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上的虞姬是什麼人
虞姬,是楚漢之爭時期西楚霸王項羽的美人,名虞(yú)(一說姓虞),生卒年、出生地、結局等均無定論,曾在定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項羽身邊,項羽為其作《垓下歌》。
相傳虞姬容顏傾城,才藝並重,舞姿美艷,並有「虞美人」之稱。
後人曾根據《垓下歌》,以及相傳是虞姬所作的《和垓下歌》,臆想她的結局是在楚營內自刎,由此流傳了一段關於「霸王別姬」的傳說。
(1)歷史上的虞姬是什麼人擴展閱讀
霸王別姬歷史典故
講述了西楚霸王項羽心高氣傲,不聽忠言,最終與愛妻生離死別、兵敗劉邦的故事。
當時百萬漢軍團團包圍了垓下,而項羽身邊只有八百名壯士了,項羽感嘆自己空有一身頂天立地的力氣,卻不能打敗敵軍,發出了一聲「虞姬虞姬,為之奈何」的悲嘆。
虞姬為了不託累夫君,希望他能夠殺出重圍,所以刎頸自殺。項羽與八百壯士在虞姬後,勇敢的殺出了百萬大軍的包圍,但項羽在最後准備渡過烏江時,卻選擇了放棄,最終被漢軍所殺。許多人認為,項羽心中最終沒有放下死去的虞姬,願意與她一起赴死。
項羽與虞姬的愛情悲劇,影響了後世無數人們,千百年來,為之嗟嘆!
2. 史料記載的虞姬是個怎樣的人
虞姬是《霸王別姬》的女主人公,即項羽的愛妃。據史料記載,虞姬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虞姬不僅長得美麗,舞姿也是楚楚動人,還有她的劍,也同樣揮舞得風聲水起,輕盈多姿。
她的故事,在歷史的長河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烙印,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
虞姬
3. 歷史上虞姬是怎樣一個女人
虞姬,是楚漢之爭時期西楚霸王項羽的美人,江蘇省沭陽縣顏集鎮人。曾在定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項羽身邊,項羽為其作《垓下歌》。虞姬容顏傾城,才藝並重,舞姿美艷,並有「虞美人」之稱。
4. 歷史上的虞姬是誰
虞姬,名虞(yú)(一說姓虞),是楚漢之爭時期西楚霸王項羽的美人,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項羽身邊,項羽為其作《垓下歌》。 相傳虞姬容顏傾城,才藝並重,舞姿美艷,並有「虞美人」之稱。後人曾根據《垓下歌》,以及相傳是虞姬所作的《和垓下歌》,臆想她的結局是在楚營內自刎,由此流傳了一段關於「霸王別姬」的傳說。
5. 歷史上的虞姬是什麼人,為什麼不被列入四大
項羽的妻子
6. 虞姬在歷史上是怎樣的人物
虞姬(?—公元前202),秦末人,一說姓虞,今沭陽縣顏集鄉人。為西楚霸王項羽愛姬。據歷史史料記載,虞姬是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虞姬不僅長得美麗,虞姬的舞姿也是楚楚動人,還有她的劍,也同樣揮舞得輕盈如水。 目錄[隱藏]【人物簡介】 【歷史遺跡】 【傳聞中的身世】 【虞姬與霸王別姬】
[編輯本段]【人物簡介】按《史記》、《資治通鑒》載,項梁殺人避禍攜項羽由下相奔吳中,即今日蘇州地。虞氏為會稽郡(秦末置春秋吳、越地域為會稽郡,以吳(今蘇州)為郡治)吳中望族。項梁叔侄在此結交江東子弟。虞姬,吳中虞氏美女(估計也是當地貴族)慕項羽英名,嫁與項羽為妻,陪伴左右。抑或可以說是項羽有幸淂識虞姬,得此佳人,共譜華章。
一說虞姬是充滿悠久文化的美麗江南名城-----紹興,具體出生地是今紹興縣漓渚鎮美女山腳下的塔石村,風光秀麗的美女山也是因此地出此奇女子而命名的.美女山比鄰書法聖地蘭亭和西施故里紹興諸暨,因此此地出美女不足為奇。
一今沭陽縣顏集鄉境內有虞姬溝蜿蜒半境,此溝因人得名,溝畔有胭脂井、霸王橋、九龍口、點將台、項宅等史跡。
虞姬常隨項羽出征。楚漢相爭後期,項羽趨於敗局,於公元前202年,被漢軍圍困垓下(今安徽省靈璧縣南),兵少糧盡,夜聞四面楚歌,哀大勢已去,面對虞姬,在營帳中酌酒悲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詞蒼涼悲壯,情思繾綣悱惻,史稱《垓下歌》(項羽寫)。
此際,這位叱吒風雲的人物,竟也流露出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的哀嘆。隨侍在側的虞姬,愴然拔劍起舞,並以歌和之:「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歌罷自刎,以斷項羽後顧之私情,激項羽奮戰之鬥志,希冀勝利突圍。後來清朝有位詩人以虞姬的口吻作詩一首:「君王意氣盡江東,賤妾何堪入漢宮;碧血化為江邊草,花開更比杜鵑紅。」虞姬如此大義凜然、忠於愛情,人民至今傳頌不已。 [編輯本段]【歷史遺跡】明崇禎年間,虞姬故鄉人民在顏集鎮西首建立虞姬廟,以祭祀這位巾幗英烈。清乾隆年間,鄉人吳九齡、葉祥麟等又為該廟建中殿、後殿,廟貌巍峨,正殿供奉虞姬戎裝塑像,顯示家鄉人民對虞姬的高度崇敬之情。
清代著名文學家、詩人袁枚,曾任沭陽知縣,離任43年後重遊沭陽時,特地再到顏集鄉憑吊虞姬,作有「過虞溝游虞姬廟」詩,並自註:「相傳虞 虞姬故里故沭人也。」其詩雲:
為欠虞姬一首詩,白頭重到古靈祠。
三軍已散佳人在,六國空亡烈女誰?
死竟成神重桑梓,魂猶舞草濕胭脂。
座旁合塑烏騅像,好訪君王月下騎。
民國期間,曾對虞姬廟進行修建。抗戰期間,因兵燹失修而圮毀。
歷史悠悠,千百年來,沭陽民間關於虞姬的傳說佳話頗多;京劇中也有一出震人心弦的歷史悲劇——《霸王別姬》。
虞姬墓前有石碑刻對聯:
上聯:虞兮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 虞姬墓
下聯:姬兮安在,獨留青冢向黃昏。
橫批:巾幗千秋。 [編輯本段]【傳聞中的身世】虞姬是秦末江蘇省人,西楚霸王項羽的寵姬。
公元前209年,項羽幫助叔父項梁起義反秦,虞子期是項羽軍中的一名戰將,虞子期的妹妹虞姬不僅貌美,而且好武。她十分愛慕年輕勇猛的項羽,願嫁給他為妾。隨項羽出征,後來項梁戰死,項羽升為上將軍,經過巨鹿一戰,項羽聲名遠播。不久項羽便進入關中,自立為西楚霸王,在連年的征戰中,虞姬始終與項羽形影不離,兩人感情甚篤。
公元前202年,漢王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項羽被劉邦困在了垓下,劉邦手下有不少人會唱楚歌,項羽幾番突圍失敗,兵孤糧盡,夜晚聽到四面楚歌,以為楚地盡失,楚營里的將士們聽見家鄉的歌聲,軍心渙散,都紛紛逃跑了。楚霸王看見大勢已去,心如刀絞,他什麼也不留戀,只惦記著愛妾虞姬。兩人飲酒帳中,不由悲傷地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凄然起舞,忍淚唱起《和垓下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虞姬的這一首《和垓下歌》,既是歷史上少見的絕命悲歌,也是愛情的悲歌,虞姬唱罷,拔劍自刎。
項羽悲痛萬分,在倉促間只好草草掩埋了虞姬,隨即項羽帶著八百騎兵連夜突圍而出,被漢軍追至烏江,烏江亭長說江東還是霸王的地方,漢軍沒有船,讓霸王渡江東山再起。項王說,自己已無顏面再見江東父老,謝絕的烏江亭長的好意,將烏騅馬送給烏江亭長,然後率領28個子弟兵執短兵器和殺來的漢軍再次拼殺,最後項王見到呂馬童,慷慨地自刎將頭送給了呂馬童。
7. 歷史上真實的虞姬是什麼人她的結局如何
虞姬應該是真實存在的,虞姬只是項羽身邊一個普通的美貌寵妾吧;最後的結局是選擇和項羽一起在烏江邊上自刎,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8. 歷史上虞姬是哪一國人
楚國人。
虞姬,秦朝末年的著名女性人物之一 ,人稱「虞美人」。今沭陽縣(沭陽,隸屬江蘇省宿遷市,因位於沭河之陽而得名)顏集鄉人.
東周時鍾吾子爵封地,建立「鍾吾國」,在今江蘇新沂市。宿遷為鍾吾子國。後歸附楚國
所以虞姬是楚國人。
9. 虞姬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虞姬是一個可以為了愛人犧牲一切的痴情女子。
它講述的是在楚漢爭霸後期,項羽與虞姬訣別,最後自刎身亡的故事。在項羽遭遇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之際,他哀嘆自己命運不濟,上天不公,在其英雄末路之時,他連身邊最心愛的女人都保護不了,不禁發出深刻的惆悵。
而此時的虞姬卻表現出來異常的淡定,在最後時刻,她怕自己拖累了項羽,主動自刎,也只有這樣才能使項羽安心突圍。
虞姬希望項羽能突出重圍,以圖東山再起。在這一點上,虞姬的表現優於項羽,她作為一個女兒,比項羽還少了一些兒女情長!她希望通過自己的犧牲,使項羽能安心的渡過江去,然後重整旗鼓,憑項羽的個人能力和人格魅力,東山再起,一定能實現!
自古以來,文人雅士特別喜愛美女配英雄的故事,項羽和虞姬故事剛好就符合這個特性,所以他們的愛情故事得到了千古的傳頌。
重要的是她是英雄項羽最心愛的女子,她鍾愛自己的英雄,在最後時刻甚至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去讓自己的英雄放心突圍,她也很偉大。
(9)歷史上的虞姬是什麼人擴展閱讀
歷史記載:
在司馬遷的巨著《史記》中,關於虞姬的描繪只有這么一句:有美人名虞。就這樣的一句話,我們連虞姬的真名,她的出生年月和故鄉,她何時與項羽相遇等情況統統不知道,虞姬就像是突然人間蒸發了一樣,在史書中消失的無影無蹤。
而虞姬最被人們所稱頌和敬慕的自刎而死,也僅僅出現在民間傳說和野史中,正史中並沒有這一壯烈一瞬的記錄。
關於虞姬的死,其實還有另一種說法,那就是她並非死於自殺,而是對她寵愛有加的項羽殺死的。在北宋的一部地理志《太平寰宇記》的「濠州鍾離縣」條目中說道。
虞姬的墓冢在縣城南邊六十里處,項羽被打敗的地方就是這里,他殺了虞姬後把她安葬在此地。這個記載並沒有其他的史料可以互相佐證,虞姬是不是被項羽殺的仍然存在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