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予在古代讀什麼
yú,我的意思,古代天子的自稱,但這並非天子獨稱,在古代「予」多用於文章自敘,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等。
帝王對先輩或常人後輩對長者常自稱為予,是一種謙稱;
但予在有些詞彙組合中略帶謙義或貶義,如「予知(自以為聰明)、予聖(自以為聖人)予知予雄(自以為智慧聰明)」
② 歷史上誰用予字起過名
宰予(前522-前458),字子我,亦稱宰我,春秋末魯國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被孔子許為其「言語」科的高才生,排名在子貢前面。
③ 於和予有什麼區別
於和予寫法、讀音和意思均不同,具體如下:
一、於拼音:yú
寫法:橫、橫、豎
釋義:
1.在:她生~1949年。來信已~日前收到。黃河發源~青海。
2.向:問道~盲。告慰~知己。求救~人。
3.給:嫁禍~人。獻身~科學事業。
4.對;對於:忠~祖國。有益~人民。形勢~我們有利。
5.自;從:青出~藍。出~自願。
6.表示比較:大~。少~。高~。低~。
7.表示被動:見笑~大方之家。
8.後綴。a)動詞後綴:合~。屬~。在~。至~。b)形容詞後綴:勇~負責。善~調度。易~了解。難~實行。「於」
9.姓。
二、予拼音:yǔ 、 yú
寫法:フ、丶、フ、丨
釋義:
[ yǔ ]
給:授~獎狀。免~處分。請~批准。
[ yú ]
1.人稱代詞。我。
2.姓。
漢字演變:
相關組詞:
1.給予[jǐ yǔ]
給(gěi):~幫助。~同情。~親切的關懷。也作給與。
2.授予[shòu yǔ]
指給予(榮譽稱號、勛章、軍銜、學位等)。
3.賦予[fù yǔ]
交給;給予:實現四個現代化,是歷史~我們的光榮任務。
4.寄予[jì yǔ]
給予關懷、同情等。
5.准予[zhǔn yǔ]
公文用語,表示准許:成績合格,~畢業。
④ 古代的「予」是什麼
一個自稱,就是我
在王莽篡位的新朝,予還曾經成為皇上(王莽)的自稱,和朕一樣。王莽自稱為「予一人」
⑤ 予怎麼讀音是什麼
一、予字的拼音是 yǔ和yú,是一個多音字。
二、予字的基本釋義:
[ yǔ ]
給:授予獎狀。免予處分。請予批准。
[ yú ]
1、人稱代詞。我。
2、姓。
三、予字的筆順是橫撇/橫鉤, 點, 橫撇/橫鉤, 豎鉤。
相關組詞有給予、賦予、授予、准予、予以、寄予、賜予、予樂、祝予、企予、傅予、予聖、取予、予奪等。
一、給予
[jǐ yǔ]
給(gěi):給予幫助。給予同情。給予親切的關懷。也作給與。
二、賦予
[fù yǔ]
交給;給予:實現四個現代化,是歷史賦予我們的光榮任務。
三、授予
[shòu yǔ]
指給予(榮譽稱號、勛章、軍銜、學位等)。中央軍委發布命令,授予李向群烈士「抗洪英雄」光榮稱號。
四、予勾
[yǔ gōu]
亦作「予句」。謂皇帝或其指定的大臣用朱筆在判處死刑者的名字上畫勾以示批准。
五、贈予
[zèng yǔ]
送財物或他物給人。亦指贈給的財物等。他寧可贈予朋友也不給家裡人。
⑥ 歷史上「我」的稱呼。
太籠統了,一般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地方,不同情況,對於「我」的稱呼都不一樣 比如有:孤;吾;私;余;予;俺;咱;鄙人;山人;
寡人;老夫;小人;小的;小可;小子;小生;小道;小僧;貧僧;老僧;老道;貧道;貧尼;小官;老子;在下;本人.;奴婢;不才;本帥;本宮;本座;;本王;小乙;本官;灑家;咱家;小弟;哀家;老納;本府,朕,臣妾,臣,晚輩,孤家,為兄,為父,為妻/為妾;妾身,小奴,奴家。
⑦ 予怎麼讀
一、予的聲母y,韻母u,音調 yǔ
二、釋義:同「余」,我:~智自雄(自誇聰明,妄自誇大)。~取~求(原指從我這里取,從我這里求;後指任意索取)。
三、部首:乙
四、筆畫:
(7)歷史什麼予擴展閱讀:
相關組詞:
1、給予
[jǐ yǔ]
給(jǐ):~幫助。~同情。~親切的關懷。也作給與。
2、賦予
[fù yǔ]
交給;給予:實現四個現代化,是歷史~我們的光榮任務。
3、生殺予奪
[shēng shā yǔ ó]
指有權勢的人所掌握的能任意處置別人生命財產的權力。生殺:讓人活或把人殺死。予奪:給予或剝奪財物等。
4、予以
[yǔ yǐ]
給以:~支持。~警告。~表揚。~批評。
5、寄予
[jì yǔ]
給予關懷、同情等。
⑧ 在古代予是什麼意思
有兩個音
yú
1. 同「余」,我:~智自雄(自誇聰明,妄自誇大)。~取~求(原指從我這里取,從我這里求;後指任意索取)。
字義
1. 「予」假借為「余」,我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宋·周敦頤《愛蓮說》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嘗非予之過也。——清·袁枚《祭妹文》2. 又如:予知(自認為聰明);予美(自己所愛的人);予聖(自以為聖人);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稱);予小子(古代帝王對先王或長輩的自稱;常人對先輩、長者的自稱);予末小子(予沖人,予沖子。古代帝王對先王或長輩的自稱;常人對先輩、長者的自稱);予取予攜(予取予奪。從我處掠取);予違汝弼(古代天子勖勉大臣進諫之詞。言我有過失,你應匡正);予智予雄(自以為聰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yǔ
字義
1. 給與:~以。賜~。賦~。給~。生殺~奪(亦作「生殺與奪」)。
詳細字義
1. (指事。象兩手相與之形。本義:授予;給予)
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謂手拔。——《說文》
予,與也。——《廣雅》
予之與奪也。——《淮南子·本經》
君子來朝,何錫予之?——《詩·小雅·干旄》
怒不過奪,喜不過予。——《荀子》
3. 又如:予寧(給喪假);予齒去角(天生動物賦予齒就不賦予角。比喻事物無十全十美);予賜(予告和賜告);予歸(准予辭官回家);予奪生殺(泛指帝王掌握的生死大權);予決(給予決定或裁決)
4. 贊許,稱譽 [praise]
主盛處賢,而自予雄也。——《管子·宙合》
眾必予之。——《管子·小匡》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師曠。——《荀子·大略》
5. 出售,賣 [sell]
歲適美,則市糶無予。——《管子》
歲孰取谷,予之絲漆;繭出,取帛絮,予之食。——《史記》
⑨ 「予」字的含義是什麼
「予」字的含義:給、人稱代詞、姓。
一、釋義
[ yǔ ]給:授~獎狀。免~處分。請~批准。
[ yú ]
1、人稱代詞。我。
2、姓。
二、說文解字
文言版《說文解字》: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凡予之屬皆從予。
白話版《說文解字》:予,將東西推託給人。字形像用手託付他人的樣子。所有與予相關的字,都採用「予」作邊旁。
三、字形演變(如圖)
四、造字本義
動詞,帶著緯線的梭子在經線中來回穿行,不斷地給出絲線。
(9)歷史什麼予擴展閱讀
組詞:給予、賦予、授予、寄予、准予、予以、賜予、予奪、妄予、取予、予樂、祝予、交予、予聖
一、給予[jǐ yǔ]
給(gěi):~幫助。~同情。~親切的關懷。也作給與。
二、賦予[fù yǔ]
交給;給予:實現四個現代化,是歷史~我們的光榮任務。
三、授予[shòu yǔ]
指給予(榮譽稱號、勛章、軍銜、學位等)。
四、予曝光[yú bào guāng]
拍攝相片時提前對相紙或膠片進行輕微曝光,以至於控制照片的反差。
五、予一人[yú yī rén]
古代帝王的自稱。
⑩ 予在歷史史書上是不是兵器
你說的是矛吧。
如果是予的話,那麼應該不是,因為予作為名稱只出現過兩次,一次是一個樂曲的名字:《尚書璇璣鈐》:有帝漢出,德洽作樂,名予。
另外一次則是zhu(四聲):《史記·夏本紀》:帝少康崩,子帝予立。
沒有地方有予這么一件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