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沒有什麼歷史地圖,是有關世界歷史的各個時期的
錢伯斯歷史地圖、劍橋歷史地圖等等,如果需要的話,搜索「絕塵穿雲行」,來我的博客相冊瀏覽吧
B. 有哪些關於歷史的圖片大全
這要看你需要什麼深度的,你過你想全面了解,那麼中國的一些古書,如:資治通鑒等,不是三國演義的那總,那是小說(不過那個的文筆很好)(一般來講都會有一些插圖什麼的,有那總書籍賣),深度的東西最好還是看書比較好,還可以推薦世界網路全書,也等於講了歷史!
如果你只是想簡單的了解,或者看個樂趣,增加一點見識,對於事實的真實性要求並不那麼絕對的話,這里也有很多關於圖片歷史的網站(網頁鏈接),都有專人收錄總結,基本都有圖片來輔助理解,觀賞。
C. 中國歷史地圖演變過程是什麼
公元3世紀西晉裴秀用「制圖六體」繪成的《禹貢地域圖》,是見於記載的最早的中國歷史地圖。它是一部普通歷史地圖集,表示從傳說中的大禹時代至西晉初年的歷史地理概貌。
唐貞元十七年(801)賈耽製成的《海內華夷圖》廣三丈、高三丈三尺,內容上溯《尚書·禹貢》、下及當代,范圍包括唐朝版圖及其鄰國。它是首創「古墨今朱」雙色注記法的歷史地圖。
北宋稅安禮繪成的《歷代地理指掌圖》44幅,始於帝嚳,迄於北宋,至今尚有宋、明刊本流傳。這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的歷史地圖集。
20世紀初楊守敬在其門人協助下編繪刊行的《歷代輿地圖》,44組、34冊,以《大清一統輿圖》為底圖,收錄了自春秋至明的重要地名,全部朱墨套印、古今對照,比以往的圖集要精確、詳細、實用。楊守敬的《水經注圖》(刊於1905年)是中國專門歷史地圖中最重要的一種。
20世紀30年代出版的A.赫爾曼編繪的《中國的歷史地圖集》除歷代政區外,還包括有先史時期的遺址分布圖和一些重要城市圖。
20世紀80年代出版的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不僅彌補了過去各圖的缺陷,而且在內容上也遠較舊圖豐富。
相關介紹:
歷史地圖(historical map),是反映人類歷史時期自然和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狀況及其變化的地圖,是顯示有史以來一切與人類活動有關的具有空間分布和地域差異現象的地圖。
表示古代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過程和歷史事件的 專題地圖,稱為歷史地圖。歷史地圖表示的內容有疆域變遷、部落氏族演變及民族形成、分布、遷移,以及反映重大歷史事件的進程。
D. 美國教科書中的中國歷史地圖是什麼樣的有多少真實的
在之前的文章中,小編曾經介紹了日本、韓國畫的中國歷史地圖,以及各國畫的清朝地區。而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一本美國歷史教科書中的中國歷史地圖。這本歷史地圖冊中的地圖大多數和中國中學歷史教材中的地圖有較大的偏差,大部分畫小了,小部分畫大了。
網上流傳西方國家不承認夏朝,實際上是以訛傳訛吧。在美國一本小學六年級的歷史教科書中,就有了這么一張中國夏商周時期的地圖。其中夏朝是綠色部分,其范圍大概位於河南到山東、河北的交界地區。圖中夏朝的范圍甚至比中國教科書中的夏朝還要大。商朝的范圍是藍色部分,而周朝更大,是褐色以內的地區。美國教材的夏商周地圖還是十分不錯的。
明朝的版圖一直都是一個熱門的話題。美國畫的明朝1424年版圖,是明朝巔峰時期的版圖,沒有包括蒙古和青藏高原,這一點我也比較同意。圖中也包括奴兒干都司和交趾布政使司,但是奴兒干都司的管轄范圍卻只畫了東北的東部地區,不知道有什麼依據。史書上說奴兒干都司的范圍“其地東瀕海, 西接兀良哈, 南鄰朝鮮, 北至奴兒干北海“,可見應該包括整個東北。
美國教科書1760年的清朝版圖。該時期,清朝已經消滅了准噶爾汗國,統一了東亞大陸。美國的地圖基本和中國國內的地圖沒有什麼差別。唯一的區別在於,美國畫的清朝版圖中包含著朝鮮,這說明美國人認為朝鮮的主權屬於清朝。這一點上,我覺得美國畫的挺好的。但是美國沒有將拉達克劃入清朝,這一點值得商榷。
E. 歷史上地域上的圖是什麼意思
摘要 地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間,是自然要素與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綜合體。
F. 四個圖片分別是什麼歷史事件
圖一的紅船反映的歷史事件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和浙江嘉興南湖的紅船上召開。圖二反映的歷史事件是長征,時間是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圖三反映的歷史事件是古田會議,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古田召開了古田會議。圖四反映的歷史事件是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於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舉行。
G. 歷史線索圖是什麼
就是有一個簡單的線形圖 如坐標圖 橫坐標為發生時間 縱坐標為歷史事件 來表明一個簡單的歷史線索 老師上課常用的
H. 中國歷史上首次採用古今對照雙色繪畫的地理圖是什麼
《海內華夷圖》。
此圖是按照晉代裴秀六體方法編繪,比例是一寸折百里,用不同的顏色注記地名:「古郡國題以墨,今州縣題以朱」。圖的中國部分本於《禹貢》,外國部分本與班固的《漢書》,是一幅中國及鄰近地區的中外大地圖。
介紹:
《華夷圖》包括的范圍較大,圖中雖未畫方格,但註明了東、西、南、北方向。圖中將全國的山脈、河流及各州的地理位置都表現了出來,許多城鎮的位置都比較正確,還畫出了長城。
圖中大河的流向大抵近實,但江河河源不夠准確,海岸線的輪廓尤為失真。圖中標示各種地理要素的符號有不少與今圖符號相同或接近。
I. 中國歷史上首次採用古今對照的圖是什麼
中國歷史上首次採用古今對照,雙色繪畫的地理圖是唐代地理學家賈耽繪制的《海內華夷圖》。
賈耽在55歲時組織畫工繪制《海內華夷圖》,花了17年的時間,才完成了這個巨幅唐代中國全圖。
J. 中國歷史上首次採用古今對照雙色繪畫的地理圖是什麼
中國歷史上首次採用古今對照雙色繪畫的地理圖是海內華夷圖。
賈耽是唐代地理學家、地圖制圖學家,他在55歲時組織畫工繪制《海內華夷圖》,花了17年的時間,才完成了這個巨幅唐代中國全圖。這是繼裴秀之後我國又一偉大的地圖作品,在中國和世界地圖制圖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這幅圖是古今對照,雙色繪畫的。
海內華夷圖輔仁特點:
在這幅地圖中,賈耽首創了一種以不同顏色描繪古今不同的地名,加以對照的辦法,即「古墨今朱」(以黑色注記古內容,以紅色注記今內容)的方法是賈耽首創的,由於有便於對照、一目瞭然的優點,特別適合古今地名變化頻繁的中國歷史地圖,以後一直被沿用。
清末民初楊守敬繪制《歷代輿地圖》和《水經注圖》時還是採用這一方法,1982年出版的、由譚其驤〔xiang香〕教授主編的八冊《中國歷史地圖集》也繼承了這一傳統,全部圖幅都有古今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