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基督教起源的時間、地點及發展歷程
早在公元前就有猶太教了,在一世紀時耶穌的降生,後他傳道,基督教就由此來的。你可以去看聖經啊
『貳』 天主的救恩史分為幾個階段
天主的救恩史分為三個階段:
1、以色列民的階段:是天父許諾、人類期待的階段。
2、耶穌基督是滿全一切的階段。
3、教會的階段:教會借著宣揚福音的活動和禮儀,延續耶穌基督的工作,直到基督在人類歷史結束時再來的日子。
因為世界各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不但改變了教會的生活形態,也自然形成了教會歷史的分期,我們粗略地將它分成四個時期。
第一期,我們稱它為古代教會,大約是從第一世紀到第五世紀初,這個時期包括了教會的初期及其在羅馬帝國內的成長,羅馬皇帝一再企圖消滅教會,但最後,反倒是整個帝國皈依了教會,宣布天主教是羅馬帝國的國教。
第二個時期,稱為中世紀教會,從第五世紀中期到第十五世紀,由於公元5、6世紀時,日爾曼民族的入侵,最後導致羅馬帝國的分崩離析,走上了瓦解滅亡的命運,教會也在這時期開始向蠻族施行教化的工作,因而產生了一種新的文化,這一時期的教會,我們稱它為中世紀教會。
第三個時期,稱之為近代教會,大約是從16世紀到20世紀的中期,大概從15世紀開始,西方民族在思想上起了極大的變化,近代的民族國家不斷地形成,從各方面爭取獨立自由,教宗的權力在教會內雖然仍舊很大,但是一向聯系很密切的宗教和政治,卻逐漸分離,歐洲信仰的統一也因誓反教的產生而破壞,誓反教也就是我們所稱的耶穌教或基督教。
『叄』 基督教的歷史
基督教有廣義與狹義之分。狹義是指新教,廣義是指天主教,東正教何新教。《達芬奇的密碼》我沒有看過,只知道說耶穌結了婚,有血緣上的後代。這不被教會承認。
『肆』 基督教的歷史發展是怎樣的請盡量詳細。
展開基督教革新運動的旗幟
摘自:《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文選 1950-1992》 作者:吳耀宗
引 言
「中國基督教革新」是解放以後一個新鮮的口號。在過去的三十年中,中國的基督教曾經提出過好幾個口號。最初的一個口號是「國內佈道」,這是西方差會在中國宣教的全盛時期中--1918年,由中國信徒提出來的一個口號。提倡這個口號的人們都是熱心的基督徒,他們覺得外國宣教師到中國來替我們作工,中國的基督徒也應當在自己的園地里為那些沒有信主的人作工。他們最初的工區是雲南、西康那些偏僻的地方,後來在一個短時期中,也曾推廣到別的地方去,但這個運動不久就消沉下去。其次,是「中華歸主」和「本色教會」這兩個口號,這是1922年在上海舉行的全國基督教大會所提出來的口號。所謂「中華歸主」,就是要使全中國的人都相信基督教。那時候,中國基督教的領袖們,像軍隊作戰一樣,把基督教已「佔領」和還沒有「佔領」的地區,都在地圖上清楚地表現出來。這是一個宏願,但也只是一個宏願而已。所謂「本色教會」,就是「一方面求使中國信徒擔負責任,一方面發揚東方固有的文明;使基督教消除洋教的丑號」(已故誠靜怡先生的話),跟著這個口號同時被提出來的,是另一個口號,就是「自治、自養、自傳」。「自治」也有人寫作「自立」或「自理」。這兩個口號的提出,是在當時反基督教運動發出以後,它們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把基督教裡面「洋」字的涵義洗刷掉,因為當時的反教運動最主要的口號是「基督教是帝國主義的走狗」。但是,時代是不許可這個運動得到多大成功的。一方面基督教的領袖們對這個運動的認識還不深刻,另一方面在不久以後,所謂「國民革命」就叛變了革命,同帝國主義妥協,而基督教也就可以很舒服地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環境里。再其次,是基督教協進會在1931年所提倡的「五年奮進運動」。這是「九·一八」的前夕,國事蜩螗,民氣消沉,而基督教也受到一般情緒的影響。並且,「中華歸主」的口號喊了十年,還沒有什麼重大的進展,這就使基督教的領袖們深深地感覺到基督教本身的弱點。當時的口號是「求主奮興我的教會,先奮興我」。最近又重復提倡一個「奮進運動」。這個運動是四年前由基督教協進會發起的,解放後在名義上還存在著。
現在我們所提倡的基督教革新運動,在意義上雖然和過去的幾個運動是一致的,但在內容和本質上卻是和它們不同的。解放以前的中國,是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統治下的中國,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過去基督教的幾個運動,都是在這個社會意識形態下發動的,也沒有超過這個意識形態的范圍。解放後的中國,是打倒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以後的新中國,是新民主主義的中國,是朝著社會主義道路邁進的中國。基督教革新運動是在這樣一個新環境、新意識下提出來的口號。它的目標不只是清算過去基督教個別的弱點,而也是要把中國的基督教基本地、全盤地改造,使它脫離了西方社會傳統的影響,脫離了中國舊社會思想的羈絆,恢復了耶穌福音本來的面貌,使基督教變成新中國建設中一個積極的力量。
動盪的時代中的基督教
解放前後的基督教呈現著混亂的、苦悶的情況。這一種情況的所以產生,是很容易了解的。在過去一百四十多年當中,基督教在中國所過的日子,比較是一帆風順的。庚子的義和團運動,和以後的幾次反教運動,都不過是樹葉上的微風,沒有震撼到基督教的骨幹。這個時期的基督教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國社會,是不可能有什麼基本沖突的,因為它的本身就是這樣的一個社會所孕育而成的。中國的解放,卻給基督教帶來了一個不容易了解,而卻又非應付不可的現實。中國的解放是由共產黨領導著的,而共產黨是唯物的、無神的。這似乎是一個思想上的問題,但實際上它主要的是一個利害上的問題,因為共產黨要推翻現行的制度,而現行的制度,也就是基督教在裡面寄生著,受著它蔭庇的制度。反動派和帝國主義的宣傳,更加深了這一個懼怕和成見。現在,這一個革命的運動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推翻了舊的統治,建立了新的政權。怎麼辦呢?有的人是彷徨的,有的是消極的,有的是等著看的,因為他們不知道將要來臨的是什麼。
忽然,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舉行了,《共同綱領》通過了。在政協會議裡面,有五位基督教民主人士的代表。共同綱領清楚地規定了宗教信仰的自由。這一個事實,在基督教裡面普遍地鼓起了樂觀、希望的情緒。許多基督徒鬆了一口氣,他們曉得他們過去的憂慮是過分的、是多餘的。
但是,過了不久,許多基督徒樂觀的眼光,又被一陣黑雲遮蔽住了。從舊解放區和新解放區里不斷地傳來苦悶的聲音。教堂被借用或徵用了,《聖經》被沒收了,教會的許多工作受到阻礙了。這樣的情形並不是普遍地發生的;有些地方--尤其是大城市,是幾乎沒有問題的。也有些地方,經過相互了解以後,問題就解決了。然而問題既然發生,它們就常常會被強調、被誇大、被歪曲。於是,許多基督徒又陷在懷疑和苦悶的深淵里。
基督教為什麼會遭遇到困難
關於基督教所發生的困難,主要的責任是應當由基督教本身來擔負的。基督教同時代脫了節;基督教不但同時代脫了節,基督教並且發生了反時代的作用——這就是基督教所以遭遇困難的主要原因。為什麼說基督教同時代脫了節呢?基督教同資本主義在意識形態上是同一時代的產物;目前基督教的信仰內容和儀式制度,大部分是受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影響。中國的基督教除了這種影響以外,當然更受了一百年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影響。這一個復雜的情況,就使中國的基督教在中國的社會里,呈現了兩種不同的現象。由於原始基督教的積極性與革命性,基督教對中國的社會曾經有過相當的貢獻。這個貢獻不只表現在基督教的教育、醫葯、慈善等社會事業上,也表現在基督教對中國革命事業的影響。孫中山先生是一個基督徒;參加五四運動、救國運動,和其他的革命運動,也有不少的基督徒。為什麼基督教的積極性與革命性,在中國的社會里更有發揮的機會呢?那就是因為中國的基督徒同樣是中國的人民,而中國的人民,都受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的壓迫與剝削,因此,或多或少地,都有革命的要求。
然而,這只是事實的一面;事實的另一面,就是造成目前基督教所遭遇困難的原因。在基督教裡面,有許多言行不符、吃教貪污、門戶水火的弊病。有不少的基督徒不能在言行上為耶穌救人救世的福音做見證;相反地,他們生活的表現,常常使教外的人輕視基督教,甚至厭惡基督教。其次,是一些基督徒的「關門」主義。他們手捧《聖經》,虔心祈禱,以為天下的大事,都可藉此而得到解決。他們害怕「政治」;他們一口咬定基督教不應當同政治發生關系。其實,他們並不是害怕政治;他們所害怕的,主要的是他們所認為是「左傾」的政治。對維持現狀的任何東西,他們的顧慮是比較少的。由於他們的「關門」主義,他們對現實就不了解,而他們就同時代脫了節,變成保守的、甚至是反動的力量。再其次,是基督教同帝國主義的關系。基督教和帝國主義有沒有發生關系?基督教有沒有受到帝國主義的影響?關於這些問題.我們要在下面做一個說明。在這里,我們只要指出:基督教同帝國主義的關系的問題,是目前基督教對外關系的最主要的問題,也是基督教在解放後所以遭遇困難的最重要的因素。這個因素,在個別的事件中,可能被誇張,被歪曲了,但這個因素的存在,是不能否認的。
除了基督教本身應當負起的責任以外,一般人對基督教的成見,和地方幹部處理宗教問題的偏差,當然也是使基督教遭遇困難的原因。基督教是「洋教」,是帝國主義的工具;基督教是迷信的,反科學的,是人民的鴉片。這是一般人,尤其是受過唯物思想訓練的人,對於基督教的看法。基督教當然並不是完全如此的。然而,基督教普遍地給人這樣一個印象,卻是事實。更不幸的,是一般人把基督教同天主教裡面的某些成分混合起來看,也把基督教同迷信反動的「會門」混合起來看。這就是使基督教除了它本身的弱點以外,更在一些與它不相乾的事上,代人受過。
怎樣應付困難
基督教在新時代中發生困難,這並不是一件特殊的事。中國的社會從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階段。轉入新民主主義的階段,這是一個巨大的轉變;在這個轉變中,社會生活的各方面都需要一番徹底的調整與改造,基督教自然也不能例外。這個調整與改造,不可避免地會引起許多問題。基督教所遭遇的困難,就是這些問題的一部分。雖然每一個問題都有它的特殊性,但是,在一個轉變中的時代,一切問題的一般性是不應當被忽視的。
問題發生了,怎麼應付呢?在一個短的時期中,許多基督徒都為這一件事苦思著、焦慮著。他們幾乎不能想到基督教其他方面的問題;在華北五省,我們曾匯集了一百六十多件關於基督教的案件,送給有關當局處理。還有許多個別的案件,在可能范圍內,我們都送請地方或中央的當局處理。有些案件是迅速地滿意地解決了。有些案件,因為情形復雜,或公文來往費時,就拖延下去,或竟不能得到合理的解決。地方和中央人民政府也會為這些問題發出若乾的指示。1949年12月,湖北省人民政府為了貫徹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保護教堂的政策,特向所屬各級政府發布通令。1950年1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發出「機關部隊借用教會房屋,應采協議方式」的指示。同年1月22日,中央人民政府主管機關對平原省人民政府所詢問關於城市地產房屋問題,予以詳細答復,其中數項是關於教會房屋的。同年2月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根據內務部的指示,再向所屬機關發出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保證教會教堂的通知。這些文件都證明了人民政府對這件事是關心的。然而,因為許多問題不是能在一個短時期內解決的,有些人便以為這件事沒有獲得應有的注意,其實事實並不如此。
1950年4月,基督教訪問團到北京去訪問,這個訪問團是由政協宗教界民主人士代表、中華全國基督教協會、中華基督教會全國總會、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全國協會、中華基督教女青年會全國協會等五個單位的代表組織而成的。當他們訪問基督教團體工作完畢以後,他們就去拜訪若干政府首長和人民團體的負責人。他們也參加了政協全國委員會宗教事務組的兩三次座談會。在他們的拜訪中,最重要的是他們同周總理的三次談話。參加談話的除了訪問團團員——鄧裕志、劉良模、塗羽卿、崔憲詳、艾年三和本文作者——之外,還有趙紫宸、陸志韋、江長川、王梓仲、高鳳山、龐輝亭、趙復三、凌俞秀靄、陳文潤、劉維誠、楊肖彭、鄧錫三、霍培修等京津方面基督教領袖,全體共十九人。我們拜訪周總理的目的,主要的是給他報告解放後基督教一般的情況,並請他幫助我們解決、目前基督教所遭遇的困難。周總理對我們的報告,表示非常的關切。在聽取了我們的報告以後,他便表示他自己對基督教的意見。他承認了基督教過去對中國社會的貢獻;他認為:在新民主主義的階段中,唯心與唯物可以並存,那就是說,相信宗教的,和不相信宗教的,可以在《共同綱領》的基礎上長期合作;就是在社會主義的社會中,只要基督教是人民所需要的,它還是可以存在的。當我們把基督教二十幾年來所提倡的自治、自養、自傳的理想告訴周總理的時候,他不但表示贊同,也表示嘉許,認為這是基督教今後必須遵循的途徑。但周總理談話的中心,卻在指出基督教同帝國主義在歷史上的聯系,和帝國主義在目前國際形勢中利用基督教去進行反革命工作的事實與可能。基督教同帝國主義的關系這個題目,在參加談話的基督教人士當中,並不是完全新鮮的。然而,周總理所做的清楚的分析,卻給了我們一個深刻的印象和鮮明的啟示。這個啟示是什麼呢?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這個啟示就是:「基督教應當自動地肅清帝國主義在它裡面的力量和影響。」一個沒有參加談話的讀者,是不容易了解這句話的涵義的。為什麼基督教要肅清帝國主義的力量和影響呢?這一件事同基督教的許多問題,又有什麼關系呢?讓我們在下面對這些疑問做—個簡單的解答。
基督教與帝國主義
基督教的本身就是一個宣教運動。使徒保羅就是基督教的第一個,也是最偉大的宣教師。一個相信了基督教,被耶穌的福音所逮住了、變化了的人,是不能不把他所感受到的東西宣揚出去的。保羅說:「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就是這個意思。基督教最初傳到中國來,除了少數別有用心的以外,是完全出於這種純潔的動機的。一直到現在,大多數從外國到中國來的宣教師,至少在他們主觀的意圖上,也是抱著一種純潔的目標的。但是,盡管基督教是一個崇高的宗教,是救人救世的福音;盡管多數的宣教師和其他基督教的負責人士,主觀上是要服務中國人民,沒有宗教以外的企圖;基督教是可能被人歪曲,被人利用的。任何一種宗教,任何一種主義,任何一種學說,都是可以被人歪曲利用的。基督教的歷史和世界文化思想的歷史,都可以充分證明這個事實。基督教是從西方傳到中國來的;西方的國家都是資本主義的國家;從十九世紀中葉以後,這些國家大多數都變成了帝國主義的國家。在這些國家裡培養出來、傳播出來的基督教,是不可能不深深地受到這些國家的文化的影響的。如果文化是一種意識形態,文化當然就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社會物質生活。在這種情形之下,從西方傳到中國來的基督教,是不可能不受到西方國家的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影響的。
基督教傳到中國不久以後,帝國主義便開始在中國活動。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是依靠了不平等條約所規定的特權,而不平等條約的訂立,有不少是由於教案的糾紛。在這樣的基礎上生長出來的基督教,就必然地被一般人看做「洋教」。外國的宣教師,受了不平等條約的蔭庇,住在高樓大廈,養尊處優;有的時候,他們還會依勢凌人,作威作福。基督教學校里的教育,甚至教會醫院里的服務,都帶了洋氣。如果這一種洋氣,不過是單純外國的氣氛,那還不是太壞的;但所謂洋氣,是同帝國主義分不開的。過去基督教學校教育的奴化成分,就是一個例子。
外國宣教師所宣傳的宗教又怎樣呢?似乎宗教是宗教,宗教裡面不可能羼雜其他的成分。但事實並不如此,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它也是一種意識形態。宗教所追求的是絕對的真理,然而,任何時代的宗教,都不是絕對的真理,甚至不是相對的真理。歷史上許多的罪惡,是借宗教的名義而行的;而帝國主義,就是這些罪惡中最毒辣的一種。
但是,帝國主義同基督教的關系,究竟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認識的。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之役、日本侵華戰爭--這是帝國主義,這是大家所能看得見的。但是,基督教裡面的帝國主義,卻往往是看不見的。基督教同帝國主義究竟怎樣發生了關系呢?帝國主義並不只是飛機和大炮,也不只是間諜和其他秘密的工作,這都是可以看得見的。還有一種無形的帝國主義,那就是帝國主義通過文化、思想、教育甚至神學所發生的影響。舉一個眼前的例來說吧。美國侵略朝鮮、台灣,這是帝國主義,那是沒有人能否認的。在中國的基督徒裡面,有許多人曾經對美國的物質文明,對美國的所謂自由、民主,對美國式的生活,表示無限的嚮往。他們從這個嚮往中產生一種對美國文化的錯覺與幻想。現在呢?這個錯覺與幻想是部分地被打破了。在過去的兩個月中,基督徒的團體和個人,在上海、南京、鎮江、廣州、韶關、北京、西安、太原、蘭州等地都曾發表宣言,反對美帝侵略台灣、朝鮮,反對美機大量屠殺朝鮮和平居民,反對美機侵略我領空及其暴行。這是一種鮮明的表示,這個表示證明了中國的基督徒們,已經開始認識美帝國主義的真面目。
但是,這個帝國主義又怎樣在基督教裡面發生了它的作用呢?讓我們說得具體一點,坦白一點吧。絕大多數的美國宣教師是反蘇反共的;絕大多數的美國宣教師對中國革命的態度,是反對的或懷疑的。即使他們表示同情,這個同情也是有限度的。他們對於美國又怎樣呢?無疑地,他們不承認美國的社會制度有什麼基本上的毛病,即使他們承認它有些毛病,他們認為這些毛病是可以改善的。他們當然不承認美國是帝國主義的國家。至於美國一般的國策呢,他們即使不能完全同意,他們至少是基本上同意的。他們認為美國式的生活是最寶貴的;他們認為實行美國式的生活的,就是一個「自由世界」;他們不惜用任何的代價,去保證這個「自由世界」的存在與發展。
『伍』 梵蒂岡歷史有多少年
在1929年2月11日
國名 梵蒂岡城國(TheVaticanCityState,StatodellàCittàdelVatican)。
面積 0.44平方公里。
人口 1380人,常住人口僅540人。主要是義大利人。官方語言為義大利語和拉丁語。信奉天主教。
首都 梵蒂岡城(CittàdelVaticano)。
簡況 位於意大昨羅馬城西北角的高地上,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平均氣溫1月為7℃,7月為24℃。2世紀時,羅馬城主教因駐帝國首都,政治、經濟勢力最大,便希圖凌駕其他主教之上,後其影響日盛,漸獨占「教皇」之稱。756年教皇斯提芬二世獲得法蘭克國王丕平所贈羅馬城及周圍區域,擁有世俗權,是為教皇國之始。此後疆域屢有變遷,國家數次亡興。1870年教皇國並入義大利王國,教皇退居梵蒂岡宮,中世俗權力結束。1929年2月11日墨索里尼同教皇庇護十一世簽訂《拉特蘭條約》。意承認梵蒂岡為屬於教皇的主權國家,教皇正式承認教皇國的滅亡,另建梵蒂岡城國。
國名 梵蒂岡城國(TheVaticanCity State,Stato dellà Città del Vatican)。
面積 0.44平方公里。
人口 1380人,常住人口僅540人。主要是義大利人。官方語言為義大利語和拉丁語。信奉天主教。
首都 梵蒂岡城(CittàdelVaticano)。
簡況 位於意大昨羅馬城西北角的高地上,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平均氣溫1月為7℃,7月為24℃。2世紀時,羅馬城主教因駐帝國首都,政治、經濟勢力最大,便希圖凌駕其他主教之上,後其影響日盛,漸獨占「教皇」之稱。756年教皇斯提芬二世獲得法蘭克國王丕平所贈羅馬城及周圍區域,擁有世俗權,是為教皇國之始。此後疆域屢有變遷,國家數次亡興。1870年教皇國並入義大利王國,教皇退居梵蒂岡宮,中世俗權力結束。1929年2月11日墨索里尼同教皇庇護十一世簽訂《拉特蘭條約》。意承認梵蒂岡為屬於教皇的主權國家,教皇正式承認教皇國的滅亡,另建梵蒂岡城國。
『陸』 基督教在中國有多長時間的歷史
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基督教開始傳入中國,但當時傳入中國的是一般被認為是異端的聶思脫里派(中國稱景教),後來在唐朝會昌五年(845年)被禁止傳播。元朝時基督教(景教和天主教)又再次傳入中國,元朝滅亡後又中斷了。明朝萬曆十年(1582年),天主教耶穌會派來利瑪竇,他被允許在廣東肇慶定居並傳教,成功的使天主教在中國得以立足。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東正教開始在中國傳播。1807年,新教派遣馬禮遜來華傳教,新教也開始在中國傳播。鴉片戰爭以後,基督教以沿海通商口岸為基地迅速發展。1843年,洪秀全藉助基督教的教義,自稱是耶穌的弟弟,建立「拜上帝會」,後來建立太平天國(1851年-186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天主教徒解放初約有270多萬人,到2006年約有500萬人;基督教徒解放初約有70多萬人,截至2006年,基督教信徒已超過1600萬人。
『柒』 梵蒂岡有多少年歷史
梵蒂岡
VATICAN
面積 0.44平方公里。
人口 1380人,常住人口僅540人。民族:義大利人為主
宗教:天主教為國教,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教皇教廷所在地
語言:義大利語和拉丁語。
貨幣:里拉
國花:白百合花
簡史
梵蒂岡在拉丁語中意為「先知之地」。早在公元4世紀,教皇康斯坦丁就在羅馬城西北角耶酥門徒聖彼得殉難處建立了康斯坦丁大教堂以志紀念。到了15至16世紀,康斯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聖彼得堡教堂,成為天主教會舉行最隆重儀式的場所。公元756年,法蘭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其周圍區域送給教皇。其後教皇權勢日益擴張,在義大利中部出現了以教皇為君主的教皇國。1870年義大利統一後,教皇被迫退居羅馬城西北角的梵蒂岡宮中。1929年,義大利政府同教皇庇護十一世簽訂了「拉特蘭條約」,義大利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家,其主權屬教皇。梵蒂岡為中立國,其國土神聖不可侵犯。
公元8世紀中期,法蘭克國王丕平把羅馬城及周圍地區贈送給統治羅馬城的教皇,不久形成教皇國。19世紀中期後,義大利完成統一,收回教皇轄地,迫使教皇退居梵蒂岡。1929年,義大利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家,主權屬於教皇。
『捌』 天主教的教歷元年是哪一年
聖經記載了耶穌誕生的故事,卻未記載具體是哪一年,況且當時全世界還沒有統一的紀年方法。
據我學習所知,天主教神學家狄奧尼修斯(約公元500-560)應教宗若望一世的要求編定復活節年表,他主張基督既是世界救贖的標志,也應是歷史時間的主宰,於是,便以耶穌降生的那年為元年作為起點順序推算「年」。經一個世紀的推廣,這一紀年方法被世界公認並採納。今年是耶穌誕生2013年,可是這一演算法,與後世更精確的計算比較,晚了六、七年左右。耶穌誕生應在公元六或七年,(我國歷史上漢哀帝建平元年)。
『玖』 基督教只存在3500年,而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這是為什麼基督教在中國還這么興起
這個你就理解錯了
基督教最原始的由來是從猶太教延伸出來的。
猶太教存在的時間是超過5000年的。猶太教和基督教的不同之處就是聖經的新舊約區分。
基督教聖經是有舊約和新約兩個部分組成。猶太教就只接受舊約。
猶太教早期是不傳外族人。但是聖經舊約預言的神子耶穌彌賽亞降生後受死復活後,耶穌的眾門徒就開始傳道。當時羅馬帝國後來就把信耶穌當成國教。後來羅馬分裂後分為東西羅馬,東羅馬就是東正教。西羅馬就是天主教。現在的基督教就是馬丁路德從天主教改教而來的新教。
所以基督教可以作為統稱包括(天主教 東正教 新教)猶太教就特殊一點。
至於基督教為什麼在中國興起。原因恐怕是耶穌確實是真神子。
『拾』 教皇的發展歷史
教皇既為天主教之首,又是擁有世俗權的一國之主,直轄領土達4萬多平方公里。教皇尼古拉斯一世在位時(858~867)出現了不經教皇批准不得罷免和選舉主教的理論,教皇成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仲裁者。但其後教廷權力衰落,教皇先後受制於法蘭克國王和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利奧九世(1049~1054在位)之後教皇權力開始恢復。10~11世紀天主教改革的克呂尼運動加強了教皇的勢力。運動的主要領導者希爾德布蘭德在1059年的拉特蘭宗教會議後,頒布教皇選舉法,確定教皇由樞機主教團選舉產生,世俗封建主不得干預。希爾德布蘭德於1073年當選教皇,為格列高利七世。克呂尼運動引發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1056~1106在位)與教皇爭奪主教敘任權的斗爭,結果教皇聲威大振。此後教皇與皇帝間的斗爭長期不息,1122年締結沃爾姆斯宗教協定之後才告結束。英諾森三世在位期間,教皇權勢極盛,教皇有權廢黜君主,羅馬教廷成為中歐和西歐一切宗教事務和教義問題的最高裁判機構。
公元11世紀,由於西歐商品貨幣關系發展,城市興起,人口增加,封建領地的收入已不能滿足封建主日益增長的享樂需求。各級封建主特別是騎士階層力圖向外擴大領地,奪取東方財富。義大利熱那亞、威尼斯等地商人則企圖排斥貿易對手阿拉伯和拜占庭商人,以擴大自己的商業權益。羅馬教廷是東征的鼓動者和策劃者,教皇意欲藉此擴大天主教勢力,聚斂財富,並進而控制東正教。一些不滿現實、苦於飢荒的農民,也希望通過遠征擺脫日益加重的封建剝削與壓迫,尋求新的出路。當時,西亞各國和拜占庭的復雜局勢也有利於西方入侵者。塞爾柱突厥人建立的大帝國已分裂為若干小國,相互混戰不已。拜占庭帝國日益衰弱,無力抵禦塞爾柱突厥人的進攻,帝國皇帝邁克爾七世·杜卡斯(1067~1078在位)、阿歷克塞一世(1081~1118在位)等先後向西歐諸國君主及教皇求援,給東征以可乘之機。1095年,羅馬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南部克萊蒙召開宗教大會,以從異教徒手中奪回「聖地」耶路撒冷為號召,煽動宗教狂熱,與會者群起響應,要求出征。因出征者衣綴十字標記,故名十字軍。從1096至1291年,十字軍東征持續近200年之久,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有八次。在十字軍東征的歷次戰役中,歐洲的騎士們基於宗教狂熱,總是充當開路先鋒的角色。在歐洲優雅的騎士風度,全部被懲罰異教徒的瘋狂殺戮所抹煞。在1099年7月十字軍第一次佔領耶路撒冷以後,在全城展開了大屠殺。阿克薩清真寺中避難的1萬多婦孺全部被十字軍士兵們刨腹剜心,伊斯蘭寺院、宮殿和民間的金銀財物被搶劫一空,許許多多的異教藝術品被毀滅。經過叄天的屠城之後耶路撒冷沒留下一個非基督徒的活人,一名騎士在寫給教皇的信中描述道:「我騎馬經過街道的時候,異教徒的血沒馬腿到膝。」 隨著征服和掠奪,對黃金的貪念和渴求充斥著十字軍士兵的靈魂。其中十字軍第四次東征(1202~1204)由教皇英諾森三世策劃,最初確定東征埃及,但威尼斯商人為了自己的商業權益,採取威脅利誘手段促使十字軍改變東征方向,進攻信奉同一宗教的商業勁敵拜占庭帝國。1204年4月13日,十字軍攻佔君士坦丁堡,燒殺洗劫數日,毀壞歷史文物不計其數;同年佔領拜占庭在巴爾干半島的大部領土,建立「拉丁帝國」(1261年亡)。從此,拜占庭帝國四分五裂,其商業地位為威尼斯等所取代。這一事件充分證明了十字軍騎士是渾身沾滿了血和銅臭的邪惡強盜組織。惡有惡報,十字軍騎士團中實力最強大財富最龐大的聖殿騎士團的下場最為悲慘:最後一次十字軍東征結束之後,巴勒斯坦王國瓦解,聖殿騎士團被迫必須離開聖地;當騎士團的主力部隊回到法國,法王菲力普四世認為像聖殿騎士團這樣強大的組織如果在法國境內建立,將對他的王位與整個法國有嚴重的威脅。於是在1307年10月13日星期五這一天,羅馬教廷的教皇和法國國王聯合執行了一條對聖殿騎士團的秘密處決令。聖殿騎士們因為被說成是異教徒和同性戀者而被判處死刑,失去了他們長期以來所擁有的權利。基督教大長老雅克·德沐萊被捕,他死前受盡了折磨,最終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隨後幾年之內,好幾百名聖殿騎士團被處死,騎士團的組織也隨之徹底瓦解。這也是西方人對於星期五、十叄號這個日子所有的不祥預兆的起源。
此後隨著西歐中央集權國家的形成,教皇權力日漸衰落。1303年,教皇卜尼法斯八世(1294~1303在位)在與法國國王腓力四世的斗爭中失敗,屈辱而死。1309~1377年教廷遷至法國邊境的阿維尼翁,受制於法王。1378~1417年天主教會大分裂達40年之久。1377年法籍教皇格列高利十一世(1370~1378在位)利用法國王權在百年戰爭中一度削弱的機會,將駐地遷回羅馬。1378年義大利樞機主教團在羅馬選出格列高利十二世(1406~1415在位)為教皇。法國樞機主教團則選本尼狄克十三世為教皇。1409年 3月在義大利比薩召開的宗教會議上,選舉亞歷山大五世為新教皇。但在位的兩個教皇拒絕退位。1410年亞歷山大五世去世,約翰二十三世繼位,形成三個教皇鼎立的局面。1417年康斯坦茨宗教會議罷黜了在位的 3個教皇,另選馬丁五世(1417~1431在位)為教皇,教會復歸統一。16世紀,歐洲爆發宗教改革運動,教皇地位進一步削弱 。自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1526年攻陷羅馬以後,以後的歷代教皇實際已經不敢公開反對世俗君主的政治活動了。之後19世紀的拿破崙加冕,可見教皇權力日漸衰落,已不復昔日榮光。
教皇國被稱為「聖伯多祿的遺產」。盡管授予教皇對這些領土的統轄權的文件,也就是所謂的君士坦丁御賜教產諭,在15世紀被證明是偽造的,教皇對教廷國的統治還是延續到了1870年義大利統一的時候,而義大利王國和教皇之間最終的政治協議一直到1929年的拉特蘭協定才得以實現。1948年通過的義大利共和國憲法,再次確定該協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在2005年4月2日到2005年4月18日,教皇的職位空缺,這種情況稱為皇座出缺(sede vacante)。前任教皇是若望·保祿二世(John Paul Ⅱ),他於1978年58歲時被選為教皇,也是自阿德里安六世(1522年-1523年間在位)以來首位被選為教皇的非義大利人。
若望·保祿二世於格林威治時間2005年4月2日19:37逝世,享年84歲。在4月18日開始的教皇選舉中,用了不足24小時,就選出德國籍樞機主教約瑟夫·拉青格(Joseph Ratzinger)作為新教皇,是為本篤十六世。
在天主教會的教階體制中,教皇享有最高的立法權和司法權,能制定或廢除教會法規,指定人員組成教廷,創立教區,任命主教,而且「在倫理和信仰上永無謬誤」。在11世紀前,教皇須經世俗君主或義大利貴族遴選或認可。尼古拉二世登基後於1059年決定教皇由樞機主教選舉產生,但須得到法蘭克王亨利一世及其繼位者的認可。直到1179年第三次拉特蘭會議和1274年第二次里昂會議兩次確認後,才正式規定教皇可單由樞機主教選舉產生,不過仍須承認法、西、奧三國君主對候選人具有否決權。20世紀初,三國王室相繼被廢黜後,庇護十世廢除了這種世俗君主的否決權。1914年,本篤十五世遂成為單由樞機主教選為教皇的第一人。教皇登基後任職終身,不受罷免,但可自行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