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墓碑及墓誌銘
無名英雄紀念碑銘。夫天下有大勇者,智不能測,剛不能制,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朕加之而不怒,此其智甚遠,所懷甚大也。
這個紀念碑是在2013年的時候,為了犧牲的無名烈士而樹立的,在北京西山國家森林公園建成,悼念一千多名奔赴海岸對面的戰場的地下英雄而寫下的墓誌銘。
這是我前幾天剛看到的,覺得很震撼,很驚異,看到之後我覺得非常的感動,這些無名英雄原來國家都是記得的。
墓碑上的墓誌銘專門是為了那些在抗戰時期下,作出過卓越貢獻的人而樹立的,而不同的是他們是地下工作者,或者你可以看成是像電視劇潛伏里余則成那樣的無名英雄。
在抗日戰爭的時候,或者是國共內戰的時候,這些人沒有名字甚至黨內的人都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的存在,他們在敵後工作,為我們的戰爭的勝利付出了多大的貢獻啊,然而現實就是很少有人想電視里那樣幸運,活下來的非常少,因為那個戰場更加的殘酷。
因此,他的名稱就叫做無名英雄紀念碑。
⑵ 歷史上的「無字碑」是怎麼回事
樹碑立傳,本離不開文字。然而歷史上卻也出現過一些沒有文字的碑。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初登泰山絕頂,立了一塊高6米、寬12米的無字碑,以示文治武功,政績斐然,一方碑石無可盡說,故不銘字,以昭天下。
晉代名臣謝安,曾指揮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淝水之戰,大破前秦90萬大軍而名震天下。因功高官拜太傅。謝安死後,其功勛不是一般人所能用文字表達得了的,以致誰也不敢動筆,因此,他的墓前,「有石而無其辭,人呼為『無字碑』。」
宋代秦檜是臭名昭著的奸臣,其死後,墓在江寧縣牧龍鎮,因其陷害忠良,賣國求榮,壞事做絕,眾人唾罵,「穢德醜行不屑書也」,以致無人肯代撰碑文,秦家只好立下一塊白碑,後來有人在其碑上塗上了墨,「無字碑」又稱「黑字碑」了。
近代最為卑劣、可笑的是1944年特務頭子戴笠於重慶中美合作所大禮堂後面坡上那塊「無名英雄紀念碑」。戴為撫慰亡故人員家屬,也為紀念他干特務10周年,樹碑沽名釣譽,但又怕立傳「泄漏」他們所干見不得天日之事,只好「無名」。當時有人指碑大罵:「既無名,就不該立碑。……又要當婊子,又要立貞節牌坊。可恥!可恥!」罵語揭穿了這一夥人的虛偽,也道出了某些人蓄意樹「無字碑」之真意。
⑶ 中國歷史上的三大無字碑都有哪些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三塊無字碑
自古道:「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多少人為了留名,費盡心機自己樹碑立傳。那無處不見的墓誌銘,可謂應有盡有。然而在歷史上卻有三塊無字碑。正因其無字,所以特別引人注目。
1、第一塊在陝西乾陵武則天
武則天是一位褒貶不一、頗具爭議的人物。這位女皇帝在位時,不拘一格任用賢才革除時弊,發展生產,完善科舉。並順應歷史潮流,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在她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時期,形成強有力的中央集權,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可謂政績昭昭,有案可稽。
同時,這位「開朗」女皇的另一面,卻又任用酷吏,濫殺無辜,使不少文臣武將遭受不白之冤;她還一意孤行,大肆建造寺院,築明堂,造天樞,鑄九鼎。特別是晚年的女皇,好大喜功,生活奢靡,更加揮金如土。也許是這位女皇,當初就有一點「自知之明」,所以她為自己立下了這塊無字碑。她想用無字的空白,留給後人一份神秘的答卷,讓歷史去填寫自己的功過是非。
後來,人們似乎又覺得,沒有墓誌銘的中山陵,也許是天意。先生的一生豐功偉績,豈能用寥寥文字所能表達詳盡。此陵無字勝有字,先生的功績、恩澤,雕刻在億萬人民心中,珍藏到永遠。
⑷ 中國歷史著名的石碑
1、蘇仙嶺三絕碑
絕碑位於白鹿洞東北40米天然石壁上,北宋詞人秦觀作了《踏莎行·郴州旅舍》一詞,蘇軾寫了跋,著名的書法家米芾把詞和跋寫下來,世稱「三絕」,其藝術價值很高,還嵌有陶鑄同志題詞。從1956年起,三絕碑先後4次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宋紹聖四年(公元1079年),在一個春寒料峭的日子裡,秦觀在郴州簡陋的旅舍,想到自己屢遭排斥、打擊,心中憤憤不平,便借景抒情,發泄幽怨,寫下了千古名作《踏莎行·郴州旅舍》。
10、清蘇軾書醉翁亭記刻石
《醉翁亭記》是宋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的名作。宋元祐六年,蘇軾應開封劉季孫之請,以楷、行、草三體兼用的書體寫了《醉翁亭記》,楷書工整有力,行、草神韻飄逸,豪氣奔放。後由明代著名的篆刻家文彭、吳應祈用雙鉤勒石之法刻石。整套刻石開頭用楷體起筆,中間多用行、草書體行文,最後又以楷體封筆。全文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字體大小參差,錯落有致;用筆以側鋒為主,爛漫天真。套刻石,文辭優美、書體飛揚、刻工精巧,無論在內容和書法兩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⑸ 歷史上最大最高的紀念碑是什麼具體數據。
最高的紀念碑
美國得克薩斯州休斯敦市聖哈辛托河岸矗立著一根錐形柱子,高173.7米,柱基佔地14平方米,觀望塔佔地9平方米。為了紀念聖哈辛托戰役(1836年4月21曰),1936至1939年建造了此塔,塔頂上安放了一個重200噸的星星。
人民英雄紀念碑位於天安門廣場的正中央,是1952年根據梁思成的設計方案動土建造的。碑高37.94米,碑基三千多平方米,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紀念碑。碑身是堅硬的花崗岩,周圍是美觀樸素的雙層漢白玉欄桿。碑上刻著毛主席親筆題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個大字,還有反映中國現代史進程的8幅大型浮雕,是世界上稀有的巨型浮雕之一。
⑹ 「鴉片戰爭成為中國歷史的一塊界碑」含義指什麼
它使我們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改變,中國從此進入了近代,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⑺ 孟孝踞碑位於我國歷史上哪個時代的碑刻
漢《孟孝琚碑》位於雲南省昭通市境內。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五月,於昭通白泥井出土。此碑書法蒼勁,文辭典雅,渾朴古茂,現嵌於鳳池書院(今)壁。
現存孟孝琚碑,上端斷殘,下端完整,左有龍紋,右有虎紋,下有龜紋。殘碑高1.33米,寬96厘米,碑文共15行,每行殘存21字,(按上下文意推測,每行上缺7字),隸書。由於碑文殘缺,僅有"丙申"、"十月癸卯於塋西起攢,十一月乙卯平下"等字樣,給確定建碑時間帶來困難。學者們考證,各抒己見,聚訟紛紜,主要有西漢河平四年(公元前25年),東漢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永元八年(公元96年)、永壽二年(公元156年)、永壽三年(公元157年)、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等六說。前後相差竟達230年之久。據原碑的官刻、字體、文風來考查,以永壽2至3年立碑較為可信。
⑻ 中國古代著名的碑簡介(急!)
1976年在今河南安陽縣段墟遺址發掘的婦好墓中,出土了大批用於宣享和祭把的青銅器,其中包括我國首次發現的商朝巨型炊器,據上刻有「婦好」銘文多處。據此可見,婦好生前受命主持祭把盛典的規模之大,以及參與祭把活動的頻繁。
在已往段墟的考古發掘中,還發現了一些刻有「婦好整治的龜甲。這表明婦好還是高王朝的一個卜官。商朝人占卜,是取整治好的龜甲用火燒灸,使龜甲獸骨燒裂出焦紋。占卜人再根據焦紋的紋理定向,判斷凶吉,決定事情能不能做。並將占卜的結果和以後發生的情況刻寫在同一塊甲骨上。占卜前很重要的准備工作就是整治龜甲獸骨。龜甲獸骨不經整治是燒灸不出焦紋來的。所謂整治,就是將龜甲上殘留的肉渣皮筋等除去,洗凈削乎,待乾燥後再用特製的青銅鑽在上面鑽出一定數目和一定間隔的小圓入以備占卜時用火柱燒灸,使甲骨上呈現裂紋。當時能夠勝任整治甲骨和占卜工作的只有卜官。卜官不僅要親手整治甲化還要將此事做為記事刻辭,刻寫在經自己整治過的甲骨人以示鄭重。婦好主持條記時朗誦讀祭文,身為卜官又能刻寫甲骨文字,無疑,她具有當時相當高的文化水平。婦好在商王朝奴隸主統治集團中,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活動家。
商朝的國家大事不僅僅是條幅與占卜,還有保衛邊防和開拓疆土、擄掠奴隸的征伐戰,即所謂「國之大事,在相與戎」。武丁時期向制對外的一系列征戰中,婦好也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在當時的文獻里,對她參與的軍事活動,都有頗為詳盡的記載
從事戰爭需要大量兵員。一般說來,在使用冷兵器作戰的古代,交戰雙方印哪一方投入的兵員多,哪一方取勝的把握就大。因此,商王朝每次進行戰爭前,都盡可能地多動員一些兵員以充實軍隊。婦好作為軍事將領,經常為商王出馬徵兵。她不僅在國內徵集,還到對商王朝有義務的部落與方國中去廣泛徵集
婦好每次出征,韌帶有成千上萬的人馬,有一條卜辭寫著:「登婦好三干登旅萬乎伐羌」,意思就是商王征發婦好所屬三幹人相其他士兵一萬人,命他們去征伐羌國。婦好帶著一萬三千多人的隊伍在當時來說,真是一支淪浩盪盪的大軍。她不僅自己握有重兵,有時還指揮其他軍事將領征戰。婦好墓中曾出土了四把銅錢,兩大兩小,上面部刻著「婦好」二字的銘文。兩把大銅錨,每把都重達八、九公斤。這兩把巨大厚重的鋼緘象徵著商王朝極高的王權,而銘刻在上面的「婦好」二字則顯示出她在軍事方面至高無上的權威距商朝都城(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正北一千多里外,是強悍的上方部族,他們常常任意侵入商朝邊境的田獵區,掠虜入口財物。商王曾對土方進行過多次戰爭,但都未能制服敵人,土方仍連年不斷地南下侵擾。武丁即位,命婦好率兵出戰,只一仗,就打退了入侵之敵。婦好接著眼蹤追擊,終於徹底挫敗了土方。從此土方再也不敢市侵,勢力逐漸衰落下來
夷國位於商朝的東南方向,國力並不強盛,但偶爾也突發奇兵侵襲何朝疆土,殺人掠物。武丁又命婦好帶兵迎敵。婦好來到前線,按兵不動,暗中窺探敵軍動態,把握住有利時機,猛然全線出擊,也只打了一仗,就使夷國再也不敢滋擾生事了。在西北方隊婦好還打退了羌國的入侵。
商朝西南的巴方,與商朝時常發生戰爭。一次武丁親自出兵,戰前他與婦好議定計謀,讓婦好率兵在巴軍退路方向預先沒化武丁自己則帶領精銳部隊去偷襲巴軍軍營。巴軍遭到突然打擊,驚慌失措,不及應戰就紛紛潰逃,婦好指揮伏兵迎頭截殺,結果巴方的這支軍隊全數被武丁、婦好所殲滅
婦好早於武丁死去。婦好死後,北部逐漸強大起來的吾方部落就成了商朝的主要勁敵。武丁每每為自己征服不了否方而憂心仲仲。他不時地佔卜,懇求婦好的在天之靈幫助自己戰勝吾方。這又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婦好生前作為軍事將領的威名之盛。
婦好,這位商王朝的奴隸主貴族,不僅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發揮著很大的作用,而且在經濟上也是獨立的。她與其他貴族、功臣一樣,自己完全獨立經營商王頒賞的封地和屬於私人的一塊田地。此外,婦好還擁有私人的兩種動產:一是象徵權力與財富的青銅器、玉器和貨貝。在婦好墓中發現了上千斤重的精美青銅器、六百餘件玉器相七千多海貝,這是一筆相當可觀的財富。另一種是會說話的工具——奴隸。婦好通過商王賞賜和親自征伐擄戰獲得了大批奴隸,迫使他們為自己勞動。婦好死後,武丁還殺了十六名奴隸為其殉葬。
婦好生時武丁對她十分關心,時常占卜行間她的起居、健康、生育等方面的情況。婦好死後,在歷代商王心目中她仍享有祟高的地位。武丁死後,他的後人沒有把婦好作為依附於武丁的妻子,將其屍體移入大墓與武丁合葬,而單獨保留了婦好自己的墓穴;祭袍祖先時也單獨為婦好舉行祭祀。
⑼ 歷史上的碑它與帖有著哪些方面的區別
碑和貼的區別還是很大的,這兩個在課時行業屬於完全不同的種類。從形式上來看,豎著的是碑,橫著的是貼。
廣義上的碑指的是記錄功德生平的刻石,他的藝術氣息更加濃厚些,以前古代的人很多會在石碑上刻上自己的墓誌銘。或者是把一些名勝古跡的介紹,以及當代的政令,法令刻在石碑上,用於公示於眾,以便引起別人的注意。
所以碑和貼都有屬於自己的用處和歷史,他們在表現形式上各有千秋。這些在學習書法的時候,都是必須要了解的。我們可以在古人的基礎上進行更加新穎的創新,但是也要遵守古人留下的傳統和規矩,這樣才能把書法發展的更好。
⑽ 歷史上帝王陵前的無字碑有哪些
1、武則天的乾陵無字碑,位於陝西省咸陽市區西北方五十公里處的乾陵。
2、十三陵無字碑,明十三陵在北京昌平縣北有座天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