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國的民主黨,自由黨與共和黨有哪些區別。
美國的民主黨,自由黨與共和黨在概念、起源以及政見上各有不同,具體區別如下。
一、三者概念不同
1、美國民主黨是美國兩大主要政黨之一,1791年成立,當時稱共和黨。1794年改稱民主共和黨,1825年,民主共和黨發生分裂,以安德魯·傑克遜為首的一派在1828年改組為民主黨。1861年南北戰爭前夕,民主黨內部分裂,該黨的南方奴隸主策劃叛亂。南北戰爭結束後,民主黨在野24年。1885年克利夫蘭當選總統。此後該黨又大部分時間在野。
2、美國共和黨是美國輪流執政的兩大政黨之一,前身為1791年成立的民主共和黨。1825年,民主共和黨發生分裂,其中一派組成國家共和黨,1834年改稱輝格黨。1854年7月,輝格黨與北部民主黨和其他反對奴隸制的派別聯合組建共和黨,並且將黨的價值奠基於「個人自由」、「國家團結」。而在當代政治中,共和黨則被視為是社會保守主義、經濟古典自由主義以及在外交、國防問題上採取強硬態度的右派政黨。
3、自由黨又可以譯為自由意志主義黨或自由人黨,是一個在1971年成立的美國政黨。它是美國最大的三政黨之一,擁有超過200,000名注冊選民、以及超過600名黨員在擔任公職,包括了市長、郡政府官員等政府官職,使自由黨自稱為美國最大的第三政黨。自由黨的黨綱宣示將貫徹自由意志主義的理念,主張減少政府管制,堅定支持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以及公民自由。
二、三者歷史起源不同
1、民主黨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托馬斯·傑斐遜和詹姆斯·麥迪遜在1790年代創建的民主共和黨,當時還簡稱為共和黨,以突顯擁護共和主義的原則。民主共和黨組成了史稱第一黨系的政治勢力主軸。民主共和黨專門反對由亞歷山大·漢密爾頓領導的執政黨-聯邦黨和其政策,當時聯邦黨提倡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放寬對於憲法的解釋、以及一個由精英統治的政府。
2、共和黨經歷了內戰和稱霸時期、鍍金時期、進步時期等時期。共和黨在州和地方的層次上接受進步主義時期的政策,試圖促進都市地區的改革。共和黨控制了整個1920年代的總統任期,實行違逆國際聯盟的政策、高關稅、並且維持商業團體的利益。沃倫·蓋瑪利爾·哈定、卡爾文·柯立芝、以及赫伯特·胡佛分別當選1920年、1924年和1928年的總統。
3、John Hospers在經過許多自由意志主義者的討論和設計後,自由黨在1971年12月11日成立於大衛·諾蘭(諾蘭曲線的發明者)的家中。最初的創黨團體成員包括了John Hospers、穆瑞·羅斯巴德、Theodora Nathan等人。當時美國正值總統理查·尼克森施加大量價格管制和政府幹預的時期,自由黨認為最大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都已經背叛了美國開國元勛最初建國時的理念。
三、三者歷史政見不同
1、民主黨人更願意支配個體權利、使其從屬於假定的群體需要。它假定一個社會是集體共同為其中的每個成員負責。較少強調個體創業和創新。民主黨在極端孤立主義、干預和對抗策略之間搖擺,例如在越南、古巴和韓國等國家的政策上。這種不一致的外交政策混淆了盟友,並鼓勵潛在的敵人。
2、共和黨人相信競爭性的自由創業體系。個體必須自由地運用自己的才能。這是個體與國家繁榮的關鍵所在。共和黨人相信個體成功機會的唯一限制是自己主動創新和創業的限制。共和黨人一貫努力削減政府開支,消除昂貴的支出重疊和不必要的政府項目。因為共和黨人認為每個個體應該控制自己和政府的錢袋,他們認為增加稅收的事應該由人民投票來定。
3、自由黨的黨綱宣示將貫徹由意志主義的理念,主張減少政府管制,堅定支持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和公民自由。支持自由放任的原則,完全撤銷政府對經濟的影響。這個原則在實踐上包括了:大規模的減稅、民營化社會福利制度、消除政府對商業的管制、廢止最低工資等勞工管制、停止政府對國際貿易的干涉。保護私人財產。
② 美國共和黨的介紹
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 of the United States)是美國輪流執政的兩大政黨之一,前身為1792年成立的民主共和黨。1825年,民主共和黨發生分裂,其中一派組成國家共和黨,1834年改稱輝格黨。1854年7月,輝格黨與北部民主黨和其他反對奴隸制的派別聯合組建共和黨,並且將黨的價值奠基於「個人自由」、「國家團結」。而在當代政治中,共和黨則被視為是社會保守主義(包括維護「家庭價值觀」)、經濟古典自由主義(包括支持「保守財政政策」)以及在外交、國防問題上採取強硬態度的右派政黨。
③ 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有什麼區別
民主黨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政黨。近幾十年來,民主黨傾向於推行中間派經濟政策和具有改革性的社會政策,並認為政府應在減貧和社會救助等問題上發揮作用。
共和黨強調私人企業和個人決策對於促進經濟繁榮的重要性,他們支持一個對商業有利的自由市場政策、經濟自由主義、並且限制政府規模和政府管制。
拓展資料: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政黨的國家之一,也是實行兩黨制的典型國家之一。
民主黨與共和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占據重要位置。美國的選舉制度、議會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以及司法制度,都與兩黨制有著密切聯系。
參考資料:美國黨派_網路
④ 美國共和黨史創立於1854年嗎
是的
共和黨(Republican Party of the United States)是美國輪流執政的兩大政黨之一,前身為1792年成立的民主共和黨。1825年,民主共和黨發生分裂,其中一派組成國民共和黨,1834年改稱輝格黨。1854年7月,輝格黨與北部民主黨和其他反對奴隸制的派別聯合組建共和黨。
⑤ 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分別是由誰建立的起源是什麼
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分別是由誰建立的?起源是什麼?這點詳細很多人不是十分了解,下面給大傢具體的說明一下,美國政治錯綜復雜,下面的內容朋友們可以參考:
三、民主黨和共和黨的起源,應該是華盛頓開始:
民主黨和共和黨最早的起源,其實就是第一人總統華盛頓的時候,他要努力的一個方向,當時華盛頓就認為只有黨之間的競爭,才能夠真正讓人民獲益。
⑥ 美國,兩個政黨的歷史
美國民主黨
Democratic Party,United States
美國政黨。前身為民主共和黨。建黨初期主要代表南方種植園主、西部農業企業家和北方中等資產階級的利益。19世紀初民主共和黨發生分裂,一派稱輝格黨,另一派為民主黨。1840年正式定為現名。從建立起至1860年,除 1841~1845 年和 1849 ~1853 年由輝格黨執政外,均由該黨掌權。1861年起在野達24年。1885~1933年的48年中,僅執政 16年。1933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給美國以沉重打擊,國內各種矛盾空前激化,民主黨人F.D.羅斯福當選總統後,採取「新政」,大力加強政府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干預,促進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羅斯福4次當選總統 ,民主黨連續執政 20 年。先後由杜魯門、肯尼迪、約翰遜、卡特任總統。1953~1960年在野。1961~1969年、1977 ~ 1981 年執政。該黨在執政時期,對內繼續推行「新政」,先後提出「公平施政」、「新邊疆」和「偉大社會」的方針;對外推行擴張主義政策。在1986年中期選舉中,獲得眾議院和參議院多數,成為國會兩院多數黨。1984 年和 1988 年大選均未獲勝。在1992年大選中獲勝,B.柯林頓當選為總統。該黨最高權力機構為全國代表大會,每4年召開1次,確定本黨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制定競選綱領。常設機構為全國委員會,負責籌備全國代表大會和主持競選活動,任期4年。下設各州委員會,組織本州競選活動 。其黨員是大選中投其候選人票的選民。主席D.威廉。民主黨標記是驢。
美國共和黨
Republican Party,United States
美國主要政黨。1854年成立。建黨後由於主張廢除奴隸制,得到國內各階層的擁護。1860 年 11月 A.林肯當選總統,該黨首次執政。在南北戰爭中,領導北部軍民粉碎南部奴隸主的叛亂,廢除了奴隸制,維護了聯邦的統一。南北戰爭後,該黨連續執政20年。先後由約翰遜、格蘭特、海斯、加菲爾德、阿瑟出任總統。19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與民主黨輪流執政。在H.C.胡佛執政期間,美國發生經濟危機,該黨政府實行「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反對政府對企業的干預,加緊鎮壓工人運動,使危機進一步加深。在1932年大選中失敗,此後一蹶不振,在野20年。1953~1961年再度執政,由D.D.艾森豪威爾出任總統,提出侵略中東的艾森豪威爾主義,派遣軍隊干涉黎巴嫩。1961~1968年在野 。1969 ~1976年執政,R.M.尼克松任總統期間,於1972年2月訪問中國 ,與周恩來總理在上海發表了中美聯合公報。1977 ~ 1980年在野。1981年R.W.里根出任總統,提出「經濟復興計劃」,其主要內容是減稅,減少政府開支和干預,控制貨幣供應量,推動稅制改革;1983年提出被稱作「星球大戰 」計劃的戰略防禦倡議。1984年和1988年大選均獲勝。1988~1992 年由 G.布希出任總統。該黨最高權力機關為全國代表大會,每 4 年於選舉年夏季召開1次 ,提名本黨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 ,制定競選綱領。常設機構為全國委員會,負責籌備全國代表大會,主持總統競選活動,任期4年 。各州設州委員會 ,主持本州競選活動。主席L.愛特沃特。共和黨標記是象。
⑦ 美國共和黨的歷史
共和黨1854年成立,前身是輝格黨。1861年就職的第16屆總統亞伯拉罕·林肯是共和黨的第一位總統。
⑧ 美國共和黨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共和黨是美國輪流執政的兩大政黨之一。共和黨的前身為1792年成立的民主共和黨。1825年,民主共和黨發生分裂,其中一派組成國民共和黨,1834年改稱輝格黨。1854年7月,輝格黨與北部民主黨和其他反對奴隸制的派別聯合組建共和黨。 1860年11月,共和黨領導人林肯當選為總統,該黨首次執政。南北戰爭中,共和黨領導北部軍民粉碎了南部奴隸主的叛亂,廢除了奴隸制,維護了聯邦的統一。戰後,該黨連續執政20年,先後由約翰遜、格蘭特、海斯、加菲爾德、阿瑟出任總統。1884年,共和黨在總統選舉中失利。1889年,共和黨的哈里森出任總統。在此後40多年的時間里,共和黨人麥金萊、羅斯福、塔夫脫、哈定、柯立芝和胡佛曾先後出任總統,執政達28年之久。胡佛之後,該黨連續在野20年。1953年至1961年,共和黨的艾森豪威爾連續擔任兩屆總統。1969年至1977年,共和黨人尼克松和福特先後出任總統。1981年,共和黨人里根上台執政,1985年連任總統。1989年,喬治·布希入主白宮,共和黨繼續執政。2001年,喬治·沃克·布希出任總統,共和黨再次執政。 共和黨沒有固定的政綱,只有適應每次大選需要的競選綱領。共和黨黨員多數是不固定的,凡在選舉中投票選舉該黨總統候選人的選民都被認為是該黨黨員。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每四年舉行一次,主要工作是推選該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通過黨的競選綱領,選舉黨的主席。共和黨的常設最高機構是全國委員會,由主席領導,每年召開兩次會議。各州有黨的州委員會,縣、市和基層選區均設地方委員會和選區委員會。共和黨全國委員會現任主席是邁克爾·斯蒂爾。共和黨的標記是象。
⑨ 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的來歷
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前身都是民主共和黨。
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的起源可以追溯至托馬斯·傑斐遜和詹姆斯·麥迪遜在1790年代創建的民主共和黨,當時還簡稱為共和黨,以突顯擁護共和主義的原則。1825年,民主共和黨分裂。其中一派由當時的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和當時的國務卿亨利·克萊領導,自稱國家共和黨;另一派由安德魯·傑克遜領導,並於1828年創建民主黨。
美國民主黨(英語:Democratic Party US)是美國當代的兩大主要政黨之一,另一個是共和黨。雖然「民主黨」這個名稱是在安德魯·傑克遜(1829-1837)總統任期間所採用的,但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托馬斯·傑斐遜於1792年創立的民主-共和黨。自從威廉·詹寧斯·布萊安在1896年掌控民主黨以來,民主黨在經濟議題上的立場開始比共和黨更為左傾。自從1932年以來,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將他所提出的新政稱為「自由主義」,成為了之後民主黨的主要政策走向。民主黨以新政結合的政策主導了美國政府一直到1964年左右,民主黨也支持了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1960年代的越戰則在民主黨內部引發了對國外軍事干預的立場分歧,這種分歧並且一直持續至21世紀。自從1990年代以來,總統柯林頓轉變了民主黨的政策走向,民主黨的意識形態色彩逐漸淡化、並在美國政治光譜上傾向中間派立場,試圖以此吸引更多理念傾向共和黨的選民。
美國共和黨(英:Republican Party United States)是美國輪流執政的兩大政黨之一,又稱為「老大黨」(Grand Old Party,簡寫GOP),前身為1792年成立的民主共和黨。1825年,民主共和黨發生分裂,其中一派組成國家共和黨,1834年改稱輝格黨。1854年7月,輝格黨與北部民主黨和其他反對奴隸制的派別聯合組建共和黨,並且將黨的價值奠基於「個人自由」、「國家團結」。而在當代政治中,共和黨則被視為是社會保守主義(包括維護「家庭價值觀」)、經濟古典自由主義(包括支持「保守財政政策」)以及在外交、國防問題上採取強硬態度的右派政黨。1860年11月,共和黨領導人林肯當選為總統,該黨首次執政。南北戰爭中,共和黨領導北部軍民粉碎了南部奴隸主的叛亂,廢除了奴隸制,維護了聯邦的統一。戰後,該黨連續執政20年,先後由約翰遜、格蘭特、海斯、加菲爾德、阿瑟出任總統。1884年,共和黨在總統選舉中失利。1889年,共和黨的哈里森出任總統。在此後40多年的時間里,共和黨人麥金萊、塔夫脫、哈定、柯立芝和胡佛曾先後出任總統,執政達28年之久。胡佛之後,該黨連續在野20年。1953年至1961年,共和黨的艾森豪威爾連續擔任兩屆總統。1969年至1977年,共和黨人尼克松和福特先後出任總統。1981年,共和黨人里根上台執政,1985年連任總統。1989年,喬治·赫伯特·沃克·布希入主白宮,共和黨繼續執政。2001年,喬治·沃克·布希出任總統,共和黨再次執政。2016年該黨唐納德·特朗普當選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