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變遷什麼意思

歷史變遷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5-07 07:09:46

① 沿革是什麼意思

企業沿革,也叫企業歷史沿革,通俗說,就是該企業從設立後至今,經過的各種改制、改組、改革、變更、更名等歷史情況。

企業:企業一般是指以盈利為目的,運用各種生產要素(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和企業家才能等),向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獨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會經濟組織。

歷史:①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②過去的事實;③過去事實的記載;④指歷史學科。

沿革:沿,就是延續。革,就是變遷。

歷史沿革:指(某事物)發展和變化的歷程。

(1)歷史變遷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企業歷史沿革著手寫:

1. 從企業最早成立的時。

2. 最初的情況寫起。

3. 然後寫類似於大事記一樣。( 把發生的重大事件,主要負責人更換,單位名稱的變化等,按年份羅列。)

涉及政治活動規律和政治思想發展變化的重要節點,重點是說明這些節點的關系,包括形成原因、相互影響、實際作用、歷史和現實意義,根本中改革開放對企業發展的基本利益出發,突現了歷史革命,簡稱歷史沿革!

② 歷史沿革是什麼意思

歷史沿革:指的是涉及政治活動規律和政治思想發展變化的重要節點,重點是說明這些節點的關系,包括形成原因、相互影響、實際作用、歷史和現實意義,根本從改革開放對企業發展的基本利益出發,突現了歷史革命,簡稱歷史沿革。

包含內容

1、社會風俗的歷史沿革。

2、歷史沿革地圖。

(2)歷史變遷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一個縣的歷史沿革舉例:

湖北省羅田縣歷史沿革

羅田在新石器時代即有人類居住。夏、商、周,屬揚州地。西周,屬弦子國。春秋、戰國,時屬楚,曾置鳩茲國於縣境內九資河鎮。西漢,為松茲侯國。東漢,為蘄春侯國,屬江夏郡。三國時,先屬魏,隸於豫州之安豐郡;後屬吳,隸於揚州之蘄春郡。

西晉,先為高陵縣,屬武昌郡,後屬豫州之安豐郡。東晉為安豐縣,隸於豫州之弋陽郡。南北朝,劉宋初年隸豫州弋陽郡,後於境內分立東安、義安、直水等蠻縣,屬郢州西陽郡,後改為義安縣,隸於郢州齊安郡。梁武帝普通四年(523年)六月,始設羅田縣,附於義城郡,縣治於今石橋鋪附近的魁山。

據方誌學家王葆心考證,「羅田」之名因安置當時雄踞此地的巴水蠻巨族田氏於羅州(當時羅田屬羅州)而得。隋代,羅田改屬蘄春郡。唐代,羅田縣並入蘭溪縣,屬淮南蘄春郡。五代,時為蘄水縣地,初屬揚吳,繼屬南唐,再歸後周。

宋,屬蘄春郡,元祐八年(1093年)劃出蘄水縣之石橋鎮復立羅田縣,縣治仍於魁山,咸淳元年(1265年)劃出縣東的直河鄉成立英山縣,羅田縣仍屬淮南西路蘄春郡。元初,曾撤銷羅田縣,以英山縣領屬。至元十二年(1275年)恢復,屬河南江北行省蘄州路。

元大德八年(1304年),知縣周廣將縣治由魁山遷至官渡河(即縣城鳳山鎮)。明朝,羅田初屬湖廣布政使司的蘄州府,後改屬黃州府。清初依明制,後改稱湖北省黃州府。民國時,先後屬湖北省的江漢道,第三行政督察區,第二行政督察區。抗戰期間,曾一度屬鄂東行署。

1949年3月27日,羅田縣全境解放,成立人民政府後即歸湖北省黃岡地(專)區管轄。1952年,湖北省政府劃出勝利鎮和其他13鄉與麻城劃出的部分鄉鎮成立勝利縣。1955年,勝利縣撤銷,原劃出的區域歸回羅田。1995年12月,撤銷黃岡地區行政公署,設立黃岡市,羅田隸屬黃岡市。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名單,羅田縣在其中。

③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台州先秦時為甌越地。秦代,地屬閩中郡。漢初,先後有東海、東越等王國封立。漢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東越國除,徙民於江淮間,改其地屬會稽郡鄞縣,置回浦鄉。
秦漢 三國
西漢始元二年(公元前85),以鄞縣回浦鄉置回浦縣,以其地河流彎曲迴旋入海而得名。縣治回浦(今章安)。屬會稽郡,隸揚州。轄境大致相當於後世台、溫、處3府。是為台州建縣之始。
東漢建武年間(25—56)(一作章和元年〈87〉),回浦縣改名章安縣。永建四年(129)(一作永和三年〈138〉),析章安縣東甌鄉置永寧縣(縣治在今永嘉縣境內)。建安四年(199)(一作興平二年〈195〉),分章安縣西南部置松陽縣。
三國吳黃武、黃龍年間(222—231),分章安縣西北部置始平縣,分章安縣西部及永寧縣部分境域置臨海縣,以縣境臨海山而得名。赤烏二年(239),分永寧縣置羅陽縣;立羅江縣。太平二年(257),分會稽郡東部置臨海郡,隸揚州,郡治在章安(一作初治臨海,尋徙章安),轄章安、臨海、始平、永寧、松陽、羅陽(後改安陽)、羅江7縣,轄境遠及閩北。是為台州建郡之始。
兩晉 南朝
西晉太康元年(280),改始平縣為始豐縣;分鄞縣800戶、章安縣北部200戶置寧海縣,屬臨海郡。又改安陽縣為安固縣。太康四年(283),分安固縣置始陽縣,不久改稱橫陽縣。羅江縣改屬晉安郡。是時,臨海郡轄章安、臨海、始豐、寧海、永寧、松陽、安固、橫陽縣,隸揚州。
東晉太寧元年(323),分臨海郡南部永寧、松陽、安固、橫陽4縣置永嘉郡。臨海郡轄章安、臨海、始豐、寧海4縣,後世台州轄境大致形成。永和三年(347),分始豐縣南鄉置樂安縣(今仙居),屬臨海郡。
南朝轄縣如故。
隋唐 五代
隋開皇九年(589),滅南朝陳,廢郡,並臨海郡各縣入臨海縣,屬處州(十二年改稱括州)。大業三年(607),改州為郡,臨海縣屬永嘉郡。
唐初,復分臨海為章安、始豐、樂安、寧海、臨海5縣。武德五年(622)置台州,以境內有天台山而得名,台州之名自此始。七年,並寧海縣入章安縣。次年又將始豐、樂安、章安3縣並入臨海縣,台州僅轄臨海縣。貞觀八年(634)復分臨海縣置始豐縣。高宗上元二年(675)分臨海縣南部再置永寧縣,分始豐縣置樂安縣。永昌元年(689)復分臨海縣東北部置寧海縣。天授元年(690)九月,改永寧縣為黃岩縣,以縣西黃岩山而得名。神龍二年(706),分寧海縣與越州的鄮縣地置象山縣,屬台州。開元二十一年(733)隸江南東道。天寶元年(742)復稱臨海郡。乾元元年(758)復稱台州,隸浙江東道。此後反復改隸浙江東、西兩道。肅宗上元二年(761)改始豐縣為唐興縣。廣德二年(764)象山縣改屬明州。中和三年(883)隸義勝軍。光啟三年(887)以台州置德化軍。
五代,屬吳越國,軍、州建置及轄縣如故。天寶元年(908),改唐興縣為天台縣,後復改為始豐縣。寶正五年(930),因治理盂溪水患,改樂安縣為永安縣,以祈永保平安。後晉天福間(936—942),吳越又改始豐縣為台興縣。北宋建隆元年(960),吳越復改台興縣為天台縣。
宋 元 明 清
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吳越國除,台州入宋版圖,州、縣如故,隸兩浙路。景德四年(1007),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衛,多神仙之宅」,詔改永安縣為仙居縣。南宋隸兩浙東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為台州路,隸江浙行省浙東道,轄縣如故。元貞元年(1295),黃岩縣以民戶達5萬,升為黃岩州,仍隸台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改台州路為台州府,隸浙江行省。三年,復黃岩州為黃岩縣。成化五年(1469)十二月,分黃岩縣南部方岩、太平、繁昌鄉置太平縣,以其境內有太平山而得名。十二年,劃樂清縣東部山門、玉環2鄉入太平縣。自此,台州轄臨海、黃岩、太平、仙居、天台、寧海6縣。
清順治三年(1646),入清版圖,沿明制。康熙元年(1662)隸浙江省紹台道。七年隸寧台溫海道(駐台州)。十一年隸台海道(駐台州)。二十四年隸寧台道。雍正四年(1726)隸寧紹台道。六年,於玉環山置玉環廳。廳因山名,隸溫州府。太平縣二十四郡、二十五都、二十六都劃入玉環廳。 清宣統三年(1911)八月,辛亥革命,九月台州光復,成立軍政分府,隸省軍政府。
中華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廢府、州、廳制。2月,玉環廳改為縣。7月,撤銷台州軍政分府,各縣直屬省政府。3年,省下設道,屬會稽道,玉環縣屬甌海道。同年,北洋政府內務部改定各省重復縣名,太平縣以縣西溫嶠嶺別稱溫嶺改名溫嶺縣。16年道廢,各縣直屬省政府。21年月,省政府在省縣之間試行縣政督察專員制,臨海、黃岩、溫嶺、天台、仙居、寧海縣為第六區。因內政部未予核准,9月改設特區,為第五特區,設行政督察專員辦事處。22年10月改劃為第四特區。24年月,省政府正式設置臨海行政督察區,置專員公署。25年,據行政院新頒《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組織暫行條例》,稱第七行政督察區。29年月,以南田縣全部境域及寧海縣東南部18鄉鎮、臨海縣東北部5鄉鎮,置三門縣,以地瀕三門灣而得名。31年,天台縣劃屬第六區。32年,寧海縣改屬第六區。35年增轄天台,磐安2縣。37年4月劃為第五區,未及實施,7月又重劃為第六區,轄臨海、黃岩、溫嶺、天台、仙居、三門、寧海7縣。 1949年6月解放後,置浙江第六專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1949年10月10日,第六專區改稱台州專區,駐臨海縣,轄臨海、黃岩、天台、仙居、溫嶺、三門、寧海7縣及臨海城關、海門兩直屬區。玉環縣屬溫州專區。1950年5月,撤銷臨海城關直屬區,劃歸臨海縣。1952年10月,寧海縣改屬寧波專區。1953年6月,分玉環縣境洞頭、大門諸島另建洞頭縣,屬溫州專區。1954年5月,撤銷台州專區,臨海、天台、三門3縣劃屬寧波專區,黃岩、溫嶺、仙居3縣及海門直屬區劃屬溫州專區。1956年3月,仙居縣改屬寧波專區;海門直屬區撤銷,改為黃岩縣屬區。1957年7月,復置台州專區,轄臨海、黃岩、溫嶺、天台、仙居、三門、寧海7縣。1958年月日0月,三門縣撤銷,並入臨海縣;寧海縣撤銷,並入象山縣,屬台州專區;洞頭縣重新並入玉環縣,仍屬溫州專區。12月撤銷台州專區,天台縣劃屬寧波專區,臨海、仙居、黃岩、溫嶺4縣劃屬溫州專區。1959年4月,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委員會通知撤銷玉環縣,所屬境域分屬溫嶺縣與溫州市,並於4月付諸實施。1960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准撤銷玉環縣。1962年4月,復置台州專區,並復置三門縣、玉環縣。轄臨海、黃岩、溫嶺、天台、仙居、三門、玉環7縣。1978年10月改稱台州地區。1980年7月置海門特區,屬台州地區,轄境包括原黃岩縣海門區、大陳鎮、山東人民公社及臨海縣前所人民公社。1981年7月撤銷海門特區,以其行政區域置椒江市,以境內有椒江而得名。此後,臨海縣章安區、黃岩縣洪家區與三甲區,陸續劃屬椒江市。1986年3月撤銷臨海縣,置臨海市。1989年10月撤銷黃岩縣,置黃岩市。1994年,撤區建市,並搬市政府至椒江,台州地區現轄路橋、椒江、黃岩3區,臨海、溫嶺、天台、仙居、三門、玉環6個市。

④ 中國歷史變遷過程!

所謂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都是馬科斯的理論,只適合歐洲西部的少數國家,不適合世界上其他國家。用這個理論來套中國的歷史,無異削足適履。
我國不存在奴隸社會這一階段。
中國歷史變遷過程大致如下:
1,上古:
在蒙昧時期,那時候文明不發達,炎帝衰落,無法控制諸侯,諸侯互相侵伐,歲無寧日。後來,黃帝興起,消滅以蚩尤為首的強暴諸侯,使得天下安寧,開始建設文明。黃帝發明了衣冠、歷法、文字、度量衡等各種制度,所以被後人稱為「文明初祖」。黃帝死後,他的孫子即位,文明得以繼續。後來的堯舜禪讓,改變了父子傳承的制度。
2,三代:大禹傳子,建立夏朝。夏朝、商朝、西周都是鬆散的聯邦體系,統稱三代。在古代,把這種體系稱為「封建」。
3,春秋戰國:封建制度接替,道德讓位於智力。人民生活特別悲慘。但這也是中國思想大爆發的一個時期。(之前也許有,但沒用留下任何記錄)
4,秦。秦是關鍵的一個時期。之前是鬆散,之後是集權。天下任何地方,都是皇帝一個人的,都聽皇帝的安排,而非想以前那樣,天子把某個地方分給大臣,讓大臣世襲管理。秦把人當作機器看待,毫無人性可言。
5,漢-陳。漢朝繼承了秦朝的制度,但仁慈很多。漢朝開始,以孝道治理天下。當時沒有文武官之分,丞相也可以帶兵打仗,大將軍也可以治理國家。
6,隋-宋。特點是文武官分治。唐朝由於武官囂張而滅亡,宋朝由於限制武官而滅亡。
7,元。中國第一次亡國。作為第三等、第四等人,開始出現奴性。
8,明。恢復中華。中國科學技術文化經濟迅速發展,稱為世界的中心。對歐洲的文藝復興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又由於引進了美洲的玉米、紅薯等,即使飢荒,也不會大批餓死人。中國人口在明末達到了史無前例的2億人。
9,清。中國第二次亡國。中華文明的大部分被摧毀。而歐洲則進入工業革命,統治了世界。
10,民國。民國雖然推翻了清國,但並沒用恢復中華。一直到現在,中國還在落在歐洲美洲國家後面。

⑤ 歷史變遷是什麼

就是指歷史上的政治地理沿革

⑥ 歷史沿革和組織沿革有什麼區別

歷史沿革通常包含組織沿革在內,也就是說,組織沿革是歷史沿革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組織沿革記載上,更多的是關於機構體制發展與變更、組織領導人交替的內容。
在歷史沿革的記載上,會有相當多的內容是關於歷史人物與重大事件的記載。

⑦ 中國的歷史變遷

中國近百年社會生活變遷,是一個饒有興味的課題。它從一個最基本的層面反映了我們社會文化幾千年未有過的偉大變化。對於社會歷史的研究,可以從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社會史等諸多專門史角度去進行。過去,我們曾非常重視社會發展史研究,五十年代全國范圍內曾普遍進行社會發展史教育。但是,那時所講的社會發展史,實際上只是社會形態發展更迭的歷史,講的是社會經濟形態、社會生產方式發展更迭的歷史過程,基本上沒有觸及社會生活方式,更沒有具體研究人們實際的社會生活形態。綜觀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除政治活動、政治生活非常重要外,還有經濟生活、文化生活等等更值得注意,而常常被以往學者所忽略的社會日常生活方式,其重要性其實完全不下於它們。正如人們所熟知的那樣,人類從來就不是單個人在生活,人類從一產生起,就是在特定的社會中生活。人們不能自由超越他們所處的特定社會關系和社會存在,他們總受制於歷史形成的特定的社會生活,這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也是別無選擇的。這里所說的社會生活變遷,不是包羅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等在內的所有社會生活的變遷,而是指人類有史以來賴以生存的最普通、最普遍的日常生活,是人民千百萬芸芸眾生世俗生活的歷史演變。
為什麼我們在當今尤其要重視研究社會生活的變遷歷程呢?這是因為多少年來,由於政治過於泛化,意識形態過於泛化的影響,我們比較多地注意了人類歷史中的政治活動、經濟活動、思想文化活動等方面的研究,而恰恰忽略了與廣大老百姓關系最為密切的衣食住行等社會生活方式及其變遷的研究。我們的歷史研究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進行研究的,而馬克思本人在進行歷史研究時對於人們的衣食住行卻是極為重視的。他所創立的歷史唯物主義學說,就認定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也就是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便是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以及其他東西。因此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資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這是一切歷史的一種基本條件,是人們每日每時都在進行的歷史活動。遺憾的是,除了年鑒學派以外,號稱信奉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學家們在研究社會生活方式方面並沒有做出引人注目的成績。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我國學術界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對於社會生活變遷的研究,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與發展,出版了許多專著和論文,在一些領域應該說還有一定的突破。但總的說來,這些成果與我們飛速發展的社會需要相比較,還遠遠不夠。精深的著述可以說還是鳳毛麟角,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有待於作進一步的開掘和拓展。
本書的作者是上海市民俗文化學會的一群學子,他們艱苦收集相關資料,經多年潛心研究撰成本書。研究社會生活變遷與研究民俗文化原本有著天然的聯系。民俗文化學是專門研究具有傳承性的民間生活和民間文化的科學,它在廣泛而深入研究具體的民間生活和民間文化現象的基礎上,綜合研究民俗文化的特殊規律和一般規律,作出理論概括。從民俗文化這個獨特的視角來研究社會生活變遷,為社會生活變遷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新的視野。芸芸眾生的生活這個色彩斑斕的世界,它所提供的資料,最具體、最形象、最可靠,也最真實地反映了人類歷史發展中經常為人們所忽視的一些基礎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方面。這些民俗文化現象在什麼社會條件下產生,又是如何影響著社會生活,社會生活又如何推動民俗文化的演變,從這里,可以更好地理清社會生活變遷發展的脈絡。

⑧ 陝西的歷史變遷是什麼

陝西這個地名的由來,與歷史變遷有關。在今河南省西部陝縣西南,有一個叫作陝原(陝陌)的地方。周朝初年,周公與召公以此劃分領地,「自陝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宋朝時設陝西為路(相當於今省制),以其地處陝原之西,而稱陝西路。陝西之名出此開始。陝西在歷史上較長時期一直簡稱為「秦」

⑨ 歷史沿革的解釋是什麼

歷史沿革的解釋就是某地方歷史上的沿用與變遷。

歷史沿革指的是涉及政治活動規律和政治思想發展變化的重要節點,重點是說明這些節點的關系,包括形成原因、相互影響實際作用歷史和現實意義根本從改革開放對企業發展的基本利益出發,突現了歷史革命,簡稱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介紹

歷史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過去的事實過去事實的記載指歷史學科革沿,就是延續革,就是變遷歷史沿革指某事物發展和變化的歷程沿革解釋,論理解釋的一種又稱歷史解釋指考察某一法律規范制。

歷史背景並聯系過去的同案規范沿,就是延續革就是變遷歷史沿革就是某地方歷史上沿續與變遷一個縣的歷史沿革就是指這個縣歷史上的延續與變遷通過比較研究,從發展演變的角度探求立法意圖,闡明該規范的具體含義。

事物發展和變化的過程沿襲和變革沿襲和變革指事物發展變化的歷程南朝陳徐陵在北齊與楊僕射書至於禮樂沿革刑政寬猛則謳歌已遠,萬舞成風新唐書·蔣乂傳蔣乂發志學老而不厭雖甚寒暑,卷不釋於前,故能通百家學尤明前世沿革明唐順之答顧東橋少宰書及屏居山林。

⑩ 什麼是「歷史沿革」

沿,就是延續。革,就是變遷。
歷史沿革就是某地方歷史上沿用與變遷。

閱讀全文

與歷史變遷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