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趙栗趙娃歷史什麼人物

趙栗趙娃歷史什麼人物

發布時間:2022-05-06 00:22:44

Ⅰ 中國最古老八大姓氏是哪些

上古八姓:

姜、姬、媯、姒、贏、姞、姚、妘(另一說法:姬、姜、姚、嬴、姒、妘、媯、妊)

姓氏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的原始社會——母系社會,也正是因為如此,上古的八大姓氏之中都帶有女字。最開始的時候,姓氏主要是作為氏族之間區分的一種標志,後來在人類不斷繁衍之下,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姓氏,到了最後,姓氏只能成為大家追尋祖先的一個途徑。

(1)趙栗趙娃歷史什麼人物擴展閱讀

1、姬

黃帝之姓,出自皇帝出生所在之地,是周朝的國姓,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曹、魯、王、鄭等一共411個姓氏都是由姬姓演變而來的。

2、姜

姜姓源出神農氏,炎帝生於姜水,因以水命姓為姜,裔孫姜子牙周初封於齊,到戰國中期,為田氏所滅,子孫分散,有以國名為氏是齊氏,或以姓為氏是姜氏。

呂、許、謝、紀、淳於、東郭、高堂等102個姓氏由姜姓演變而來。

3、姚

姚姓出自五帝之一的虞舜,舜生於姚墟,他的後裔子孫便以地為氏,稱為姚氏,至今近5000年,是中國四大古姓之一。

4、嬴

嬴姓,屬嬴姓十四氏(主要包括現在的廉、徐、江、秦、趙、黃、梁、馬、葛、谷、繆、鍾、費、瞿等姓氏)之始。

嬴姓可追溯到顓頊高陽氏之孫皋陶,因生於曲阜,因而以嬴為姓。

5、姒

姒姓是一個有著4000多年歷史的姓氏,祖先可以追溯到大禹,出自姒姓的國家主要有夏朝、褒國、繒國、越國等。姒姓衍化出去了有夏氏、曾氏、鮑氏、歐陽氏等。

6、妘

妘姓是中國傳說時代祝融八姓之一,周朝的鄅國、夷國、逼陽國都是妘姓。

7、媯

源於風姓,出自上古高辛氏後裔堯帝的封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姓,得姓始祖是堯帝。

8、姞

姞氏是黃帝姬軒轅的直系後裔,《國語》胥臣解釋說:"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是也。惟青陽與夷鼓同己姓。"這十二姓里的姞姓即由黃帝所賜,而姞氏後人去女傍而改成簡寫吉氏,才成為今天的吉姓。

Ⅱ 趙匡胤生平

黃袍加身登帝位
南征北討定天下
歷朝歷代的政變事件屢見不鮮。「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便是由後周禁軍最高統帥趙匡胤發起的一次成功的政變。趙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僅統一了大半個中國,而且治國有方。宋王朝的經濟和文化之所以能夠達到我國歷史上的又一個高峰,與趙匡胤的治國之道有密切的關系。
歷史證明,趙匡胤是一位推動歷史發展的傑出人物。
大凡粗知中國歷史的人們都知道有個「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典故。這里說的就是趙匡胤利用軍權,發動政變,建立宋王朝,強化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故事。
一.生平:
趙匡胤,公元927年3月21日,生於洛陽夾馬營的一個軍人家庭。
趙匡胤為宋朝第一代皇帝,在位期間紀元九六○~九七六年。趙匡胤出生在一個軍人之家。
『宋史』太祖本紀中曾雲:「宋太祖起介胄之中。」匡胤的父親趙宏殷,曾是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代王朝的武王。少年時的匡胤,『宋史』評之為「既長,容貌雄偉,器度豁如,識者知其非常人。」
從這段評語來看,匡胤是和其他同年的孩子們,大不相同的。唯一共通的情形,就是不愛讀書。
趙匡胤出生於公元927年3月21日,地點是洛陽夾馬營的一個軍人家庭。相傳,伴隨著嬰兒的出生,「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體有金色,三月不變。」
趙匡胤出生時,威赫數百年的大唐帝國已經在世界上消失整整20年了。—個平衡被打破,接踵而來的就是長久不息的動亂。他受家庭的熏陶,自幼愛好騎射和練武,並摔打出—身的好武藝。
21歲時、頗有冒險精神的他告別父母妻子,開始浪跡天涯,尋找那份屬於自己的事業,他漫遊了華北、中原,西北的不少地方,都未能如願,到公元949年,他終於遇到了機會。他在北上的途中,遇到了當時正擔任後漢樞密使的郭威。郭威此時正在今河北大名縣東北招兵買馬,於是身強力壯精通武藝的趙匡胤就投到了郭威的旗下。
郭威即位(後周太祖)時,趙匡胤任禁衛軍長,甚得開封府尹柴榮的賞識,因成了柴榮的部屬。柴榮即位(後周世宗),趙匡胤很得世宗的信任,做了世宗身旁的要臣。並升任禁衛軍的司令,世宗死,他的兒子宗訓,年僅七歲便繼位,第二年,趙匡胤發起陳橋兵變,迫宗訓退位,建立了宋朝。
太祖的日常生活很樸素,衣服、飲食都很簡單,雖然對自己的家人較約束,但絕非吝嗇之人,他曾在一些工程上花下大筆費用,對於投降的各國國君也給予優厚的待遇。自己的私生活嚴謹簡朴,對於該花費的地方,卻是十分慷慨,這是歷代皇帝中較少見的。
九七六年,趙匡胤崩,關於太祖的死因,有多種說法,有的說是因飲酒過度而暴死,有的說是因腹下腫瘡發作而病亡,更普遍的一種看法則認為太祖之死與太宗有很大的關系。
按常理推論,似乎自然死亡的可能性較大。因為在杜太後降下鈞旨以後,趙匡胤已命趙普擬了傳位詔書,並「藏之金匱」,趙光義是篤定要繼兄位登大寶的,根本沒有必要要搞謀殺。」
究竟真象如何,由於史料闕如,至今還不很清楚,但有一點肯定,就是太宗在掩飾太祖死因上做了大量工作,太宗朝所修撰的《太祖實錄》歷經三次而無成,雖然已篡改和掩蓋了大量的真象,太宗還是不滿意。太宗對《太祖實錄》異乎尋常的關注,足以說明太宗非正常繼位的奧妙,而「燭影斧聲」也就成了千古之謎。
宋太祖趙匡胤猝死之謎的傳說:
公元976年,宋代開國之君趙匡胤一夜之間猝然離世,正史中沒有他患病的記載,野史中的記載又說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歷史上一宗離奇的懸案。
《湘山野錄》中說,開寶九年10月,一個雪夜裡,趙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趙光義入宮,兄弟二人在寢宮對飲,喝完酒已經是深夜了,趙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時說:「好做好做」,當夜趙留宿寢宮,第二天天剛剛亮,趙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趙光義受遺詔,於靈前繼位。
《燼余錄》說,趙光義對趙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趙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時半夜調戲花蕊夫人,驚醒了趙匡胤,並用玉斧砍他,但力不從心,砍了地。於是趙光義一不做二不休,殺了趙匡胤,逃回府中。
《涑水紀聞》里說:太祖去世時已是四鼓。宋皇後叫內侍王繼恩把皇子德芳叫來。王繼恩考慮到太祖早就打算傳位於晉王光義,卻找來了趙光義,進宮後,宋皇後問:「是德芳來了嗎?」王繼恩回答:「晉王來了。」宋皇後驚詫莫名,後來突然醒悟,哭著對趙光義說:「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託付給你了。」
另外,據說趙光義以弟弟的身份繼承兄長的帝位,是他母親杜太後的意見。說是杜太後臨終時,曾對趙匡胤說:「如果後周是一個年長的皇帝繼位,你怎麼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義都是我兒子,你將來把帝位傳與他,國有長君,才是社稷之綱啊!」趙匡胤表示同意,於是叫宰相趙普當面寫成誓詞,封存於金匱里,這就是所謂的「金匱之盟」。也就是趙光義「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據。
這一切,都使人們產生了許多疑問。
一是趙匡胤死時的「燭光斧影」。
按說宮廷禮儀,趙光義是不可以在宮里睡覺的,他卻居然在宮里睡覺。太監、宮女不該離開皇帝,卻居然都離開了。忙亂的人影、奇怪的斧聲,以及趙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一一都告訴人們,這是一場事先策劃的血腥謀殺。
二是王繼恩假傳聖旨。
王繼恩有何膽量,敢違背宋皇後的旨意,本該傳趙德芳,卻傳來趙光義?倘若事敗,不是殺身之禍么?
這種說法,只不過把篡位的罪過加在一個太監身上而已,同時掩蓋了殺兄的罪行。
三是「金匱之盟」的真偽。
杜太後去世時,趙匡胤只有34歲,正值壯年,他的兒子德昭14歲了。即使趙匡胤幾年後去世,也不會出現後周柴世宗遺下7歲孤兒群龍無首的局面。杜太後一生賢明,怎能出此下策?況且,「金匱之盟」是趙光義登基5年後才列舉證人、公布出來的。為什麼不在趙匡胤死時,堂堂正正公布出來呢?
還有一些疑點,也使人們對趙光義有非議。
趙光義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換年號。——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號紀年。可是趙光義把只剩下兩個月的開寶九年,改為興國元年。這就打破常規的迫不及待,只有一個解釋:搶先為自己「正名」。
是不是他心裡有鬼?
逼殺趙匡胤的長子德昭(當時已30歲),趙匡胤幼子德芳(僅26歲)也神秘地暴病身亡。趙匡胤的遺孀死後,趙光義不按皇後禮儀發喪。這些都是偶然的?
最最讓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趙光義的子孫後代卻相信他的老祖宗「殺兄篡位」的說法,把皇位又傳給了趙匡胤的後代。這里說的是宋高宗趙構傳位的事。
據說趙構沒有兒子,誰來繼承皇位呢?大臣們議論紛紛。有一種強有力的意見是:趙匡胤是開國之君,應該在他的後代中選擇接班人。起初,趙構對這種議論嚴加貶責。忽然有一天,他又改變主意,說他做了一個夢,夢見宋太祖趙匡胤帶他到了「萬歲殿」,看到了當日的「燭光劍影」的全部驚景,並說:「你只有把王位傳給我的兒孫,國勢才有可能有一線轉機。」於是趙構終於找到了趙匡胤的七世孫趙慎,並且把皇位傳給了他。這時離那個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經有187年了。
這恰恰說明了:趙構承認了祖先的罪孽,也給了趙匡胤之死一個基本的答案。
二.內政:
(一)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雖然登上了皇寶座,但他卻不敢高枕無憂。通過這次兵變,他深刻地認識到,武將們在廢立皇帝、改朝換代方面有著非常大的能量,是啊,他自己既然可以以武將的身份和實力去推翻國君,其他將領不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推翻他嗎?想到這里,他不寒而慄。尤其使他感到威脅的,是一些聲望較高又握有重兵的大將,為了防患於未然,趙匡胤決計拿他們開刀。
首先,太祖廢除了殿前都點檢一職,接著就導演了一出「杯酒釋兵權」的喜劇。一日,禁軍太將石守等奉召來到後花園,太祖設宴相待。酒過三巡,太祖故作愁眉不展狀,開口說道:「我不是靠你們出力,到不了這個地步,但做皇帝太艱難了,實在不如做節度使快樂,我整個晚上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忙問其故,太祖就說:「這不難知道,誰不想做皇呢?」石守信等一聽,驚恐萬狀,紛紛表白道:「陛下何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誰還敢有異心。」「不然!」太祖斷然說道:「你們雖無異心,然而倘若你們部下希求富貴,一旦以黃袍加你之身,你雖然不想做皇帝,能辦到嗎?」眾將一聽,都嚇得離席叩頭,請求太祖指示一條「可生之途」。太祖才表明了自己的真正意思:「人生如白駒過隙,求富貴者,不過想多積金錢,多多娛樂,使子孫免遭貧乏而已。你們不如釋去兵權,出守地方,方多買良田美宅,為子孫立永不可動的產業,同時多買些砍兒舞女,日夜飲酒相歡,以終天年。朕再同你們結為婚姻之家,君臣之間,兩無猜疑,上下相安,這不很好嗎?」眾將明白了太祖的意思,一齊下拜說道:「陛下關心臣等,真可謂生死而肉骨啊!」第二天都稱病職。太祖大喜,安排他們到地方做節度使。趙匡胤幾杯美酒,輕而易舉地解決了大將專軍權的問題,被譽為「最高政治藝術的運用」,成為千古佳話。
(二)犟干弱枝:
從唐中葉以來,形成了地方藩鎮權勢過大的局面,他們常常割據一方,乃至進行武裝叛亂,給朝廷造成嚴重的威脅。在宋王朝建立之後,趙匡胤依據宰相趙普提出的「削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的十二字方針,分別從政權、財權、軍隊這三個方面來削弱藩鎮,以達到犟本弱枝、居重馭輕的目的。
在「削奪其權」方面,趙匡胤陸續派遣文官到地方州郡擔任長官,以取代跋扈難制的軍人;並在知州之外設立通判,兩者共掌政權,互相牽制,分散和削弱了地方長官的權力。在「制其錢谷」方面,趙匡胤設置轉運使來管理地方財政,並規定,各州的賦稅收入除留開其正常的經費開支外,其餘的一律送交京師,不得擅留。這樣,既增加了中央的財政收入,又使地方無法擁有對抗中央的物質基礎。在「收其精兵」方面,趙匡胤將廂軍、鄉兵等地軍中的精銳將士,統統抽調到中央禁軍,使禁軍人數擴充到幾十萬,而地方部隊只剩下一些老弱兵員,只能充當雜役,缺乏作戰能力,根本無法和中央禁軍抗衡,這就摧 毀了地方反抗中央的軍事基礎。
太祖通過對藩鎮權力的剝奪,對武臣的壓抑,改變了五代時期方鎮雄?、朝廷寡弱、武人跋扈、文臣無權的狀況,提高了中央的威權。在中央內部,太祖又著手分割宰臣的權力,軍權歸於樞密院,財權歸於三司使,樞密院與相府合稱「二府」,三司使號稱「計相」,這三者地位都差不多,都直屬於皇帝。此外,太祖還在宰相之下增設副相參知政事,來分散和牽掣宰相權力。通過對相權的分割,防止了大臣專權的局面,太祖就曾直言不諱地當面對宰相趙普說:「國家大事可不是你們書生說了算的。」說明宋代君主獨裁體製得到了空前的鞏固和加?。但這些措施也使得官員增多,開支增大,權力互相鉗制、地方實力削弱,埋下日後積積弱的種子。
三.外交
(一)雪夜定策:
宋朝建國,所統治的地方只有黃河、淮河流域一帶,宋朝北面有北漢和契丹,西面有後蜀,南面有荊南、南唐、南漢、吳越等國家,每一個國家都有獨立的勢力,而且他們也都在窺視宋朝的態度。在此虎視眈眈的情況下,使宋朝不能高枕無憂,必須把這些小國或外族,消滅或制服,才能完成天下的統一,奠立宋朝國基。
在一個大紛飛的夜晚,趙匡胤與宰相趙普進行了一場意義重大的對話。
趙普問道:「夜深天冷的,陛下為什麼還出來?」
趙匡胤回:「我睡不著呵!一榻之外,都是別人家的天下,所以特地來見見你。」
趙普:「陛下是否覺得自己的天下過於狹小?南征北伐,一統天下,現在是極好的時機,不知陛下在進軍方向問題上是怎樣考慮的。」
故意說:「我想先攻打北漢國都太原。」
趙普默良久之後,說:「這我就不明白了。」
趙匡胤問:「為什麼?」
趙普分析道:北漢有契丹為後援,攻之有害無利,即使滅亡了北漢,又要獨自承擔契丹的犟大壓力,倒不如先保存北漢,以為阻隔契丹的屏蔽,集中力量翦滅南方各國,然後再專力北方。
和趙普的話,使趙匡胤最後確定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方針,這件事,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雪夜定策」。
(二)親征北漢:
開寶二年九月,宋太祖派李繼勛率兵攻北漢,因契丹軍來援,無功而返。十月太祖親征北漢。宋軍築長連城圍攻太原,北漢大將楊繼業出城犯宋東西砦,敗還,遼軍分兩路援救北漢,一路自石嶺關入,為宋軍敗於陽曲。後來,太原城水災,城中驚恐,大臣郭無欲謀降宋,被殺,契丹再派兵馳援北漢,太原得以保住。宋軍則因屯兵太原城下,久攻不克,損兵折將,又因暑雨,士卒多病,遂班師。北漢盡得未所棄軍儲,共計粟三萬石,茶、絹各數萬,總計太祖共在開寶元年、二年,及九年三次攻打北漢,均因遼軍來援,頓兵太原城,久攻不克而還。

Ⅲ 粟姓的來源和歷史代表人物

栗姓出自華夏最古老姓氏之一的栗陸氏,伏羲後人。
漢有栗融,字客卿。
清有嘉慶舉人栗應宏。
路史:戰國時有燕國戰將栗腹。
中國姓氏集:清時有栗耀,渾源人,字仲然,道光時進士,累官湖北按察史。
此外,有宋姓人躲避官府追殺改為栗姓。
此外,滿族中有栗姓。
栗姓也是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今河南、山東、河北、陝西、北京、天津、安徽等地。如果是河南的有很大的可能是來源於大槐樹遷民的後人。
比如:臨漳縣栗崗村:
明洪武十八年,漳河發大水,將原崗村沖毀,後以栗姓為主的村民南遷,另建新村,取村名栗家崗村,後簡化為栗崗村。栗崗村現有耕地1314畝,農業人口1152人。
栗辛庄:
據查,明初,栗姓人山西洪洞遷此定居,故名栗新莊,後演變為栗辛庄。栗辛庄耕地面積1230畝,農業人口1103人。
泰安市泰山區栗林庄:因村近栗姓墳地,初名「栗家林」,後演化為「栗林庄」。
總的來說,栗姓人少而且分散在大江南北,從東北到中原 從華北到南方湘粵台灣等省均有栗姓後人。

Ⅳ 栗姓的歷史名人

栗腹(?-前251年),戰國時期燕國國相,於鄗代之戰中戰敗被殺。
前251年,燕王喜派國相栗腹出使趙國,送金五百鎰為趙孝成王置酒祝壽。栗腹回國後對燕王喜說:「趙國的精銳部隊在長平之戰都戰死了,他們的孩子還沒有長大,可以趁機進攻趙國。」燕王喜向昌國君樂間詢問此事,樂間回答說:「趙國是個四面受敵,全民抗戰的國家,不可以進攻。」燕王說以五敵一,樂間仍說不可戰。大夫將渠也勸燕王喜說剛剛與趙國交好,再與趙國開戰,違背道義必不能戰勝。燕王喜不聽,派出兩路軍隊共六十萬,兵車兩千輛,由栗腹率領四十萬攻打鄗(今河北省高邑縣東),卿秦率領二十萬攻打代(今河北省蔚縣東北),燕王喜親帥偏軍隨軍一同征戰。燕軍到達宋子(今河北省晉縣南)時,趙孝成王派廉頗率兵八萬在鄗擊敗栗腹,樂乘率軍五萬在代擊敗卿秦。栗腹戰敗被殺,卿秦、樂間被俘。次年,廉頗深入燕國五百里,包圍了燕國的國都。燕王喜被迫派將渠為使,割讓五座城池後趙國才退兵。 栗毓美(1778年-1840年),字友梅,號朴園,山西渾源人。清朝著名官員。
清嘉慶年間考中拔貢,授任河南知縣,後遷光州知州[2]、汝寧府、開封府知府、湖北按察使、河南布政使。道光十五年,官至河東河道總督。道光二十年,贈太子太保,謚號恭勤。栗毓美死後,道光帝和栗毓美生前好友林則徐都為他寫了祭文,現兩篇祭文碑刻俱都保存良好,該地人稱「栗家墳」,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栗耀(1808年-1862年),字仲然,山西渾源人。清朝政治人物。
東河總督栗毓美子。道光十五年(1835年)舉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以父恤蔭,特賜甲辰科進士。咸豐三年(1853年),授湖北漢陽府知府。到漢陽赴任時,城池已被太平軍攻陷。此時督撫均寄治軍中,委託栗耀綜理營務。咸豐四年(1854年),跟隨大軍克復武漢。不久,太平軍又大舉進攻,省城再次陷落,直到咸豐六年(1856年)方才收復。論功,晉道員。
栗耀以廉潔干練,得到巡撫胡林翼器重,受命管理厘稅糧台。咸豐八年(1858年),署任荊宜施道。不久,加按察使銜,授武昌道,仍留署任,兼督鈔關。
咸豐十一年(1861年),嚴防反清軍攻打湖北,又盡力抗洪。在荊州四年,政教大行。署任按察使,兼攝布政使。不久,實授湖北按察使。同治元年(1862年),擢湖北布政使,未及履任即卒。《清史稿》有傳。 栗蕊:女,1934年9月6日生,北京中醫葯大學附屬護國寺中醫醫院針灸科副主任、主任中醫師。專治甲狀腺疾病、乳腺疾病,針灸治療手法多樣,變化種類繁多。並採用針灸綜合治療法,治療'癭瘤'(甲狀腺疾病)。1982年參加國際第一屆第二屆針灸、針麻會議上,其「住院觀察針灸治療甲亢112例療效分析」科研成果,獲特別大獎及一等獎。栗大夫用中醫針灸治療甲狀腺疾病和乳腺疾病有突出成就,治癒數萬名患者,傳授弟子三千餘人,為近代中醫針灸學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栗桂蓮
栗桂蓮,女,1959年7月出生,山西定襄人,黨員,山西省晉劇院國家一級演員。 中國戲劇第八屆「梅花獎」獲得者,現為山西晉劇院青年團團長。
她12歲考入山西戲曲學校,師承牛桂英,主攻青衣。三十年來,潛心戲劇藝術,精心鑽研,博採眾長,融會貫通,以豐富的情感惟妙惟肖的表演,相繼在晉劇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又一個青年人物形象。先後主演了《算糧》、《打金枝》、《大腳皇後》、《六月雪》、《歲歲人不同》、《油燈燈開花》、《三娘教子》等幾十餘出劇目,成功塑造了王寶釧、槐花、秦香蓮、沈後等眾多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並得到省內外專家高度贊賞,同時也得到觀眾的青睞和喜愛。

Ⅳ 中國偉大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中國偉大的歷史人物有很多,比如:

1、孔子

他為一民族整個的封建的歷程確定了包括:文化,思想,道德等全方位的規范法則。即使身處21世紀的我們已然能體會,這位先哲對我們華夏文明的原創力。

2、贏政

正是從他開始我們有了皇帝這樣的一個概念,也正是由他開始我們有了統一這樣的概念。

3、毛澤東

他的思想,他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學全才,以及他的性格都是我們民族不可多得的才富,更重要的是,正是他和他的戰友把中國從死潭中拉出來帶入了正軌。

4、老子

老子是中國歷史上最了不起的哲人,而且他的以「無為」為核心的哲學思想已傳播到了這個星球上的各個角落,老子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5、孫中山

他是我們的國父,是中國近代化的開創人,正是他為我們推翻了背負在我們民族身上漫無邊際的封建歷程,從此我們有了共和和民主。

6、孫武

《孫子兵法》的著作者,他是整個人類史上最偉大的軍事思想家。他的軍事思想,軍事法則幾乎指導了地球上曾經發生過的所有戰爭。

7、屈原

他天才似的詩歌陶醉著一代代的炎黃子孫,他的愛國主義已在他曾經生活的土地上發揚,並成為這個民族最高尚的道德之一。

8、武則天

她對我們的意義絕不僅僅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女皇帝那樣簡單,在男權至上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里,她的經歷本身就是一種震憾。

9、林則徐

沒有任何的一位中國人有他的那樣的眼光和勇氣,他的事跡,成了這個民族最動聽的英雄傳說,林大人,是這個所有炎黃子孫的共同記憶。

(5)趙栗趙娃歷史什麼人物擴展閱讀:

一、孔子簡介:

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

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張對內舉賢任能,修明法度,對外力主聯齊抗秦。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屈原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

Ⅵ 趙匡胤是哪個朝代的

趙匡胤為宋朝第一代皇帝,在位期間紀元九六○~九七六年。
公元927年3月21日,趙匡胤生於洛陽夾馬營的一個軍人家庭。相傳,伴隨著嬰兒的出生,「赤光繞室,異香經宿不散,體有金色,三月不變。」
《宋史》太祖本紀中曾雲:「宋太祖起介胄之中。」匡胤的父親趙宏殷,曾是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四代王朝的禁軍將領。少年時的匡胤,《宋史》評之為「既長,容貌雄偉,器度豁如,識者知其非常人。」從這段評語來看,匡胤是和其它同年的孩子們,大不相同的。唯一共通的情形,就是不愛讀書。
趙匡胤出生時,威赫數百年的大唐帝國已經在世界上消失整整20年了。—個平衡被打破,接踵而來的就是長久不息的動亂。他受家庭的熏陶,自幼愛好騎射和練武,並摔打出—身的好武藝。
21歲時、頗有冒險精神的他告別父母妻子,開始浪跡天涯,尋找那份屬於自己的事業,他漫遊了華北、中原,西北的不少地方,都未能如願,到公元949年,他終於遇到了機會。在北上的途中,他遇到了當時正擔任後漢樞密使的郭威。郭威此時正在領兵在河中(今山西永濟)平叛,於是身強力壯精通武藝的趙匡胤就投到了郭威的旗下。
郭威即位(後周太祖)時,趙匡胤任禁衛軍長,甚得當時已是開封府尹柴榮(即周世宗)的賞識,成了柴榮的部屬。周世宗即位後,趙匡胤在跟隨世宗南征北討中戰功卓著,深得世宗的信任和重用,成為屈指可數的禁軍高級將領之一。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周世宗北征燕雲,勢如破竹。正當這個時候,世宗不幸染上重病,被迫退軍後不久便去世了,由其幼子柴宗訓繼位。臨死前,世宗對最高軍政人員進行了變更調動,趙匡胤升任殿前都點檢(禁衛軍首領)。
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初四,掌握禁軍的歸德(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節度使、殿前都點檢趙匡胤,乘「主少國疑」之機,發動「陳橋兵變」,奪取了後周政權,建立宋王朝(史稱北宋),改元建隆。
太祖的日常生活很樸素,衣服、飲食都很簡單,雖然對自己的家人較約束,但絕非吝嗇之人,他曾在一些工程上花下大筆費用,對於投降的各國國君也給予優厚的待遇。自己的私生活嚴謹簡朴,對於該花費的地方,卻是十分慷慨,這是歷代皇帝中較少見的。
九七六年,趙匡胤崩,關於太祖的死因,有多種說法,有的說是因飲酒過度而暴死,有的說是因腹下腫瘡發作而病亡,更普遍的一種看法則認為太祖之死與宋太宗有很大的關系。
究竟真象如何,由於史料闕如,至今還不很清楚,但有一點肯定,就是太宗在掩飾太祖死因上做了大量工作,太宗朝所修撰的《太祖實錄》歷經三次而無成,雖然已篡改和掩蓋了大量的真象,太宗還是不滿意。太宗對《太祖實錄》異乎尋常的關注,足以說明太宗非正常繼位的奧妙,而「燭影斧聲」也就成了千古之謎。

宋太祖趙匡胤猝死之謎的傳說:
公元976年,宋代開國之君趙匡胤一夜之間猝然離世,正史中沒有他患病的記載,野史中的記載又說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歷史上一宗離奇的懸案。
《湘山野錄》中說,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一個雪夜,趙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趙光義入宮,兄弟二人在寢宮對飲,喝完酒已經是深夜了,趙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時說:「好做好做」,當夜趙光義(原趙匡義)留宿寢宮,第二天天剛剛亮,趙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趙光義受遺詔,於靈前繼位。
《燼余錄》說,趙光義對趙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趙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時半夜調戲花蕊夫人,驚醒了趙匡胤,並用玉斧砍他,但力不從心,砍了地。於是趙光義一不做二不休,殺了趙匡胤,逃回府中。
《涑水紀聞》里說:太祖去世時已是四鼓。宋皇後叫內侍王繼恩把皇子趙德芳叫來。王繼恩考慮到太祖早就打算傳位於晉王光義,卻找來了趙光義,進宮後,宋皇後問:「德芳來了嗎?」王繼恩回答:「晉王來了。」宋皇後驚詫莫名,後來突然醒悟,哭著對趙光義說:「吾母子之性命,皆托官家。」
另外,據說趙光義以弟弟的身份繼承兄長的帝位,是他母親杜太後的意見。說是杜太後臨終時,曾對趙匡胤說:「如果後周是一個年長的皇帝繼位,你怎麼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義都是我兒子,你將來把帝位傳與他,國有長君,才是社稷之福啊!」趙匡胤表示同意,於是叫宰相趙普當面寫成誓詞,封存於金匱里,這就是所謂的「金匱預盟」,也就是趙光義「兄終弟及」的合法根據。但是「金匱預盟」在初版的《太祖實錄》卻未見記載,在第二次編修的新錄中才被提及,因而是否確有其事,仍疑點重重。
這一切,都使人們產生了許多疑問。
一是趙匡胤死時的「燭影斧聲」。
按說宮廷禮儀,趙光義是不可以在宮里睡覺的,他卻居然在宮里睡覺。太監、宮女不該離開皇帝,卻居然都離開了。忙亂的人影、奇怪的斧聲,以及趙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一一都告訴人們,這是一場事先策劃的血腥謀殺。
二是王繼恩假傳聖旨。
王繼恩有何膽量,敢違背宋皇後的旨意,本該通傳趙德芳,卻傳來趙光義?倘若事敗,不是殺身之禍么?
這種說法,只不過把篡位的罪過加在一個太監身上而已,同時掩蓋了殺兄的罪行。
三是「金匱預盟」的真偽。
杜太後去世時,趙匡胤只有35歲,正值壯年,他的弟弟光義23歲,太祖次子德昭11歲,四子德芳3歲。即使趙匡胤幾年後去世,也不會出現後周柴世宗遺下7歲孤兒群龍無首的局面。杜太後一生賢明,怎能出此下策?況且,「金匱預盟」是趙光義登基5年後,趙普才密奏此事,公布出來的。為什麼不在趙匡胤死時,堂堂正正公布出來呢?
還有一些疑點,也使人們對趙光義有非議。
趙光義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換年號——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號紀年。可是趙光義把只剩下兩個月的開寶九年,改為太平興國元年。這就打破常規的迫不及待,只有一個解釋:搶先為自己「正名」。是不是他心裡有鬼?
逼殺趙匡胤的長子趙德昭(當時已30歲),趙匡胤幼子趙德芳(當時僅23歲)後也神秘地暴病身亡。趙匡胤的遺孀死後,趙光義不按皇後禮儀發喪。這些都是偶然的?
最讓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趙光義的子孫後代卻相信他的老祖宗「殺兄篡位」的說法,把皇位又傳給了趙匡胤的後代。這里說的是宋高宗趙構傳位的事。
據說趙構沒有兒子,誰來繼承皇位呢?大臣們議論紛紛。有一種強有力的意見是:趙匡胤是開國之君,應該在他的後代中選擇接班人。起初,趙構對這種議論嚴加貶責。忽然有一天,他又改變主意,說他做了一個夢,夢見宋太祖趙匡胤帶他到了「萬歲殿」,看到了當日的「燭光劍影」的全部驚景,並說:「你只有把王位傳給我的兒孫,國勢才有可能有一線轉機。」於是趙構終於找到了趙匡胤的七世孫趙慎,並且把皇位傳給了他。這時離那個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經有187年了。
這恰恰說明了:趙構承認了祖先的罪孽,也給了趙匡胤之死一個基本的答案。

Ⅶ 秦時人物介紹

荊天明:十二歲,為人古靈精怪卻又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會一些三腳貓的功夫。他迷離的身世卻牽整片大地風雲變幻。他的父親是書中的絕頂劍客荊軻,母親是美貌的麗姬,不過他後來對蓋聶敬仰,漸生父子之情。據官方人設透露,武功似乎有很大的潛力。武器是在墨家禁地中得到墨門至尊武器「非攻」,必要時還會加上牙齒。喜歡高月。後墨家巨子將全部功力傳給天明,並且把巨子之位與墨眉傳給了天明。被通緝懸賞一千兩。 其領悟性極高。在諸子百家第16集中面對拚命保護他的雪女、小高,他為自己逃跑的行為感到羞恥,隨後拿出非攻向衛庄挑戰。其特殊天賦是反應超快,抗擊打能力強,在全神貫注時眼中物體速度會變為極慢狀態。在儒家時以子明為偽裝,並習得庖丁解牛刀法。 蓋聶蓋聶:三十歲縱橫家,鬼谷派,氣質從容淡定,處事冷靜。被稱為秦國最強劍客,在江湖上享有劍聖的名號,但卻從秦國國叛逃,帶著故人之子天明,亡命天涯。劍術出神入化,佩劍淵虹(前身是墨家的殘虹劍,曾是荊軻佩劍)。因他護駕有功嬴政賜給他。絕殺技為百步飛劍,與端木蓉相互愛慕。 淵虹是十大名劍之第二名劍。蓋聶目前被通緝懸賞十萬兩。 高月(姬如千瀧):十二歲,墨家,天真可愛,溫柔婉約。高月(姬如千瀧)是已亡國的燕國公主(封號高月公主)。和普通人一樣過著平常的生活,但言談舉止間卻有一股與生俱來的高貴氣質,她精通葯理,是端木蓉的得力幫手,暫時並沒有武功,但是在陰陽巫術方面有著非比尋常的天賦。夜盡天明最後一集中被月神抓項少羽見到東皇太一獲知本名。諸子百家最後一集中同陰陽家去蜃樓。(註:從人物關系圖中得知天明與她互相愛慕) 項少羽:十四歲,兵家,動畫片中為項羽的少年時期(官方人設上說他似乎有很大的潛力),楚國名將項燕之後,天賦異稟,有千斤拔鼎之神力。智勇雙全,但很恐高(在第二部秦時明月之夜盡天明時已克服)。年紀雖小,臨陣決敵卻已有大將之風,是天明的好朋友,同時也是競爭對手。在夜盡天明中,在墨家禁地得到破陣霸王槍。(動畫片中因年少而稱少羽,長大後名籍,字羽)在機關城中,他與天明一個走了俠道,一個走了王道,暗示了他們以後要走的路。在儒家時以子羽為偽裝。被通緝懸賞五萬兩。
墨家
端木蓉口號:天下皆白,唯我獨黑,非攻墨門,兼愛平生。 端木蓉:二十四歲,清麗脫俗,冷若冰霜,溫和體貼,細膩。醫術高超,墨家醫仙,墨家五首領之一,獨居在風景秀麗的鏡湖葯庄,武器是銀針。對來自秦國的蓋聶有強烈的敵意,深入接觸後逐漸對蓋聶產生好感。並在墨核中為救蓋聶而身受重傷,現正被荀子救治。 高漸離:二十八歲,墨家第二高手。墨家五首領之一。被墨家眾人稱作「小高」。其武功次於墨家巨子,氣質憂郁高雅其擊築曲目「陽春」與雪女的歌聲「白雪」合稱「陽春白雪」在燕國堪稱一絕。高漸離當年與荊軻一見如故,結為知己,後易水河畔一首「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流傳千古,使用武器:名劍水寒,劍譜第七,絕殺技為易水寒。被通緝。 雪女:雪女二十四歲,趙國人,燕國最秀美清麗的歌舞伎,身負一段不為人知的神秘過往並立誓終生不嫁。墨家五首領之一。美妙的歌喉吹出一曲「白雪」,據說能夠讓最鐵石心腸的人落淚,賣藝不賣身,笑傲王侯,也是高漸離的情人,雖然沒有結為夫妻,但兩人情深意真,生死相隨。絕殺技為凌波飛燕。被通緝。 徐夫子:六十八歲,枯瘦老者,著名的鑄劍師,精通采五金融和青銅的冶劍技術,舉世聞名的神劍墨眉就是出自他的手中。「淵虹」是他母親的作品,而「鯊齒」是他父親的作品,二人都是有名的鑄劍師。他一直渴望在有生之年,能夠煉出一把超越淵虹的神兵利刃。 盜跖:二十歲,青年,原名展雄,又名柳下跖,歷史上為春秋、戰國之際的奴隸起義領袖。天下第一神偷,身材纖瘦,擅長飛檐走壁,輕功卓越(只輸給過白鳳凰),生性油滑,愛慕端木蓉。雖然嘴巴不幹凈,但危難時刻絕不臨陣脫逃,討厭孔子以及儒家的那些大道理,絕招神行步。他身受重傷時被端木蓉所救。是墨家五大首領之一。 大鐵錘:三十五歲,身材異常魁梧,墨家中性格最為急躁爆烈的男子,也同樣是墨家的頭領。使用一柄帶有鏈條的巨型大鐵錘,原本是燕國的下級軍官,由於脾性難以與同僚相處,屢遭迫害,險些在戰場上作為誘餌犧牲掉,被墨家巨子救出,從此死心塌地追隨。被通緝。 班大師:五十歲,非命,機關術,木匠出身。由於幼年的一次意外導致失去一條手臂,從此開始鑽研和製造各種機關。他第一件成功的作品就是為自己造了一條機關手臂。他的願望是能夠製造出一種在空中飛行一天一夜的機關鳥,他做了大量的實驗,但一直是以失敗告終,很有耐心。 墨家巨子:現指傳位於天明的上一任墨家巨子,他武功深不可測。第三部揭露了其身份,他就是燕國太子丹,當年並沒有被衛庄殺死,只是挨了一劍,讓天下人以為其已經死了。佩劍為墨眉。剩下的親人大概就只有高月了,是高月的父親。後因被大司命下六魂恐咒,使用內力而死。死前將其內力及巨子之位傳給天明。最後與墨家機關城一齊消失。 荊軻:中年。荊天明的父親。高漸離的好友。戰國末期衛國人,漢族,喜好讀書擊劍,為人慷慨俠義。受燕太子丹之託入刺殺秦王,未遂,被秦始皇手下四大高手「風林火山」所殺。(「風林火山」即《荊軻外傳》中的黑煞風、蟒鞭林、霹靂火、雙錘山,四人最終被蓋聶所殺)武器為殘虹劍(歷史上為徐夫子的無名毒匕)。 庖丁:字數過多,已轉移。
公輸家(霸道機關術)
公輸仇:四十八歲,霸道機關術新一代掌門人。據傳他對機關術的精通程度,已經接近公輸家族的祖師爺——公輸般大師(魯班)。為人陰險狡詐,造出了蛇形機關獸。公輸仇把機關殺傷力的進攻部份極度強化,這就是所謂的霸道機關術。
楚國(項氏一族)(兵家)
范增:字數過多,已轉移。 項梁:字數過多,已轉移。 項超:少羽之父,楚將。被秦國的亂兵殺害。 項燕:項超之父,楚將。被王翦殺害。 龍且:字數過多,已轉移。
陰陽家
東皇太一:字數過多,已轉移。 雲中君:字數過多,已轉移。 月神:秦始皇最信任的陰陽家大巫,精通占星,具有預感能力,同時還有控制他人精神和未可知強大破壞力,對天明下了陰陽咒印。她與姬如千瀧(高月)同姓,都姓姬。 大司命:大司命與少司命同為陰陽家一等一的高手。嫵媚妖嬈,因練陰陽合手印導致雙手呈紅色,少司命也增添了陰陽家的詭異神秘感。出手辛辣狠毒,計謀充足。前任墨家巨子燕太子丹就死於此人之手。 少司命:陰陽家令人聞名喪膽的死亡使者之一,性情冷漠,有著與年齡不相符的高深武功。總是以面紗遮面,傳說她美若天仙,但這世上還沒有人見過她面紗之下的真實面目(面紗為透明狀)。 星魂:堪稱少年天才的陰陽家傳奇人物,無論在武學修為上還是陰陽數術方面都已達到了常人窮盡一生努力都無法到達的高度,因此他小小年紀已擁有極高的地位,與月神並列帝國兩大護國法師之位。(註:諸子百家25集時出場) 傳聞他不僅精通奇絕詭異的陰陽術,更掌握著極端可怕的殺人手段,特別享受那種高高在上主宰他人生死的感覺;被他那雙冷冽的眼睛盯上,會令人猶如陷入無底深淵之中,不寒而慄。
聚散流沙(刺客組織)
衛庄:三十一歲,蓋聶同門師弟,同樣是鬼谷派縱橫劍法的傳人。 鬼谷派是一個奇特而又神秘的門派,每一代只收兩名弟子,而這兩名弟子從一開始就是敵對,他們中間必定要決出勝負,最後只有一個人能留下。渾身充滿邪氣與霸氣,武功深不可測,最大的目標就是擊敗蓋聶,繼承鬼谷絕學。他使用的武器是妖劍鯊齒。《諸子百家》最後一集中與張良相見,兩人情況不得而知。 赤練:二十四歲,衛庄手下四天王之二。嫵媚妖嬈的她精通各類毒術,可以控制各類毒蛇,而她的性感往往比毒葯更加危險,她的火魅術可以迷惑看見她雙瞳的人,使之產生幻覺。白鳳凰(白鳳)武器是腰間盤繞的鏈蛇軟劍。 白鳳凰(白鳳):十八歲,青年,衛庄手下四天王之首。神秘的美男子。時常駕馭著白色的巨鳥在天空飛過,輕功卓越,能夠藉助羽毛在天空翱翔。可以控制鳥類,甚至能對話。用羽毛襲擊人或是控制鳥類襲擊人,偶爾用羽刃。絕殺技為鳳舞六幻。 無雙鬼(機關無雙):字數過多,已轉移。 蒼狼王:字數過多,已轉移。 隱蝠:字數過多,已轉移。 墨玉麒麟(黑麒麟、麟兒):衛庄手下刺客團逆流沙(流沙組織之一)的第一殺手。又稱黑麒麟,麟兒。迷一樣的人物。作為韓國刺客團的第一殺手,衛庄對他的賞識幾乎無以復加,曾譽其為「天下第一殺手」。他無形無相,卻可幻化眾生。精通易容術,模仿人的聲音、招數都極像,幾乎無人能察覺,接受命令潛伏在墨家機關城,投下鴆羽千夜,就是在他的幫助下,衛庄輕易地攻破了機關城。 姓名來源於江湖中所傳稱號:月黑風冷、索命無形、千變莫名、墨玉麒麟。
秦朝
秦始皇嬴政:嬴姓,趙氏,名政。中國第一個統一天下的皇帝。自從十三歲即位後,二十二歲舉行成年冠禮後,他以衛鞅、韓非的法家學說為主,又兼采陰陽家和儒家學說幫助自己行政,開始了他野心勃勃,兼並六國一統天下的征服之旅。身材不高,頗有氣度,善用各國能人作為秦的重臣,賞罰分明,對有功者獎賞優厚慷慨,對違法者極度殘忍嚴酷。佩劍天問,十大劍譜排名第一。 李斯(字通古):秦國宰相,法家傳人,也曾為儒家荀子的弟子,後因害死韓非,被荀子厭惡。處事干練,心思慎密。提出「以江湖對江湖」的計策,誘使衛庄出山對付蓋聶。一心輔佐秦王統一天下。 蒙恬:字數過多,已轉移。 王翦:姬姓,王氏,名翦。屬兵家,秦代傑出的軍事家,是繼白起之後秦國的又一位名將。與其子王賁在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中立有大功,除韓之外,其餘五國均為王翦父子所滅。少羽的祖父項燕也是被他斬殺的(一說項燕自殺)。 嬴扶蘇:秦始皇長子,嬴姓,名扶蘇。是秦朝統治者中具有政治遠見的人物,在趕路的路上被山賊盯上,偶然路過的天明和荀子幫其解圍,他恩怨分明,即使沒有被告知恩人的姓名仍對恩人懷有知恩圖報之心。 楚南公:昔日楚國第一賢者,楚亡國之時曾說過:「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般的豪言壯語。然而如今,不知為何他竟搖身一變,儼然成了李斯的門客,似乎與星魂不和。 (註:楚南公並非陰陽家,而是李斯的門客,屬於秦朝的。關系圖和人設上有寫。動畫片中說他是陰陽家應該是BUG) 趙高:臭名昭著的宦官(一說並非宦官),也是嬴政面前的大紅人。由於他善於在始皇面前阿諛奉承,導致權力逐漸變大,為他後來篡改遺詔、扶立庸主、當上丞相埋下了基礎。
燕國
燕太子丹(姬丹):高月的父親,燕國太子。由於荊軻刺殺始皇失敗,當時的燕王——燕國末代國王燕王喜(姬喜)便把所有的責任推到燕太子丹身上,導致燕太子丹與燕太子妃以及高月背井離鄉,在燕國外過著危險逃亡的生活,另一身份為墨家上任巨子。詳見上文。 燕太子妃:高月的母後,燕太子丹的妃子,美麗高貴,與陰陽家有莫大的關系,已死。 雁春君:字數過多,已轉移。 晏懿:字數過多,已轉移。 絕影:雁春君的手下,專門幫雁春君殺對自己不利的人,武功高強。 阿綱:當年大鐵錘還是燕國下級軍官時,跟隨大鐵錘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雖然表面貌似散漫不羈,言語中也常常流露出對燕國統治者的不信任以及對未來的迷茫,然而內心卻深深信賴著他的鐵大哥,並決心要誓死追隨大鐵錘。最終被晏懿抓住,被蒙恬所殺。 阿金:燕國士兵,曾被大鐵錘救過,已死。 阿明:燕國士兵,曾被大鐵錘救過,已死。
鬼谷派(縱橫家)
鬼穀子王詡:字數過多,已轉移。
醫家
念端:端木蓉師傅,第二部人物,女性,已故。在第二部第18集登場(出現在端木蓉的回憶中)。
道家
逍遙子:字數過多,已轉移。
儒家
伏念:字數過多,已轉移。 顏路:第三部登場的新人物。儒家第二高手,與師兄伏念並稱齊魯雙傑。顏路在師弟張良的協調下同意幫助墨家。沒有強烈的爭強斗勝之心,處世為人十分淡泊。註:歷史上的顏路與秦明顏路並無關系,因此他叫顏無繇一說純屬同人之言。 張良張良(字子房):第三部登場的新人物,天資聰慧,未卜先知,與墨家和項氏一族共同抗秦。據他所說天明會欠他七個人情(片中為儒家弟子的三師公)。雖身為儒家弟子,卻與墨家慷慨濟世的教義相投。 荀子:名況,字卿。是戰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也是儒家即孔子和孟子之後的另一位儒學大家,更是兩位法家著名代表人物——李斯、韓非的授業老師。是一位仙風道骨、神清氣俊的老者。現任儒家掌門伏念的師叔,儒家輩分最高的長者高人。精通圍棋、喜好花草。然而脾氣古怪,為人嚴苛,即使是身為掌門人的伏念有時也會被他罵得狗血淋頭,反而對一向不按規矩辦事的張良倒是頗為贊賞。後在張良的設計下與天明結為忘年交,答應為端木蓉治病,並在途中與天明偶救秦國大公子扶蘇一命。 子游:儒家弟子,穿著藍衣服,能言善辯(否則不會這么自信地向公孫玲瓏辯論)。是儒家與名家第二輪辯論的儒家辯手。但由於與公孫玲瓏的實力太懸殊,在辯論賽中慘敗於公孫玲瓏。 子聰:儒家弟子,穿著紅衣服,能言善辯(否則不會這么自信地向公孫玲瓏辯論)。是儒家與名家第七輪辯論的儒家辯手。但由於與公孫玲瓏的實力太懸殊,在辯論賽中慘敗於公孫玲瓏的白馬非馬之說。
名家
公孫玲瓏:能言善辯的名家繼承人,公孫龍的後人,身形龐碩,說話卻矯揉造作,喜歡以面具掩面,對自己的美貌甚為自信這一點,往往讓旁人哭笑不得,最恨別人說自己胖。在第三部中與儒家辨說,連續打敗了儒家7個回合,最後用白馬非馬的荒謬理論為難儒家,但被天明機智的駁回,還損失了家傳寶馬踏雪。
農家
黑劍士勝七:黑皮膚,此人多次被七國捕獲,入獄後又屢次在法場行刑時將劊子手殺死逃離。江湖中見其人如見鬼神。冷血、殘忍,將打敗所有強者作為人生目標,敗在他手下的劍客數不勝數。江湖中傳言,他在七國被捕時,身上就被刻下七國的文字,被嬴政捕獲。後嬴政聽取李斯建議,放他出來追殺蓋聶和天明。
其它
麗姬:中年。荊天明的母親。受到秦始皇帝的愛慕,成為始皇的愛姬。荊軻刺秦死後服毒自殺。在秦時明月第一部中的《月光》MV出場。 曠修:秦國著名樂師,與荊軻是朋友。是一個醉心於音樂,性格爽直而不韻事故的人。因為協助秦國叛將逃離國境而獲罪,成為階下之囚。他的琴藝超凡絕倫,是《高山流水》曲譜在這世上的唯一傳人,在音樂的領悟上天下間恐怕已無人能望其項背。傳說他彈琴時連空中的飛鳥也會落下來傾聽;而聽曲的人更會被他琴曲中的喜怒哀樂所左右,猶如身臨其境,難以自拔。只是曲高必然和寡,石蘭已進入音樂至高境界的曠修難免會覺得天下間知音難覓。他在死前將托荊軻將《高山流水》曲譜贈與高漸離,並在14集中與素未謀面的高漸離合奏了一曲《高山流水》。 石蘭:女,墨家庖丁的客棧中打雜的小伙計,外表柔弱但武功高強,輕功卓越,身手敏捷,出手速度極快,真正身份與蜀山有很大淵源。懂得巫術與少許的陰陽術。《諸子百家》第33集中,在看到海面的仙山後,曾落淚。(註:石蘭的身世玄機科技從未作精確交代)

Ⅷ 從百家姓中選出五個姓氏探究其淵源,並搜集每個姓氏的著名人物及其故事(必須簡明扼要)

第一例,張姓,
→1勖(勗)其,妻扶胥氏,神農氏母弟,嗣少典國君,世為諸侯
→2巨駓,妻蜀山氏
→3芒昧,妻逿伊氏
→4夷栗,妻女儀氏
→5柏堅,妻赤水氏
→6節莖,妻鉅閭氏
→7赫胡,妻摩利氏
→8封胥,妻女娥氏
→9依盧,妻九方氏
→10啟昆,妻有蟜氏附寶
→11黃帝,姓姬,公孫氏, B2708生於軒轅之丘,都涿鹿,在位於B2697-2608
→12揮,妣諸葛氏,發明弓箭,賜姓張,黃帝三妃彤魚氏長子,張姓始
→張昧→張台駘→張伊源→張侯→張立芳→張坤→張敦吾→張郊→張仲熙→張吳光
→張天傑→張欽若→張榆→張臨→張宜→張陽→張安→張考→張承→張嚳
→張琦→張希→張燧→張秦→張還→張純→張質→張康→張啟→張立
→張瑰→張秩→張庖→張顥→張洙→張逸→張都→張助→張須→張圓
→張肖→張昶→張浚→張惠→張誼→張穩→張元→張正→張炳→張辰
→張本→張灼→張袞→張靈→張宏→張道→張仲→張逸→張伯謙→張信明
→張實→張禹臣→張元馭→張熙→張元叔→張奉義→張高陵→張宣武→張侯→張老
→張君臣→張趯→張骼→張進明→張孟談→張柳朔→張開地→張平
→張良,漢初劉邦謀士。
第二例,李姓(黃帝為11世)
(12~16世略)
→17恩成,歷虞,夏,為紂大理官
→18理征,字德靈,為翼隸中吳伯,妻契合氏,李姓之先,出自帝顓頊高陽氏
→19理利貞
→20李昌祖,契和氏女生,陳國(淮陽)大夫,李姓始
→21李彤德
→22李碩宗
→23李慶
→24李承
→25李碩宗,周康王賜苦縣(鹿邑)為采邑
→26李顯
→27李爽
→28李環鼎
→29李爵
→30李寅龍
→31李熙寵
→32李堯
→33李輝
→34李連順
→35李乾,娶益壽氏女嬰敷,李利貞生子昌祖,至十六世孫乾,字元果,周朝上御史大夫
→36李耳(B571-?)字伯陽,外字聃,號老子,柱下史,楚苦縣(鹿邑)厲鄉曲仁里人(李姓著名人物)。
第三例,田姓(黃帝為11世)
(12~63世略)
→64陳厲公佗(他,躍),桓公弟,其母蔡女,故蔡人為佗殺五父及免而立之,B706-701,(繼桓公)
→65田敬仲陳完(B707-?),陳國大夫,B672避禍逃齊,謚為敬仲
→66田稚(囁),字孟夷,田姓始
→67田渭(愍),孟庄
→68田文子,須無,事齊庄公
→69田桓子,無宇,事齊庄公,封高唐邑,?B494殺齊君
→70田武子開
→71田厘子乞,為齊景公大夫,其收賦小斗受,予民大斗,民思田氏,B459卒
→72田成子常,選後宮以百數,有70餘子,?B481年殺右相監止和齊簡公
→73田襄子盤(塈),相齊宣公B410-405
→74田莊子白,相齊宣公B404-387
→75悼子,B386-385
→76齊太公田和,相齊宣公,B391遷康公貸於海上,食一城
→77田侯剡,田午弒田侯,B384-375
→78齊桓公田午,弒田侯及其孺子喜而兼齊,B374-357
→79齊威王田因齊,齊康公卒,36年卒,B356-320
→80靖郭君田嬰(忌),宣王庶弟,封薛,有子四十人,B322年又改封於薛
→81田文,孟嘗君,襲封薛(滕縣),謚文子,B317年為魏相(田姓著名人物)
第四例,趙姓,(黃帝為11世)
(12~23世略)
→24季勝(自蜚廉生季勝已下五世至造父)
→25孟增,孟增幸於周成王,是為宅皋狼
→26衡父
→27造父,造父以善御幸於周穆王B976-923,封趙國(彘縣改永安)
→33奄父,名公仲,周宣王近御,助"宣王中興",趙姓初興,趙姓始
→34叔帶,救周宣王,沖出重圍,為感激救命之恩,宣王任為執政,趙宗益興
→38公明
→39趙夙,字叔帶,滅霍,魏,耿,晉獻公賜耿(河東皮氏縣耿鄉) (B661)
→40共孟
→41成季趙衰,字子余,號冬曰,妻咎如以少女,生盾,隨重耳有功,居原(原平),任國政,-B622
→42趙穿,側室子,稱趙武子,弒靈公立襄公弟黑臀為晉成公,因功食采邑邯鄲
→43趙朔,娶晉成公姊,景公3年,大夫屠岸賈殺,-B595
→44文子趙武,名葆,趙氏孤兒,為晉正卿,續宗40?年卒,B595-
→45趙成,稱景叔
→46簡子趙鞅,有建樹,奉邑等同於諸侯,B?-476
→47伯魯,襄子兄,早死
→48代成君趙周,伯魯子
→49獻侯趙浣,代成君子,自耿徙趙中牟(盪陰牟山側),桓子逐後一年復位,15年卒,B423-409
→50烈侯趙籍,正式建趙國,都晉陽,9年卒,B408-387
→51敬侯趙章,B386遷都邯鄲,B376年三家分晉,12年卒,B386-375,----
→52成侯趙種,B369封晉君以端氏,25年卒,B374-350
→53肅侯趙語,晉君徙處屯留,24年卒,秦\楚\燕\齊\魏出銳師各萬人來會葬,B349-326
→54武靈王趙雍,娶韓女,陽文君趙豹相,B325—B299為趙王,27年稱主父,B299年餓死沙丘宮,(趙姓著名人物)。
第五例,韓姓(黃帝為11世)
(12~32世略)
→33晉唐叔虞,姓姬,字子於,武王少子,成王封恭國侯,唐國(翼城),壽99歲,葬太原龍山
→34晉侯燮父,改國號為晉
→35晉武侯寧族(曼期)
→36晉成侯服
→37晉厲侯福,B?-859
→38晉靖侯宜臼,17年共和,18年卒,B858-840, 共和B841-827(14)
→39晉厘侯司徒,18年卒,B814-796
→40晉獻侯籍(B827-784),11年卒,B795-784
→41晉穆侯費王,取齊女姜氏,7年,伐條,生太子,27年卒,B810-784
→42曲沃桓叔成師,穆侯少子,封曲沃,號桓叔,欒賓相,B730年卒,B745-731
→43曲沃庄伯釧(鱓),B714年卒,B730-716
→44晉武公稱(746-677),更號曲沃武公為晉武公,都晉國,通年39年卒,公位2年,B715立-677
→45韓武子萬
→46賕伯
→47定伯簡
→48輿
→49韓獻子韓厥,事晉,封於韓原(韓城縣南),晉悼公10年卒
→50韓宣子起,徙居」州」 河內(沁陽),韓姓始
→51韓貞子須,徙居平陽(臨汾西南)
→52韓簡子不信(不佞)
→53韓莊子庚
→54韓康子虎,共敗知伯,擴地,?-B441
→55韓武子啟章,殺鄭幽公,16年卒,B440-424 B424-409
→56韓景侯處(虔),分晉,伐鄭,取雍丘,6年B403列諸侯,9年卒,B408-400
→57韓列(武)侯取,13年卒,B399-387
→58韓文侯,10年卒,B386-377
→59韓哀侯,B375滅鄭,徙都鄭,6年,B376-375韓嚴弒其君
→60韓懿(庄)侯,12年卒,B374-363
→61韓昭侯,B351年,申不害相韓,26年卒,B362-333
→62韓宣惠王,B322年君號為王,21年卒,B332-312
→63韓襄王倉,16年卒,B311-296
→64公叔伯嬰
→65伐木
→66韓信,事劉邦,漢初著名將帥,被劉邦殺,(韓姓著名人物)。

Ⅸ 栗姓的由來和故事,祖先,民族等


①風俗通:古栗陸氏之後。望出長女。
②路史:戰國時有燕國戰將栗腹。
③中國姓氏集:清時有栗耀,渾源人,字仲然,道光時進士,累官湖北按察史。
④風俗通義:古栗陸氏之後,漢有栗融,字客卿。按,清有嘉慶舉人栗應宏。
栗姓 LI
按《風俗通義》:古栗陸氏之後
(遠古時代,經盤古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 、女媧 氏以至神農氏,天下為12氏: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 、赫胥氏、尊廬氏、祝融氏、伏犧氏、神農氏。在炎黃古史傳說體系中,排列在前的是伏羲(太皞系)、然後依次是神農(炎帝系)、軒轅(黃帝系)等等,至於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等,則是從伏羲氏到神農氏之間過渡的氏族人物,屬於太皞系。容成氏和倉頡氏較晚),
據《易·系辭·疏》《禮記正義·序》《帝王世紀》和《漢書·古今人表》等多種史料記載:「太昊庖羲氏沒,女媧氏立為女皇,亦風姓,承庖犧制度, 女媧氏沒,次有大庭氏,柏皇氏, 中央氏, 栗陸氏, 驪連氏, 赫胥氏, 尊蘆氏, 混沌氏,昊英氏, 有巢氏, 朱襄氏, 葛天氏, 陰康氏, 無懷氏凡十五世,皆襲庖犧之號」。)
可見栗姓出自華夏最古老姓氏之一的栗陸氏,伏羲後人。
漢有栗融,字客卿。
清有嘉慶舉人栗應宏。
路史:戰國時有燕國戰將栗腹。
中國姓氏集:清時有栗耀,渾源人,字仲然,道光時進士,累官湖北按察史。
此外,有宋姓人躲避官府追殺改為栗姓。
此外,滿族中有栗姓。
栗姓也是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今河南、山東、河北、陝西、北京、天津、安徽等地。如果是河南的有很大的可能是來源於大槐樹遷民的後人。
比如:臨漳縣栗崗村:
明洪武十八年,漳河發大水,將原崗村沖毀,後以栗姓為主的村民南遷,另建新村,取村名栗家崗村,後簡化為栗崗村。栗崗村現有耕地1314畝,農業人口1152人。
栗辛庄:
據查,明初,栗姓人山西洪洞遷此定居,故名栗新莊,後演變為栗辛庄。栗辛庄耕地面積1230畝,農業人口1103人。
泰安市泰山區栗林庄:因村近栗姓墳地,初名「栗家林」,後演化為「栗林庄」。
總的來說,栗姓人少而且分散在大江南北,從東北到中原 從華北到南方湘粵台灣等省均有栗姓後人。
查看全部2個回答
補腎_ 試下這六個步驟 千萬要記住
補腎24歲開始,性生活很短,目前做了這六個步驟,每次都穩定在很長以上...
哈爾濱惠然中醫診所..廣告 
吃什麼補腎啊_試下這七個步驟 適合25歲以上男人
吃什麼補腎啊_從23歲開始,性生活,沒超過2分鍾,現在做了這七個步驟,老婆又扭又叫,幸福迭起!
哈爾濱惠然中醫診所..廣告 
相關問題全部
廣告栗子補腎性生活短教你穩定半個小時以上
適用23歲以上栗子補腎,從23歲開始,就只有兩分鍾的生活用了這三個步驟後,每次在半個小時,你不想要嗎?
572020-04-29
栗姓的由來
一.姓氏淵源 ①風俗通:古栗陸氏之後。望出長女。 ②路史:戰國時有燕國戰將栗腹。 ③中國姓氏集:清時有栗耀,渾源人,字仲然,道光時進士,累官湖北按察史。 ④風俗通義:古栗陸氏之後,漢有栗融,字客卿。按,清有嘉慶舉人栗應宏。 按《風俗通義》:古栗陸氏之後 遠古時代,經盤古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 、女媧 氏以至神農氏,天下為12氏: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 、赫胥氏、尊廬氏、祝融氏、伏犧氏、神農氏。在炎黃古史傳說體系中,排列在前的是伏羲(太皞系)、然後依次是神農(炎帝系)、軒轅(黃帝系)等等,至於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等,則是從伏羲氏到神農氏之間過渡的氏族人物,屬於太皞系。容成氏和倉頡氏較晚) 據《易·系辭·疏》《禮記正義·序》《帝王世紀》和《漢書·古今人表》等多種史料記載:「太昊庖羲氏沒,女媧氏立為女皇,亦風姓,承庖犧制度, 女媧氏沒,次有大庭氏,柏皇氏, 中央氏, 栗陸氏, 驪連氏, 赫胥氏, 尊蘆氏, 混沌氏,昊英氏, 有巢氏, 朱襄氏, 葛天氏, 陰康氏, 無懷氏凡十五世,皆襲庖犧之號」。) 可見栗姓出自華夏最古老姓氏之一的栗陸氏,伏羲後人。 此外,有宋姓人躲避官府追殺改為栗姓。 考證:栗姓的原姓為李 安使之亂爆發後,長安城中的李隆基西去蜀地,在那時有一個李姓王孫與皇族走散,隱與渭河以北的一座山谷中!而後為敝人耳目,把李通為栗姓!此外,滿族中有栗姓。 二.遷徙分布 栗姓也是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今河南、山東、河北、陝西、北京、天津、安徽等地。如果是河南的有很大的可能是來源於大槐樹遷民的後人。 比如:臨漳縣栗崗村: 明洪武十八年,漳河發大水,將原崗村沖毀,後以栗姓為主的村民南遷,另建新村,取村名栗家崗村,後簡化為栗崗村。栗崗村現有耕地1314畝,農業人口1152人。 栗辛庄: 據查,明初,栗姓人山西洪洞遷此定居,故名栗新莊,後演變為栗辛庄。栗辛庄耕地面積1230畝,農業人口1103人。 泰安市泰山區栗林庄:因村近栗姓墳地,初名「栗家林」,後演化為「栗林庄」。 山東蒼山縣蘆柞鄉小卞莊有200多家姓栗的,離老家---長城鎮栗堡不遠,才10里路 聽說是道光年間遭難了 被抄家了 滅門之災 很多逃跑了 跑的全國各地都有 附近鄉鎮也有不少栗姓同宗 比如長城鎮前王莊, 三合鄉栗皇路,江蘇邳縣(邳州市)栗家。 總的來說,栗姓人少而且分散在大江南北,從東北到中原 從華北到南方湘粵台灣等省均有栗姓後人。 (1)根據《春秋左傳》,《國語》,《史記三家注》等古籍記載,周朝時晉齊往來密切.主要是親緣往來和屏周的戰爭往來,由此帶動經濟文化往來,這在當時是重要的治政往來需要萬方數據和治政往來的基礎.齊姜女占據特殊重要地位是肯定的. (2)晉靖侯的後代,受封在栗(今河北架城縣地)的後世孫架枝的孫子架書,曾率下路軍隨同晉主帥谷G克,於魯成公二年(公元前590年)援救魯國同齊軍作戰.奉之戰後,從弈中邱輿擊馬隆. 古代進軍,下路軍為左路軍團,是支援保障軍團.前面解說到,晉軍進入今天的博山秋谷地,根據地形看,必用下軍,即左路支援保障軍團駐守齊魯主要通道,古萊蕪谷.即今天博山到萊蕪的主要通道,博山城區一帶及神頭南出青石關到萊蕪的交通要道,有架叔的親族領兵駐守.而且沿秋谷到今天淄川城子駐兵扎守,同齊國談判.這樣,沿線應該留下架氏後代(貴族將兵親族).根據實地察勘,沿線確有數量可觀的栗氏族群村落分布.特別是古關卡的隘口咽喉地帶平闊地,都有栗姓族群村落居住地.(3)晉平公六年(公元前547年)晉國貴族栗逞(架盈,齊庄公三年)獲罪逃跑到齊國.晉平公八年,齊庄公暗派親逞潛回曲沃,齊國隨後兵壓太行,准備攻晉.但是親逞敗露,齊軍撤回,親氏在晉國遭滅族之災.栗氏活著的逃到齊國,所以到齊景公三年(公元前542 年)齊國田,鮑,高,架四大族氏共同平滅崔抒氏,慶氏亂政,原本晉國周宗室栗姓家族成為姜姓齊國的公卿貴族.這一史實同時說明,齊國立政不單純是以姜氏血親為基礎,而是擴展到五姓旺族立政,這比單純以姬姓宗親為根基立政的晉國以及周魯等宗主國進步發展.所以,架姓家族遷人齊國,成為貴族宗支,齊國成為晉國公卿貴族的避難求生地.晉定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85年),晉公卿范中行遭四公卿(晉知伯與趙韓魏四卿貴族)攻滅分割土地的災難,兩個兒子跑到齊國避難求生.就連晉國的國主晉出公,也在內亂中無法在晉國維持統治,在位十七年(公元前453年),要跑到齊國避難求活,可憐死在路上.這些史實證明,晉國姬姓宗室分裂敗落,難承唐叔虞開業的祖祭.遷到齊國來的姬宗大族(周宗親族),親氏,范氏(架,范都是姬姓宗支受封邑立氏的周宗族)這些重要宗族,必定要在齊國立宗祀祭祖親.問題是宗族分支不能再立唐叔虞廟祀,立母系先族神祀廟祭是唯一可行並且能標志宗親關系的可行途徑,立姜氏女母神廟祭,成為親,范 氏等晉宗親必行的祖祭方式.齊國政權更迭與權力爭斗嚴重,栗,范氏難立足,遷徙國都外,或者南遷古萊蕪谷,即今天博山到萊蕪,沂源等地帶魯國地域,方便好活.因為親叔將兵散布在這里有栗氏族群居落, 范氏(范中行祖為晉重卿士燮,魯成公二年為晉都克副將在棄中秋輿,今博山地與齊軍作戰)也有族群居落,所以沿古"賓中"出峽谷到今天博山神頭地域的開闊地,晉宗族架,范氏族群居落地建母祖祭廟"顏(賓)文姜"祠成為必然.同時利於宣揚齊國地域附近應該有架,范氏的祖瑩地).
43 瀏覽29632017-09-11
粟姓的起源?
栗姓的來源 栗,樹名,俗稱板栗樹,果實包於多刺的殼內。甲骨文的栗字像一株樹上長出了有刺的果實。栗人十分了解栗樹的用途,擅長種植栗樹,以栗樹為其氏族的神樹。栗樹成為氏族的原始圖騰,並以此命名氏族名和族徽,最終出現栗姓。 栗姓源出有兩支:風姓和子姓。 其一源自風姓。古代傳說中,伏羲氏之後女媧氏即位,共封十三氏為諸侯,均為風姓。栗陸氏居北,排第四。栗陸氏之後有栗氏。 其二源自子姓。栗,商代古國(故地在今河南夏邑城關鎮),後被周所滅,子孫以國為氏。子姓栗氏的歷史約有3100年。 當今栗姓人口約30萬,在全國姓氏中列第249位。栗姓在河南地區分布特別集中,佔全國栗姓總人口的一半,其次分布於河北、山西、安徽、陝西等地。
5 瀏覽8722016-09-22
關於栗氏的由來和歷史
①風俗通:古栗陸氏之後。望出長女。 ②路史:戰國時有燕國戰將栗腹。 ③中國姓氏集:清時有栗耀,渾源人,字仲然,道光時進士,累官湖北按察史。 ④風俗通義:古栗陸氏之後,漢有栗融,字客卿。按,清有嘉慶舉人栗應宏。 河南林州市臨淇鎮的,鎮上姓栗的特別多,號稱「栗半街」!我們這支也是從山西而來,大概五百年前由山西潞州(即今潞州市)遷至此地,第一代祖先諱儒,之後宗族昌盛,傳至今已有二十幾代了。
12 瀏覽1647
中國有多少姓栗的?
一.姓氏淵源 ①風俗通:古栗陸氏之後。望出長女。 ②路史:戰國時有燕國戰將栗腹。 ③中國姓氏集:清時有栗耀,渾源人,字仲然,道光時進士,累官湖北按察史。 ④風俗通義:古栗陸氏之後,漢有栗融,字客卿。按,清有嘉慶舉人栗應宏。 按《風俗通義》:古栗陸氏之後 遠古時代,經盤古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 、女媧 氏以至神農氏,天下為12氏: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軒轅氏 、赫胥氏、尊廬氏、祝融氏、伏犧氏、神農氏。在炎黃古史傳說體系中,排列在前的是伏羲(太皞系)、然後依次是神農(炎帝系)、軒轅(黃帝系)等等,至於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畜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等,則是從伏羲氏到神農氏之間過渡的氏族人物,屬於太皞系。容成氏和倉頡氏較晚) 據《易·系辭·疏》《禮記正義·序》《帝王世紀》和《漢書·古今人表》等多種史料記載:「太昊庖羲氏沒,女媧氏立為女皇,亦風姓,承庖犧制度, 女媧氏沒,次有大庭氏,柏皇氏, 中央氏, 栗陸氏, 驪連氏, 赫胥氏, 尊蘆氏, 混沌氏,昊英氏, 有巢氏, 朱襄氏, 葛天氏, 陰康氏, 無懷氏凡十五世,皆襲庖犧之號」。) 可見栗姓出自華夏最古老姓氏之一的栗陸氏,伏羲後人。 此外,有宋姓人躲避官府追殺改為栗姓。 考證:栗姓的原姓為李 安使之亂爆發後,長安城中的李隆基西去蜀地,在那時有一個李姓王孫與皇族走散,隱與渭河以北的一座山谷中!而後為敝人耳目,把李通為栗姓!此外,滿族中有栗姓。 二.遷徙分布 栗姓也是明朝山西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今河南、山東、河北、陝西、北京、天津、安徽等地。如果是河南的有很大的可能是來源於大槐樹遷民的後人。 比如:臨漳縣栗崗村: 明洪武十八年,漳河發大水,將原崗村沖毀,後以栗姓為主的村民南遷,另建新村,取村名栗家崗村,後簡化為栗崗村。栗崗村現有耕地1314畝,農業人口1152人。 栗辛庄: 據查,明初,栗姓人山西洪洞遷此定居,故名栗新莊,後演變為栗辛庄。栗辛庄耕地面積1230畝,農業人口1103人。 泰安市泰山區栗林庄:因村近栗姓墳地,初名「栗家林」,後演化為「栗林庄」。 山東蒼山縣蘆柞鄉小卞莊有200多家姓栗的,離老家---長城鎮栗堡不遠,才10里路 聽說是道光年間遭難了 被抄家了 滅門之災 很多逃跑了 跑的全國各地都有 附近鄉鎮也有不少栗姓同宗 比如長城鎮前王莊, 三合鄉栗皇路,江蘇邳縣(邳州市)栗家。 總的來說,栗姓人少而且分散在大江南北,從東北到中原 從華北到南方湘粵台灣等省均有栗姓後人。 (1)根據《春秋左傳》,《國語》,《史記三家注》等古籍記載,周朝時晉齊往來密切.主要是親緣往來和屏周的戰爭往來,由此帶動經濟文化往來,這在當時是重要的治政往來需要萬方數據和治政往來的基礎.齊姜女占據特殊重要地位是肯定的. (2)晉靖侯的後代,受封在栗(今河北架城縣地)的後世孫架枝的孫子架書,曾率下路軍隨同晉主帥谷G克,於魯成公二年(公元前590年)援救魯國同齊軍作戰.奉之戰後,從弈中邱輿擊馬隆. 古代進軍,下路軍為左路軍團,是支援保障軍團.前面解說到,晉軍進入今天的博山秋谷地,根據地形看,必用下軍,即左路支援保障軍團駐守齊魯主要通道,古萊蕪谷.即今天博山到萊蕪的主要通道,博山城區一帶及神頭南出青石關到萊蕪的交通要道,有架叔的親族領兵駐守.而且沿秋谷到今天淄川城子駐兵扎守,同齊國談判.這樣,沿線應該留下架氏後代(貴族將兵親族).根據實地察勘,沿線確有數量可觀的栗氏族群村落分布.特別是古關卡的隘口咽喉地帶平闊地,都有栗姓族群村落居住地.(3)晉平公六年(公元前547年)晉國貴族栗逞(架盈,齊庄公三年)獲罪逃跑到齊國.晉平公八年,齊庄公暗派親逞潛回曲沃,齊國隨後兵壓太行,准備攻晉.但是親逞敗露,齊軍撤回,親氏在晉國遭滅族之災.栗氏活著的逃到齊國,所以到齊景公三年(公元前542 年)齊國田,鮑,高,架四大族氏共同平滅崔抒氏,慶氏亂政,原本晉國周宗室栗姓家族成為姜姓齊國的公卿貴族.這一史實同時說明,齊國立政不單純是以姜氏血親為基礎,而是擴展到五姓旺族立政,這比單純以姬姓宗親為根基立政的晉國以及周魯等宗主國進步發展.所以,架姓家族遷人齊國,成為貴族宗支,齊國成為晉國公卿貴族的避難求生地.晉定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85年),晉公卿范中行遭四公卿(晉知伯與趙韓魏四卿貴族)攻滅分割土地的災難,兩個兒子跑到齊國避難求生.就連晉國的國主晉出公,也在內亂中無法在晉國維持統治,在位十七年(公元前453年),要跑到齊國避難求活,可憐死在路上.這些史實證明,晉國姬姓宗室分裂敗落,難承唐叔虞開業的祖祭.遷到齊國來的姬宗大族(周宗親族),親氏,范氏(架,范都是姬姓宗支受封邑立氏的周宗族)這些重要宗族,必定要在齊國立宗祀祭祖親.問題是宗族分支不能再立唐叔虞廟祀,立母系先族神祀廟祭是唯一可行並且能標志宗親關系的可行途徑,立姜氏女母神廟祭,成為親,范 氏等晉宗親必行的祖祭方式.齊國政權更迭與權力爭斗嚴重,栗,范氏難立足,遷徙國都外,或者南遷古萊蕪谷,即今天博山到萊蕪,沂源等地帶魯國地域,方便好活.因為親叔將兵散布在這里有栗氏族群居落, 范氏(范中行祖為晉重卿士燮,魯成公二年為晉都克副將在棄中秋輿,今博山地與齊軍作戰)也有族群居落,所以沿古"賓中"出峽谷到今天博山神頭地域的開闊地,晉宗族架,范氏族群居落地建母祖祭廟"顏(賓)文姜"祠成為必然.同時利於宣揚齊國地域附近應該有架,范氏的祖瑩地). 三.歷史名人 漢有栗融,字客卿。 清有嘉慶舉人栗應宏。 路史:戰國時有燕國戰將栗腹。 清時有栗耀,渾源人,字仲然,道光時進士,累官湖北按察史。 栗成金:男,1933年10月1日生於河南林縣,籍貫河南省林州市,1958年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飛機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工程系高分子材料教研室,教授。60年去"蘇聯"學習2年後在北航高分子材料專業任教至今,先後承擔非金屬材料、塑料模具設計、復合材料、復合材料製品工藝等專業課教學;科研成果有:"復合材料旋冀用預浸膠機"研製,獲航空工業部科技進步3等獎;"復合材料旋翼"研製,獲航空部科技進步2等獎;"棉桿纖維復合材料及其葉片"研製,在"七屆"全國復合材料會議文集;"聚四氟乙烯材料間及其與其他材料間粘接技術"研究,被成功應用,獲校科技成果4等獎;"纏繞成型兩端具有外彎邊,內襯F-4膜層的筒形件"研製,在加拿大國際復合材料學術會議發表;"多功能微機控制預浸膠機"研製,1994年通過部級鑒定:"該機設計合理,結構緊湊,技術先進,功能齊全,適用范圍廣,屬國內首創,國內外查新確認,尚未見到公開發表的同樣研究內容"。本項目服務於研製或生產復合材料預浸料,包括各種纖維粗、細紗(或布)供應;去濕;供膠和浸膠;烘乾;冷卻;揭、墊隔離層;縱切;收卷等;可進行液、熔、膜浸;制膠膜:單帶或多帶同時浸;各種質量參數均能有效調控,獲航空部科技進步2等獎;獲國家發明獎3等獎;纖維預浸漬工藝及裝置研究,獲航天部科技進步2等獎;獲光華科技基金獎3等獎;獲政府特殊津貼。傳略被載入"中國當代科技發明家大辭典"、"中國大網路專家人物傳集"、"世界名人錄"、"中華人物辭海"、"中國專家大辭典"、"中華人物大典"、"中國專家人才庫"。 栗淑敏:女,1943年11月生,河南滑縣人,大學文化,中共黨員,天津一中史地學科組組長,高級教師,教科室教研員,天津市教研室兼職教研員,天津和平區地理學會理事長。對教育教學工作兢兢業業,曾多次在市、區做觀摩課、地理教學手段改革展示、教學模式理論講座等。多年擔任高三畢業班地理教學工作,所教學生地理高考成績名列天津市前茅,曾在天津市地理高考復習經驗交流會上發言。參加中央教科所組織的「八五」規劃重點科研項目「中學學科能力目標與培養」的研究,並於1990年出版《中學學科能力目標與培養》地理分冊一書。參與舉辦全國「中學學科能力目標與培養」學習班的組織工作,並在學習班發言。1998年帶領地理學科組研究突破教學難點的教學手段,並編寫和製作「月相的變化」計算機教學軟體,此軟體在首屆全國計算機輔助地理教學軟體研究會上演示,榮獲一等獎。培養和指導青年教師在市級雙優課中獲優秀獎。參加編寫和修改從小學至初中年級活動課程活頁材料。1998年參加高中課改實驗學科課程導學叢書——史地分冊的編寫,並於1999年出版。多次被學校評為優秀教師、天津市電化教育先進工作者。 栗穎達:1939年出生,中共黨員,教授,主任醫師,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副院長,神經外科主任。兼任中國抗癌協會海南分會副理事長、海南省神經外科學會副主任委員。海南省衛生系列高級技術職務評審委員會成員、廣東微侵襲神經外科治療中心學術顧問。畢業於貴陽醫學院醫療系。從事神經外科的臨床、教學、科研工作、在顱腦損傷、顱內腫瘤、腦血管病、腦膿腫、腦積水等疾病診治方面有精深的研究。1986年參加中國醫療隊援外時,因業績突出獲幾內亞比索政府頒發的榮譽證書。參與研究的一項科研成果,1983年獲貴州省政府榮譽獎;1984年獲貴州省衛生廳一等獎。主持研究的三項科研成果1992年以來分別獲得三亞市科技進步一、二、四等獎,有兩項科研成果載入《中國技術成果大全》1991年第17期和《中國實用科技成果大辭典》。發表論文40餘篇,曾赴曼谷、新加坡、奧地利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並在會上交流論文3篇,代表作有「垂體卒中」。「非腫瘤性大腦導水管梗阻及正中孔粘連」、「談顱腦手術的止血技術」等。1996年獲省政府授予「海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稱號,1997年獲「三亞市優秀知識分子」稱號。 栗 傑:1961年11月生,內蒙古准格爾旗人,中專文化,主治醫師,內蒙古准格爾旗衛生防疫站工會主席、結核病防治所所長。1982年於伊克昭盟衛生學校畢業後,先後在大路峁衛生院和榆樹清中心衛生院工作;1992年被調到准格爾旗衛生防疫站工作;1995年從事衛生防疫站的結核病防治工作,承擔衛生部「加強與促進結核病控制項目」,此項目在內蒙古西部屬首次實施,項目實施3年來各項指標均達到了衛生部結核病控制中心和自治區結防所的要求,1997年底被自治區衛生廳評為全區結核病控制項目先進集體。 栗全喜:1949年7月生,內蒙古准格爾旗人,中共黨員,初中文化,助理經濟師,內蒙古准格爾旗第一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黨支部書記。1964年10月在准格爾旗五字灣鄉手工業合作社參加工作;1979~1998年在准格爾旗建築公司工作,先後任副總經理、總經理等職;1998年5月任准格爾旗第一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栗志孝:1930年12月生,陝西府穀人,現就職於伊克昭盟東勝市飲食服務公司,盟、市政協委員,東勝市第三屆政協常委,東勝市工商聯副主任。是伊克昭盟東勝市有名的糕點師傅,東勝市糕點飲食門市部創始人,多次被評為東勝市飲食服務先進個人,並受到獎勵。1949年前在家學藝,主要是靠做樣點為生;1949~1953年在伊金霍洛旗種地;1953年春到東勝開糕點銷;1956年公私合營參加工作,創辦糕點門市部,任經理。糕點門市部由4人發展到35人,為國家創利100多萬元,由小店鋪發展建成200多平方米的二層小樓、曾帶隊到上海、天津、北京等地學習糕點製作,使東勝市糕點品種、質量大有提高,為滿足人民生活需要、提高人民健康、改善人民群眾糕點食品供應做出了貢獻。 栗潤泉:1932年3月生,河北省撫寧縣人。副教授。中共黨員。畢業於河北師范學院中文系。曾任河北秦皇島教育學院中文科主任,兼任河北省教育學院系統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現已退休。主要業績:1950年畢業後,即從事教育工作,歷任小學教師、教導主任;中學語文教師、教研組長;大學副教授等職。50年代起在地方報刊上發表兒童文學、散文、詩歌。曾參加江蘇常熟程癯鶴老先生主辦之「嚶鳴詩社」在《嚶鳴》詩集上發表古體詩多首。到高等學校任教後曾參加北方五省協編《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讀》,(遼寧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撰寫了《張天翼:〈華威先生〉》;參加編寫了《中國現代文學提要》河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並撰寫了書中的《張天翼》、《沙汀》、《艾蕪》等章節,參與該書的審稿與修改工作;參加編著了《新中國文學四十年》連廣西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發表古體詩《游北戴河海濱》,收於《全國詩社詩友作品選萃》(群言出版社1992年版);《中秋懷友人》,收於《中華詩詞佳作選》;(甘肅民族出版社1991年出版)《無題》收於《當代千家詩詞選》;(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版)參與主編《新時期100部中篇小說漫評》,任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自1979年起連續獲秦皇島市教委先進工作者、記功、記大功獎,被評為優秀黨員。曾獲秦皇島市100名優秀知識分子榮譽稱號。 栗 俐:1941年4月生,雲南昆明市人。副主任醫師,現在雲南中醫學院中醫門診部和雲南省葯材公司「延壽堂」老店應診。1962年畢業於雲南中醫學院,中醫專業,從事中醫臨床工作已38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診治婦科疾病及內兒科疑難雜症。筆者在診治疾病過程中十分重視人與自然環境,人的精神狀態,臟腑功能,氣血運行情況,認真辨證施治,審證求因,從整體觀念出發,重視通因通用,以通為用調整臟腑功能,增強機體新陳代謝,驅除病邪,平衡陰陽,使身心恢復健康。曾撰寫「120例瘀血性頭痛臨床療效觀察」,刊載於《雲南中醫葯雜志》1991年第5期。 栗 蕊:女,1934年9月6日生,山西人。北京中醫葯大學附屬護國寺中醫醫院副主任、副主任醫師。1950年從師那松山老師學習中醫(那老在安定醫院名醫);先後學習"中醫經典"等針灸學,同時向曹希平醫師學習臨床(曹醫師北京市中醫醫院院長);1953年參加北京市中醫進修學校門診部工作,在針灸科工作,由於工作方便當時中醫師進修學習都在中午、晚上、講課,因此我便去中醫進修班進修到了兩年西醫。醫療特長與成就:1957年經北京市衛生局考試針灸醫師合格,便正式搞針灸專科,治療專治(甲狀腺瘤、甲亢、甲低)針灸治療手法比較專長,同一般醫師手法不一般。"採用針灸綜合治療法治療'癭'(甲狀腺腫)906例療效觀察"參加山西治療甲狀腺會議論文資料。"針刺治療癭病體會"1964年北京學會年論文等;1982年參加國際第一屆第二屆針灸針麻會議,住院觀察針灸治療甲亢112例療效分析,被市科委評為科研成果三等獎。

Ⅹ 破釜沉舟的歷史人物,詳細故事

破釜沉舟的歷史人物是楚霸王項羽

故事簡介:項羽誅殺了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揚諸侯。他首先派遣當陽君、蒲將軍率領二萬人渡過漳河,援救鉅鹿。戰爭只有一些小的勝利,陳余又來請求增援。項羽就率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把船隻全部弄沉,把鍋碗全部砸破,把軍營全部燒毀,只帶上三天的干糧,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決死戰斗,毫無退還之心。部隊抵達前線,就包圍了王離,與秦軍遭遇,交戰多次,阻斷了秦軍所築甬道,大敗秦軍,殺了蘇角,俘虜了王離。涉間拒不降楚,自焚而死。這時,楚軍強大居諸侯之首,前來援救鉅鹿的諸侯各軍築有十幾座營壘,沒有一個敢發兵出戰。到楚軍攻擊秦軍時,他們都只在營壘中觀望。楚軍戰士無不一以當十,士兵們殺聲震天,諸侯軍人人戰栗膽寒。項羽在打敗秦軍以後,召見諸侯將領,當他們進入軍門時,一個個都跪著用膝蓋向前走,沒有誰敢抬頭仰視。自此,項羽真正成了諸侯的上將軍,各路諸侯都隸屬於他。

閱讀全文

與趙栗趙娃歷史什麼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