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歷史分為幾個階段,每個時期如何劃分
3個階段,分為中國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
1、中國古代史
中國古代史經歷了以下階段:原始社會(170萬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隸社會(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和封建社會。
其中封建社會可分為五個階段:戰國、秦、漢是封建社會形成和初步發展階段。三國、兩晉、南北朝,是封建國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階段。隋唐五代時期是封建社會的繁榮階段。遼、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和封建經濟繼續發展的階段。明、清,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和封建制度漸趨衰落階段。
2、中國近代史
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遷至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3、中國現代史
中國現代史是指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歷史,分為新民主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兩大歷史階段。這一時期也是中國人民建立政權、鞏固政權、探索與發展中國,使中國走向富強、民主、自立的一段發展史。
(1)什麼歷史時期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的發展歷程:
中國歷史是指中國從中華文明產生到現在的歷史。中國歷史悠久,自黃帝部落的姬軒轅(也稱公孫軒轅)時期算起約有5000年;從三皇五帝算起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2240年。
中國歷經多次政權演變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
中國史前時期炎黃二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約公元前2070年,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東周推進了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革,思想上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分裂割據局面,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於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沖突中逐漸匯聚。
隋唐時期,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系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高度發展。宋元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明末在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19世紀中期,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確立了共和政體。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
後經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終於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又經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後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11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❷ 1949年後的四個歷史時期是指什麼
1949年後的四個歷史時期是指什麼?劃分為新民主主義社會與社會主義社會兩大歷史時期。
新民主主義社會是從1949年10月新中國建立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變為新民主主義社會,又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轉變,經歷了兩次歷史性變革。這一時期分為歷史發展的兩個階段:新民主主義社會的建立和初步發展,以及三大社會主義變革。
社會主義社會是從1956年底開始的。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從1956年底到1966年5月):它也被稱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開端,主題是探索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然而,由於主觀和客觀原因,它呈現出曲折發展的階段性特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頭三年,大陸國民黨反動派的剩餘武裝部隊和匪徒被淘汰,實現了西藏的和平解放,各級人民政府的建立,官僚被沒收,企業轉變為社會主義國有企業。企業統一國家財政和經濟工作,穩定價格,完成新解放區土地制度改革。
鎮壓反革命,反腐敗,反浪費,反官僚主義「三反革命」運動,反賄賂,反逃稅,國家財產防盜,反盜竊工作,防盜國民經濟「五反」運動的情報。舊中國教育,科學和文化的富有成效的轉變。
在順利完成重大社會改革任務,開展抗美戰爭,保衛國家大戰的同時,舊中國遭受嚴重破壞的國民經濟迅速恢復。 1952年底,全國工農業生產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從1949年10月到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逐步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迅速恢復國民經濟,實施計劃經濟建設。大部分地區基本完成了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
在這個歷史階段中,黨確定的指導方針和基本政策是正確的,取得的勝利是輝煌的。
❸ 人類歷史文明至今,經歷了哪些歷史時期
一、原始社會
1、舊石器時代,約400萬年-4萬年前
主要以食物採集者的生活方式,主要以採集野生的食物為主,包括收集各種植物和獵殺捕捉各種動物。
2、新石器時代,4萬年前-5500年前
從第一個村落到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第一個文明產生,以村落為單位進行生產活動,公有制。
3、農業時代,農業文明是人類對自然進行探索的發展系統。
人對自然進行初步開發(大約距今一萬年前),由原始文明進入到農業文明,開始出現科技成果:青銅器、鐵器、陶器、文字、造紙、印刷術等。主要的生產活動是農耕和畜牧,人類通過創造適當的條件,使自己所需要的物種得到生長和繁衍,不再依賴自然界提供的現成食物。
二、工業時代
1、蒸汽時代
工業革命於18世紀60年代首先從英國開始、大量向外擴展則在19世紀初,因此蒸汽時代起於19世紀初、止於19世紀70年代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在這個時期資本主義的機器大革命開始出現、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開始初步確立、蒸汽機的發明和應用,將人類帶入了蒸汽時代
2、電氣時代
18世紀60年代人類開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再經過100多年後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又有一次迎來了重大飛躍,人們把這次變革叫"第二次工業革命"、今天所使用的電燈、電話都是在這次變革中被發明出來的,人類由此進入"電氣時代"
3、原子時代
用一克的鈾裂變後產生的能量相當於燃燒3噸煤或200升油所放出的能量、其爆炸力相當於20噸TNT炸葯,推動這一試驗轉變成第一顆原子彈的過程中、義大利物理學家費米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從此開始原子能被廣泛使用人類進入新的時代。
4、信息時代:
歐美及發達國家的時間跨度概念是從1969年到以後,我國及部分發展中國家對信息時代指的是1984年到以後,比歐美晚15年。
5、原子時代:
用一克的鈾,裂變後產生的能量相當於燃燒3噸煤或200升油所放出的能量,其爆炸力相當於20噸TNT炸葯。推動這一試驗轉變成第一顆原子彈的過程中,義大利物理學家費米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從此開始原子能被廣泛使用,人類進入新的時代。
三、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是人類與自然將實現協調發展的社會系統。生態文明是「社會記憶」中第四階段的文明,是建築在知識、教育和科技高度發達基礎上的文明,強調自然界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基石,明確人類社會必須在生態基礎上與自然界發生相互作用、共同發展,人類的經濟社會才能持續發展。
(3)什麼歷史時期擴展閱讀:
人類的起源
第四紀時代出現了人類的祖先。最初亞非大陸溫暖濕潤,古猿在這種環境中演變成能製造工具和進行勞動的人類。勞動使肢骨發達,雙手更能創造萬物,口腔發展了語言,也就推動了腦的發達。人類始祖直立猿人的出現,與別的哺乳動物尚用四肢爬行不能用手更無語言迥然不同,而變成支配世界的主人翁。
按人類的體質和其文化發展的順序,可分為「猿人」、「古人」和「新人」階段。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類文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人類的起源
❹ 歷史時期與史前時期以什麼來區分
史前考古學的研究范圍是未有文字之前的人類歷史,歷史考古學的研究范圍是有了文獻記載以後的人類歷史。
史前時期
即有正式歷史記載之前中國境內人的發展史,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母系氏族、以及有關三皇五帝的傳說史,直到最後建立夏朝。這時期時間的跨度最大,從約170萬年前到公元前21世紀。
歷史時期
考古學上的中國史前社會從發現古人類開始,下限為發現甲骨文的殷墟年代,也就是商代盤庚遷殷之前的歷史時期。
歷史學所指的中國史前社會是有了文獻記載之前的歷史時期,即西周有了共和紀年之前的階段。
中國史前文化按照考古年代主要分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以及青銅時代。
史前考古學著重從史前文化遺址的地質、器物、古人類、古生物遺存來研究,歷史考古學則通過文字、銘刻、古建築等方面考察古人類的歷史。
夏商周三代是中國考古史上的青銅時代,也是以中原文化為主體的華夏文明的起源。新石器時代晚期也是傳說中的三皇時代與五帝時代,一直沒有確實的考古和文獻證據。
夏啟、商湯、周武是三代開國君主,對於三朝很多事件斷代的考證,即使從孔子開始就有文獻記錄,但疑問仍然很多。
青銅文化在夏商周發展到了鼎盛時期,除了甲骨文,大量刻在銅器上的銘文也是重要的文字記錄。
❺ 中國歷史的三個時期指什麼
第一階段。
從1927年8月到1935年1月,即從大革命的失敗到遵義會議的勝利召開,這一階段可稱之為初步探索形成階段。這是中國共產黨人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時期。
第二階段。
從1935年1月至1940年1月,即從遵義會議後到《新民主主義論》的發表,這一階段可以稱之為進一步深化發展階段。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獨立地領導中國革命,在理論和實踐上解決了中國革命一系列重大問題,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完整的中國革命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的非常關鍵時期。
第三階段。
從1940年1月至1949年10月,即從《新民主主義論》發表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這一階段可稱之為最後完成階段。這一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展了延安整風,進行了偉大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把新民主主義革命引向勝利,從而在理論和實踐上完成了第一次飛躍。
黨的成立
1920年3月,在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李大釗的指導下,鄧中夏、高君宇等19人在北京大學秘密成立馬克斯(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又稱「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
第二年11月17日,《北京大學日刊》登出啟事,對外宣告馬克思學說研究會成立。在一次「社會主義是否適宜於中國」的辯論會上,李大釗上台演講,指出資本主義社會轉變到社會主義社會,就好比雛雞破卵而出,是必然之理。
此後,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成員迅速增加,研究會19名發起人中,至少有15人在1923年前加入中共黨組織。
1920年2月,陳獨秀離京南下上海,李大釗秘密護送,途中他們商談了建黨工作,由此留下「南陳北李,相約建黨」的佳話。分手後,他們倆分頭開始建黨籌備工作。
不久,經共產國際批准,俄國共產黨(布爾什維克)遠東局海參崴分局外國處派出全權代表維經斯基(在華期間化名吳廷康)、秘書馬馬耶夫及翻譯楊明齋一行來華。在維經斯基等人的推動下,上海、北京建黨的步伐加快。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中國共產黨」率先成立。
8月底,北大學生張國燾到上海與陳獨秀商談建黨工作,陳獨秀希望李大釗「先組織北京小組」。
9月中旬,北大講師張申府去上海接來華講學的英國哲學家羅素,住在漁陽里二號陳獨秀家,又同陳獨秀談起了建黨之事。下旬回到北京後,張申府把和陳獨秀談話的情況告訴了李大釗,兩人一致認為要盡快成立組織,發展黨員。
1920年10月,在北大紅樓一層東南角的李大釗辦公室,李大釗、張申府、張國燾三人秘密成立北京共產黨小組,這是北京歷史上第一個中國共產黨的黨組織。
❻ 什麼叫歷史 時期
在過去某一時間段發生的,一直持續,比如明朝,就是四百年間明朝一直是存在的,所以叫那一時期為明朝
❼ 歷史時期指的是什麼
清朝晚期,清朝末年,雅片戰爭時期都可以,你可以這樣去理解,雅片戰爭發生於清朝後期。所以這幾種說法都沒錯。
❽ 建國以來我國不同的歷史時期是什麼
第一個時期,即毛澤東時代。從上到下的社會理想是盡快完成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的過渡並迅速實現共產主義。具體表現有:1、過渡時期總路線頒布及「三大改造」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2、「八大」對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探索;3、「社會主義總路線」的頒布和錯誤推行,即所謂「三面紅旗「(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化),導致社會主義探索遭遇嚴重挫折。同時,」左「的思潮還表現在過分強調」階級斗爭,一系列錯誤運動相繼興起。4、在」左「傾思想指引下,錯誤發動並全面鋪開」文化大革命「,造成十年動亂,社會主義建設進一步遭到破壞。
第二個時期,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社會理想相比毛澤東時代變得更為理智。就是「繼續高舉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集中精力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逐步向共產主義過渡」。具體表現有:1、真理標准問題大討論,以及之後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破除了黨內外的個人崇拜和思想束縛。2、十一屆三中全會掀開改革開放的序幕,中國社會迅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3、一系列重大決策的推出:比如經濟發展分三步走戰略使得經濟建設戰略變得理智、「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和香港澳門的順利回歸等。
❾ 世界歷史分幾個階段時間是什麼時候
世界歷史可以為分史前時期、古代文明時期、帝國與征服時期、封建時期、中世紀、資本主義六個階段。
1、史前時期:500萬年前~公元前5000年
早期人類的進化
原始農業的出現、原始畜牧業的出現、父系氏族公社金石並用時代的來臨、父系氏族公社的形成私有制的產生、軍事民主制國家產生、原始社會的文化、原始的宗教、原始繪畫、原始雕刻,原始音樂。
2、古代文明:公元前5000~前500年
亞洲 (公元前5000~前500年)
中國第一王朝——夏朝、大禹治水、階級社會的產生、夏啟建國、少康中興、夏桀亡國、商朝的興衰、成湯建商商朝的滅亡、商朝的農業生產技術、神奇的甲骨文、發達的青銅文化、禮樂統治下的西周等級森嚴的分封制。
3、 帝國與征服: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亞洲(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秦朝統一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的建立、秦始皇萬里長城的修築、秦朝的覆亡、「世界第八大奇跡、」 西漢劉邦建西漢、漢武帝時代、漢匈和戰、司馬遷著《史記》、孔雀帝國被佔領的時代、
旃陀羅笈多創立孔雀王朝、阿育王的征伐、孔雀王朝時期的政治與軍事、森嚴的種姓制度、孔雀王朝後的印度、帝國時代的文化、印度的史詩《佛本生經》、孔雀帝國時代的建築藝術。
4、封建時期
歐洲(公元前500~公元元年)
馬其頓的興起、馬其頓王國的興盛、腓力二世統一希臘、亞歷山大東征、安提柯王朝的建立、斯巴達的社會改革、托勒密王朝和塞琉古王國、托勒密王朝的專制統治、強權獨裁時代的到來、蘇拉獨裁龐培興起、前三頭同盟,愷撒獨裁後三頭同盟等。
亞洲(公元元年~400年)
中國第一王朝——夏朝、大禹治水、階級社會的產生、夏啟建國、夏桀亡國、商朝的興衰、神奇的甲骨文、發達的青銅文化、禮樂統治下的西周等級森嚴的分封制、周公制禮作樂、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清凈無為」的道家、孔子創立儒學、《考工記》問世等。
5、中世紀
歐洲(公元400~1500年)
日耳曼王國的建立、古代日耳曼人的社會制度、西歐封建關系的萌芽、日耳曼諸王國的建立、倫巴德人入侵義大利、西歐封建制的產生、克洛維創建法蘭克王國等。
亞洲(公元400~1500年)
元朝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忽必烈稱帝、元朝建立行省制度、郭守敬與《授時歷》、關漢卿與元曲、中前期的明朝、明朝的建立、明初設內閣、朱元璋加強吏治、鄭和下西洋等。
6、資本主義:1300~1600年
歐洲(1300~1500年)義大利早期文藝復興、但丁創作《神曲》、第一個人文主義者彼特拉克、薄伽丘與《十日談》、早期文藝復興的藝術、早期文藝復興的史學、義大利後期文藝復興、全才式人物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等。
(9)什麼歷史時期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階段——傳說時代和氏族時期
傳說時代
傳說時期:又稱傳說時代、上古時代、遠古時代、三皇五帝時代或神話時代,在中國指的是夏朝以前的歷史時期。
中國猿人(較早期為一百七十萬年,較晚期為四五十萬年)只在地下留下原始的舊石器文化,不可能有當時的神話傳說留傳下來。到大約六七千年以前,各地以不同形式走向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還留下了新石器文化。
這時各族有自己的圖騰崇拜及宗教和神話,但往往是些朦朧的記憶或結合後來的宗教思想所作的描述。到大約五六千年前,各地先後進入了父系氏族社會,有了內容較豐富的神話傳說。
氏族
最早的神話故事和歷史傳說,總是氏族部落關於其本氏族或本部落的來源及其祖先的神話故事。這樣的神話傳說靠歷史文獻記載下來,並逐步發生由較簡朴到較復雜,由缺乏系統到逐步有系統。
由神性很濃逐漸演化成人性,由純神話逐步變成歷史故事的演進變化。從西周到戰國,就是中國古史神話傳說演進變化的時期。漢代則把它歷史化、定型化。
西周文獻中的古史神話傳說今存反映古代各族神話傳說的最早文獻,是《詩》和《書》中屬於西周的一些篇章(包括西周加工的夏商文獻遺篇)。還有《易》的卦爻辭,因其錄事隱約,不如《詩》、《書》那樣明確反映了有史實作為背景的一些商周兩族的古代神話傳說。
❿ 歷史時期是個什麼概念
呃~如果看過《史記》或者《上下五千年》的話。那麼那裡面的內容就可以稱為歷史(指這件發生了很久很久。時期是指一個時間,也就是這段歷史所發生的朝代啊、年份啊…………
(例如:草船借箭是三國時期發生的,那麼「三國時期」就可以稱為歷史時期)
那麼歸結到底就是:歷史的各個時期。
歷史時期可以指幾朝幾代(如唐宋時期),也可以指某個朝代(元朝時期),更可以指某朝代中某帝王的某時期(如宋元豐年間、清乾隆年間),都是歷史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