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新的歷史時期,黨面臨的兩大歷史性課題是(多選題)
在新的歷史時期,黨面臨的兩大歷史性課題是: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全黨同志一定要從這樣的政治高度來認識這個問題,從思想上警醒起來,牢記「兩個務必」,堅定不移轉變作風,堅定不移反對腐敗,切實做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不斷以反腐倡廉的新進展新成效取信於民。
(1)擺在我們面前的歷史性課題就是加強什麼擴展閱讀
習近平指出,要大力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從思想道德抓起具有基礎性作用,思想純潔是馬克思主義政黨保持純潔性的根本,道德高尚是領導幹部做到清正廉潔的基礎。
我們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不斷夯實黨員幹部廉潔從政的思想道德基礎,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要抓好思想理論建設、抓好黨性教育和黨性修養、抓好道德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認真學習和實踐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模範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以理論上的堅定保證行動上的堅定,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證用權上的清醒,不斷增強宗旨意識,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
Ⅱ 新時期我們黨的建設所要解決的兩大課題是什麼
新時期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必須進一步解決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
90年代以後,黨內腐敗現象逐漸進入多發、高發時期,反對黨內腐敗成為保持黨的先進性,加強執政黨建設的重大課題。黨的領導同志提出了新形勢下反腐敗斗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格局和工作重點。此後,又分別就密切聯系群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加強和健全黨內監督,發揚艱苦奮斗精神等問題作了重要講話。在黨的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上,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明確指出:提高黨的執政領導水平,增強黨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是黨的建設所要解決的兩大歷史性課題。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解決好這兩大歷史性課題,必須繼承和弘揚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全面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努力把我們黨建設成為更加堅強有力、更加生機勃勃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1、繼承和發揚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是鞏固我們黨執政基礎的需要
「黨要站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自身建設,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在革命時期,共產黨人都把革命時期的革命精神同黨的歷史任務和時代特徵緊密結合,先後培育出以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岩精神為代表的共產黨人精神,從而建立了新中國。現在,黨掌握了革命戰爭年代不可比擬的經濟資源、政治資源、文化資源和社會資源,有些黨員幹部開始覺得黨群關系對黨的生存不像革命時期那樣直接、緊迫與重要了,密切聯系群眾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壓力也在一點點減弱,與群眾的距離越來越遠,感情越來越淡。 這種現象,雖發生在少數幹部身上,但如果任其發展,就有動搖黨的執政根基,喪失黨的執政地位的危險。我們只有繼承與發揚革命時期共產黨人的那種革命精神,增強憂患意識,甘當人民公僕,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才能繼續贏得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才能鞏固我們黨的執政之基 。
2、繼承和發揚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是我們黨應對執政挑戰、提高執政能力的需要
我國目前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我們當前的基本國情,黨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無論是從世情、國情、還是黨情上看,都還面臨著許多嚴峻的重大考驗與挑戰。我們只有繼承與發揚革命時期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居安思危,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勇於變革,勇於創 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立足國情,著眼於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著眼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著眼於增強全黨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斗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著眼於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全面推進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進一步把黨建設成為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艱苦奮斗、清正廉潔,富有活力、團結和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確保黨始終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才能不斷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
3、繼承和發揚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是提高我們黨拒腐防變能力的需要
中國共產黨肩負著領導近13億人口的大國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任。黨員和黨的幹部是人民群眾中的先進分子,是黨和國家的代表與精華,具有引導、感召、組織和帶頭示範等特殊作用。90年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科學價值取向,為人民利益前赴後繼,奮斗不息,億萬人民有口皆碑。但在新的歷史時期,有些黨員包括某些領導幹部的價值取向出現了動搖和偏差,黨內出現了以權謀私等消極腐敗現象,背離了黨的性質和宗旨,嚴重損害了黨與人民的關系,影響了黨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為使我們黨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不斷鞏固執政地位,提高執政水平,跳出「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周期率,保持黨的先進性與組織的純潔性,就必須繼承和發揚共產黨人的革命精神。通過經常地學習教育,使黨員尤其是黨的領導幹部解決好「參加革命為什麼,當幹部應該做什麼,將來身後留什麼」的問題,做到常思貪欲之害,常棄非分之想,常懷律己之心,常修為官之德,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科學的價值取向和高尚情操。真正把黨建設成為用革命精神武裝起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能夠經受住各種風險、始終走在時代前列、領導全國人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Ⅲ 現階段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面臨的歷史性課題是什麼
1、如何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前提下,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防止克服一手硬一手軟
2、如何在深化改革、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形成有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共同理想、價值觀、道德規范和文化條件,防止和遏制腐朽、丑惡現象蔓延
3、如何在擴大對外開放、經濟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下,吸收人類社會創造的先進文明成果,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防止和消除文化垃圾,抵制敵對勢力對我的「西化、分化」的圖謀。
Ⅳ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必須解決好的兩大歷史性課題是 ( ) 。
1、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
2、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無數事實證明,一些領導幹部之所以缺乏拒腐防變能力,走上腐化墮落之路,與忽視學習、放鬆學習不無關系。
理論學習是不斷提高自身修養的基本途徑。堅持理論學習,不斷升華提高自己,對每一名領導幹部來講都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真正懂得了、理解了,內化成為自己的東西,才會信仰它,才會運用它。當今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知識更新不斷加快,前進道路上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層出不窮。
(4)擺在我們面前的歷史性課題就是加強什麼擴展閱讀:
當前,要在黨員幹部中深入開展廉潔從政學習教育活動。組織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打牢廉潔從政的思想政治基礎。
以樹立正確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為重點,深入開展理想信念、黨風黨紀、廉潔從政、艱苦奮斗教育,引導領導幹部正確對待和依法行使權力。
著力加強領導幹部黨性修養,樹立和弘揚優良作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廉潔操守和政治本色,教育引導領導幹部時刻牢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理念。
Ⅳ 十六大報告要求,要緊緊圍繞( )兩個歷史性課題加強軍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
選B,以下是出處!
http://www.chinamil.com.cn/gb/pladaily/2002/11/14/20021114001011.html
Ⅵ 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物質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1、「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內容是:
改革開放要堅持,腐敗要懲治。我們應該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打擊犯罪。我們要一方面加強物質文明,一方面加強精神文明。
2、社會概況: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使中國經濟起飛。然而,與此同時,各種矛盾也開始出現,和一些社會問題逐漸暴露:腐敗、賄賂等腐敗問題越來越多,嚴重的和大刑事案件時有發生,社會安全形勢不容樂觀,一些頹廢的想法出現,面對不斷變化的情況;
社會上有兩種不同的聲音。一是只要做好經濟建設工作,就可以把其他事情放到一邊去。二是要搞好政治建設、思想建設、道德建設,使經濟發展慢下來。
鄧小平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敏銳地注意到這一問題可能導致改革開放的偏差。他在不同場合鄭重指出並反復強調,要把改革開放作為主旋律,同時懲治腐敗。我們應該一手抓經濟建設,一手打擊犯罪。我們一方面要促進物質文明,另一方面要保持兩只手都很堅定。
(6)擺在我們面前的歷史性課題就是加強什麼擴展閱讀:
1、改革開放20多年來,「兩只手」只是手段,「兩只手要硬」才是目的。不僅是物質文明,而且是精神文明,民主與法制、黨的建設必須協調發展、相互促進。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
2、「兩只手都應該堅定」。用八個字來概括,就是經濟、社會、文化、教育、政治、法制的全面發展。它揭示了中華民族面臨的最緊迫問題和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責任。
正是在鄧小平的指導和倡導下,全黨才有了認識執政規律、不斷提高執政能力的共同思想。
Ⅶ 中國共產黨面臨的三大歷史任務和兩大歷史性課題
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中提出的,具體內容是:加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爭取實現包括台灣在內的祖國統一;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在這三項任務中,核心是經濟建設,它是解決國際國內問題的基礎。
兩大歷史性課題:江澤民指出:「我們必須繼續圍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和怎樣建設黨這兩個基本問題,進一步解決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
(7)擺在我們面前的歷史性課題就是加強什麼擴展閱讀
三大任務提出背景:
我們黨提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任務始於20世紀60年代,基本框架是工業化。即完成從農業經濟社會向工業經濟社會的轉變,以執行國民經濟五年計劃方式進行,至1980年,逐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奠定了現代化初步基礎。這個進程曾一度中斷於「文化大革命」。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全面地認真糾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傾錯誤,做出了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通過改革開放,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從1980年至2001年,我們進一步建立了門類齊全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6倍。
經濟實力、國防實力、科技實力明顯增強,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領域的許多方面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工業化總體水平達到世界現代工業的中級階段,社會總體達到小康水平。
Ⅷ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必須解決好的兩大歷史性課題是()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必須解決好的兩大歷史性課題是: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總書記強調,中央提出抓作風建設,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反對奢靡之風,就是提出了一個抓反腐倡廉建設的著力點,提出了一個夯實黨執政的群眾基礎的切入點。
全黨同志一定要從這樣的政治高度來認識這個問題,從思想上警醒起來,牢記「兩個務必」,堅定不移轉變作風,堅定不移反對腐敗,切實做到踏石留印、抓鐵有痕,不斷以反腐倡廉的新進展新成效取信於民。
深入領會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十九大報告指出,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堅定黨性原則,勇於直面問題,敢於刮骨療毒,清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
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
確保黨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這是全黨的重大政治責任。
Ⅸ 新時期黨的建設面臨的歷史性課題是
新時期黨所面臨的兩大歷史性課題,就是黨章總綱所載明的「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第一,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實踐中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驗。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對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堅持、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要通過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來實現。治黨治國的能力如何,適應不適應「三個代表」的要求,直接影響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現在,歷史條件變了,肩負的任務變了,人民的要求也高了,因此,黨的領導方式、領導方法、領導藝術也勢必要加以改革、改進和改善。光靠老經驗、老辦法、老傳統是不夠的,必須適應新情況新要求,進行新的創造。在新世紀的征途上,我們黨要解決好諸多復雜矛盾和困難,經受住新的考驗和鍛煉,把我們的偉大事業推向前進,必須進一步提高執政水平和領導水平。只有解決好這個問題,我們黨才能永遠得到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擁護並帶領人民不斷前進。
第二,不斷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國際局勢總體上趨向緩和,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一些發達國家,一刻也沒有放棄對我國實行「西化」、「分化」的圖謀,妄圖以西方的政治觀念、價值標准和腐朽的生活方式來演變我們;在國內,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深層次的問題逐漸顯露出來,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困難和風險擺在我們的面前,特別是黨自身也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亟待我們去解決。新挑戰、新考驗、新風險,迫切需要我們不斷增強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強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是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全面推向前進的必然要求。增強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增強黨的戰鬥力和凝聚力,是實踐黨的性質,履行黨的宗旨,實現黨的任務,使我們黨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保證。——常識政治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