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四月六日是什麼日子
四月六日是體育日。
聯合國2013年8月23日宣布設立「體育促進發展與和平國際日」,塞爾維亞網球名將焦科維奇作為運動員代表發表了演講。
當日,聯合國大會的193名成員一致同意將4月6日設為體育促進發展與和平國際日。男單世界排名第一焦科維奇作為運動員代表進行了發言。這位正在為美網做最後備戰的塞爾維亞人說,體育「可以消除懷疑和仇恨」,可以幫助生活不幸的年輕人通過發揚公平競賽、團隊協作以及尊重對手的精神取得成功。
聯合國大會主席耶雷米奇將這一決議描述為「歷史性的」,表示這意味著人們認識到「體育具有吸引、調動和激勵全世界人民的獨特力量……同時可以作為無比強大的發展工具」。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則表示,在比賽場上,宗教、種族、性別都無關緊要。
❷ 2022年農歷三月初四是什麼日子
2022年農歷三月初四是寒食節。
解析:2022年農歷三月初四是4月4日,也就是清明節的前一二日。
寒食節,中國傳統節日,在夏歷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斗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從春秋時期至今,寒食節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故事發生地中國山西將寒食節定為清明前一天,這一天吃冷食、祭祀、踏青等習俗也一直流傳下來並為全國所接受。伴隨著歲月的流逝,寒食節靜靜地融入了清明節,寒食所代表的人們對忠誠、廉潔、政治清明的贊許,是千年如一的。
寒食節的節日特色:
寒食節還有「一百五」的別稱,這是由於寒食節時在冬至日後的105天。宋代蘇轍的一首詩《新火》:「昨日一百五,老樨俱寒食。」宋代梅堯臣《依韻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一百五日風雨急,斜飄細濕春郊衣。」
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來的火種熄滅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鑽木取火。唐代詩人王表的詩:「寒食花開千樹雪,清明火出萬家煙。」
寒食節源於春秋時,介子推被焚於介休綿山。晉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寒食寄哀思。
到唐代時已形成全國性法定節日,後與清明節合二為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形成最早的節日。寒食節距今二千六百四十年,期間各歷史時期、節日期限不等,先後有五日、百五日、一月、三日和二、五、七日,最後變為一日。由介休,太原郡到全國各地。
由尊崇介子推忠君愛國,功成身退的奉獻精神,清正廉明的政治抱負,隱不違親的孝道品德發展為聚民心、凝國魂,體現中華民族根祖文化的重要節日。並形成餳、青精飯等系列養生長壽的寒食食品。
寒食節時期有拜掃展墓、禁煙、祭祖、寒食、插柳、踏青、蹴鞠、植樹、鞦韆、賞花、斗雞、饋宴、詠詩等。賜宴、賞花、斗雞、鏤雞子、牽鉤(拔河)、鑽木取火、放風箏、鬥百草、拋堶(瓦石器玩物)等許多活動,極大地豐富了中國古代的社會生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寒食節
❸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五一」勞動節是在1920年,對嗎
正確。
1920年,中國第一次以大型活動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1920年5月1日,《新青年》7卷6號「勞動節紀念號」出版。發表蔡元培「勞工神聖」的題詞、孫中山「天下為公」的題詞和李大釗的《「五一」運動史》、陳獨秀的《上海厚生紗廠湖南女工問題》等文章。同時,還登載了《旅法華工工會簡章》及唐山、山西、長江等地的勞動狀況調查。
5月1日,北京、上海、廣州、九江、唐山等各工業城市的工人群眾浩浩盪盪地走向街市、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集會。李大釗專門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五一」運動史》,介紹「五一」節的來歷和美法等國工人紀念「五一」的活動,號召中國工人把這年的「五一」作為覺醒的日期。
五一勞動節的國際起源
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16816名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斗爭終於獲得了勝利。
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在恩格斯組織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宣布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國際勞動節。這一決定立即得到世界各國工人的積極響應。
1890年5月1日,歐美各國的工人階級率先走向街頭,舉行盛大的示威遊行與集會,爭取合法權益。從此每逢這一天世界各國的勞動人民都要集會、遊行以示慶祝並公眾放假。規定1890年5月1日國際勞動者舉行遊行,並決定把5月1日這一天定為國際勞動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五一國際勞動節
❹ 四月十七是什麼日子
四月十七是世界血友病日。
每年的4月17日為「世界血友病日」。 為了紀念世界血友病聯盟發起人─加拿大籍的法蘭克·舒納波先生(Mr.Frank Schnabel ) 對於血友病患的貢獻,以及喚起大眾對於血友病的正確認知,自1989年起,特別選中他的生日4月17日作為「世界血友病日」。
每年到了這天,世界血友病聯盟都會舉辦活動,同時世界各地血友病患者,也共襄盛舉。
四月十七的歷史事件:
1、1510年,歐洲文藝復興早期的畫家桑德羅·波提切利逝世。
2、1749年,牛痘接種創始人琴納誕辰。
3、1792年,紐約股票交易所成立。
4、1928年,第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
5、1969年,第一個世界電信日。
6、1975年,法國一箭雙星試驗成功。
7、1975年,著名翻譯家和新聞學教授葉啟芳逝世。
❺ 2022年4月4號是什麼日子
2022年4月4號是寒食節。
2022年的寒食節在公歷時間的4月4號,主要是為了紀念歷史人物設立的。寒食節農歷三月初四,中國傳統節日,在夏歷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
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斗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寒食節文化
歷史上,寒食節活動由紀念介子推禁煙寒食為主,逐步演變為以拜掃祭祖為主,其中蘊含的忠孝廉潔的理念,完全符合中國古代國家需要忠誠,家庭需要孝道的傳統道德核心,成為家庭和諧、社會穩定的重要載體。
發展到現代,寒食節已成為緬懷革命先烈,教育青少年重要形式。同時,每逢寒食節,港澳台同胞和海外華人回鄉掃墓祭祖,成為傳承中華民族根祖文化,體現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的重要節日。
❻ 四月三日是什麼日子
四月三日是寒食節。
寒食節,中國傳統節日,在夏歷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
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斗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寒食節的歷史溯源: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每到初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們保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
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
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禁火與改火之間有間隔的時間,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說法。
而在這段無火的時間里,人們必須准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節」。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❼ 熬過了最難熬的日子便是陽光滿地是什麼意思
熬過了最難熬的日子便是陽光滿地的意思是:一個人在最艱難無助的時候就不要去多糾結,不要回味歷史,也不要展望未來,就是活在當下,不要去考慮尊嚴和面子,不要在乎冷漠和白眼,也不要考慮生與死,苦與樂,就用心過好每一天。
相似句子:
1、等熬過最難的日子,不會再想找任何依靠,沉默不是因為詞窮,而是心空,不怨不恨坦然面對。
2、最近的狀態就是挺住, 等我熬過了這段最難的時候, 誰給的糖我都不要了。
3、撐過這段最難熬的日子,以後誰給的糖都不要了。只咋老天爺沒整死我,就是想熬我。嗯,我接受。
4、撐過這段最難熬的日子,經過了這樣那樣的事,我還是相信生活原本的美好面目,相信善良,相信感情,相信我會得到幸福。不過這幸福是自己給的,不依附於任何人。
5、熬過最難熬的日子,便是陽光滿地,如果事與願違,請相信一定另有安排。
6、當我自己熬過了最難的日子,就不再想找任何依靠,沉默不是詞窮而是心空了,不怨不恨。
❽ 四月十號是什麼日子
4月10日是非洲環境保護日。該節日是48個非洲國家1984年4月在尚比亞首都盧薩卡舉行的非洲地區環境保護會議上確定的。這次會議通過了盧薩卡宣言和非洲環境保護行動計劃,呼籲非洲各國對非洲的荒漠化、水力資源污染以及森林的毀壞等現象予以高度重視。
非洲大陸普遍存在著水土流失嚴重問題,土地受侵蝕、土地沙漠化和鹽鹼化現象嚴重。非洲66%的土地屬於乾旱和半乾旱地區。非洲土地退化以東非地區最為嚴重,衣索比亞高原上的200萬公頃土地因水土流失已完全廢耕,另外1400萬公頃土地的水土流失現象也令人擔憂。
非洲環境保護日的發展歷史
非洲是當今世界最貧困的大陸,是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全球唯一一個貧困現象還在擴大的大陸。非洲大陸也是面臨環境惡化挑戰最為嚴峻的大陸。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4日在這里發表的《非洲環境展望》報告指出,非洲在過去30年裡遭受了土地退化、災害頻發、空氣和水污染、森林和野生動物減少等環境惡化的嚴重挑戰。如不立即採取緊急行動,非洲消除貧困和發展經濟的計劃就會受到嚴重破壞。
1984年48個非洲國家在尚比亞首都盧薩卡舉行的非洲地區環境保護會議上確定了每年的4月10日是非洲環境保護日。
❾ 歷史上張首芳結局是什麼
歷史上張首芳結局很凄慘。張作霖死後,鮑育才立即和張首芳提出離婚,然後又娶了別人。最後張首芳投奔弟弟張學良,後來張學良被軟禁,張首芳失去了對生活的依賴,解放後她晚年靠國家每月支付的生活費度日,1954年去世,享年56歲。
人物信息
張首芳是張作霖的長女,是張作霖和原配的長女,這位大家族的小姐從小非常跋扈,張家大大小小沒有哪一個不怕她的,連她的父親張作霖都要讓她三分,為了讓張家有太平的日子過,早早就把她嫁人了。
張首芳不在張府的時候,張家果真過上了太平日子,但是張首芳可以回娘家啊,她一回來,張府就又熱鬧起來了,從她進門開始,就女王范兒十足,搖曳生風,讓人避之不及,那氣場整個張府沒人鎮得住。
1954年,油盡燈枯的張首芳在北京病逝,還是政府為她操辦的後事。在這期間,張首芳除了感嘆自己不幸的婚姻,弟弟的安危也成了她心頭揮之不去的一團陰影,沒有子女的她,弟弟學良就是她在這個世上最為牽掛的人了。
❿ 4.7日是什麼日子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要舉行各種紀念活動,來強調健康對於勞動創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1948年第一屆世界衛生大會要求建立「世界衛生日」以紀念世界衛生組織的誕生。
自1950年以來,每年於4月7日慶祝世界衛生日。每年為世界衛生日選定一個主題,突出世衛組織關注的重點領域。世界衛生日是一次全球性機會,注重於影響國際社會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世界衛生日啟動較長期宣傳規劃,持續至4月7日之後。
發展歷史
世界衛生日是一次全球性機會,注重於影響國際社會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世界衛生日啟動較長期宣傳規劃,持續至4月7日之後。
2022年4月7日消息,據世界衛生組織官網今年的宣傳文案,「污染物和塑料出現在最深的海底和最高的山上,並已進入我們的食物鏈。」世衛組織對塑料對人類和地球健康造成的影響提出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