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管仲與齙牙叔的故事
春秋時代,齊國著名的宰相管仲,輔佐齊桓公,使齊國成為東方的霸主。管仲有一個從小就在一起的好朋友,叫鮑叔牙。鮑叔牙家比管仲家富有,他們曾經合夥做買賣,每次賺了錢。
管仲總是多分些,朋友都認為鮑叔牙糊塗,吃了大虧了。「鮑叔牙真糊塗!跟管仲兩個人合夥做買賣,表面說是合夥,其實本錢都是鮑叔牙的;那麼,賺了錢,管仲憑什麼多分呢?
至少也應該一人得一半啊!」。而鮑叔牙卻回答說:「你們不明白,管仲的家境不好,他有老母親要奉養,多拿一些是應該的。」「這……」鮑叔牙的這番話,說得幾位朋友無話可說。
管仲和鮑叔牙也曾經一同上戰場;在打仗的時候,管仲總是躲在最後面,表現得一點都不勇敢,人們都對管仲很不滿。鮑叔牙知道這件事之後。
就對人們說:「管仲不肯拚命的原因,是他的母親年紀大了,只有管仲這么一個兒子,萬一他有個三長兩短,他的母親就沒人奉養了。」「啊!這……」這一番話,又使那些人無話可說。
後來管仲也曾經做了幾次官,每次都因為表現不好,而被免職了,大家都恥笑他。而鮑叔牙知道這件事之後,就對人們說:「其實,管仲並不是不能幹,只是運氣不好。
這些小事不適合他來做,他的能力很強的,他可以做更大的事情。」後來,管仲輔佐公子糾又失敗了,而鮑叔牙輔佐的公子小白卻接掌了齊國的政權,公子小白就是齊桓公。
齊桓公即位後,立刻請來鮑叔牙,告訴他說:「我們國家經過這么久的混亂,現在總算安定下來,為了使全國百姓以後能好好過日子,我要請您做宰相,幫助我治理國家。」
想不到,鮑叔牙竟然拒絕了。他對大王說:「感謝大王看重我,要我做宰相。只是,我的能力實在無法擔當這么重大的責任。」「您不肯幫助我,我怎麼能治理得好國家呢?」
「大王,我推薦一個人,他才是最適合的宰相人選。」「誰?」「管仲!」「管仲!這個人我恨不得殺了他,您還要我請他做宰相?」「大王,當時管仲要謀殺您,是為了公子糾的緣故。
他輔佐的是公子糾,當然希望公子糾能夠做齊國的國君,而您是公子糾的競爭對手,所以他只好想辦法除掉您,並不是他對您個人有什麼仇恨啊!」「這……」
「大王您想不想使我們齊國強大起來,成為天下的霸主呢?」「當然想啊!」「那麼您一定要忘掉過去不愉快的事,任用管仲;只有他才能夠幫助您達到這個理想。」
「好吧!」於是,齊桓公接受了鮑叔牙的建議,以最隆重的禮儀,請管仲來做宰相。果然,齊桓公在管仲的輔佐下。
將齊國治理成富足強大的國家。後來管仲曾對人說:「生我,養我的是父母,可是了解我,幫助我的,卻是鮑叔牙呀!」
(1)什麼叔講歷史擴展閱讀:
管仲與齙牙叔其他故事:
各為其主
後來齊襄公的弟弟公子糾發現管仲是個人才,便要他當了自已的謀士,也就是參謀長一類的官吧。而鮑說牙呢,也偏偏被齊襄公的另一個弟弟公子小白看中,拜其為軍師。
兩個好朋友各自輔助一個公子,乾的很賣力氣。可是好景不長,昏庸的齊襄公總是疑心他兩個同父異母的弟弟要篡奪他的王位。就讓手下的人找機會幹掉公子糾和公子小白。
這兩個公子聽到了風聲,公子糾帶著管仲就跑到了魯國的姥姥家去了,公子小白也跟著學,他帶著鮑叔牙也跑到了莒國的姥姥家避難去了。
公元前686年的冬天,暴虐的齊襄公被手下的將士殺死,立他的一個弟弟公孫無知為齊國君王,你聽聽這名子——公孫無知,肯定是個笨蛋吧!就這么一個人當了君王沒幾個月。
就也被手下大臣給殺掉了,齊國當時是一片混亂。流亡在莒國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魯國的公子糾得到消息後,都覺得自已繼成王位的機會來了,急忙打點行裝,要回國爭奪王位。
人物介紹:
1、管仲(約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謚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潁上人(今安徽潁上),周穆王的後代。
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
齊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開始輔助公子糾。齊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齊相。管仲在任內大興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國強兵。齊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2、鮑叔牙(公元前723年或公元前716年-前644年)姒姓, 鮑氏,名叔牙。潁上(今屬 安徽)人。 春秋時期 齊國大夫。
早年輔助公子小白(即後來的齊桓公),齊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協助公子小白奪得國君之位,並推薦管仲為相。 齊桓公三十年(公元前656年)。
參與「召陵之盟」使諸國尊齊王霸主。齊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鮑叔牙稱相,並在不久後病逝。
在鮑叔牙的協助下,在齊國順利實行了他的 治國之道。鮑叔牙為政重教化,使齊國迅速由亂轉治,由弱變強,齊桓公也成了 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
⑵ 求凱叔講歷史資源
鏈接:https://pan..com/s/1U6lDGvA7Ah0cHthctRNUgA提取碼:vn57
凱叔二十四史,給孩子的少年版《二十四史》史學、文學、哲學、國學一次到位!從堯舜時代到明朝覆滅;10本書 700多個故事20多個朝代的起起落落;一次性梳理脈絡清晰的中國古代史。秦始皇、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司馬遷、諸葛亮、項羽、周瑜……時光流逝,卻無法淹沒這些閃耀而輝煌的帝王英雄。他們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又曾怎樣照亮過歷史的長空?《二十四史少年簡讀版》由南開大學歷史學教授何孝榮傾力主編不僅僅是史書,更是一部有趣的小說集、故事書、人物傳記。
⑶ 凱叔講故事中的凱叔叫什麼名字
凱叔講故事中的凱叔叫王凱。
人物簡介:王凱,1979年3月14日生於北京市海淀區。2001年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播音系97級本科班畢業後一直從事配音工作。2004年調入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文藝之聲任主持人,其間演播大量小說。2005年開始任中央電視台經濟頻道《財富故事會》欄目主持人,曾任中央電視台財經頻道《對手》(原《商道》)主持人。2009年9月初,由於馬斌裸照事件,央視二套《第一時間》的《馬斌讀報》欄目改名為《讀報時間》,主持人則換成了《財富故事會》的王凱。2013年3月14日,王凱通過新浪微博宣布了從央視辭職的消息。
主要作品:為近千部集電視劇和譯製片的主要角色配音。王凱代表作包括《忠誠》《曹雪芹》《鬼穀子》《呂布與貂蟬》《張學良》《小人物大英雄》《兩百年人》《洛奇》《真實的謊言》《沉默的羔羊》《憂傷星期日》《第五元素》《海底總動員》《特洛伊》《華納巨星總動員》《超人 特工隊》《亞瑟王》《國家寶藏》《星戰前傳3》《世界大戰》《金剛》《超人歸來》《汽車總動員》《神兵小將》《變形金剛》中的擎天柱等。其中,擔任男主角的《憂傷星期日》獲得飛天獎優秀譯製片獎。
⑷ 哪個小姐姐有昌輝叔叔講故事湯小團之東周列國卷的免費地址要錢的繞道,謝謝
鏈接:https://pan..com/s/1g4HwSb6OblEDGQJh6tWOXQ
⑸ 親親,要什麼分享凱叔講歷史音頻
鏈接: https://pan..com/s/1yYIPaYQQgCS5EA1SHS6XSw 提取碼: 2ust
"凱叔講故事"--中國兒童內容領域的知名品牌,致力通過打造"快樂、成長、穿越"的極致兒童內容,成為影響每一個中國人的童年品牌。創業六年來,"凱叔講故事"累計播出19000個故事,僅"凱叔講故事App"總播放量就達到60億次以上,用戶超3700多萬,被推薦為"中國孩子的故事大全,億萬父母的育兒寶典"。
⑹ 爺爺奶奶講歷史
聽爺爺奶奶講過去的故事關於解放,我不曾知道些什麼,然而更多的舊故事,也都是從老一輩的爺爺奶奶那裡所得知的。奶奶,也算得上是身邊最親的人了,雖然她現在已經離我們而去了,可是我記得她,那短短的頭發,慈祥的眼睛,和藹的微笑。爺爺,一副總是很庄嚴的模樣,總是給我一中害怕的感覺,就像是看到了爸爸。 小時候,聽到的最多的故事,就是爺爺奶奶給我講的解放戰爭時期的事兒,雖然這些故事我聽的耳朵都磨出了繭子,但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使我最受啟發的,還是這些我都「聽煩了的故事」。 每當奶奶聽我向她念起祖國的發展她總會感慨,說起那一段驚心動魄的往事。奶奶說:「解放前的國家特別落後,到處都窮,還總是受敵人欺負。在戰爭時期整天提心吊膽,就怕敵人來『找事兒』,弄得大家整天神經緊張。」奶奶總是一邊嘆氣,一邊說。 而爺爺呢,則經常給我講解放軍。「敵人總來欺負我們,我們總不能挨著吧,所以,解放軍們出面了。這些解放軍可都是國家的棟梁,他們為了自己的子孫後代,在戰場上堅強、勇敢地與敵人殊死搏鬥。那真是國家的好兒女,國家的驕傲啊!」每提到這,爺爺的臉上就會流露出笑容,但同時,也有一絲難過。我總會想:爺爺應該是在為那些既然方軍叔叔感到惋惜吧。
想起當今生活在一步步像前邁動著,回憶著舊時代,享受著新解放。但是,我認為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那些解放軍,是他們為他們的子孫後代打拚出了一片天地,是他們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我們平常的點點滴滴都是他們留給我們的.他們是偉大的,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現在那麼好的生活。所以,作為新中國的希望的我們,更應該努力學習,獻上自己的微薄之力為祖國做貢獻,更好的把解放精神傳承下去。
⑺ 洪濤叔叔,除了講三國和諸葛亮的故事還有別的三國嗎
比如說是易中天品,三國也可以去看一看,我覺得挺有意思的,雖然不一定是一定很客觀,但是我覺得多多少少能夠刷新我們對於三國時期的認識,我覺得這個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對三國演義的印象太過於深刻,會誤導一個人。
⑻ 四個太史的名字分別是:伯、仲、叔、季。這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特殊含義,請問是什麼
伯(孟)、仲、叔、季
一家有兄弟數人,在給他們起名字的時候,有意用上「伯(孟)、仲、叔、季」等字,以示長幼有序;這種習慣作法,如果從西周初年算起,在我國至少已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
「伯」是排行老大,「仲」是老二。《說文·人部》:「伯,長也。」「仲,中也。」舉孔子為例:孔子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名孟皮,字伯尼;孔子名丘,字仲尼。歷代封建統治者把孔子「抬到嚇人的高度」,孔子的名字是不準隨便提及的;近代孔子聲價大跌,客氣點稱他一聲「孔二先生」,不客氣就乾脆叫他做「孔老二」了。
「伯仲」兩字連用,表示相差不多,難分高下,成語有「不相伯仲、伯仲之間」。
排行老大也有不用「伯」字而用「孟」字的。有人解釋說「嫡長為伯,庶長為孟」,意思是說,古代貴族一夫多妻,如果長子是正妻所生用「伯」字,非正妻所生則用「孟」字,不過事實上似乎並不完全如此。
《說文·又部》:「叔,拾也。」「叔」字的本義是拾取,字形以手拾豆會意;表示排行次序是假借用法,後來假借義通行,而本義反倒廢棄不用了。「叔」通常是排行老三,但也可以是兄弟中較小的,如周武王滅商後,孤竹君的兩個兒子逃到首陽山,不食周粟而死,長子叫伯夷,次子叫叔齊,就是一例。
《說文·子部》:「季,少稱也。」段註:「叔季皆謂少者,而季又少於叔。」「季」是兄弟中最小的,可以是排行老四,但不一定是老四。漢高祖劉邦排行老三,因為他最小,所以又以劉季為字;他在當了皇帝以後,曾經得意洋洋地對父親說:「今某業之所就,孰與仲多。」意思是要同他的二哥劉仲比個我高你低。
兄弟講排行,姊妹也講排行;古代待嫁女子通常是在姓氏之前加「伯(孟)、仲、叔、季」等字,如伯姬、叔姬之類。文學故事人物孟姜女,相傳為秦始皇時人,以哭夫崩城而聞名,她姓姜,「孟」表示她排行老大,照現今的習慣說法就是姜家大小姐。
⑼ 保林叔叔講故事 西遊記是哪個出版社
摘要 應該好像是在上海書局出版,1925年 後來人民出版社,中華書局,京華出版社都有出版
⑽ 我想找一篇外國小故事,名字好象是<約漢叔叔>大概是講上課老師讓同學講故事,並說出寓意
老師給一班五年級學生布置一道家庭作業:請父母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回到班上再轉述給同學們聽,並總結故事的寓意。
第二天,老師抽查班上的孩子們。
一個學生說:「我爸爸給我講了他買雞蛋的事,他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里,回家時一個急剎車,籃子飛了,雞蛋全打了。」老師問:「寓意是什麼呢?」學生說:「別把雞蛋全放在一個籃子里。」
另一個學生說:「我媽媽給我講了她在農場養雞的事,她把12個雞蛋人工孵化,但是最後只有10個雞蛋孵化出小雞,寓意是在雞蛋孵化之前,沒有人斷定最後能得到多少小雞。」
這時候有個小孩主動舉起了手,老師鼓勵他說:「查理·布朗,你來說。」
查理·布朗站了起來:「我爸爸給我講了約翰叔叔的故事。約翰叔
叔當過轟炸機駕駛員,有一次飛機被擊中了,他得跳傘逃命,當時他有
一瓶威士忌、一挺機槍和一把軍刀。為了減輕負擔,約翰叔叔先把威士忌喝光才跳傘,結果剛好落在200個敵人中間。他用機槍掃倒了150人,子彈打光了,又用刀砍死了40人,軍刀卷了刃,最後赤手空拳殲滅了10個敵人,終於保住了性命。」
課堂上鴉雀無聲,所有人都被這血腥慘烈的故事嚇呆了,過了好一會,老師結結巴巴地說:「這……這個故事有……有什麼寓意?」
小查理·布朗滿不在乎的聳了聳肩說:「我爸爸要我記住,在約翰叔叔喝醉酒的時候,可千萬別去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