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我國的歷史有什麼文化

我國的歷史有什麼文化

發布時間:2022-05-07 22:05:37

⑴ 我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其中產生了哪些傳統文化

一種思想——儒家文化思想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思想學派,歷來被奉為官學。甚至在西方也以不同的形式產生著巨大的影響。也就是說,儒家文化是我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文化,能夠影響世界的文化,至今還在人類文明建設中發揮作用。

儒家思想講求"和"。不管是孔子的"仁愛"思想,還是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天人合一"思想等都在探討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己內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這些思想在全球化的今天對於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都是有益的借鑒。儒家文化「和」的思想值得全世界學習。

一種精緻——瓷器

中國是世界上率先發明瓷器的國家,為人類歷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瓷器的發明,堪稱我國的"第五大發明",它在技術和藝術上的成就,傳播到世界各國,並深刻影響了其陶瓷和文化的發展,為我國贏得"瓷器之國"的盛譽。

"瓷器"的發明始於漢代,至唐、五代時漸趨成熟;至宋代為瓷業蓬勃發展時期,定、汝、官、哥、均等窯,名垂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紅等新品迭出;明代繼承並發展了宋瓷傳統,宣德、成化窯製品,尤為突出;清代風格古雅渾朴,比前時稍遜,卻勝在精巧華麗、美妙絕倫,康熙、雍正、乾隆時所制器物,更是出類拔萃,令人叫絕。

瓷器所蘊含的獨特的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文化不僅展示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古代技藝的高超,也對世界的文明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瓷"作為展現中國文化的代表推向世界當之無愧。

⑵ 列舉10個我國歷史文化遺產是什麼

10個我國歷史文化遺產是:

1、萬里長城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2、明清故宮(北京故宮、沈陽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

3、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湖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

武當山位於湖北省十堰市境內,是著名的道教聖地、太極拳的發祥地、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古建築群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5、廈門鼓浪嶼風景名勝區

鼓浪嶼風景區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鼓浪嶼中西式建築繁多,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是廈門最大的一個嶼。

6、四川青城山風景區

青城山,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球道教全真道聖地,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中國道教發祥地之一。

7、拉薩布達拉宮景區

布達拉宮,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布達拉宮是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幣50元紙幣背面的風景圖案,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和世界文化遺產。

8、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是中國古典建築的代表流派之一,以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為代表的園林建築風格,曾影響到整個江南城市的建築格調,拙政園、留園、獅子林等古典園林更是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9、頤和園

頤和園是皇家園林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遺產、世界著名旅遊勝地,與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

10、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城南6公里處的伊闕峽谷間。由於地處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擬己為「真龍天子」,故又稱「龍門」。

⑶ 祖國歷史文化有哪些

中國是亞非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是有悠久歷史的禮儀之邦,尤其是新中國成立並實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了偉大的文明進步,以中國共產黨為先進代表的中國人民正在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長征進程中迎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爭取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中國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就有了自己的文字(甲骨文)。在先秦時代,中國就有了老子(河南鹿邑)、墨子(滕州)、孔子(曲阜)等偉大的思想家,《道德經》《詩經》《春秋》《論語》等古典名著。

舊中國深受儒家文化影響。儒家經典主要有儒學十三經:《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儒家本有六經,《詩經》《尚書》《儀禮》《樂經》《周易》《春秋》。秦始皇「焚書坑儒」,據說經秦火一炬,《樂經》從此失傳;東漢在此基礎上加上《論語》《孝經》,共七經;唐時加上《周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爾雅》,共十二經;宋時加《孟子》,後有宋刻《十三經註疏》傳世。明朝時依據程朱為代表的理學思想編成了《五經大全》《四書大全》《性理大全》,成為在科舉考試中的基本教材,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為「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後來的《四書》指是指《大學》(《禮記》中一篇)《中庸》(《禮記》中一篇)《論語》《孟子》,五經則指:《周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

中國古代詩詞非常發達,有較早記錄周朝詩歌的《詩經》,魏晉南北朝時期也一度繁榮,在唐朝和宋朝,中國詩歌迎來了它的鼎盛時期。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詩人、詞人有: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李商隱和蘇軾等。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是唐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在元朝,詩詞又發生新變化,把詩詞之美融入樂聲之中,風行元曲。明清時期,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小說家則有羅貫中、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等人,寫出了膾炙人口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等多部中國古典名著。故有「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之說。

書法是中國一門獨特的藝術,中國著名的書法家包括了王羲之、王獻之、柳公權、顏真卿等。中國畫也十分著名,中國古代傑出畫家有顧愷之、閻立本、吳道玄、李思訓、王詵、米芾、米友仁、李公麟、倪瓚、王紱、徐渭、朱耷。當代的中國畫著名畫家有徐悲鴻、齊白石、張大千。

著名的白話文小說家有魯迅、老舍、茅盾、巴金、錢鍾書、張愛玲、丁玲、沈從文等。用白話文創作的詩人、散文家有郭沫若、朱自清等。著名的作品包括魯迅《阿Q正傳》、巴金《家》、茅盾《子夜》、老舍《駱駝祥子》、錢鍾書《圍城》、沈從文《邊城》等。

中國共擁有三十七項世界遺產,居世界第三位。

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九寨溝、武陵源、黃龍風景名勝區、雲南三江並流保護區、三清山 、喀斯特 、大熊貓棲息地。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長城、莫高窟、平遙古城、皖南古村落(西遞村、宏村)、承德避暑山莊和周圍寺廟、雲岡石窟、大足石刻、明清皇家宮殿、蘇州古典園林、秦始皇陵兵馬俑、青城山與都江堰、曲阜孔廟孔林孔府、龍門石窟、河南安陽殷墟、明清皇家陵寢、天壇、頤和園、麗江古城、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武當山古建築群、拉薩布達拉宮、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澳門歷史城區、廬山(文化景觀)、開平碉樓與村落、福建土樓。

中國的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泰山、黃山、峨眉山和樂山大佛、武夷山。

中國的人類口述遺產和非物質遺產:崑曲、古琴藝術、新疆木卡姆舞以及和蒙古國共同申報的蒙古長調藝術。

中國文字的演變:甲骨文 →金文 → 大篆 → 小篆 → 隸書 → 行書 → 楷書

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火葯、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這是古代中國為世界做出的巨大貢獻的傑出代表。

中國的十二生肖:中國的生肖作為一種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經過多次改變最後形成了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的順序,至今生肖圖騰還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

中國龍:「龍」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身體長,有鱗,有角,有腳,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雲降雨。來歷尚未確證。由於中國龍的一些特徵,在某些地方也有中國龍猙獰殘暴乃至雄猛姦淫的形象,有可能嚇到兒童或被用來威懾人民群眾。封建專制時代,龍作為帝王的象徵,也用來指帝王和其的東西:龍顏、龍體、龍廷、龍袍。

祥瑞「動物」:龍、鳳凰、麒麟、龜並稱為「四瑞獸」。

中國聖賢名號(僅供參考;括弧內應注出生地):酒聖——杜康(河南汝陽);道聖——老子(河南鹿邑);儒聖——孔子(山東曲阜);兵聖——孫武(山東廣饒);商聖——范蠡(河南南陽);國神——比干(河南衛輝);商神——白圭(河南洛陽);儒商鼻祖——子貢(河南浚縣);謀聖——張良(河南新鄭);史聖——司馬遷(陝西韓城);字聖——許慎(河南漯河);科聖——墨子(河南魯山,一說山東滕州)、張衡(河南南陽);木聖——魯班(山東滕州)、張衡(河南南陽)、馬鈞(陝西興平);醫聖——張仲景(河南南陽);神醫——華佗(安徽亳州);武聖——關羽(山西運城);智聖——諸葛亮(山東沂南);書聖——王羲之(山東臨沂);葯王——孫思邈(陝西耀縣) ;畫聖——吳道子(河南禹州);草聖——張旭(江蘇蘇州)懷素(湖南零陵郡);茶聖——陸羽(湖北天門);詩仙——李白(中亞碎葉);詩聖——杜甫(湖北襄樊);七絕聖手——王昌齡(山西太原);詩豪——劉禹錫(江蘇徐州)詩魔——白居易(河南新鄭);詩佛——王維(山西祁縣);詩囚——孟郊(浙江德清);百代文宗——韓愈(河南孟州);營造法祖——李誡(河南鄭州);律聖——朱載堉(河南沁陽,世界文化名人);(圍棋)棋聖——黃龍士(江蘇泰縣,清代)、聶衛平(河北深縣,1988年起稱);20世紀三聖(人民領袖)——孫中山(廣東香山)、毛澤東(湖南湘潭)、鄧小平(四川廣安);聖相(人民總理):周恩來(江蘇淮安);現代醫聖(人民醫學家):林巧稚(福建廈門)、裘法祖(浙江杭州)等。

干支紀年:乾和支組合後用於紀年。即:將十天乾和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組合成干支,用於紀年。按此排法,當天干10個符號排了六輪與地支十二個符號排了五輪以後,可構成六十干支。續排下去又將恢復原狀,周而復始,即如民間所說「六十年轉甲子」。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⑷ 中國古代至今為止,有哪些重要的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反映民族特色和風格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和意識形態的總體表現,是指中華民族及其生活在中國的祖先創造、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繼承和發展的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歷史悠久,內涵深刻,傳統優良。是中華文明幾千年的結晶。除了儒家文化的核心內容,它還包含其他文化形式,如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等。中國傳統文化包括儒釋道主流文化。而且文字、語言、書法、音樂、武術、民間藝術、象棋、節日、民俗等等都是從中衍生出來的。

⑸ 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中國有著哪些獨有的文化

中國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我們兩千年前修建的長城,雄偉的兵馬俑;有傳神的甲骨文,有唐詩宋詞,有每一個中國人都引以為豪的四大發明,都體現了中國歷史有多偉大,有很多偉大的建築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文化太多,人文、民俗不計其數,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它繁衍生息,生離死別,生離死別,衣食住行,聚戰遷徙,孕育了多民族多樣性和原生態民族文化。中國文化的特點是完整、統一、包容和豐富。中國文化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中華民族從來不怕強大的敵人入侵,

中國民間繪畫藝術。中國民間繪畫藝術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是中國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藝術的瑰寶。中國民俗。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地區,不同的民族甚至不同的姓氏和家庭有不同的宗教信仰

⑹ 我國有哪些歷史文化遺產

1、明清皇宮(北京故宮、沈陽故宮)
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2、頤和園(北京)
199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3、長城(北京)
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4、天壇(北京)
199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5、承德避暑山莊(河北承德,包括周圍寺廟)
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6、平遙古城(山西平遙)
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7、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北京周口店)
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8、麗江古城(雲南麗江)
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9、蘇州古典園林(江蘇蘇州)
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0、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陝西西安)
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1、大足石刻(重慶大足縣)
199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2、武當山古建築(湖北丹江市)
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3、莫高窟 (甘肅敦煌市沙鳴山)
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4、布達拉宮(西藏拉薩)
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5、龍門石窟 (河南省洛陽市)
2000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6、孔廟、孔林、孔府(山東曲阜)
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7、明清皇家陵寢 (明顯陵、清東陵、清西陵、明孝陵、十三陵、盛京三陵)
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8、青城山-都江堰(四川青城山)
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19、皖南古村落 (安徽西遞村)
2000年11月30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20、雲岡石窟(山西大同)
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21、中國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吉林集安市、遼寧桓仁縣)

⑺ 中國的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

中國文化遺產有:

1、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⑻ 祖國的歷史文化有哪些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歷經滄桑的文明古國。我國雖然歷史悠久,但是在大家的心中有一段忘不掉的經歷。抗日戰爭、虎門銷煙、九.一八、七.七事變多歷歷在目。但我國的歷史也有光輝璀璨的一面。

是古人發明了漢字。很久以前,古人並不會寫字、記事,有人想出了繩結記事法,但是太麻煩了。就有一位叫倉頡的人發明了甲骨文。

在我國的文化史上那些詩人、文學家是不可缺少的。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是千古絕句;孟郊的《遊子吟》歌頌了偉大的母親;李白的《靜夜思》表達了他的思鄉之情。還有那些著名的文學家。司馬遷的《史記》被魯迅稱為『史家絕唱,無韻之離騷』;孫武的《孫子兵法》是古典文化遺產中的瑰寶;孔子寫的《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分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

我國還有美麗的大好河山。長城是我國古代人們的一個驕傲,長城全長6330公里,在太空上,用肉眼看是一目瞭然。珠穆朗瑪峰高達8444.43千米;納木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海拔高達4718米;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上第一大峽谷,深6009米......

⑼ 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有哪些

有唐詩、宋詞、元曲、儒家思想、中醫理論等。

1、唐詩

唐詩,泛指創作於唐朝詩人的詩。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

同時也對世界上許多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對於後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風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和價值。

2、宋詞

宋代盛行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宋詞是一種相對於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標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便於歌唱。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余、琴趣等。

它始於梁代,形成於唐代而極盛於宋代。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國文學的閬苑裡,她是一座芬芳絢麗的園圃。

她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神韻,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艷,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盛。後有同名書籍《宋詞》。

3、元曲

元曲,是盛行於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 雜劇,宋代以滑稽搞笑為特點的一種表演形式,元代發展成戲曲形式。

每本以四折為主,在開頭或折間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宮調同韻的北曲套曲和賓白組成。如關漢卿的《竇娥冤》等。

流行於大都(今北京)一帶。明清兩代也有雜劇,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於元、明、清三代的沒有賓白的曲子形式。內容以抒情為主,有小令和散套兩種。

4、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之一。儒家思想也稱為儒教或儒學,由孔子創立,最初指的是從事喪葬行業的司儀,後來以此為基礎逐漸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深遠。它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

儒家學派對中國,東亞乃至全世界都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儒學」、「儒家」、「儒教」這些概念要分清。儒學作為一種學說,儒家作為一個階層,儒教作為一種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區分開來。

5、中醫理論

中醫理論,即中醫基礎理論,簡稱「中基」。它是以天人合一的叄個哲學觀的整體理念與辨證論治、相似觀(分形觀)的循證觀點為最大特色的祖國傳統醫學體系的基礎與核心。

中醫基礎理論的學說主要包括分形陰陽五行學說,藏象五系統學說(心系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五運六氣學說,氣血精津液神學說(氣:信息-能量-物質學三元-多元說)。

體質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及養生學說,分形經絡說等,其中以藏象學說為核心,信息-能量-物質學說為基礎,全面系統地闡述了人體的生理、病理現象,並用於指導臨床診療活動。
98

閱讀全文

與我國的歷史有什麼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