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等於什麼

歷史等於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07 08:41:27

Ⅰ 學習歷史的意義是什麼

學習歷史的意義是讓我們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讓人變得更加厚重,變得明理讀歷史可以了解我們民族的過去,從而更加了解我們民族。

學習歷史過程中要把好的東西發揚光大,糟粕的東西要把它剔除掉。了解歷史的人,他恐怕對現實會認識得比較深。這個對歷史不關注的人,往往會成為歷史的犧牲者。讀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鑒今,讀懂歷史的人可以讓人變的豁達、有格局。

學習和研究歷史的目的是:

關於歷史

1、作為一種經驗,歷史當然是有用的;作為一種對未知的過去的「知識」,歷史當然也是能激發起人類好奇心的。

2、作為一種「知識」,歷史最主要的是告訴人們「民族或人民的政治和社會運作」。同時,與能更好的解釋這問題的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相比,歷史門檻極低,這使得他在這個意義上無限接近於文學。

3、作為一個經驗,歷史只能在經驗的范疇內對實踐發揮作用,即直覺和一些簡單的判斷,如果超出這個范疇,就意味著一種「歷史主義」,歷史就變成一種神學,但得承認神學也是有作用的。

4、人類不能從歷史中得到任何教訓的原理,是因為歷史(著述)太過簡單、貧困,以至於很難為復雜的現實情況提供具有操作性的建議。相反,能夠提供有效建議的經濟學、社會學、政治學等,根基的也是某種過去或歷時性分析,但這已經不是我們討論歷史學的范圍。

關於歷史學

1、歷史(history)不等於過去(past)的真相,但歷史學,因為其方法和態度,是迄今為止對過去真相最權威的解釋。

2、真相天然的就意味著權力,而且是福柯意味的權力,就像海登懷特說的「歷史學家並不構建其他人可以使用的知識,他生產關於過去的話語。」

3、歷史學家能運用這種權力為自己謀求福利。比起文學家,公眾更信服擁有權威的歷史學家,由此,他擁有社會地位,可以寫書賺錢,同時蘭克客觀主義史學在大學的勝利使得歷史學者可以在大學靠教書做研究謀生。

4、歷史學家運用這種權力實現自己的抱負,如「資鑒」、「垂訓」,雖然這是與客觀主義歷史學本身相悖的,但在客觀主義歷史學被瓦解的當下,歷史學者靠重復「以史為鑒」維持本學科的合法性。與此同時,歷史學也會介入公共領域。




Ⅱ 歷史是什麼意思

歷史是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也指某種事物的發展過程和個人的經歷,地球的,人類的,也是過去的事實記載,歷史」中的「史」在甲骨文上與「事」想像,故便理解為「事件」的意思。

俗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朝代更迭,通過研究其更迭規律,便可了解時代的變化,我們應該帶著虛心的態度去看歷史,去學習歷史。歷史真的很有趣,當你用心去讀時,你會真的愛上它的。

Ⅲ 歷史是什麼

歷史,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活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研究和詮釋。歷史是客觀存在的,無論文學家們如何書寫歷史,歷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變。

其含義有三: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2.沿革,來歷;3.過去的事實。

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廣義狹義

歷史學指的是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人類史、鳥類歷史等等。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

一般來說,通常所說的歷史是指人類社會史。歷史,就是指過去發生的事情,歷史是客觀存在的事情。文學與歷史是分不開的,文學以自己的方式參與歷史建構和傳承,這不僅適用於歷史題材創作,而且也適用於一切文學作品和文學研究。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文學不能"虛無"歷史。

歷史也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但是,歷史是人書寫的,既然是人書寫的,就會夾雜著人的情感,人的喜怒知哀樂,所以說,所看到的歷史文字,是夾雜著人的情感的歷史。歷史隨時產生,是人們在過去自由活動的如實記錄。它存在的意義是,讓人們總結過去,充實未來的生活,以史為鑒,借古論今。

Ⅳ 史實等於歷史嗎

史實在某種程度上說,等同於歷史。
但是呢,歷史是由人書寫的。人是帶有主管情感的生物,受到很多客觀因素的影響,這就不可避免的把自己的觀點和好惡注入到史籍中去。所以有的書中就會著重褒揚一個人或勢力,打擊另外一個人或勢力。這就帶有了主觀的情感,從而影響了讀者的判斷。
另外呢,受限於客觀環境,例如戰亂,史籍丟失等因素,很多史官不能得到足夠的創作素材,也就必然不能完整還原歷史真實。
這就是歷史,在史官的筆下,似模似樣的描繪了出來。我們需要依靠嚴謹的判斷,從中去偽存真,找出真正的歷史真實。

Ⅳ 歷史的意義是什麼

歷史從字面上看的意思是發生過的事情,通過文字記載的方式記錄下來,使得後人可以對此有所了解。
我認為:
歷史的存在可以讓我們知曉曾經發生過什麼事情,在出現相似情況時可以進行參考,使得我們少走彎路;
可以讓我們從中總結事物發展的規律,並更好地促進社會的發展與變革;
可以給與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精神上的支持,產生強大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在人們了解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在面對困難時眾志成城;
可以堅定我們的目標,在對未來彷徨與不確定時增強信心,確保不會迷失自己的道路;
可以從中汲取知識,更加從容地面對挑戰。

歷史主要起的是參考作用,他的作用是無形的,究竟是助益還是阻礙要看是被如何理解如何使用。在我看來,逃避歷史就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做法,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出於維護和諧的需要,可以是出於維護政權的需要,也可以是為了通過行為來獲取更高的利益或是其他理由不一而足。

Ⅵ 歷史的重要性是什麼

歷史的重要性:

1、歷史的作用在於使人明智曉理、通古博今、修身養心,學習歷史對於個人、社會、民族以及國家都是很重要的,可以從歷史中,總結經驗教訓,可以從歷史中,探索未知世界,可以從歷史中,樹立民族自尊,可以從歷史中,考慮將來趨勢,歷史的作用不僅以史為鑒,更可以以史為鏡,以史為警。

2、歷史的重要性在於,接近真相,盡管歷史在發展中被曲解、隱藏,被人為扭曲的還是客觀發生的歷史,認為扭曲的歷史會形成一種偏激和扭曲的歷史。

3、歷史文化,只有傳承了歷史文化,才有自己的民族氣節,國人的靈魂,這里最鮮明的例子就是屈原與端午節,由此演變而來的端午節就是一種歷史文化,歷史上的事件或者是活動流傳下來的影響,積淀在民間,並由此而催生的文化。

4、 對個人而言,增進知識,促進思考,提高人文素養,培養健全人格;幫助自己認識自我、實現自我。以史為鑒,聯系現實,服務於人生。

5、 對一個民族而言,增強民族意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經世致用,服務於社會和國家。

6、 對人類文明而言,傳承歷史,延續文明;培養擁有全球意識的「地球公民」;汲取前人的智慧與教訓,造福人類。

Ⅶ 歷史的含義是什麼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

(7)歷史等於什麼擴展閱讀

「歷史」的含義在中文中最早僅用「史」一字代表。

甲骨文中「史」字與「事」相似,指事件。許慎《說文解字》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記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則代表被史官被紀錄的事,換句話說,即所有被文字紀錄的過去事情。

「歷史」一詞出現較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吳書》,吳主孫權「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史」前加「歷」字是指經歷、歷法,也就是人類經歷的一段時間。在事件中加入時間的概念,「歷史」一詞就具有了當今的含義。近代日本學者為翻譯英文「history」,便以歷史二字附會之,使其成為對應詞。

廣義上指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歷史是研究人類變化,社會興替的重要的人文學科。

Ⅷ 什麼是歷史解釋

史解釋是指以史料為依據,以歷史理解為基礎,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能力。
一、區分史實與解釋,能對各種歷史解釋加以理解和評析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具體的學習實踐中認識到,史學家本身由於受到時代、經驗、理念、材料充足程度等的限制,會按照自己的需要(盡管史學家們努力避免)來選擇歷史材料,這使史學家們在解釋歷史的時候難免會發生偏差。有了這種「以史家為中心」的認識後,學生才會去區分史實與解釋,並大膽地對各種歷史解釋投以審視的目光,進而為開展理解和評析奠定心理准備。不同的歷史解釋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側重點不同,不同的歷史解釋之間不存在實質的沖突。對於這種情況,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認識到史觀作為觀察歷史的視角,解釋歷史的模型具有多樣性、復雜性和相對性,還要幫助學生界定和理解各種史觀。另一種是觀點的對立,即不同的解釋之間,互有出入,構成了實質的沖突。這就涉及不同解釋的正誤、深淺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不同史學家對同一史事的論述,明了各方解釋、評判的不同之處,並能從來源、依據、理念、目的等多個方面,解釋彼此的矛盾沖突之本質所在。
二、能夠客觀論述歷史事件、人物和現象,有理有據表達自己的看法要想客觀論述、有理有據,就要求教師提供足夠的、合適的材料,預設好學生思維推進的邏輯路線。
三、能從歷史表象中發現問題,對歷史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做出解釋從歷史表象中發現問題,在課堂上更多地表現為通過教師「教材問題化」的努力,將靜態的教材打造為問題的素材。四、能夠以全面、客觀、辯證、發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評判現實社會與生活中的問題如果說所有歷史都是當代史,那麼,所謂以史為鑒,就是要通過對已有歷史的解讀,孕育出歷史智慧,以形成、提供一種特殊的視角,來涵養出「全面、客觀、辯證、發展」的眼光,以更有效地審視現實生活、解決現實問題。

Ⅸ 什麼是歷史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

歷史(希臘語 ἱστορία,通過調查獲得的知識 」)是書面文件中描述的過去及其研究。在書面記錄之前發生的事件被視為史前史。「歷史」是一個總稱,涉及到過去的事件以及記憶,發現,收集,組織,介紹,以及關於這些事件的信息解讀。寫歷史的學者稱為歷史學家。
歷史還包括使用敘事來檢查和分析一系列過去事件並客觀地確定造成這些事件的因果關系的學科。歷史學家有時會通過討論該學科的研究本身,並以此作為對當前問題的「視角」,來討論歷史的本質及其有用性。
特定文化共有的故事,但沒有外部來源的支持(例如亞瑟王周圍的故事),通常被歸為文化遺產或傳說,因為它們沒有顯示出對歷史學科的「無私調查」。 Herodotus,公元前5世紀的希臘歷史學家,在西方傳統中通常被視為「歷史之父」,或者被某些人稱為「謊言之父」,以及他的當代修昔底德主義者,為現代人類歷史研究奠定了基礎。今天他們的作品繼續被閱讀,以文化為重點的希羅多德與以軍事為重點的修昔底德之間的差距仍然是現代歷史寫作中的一個爭論點或方法。在東亞,一個州紀事《春秋志》早在公元前722年就被編纂,盡管僅公元前2世紀的文本才得以保存。
古老的影響力促成人們對歷史本質的不同詮釋,這些詮釋在過去的幾個世紀中不斷演變,並在今天不斷變化。對歷史的現代研究是廣泛的,包括對特定地區的研究以及對歷史調查的某些主題或主題要素的研究。通常,歷史是小學和中學教育的一部分,歷史學研究是大學研究的一門主要學科。

閱讀全文

與歷史等於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