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什麼東渡

歷史什麼東渡

發布時間:2022-05-08 21:07:13

㈠ 鑒真東渡 歷史上鑒真和尚東渡日本了多少次

歷史上的鑒真和尚東渡日本了七次。

鑒真東渡指的是唐朝時期的鑒真和尚,前往東瀛也就是日本傳授佛教,鑒真和尚曾經先後六次到達過東瀛,堅持不懈的傳播者唐朝的多方面文化成就,並且給東瀛帶去了許多的文物和書籍。

在唐朝時期,為了中日兩國人民交流做出最大貢獻的就是鑒真和尚,他不怕困難,東渡日本傳授佛學和佛教理論,並且傳播者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促進了日本的佛學,醫學,建築學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了當時中日人民和佛學界極大地尊重,並且使佛教更為廣泛的傳播。

(1)歷史什麼東渡擴展閱讀:

鑒真去日本之前,日本的和尚魚龍混雜,佛教聲譽受到極大的影響,為了規范日本佛教,日本政府便想聘請大唐名僧赴日講佛授戒。

到達中國的遣唐使聽說揚州大明寺的鑒真不僅僅是一位受具足戒的高僧,而且在建築、繪畫,尤其是醫學方面,都具有很高的造詣,於是前去拜訪,請求鑒真去日本弘法。

當時的航海科技並不發達,東渡可謂九死一生,鑒真當時已經54歲,有弟子勸道:彼國太遠,性命難存,滄海淼漫,百無一至,但鑒真態度非常堅決:是為法事也,何惜身命,於是,才有了名揚古今的鑒真東渡。

第一次東渡,因為同行者的背叛誣告,無法成行,第二次東渡,遭遇大風,無奈返航,第三次東渡,航船觸礁,在荒島上忍飢三日。

第四次東渡,被官府截回,不了了之,第五次東渡最為悲壯,已經60歲的鑒真從揚州出發,剛過狼山附近,就遇到狂風巨浪,在一個小島避風。

一個月後再次起航,走到舟山群島時,又遇大浪,第三次起航時,風浪更大,向南漂流了14天,靠吃生米、飲海水度日,最後抵達海南島南部靠岸。

歸途中,鑒真因長途跋涉,過度操勞,不幸身染重病,雙目失明;第六次東渡,鑒真跟隨日本遣唐使的船隊,歷經風浪才最終抵達日本。

鑒真一行前後歷時十二年,六次啟行,五次失敗,航海三次,幾經絕境。先後有三十六人死於船禍和傷病,二百餘人退出東渡行列。

鑒真不僅給日本帶去了佛法,而且帶去了大量醫學、香料、建築、雕塑、書法、繪畫等方面的資料。

由於已經雙目失明,鑒真通過耳聽的方式幫助日本僧人校正了大批佛經,又用舌嘗的方式為日本修正了葯典。

㈡ 鑒真東渡的故事是什麼

六次東渡

東渡事由

742年,日本留學僧榮睿、普照到達揚州,懇請鑒真東渡日本傳授「真正的」佛教,為日本信徒授戒。當時,大明寺眾僧「默然無應」,唯有鑒真表示「是為法事也,何惜身命」。遂決意東渡。

第一次

742年冬,鑒真及弟子21人,連同四名日本僧人,到揚州附近的東河既濟寺造船,准備東渡。

時日本僧手中持有宰相李林甫從兄李林宗的公函,因此地方官揚州倉曹李湊也加以援助。不料鑒真一位弟子道航與一名師弟如海開玩笑說:「人皆高德行業肅清。如如海等少學可停卻矣」,如海信以為真,大怒,便誣告鑒真一行造船是與海盜勾結,准備攻打揚州。當年海盜猖獗,淮南采訪使班景倩聞訊大驚,派人拘禁了所有僧眾,雖然很快放出,但是勒令日本僧人立刻回國,第一次東渡就此夭折。

第二次

744年1月,作了周密籌備後,鑒真等17僧(包括潛藏下來的榮睿、普照),連同僱傭的「鏤鑄寫綉師修文鐫碑等工手」85人,共100餘人再次出發。結果尚未出海,便在長江口的狼溝浦遇風浪沉船。船修好後剛一出海,又遭大風,飄至舟山群島一小島,五日後眾人方被救,轉送明州(今浙江寧波)阿育王寺安頓。開春之後,越州(今浙江紹興)、杭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各地寺院皆邀請鑒真前去講法,第二次東渡遂結束。

第三次

結束了巡迴講法之後,鑒真回到了阿育王寺,准備再次東渡。此事為越州僧人得知,為挽留鑒真,他們向官府控告日本僧人潛藏中國,目的是「引誘」鑒真去日本。於是官府將榮睿投入大牢,遣送杭州。榮睿途中裝病,偽稱「病死」,方能逃離。第三次東渡就此作罷。

第四次

江浙一代既然不便出海,鑒真於是決定從福州買船出海,率30餘人從阿育王寺出發。剛走到溫州,便被截住,原來鑒真留在大明寺的弟子靈佑擔心師父安危,苦求揚州官府阻攔,淮南采訪使遂派人將鑒真一行截回揚州。第四次東渡不了了之。

第五次

748年,榮睿、普照再次來到大明寺懇請鑒真東渡。鑒真即率

僧人14人,和工匠水手等共35人,陰歷6月28日從崇福寺出發,再次東行。為等順風,出長江後鑒真一行在舟山群島一帶停留了數月,直到11月才能出海。在東海上,該船遭到強大北風吹襲,連續漂流14天才看到陸地,16天後方能上岸,發現已經漂流到了振州(今海南三亞),入大雲寺安頓。鑒真在海南停留一年,為當地帶去了許多中原文化和醫葯知識,時至今日,三亞仍有「曬經坡」、「大小洞天」等鑒真遺跡。

之後,鑒真北返,經過萬安州(今海南萬寧)、崖州(今海南海口)、雷州、梧州到達始安郡(今廣西桂林),在始安開元寺鑒真又住了一年,又被迎去廣州講法,途徑端州(今廣東肇慶)時,榮睿病死該地龍興寺。在廣州,鑒真動心前往天竺,被慰留。入夏之後,鑒真繼續動身,經韶州時,普照辭去,臨別之時,鑒真發誓「不至日本國。本願不遂」。此時,鑒真由於水土不服加之旅途勞頓,又為庸醫所誤,導致雙目失明。過了大庾嶺,鑒真大弟子祥彥又在吉州(今江西吉安)坐化,鑒真十分悲痛。接下來鑒真又經過了廬山、江州(今江西九江)、潤州江寧縣(今江蘇南京),回到了揚州。第五次東渡結束。

第六次

由於鑒真的游歷遍於半個中國,因此聲名大噪。

753年,日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吉備真備、晁衡等人來到揚州,再次懇請鑒真同他們一道東渡。當時唐玄宗崇信道教,意欲派道士去日本,為日本拒絕,因此不許鑒真出海。鑒真便秘密乘船至蘇州黃泗浦(在今張家港市塘橋鎮鹿苑東渡苑內),轉搭遣唐使大船。隨行人眾24人,其中僧尼17人。11月16日,船隊揚帆出海,此時,普照也於餘姚趕來,11月21日,鑒真所乘舟與晁衡乘舟失散,12月6日剩餘兩舟一舟觸礁,12月20日,抵達日本薩摩。第六次東渡終於成功。


鑒真東渡 (歷史文化事件)

唐朝時,很多中國人為中日兩國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貢獻。他們當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鑒真。他不畏艱險,東渡日本,講授佛學理論,傳播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促進了日本佛學、醫學、建築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學界的尊敬。

個人簡介

鑒真原姓淳於,14歲時在揚州出家。由於他刻苦好學,中年以後便成為有學問的和尚。公元742年(唐天寶元年),他應日本僧人邀請,先後6次東渡,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754年到達日本。

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他帶去了大量書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藝術的,有懂醫學的。他們也把自己的所學用於日本。鑒真根據中國唐代寺院建築的樣式,為日本精心設計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經過兩年,唐招提寺建成了。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築。

㈢ 歷史上鑒真東渡日本,到底帶走了什麼,讓後人詬病

其實相傳當時鑒真和尚選擇東渡日本的時候,他所帶走的主要物品包括一些當時在我國的一些中醫方面以及建築方面的書籍,但這些書籍都是手抄本,並不是原本。但是在書法創作這一方面,鑒真卻把當時歷朝歷代很多大家的真跡書法帶到了日本去,例如說在東晉時期的書法大家王羲之,王獻之父子兩人的大作。

即便是時至今日,鑒真東渡這一歷史話題依然是被人們樂此不彼的談論著。甚至來說,在如今的社會中也有很多關於紀念鑒真的一些象徵性的物質,比如說在北京中日友好醫院中就立有鑒真的雕像,更是有一座鑒真公園。

㈣ 東渡和西行的歷史實例

歷史上東渡即到日本扶桑等國家,西行目的地比較多。有印度,孟加拉國和波斯等,著名的例子有鑒真大師東渡,玄奘法師西行。

㈤ 歷史的鑒真幾次東渡

鑒真六次東渡:

唐朝法律規定,國人未經政府批准私人不得擅自離國,鑒真第一次失敗的原因是他們那個團隊起了內訌,也就是在決定和鑒真一起東渡的眾僧人中,道航和高麗僧如海發生了爭執,那高麗僧人向淮南采訪使班景倩告密說:他們造船入海,與海賊連,又有五百『海賊』會進城來。榮睿、普照等四名日本僧人同道航一道被捕,受到軟禁,沒收所造之船,鑒真第一次東渡的計劃付之東流。

不久,榮睿、普照獲釋,他們又伺機找鑒真,邀其赴日,鑒真用80貫銅錢買到一艘軍船,僱傭18名水手,她率弟子十多人、畫師、工匠近百人,滿載佛像、佛經、葯品、干糧等在743年12月從揚州啟程,但出海不久他們的渡船不幸被巨浪打壞,鑒真等一行人在荒島上呆了數晝夜,被救回陸地,第二次東渡失敗了。

744年,鑒真在各地傳授戒律的同時,又連續進行了第三、四次赴日東渡的籌資,均未能成功。

748年,鑒真六十周歲,日僧榮睿、普照從棲身的安徽同安郡再次抵達揚州崇福寺,鑒真抱著『縱然粉身碎骨,也要越海赴日』的夙志議定第五次東渡的准備。六月下旬,他們從揚州秘密出發,十月十六日船行在大海上,不料在舟山附近又遇到了颶風狂狼,『風急浪峻,水黑如墨』,在暴風雨的襲擊下,人們嘔吐不止,穿上淡水用光,只能吞含生米,喝海水度日。船上人們腹痛難熬。最後傳順水南漂十四天後靠岸,抵達海南島南部振州(今崖縣),這第五次東渡又失敗了。

753年陰歷11月15日晚,鑒真在弟子仁乾等人的大力協助下,率弟子二十多人,乘坐上日本遣唐使團副使大伴古麻呂所乘的第二船,經沖繩、種子島、屋久島,成功地抵達日本九州南部的秋妻屋浦(今鹿兒島縣川邊郡西南),日本孝謙女皇所派使節早已在這里等候迎接。12月26日鑒真一行在九州總督府所在地——大宰府(今日本福岡東南)停歇。

鑒真赴日後的遭遇:
不過話說回來了,鑒真在日本真的受到了所有人的愛戴嗎?也不一定吧,據鑒真弟子思托攥寫的《延厲僧錄》中就記載有法相宗的興福寺僧侶們對鑒真等新教團從不滿、反對,最終發展到公開辱罵的情景。另有記載,日本土佐國道原寺的僧人專任,因為公開對鑒真進行辱罵,天皇政府將該僧流放到伊豆島。

到了公元758年(天平寶字二年)8月,孝謙女帝讓位給皇太子大炊王後不久,新的朝廷就下詔解除了鑒真的大僧都的行政職務,這其實也顯示了日本當時統治階級內部反對孝謙天皇勢力的增長和奈良保守的舊教團勢力上升後的必然結果。可惜的是,鑒真於763年圓寂,而淳仁天皇是一年後的764年下台的。

可以說,鑒真去世的前幾年由於日本統治階級態度的變化和奈良舊教團勢力的打擊,處境是相當困難的,但他和他的弟子們並未消極頹廢,依然積極建造和苦心經營了著名的唐招提寺並擴大『供養十方眾僧』,培訓了眾多的僧侶,擴大弘揚了佛法。

鑒真對日本的貢獻:
鑒真是日本佛教律宗的開山祖,是日本天台宗的先驅者,他帶到日本的大量佛經中還有許多華嚴宗、真言宗的經典文籍,為日本佛教諸宗的創建和發展打下了基礎。鑒真主持了唐招提寺的建築、雕塑,直接傳播了中國建築和雕塑藝術的精華,他東渡時,親自帶去的書法作品五十餘帖,為日本的書法藝術提供了借鑒,此外,在醫葯學、文學、繪畫、特別是技藝、習俗等許多方面都有重大影響,成為日本『天平文化』的重要內容。

鑒真到了日本後,他呈獻給孝謙女皇和聖武太上皇的禮物中有王羲之真跡行書一帖、王獻之真跡3帖,別的東西就不說了不說,就那二王的四幅帖就夠國寶級的了。

鑒真東渡的時候,將中國先進的科學、技術、文化、法律、教育制度、天文歷算、醫學、建築、美術、樂舞、風俗娛樂甚至年中行事等帶到了日本,與其他譴隋唐使、留學生、留學僧、學問僧等幫助日本從奴隸制過渡到了封建制,而日本從中國吸收了各方面先進的生產資料後進入了大化改新,大化改新最後又促使日本進入到了歷史上輝煌的平安朝時代。

另外,至今日本人還把鑒真尊奉為榨糖、縫紉、製作豆腐和醬油的祖師^_^

㈥ 歷史事件「鑒真東渡」發生在唐朝哪位皇帝的在位期間

唐玄宗

鑒真東渡是唐玄宗時期,天寶二年(743年)到天寶十二年(753年),十年五次東渡。

㈦ 鑒真東渡有什麼歷史意義

歷史意義:歷史上,為弘揚佛法,鑒真和日本僧人榮睿各自遠離故土,客死異鄉。鑒真不僅把佛教的律宗正式帶入日本,改良了日本傳統的木質建築,而且給日本帶去了中醫中葯的知識,一直被日本視為文化恩人。

(7)歷史什麼東渡擴展閱讀:

唐天寶元年日本僧人榮睿和普照受遣,來中國邀請高僧前往東瀛弘揚佛法。鑒真應邀決意東渡,卻受弟子們的極力阻攔,但不為所動,毅然啟程,其間六次出海,歷經千辛萬苦,雙目失明後依然不屈不撓,終於在公元753年到達東瀛弘揚佛法,傳播大唐文化。

鳩山由紀夫說:「鑒真和尚盡管眼睛看不見,還是多次嘗試東渡日本。最終他終於來到日本,在日本弘揚了佛法。因為有了他,日中兩國的文化聯結直到今天也依然牢固,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因為日本的政治問題,導致中日兩國的政治關系並不算好。我認為這主要是日本方面的問題。盡管如此,還是從中國,從鑒真的故鄉江蘇來了歌劇團,這非常了不起,我發自內心地表示歡迎。」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也對此劇贊賞有加:「每個人都在這部劇中盡了最大努力,特別是演鑒真的演員,他讓我心靈受到了震動,我堅信這樣的演出在日本各地必將震動日本人的心靈。」

㈧ 徐福東渡日本是什麼時候,是傳說還是史實

徐福東渡是史實,但是東渡日本應該不是真的,畢竟可能當時的日本還只是一個小島而已,上面有沒有人還是一個迷。雖然日本方面並不承認徐福曾經到過他們的領土,但是在日本境內有徐福的雕像和徐福的墓地的。

很多人都說,徐福東渡的地方就是日本,也可能就是徐福建造了日本,但是因為沒有史料來支撐這件事,所以就只能胡亂猜測了。

㈨ 鑒真東渡有什麼歷史意義從鑒真六次東渡日本的史實中,你得出什麼啟示

一、鑒真東渡的歷史意義

1、傳揚了佛法

鑒真東渡的主要目的是弘揚佛法,傳律授戒。鑒真僧眾在日十餘年的活動達到了這個目的。由於天皇的重視,鑒真被授於「大僧都」的職務,成為「傳戒律之始祖」。

2、促進日本醫學發展

鑒真熟識醫方明,當年光明皇太後病危之時,唯有鑒真所進葯方有效驗。據日本《本草醫談》記載,鑒真只需用鼻子聞,就可以辨別葯草種類和真假,他又大力傳播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的知識,留有《鑒上人秘方》一卷,因此,被譽為「日本漢方醫葯之祖」。

3、促進日本建築的發展

鑒真的東渡弟子及隨行人員中,有不少是精通建築技術的。在鑒真的設計及領導下,建造了著名的唐招提寺。寺內的大堂建築,坐北朝南,闊七間,進深四間,三層斗拱式形制,是座單檐歇山頂式的佛堂。

4、加深了中日友誼

鑒真東渡具有極大的歷史意義促進了中日文化的交流與發展,佛教更為廣泛的傳播到東亞地區,對日本的宗教和文化事業發展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增進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

東渡日本

二、啟示

唐朝時,很多中國人為中日兩國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貢獻。他們當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鑒真。他不畏艱險,東渡日本,講授佛學理論,傳播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促進了日本佛學、醫學、建築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學界的尊敬。

㈩ 鑒真東渡是哪個朝代的故事

唐朝
鑒真原姓淳於,14歲時在揚州出家。由於他刻苦好學,中年以後便成為有學問的和尚。公元742年(唐天寶元年),他應日本僧人邀請,先後6次東渡,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在754年到達日本。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傳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他帶去了大量書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藝術的,有懂醫學的。他們也把自己的所學用於日本。鑒真根據中國唐代寺院建築的樣式,為日本精心設計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經過兩年修建,唐招提寺建成了。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築。

閱讀全文

與歷史什麼東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