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中國歷史上最有錢的是誰有什麼資料可以證明

中國歷史上最有錢的是誰有什麼資料可以證明

發布時間:2022-05-06 15:47:54

Ⅰ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富豪 中國古代誰最有錢

1、富甲陶朱——范蠡(前536-前448)
陶朱公即范蠡,春秋時期越國大政治家、軍事家和經濟學家。輔助越王勾踐一戰滅吳的大智者范蠡,堪稱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和開創個人致富記錄的典範。《史記》中載「累十九年三致金,財聚巨萬」,但他仗義疏財,他賺了錢,就從事各種公益事業。他的行為使他獲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為幾千年來我國商業的楷模。理應推薦為「中國十大富豪」之首。
2、儒商鼻祖——端木子貢(前520-?)
端木賜,字子貢,名賜,姓端木,春秋末期衛國人(今屬河南省鶴壁市浚縣)。他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也是「孔門十哲」之一。子貢雖出儒門,卻懂經商之術。多年的經商活動使他積累了大量的財富,這為孔子與其門徒的周遊列國活動提供了有力的經濟保障,歷史上多用「端木遺風」來表經商致富之人,即源於此。孔子曾稱其為「瑚璉之器」(古代宗廟中盛生黍的祭器,常用來比喻有立朝執政才能的人)。他利口巧辭,善於雄辯,且有干濟才,辦事通達。曾任魯、衛兩國之相。為孔子弟子中首富。此人不選,是無天理。
3、清朝巨貪——和珅(1750年—1799年)
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寵臣,清代最大貪官,入選《亞洲華爾街日報》世界級富翁行列。其事跡不再贅述,僅提一句,嘉慶抄家時所獲財產相當於乾隆盛世18年的全國賦稅收入,難怪時諺要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了。此人不選,此評當廢!
4、營國巨商——呂不韋(約前292-約前235)
呂不韋,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衛國濮陽(今河南濮陽西南)人。史載「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但一生最得意的一筆大買賣卻是:結識秦流亡公子贏異人並資助其回國即位,從而成功實現個人由商從政的歷史性轉變。呂不韋以「奇貨可居」聞名於世,曾輔佐秦始皇登上帝位,任秦朝相國,並組織門客編寫了著名的《呂氏春秋》,也是雜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限於名氣之大,想不入選都難。
5、富可敵國——沈萬三(1330年~1376年)
元末明初江南巨富。以墾殖為根本,以分財為經商的資本,大膽通番。他可能算是歷史上最早的國際貿易商人。曾助朱元璋修南京城,個人承包三分之一工程費用。只可惜其孫捲入藍玉之案又被朱元璋充軍雲南,財產沒收。
6、第一富翁——伍秉鑒(1769—1843年)
商名伍浩官。清代廣東十三行怡和行之行主。他憑與英國東印度公司走私鴉pian迅成巨富。1834年已宣稱有資產2600萬元(一說為2600萬兩)。西方學者稱其為「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資財,天下第一大富翁」。1843年,清朝令行商償還《南京條約》規定的 300萬元外商債務,他獨自承擔100萬。同年在廣州病逝。
7、商業巨族——喬致庸(1818-1907)
中央電視台播出的《喬家大院》主人公喬致庸是喬家經商第三代人,喬家商業從第一代喬貴發起家,到第三代由喬致庸大手筆經營,使喬家成為商業巨族,故致庸可謂喬家殷實家財的奠基人,人稱他為「亮財主」。喬致庸經商既有雄才大略,又多謀善斷,是位商場高手。喬家在包頭開辦的復盛公商號,在他的策劃下發展為龐大的復字型大小商業網路,基本上壟斷著包頭商業市場,故包頭有「先有復字型大小,後有包頭城」之說。
8、紅頂商人——胡雪岩(1823-1885)
胡光墉,清徽州績溪人,幼名順官,字雪岩,著名徽商。初在杭州設銀號,後入浙江巡撫幕,為清軍籌運餉械,1866年協助左宗棠創辦福州船政局,在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後,主持上海采運局局務,為左大借外債,籌供軍餉和訂購軍火,又依仗湘軍權勢,在各省設立阜康銀號20餘處,並經營中葯、絲茶業務,操縱江浙商業,資金最高達二千萬兩以上,並開辦胡慶余堂中葯店。應該說,憑此傳奇業績擠身「十大「次席當之無愧!
9、一代錢王——王熾(1836-1903)
王熾,一代錢王,紅頂商人。資本主義在西方巳興起,生活在一個閉關自守的封建王朝的他抓住全國商品經濟萌動的態勢,投巨資於剛興起的銀行票據匯兌行業,以昆明「同慶豐」錢庄為龍頭,在當時全國22個行省中的15個行省及香港、越南、馬來西亞設立分行……被譽為「執全國商界牛耳」之雲南金融業的開山鼻祖。晚清巨商王熾在英國《The Times》評選的19世紀10年代世界首富中排名第四,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位「三代一品紅頂商人」,晚清名臣李鴻章曾稱其為「猶如清廷之國庫也」。王熾的商德商道,對後人都具有啟迪和借鑒意義。
10、五金大王——葉澄衷(1840-1899)
寧波庄市人,是著名的寧波商團的先驅和領袖。他做生意很有天賦,頭腦清醒,樂觀時變,為人處事既誠且信,寬厚待人,被稱為「首善之人」。在葉澄衷傳奇性的創業歷程中,誠信寬厚的性格幫助他在窮途時得到難得的機緣,有人資助他在虹口的美租界百老匯路口開設了上海灘第一家由中國人獨自開業的五金店——順記洋雜貨店。並據此發展出覆蓋五金、機械、鋼鐵直至軍需器械和軍服的龐大生意,開設了38個分支機構,贏得了「五金大王」的美稱。並繼投資金融業,在上海、杭州、鎮海、蕪湖、湖州等地開設票號、錢庄,鼎盛時竟達108家。

Ⅱ 中國歷史上最有錢的人是誰

按財富絕對值指標:劉瑾、和珅、宋子文、伍秉鑒、鄧通、梁冀、呂不韋、石崇、沈萬三、陶朱公、 1、 劉瑾:明代正德朝大宦官,《亞洲華爾街日報》列為世界級富翁。其收受賄賂所得據說合為33萬公斤黃金、805萬公斤白銀,而李自成打進北京時收繳崇禎一年的全國財政收入僅為白銀20萬公斤,此人不選,是無天理。 2、 和珅:清代乾隆時大貪官,入選《亞洲華爾街日報》世界級富翁行列。其事跡不再贅述,僅提一句,嘉慶抄家時所獲財產相當於乾隆盛世18年的全國賦稅收入,難怪時諺要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了。此人不選,此評當廢! 3、 宋子文:《亞洲華爾街日報》列為世界級富翁。出身、事跡不再贅述,據說在任民國財政部長期間,靠壟斷美國對華軍援物資業務,其財富在當時早已首屈一指。「十大」應佔一席。 4、 伍秉鑒:商名伍浩官。清代廣東十三行怡和行之行主。憑與英國東印度公司走私鴉片迅成巨富。1834年已宣稱有資產2600萬元(一說為2600萬兩),西方學者稱其為"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資財,天下第一大富翁"。1843年清政府令行商償還《南京條約》規定的300萬元外商債務,他獨自承擔100萬。同年在廣州病逝。 5、 鄧通:西漢文帝寵臣,憑借與漢文帝的特殊關系,壟斷當時鑄錢業,廣開銅礦,富甲天下。景帝即位,旋失寵,被收。限於名氣之大,想不入選都難。 6、 梁冀:東漢外戚,兩個妹妹皆為皇後,廣斂財富,鴆殺皇帝,時稱「跋扈將軍」。漢桓帝時被收,繳得家財30億多。曾擠身於《亞洲華爾街日報》評選的中國巨富行列,合當入選。 7、 呂不韋:戰國時期陽翟大商人,史載」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但一生最得意的一筆大買賣卻是:結識秦流亡公子贏異人並資助其回國即位,從而成功實現個人由商從政的歷史性轉變,據說連秦始皇都是其「掉包」的私生子,應該說,憑此傳奇業績擠身「十大「次席當之無愧! 8、 石崇:西晉著名富翁,其財富來源系任荊州刺史時攔劫沿途客商而得。最經典的故事是與晉武帝的舅舅王愷鬥富大獲全勝,可謂「富可敵國」也毫不誇張。蓋因不懂「外不露富」的古訓,終為一才妓綠珠破財,最後連命也搭上。限於名氣之大,當然獲選。 9、 沈萬三:名富,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曾助朱元璋修南京城,個人承包三分之一工程費用。其孫捲入藍玉之案被充軍雲南,財產沒收。其財富來源一說為海上貿易所得,可能算是歷史上最早得國際貿易商人。建議入選。 10、 陶朱公:春秋末期人,即助越王勾踐一戰滅吳的大智者范蠡,堪稱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和開創個人致富記錄的典範。《史記》中載「累十九年三致金,財聚巨萬」,當然入選,推薦為「中國十大富豪」之首。

Ⅲ 中國歷史上最有錢的人是誰呢

中國歷史上最有錢的人他們的財富有的非常隱蔽,有的多到無法統計。不過本世紀初,國外有個刊物做過一個統計顯示,在過去一千年來全球最富有的50人中有6名是中國人。他們分別是蒙元的成吉思汗、忽必烈、明朝太監劉瑾、清朝巨貪和紳、清商人伍秉鑒、民國宋子文。成吉思汗、忽必烈在這里不做討論。這些都是征服者掠奪全世界得來的財富。

宋子文,壟斷國家資本,可能是40年代全球首富

宋子文是宋美齡之弟,蔣介石的小舅子,歷史上上的民國四大家族之一。20世紀30年代在美學成回國後,被任命為國民黨的政府財政部長並創辦中國中央銀行。在位期間通過個人壟斷國家資本大發國難財。有日本的特工調查顯示,戰爭期間宋子文在國外很多銀行都存有巨款。有人說在40年代,宋子文可能已是全球首富了。

Ⅳ 中國古代最有錢的人是誰

應該是清朝的和珅,用「富可敵國」來評論他都是侮辱了他,他的財產相當於整個朝廷14年的總收入。
和紳的家產清單 :
房屋3000間
田地8000頃,
銀鋪42處,
當鋪75處,
赤金60000兩,
純金,大金元寶100個, 1000兩一個,100個,多少,十萬兩;
小銀元寶56600個,100兩一個,566萬兩。
銀錠900萬個,
洋錢58000元,
制錢150萬文,
銅錢,150萬文。
吉林人參600餘斤;
玉如意1200餘柄,
珍珠手串230串,
桂圓那麼大的珍珠,10粒,
大紅寶石10塊,
大藍寶石40塊,
銀碗40桌,
珊瑚樹11支,每支都一米以上高,
紗緞綢羅,綾羅綢緞,做衣服的料子,一共有14300匹,
毛呢嗶嘰20000板
狐皮550張
貂皮850張,
其他的皮又各種粗細皮56000張,
銅器和錫器361000件,
名貴瓷器10萬件。
鏤金八寶炕床24座,
西洋鍾460座,
四季好衣服7000件(貂皮男衣713件,貂皮女衣650餘件,雜皮男衣860件,雜皮女衣437件,錦夾單紗女衣3118件,錦夾單紗男衣3808件,貂帽54頂,貂蟒袍37件,貂褂短罩48件,貂靴124雙)。
家人606名,婦女600名。
當鋪75座,估銀3000萬。
銀號42座,估銀40萬。
古玩店13座,估銀30萬。
玉器庫2間。估銀7000萬。
綢緞庫4間,估銀80萬。
瓷器庫2間,估銀1萬。
梨木紫檀傢具組合6件
查抄時曾經把和珅的家產編為109號,其中26號已估價的價值多少錢呢呢?價值兩億六千四百萬兩白銀,還有83號沒估價。如果按我們估價的再一算,又應該有8億多兩,那也就是說和珅的家產一共有多少?11億兩(實質上真的是這些嗎?恐怕不止···什麼是歷史?歷經歲月輪回且漫長流傳,保留下的又能有多少呢?和珅作為清朝二皇帝,錢還不是他說了算,那些曠世珍寶,無價之寶到底有多少誰也不知道··)
和大人的家底至少在11億兩之上,這么說你不會反對吧?在當今社會又是多少呢?我拿11億兩來闡述一下:5元/克,50克/兩,11億兩=?克?算一下5x50x1100000000=250x1100000000=275000000000=2750億
當時清政府每年的收入大約7000萬兩左右,也就是說和珅一人的財產就相當於整個朝廷14年的總收入!

Ⅳ 知道中國歷史上最有錢的是誰嗎

中國歷史上最富有的人當然是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天下的一切,從名義上說,都歸屬皇帝所有。清朝的乾隆皇帝擁有的財富,據說佔到當時世界的三分之一。

除去帝王,最富有的人當屬少數幾個歷史上有名的權宦、巨貪、富商。

2001年,《亞洲華爾街日報》做過一個統計評選:在過去一千年來,全球最富有的50人。其中目前仍然在世的,包括身家過360億美元的汶萊蘇丹陛下哈志哈山納柏嘉,以及當今世界首富比爾-蓋茨。

在入選的50人中,有6名是中國人,出現時間前後橫跨800年,他們分別為成吉思汗、忽必烈、和紳、太監劉瑾、清商人伍秉鑒、宋子文。《亞洲華爾街日報》還說,如果按征服土地來計算,在職業一欄是「征服者」,財富來源一欄是「掠奪」的成吉思汗可稱「天下最富」。當時,蒙古人打下了13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明武宗年間太監劉瑾被處死後,人們從他家中搜出黃金3360公斤、白銀725萬公斤。明末國庫僅得200萬公斤白銀。

清朝的和紳被查出貪污白銀達2.2億兩。

20世紀30年代,宋子文在美學成回國後,迅即被任命為財政部長,由於其妹宋美齡嫁於蔣介石,宋子文更得到重用,且成為當時中國與美國交涉的主要渠道人物。有說在40年代,宋子文可能已是全球首富了。

伍秉鑒是十三行的買辦,他繼承了當時只得少數人獲准經營的絲綢和瓷器生意,在19世紀中期的世界他是首富。伍家所積累的財富更令人吃驚,據1834年伍家自己的估計,他們的財產已有2600萬銀元(相當於今天的約50億元),成為洋人眼中的世界首富。建在珠江岸邊的伍家豪宅,據說可與《紅樓夢》中的大觀園媲美。但是鴉片戰爭之後,伍家很快沒落。

有人提名和珅,認為和珅也是歷史巨富之一。和珅確實是貪污之王,但是他貪了多少,卻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
一般人都對「八億兩」白銀和「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的傳說耳熟能詳,那麼他真的貪污了數億兩白銀之多嗎?結論是否定的。

和珅的家產肯定據稱有數億兩白銀之多。這個數目之大,簡直令人難以相信。當時乾隆第十一子永瑆富甲京城,賽過眾王府,家財也不過八十萬兩,已經引起永瑆的恐慌,生怕因過富引起皇兄猜疑;而和珅的家財竟然千倍於此,更有傳言說「相當於朝廷二十年(亦有十年、十二年等說法)收入」。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分析一下,和珅有沒有可能積聚起這么多財產。

和珅出生於中上等的武官之家,並非祖傳的殷實巨富,沒有什麼雄厚的積蓄;且他為官20餘年,也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大學士、軍機大臣、一等公。即使這20餘年一直做大學士、軍機大臣、一等公這樣的高官,那麼他每年的薪俸也就2000兩左右,從乾隆41年(1776)發跡到嘉慶四年(1799)被賜死的23年時間里,累計薪俸也只有四五萬兩白銀,除去他一家人的開銷,剩餘不會太多。當然,他是個貪污老手,招權納賄、貪污中飽的各種財源,積蓄不會少;但是,照常理來看,無論如何一個人的收入也不可能會等於全國每年財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像中國這樣龐大的帝國)。因為當時社會生產力只能發展到那個水平。封建國家從廣大勞動人民身上所榨取的剩餘勞動不可能再增加百分之五十到一倍這個限度。況且當時不是和珅一個人在貪,整個清皇朝上上下下貪污成風,無官不貪,如果依照他斂財的這個比例的話,那廣大人民早已無法再維持生產了,社會將立即崩潰。實際上當時的清皇朝的危機還沒有嚴重到這個地步,只是由盛轉衰的開始,而不是社會的總崩潰。

此外,流傳甚廣的《和珅犯罪全案檔》(存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八億兩」的傳說即來源於此)實際上是一個很成問題的東西。其中破綻百出,字體、用詞、稱謂以及財產數量等彼此間差異極大。

1 從形式上來看,它與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保存的其他檔案不同。其內容既包括嘉慶皇帝的上諭,也包括《御覽抄產單》;既有和珅的20罪狀,又有他和他小老婆的詩文,可謂名副其實的大雜燴。有些嘉慶的上諭在其他檔案和官書中根本找不到,不知源於哪裡。總之,它更像是一份民間傳抄的逸事雜錄。

2《全案》不是原檔。在全案檔中凡遇「寧」字均卻末筆,可見它是在避道光皇帝的諱,說明它直至道光年間才出現。

3《全案》所記載審辦、查抄和珅家產、園寓人員與《實錄》及檔案所記載審辦抄和珅家產、園寓人員名單分工均不相符。

4在《全案》中出現了什麼八可能涉及到有害信息關鍵字,不允許發布.、十一可能涉及到有害信息關鍵字,不允許發布.、七額駙、綿二爺、王中堂之類的稱呼,大謬,與一般的官書檔案全不相同。

5《全案》所錄嘉慶上諭多和《實錄》的同一上諭相比差異很大,錯字丟字改字和添字比比皆是,很不嚴肅。錯別字俯仰皆是,如把靖寫成竣,把咎寫成疚,把苫寫成若,朋黨寫成明黨等等。

6《全案》所記載《御覽抄產單》與原始檔案所載的數字不合,首先是房屋數量不合,其次,是《全案》所載和珅在京家貲數目與正式的檔案數目不合。《全案》所引用嘉慶帝上諭說:和申家產中106項中的25項,摺合白銀「二萬三千三百八十九萬五千一百六十兩」,所藏金銀玉石古玩等物約值萬萬兩之多。可是著至關重要的兩項不見於正式檔案和正史。清末以來薛福成、鄧之誠等人早已質疑:「世傳《查抄和申家產清單》,出於當時報房小鈔,實不足據。」
還有,和珅家中經營的當鋪的本錢與一般當鋪不相符。《全案》記載,「當鋪七十五座,(估銀40萬兩),原始檔案記為」查和珅借出本銀開當鋪12座及家人……開當鋪共八座,……查計資本不下十餘萬……。
《全案》所列舉出的每座當鋪本銀多者高達三四十萬兩,少者也有10萬兩左右,這是令人懷疑的。乾嘉時期,京師地區當鋪本銀一般是達不到此數的,開當鋪二三萬兩白銀足以,五六萬兩在當時已經是一座很大的當鋪了,無論如何不可能達到三四十萬兩之多的。成本過多,既不利於經營(資金積壓)又造成浪費,有違金融規律,和珅不至於做虧本生意。

綜上所述,和珅的家產不會達到億兩白銀之多,應該是在一兩千萬白銀左右。這個數字比較可信。它比起傳說中的八億兩要少許多;但即便如還是然令人咋舌,依然可將和大人置於史上第一貪官的位置。源於網路分享。。。。。。

Ⅵ 中國歷史至今最有錢的人是誰

這樣的工程,即使放到今天,也不一定能夠完成。即使能夠完成同樣規模的建築,也不一定能夠具有與夜爭輝的藝術價值。

Ⅶ 中國歷史至今最有錢的人是誰

沈萬三(有說生於1296年,另有兩說1330年和1328年,卒於1376年),本名沈富,字仲榮,俗稱萬三,萬三者,萬戶之中三秀,所以又稱三秀,作為巨富的別號,元末明初商人、巨富。

Ⅷ 中國史上誰是最有錢的人

是乾隆年間的和砷,上面的朋友說是康熙年間的,這是錯誤的!應該是乾隆年間的 無論是石崇還是王愷的財富,都不及和紳的十分之一!!!古今哪個富人甚至帝王,都沒有他和紳那麼有錢的,所謂皇宮里有的,和紳家有,皇宮里沒有的,和紳也有!他的財產可是比現在的世界首富多的多的多!可謂古今第一人,為什麼這么說?下面是嘉慶帝查抄他家的清單: 清單一(出自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的《和犯罪全案檔》): 正屋一所十三進,共七十八間;東屋一所七進,共三十八間;西屋一所七進,共三十三間;東西側房共五十二間;徽式房一所,共六十二間;花園一座,樓台四十二所;欽賜花園一座,亭台六十四所;四角更樓十二座(更夫一百二十名);堆子房七十二間(檔子兵一百八十名);雜房六十餘間。 漢銅鼎一座、古銅鼎十三座、玉鼎十三座;宋硯十方、端硯七百十餘方;玉磐二十架;古劍兩把;大自鳴鍾十架、小自鳴鍾三百餘架;洋表二百八十餘個;玉馬一匹(高一尺二寸、長四尺);珊瑚樹八株(高三尺六寸);大東珠六十餘顆(每顆重二兩);珍珠手串二百三十六串(每串十八顆);珍珠、素珠十一盤;寶石素珠一千一十盤、珊瑚素珠五十七盤、密素珠十三盤,小紅寶石三百八十三塊、大紅寶石二百八十塊、藍寶石大小四十三塊;白玉觀音一尊(高一尺二寸)、漢玉壽星一尊(高一尺三寸)、瑪瑙羅漢十八尊(高一尺兩寸)、金羅漢十八尊(高一尺三寸);白玉九如意三百七十八支、寶石珊瑚帽頂一百三十二個、嵌玉九如意一千九百八支、嵌玉如意一千六百十支、整玉如意二百三十支;白玉大冰盤十六個、碧玉茶碗九十九個、玉湯碗一百五十三個、金碗碟三十二桌(共四千二百八十八件)、銀碗碟三十二桌(四千二百八十八件)、白玉酒杯一百二十個、水晶杯一百二十個、金鑲玉箸二百副、金鑲象箸二百副;赤金吐盂二百二十個、白銀吐盂二百餘個、赤金面盆四十三個、白銀面盆五十六個、白玉鼻煙壺三百七十四個、漢玉鼻煙壺二百七十六個;鏤金八寶大屏十六架、鏤金八寶床四架(單夾紗帳俱全)、鏤金八寶炕屏三十六架、赤金鏤絲床二頂、鏤金八寶炕床二十四張、嵌玉炕桌二十四張、嵌玉炕桌十六張;金玉朱翠首飾(大小二萬八千餘件)、赤金元寶一百個(每重一千兩,估銀一百五十萬兩)、白銀元寶一百個(每重一千兩)、生金沙二萬余兩(估銀十六萬兩)、赤金五百八十萬兩(八千七百萬兩);元寶銀九百四十萬兩、白銀五百八十三萬兩、蘇元銀三百十五萬四千六百餘兩、洋錢五萬八千元(估銀四萬六百兩)、制錢一千五百串(折銀一千五百兩);人參六百八十餘斤(估銀二十七萬)。 當鋪七十五座(本銀三千萬兩)、銀號四十二座(本銀四十萬)、古玩鋪十五座(本銀三十萬兩);玉器庫二間(估銀七千萬)、綢緞庫四間(估銀八十萬)、磁器庫二間(估銀一萬)、洋貨庫二間(五色大呢八百版、鴛鴦呢一百十五版、五色羽毛六百版、五色嘩嘰二百版);皮張庫二間(元狐十二張、色狐一千五百二十張、雜狐三萬六千張、貂皮八百餘張);銅錫庫六間(共二萬六千九百三十七件);珍饈庫六間、鐵梨紫檀六間、玻璃器庫一間(共八百餘件);貂皮男衣七百十三件、貂皮女衣六百五十餘件、雜皮男衣八百六件、雜色女衣四百三十七件、綿夾單紗男衣三千八百八件、綿夾單紗女衣三千一百十八件、貂帽五十四頂、貂莽袍三十七件、貂褂短罩四十八件、貂靴一百二十四隻;葯材庫二間(估銀五千兩);地畝八千餘頃(估銀八百萬)。 清單二(選自薛福成《庸庵筆記》卷三《查抄和住宅花園清單》): 正屋一所(十三進七十二間)、東屋一所(七進三十八間)、西屋一所(七進三十三間)、徽式新屋一所(六進二十二間)、花園一所(樓台四十二座)、東屋側室一所(五十二間)、欽賜花園一所(樓台六十四座、四角更樓十二座、更夫一百二十名)、雜房(一百二十餘間)、古銅鼎(二十二座)、漢銅鼎(十一座)、端硯(七百餘方)、玉鼎(十八座)、宋硯(十一方)、玉磐(二十八架)、古劍(十把)、大自鳴鍾(十九座)、小自鳴鍾(十九座)、洋表(一百餘個)、大東珠(六十餘顆,每顆十兩)、珍珠十八顆手串(共二百二十六串)、珍珠數珠(十八盤)、大紅寶石(一百八十塊)、小紅寶石(九百八十餘塊)、藍寶石(大小共四千零七十塊)、寶石數珠(一千零八盤)、珊瑚數珠(三百七十三盤)、蜜臘數珠(十三盤)、寶石珊瑚帽頂(二百三十六個)、玉馬兩匹(高一尺兩寸,長四尺)、珊瑚樹十棵(高三尺八寸)、白玉觀音一尊、漢玉羅漢十八尊(長一尺二寸)、金羅漢十八尊(長一尺八寸)、白玉九如意(三百八十七個)、玭璽大燕碗(九十九個)、白玉湯碗(一百五十四個)、白玉酒杯(一百二十四個)、金碗碟三十二桌(共四千二百八十八件)、銀碗碟(共四千二百八十八件)、嵌玉如意(一千六百零一個)、嵌玉九如意(一千零十八個)、水晶酒杯(一百二十三個)、金鑲玉簪(五百副)、整玉如意(一百二十餘枝)、金鑲象箸(五百副)、白玉大冰盤(二十五個),玭璽大冰盤(十八個)、白玉煙壺(八百餘個)、玭璽煙壺(三百餘個)、瑪瑙煙壺(一百餘個)、漢玉煙壺(一百餘個)、白玉唾盂(二百餘個)、金唾盂(一百二十個)、銀唾盂(六百餘個)、金面盆(五十三個)、銀面盆(一百五十個)、金面盆(六十四個)、銀面盆(八十三個)、鑲金八寶炕屏(四十架)、鏤金八寶大屏(二十三架)、鑲金炕屏(二十四架)、鑲金炕床(二十床)、四季夾單紗帳(全)、老金縷絲床帳(六頂)、鑲金八寶炕床(一百二十床)、金鑲玻璃炕床(三十二床)、金珠翠寶首飾(大小共計二萬八千件)、金元寶一千個(每個重一百兩,計銀一百五十萬兩)、銀元寶一千個(每個重一百兩)、赤金五百八十萬兩(估銀一千七百萬兩)、生沙金二百萬余兩(估銀一千八百萬兩)、元寶銀九百四十萬兩、洋錢五萬八千圓(估銀四萬零六百兩)、制錢一千零五十五串(估銀一千五百兩)、人參六百八十餘兩(估銀二十七萬兩)、當鋪七十五座(查本銀三千萬兩)、銀號四十二座(查本銀四千萬兩)、古玩鋪十三座(查本銀二十萬兩)、玉器庫兩間(估銀七十萬兩)、綢緞庫兩間(估銀八十萬兩)、洋貨庫兩間(五色大呢八百板、鴛鴦一百十板、五色羽緞六百餘板)、皮張庫一間(元狐十二張、各色狐一千五百張,貂皮八百餘張、雜皮五萬六千張)、磁器庫一間(估銀一萬兩)、錫器庫(共估銀六萬四千一百三十七兩)、珍饈庫十六間、鐵黎紫檀器庫六間(八千六百餘件)、玻璃器皿庫(八百餘件)、貂皮女衣(六百一十件)、貂皮男衣(八百零六件)、雜皮男衣(八百零六件)、雜皮女衣(四百三十七件)、棉夾單紗男衣(三千二百零八件)、棉夾單紗女衣(一千一百零八件)、貂帽(五十四頂)、貂莽袍(三十七件)、貂褂(四十八件)、貂靴(一百二十雙)、葯材房(估銀五千兩)、地畝八千餘頃(估銀八百萬兩)…… 清單三(出自薛福成《庸庵筆記》卷三《查抄和家產清單》): 房屋3千間,田地8千頃,銀鋪42處,當鋪75處;赤金6萬兩;大金元寶100個,每個重1000兩(共十萬兩);小銀元寶56600個,每個重100兩(共566萬兩);銀錠900萬個,洋錢58000元,制錢150萬文;吉林人參600餘斤;玉如意1200餘柄;珍珠手串230串,桂圓大珍珠10粒,大紅寶石10塊,藍寶石40塊,銀碗40桌,珊瑚樹11支,均高三尺有餘,綢緞紗羅共14300匹,毛呢嗶嘰20000板,狐皮550張,貂皮850張,又各種粗細皮56000張,銅錫器361000件,名貴瓷器10萬件,鏤金八寶炕床24座,西洋鍾460座,四季好衣服7000件,家人606名,婦女600名,…… 從查抄家產的清單中可以看出,和珅長期把持崇文門稅關,索賄受賄;大量兼並土地;開設當鋪銀號,放高利貸;開設煤窯、跑運輸……大量銀子進入他的私囊。巨大的財富使和珅過著帝王般奢華的生活,他在北京、承德等地都建有住所。和珅在北京什剎海畔建起豪宅(今恭王府),府內甚至仿乾隆寧壽宮建起楠木房,並仿皇帝建制修建垂花門等。和珅還在北京海淀建有淑春園,即今北大未名湖。 和珅不僅享受著姬妾成群、錦衣玉食的生活,還夢想著死後像皇帝一樣風光,他在河北薊州(今薊縣)修建巨大墳墓,規格甚至超過親王,民間稱之為「和陵」。和珅被抄家時,墳墓被平毀。和珅被抄家時,除各處房產花園外,還抄出銀子300多萬兩、金子32000多兩;土地10多萬畝,收租房屋1000多間;各處當鋪銀號以及各種珠寶、衣物等。其總家產摺合白銀約有1000萬兩。 當時,清政府一年的收入也不過七八千萬兩。 也就是說他的財產相當與整個大清國近十年的稅收總和!我相信這個數字,絕對是古今空前絕後的! 所以說和紳是世界上最後錢的人!

Ⅸ 人類歷史上最有錢的人是誰

我覺得古代最有錢的人應該是和珅吧,我們在清朝的時候,經常以天朝自居,因為我們當時確實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我們周圍有無數附屬國為我們我們上供,而且清朝的時候人民都安居樂業,每年的生命生活水平收入都很高,

和珅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大貪官,他的錢甚至比國庫還要多。在康熙讓嘉慶繼位的時候,因為國庫空虛,他第一個想法就是讓他殺了和珅,殺了和珅之後抄了他的全部家產,國庫瞬間充盈起來 。

Ⅹ 中國歷史上最有錢的是誰不算皇帝

中國歷史上六大首富 明代首富劉瑾(1452-1510)是個宦官,其巨額財產當然來自貪污受賄。當劉瑾最終因叛逆罪被處以極刑的時候,被查出家財高達1200萬盎司的黃金和2.5900億盎司的白銀。而明朝滅亡時整個國庫的白銀只有3000萬7000盎司! 」 清代貪官和珅當年的資產是朝廷年財政收入的十多倍,摺合人民幣可達3600億元! 四大家族之一的民國「首富」宋子文,是一位典型的的官商混合體。他的資產具體數目是個巨大的謎。 香港媒體刊文稱,不久前,美國《華爾街日報》公布的1000年來全球最富有的50個人,其中有6名中國人,他們是:成吉思汗、忽必烈、劉瑾、和珅、伍秉鑒和宋子文。不知外國人的統計資料是否准確,但這六人個個富可敵國卻是不爭的事實。追溯一下他們究竟是怎麼成為」首富「的?對於今人或許不無意義。 第一名 成吉思汗 蒙古國開國君主、原名鐵木真的成吉思汗(1162-1227),是我們都熟悉的。他的部隊野蠻殘酷,大規模屠殺居民、毀滅城鎮田舍,破壞性不言而喻。成吉思汗的財富主要是戰利品———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現在的中國、伊朗、伊拉克、緬甸、越南和俄羅斯、朝鮮等國,這大概是成吉思汗入選歷史上最富有的人的原因。 第二名 忽必烈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1260年即大汗位,建年號中統。經過四年的家族內戰,1264年獲勝並遷都燕京(北京),1271年建立元朝,為元世祖。他繼承祖父的資產———大批的國土、無數的黃金和珠寶,他在北京建造了世界上最奢華的宮廷,他的夏都避暑宮殿散發的珠光寶氣曾令馬可波羅嘖嘖稱奇。若問忽必烈究竟擁有多少財富?恐怕《華爾街日報》的當事人也很難釐清吧。 第三名 大宦官劉瑾 首富劉瑾(1452-1510)是明朝宦官,其巨額財產當然來自貪污受賄。當劉瑾最終因叛逆罪被處以極刑的時候,被查出家財高達1200萬盎司的黃金和2.5900億盎司的白銀。而明朝滅亡時整個國庫的白銀只有3000萬7000盎司! 劉瑾本姓談,六歲時被太監劉順收養,後來也凈身入宮當了太監。遂改姓劉,侍奉太子朱厚照,即後來的明武宗。有小皇帝寵幸,加上其極善察言觀色見風使舵,使其得以一路升遷,爬上司禮監掌印太監的寶座。劉瑾排斥異己、陷害忠良,朝中正直官員大都受他迫害。他引誘武宗沉溺於驕奢淫逸生活中,自己趁機專擅朝政,時人稱他為」立皇帝「、武宗為」坐皇帝「。這個「立皇帝」最終落個凌遲處死、千刀萬剮的下場,應了那句」多行不義必自斃「的古訓。 第四名 寵臣和珅 幾百年後出現的「首富」和珅(1750-1799),是清朝大臣,又是一名超級巨貪。22歲時和珅到乾隆手下當侍衛,憑著英俊漂亮和甜言蜜語,很快成為皇上的心腹,並且娶了公主為妻。正因為和珅擅長逢迎,摸透了也迎合了乾隆晚年志得意滿、好大喜功、愛聽諛言、文過飾非、自詡明君的心理,按其旨意辦事,又善於斂財以供皇上享用,所以受到特別寵信,成為乾隆帝的唯一心腹和代理人。大權在握的和珅能輕而易舉弄到國庫的珍寶,還敢於將巨額軍餉裝入私囊。1799年乾隆駕崩時,在眾官強烈的「彈劾和珅」聲中,新皇帝將其繩之以法丟進死牢。如今北京還留有和珅府第,即北京後海的恭王府,內有「藏寶樓」。據說當年從這里抄出的金銀財寶、名人字畫和裘毛珍奇竟摺合白銀9億兩(當時朝廷一年財政收入才7000多萬兩白銀),僅金磚就有4288塊。按如今白銀開盤價,摺合人民幣3600億元! 第五名 商貿首富伍秉鑒 伍秉鑒(1769-1843),知名度不算很高。他與前四人截然不同,是唯一一個憑借商貿成為"首"的中國人。伍秉鑒的父親是被獲准與外國人交易絲綢和瓷器的少數中國商人之一。伍秉鑒20歲就接管了父親的生意。作為一名職業貿易人,他將大量的銀元借給外國商人以換取船隻出貨,其巨大財富就源於進口、出口和錢庄生意。當年清政府閉關鎖國,僅保留廣州一地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廣州的「十三行」是當時中國唯一合法的「外貿特區」,伍秉鑒即是「十三行」大老闆。 對外貿易的壟斷地位,加上行商的努力經營,十三行得以迅速繁榮起來。清政府從十三行處每年獲得的海關收入由起初的幾十萬兩上升到上百萬兩,十三行逐漸被稱為「天子南庫」。因此也造就了一批世界級的大富商,其中就包括當時的世界首富伍秉鑒。 盡管伍秉鑒與林則徐有一段是非恩怨,但他卻是一位慈善家,鴉片戰爭時曾慷慨捐資助國,當時伍秉鑒名聲遠播。他曾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最大債主,至今東印度公司會議室還掛著伍秉鑒的肖像。 然而,無論是2600萬兩白銀的家產,還是三品頂戴,都無法使他在大清王朝與歐美列強的夾縫中安身立命,更無法阻止戰爭和大清王朝的沒落。 第六名 民國首富宋子文 民國「首富」宋子文(1894-1971)是一位典型的的官商混合體。出身豪門的宋子文畢業於哈佛大學經濟系,憑借宋氏家族與孫中山、蔣介石的聯姻關系,宋一邊當著國民政府大佬,一邊從事各種金融交易。宋子文曾為其姐夫孫中山提供過革命經費,他創立了中央銀行,先後出任國民黨的財政部長、行政院長和外交部長、駐美特使。自南京國民政府成立以後﹐宋子文利用....特權發展官僚資本﹐先是控制中央銀行﹑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通過發行貨幣﹑公債以及通貨膨脹等手段掠奪財富﹐後以開設棉業公司﹑壠斷對外貿易等手段聚集錢財。經過抗日戰爭時期發國難財和戰後接收敵偽產業等辦法積聚起巨額財富﹐是中國官僚資產階級的典型代表。 宋子文曾將其大部分資產購買外國股票,包括美國通用汽車的藍籌股,大發一筆橫財!他利用....特權游刃有餘地發展官僚資本,與蔣介石﹑孔祥熙和陳立夫兄弟合稱「四大家族」。大陸解放前,宋將其名下大量財產轉移,其家人還在美國開了廣東銀行。據美國聯邦調查局調查,宋家財產約在6億美元左右。另有報道稱:晚年居美的宋子文仍在炒股,但損失慘重,為彌補虧空,他曾將位於紐約第五大道的豪宅以28萬美元做抵押;1971年宋去世時財產僅為100多萬美元。宋子文究竟擁有多少財產,今天仍眾說紛紜,難下定論。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最有錢的是誰有什麼資料可以證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