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歷史人物是什麼意思
歷史人物:是指那些在歷史發展中起過重要影響,在歷史長河中留下足跡,對人類歷史起到推動作用的人物。
如:華夏鼻祖——軒轅黃帝;
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
中國第一位女皇——武則天;
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
畫聖——吳道子;
詩仙——李白;
明代風流才子——唐寅;
明代蘇州畫家——張宏;
清代揚州畫家——鄭燮;
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孫中山。
② 什麼是歷史名人
通俗地講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人(偏褒義),能在一個或者多個領域做出傑出貢獻,或者道德高尚名垂千古,或者對歷史地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人.
詳見各地名人故居,裡面的幾乎都是歷史名人,在這個商業化功利化濃厚的社會里,有所謂的哪怕是出了點名的歷史名人都被用作賺錢的工具,所以到哪裡去找是最省事的.
③ 古代中國記錄歷史的人叫什麼
中國歷代均設置專門記錄和編撰歷史的官職,統稱史官。各朝對史官的稱謂與分類多不相同,但主要的可以分類記錄類和編纂類兩者。史官剛剛出現的時候以及發展過程中的很長時間,這兩者是不大分別的,後來演化出專門負責記錄的起居注史官和史館史官,前者隨侍皇帝左右,記錄皇帝的言行與政務得失,皇帝不能閱讀這些記錄內容,後者專門編纂前代王朝的官方歷史。
④ 歷史名人(說說下面的歷史人物是哪個朝代的,是什麼樣的人物)
孔子
子姓,以孔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昌平鄉(今曲阜市南辛鎮)人。家中排行第二。我國古代偉大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古文獻整理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曾修《詩》《書》,訂《禮》《樂》,序《周易》,作《春秋》。他一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被中國人尊稱「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後人把孔子的言行語錄記錄下來,作成《論語》。在天道觀上,孔子不否認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對其持懷疑態度,主張「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與孟子並稱「孔孟」,孔子被尊為「至聖」「素王」,曾子則為宗聖。孟子為「亞聖」。他的言行被他的學生寫成創世巨作《論語》。他還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者。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被後人尊稱為「史聖」。他最大的貢獻是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該書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公元前101年(漢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被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
秦始皇(前259-前210)名政,嬴姓,趙氏[1],又名趙正(政)[2],生於前259年正月初一,故取名贏正(政)註:秦國歷法正月是十月。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秦莊襄王之子。漢族,[3](原稱華夏族[4])。出生於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 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秦始皇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定都咸陽。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與大臣議定的尊號改為「皇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但卻二世而亡。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秦始皇並不是像司馬遷所寫的《史記》記載的是個暴君,想了解真正的秦始皇的話在《真秦始皇》這本書中有著詳細的介紹。可以說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封建帝國的創立者。
張衡(78-139),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制圖學家、文學家、學者,在漢朝官至尚書,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曾將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南),出生於蜀郡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逝世於安徽當塗縣。其父李客,夫人有許氏、劉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詩人。少年時即受家庭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信念始終不渝。創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風格雄渾豪放;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楊慎謂其詞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人,漢族,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葯物學家。
岳飛(1103-1142)字鵬舉,漢族。北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菜園鎮程崗村)人。中國歷史上著名戰略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將。岳飛在軍事方面的才能則被譽為宋、遼、金、西夏時期最為傑出的軍事統帥、連結河朔之謀的締造者。同時又是兩宋以來最年輕的建節封侯者。南宋中興四將(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之首。
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在後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詩人杜甫也有贊揚諸葛亮的《蜀相》名篇傳世。
⑤ 歷史人物是什麼
一諾千金——季布
西漢·司馬遷《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三顧茅廬——劉備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四面楚歌——項羽
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投筆從戎——班超
《後漢書·班超傳》:「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
鑿壁偷光——匡衡
據《漢書·匡衡列傳》記載,西漢丞相匡衡幼年時期,由東海郡逃荒遷居此地,因家貧,白天打工幹活,夜晚鑿壁借鄰居楊老太紡線燈光讀書。後匡衡封為丞相。
鞠躬盡瘁——諸葛亮
「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諸葛亮《後出師表》
樂不思蜀——劉禪(劉阿斗)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
望梅止渴——曹操
南朝 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假譎》:「 魏武 行役失汲道,三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宋沈括《夢溪筆談·譏謔》:「 吳人多謂梅子為『曹公』,以其嘗望梅止渴也。」
⑥ 什麼樣的人才算歷史人物
廣義點說,逝去的人都是歷史人物
狹義上講,成為歷史的名人,這也是我們最普遍的理解
⑦ 什麼是歷史人物,什麼是英雄人物
對歷史有些貢獻,或阻礙歷史發現的人,英雄就是有貢獻,
⑧ 什麼叫政治人物、什麼叫歷史人物
最簡單的理解。。。死人就是歷史人物。。。活著的是政治人物。。。。奧巴馬。柯林頓等還活著所以是政治人物。。。希特勒斯大林沒活了。。所以是歷史人物。。。。這是最通俗易懂的了。。。
⑨ 什麼叫 歷史名人歷史名人的具體定義什麼
留取丹青照汗青聽過沒?那麼在丹青有記載過的人,我們不妨稱為歷史人物,那麼對某段歷史有重要貢獻,或者突出成就,更或者影響深遠的人物,我們稱之為歷史名人。這樣解釋滿意嗎?希望採納。
⑩ 什麼叫歷史人物
歷史人物:它指在歷史發展中起過重要影響,在歷史長河中留下足跡,對人類歷史起到推動作用的人物,考古學佐證。
評價歷史人物是研究歷史的一個重要部分,這個也是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內容,考古學佐證。歷史簡單的概括:以前發生的對社會發展有重要作用的事,歷史人物也就不難理解了,當然就是在這些事件中起主導作用的人了。歷史人物是構成歷史的重要要素,構成歷史的要素有很多,如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如果單講事物,在事物裡面,人便是非常重要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