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哪些經典的歷史故事
1、指鹿為馬
趙高想要叛亂(篡奪秦朝的政權),恐怕各位大臣不聽從他,就先設下圈套設法試探。於是帶來一隻鹿獻給二世,說:「這是一匹馬。」二世笑著說:「丞相錯了吧?您把鹿說成是馬。」
問身邊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趙高說是馬,有的說是鹿,趙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傷(或陷害)那些說是鹿的人。以後,大臣們都畏懼趙高。
2、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赤壁之戰的一個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萬支箭),機智的諸葛亮一眼識破是一條害人之計,卻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後來,有大霧天幫忙,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調了幾條草船誘敵,終於借足十萬支箭,立下奇功。
3、負荊請罪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與澠池會盟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
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4、完璧歸趙
公元前283年,趙惠文王時,趙國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這件事,派人送趙都給趙王一封信,說願意用十五座城給趙國,請求換取和氏璧。趙王跟大將軍廉頗及許多大臣商量:想把這塊寶玉給秦國,又怕得不到秦國的城,白白受欺騙;想不給吧,又擔心秦兵打過來。
最後派藺相如出使秦國,交換玉璧,藺相如到了秦國以後,發現秦王並未真心想用城池交換和氏璧,便提出了吃素食交換玉璧的計謀,在此期間。讓人把玉璧偷偷送回秦國。
5、曹沖稱象
曹沖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成人(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
曹沖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等於大象的質量)就能知道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貳』 中國歷史上鮮為人知的神話傳說有哪些
1、百鳥朝鳳
很久以前,鳳凰只是外形很平常的小鳥,但是它很勤勞,會把吃不完的食物都藏進洞里。有一年,森林大旱,鳥兒都餓得頭昏眼花。這時,鳳凰急忙打開山洞,把自己藏的食物分給大家。
旱災過後,為了感謝鳳凰的救命之恩,鳥兒們都從自己身上選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來,製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鳥衣獻給鳳凰,並一致推舉它為鳥王。以後,每逢鳳凰生日之時,四面八方的鳥兒都會飛來向鳳凰表示祝賀,這就是百鳥朝鳳。
2、仙女造橋
很久以前,上天三元仙子每年中元節去承受人間的香火供奉,不巧這一年上元仙子因為有事不能離開,只好拜託其他兩位仙子飛下天界。她們見這裏海秀山奇、人民淳樸,便心生愛意。為回報百姓的祭奉盛情,兩位仙子見海島與大陸交通不便,便修一座海橋連接起來,以造福人間。
3、華胥生伏羲
伏羲的母親名為華胥,是華胥國的女首領。華胥某次外出旅遊,走到雷澤的湖邊,恰巧看到地上有一個特別大的腳印,於是她忍不住好奇,輕輕用腳踩了一下,緊接著就感應受孕,並且在懷胎十二年後,最終生下伏羲。
4、神農嘗百草
神農氏本是五氏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個石洞里,傳說身體透明,頭上長有兩角,即牛頭人身。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勞勇敢,長大後被人們推為部落首領,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大家就稱他為炎帝。
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為神農。他看到人們得病,又到都廣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園取瑤草而遇天帝贈神鞭,神農拿著這根神鞭從都廣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
神農嘗百草多次中毒,都多虧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嘗遍所有的草,最後因嘗斷腸草而逝世。人們為了紀念他的恩德和功績,奉他為葯王神,並建葯王廟四時祭祀。在我國的川、鄂、陝交界傳說是神農嘗百草的地方,稱為神農架山區。
5、吳剛伐桂
相傳在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因此天帝震怒,把他拘留在月宮,令他在月宮伐桂樹,並說:「如果你砍倒桂樹,就可獲仙術。」
吳剛便開始伐桂,但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癒合,日復一日,吳剛伐桂的願望仍未達成,因此吳剛在月亮上常年伐桂,始終砍不倒這棵樹,因而後世的人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叄』 中國古代歷史故事有哪些
中國古代歷史故事:
1、聞雞起舞
戰國時,魏國大將龐涓率軍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國急忙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命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領兵救趙。田忌准備與魏軍主力交鋒,孫臏卻說:現在魏國的主力部隊在攻打邯鄲,魏國都城大梁內一定空虛。
如果我們直接攻打大梁的話,魏國一定會撤兵回大梁的,這樣既可解救趙國,又可給魏國很大打擊。田忌採納了孫臏的建議,龐涓果然中計,撤軍回救大梁,途中遭到齊軍的伏擊。這個成語指襲擊敵人的後方,以迫使進攻之敵撤回的戰術。
『肆』 中國著名的歷史故事有哪些神話故事有哪些簡短些的
歷史故事有紙上談兵、負荊請罪、黃袍加身;神話故事有女媧造人、神農嘗百草、誇父逐日。
1、紙上談兵
戰國時期,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變通。後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損兵40萬。
2、負荊請罪
藺相如因為完璧歸趙有功而被封為上卿,位在廉頗之上。負荊請罪的圖片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當面羞辱藺相如。藺相如得知後,盡量迴避、容讓,不與廉頗發生沖突。藺相如的門客以為他畏懼廉頗,然而藺相如說:「秦國不敢侵略我們趙國,是因為有我和廉將軍。
我對廉將軍容忍、退讓,是把國家的危難放在前面,把個人的私仇放在後面啊!」這話被廉頗聽到,就有了廉頗負荊請罪的故事
3、黃袍加身
宋太祖趙匡胤原為周世宗手下的都點檢,周世宗死後,周恭帝即位,趙匡胤掌握兵權。960年,北漢和契丹侵略中原,趙匡胤率軍還擊,駐軍陳橋時,將士將一件黃袍披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建立宋朝。
4、女媧造人
創世女神女媧化生萬物,每天至少能創造出七十樣東西,開世造物,因此被稱為大地之母。她是古老相傳的大母神。相傳女媧以泥土仿照自己摶土造人,創造並構建人類社會;又替人類立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兩性相互婚配,繁衍後代,因此也被傳為主職姻緣與情愛的皋禖古神。
5、神農嘗百草
神農氏本是三皇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個石洞里,傳說他牛頭人身。由於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勞勇敢,長大後被人們推為部落首領,因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熱的南方,稱炎族,大家就稱他為炎帝。有一次他見鳥兒銜種,由此發明了五穀農業,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大家又稱他為神農。
6、誇父逐日
相傳在黃帝王朝的時代,誇父族其中一個首領(誇父)想要把太陽摘下,放到人們的心裏面,於是就開始逐日。他口渴的時候喝乾了黃河、渭水,准備往北邊的大湖去喝水,奔於大澤路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桃林,成為桃花園;而他的身軀化作了誇父山。
『伍』 中國最著名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1.
春秋故事: 齊桓公重用管仲首霸諸侯、齊桓公之死及齊國亂與衰、管仲向齊桓公進霸術、重耳入齊與出齊、晉文公安定晉國、城濮大敗楚軍、晉文託孤秦晉分手、臣能君昏權力下滑、宋襄公假「仁義」爭當霸主、泓地一仗喪盡「仁義師」、盡不起「東道主」情誼的鄭國、陳夏姬為楚稱霸幫忙、秦霸西戎繞道向東、楚國霸業的起伏、楚禍頻繁、吳夫差勉強稱霸主、晉與齊鞍之戰、崔杼弒君及齊國換姓等。
2.
戰國故事:
『陸』 歷史民間故事有哪些
《天仙配》《九斤姑娘》《花木蘭》《神農嘗百草》《哪吒鬧海》《鍾馗驅鬼》《誇父追日》《趙州橋的傳說》《冰凍遂城》《梅妻鶴子》《鐵觀音的傳說》《掩耳盜鈴》《刻舟求劍》《東施效顰》《邯鄲學步》《白毛女》《守株待兔》《螳臂當車》《濫竽充數》《自相矛盾》《畫龍點睛》《女媧補天》《寶蓮燈》《孔雀東南飛》《昭君出塞》《唐伯虎點秋香》《後羿與嫦娥的故事》《精衛填海》《阿詩瑪》
①大禹傳說。古代民間傳說。禹是傳說中夏代的始祖。他的主要業績是治水。古籍記載,相傳帝堯之時,發生洪水,帝命鯀去治理。鯀治水失敗,被殺於羽郊,其子禹繼承父業,經13年終於平復水患。後舜禪位於禹,夏王朝由此建立。此外,傳說中還有他逐共工,殺相繇,以及應龍助其治水等情節。禹的傳說,原含有較多的神話因素,在長期流傳中,有關他的神話傳說被「歷史化」,出現了更多政治性活動的情節,如他派人度量大地、召集臣民開會議事、賞功罰罪、求賢任能等,並為他製造了顯赫的家譜世系。這就使禹這個傳說人物逐漸脫離了本來面目,成為符合儒家觀念的帝王典範。然而,在人民中間,大禹仍然主要是一位具有神異色彩的治水英雄。
有關禹治水的傳說,常與地方景物相附合。如傳說他從泰山擔了99擔石頭築堰擋水,這些石頭後來變成山東的九節長白山。山西也有大禹治理晉陽湖的傳說。這類傳說著重表現他不畏艱險、為民造福的偉大精神,以此教育後世。
②愚公移山傳說。古代民間傳說。據稱:古時有位年近九旬的北山愚公,因苦於門前太行、王屋兩座大山阻礙出入,就立志鏟平這兩座山。家人、鄰里都來相助。他們終日劈山運土,往返於渤海和太行之間,常年不息。河曲智叟譏笑愚公「愚蠢」。愚公對智叟說:「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們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感動了上帝,上帝就派誇、蛾氏二神把大山背走了。這個傳說包含著「有志者事竟成」、人定勝天的思想。古今文學家、藝術家、政治家都曾經運用這個傳說。毛澤東曾用愚公移山的故事鼓舞和教育人民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③魯班傳說。古代能工巧匠的民間傳說。魯班是春秋末期魯國的工匠,名公輸般。他技藝超群,又是魯國人,所以後來人們就稱他為「魯班(般)」。古籍及一些筆記和方誌中都有著錄。戰國時期本來是歷史人物的公輸般,在民間逐漸變為一個傳說式人物。
魯班的傳說大致有兩類。一類是講他發明創造的故事。另一類是關於他修建各地著名橋梁、殿宇、寺廟等建築的故事。歷代工匠希望提高自己征服自然、改進工藝的能力,把魯班想像成具有神奇技藝和無窮智慧的技師。舊時代的木工、瓦工、石匠對魯班的敬仰還表現在他們的民俗活動中奉他為「祖師」建廟奉祀。魯班傳說在教育團結工匠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④孟姜女傳說。古代民間傳說。這個傳說流傳至今2000餘年,幾經演變,情節不斷豐富,主題也日益鮮明。孟姜女原型為春秋時齊國杞梁之妻,在《春秋左氏傳》中是一個知禮的婦女形象。北齊屢築長城,徭役繁重,民間多征夫怨女。民眾將現實與秦代築長城的苦役相聯,使傳說變為反築城徭役主題的新形態。從此,杞梁由為齊國犧牲的戰將,變成被打殺的築城民夫,杞梁妻便成為尋夫認骨、哭倒長城的傳說人物。
明清以後的故事將孟姜女說成是葫蘆所生,由於葫蘆牽連到隔壁而居的孟姜兩家,因稱孟姜女。孟姜女哭倒長城後,秦始皇見其貌美,欲納為妃,並接受孟姜女提出的3個條件,披麻戴孝,手執喪杖,為杞梁發喪。最後,孟姜女投海而死。
近世孟姜女故事傳播的地域幾乎遍及全國,影響十分深遠,各地也出現不少異文。由於時代的不同,作品的主題及思想傾向也較復雜。 1928年,顧頡剛編著的《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出版。該文集是研究孟姜女傳說的專集。對這一傳說歷史演變的研究所提出的問題和研究結論,迄今仍具有相當的科學價值。它在研究方法上,把歷史文獻與民間口頭傳說聯系起來,進行歷史和地理的比較,對中國後來的民間傳說與神話研究都產生過不小影響。
⑤牛郎織女傳說。牛郎和織女是從牛郎星和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的。漢魏間,民間即有此故事,故事中牛郎是人間的看牛郎,織女則是天帝之女。織女與牛郎婚配,並生一男一女,最後王母將其捉回,在兩人之間劃成一道天河,兩人只能靠鵲橋每年七夕相會。
牛郎織女傳說,千餘年來家喻戶曉。它的源頭,從《詩經·小雅·大東》中可以看到。《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中也有關於它的歌詠。這個故事在民間口頭上還生出許多變異的說法,有的與兩兄弟型故事結合,把牛郎說成是被兄嫂虐待的弟弟,有的與羽毛衣型故事結合,把織女說成是天女下凡洗澡,老牛告訴牛郎藏匿織女衣服而成親,最後織女找到衣服飛回天上,牛郎披上老牛皮,上天去會織女。牛郎織女傳說是中國封建社會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生活的藝術反映。它以封建家庭生活為背景,通過牛郎與織女結合又離散,只能七夕在天上相會一次的幻想情節,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家庭關系及其所造成的婚姻悲劇。後世文人運用這個傳說題材寫成了《天河配》等戲曲,更擴大了它的影響。它與孟姜女傳說、白蛇傳說、梁祝傳說被稱為中國著名四大傳說。
⑥白蛇傳說。主要描述由白蛇所變的白娘子與青年許仙的戀愛婚姻悲劇。白娘子同其侍女小青清明在杭州西湖遇雨,許仙以傘相借,二人相識並定下姻緣。金山寺法海和尚見了許仙,說他面有妖氣,叫他在端午節讓白娘子喝雄黃酒。白娘子顯形,嚇死許仙。白娘子與小青盜仙草救活許仙,但法海又使夫妻分離。白娘子前去索夫,水漫金山後,始與許仙斷橋相遇,和好團圓。法海再度破壞,將白娘子鎮於雷峰塔下。
白蛇傳說最初起源於民間發現巨蟒的傳聞。並受到唐傳奇《白蛇記》的一定影響。也吸收了一些金山原有的僧龍鬥法傳說。《西湖三塔記》中進一步反映了白蛇故事的梗概,故事被加上了人妖不可共居的色彩。明末馮夢龍所編的《警世通言》中有《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的通俗小說,傾向也是如此。清代初年的《雷峰塔傳奇》,減弱了白蛇的妖氣,突出了她堅決追求自由愛情的勇敢性格。故事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意義。《義妖傳》和《白蛇寶卷》也表現了同一傾向,其中法海成為惡勢力的代表。白蛇傳說進入戲曲以後,情節更為豐富,人物性格也更加豐滿。白蛇傳說從最初的雛形發展到基本定型,其中既有民間文學自身的流傳變化,也接受了說唱、小說、寶卷、戲文等俗文學的影響。
⑦梁祝傳說。中國著名民間傳說。故事表現一對青年男女在封建制度下未能結合含恨而終的婚姻悲劇。最早見於初唐梁載言的《十道四蕃志》。晚唐張讀的《宣室志》記載了這個故事的全貌,名為《義婦冢》。其基本情節是: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游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為女子,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有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明代馮夢龍輯的短篇平話集《古今小說·李秀卿義結黃貞女》「入話」列舉的幾個女扮男裝的傳說中也有梁祝故事。傳說除話本講述外,還被編為戲曲。經過話本、戲曲再創作,增加了反封建的意義。梁祝傳說取材於現實生活,又有傳奇色彩,悲劇的結局與理想化的結尾達到和諧的統一。它揭露了封建包辦婚姻的罪惡,歌頌了純潔自由的愛情。梁祝故事從女扮男裝開始,到後來的反封建主題,是一個重要發展。傳說中的反封建思想日益強烈,因而更加受到人民的喜愛。
⑧劉三姐傳說。中國壯族的民間傳說。相傳桂西宜山地區下梘河中梘村,有一排行第三的劉姓女子,因名劉三姐,三姐系黃鶯投胎,喜唱山歌。遠近青年與之對歌,無能勝者。青年李示田,勤勞朴實,要求向三姐學歌。財主莫懷仁,見三姐貌美善歌,欲納為妾,僱人與三姐對歌,為三姐所敗。此時,李示田已學得一口好歌,常與三姐對唱。莫懷仁懷恨在心。最後使三姐墜入河中。三姐漂至柳州,與李示田對歌,連唱3天3夜,飄然逸去。後又在桂林七星岩對歌,連唱7天7夜,變為一對黃鶯飛去。
劉三姐傳說充分體現了壯族人民的思想、願望和創作才能。它對中國南方各民族社會風俗史和民間文藝學研究,具有參考價值。
⑨地方風物傳說。指關於某一地區山川、風物等的解釋性傳說。基本特點是: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對於特定的自然物或人工物的來歷、特徵、命名原因等,給以說明解釋。它經常把風物介紹、故事、說明解釋3種成分結合在一起。
中國的名山大川、有名建築、地方特產和風俗等等都有生動的傳說故事予以解說。地方風物傳說中包含著大量關於特定風物、山川、建築、特產、民俗等的知識,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內容也十分廣泛。它表現人民征服自然、改變山河面貌的艱苦鬥爭,表現過去人民在統治階級壓迫下的苦難生活和各種形式的反抗。人民群眾在地方傳說中借風物抒發自己的悲歡,表現自己的生活理想,肯定忠貞的愛情。
地方風物傳說中有大量作品是運用奇妙的幻想、超自然的形象、神奇變化的手法而創作的。它還以敘述現實生活的創作方法,引人入勝。地方風物傳說地方性十分明顯,很多傳說僅僅為某一地方所特有,但有些故事卻廣泛流傳。
地方風物傳說有許多作品是把歷史人物和神話人物的故事地方化,有時也使用寓言的手法把山川擬人化,或把一般民間故事落實到特定的地方風物上,形成多姿多態而又獨具特色的民間傳說的一個品種。
⑩ 反帝傳說。 指中國近代反對列強侵略的傳說。從1840年到1949年,中國屢遭列強侵略,中國人民多次進行反侵略戰爭。這期間,人民群眾中產生了很多以反對列強侵略為主題的傳說故事,統稱反帝傳說。
反帝傳說可分兩類:第一類直接取材於歷次反侵略戰爭。如《義和團的志氣永不滅》、《楊司令智取通化》等。第二類不直接反映某次具體的戰爭,而廣泛地揭露侵略者的掠奪活動。大多以外國侵略者盜寶為中心事件,如《金鳳凰》、《盜不走的寶船》等。
反帝傳說主要歌頌抗敵英雄,包括知名歷史人物和普通群眾的勇敢和機智,有的故事雖然講到某種實物、山水,或從某次戰爭取材,甚至講某個真實人物的戰斗故事,但故事情節並非全是史實,第二類故事想像的成分更大。此類傳說的歷史價值,主要在於它表現了中國人民反對侵略的堅強意志和抗擊外敵的愛國主義精神。
農民起義傳說 。中國長期封建社會中爆發了多次農民起義運動。其中一些規模較大的運動在群眾中留下深遠影響。又經過人們不斷地回憶和講述,逐漸演化為傳說。此類傳說在其形成的初期階段,往往依附於真人真事。在長期的流傳中,由於眾多口述者不斷的藝術加工,這些傳說在很大程度上日漸游離開真人真事的原型而帶上濃厚的傳奇色彩,成為虛構或基本上是虛構的口頭藝術創作。
農民起義傳說所反映的主要內容,或以歷史事件為主,著重反映斗爭的興起與壯大過程;或以人物為主,著重講述起義領袖或造反人物的英雄形象與性格;或以某一戰役為主,著重描寫起義軍的機智、神勇與頑強不屈的戰斗事跡;或突出一事一物,著重反映起義部隊與群眾間的軍民關系;或反映廣大群眾對起義軍的懷念之情。
作為群眾口頭藝術創作,農民起義傳說並不具有嚴格的科學史料性。它是勞動人民用以反映自身革命斗爭歷史的重要文學手段。通過同時代的眾多口述者的耳聞目睹和親身感受,它們往往能夠對起義運動及其領袖人物作出較公正的評價,並從不同生活側面真實地反映當時的社會實質以及人民的苦難與期望等。
紅軍傳說 。指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關於紅軍的傳說。它是革命老區人民的口頭創作。廣泛流傳於湘、粵、桂、鄂、川、陝甘寧及晉冀魯豫等老革命根據地。它以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壯闊的武裝革命斗爭為背景,表現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土地革命和斗爭生活,熱情贊頌了中國工農紅軍。
紅軍傳說,集中表現了紅軍的革命紀律、優良作風和新的軍民關系,反映了紅軍在人民心目中的位置。內容可分兩類:一類表現人民群眾對紅軍的認識過程,寓蘊著人民的無限深情。如《奇怪的院子》等。另一類藉助傳說的想像手法,表現出老革命根據地的人民群眾對紅軍的思念和對於革命的必勝信心。如《紅星水壺》、《紅軍帽》等。紅軍傳說具有明確的革命意識和濃厚的革命氣氛,其基本主題,除歌頌紅軍外,還歌頌革命領袖和群眾斗爭。紅軍傳說常常藉助傳統故事的表現手法,賦予紅軍的遺贈物以神奇的力量。創作者用這樣的藝術想像,表現出人民群眾和革命力量終歸要戰勝反革命力量的堅定信念,使革命的思想感情與傳說故事的特有手法融而為一,呈現出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特色。由於紅軍傳說表現了人民群眾對革命軍隊的深厚感情,在後來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也有流傳,並發生很大影響。
『柒』 中國四大歷史故事有哪些
《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台》和《白蛇傳》。
1、《牛郎織女》
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責令他們分離,只允許他們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
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
2、《孟姜女哭長城》
相傳秦始皇時,勞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發修築長城,不久因飢寒勞累而死,屍骨被埋在長城牆下。
孟姜女身背寒衣,歷盡艱辛,萬里尋夫來到長城邊,得到的卻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屍骸,孟姜女於絕望之中投海而死。
3、《梁山伯與祝英台》
祝英台美麗聰穎,自幼隨習詩文,深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杭州訪師求學,遭到祝員外拒絕。祝英台求學心切,便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
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學的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不一日,二人來到杭州城的萬松書院,拜師入學。
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祝父思女,催歸甚急,祝英台只得倉促回鄉,被迫許配給太守之子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
後來,梁山伯成為鄞縣令,憂郁成疾,不治身亡,遺命葬於鄮城九龍墟。祝英台聞聽噩耗,誓以身殉。出嫁之時,繞道前去梁山伯墓前祭奠。
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炸開墳墓,祝英台翩然躍入墳中。墓壤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
4、《白蛇傳》
白素貞是千年修煉的蛇妖,為了報答書生許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為人形欲報恩,後遇到青蛇精小青,兩人結伴。白素貞施展法力,巧施妙計與許仙相識,並嫁與他。
婚後金山寺和尚法海對許仙講白素貞乃蛇妖,許仙將信將疑。後來許仙按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讓白素貞喝下帶有雄黃的酒,白素貞不得不顯出原形,卻將許仙嚇死。
白素貞上天庭盜取仙草靈芝將許仙救活。法海將許仙騙至金山寺並軟禁,白素貞同小青一起與法海鬥法,水漫金山寺,卻因此傷害了其他生靈。
白素貞因為觸犯天條,在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將母親救出,全家團聚。
『捌』 歷史故事有哪些.神話故事有哪些
1、退避三舍
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2、卧薪嘗膽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3、負荊請罪
戰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共死的交情。
4、女媧補天
遠古的時候,四根擎天柱倒了,九州大地裂開了,天不能滿蓋大地,地不能遍載萬物,大火蔓延不熄滅,洪水泛濫不止息,猛獸吞食善良的人們,凶禽捕捉老人孩子。於是女媧煉成五色石修補蒼天,斬下鰲足作擎天柱,斬殺黑龍來平息大地,積聚蘆灰制止洪水。
5、大禹治水
遠古的時候,江河提防失修,洪水成了人們的災害,於是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
面對滔滔洪水,大禹從鯀治水的失敗中汲取教訓,改變了"堵"的辦法,對洪水進行疏導,體現出他具有帶領人民戰勝困難的聰明才智;大禹為了治理洪水,長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
『玖』 中國歷史傳說有哪些
從古至今,有洪荒時代、遠古時代、古時、近世、現今。洪荒時代分:混元、洪元、太初三個時期。遠古時代分為太古、上古、中古、下古四個時期,每個時期又有初、中、末三個階段。
(一)洪荒時期
(1)混元時期。
一片混沌的宇宙核心處誕生了混元老祖盤古大帝。盤古大帝劈破混沌,開天闢地,形成天和地。天是一片天,地分四大洲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天地初分,宇宙乾坤空空如也,十分寂寞,盤古大帝就用自己的肉身與天地間的陰陽二氣創造出了日月、周天星辰、山川、河流、湖泊、海洋、草木、花鳥、蟲獸等天地宇宙中初始的混沌萬物。他的魂魄精神散盪於天與地之間,形成混沌元靈,混沌元靈吸收天地靈氣,化為盤古神族,其中,他的頂上三花化為元始天王,三屍蟲化為惡煞神、凶魔神、邪魔神,胸中五氣化為五行大神。宇宙乾坤按自然天道法則運行,天地萬物必須遵循自然天道法則,否則,天誅地滅。
東勝神洲舊稱東弗提婆、東毗提訶、東弗於逮;略稱勝神(梵語Videha);以其身形殊勝,故稱勝神。地形如半月,人面亦如半月。
南瞻部洲舊稱南閻浮提,瞻部(梵語Jambu)原為蒲桃樹之音譯,本洲即以此樹而得名。地形如車箱,人面亦然。
西牛貨洲舊稱西瞿耶尼,以牛行貿易而得名。地形如滿月,人面亦然。
北俱盧洲舊稱北郁單越,俱盧意謂勝處,以其地勝於上述三洲而得名。地形正方,猶如池沼,人面亦然。
除去四大部洲外,還有八小部洲,其中提訶洲與毗提訶洲位於東勝神洲附近,舍諦洲與上儀洲位於西牛貨洲附近,遮末羅洲與筏羅遮末羅洲位於南贍部洲附近,矩拉婆洲與拉婆洲位於北懼盧洲附近。
東勝神洲:凡世間,天地靈氣最盛、充溢,神族發源、誕生之地,中土道門的國度;天上有三十六層天和天庭,地下地府,天庭管理自然天道運轉,地府管六道輪回。三十六層天和天庭、地府都屬於東方神仙界。天庭雖然廣大,但只能管轄到東勝神洲,延伸不到其他三洲。
南瞻部洲:凡世間,佛門三大世界,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琉璃世界、中央婆娑世界;天上是靈山佛界,地下是阿鼻地獄。
西牛貨洲:奧林匹斯山上的奧林匹亞神族、日不落聖山的天使神族;天上有天使神族建造的天堂,地下有冥界,俗稱西方神界。
北俱盧洲:凡世間,苦寒之地,天地靈氣被地底沖出的陰幽魔氣污染,最為污穢不堪,妖魔的樂園,名副其實的妖魔界,末日山脈的妖魔大帝國;天上有妖魔天界,地下九幽界。
(2)洪元時期
在四大洲中,東勝神洲的天地靈氣最為充溢。混沌萬物生靈誕生在東勝神洲。
混沌萬物中的混沌神獸仙禽如九爪太古洪荒神龍、七彩火鳳凰、混沌神猿、飛翼火麒麟、九頭金鵬等憑借自身強橫無匹的力量成為洪荒世界最初的主宰。而此時,混沌萬物中的盤古神族還十分弱小,無力同洪荒神獸仙禽抗爭。
(3)太初時期
由於天與地之間沒有支撐,穩定是很脆弱的,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引起天地劫難,混沌神獸仙禽太過強大,超過天地所能承受的極限,引起天地靈氣失衡,影響到天與地的穩定,爆發針對混沌神獸仙禽的災難,這就是最初的天劫。天劫殺滅了混沌神獸仙禽。從此,天地間最強橫無匹的混沌神獸仙禽在宇宙天地中絕跡了。
洪荒神獸仙禽如五爪金龍、五彩鳳凰、火麒麟、金鵬、白虎、七竅靈龜、九尾狐、霸王猿、五彩鸞鳥、朱雀、玄武、黿龍、狴犴、狻猊、猞猁、悍貔、火血獅、金睛炎獸、鑠金雀、蛇尾蝠龍、金晴神猿、天蠍、天貘、九首龍貘、千里神駿、騰霧神駿、凌雲神駿、電雲白沙駿、驚電神駿、滾雷神駿、飛虹神駿、烈焰神駿、蛟龍、火龜、洪荒角犀獸、三足金蟾、獨角墨蛟、獅身山魈等,繼混沌神獸仙禽之後,成為洪荒世界的第二代霸主。
天劫過後,大小不等的天災地難頻發。從多次的事故教訓中,盤古神族懂得了聯合,把弱小而分散的個體力量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強大的力量,抵禦自然災難。
盤古神族的力量雖然遠遠不如洪荒神獸仙禽,卻擁有發達的靈識智慧,能按照自然天道法則進行一些膚淺的修煉,把力量和生命的結晶――內丹提煉成金丹,從而擁有了強大力量,成為洪荒大神,元始天王是盤古神族中第一個成為洪荒大神。但是與洪荒神獸仙禽相比還是太弱小了。洪荒神獸仙禽雖然擁有宇內無敵的力量,但它們的弱點是缺乏智慧,不理解天地間的自然法則,不會修煉,無法把生命的結晶――內丹提煉成金丹,從而失去了進一步提升力量的機會。
(二)遠古時期。
(4)太古初期。億億年前
洪荒神獸仙禽雖然是混沌神獸仙禽的後代,但它們的力量遠遠比不上毀天滅地的混沌神獸仙禽,盡管如此,它們還是比盤古神族強大許多。
盤古神族在族長元始天王的帶領下,與洪荒神獸仙禽大戰。為了提高戰鬥力,盤古神族的每個成員都提升成為洪荒大神。盤古神族運用智慧,找到頭腦簡單的洪荒神獸仙禽的弱點,發現天地破洞之處(即混沌之眼)散發著能毀滅一切生靈的暴戾的混沌之氣。盤古神族把兇猛的洪荒神獸仙禽引入混沌之眼陷阱中,用混沌法陣把洪荒神獸仙禽圍困在混沌之眼中,形成洪荒禁地。
洪荒神獸仙禽的後代洪荒異獸靈禽與盤古神族戰斗,大部分洪荒異獸靈禽被盤古神族打殺或馴服,余者或躲藏或遷徙或逃走避開盤古神族的捕殺。盤古神族馴化了大部分洪荒異獸靈禽,增強了盤古神族的戰鬥力。洪荒異獸靈禽中的佼佼者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經盤古神族的指點,把內丹練成金丹,被盤古神族接納為成員,稱為四靈神獸。盤古神族成為洪荒世界中最強大的種族。
(5)太古中期。億萬年前
統治著洪荒世界的盤古神族,每個成員利用天地間渾厚的靈氣,提升力量,成為洪荒大神。因此,盤古神族的成員改稱為洪荒大神。
元始天王、太昊天皇伏羲氏、皇天後土女媧、地皇炎帝神農氏、人皇黃帝軒轅氏、皇天後土、東王公、西王母、九天玄女、龍神青龍、獸神白虎、鳥神朱雀、水神玄武、百獸之王麒麟、燃燈、接引、准提、春神句芒、秋神蓐收、玄冥、水神共工、火神祝融、魔神蚩尤、戰神刑天、巨人誇父、後羿、應龍帝江、相柳、浮游、惡煞神、凶魔神、邪魔神、天吳、畢方、據比、豎亥、燭陰、陸吾、英招、離珠、風伯、雨師、赤松子、力牧、神皇、風後、魃、大力神誇娥氏、大庭氏、五龍氏、春神句芒、秋神蓐收、天神泰坦、地母等,這些是遠古洪荒時代的絕世強者,個個都擁有驚天動地、毀天滅地的力量。
盤古神族族長也是洪荒大神的頭領元始天王帶領洪荒大神們施展神通,按天乾地支,建造擎天柱,穩固天與地的結構,在天上造了三十三層天界,三十三天之外是一片混沌的大羅天。元始天王決定成立第一代天庭太古洪荒天庭,用太古洪荒天庭來執掌天地、管理宇宙乾坤世界萬事萬物。太古洪荒天庭就駐在三十三層天界里。在太古洪荒天庭中司職的洪荒大神稱為洪荒天神,無職無位的洪荒大神稱為洪荒地神。
當太古洪荒天庭的一切都井井有條、天地萬事萬物有序之後,元始天王離開太古洪荒天庭,上三十三天外的大羅天混沌之中參玄悟道去也。
天皇伏羲、女媧、地皇神農共同執掌太古洪荒天庭,天皇伏羲管理洪荒天神,地皇神農管理洪荒地神,共同統治著太古洪荒世界。
(6)太古末期。一億年前
統治著洪荒世界的洪荒大神,隨著宇宙天地的繁榮,太古洪荒天庭執掌天地、號令萬事萬物,威權日重。因洪荒大神們的資質、稟性、修養、悟性、性格、所處環境、地位等各方面的差異,產生分化,產生了矛盾,在天庭當政的一些洪荒天神驕奢淫逸起來、追逐名利、排擠同僚、打壓後起之秀,另一些沒有在天庭任職的無權無職的洪荒大神如惡煞神、凶魔神、邪魔神等對權利、地位的渴望,逐漸產生野心。圍繞著爭權、保權,在野的洪荒大神與執政的洪荒天神發生摩擦,摩擦上升,導火索是洪荒天神泰坦與洪荒大神地母的爭吵甚至大打出手,爭斗愈演愈烈,從而開啟太古洪荒大戰。
太古洪荒大戰導致第一代太古洪荒天庭崩潰,禍及三天地人界,也影響到三十三天外的大羅天,驚動了在大羅天混沌之中的元始天王。
這時元始天王在三十三天外大大羅天混沌之中參悟大道,斬三屍,證得朝元正果,成就大羅金仙。正在參玄悟道的元始天王被天地的震動所驚動,連忙出定,下三十三天,返回三界。
元始天王返回三界見到洪荒大戰的巨大破壞,極為震怒。元始天王化名鴻鈞道人,前往主戰場,勸阻鬧事的雙方罷斗。洪荒大神初始時未認出鴻鈞道人就是元始天王,不聽勸阻,繼續大戰。元始天王鴻鈞道人大怒,以絕對優勢的實力行雷霆霹靂手段出手制服鬧事雙方的頭領,當場震懾住洪荒大神。洪荒大神被元始天王鴻鈞道人的實力震懾,停下爭斗,洪荒大戰結束。
元始天王鴻鈞道人制止了洪荒大戰,召集洪荒大神,開眾神大會。眾神大會上,洪荒大神爭執著當頭領。元始天王鴻鈞道人公開身份,眾洪荒大神拜倒在他腳下。元始天王鴻鈞道人先是宣布太古洪荒天庭解散,嚴厲斥責天皇伏羲、地皇神農,然後鎮壓首惡元兇洪荒天神、洪荒地神,送入乾坤鼎天地爐中。接著,元始天王鴻鈞道人帶領洪荒大神修補整理遭到破壞的宇宙天地。
挑起洪荒大戰的罪魁禍首天神泰坦、地母害怕元始天王怪罪懲罰,連忙偷偷地溜走,離開東勝神洲,跑到遙遠的西牛貨洲的奧林匹斯山,在那裡開創了奧林匹亞神族。
一氣化三清:洪荒大戰結束後,元始天王鴻鈞道人召開法華大會,向洪荒大神宣布建立道門,顯現兩個身外化身通天與老君的神跡,鎮住了桀驁不訓的洪荒大神。更讓洪荒大神拜服的是元始天王鴻鈞道人演化神通,給自己的身外化身通天開光,授予法華聖仙之道,然後,通天給另一個身外化身老君開光,授予玄門真仙之道。洪荒大神佩服得五體投地,尊稱元始天王鴻鈞道人為元始天尊。
兩大身外化身通天與老君和元始天尊一起宣講玄妙道法,施展大神通,在三十三天外的大羅天混沌之中開辟出清微天玉清境、禹余天上清境、大赤天太清境三清聖境等三清聖境,本體與兩個身外化身分別居於三清聖境。洪荒大神尊稱元始天王鴻鈞道人為清微天玉清境玉虛宮元始天尊鴻鈞道祖,他的兩個身外化身也被尊稱為禹余天上清境碧游宮靈寶天尊通天、大赤天太清境八景宮道德天尊老君。
法華大會後,洪荒大神身上的暴戾脾性被清洗,尊崇道法,練道修真,伏羲、女媧、燃燈、接引、准提更是各有所得各有所悟,練成先天尊神。燃燈以洪荒大神身份當場拜入三清道祖天尊門下,成為道門首徒。接引、准提去南瞻部洲隱居起來,修習三清道祖天尊所講道法,在此基礎上,三位各有不同所得。
女媧捏土造人,神農教人找食物,伏羲給人開啟靈智、傳授知識,火神祝融教人用火,水神共工教人用水。在眾神的眷顧下,人的靈智早開,成為萬物生靈之長,學會各種生存技能,迅速繁衍擴大,凡世間出現了人間。
(7)上古初期。八千萬年前
三清道祖天尊自三十三天外的三清聖境降臨凡世間,在東勝神洲的祖脈昆侖山創建道門,傳道授藝,把仙道的火種從天上帶到凡世間,通過浮黎宗脈散播到神州大地,遍地開花結出累累碩果,度化天地萬物生靈成神仙。三清道祖天尊由此成為萬神萬仙之祖。
靈寶天尊通天教主在凡世間建立截教道統,以上清道法教化天地萬物生靈,修煉成妖仙,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在凡人間建立人教道統,傳太清道法,教化凡人修道成仙,元始天尊鴻鈞則建闡教道統,收截教、人教中成就仙道的妖仙、人仙弟子升入闡教,授予玉清道法。可以說,人教、截教是普及教育,闡教是高等教育。
在上古這一時期,三清道祖天尊親傳的截教、人教、闡教三大道統法脈合稱為浮黎宗脈。浮黎宗脈廣傳東勝神洲大地,在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紮根下來,開門立派,建立分支散流無數。昆侖派又稱為大羅神仙宗,是因為昆侖山是三清道祖天尊的行宮,浮黎宗脈的總壇,昆侖派作了浮黎宗脈之掌宗,持有三清道祖天尊親賜的大羅神仙令,大羅神仙令號令所有道門,如同三清道祖天尊在神仙界的權威地位一般。三清道祖天尊授予浮黎宗脈的道法是最上等的,在上古時期天地靈氣充盈的時代,浮黎宗脈的一代代門人弟子幾乎個個都能修行圓滿,成就仙道,這個成績在後世道門是不可想像的輝煌成就。
三清道祖天尊在人間的傳道,最初是先傳給巫師。巫師是特殊的人,是部族中專管祭祀的長老。人與神之間的聯系,靠巫師來溝通。通過神的指引,巫師傳播神教授的知識。巫師中高明之士認識了天文地理,就發展成為玄門,與未開化的巫師就有了根本區別。玄門得周天大易之理,進而求長生,就入了仙道之門,歸入三清道祖天尊門下,稱為道門。故道門淵源於巫,又高於巫。當然,道門在凡世間立足後,所傳對象不再局限於巫師,而是廣傳於有緣人。
惡煞神、凶魔神、邪魔神修練邪惡魔功。
在西牛貨洲,奧林匹亞神族進入第二代。
(8)上古中期。五千萬年前
由於人是萬物之長,靈智早開,人教弟子修行進度快,在上古這么靈氣充盈的時代一般不出百年就能成就仙道,而其他萬物生靈的修煉比較慢,截教弟子要先開啟靈智,然後化形,度劫等,比較慢,所以元始天尊鴻鈞座下的第一批闡教弟子海外靈鷲山元覺洞燃燈真人、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九仙山桃園洞廣成子、終南山玉珠洞雲中子、太華山雲霄洞赤精子、赤松子、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清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南極仙翁、二仙山麻姑洞黃龍真人、夾龍山飛雲洞拘留孫真人、五龍山文殊廣法天尊、九宮山白鶴洞普賢真人、普陀山落伽洞慈航真人、玄都大法師、崆峒山元陽洞靈寶大法師、九鼎鐵叉山八寶雲光洞度厄真人等都是從人教升上來的,都已經是金仙級的。截教弟子的修行進度雖然慢,但修得的功力比同輩分的人教弟子要強,有的甚至要高過闡教金仙,這造成截教弟子對闡教金仙不服。
惡煞神、凶魔神、邪魔神的魔功初成,自知不是三清道祖天尊的對手,不敢公然反對三清道祖天尊,只在暗地裡進行拉攏、蠱惑活動。
(9)上古末期。二千萬年前
在三清道祖天尊主持下建立的第二代遠古天庭,未設天帝,諸事由幾路巨頭商定。由於洪荒大神的實力過於強大,不好駕馭,遠古天庭奉行打擊、排擠、削弱洪荒大神的政策。在排擠洪荒大神的同時,起用少量仙人接替離開的洪荒大神留下的空缺。
東王公管男仙,西王母管女仙。
惡煞神、凶魔神、邪魔神在暗地裡用魔功蠱惑了一些洪荒大神走上邪惡之路,如魔神蚩尤、戰神刑天、陰神燭龍、應龍帝江、相柳、浮游、天吳、畢方、據比、豎亥、燭陰、陸吾、英招、離珠、風伯雨師、玄冥等。
以魔神蚩尤為首的九黎族向遠古天庭叫板,公開與遠古天庭作對。
(10)中古初期。一千萬年前
有熊族的人皇黃帝得到遠古天庭的支持,合並地皇炎帝部落,然後與九黎族開戰。開始時,魔神蚩尤有七十二個兄弟,還有風伯雨師相助,打的很順手;後來,天界遠古天庭派九天玄女下凡幫助黃帝,黃帝在涿鹿大戰中斬殺了天魔蚩尤,取得最後勝利。
黃帝在凡世間統一百族,成為人皇。黃帝上崆峒山向上古仙人廣成子問道。人皇黃帝修道功德圓滿,飛升天界後進入遠古天庭,由於他在凡間的豐功偉績有目共睹,眾神推舉他做第一任天帝。
(11)中古中期。八百萬年前
五行大神受到煞魔邪尊的蠱惑,產生激烈的矛盾。五行大神中的水神、火神首先開戰,然後擴大到五行大神之間的戰斗。五行大神大戰,撞斷天柱不周山,天界天河之水傾倒入凡世間引發滔天的洪災。大錯鑄成,五行大神才幡然醒悟,這才有女媧煉五色石補天的傳說,凡世間大禹治水的故事。事後,鬧事闖禍的五行大神受到遠古天庭的懲罰,水神、火神被鎮壓在混沌之眼中。
由於洪荒大神的實力過於強大,不好駕馭,遠古天庭奉行打擊、排擠、削弱洪荒大神的政策。在排擠洪荒大神的同時,大量起用仙人接替離開的洪荒大神留下的空缺。
遠古天庭大規模地任用仙人,持續打壓洪荒大神,洪荒大神的勢力不斷的削弱,仙人的勢力不斷上升。這樣,引起了洪荒大神的不滿。
惡煞神、凶魔神、邪魔神趁這個機會拉攏了一批洪荒大神作幫凶炮灰來反對遠古天庭,但勢力十分弱小,不足以對遠古天庭造成威脅。
惡煞神、凶魔神、邪魔神感到實力太弱小,不足以與強大的天界遠古天庭對抗,就去凡世間擴充勢力,壯大發展實力。於是,惡煞神、凶魔神、邪魔神暗中在凡世間培養出第一批妖魔鬼怪弟子,後世稱為原始妖魔。惡煞神、凶魔神、邪魔神吸收不服天界遠古天庭管轄的洪荒異獸靈禽,教它們修煉妖法魔功成為妖魔鬼怪,形成原始妖魔族。煞魔邪尊把觸角也伸向人間,在人世間蠱惑人心,引誘人墮落成邪魔,加入妖魔族。惡煞神、凶魔神、邪魔神成為萬惡的妖魔鬼怪的始祖。
遠古天庭在選第三代天帝時,發生爭執。上代天帝長子神天使被驅逐,次子聖天使繼位。天帝長子神天使逃到西牛貨洲的日不落聖山,自稱上帝,用日不落聖山上獨特的水晶製造出純能量的天使,建立天使神族。
這時,奧林匹亞神族進入第三代,宙斯當了眾神之王。
遠古天庭第三代天帝失德。後羿射日,嫦娥奔月。遠古天庭第三代天帝賜予洪荒大神後羿神弓巡視凡世間。天帝的十個兒子金烏玩忽職守,一起出來遊玩,造成十日暴曬凡世間,違反天條天規。巨人誇父追日,最後渴死。後羿應凡世間人族的請求,射下九個太陽。後羿被天帝貶為凡人。後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不死葯,飛升天界,住在月宮的廣寒宮里。
戰神刑天率領一批洪荒大神反抗遠古天庭。遠古天庭的天帝砍掉刑天的腦袋,而天帝也被不屈服的刑天殺死。是役慘烈無比,造反的洪荒大神與遠古天庭的天神同歸於盡。遠古天庭宣告解體滅亡。
(12)中古末期。五百萬年前
由於遠古天庭崩潰,自然天道運轉困難,周天星力無依靠,需要重建天庭。
闡教上古金仙:太乙真人、廣成子、雲中子、赤精子、赤松子、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虛道德真君、南極仙翁、黃龍真人、拘留孫真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真人、玄都大法師、靈寶大法師、度厄真人、燃燈真人等,已經是太乙金仙;截教上古金仙:多寶真君、金靈聖母、龜靈聖母、無當聖母、趙公明、雲霄、碧霄、瓊霄、金光仙、烏雲仙、虯首仙、靈牙仙、金箍仙、羽翼仙、長耳定光仙、昆蘆仙、毗蘆仙等,這時也是太乙金仙。
哪吒、二郎神、雷震子、鄧華、黃天化、土行孫、魔家四將、托塔天王李靖、等是天仙級修為。
浮黎宗脈成熟壯大起來,率領道門力量,協同天界遠古天庭,在凡世間與妖魔大戰,成為天界的一大助力。凡世間修煉圓滿、成功地度過天劫飛升天界,成為天仙的,越來越多。仙人的規模勢力超過洪荒大神,數量越來越龐大,也需要天庭來管理日益繁多的仙人。
惡煞神、凶魔神、邪魔神的羽翼已豐,原形畢露,從幕後跳到台前,公然向三清道祖天尊叫板。
發生在商亡周興的封神之戰,是神仙界與妖魔界在凡世間的一次大決戰。原始妖魔禍亂凡世間,在商朝迷惑昏君紂王,殘害世人,弄得天怒人怨。道門浮黎宗脈弟子出山,在凡世間降妖伏魔,扶助西歧明主周文王、周武王。商周大戰中,浮黎宗脈內部發生分裂。截教弟子畢竟根基淺薄,被妖魔蠱惑,改變立場,與人教弟子發生不和,產生矛盾,直至退出離浮黎宗脈,背叛正道,轉而去支持妖孽。截教弟子與人教弟子在商周之戰中大打出手。闡教金仙由於自己的人教法脈弟子不敵截教弟子的緣故,下山相助人教弟子,捲入商周之戰中來。有闡教金仙之助,人教弟子節節勝利,截教弟子屢屢受挫。受門下弟子慫恿,截教教主靈寶天尊通天也被蠱惑,失去理智,擺下誅仙陣、萬仙陣,阻擋正道。元始天尊鴻鈞、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破了靈寶天尊通天的誅仙陣、萬仙陣,令靈寶天尊通天幡然悔悟,三清道祖天尊和好如初。結果,以神仙界大獲全勝而終結。罪魁禍首惡煞神、凶魔神、邪魔神被鎮壓在地之底陰暗、寒冷的九幽界。原始妖魔族大半被消滅,漏網之魚則深藏於深山老林、深海遠澤之中,甚至遠遁苦寒之地北俱盧洲。根基淺薄、助紂為虐的截教金仙弟子趙公明、雲霄、碧霄、瓊霄等應劫,上封神榜,在天庭、地府任職,成神道。闡教金仙哪吒、二郎神、雷震子、鄧華、黃天化、土行孫等也被封為天神。太乙真人、廣成子、雲中子、赤精子、赤松子、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虛道德真君、南極仙翁、黃龍真人、拘留孫真人、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真人、玄都大法師、靈寶大法師、度厄真人、燃燈真人等闡教太乙金仙被三清道祖天尊攜帶上天界作神仙,消遙自在。
『拾』 中國歷史神話故事有哪些
中國歷史神話故事有以下這些:
1、歷史:破釜沉舟,卧薪嘗膽,草木皆兵,紙上談兵,負荊請罪,完璧歸趙,晏子使楚,程門立雪,三顧茅廬,圍魏救趙,樂不思蜀,望梅止渴,老馬識途,洛陽紙貴,指鹿為馬,聞雞起舞,高山流水,胸有成竹,覆巢無完卵,楚河漢界 。
2、神話: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女媧補天,後羿射日,嫦娥奔月,共工怒觸不周山,誇父逐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鑽木取火,神農嘗百草,倉頡造字,刑天舞干戈,黃帝戰蚩尤,八仙過海,哪吒鬧海 。
3、寓言:揠苗助長,掩耳盜鈴,亡羊補牢,守株待兔,驚弓之鳥,葉公好龍,南轅北轍,鄭人買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濫竽充數,邯鄲學步,東施效顰 ,班門弄斧 ,狐假虎威, 刻舟求劍,買櫝還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