立西安市臨潼區。

西安臨潼區街景

臨潼旅遊資源豐富,擁有兵馬俑、華清池2個國家AAAAA級景點,驪山、秦陵2個國家AAAA級景點,其中秦陵和兵馬俑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驪山風景區是國家首批公布的風景名勝保護區之一。區內歷史遺跡十分豐富,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51處,其中省級5處。著名的「褒姒一笑失天下」、「鴻門宴」和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等重大歷史事件就發生在此。姜寨遺址是仰韶文化早期保存較為完整的歷史遺跡。臨潼民風淳厚,許多現代禮俗都源於美麗傳說和動人故事。現存的驪山老母單子會(驪山古廟會)和雨金葯王古廟會最為著名。臨潼是世界著名的旅遊熱點,主要景點年接待遊客600萬人次左右,其中外賓50萬人次左右,旅遊綜合收入每年10個億以上。

兵馬俑1號坑全景

臨潼是我國溫泉文化的發祥地,當地華清池溫泉是我國開發利用最早的溫泉。據考證,驪山溫泉被人類使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至今那裡仍保留著世界上最早的皇家浴池,還留下了歷代名人的名篇佳作。為此,中國礦業聯合會和國土資源部授予臨潼區「中國御溫泉之都」稱號。

西安臨潼區華清池

臨潼區交通條件便利,數十條鐵路和國省級公路從區內通過,新豐是西北地區最大的鐵路編組站,全區通鄉公路和鄉村道路基本硬化。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城區面積發展到8平方公里左右,人口超過12萬,供氣、供水、供熱、供電等城市配套設施日益完善。高度重視環保和生態區建設,於2006年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示範區。大力開展「樹新臨潼和臨潼人新形象」活動,景區環境和景區形象不斷得到提升。

西安臨潼秦陵地宮

人傑地靈的驪山,不僅為中華民族留下了極其豐富珍貴的秦唐文化遺跡,而且培育了多彩多姿的中國石榴文化之花。中國石榴文化的產生、發展與成熟,凝聚著「采國外名花,結國內碩果」的意蘊,顯示著歷代陝西人對美好吉祥事物的熱愛與嚮往,激勵著臨潼人民對現代文化生活的渴望與追求。中國石榴的正宗在臨潼,臨潼是中國石榴文化的發源地。當年周恩來總理陪同外賓訪問參觀秦始皇兵馬俑時,見山上因汞含量超標而什麼都不長時,問為什麼不種石榴,於是石榴大盛,毛主席紀念堂前的18棵石榴即為陝西父老從臨潼移植。

閱讀全文

與臨潼有什麼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