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是什麼他標志什麼
中國歷史第一個王朝是夏王朝,夏王朝的建立標志著中國由原始社會進入奴隸制社會。
❷ 王朝是什麼意思
王朝指朝代、朝廷 。
歐洲的「王朝」概念和中國歷史上的「王朝」概念其實有很大的不同。
我們說的王朝更迭,都是徹徹底底的改變,往往還要伴隨著戰爭、流血以及宮廷政變。絕大多數的中國王朝更迭是沒有血緣聯系的。
而歐洲的王朝,君主之間的傳承必須有血緣聯系,歐洲的王朝更迭,都僅僅是因為國王絕嗣,後繼無人,而不得不從去世國王的其它後代中去物色王位繼承人。由於被挑選出來的王位繼承人是先王的支脈、後裔。他們雖保持著爵位,但卻生長在異國他鄉,所以在他們的頭銜中往往帶有地名,如:「奧倫堡的克里斯欽伯爵」,及「格呂克斯堡的威廉姆公爵」等等。當他們被選為王位繼承人,當上國王後,一個新的王朝開始了,他們原來頭銜中的地名就成了新王的稱號,其王室血統也還是一脈相承的。
不知道你說的是歷史上的王朝還是說籃球上的王朝?
nba的王朝指一個球隊連續三年獲得總冠軍,這個球隊就可以被稱為王朝。
望採納,謝謝!!
❸ 中國歷史上十八個朝代名稱來歷是什麼
國是一個國家的稱號,也就是一個朝代的名稱,那麼如何取得歷代王朝的名稱優勢呢?根據研究結果,國家命名的來源大致有五種:一是採用部落和部落聯盟的名稱;二是直接採用開國元勛原來的稱號、封號;三是採用開國元勛在建立新政權前已經統一的地區名稱;四是以氏族名稱為基礎;五是取吉祥之意。
周朝的時候。武王滅商前,總部住在岐山(今陝西岐山),岐山又稱周原,武王滅殷後,以 "周 "定國號。周朝在鎬京(今陝西西安西南)建都,後來在周平王時期將首都東遷至洛邑(河南洛陽)。因為它位於鎬京的東部,所以被稱為 "東周",而以前的政權在歷史上被稱為 "西周 "以示區別。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❹ 歷史上所有朝代都是什麼啊
中國朝代歷史順序表:
華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堯
舜
禹
夏朝--約公元前22世紀-公元前17世紀
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初-公元前11世紀
周朝--約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贏政)統一六國,之後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四年的楚漢戰爭。
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漢高祖(劉邦)->漢文帝->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
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
三國--公元220-280 年劉備、曹操、孫權爭奪天下
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東晉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朝代
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趙匡胤)南宋(趙構)(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孫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
速記口訣:
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列,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❺ 歷史上哪些朝代是正統王朝,正統王朝與非正統王朝有什麼區別
正統王朝通常是指符合華夏禮儀的,由皇帝生下的第一個長子來承擔的國家,就是正妻原配生出來的大兒子,法律定的就是原配妻子所生的孩子有繼承優先權的,這個制度是周公定於周初期,具體規定為「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非正統就是秦朝末年,不論皇帝的出身,陳勝吳廣起義、「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是人們當時的一個新認知。
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民族都融合到了漢族當中,為建設文明、民主、富強的國家而努力奮斗,所以所謂的正統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
❻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是哪個/
夏朝
夏朝(約為前2050年—約前1600年)
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朝代。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禹的兒子啟廢除了傳統的部落「禪讓」制,殺死益而稱王,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夏朝共傳13代,16王。夏朝其中心區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帶。據說啟死後,太康即位,出現了一時的政權更迭,即所謂「失國」。再經少康中興,重建夏朝。到孔甲統治時,夏朝走向衰落。此後,三傳至桀,夏朝滅亡。約400年,後為商朝所滅。
由於夏朝沒有文字直接流傳下來,所以,長期以來對其了解還主要依賴古代文獻的記載,包括夏朝的國王、官吏、軍隊以及刑獄情況。現代以來,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村遺址中大型宮殿、墓葬以及許多青銅器的出土,則從一個側面揭示了作為奴隸制的夏朝的政治、經濟及社會文化、生活等等方面的情況。
❼ 中國歷史上24個朝代分別是什麼
歷史課本的扉頁上有這樣一個歷史朝代歌,我覺得很好記憶。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沿,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中國朝代歷史表: 華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堯 舜 禹 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新、東漢、三國(魏、蜀、吳)、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唐(周)、五代十國、宋遼金西夏、元、明、清 朝 代 /
起 迄 年 分 ( 公 元 ) / 備 注 黃帝軒轅氏 前2697~前2599
少昊金天氏 前2598~前2515
顓頊高陽氏 前2514~前2437
帝嚳高辛氏 前2436~前2367
帝摯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唐堯 前2357~前2258
虞舜 前2257~前2208
夏 前2207~前1766
商 前1765~前1122
周 前1121~前249 西周 前1121~前771 東周 前770~前249
秦前248~前207
漢 前206~220 西漢 前206~8 新莽 9~23 更始帝 23~25 東漢 25~220 公元25年,光武帝建年號
三國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吳 222~280 晉265~420 西晉 265~316 東晉 317~420
五胡十六國 前趙 304~329 劉淵國號漢,劉曜改為趙,史稱前趙 成漢/前蜀 304~347 後趙 319~350 前涼 324~376 前燕 337~370 前秦 351~394 後秦 384~417 後燕 384~409 西秦 385~431 後涼 386~403 南涼 397~414 南燕 398~410 西涼 400~420 北涼 401~439 夏 407~431 北燕 409~436 南北朝 宋 420~479 齊 479~502 梁 502~557 陳 557~589 北魏 386~534 東魏 534~550 西魏 535~556 北周 557~581 北齊 550~577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
後梁 907~923 後唐 923~936 後晉 936~946 後漢 947~950 後周 951~960 十國 吳 902~937 前蜀 907~925 吳越 907~978 楚 907~951 南漢 907~971 閩 909~945 南平/荊南 924~960 後蜀 934~965 南唐 937~975 北漢 951~979
宋 960~1279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遼 907~1125 建國於公元907年,國號契丹,916年始建年號,937年改國號為遼,983年復稱契丹,1066年仍稱遼
金 1115~1234 元
1206~1367 鐵木真於公元1206年建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1279年滅南宋 西夏 1032~1227 明 1368~1644 公元1644年桂王被殺
清 1616~1911 建國於公元1616年,初稱後金,1636年始改國號為清,1644年入關
❽ 中國24個朝代先後順序是什麼
中國24個朝代先後順序是夏、商、西周、東周、秦、西楚、西漢、新朝、玄漢、東漢、三國、晉朝、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朝、元、明、清。
1、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約公元前1600年(有爭議)
2、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有爭議)
3、周朝: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790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5年
5、楚漢相爭: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4年[16]
6、西漢: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09年[3][17]
7、新朝:公元9年1月15日-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4年
8、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2年
9、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5年
10、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59年
11、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5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69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7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89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3年
16、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8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19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7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6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8)歷史上王朝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每朝的創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
朝代名稱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大致有五個來由:由部族、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於創建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源於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❾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是什麼
夏朝(約前20世紀—約前16世紀),中國史書記載的第一個世襲王朝。一般認為夏朝是一個部落聯盟形式的國家,而中國大陸馬克思主義史學將夏朝定性為一個奴隸制國家。依據史書記載,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封建時代,帝王與諸侯分而治之。相當於夏朝時期的文物(前1600年以前的文物)中有一定數量的青銅和玉制的禮器, 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於新石器晚期文化。但是由於迄今為止在考古學上還沒有找到公認的夏朝存在的文字依據 (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出於商朝),因此其真實存在性沒有得到正式確認。但許多中國歷史學家認為,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便是夏朝遺存。
根據史書記載,夏朝是禹的兒子啟建立的國家。也有人說是夏禹建立了國家,然後傳給了兒子(兩種說法目前沒有統一),夏禹傳子代替了以前的禪讓制度,由禪讓制度變成王位的世襲制度。夏朝共傳13代,16王(一說14代、17王,主要是大禹是君主還是部落聯盟首領有爭議的問題),約471年,後為商朝所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