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元代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很少被提及的朝代
元朝很短命。1271年建立,1279年崖山之戰後才掃清殘余勢力。1350年左右起義就不斷了。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元朝宣告滅亡。算一算,總共才和平一統了70多年。和唐宋明清確實沒法比。
元朝在制度上有別於其他王朝,而且說是元朝,實質上那時候:崖山之後無中華,明亡之後無華夏。
不能寫的太好,所以能不提就不提。
⑵ 為什麼歷史劇中,以元朝為背景的非常之少
一:元朝所保存下來的史料極其少有,歷史短暫。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統治的時期,其次就是清王朝,但是相比於清朝,歷史劇中很多都是以清王朝作為翻拍對象而不是元朝,其主要原因在於現在保留下來的元朝史料非常之少,而且其真實性有待考究。元朝是封建中國疆域最大的時代之一,但是與元朝的疆域之大相較而言,元朝的歷史卻非常短暫,不到千百年,這個統治時間僅僅只有清王朝的三分之一,所以元朝可以作為歷史劇的背景素材非常少。
⑶ 為什麼感覺元朝在中國歷史上存在感極低
因為元朝是蒙古族主宰,存在歷史讀短,前後分別有明朝和清朝兩個強盛的國家存在。元朝在中國歷史上存在感低,是因為歷史對他的描述屬於輕描淡寫,在初中的歷史課本上,對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組成的朝政都是小篇幅描寫。元朝是有蒙古族建立的,經歷了近97年,算是一個歷史中等的朝代,傳承了五世十代。
元朝統治的時間其實不長,但由於民族和侵略的原因,大家對這個政權沒什麼好感。而且,元朝前面是明朝,明朝統治時期百姓安居樂業,到了元朝卻是血淋淋。清朝雖然也是少數民族統治政權,但是他們有將文化和習慣進行漢化,所以就被民眾接受。
⑷ 歷史上為什麼有關元朝的記錄會這么少
第一,因為元朝是外族人建立的王朝,所以很多漢族人不願意記載它的歷史。
關於蒙古的歷史書籍很多,比如蒙古秘史、黃金史、世界征服者史、黑韃秘史和中國的元史和新元史等等。但由於中國稱民間史為野史,蒙古人又限制漢人評論自己,所以漢文的史書只有宋濂等人寫的元史。由於元史編纂倉促,所以有諸多遺漏,可以說是24史中較差勁的幾本之一。
第二,因為元朝就90年 而且它不接受漢文化,民族沖突嚴重。戰爭從來沒停止過。它不像清朝那樣用漢人制漢人,使政權穩固。反而激化矛盾,不久就被趕出去了,留不下什麼東西,就算有也給朱元璋這種喜歡斬草除根的人清干凈了。
⑸ 為什麼歷史上很少提元朝
歷史很少提元朝有兩個原因,一個原因是元朝壽命很短,1971年忽必烈將大蒙古國改成大元,經歷九十八年後便被朱元璋的明朝頂替,另一個原因是元朝是外族所建的政權,而且元朝實行殘酷的民族政策,對漢族人民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元朝歷史從至元八年(1271年)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開始,到洪武元年(1368年)秋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攻陷大都為止,元朝在全國的統治結束。前後共計98年。
(5)為什麼元朝歷史很少擴展閱讀:
元朝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疆域超越歷代。元朝廢除尚書省和門下省,保留中書省與樞密院、御史台分掌政、軍、監察三權,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開中國行省制度之先河。
元朝商品經濟和海外貿易較繁榮。元朝時與各國外交往來頻繁,各地派遣的使節、傳教士、商旅等絡繹不絕。在文化方面,期間出現了元曲等文化形式,更接近世俗化。
⑹ 為什麼歷史上關於元朝的記載很少
元朝從忽必烈定國號元開始歷時只98年,時間短,加上戰爭多,是元朝文獻記載少的主要原因。
元朝文學以元曲與小說為主,對於史學研究也十分興盛。相對的元朝的詩詞成就較少,內容比較貧乏,但是文以虞集為長,詩以劉因為著。傳統的詩詞雖然也產生了一些優秀或較好的作品,但整個說來,成就不高。而戲曲出現了偉大作家和許多優秀或比較優秀的作品,在文學史上影響深遠。
(6)為什麼元朝歷史很少擴展閱讀:
元代文獻記載少的原因:
1、元史留下的文獻材料過於殘缺:從忽必烈建國開始算起,僅僅持續了九十八年便宣告破滅。並且最重要的一點是,元朝重武輕文,對舞文弄墨的文人視為不務正業的下等人。很多有才華的文人得不到重用。因此朝廷中的史官也就沒什麼動力或者權利去詳細記載元史事件了。
元朝覆滅於農民起義,僅有的文獻資料消失於戰火和無節制的破壞之中,元朝國難當頭,更是對修撰史書沒多大興趣。
2、元墓飄渺難尋:蒙古族的殯葬風俗不同於漢人,蒙古人往往在死後要被密葬,皇室成員死後,往往墓穴眾多,令人不知真假,這樣的話就對後來的考古人員造成了很大的難度系數,墓穴不開,很多珍貴的史料就得不到考察,人們對元朝的了解就越少。
3、蒙古族自明朝以後就邊緣化,清朝時更是被削弱的沒有崛起希望。後代人丁不旺,自然少文獻記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元代文學
⑺ 為什麼歷史課本講元朝的歷史講的那麼少
多方面原因
1 客觀原因 元朝歷史比較短暫;
戰亂頻繁 所以留下的歷史文獻比較少 還有蒙古汗國的疆域很大很大 中國地區不過是他的一個汗國而已 所以部分中心並不在中國 所以資料會相對少一些
還有他是屬於一個落後的民族統治先進的民族 並且在征服後並沒有什麼建樹 所以在歷史上 只把他的經歷當做借鑒 並不仔細研究
2主觀原因 中國近代發生地關於蒙古地區的事件 蒙古國原屬於中國 但是現在自己是個獨立的國家在世界上 關於元到底是中國的改朝換代還是被其他種族吞並 還有爭論
中國教科書講歷史 的目的 是為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做准備 但是作為落後民族在一定時期以武力征服先進民族 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解釋有少許出入
⑻ 元朝存在感太低,為什麼元朝在史書上都很少被人提起
在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中曾經存在過許許多多的皇朝。然而,元朝是眾多皇朝的一個。或許有很多人並不了解元朝,因為元朝在歷史上被提起的次數實在是太少了。有人可能會感到十分奇怪,為什麼元朝在歷史典籍中很少會被人提起呢?其實是因為元朝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非常短,僅僅只要七十多年而已。因為它存在的時間短,所以關於它的事跡也就少了。
三、綜述
元朝在歷史上很少被提起主要是因為元朝存在的時間過短,而且元朝期間並沒有很大的事情發生。
⑼ 元朝疆域十分廣闊,歷史卻很少提元朝,這是為什麼呢
在我國歷史上最後四個封建王朝分別是宋元明清,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無論是對於宋朝還是明朝或者是清朝,都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了,包括現在很多的古裝影視劇也大多數以這三朝為歷史背景所拍攝的。但其中我們也注意到了這樣的一個現象,那就是對於當年的元朝,無論是現在的影視劇作品還是我們能夠看到的很多歷史資料中都鮮被提及。
第四個原因:元朝雖然存在的時間並不是很長,但是元朝內部的矛盾卻是空前的激烈而且極度的復雜,如果不是專業的歷史學者,根本就無法理清。而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對於我們來說,連記住元朝皇帝的名字都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更不要說再去記住每一個皇帝背後所牽扯到的利益以及矛盾的糾紛問題了,那就是難上加難了。
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那就是元朝雖然說疆域廣大武力值爆表,但是對於我們來說它確實是一個陌生的朝代,我們對於元朝這個朝代的了解,更多的可能只是元朝的開國皇帝成吉思汗鐵木真和他相關的一些事情而已。
⑽ 為什麼元朝在歷史上很少提及
因為元朝時期還沒有流行史官,所以元朝在歷史上很少提及。
1206年,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國。先後攻滅西遼、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政權。蒙哥汗去世後,引發了阿里不哥與忽必烈的汗位之爭,促使大蒙古國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位稱帝,建元「中統」,定都開平府。
1271年,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改國號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徹底滅亡南宋流亡政權,結束了自唐末以來長期的混亂局面。
之後元朝持續對外擴張,進攻日本、緬甸、越南、爪哇等,但均遭失敗。元朝中期皇位繼承紊亂、政變頻繁,政治始終未上正軌,而且漢化遲滯,發展不前。後期政治腐敗,權臣干政,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日益加劇,導致元末農民起義。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隨後北伐驅逐元廷攻佔大都。此後元廷退居漠北,史稱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奪政權建立韃靼,北元滅亡。
元朝的政治:
中央最高機構為中書省。中書省上承天子,下總百司,領六部,為最高行政機關,行使宰相職權。中書省長官中書令以下,設右、左丞相為實任的宰相。
下設平章政事、右左丞、參知政事為副相。中書省下設吏、戶、禮、工、刑、兵六部,設尚書、侍郎分理政務。
由於尚書省時置時廢,門下省不復置,故中書省地位較前代尤為重要。中書令通常由皇太子擔任。中書省除為決策機構外,還負責直接管轄首都大都附近的腹里地區。尚書省,主要負責財政事務,不過時置時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