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初學者看什麼書

歷史初學者看什麼書

發布時間:2022-05-06 11:12:32

Ⅰ 推薦幾本好歷史書

《史記》,「二十四史」之首,最初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

《史記》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萬五千餘字,比《呂氏春秋》多二十八萬八千餘字。

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

Ⅱ 學中國歷史看什麼書好~

首先最好的,最客觀最直接的當然是讀正史也就是二十四史,現在算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不管怎麼算吧,正史這東西是一些或在朝或在野的學者所編纂的,當然其中也包括一些起居注之類的官員的記載、協助寫成。

然後成書經過皇帝同意入正史的史書,才算正史,而史書一般都是時間越靠近當時那個年代越靠譜的,所以二十四史擁有著足夠的權威性。

然後我國古代文人向來有秉筆直書的傳統,據說魏惠王為了保證自己兒子,做太子時兄弟相爭的事不被史官記錄,在病危榻上讓史官寫成自己下令,史官卻寧死不屈,並且聲稱死了自己還有天下文人。

而當年司馬遷寫出《史記》後漢武帝還看過,對於把自己先祖寫成痞子這事兒,雖然很生氣,但也無話可說,而北魏時期更是爆發了著名的國史之獄,因為崔浩的秉筆直書加上鮮卑族和漢人的來年爭斗,主筆的崔浩以及其姻親、高門士族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都受到了族誅,所以中國歷史讀古典最可靠。

所以,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故事波譎雲詭,歷史人物也是毀譽參半、各執一詞,要想讀懂歷史還是選擇自己喜歡的類型來,讀書嘛,自己喜歡就好。

Ⅲ 中國歷史入門的書籍

我推薦山根幸夫先生主編的《中國史研究入門》,社科文獻出版社2000年增訂版。

本書是一部譯著。原書《中國史研究入門》,是以日本學者山根幸夫為主的一些研究中國史的學者集體編著的。1983年9月由日本山川出版社出版。書自先秦迄於當代,近百萬字。現翻譯介紹給國內史學界,特別是有志於中國史研究的青年學生。從淵源來說,史學入門之類的書籍國內早已有之,諸如張之洞《書目答問》即是。但這種舊日的入門書,充其量不過是一種史料學、志志學而已。與此不同,《中國史研究入門》一書的編著體例、結構乃至內容體現了時代的特點。

Ⅳ 想全面的了解歷史,做為初學者零基礎應該看什麼書籍比較好吸收。

《史記》最初稱為《太史公》或《太史公記》、《太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馬遷開始了《太史公書》即後來被稱為《史記》的史書創作。該著作前後經歷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
《史記》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比《淮南子》多三十九萬五千餘字,比《呂氏春秋》多二十八萬八千餘字。《史記》規模巨大,體系完備,而且對此後的紀傳體史書影響很深,歷朝正史皆採用這種體裁撰寫。
2、《漢書》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後唐朝顏師古為之釋注。《漢書》是繼《史記》之後中國古代又一部重要史書,與《史記》、《後漢書》、《三國志》並稱為「前四史」。
《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西漢的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漢書》包括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後人劃分為一百二十卷,全書共八十萬字。
3、《後漢書》
《後漢書》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史書,由中國南朝宋時期的歷史學家范曄編撰。與《史記》、《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後漢書》中分十紀、八十列傳和八志(取自司馬彪《續漢書》),全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4、《三國志》
《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魏、蜀、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
5、《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常簡作《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Ⅳ 想了解歷史,初學者該看什麼書

建議了解歷史先從與自己生活接近的,或者自己感興趣的某個時期入手。也就是建議從中國歷史入手。針對中國歷史,推薦幾本常用歷史書。

首先是《上下五千年》。這本書介紹內容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國發展史、重大歷史事件及名人簡介為一身的優秀歷史讀物。作者選擇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據史籍材料,加以組織和剪裁,用現代語言寫出來,通俗易懂。

讀歷史的人沒有人不了解《史記》。《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全書生動完整真實的再現了歷史,是不可多得的優秀史書。

第三本推薦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這是由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Ⅵ 學歷史應該看什麼書

你好,我是一名學習歷史專業的准大二生,下面推薦你幾本我們講過的史書:
《資治通鑒》編年體通史,記事簡練,適於初學者
《史通》第一步史學史,學歷史,先要對歷史有一個學術上的概念
《文獻通考》一部政書體,主要記載上古至宋代嘉定末年的政治制度,是杜佑《通典》的續編本,記事更全面。
《史記》暫時不推舉,紀傳體的史書,特別是通史,記事前後分割。如果你對這段歷史不是很清楚的話,容易把自己搞混的。如要研究漢朝的歷史,建議看看《漢書》。
《三國志》第一步國別體史書,理解就可以了,有時間可以看看。
《通鑒紀事本末》看過《資治通鑒》的話,看這本書意義不大,因為袁樞(《通鑒紀事本末》作者)是照抄《資治通鑒》的。但可以感受一下「紀事本末」這種體例的特點。

Ⅶ 想全面了解中國歷史,應該看什麼書

最好是看《史記》+《東周列國志》+《資治通鑒》(白話版)+《續資治通鑒長編》(白話版)+《明史》+《清史稿》,從上古三皇五帝到清代的歷史都有了。《二十四史》量太大,對古文功底要求又高。

Ⅷ 歷史入門書籍有哪些

如果是想要了解民國早期歷史的話,我推薦的最好的入門書籍應該是陶菊隱的《武夫當國》。

結果……

研究生畢業時查檔案……

除了個別字和語序不一樣……

這一段就是檔案里的原話。

戰爭結束後的總結報告還是調研報告我忘了。

當時在查檔室里,覺得自己的臉好腫……

Ⅸ 想了解歷史,初學者該看什麼書

國史大綱?中國通史?人類學簡史?宇宙簡史?23333
古文的史記?資治通鑒?XXX解史記,XXX解資治通鑒?
這類玩意主要不是看內容寫啥,標題是啥,而是看作者是誰…………大家寫的才有可信度、互相印鑒、嚴而求實

——————————————————————————————————————
豆瓣@大清炮隊對《國史大綱》的書評:
中國通史類作品比較受推崇不外乎以下幾本,如果想看的話選一部來讀即可:

《中國通史》呂思勉 (30-40年代 - 淪陷區), 《國史大綱》 錢穆 (30-40年代 - 國統區)

《中國通史》範文瀾 (50-60年代 - 大陸), 《中國通史》傅樂成 (50-60年代 - 台灣)

《中國通史》白彝壽等 (90年代 - 大陸)

還有一部西方視角的《劍橋中國史》(費正清等 - 英文著作)

其中範文瀾、白彝壽版《中國通史》和《劍橋中國史》都是大部頭,其他的想看到還可以看完。

1. 《國史大綱》是看過的唯一一本繁體字豎排版的書。900多頁的書慢慢的大半年才讀完。

2. 原來古人這種排版方式還是有不少好處的:正文分大中小三種字體,分別對應主要內容,細節內容和文中註解。這樣全書錯落有致,而且易於閱讀:不感興趣的地方直接讀大字體,跳過其餘,感興趣的地方可讀細節,有疑惑的地方還有插入文中的小字引用部分進一步說明。

3. 一般來說,史學家要秉持的最重要職業操守就是客觀公正,此點是也史學家和文人最大的區別。為了避免寫出文人寫的那種不靠譜的東西,史學家會極力避免情緒化的東西在作品裡面。而《國史大綱》卻有點不同,不僅有一個激憤的序言,而且開篇前還有一篇長達15節30多頁的引論,全部用來對比西方歷史,宣揚中華歷史的光輝偉大獨特先進。不是這位近代最有名的史學家之一不淡定,而是此書成於30年代末40年代初,正是中華民族存亡最危機的時候,而整整100年的摧殘也讓大批知識界人士對中華文明信心全無,對未來失去方向。因此錢穆要用此書(用作大學教材)提振青年學生對中華文化的信心,期望借歷史得到強大的凝聚力,共同讀過最危難的時刻。

4. 即使對這本書不感興趣,序言以及30多頁的引論(對中華文明與西方文明的對比總結得很好)還是非常值得讀讀的。

5. 本書以政治、經濟、文化為切入點,基本走的都是大脈路,充分發揮了作為史學家條理清晰邏輯嚴密的特長,對各時期的政經文變化和原因都有所歸納和總結,嚴謹而全面,而對歷史書籍一般著墨最多的戰爭方面倒是內容很少。書中對政治制度變化的研究最為完備和成熟,這點也集中體現在他的名作,專門講政治制度變遷的小冊子《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這方面他的權威性應當不做第二人想。

6. 可能是因為處在整個民族最黑暗最無助的時期,錢穆在著作中體現出很多民族主義的立場,對元和清兩朝透露出其基本否定的態度。嚴格上來說這算是小敗筆,史學家應盡量客觀而少表露立場,不管是民族主義的還是意識形態的,不過處在那種年代,也是情有可原。

另:
相對於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傅著並沒有特殊的史觀,卻十分重視經過考訂的歷史現象。錢先生的大著,吸納了顧炎武、顧祖禹、顧棟高、趙翼和錢大昕等人的著作,因此《國史大綱》中,埋藏了上百個可以作為博士論文的題目。傅先生的《中國通史》,則是綜合已經成定論的許多研究發現,做個總結。兩者各有長處。
——許倬雲

閱讀全文

與歷史初學者看什麼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