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果新冠肺炎要是發生在古代,會有怎樣的後果
我覺得不會有什麼後果,因為古代的條件和現在不一樣,我們不能用現在的眼光來看待古代可能發生的事情。
當新冠疫情爆發的時候,新冠疫情確實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重大影響。有些人覺得如果新冠疫情發生在古代的話,很可能會產生更嚴重的後果,但其實這樣的想法過於簡單,我會從以下幾點做詳細解答。
新冠疫情發生在古代並不會有更嚴重的後果。
這個道理非常簡單,因為從古至今,我們經歷過的病毒有很多,新冠肺炎只能說是目前歷史上能夠排到前10的一種病毒。很多小夥伴都聽說過安東尼瘟疫和黑死病,包括我們經常提到的天花病毒,這些流行病給人類帶來的破壞力要更大一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古代我們就已經經歷過更為嚴重的病毒了。
『貳』 古代有什麼大型的傳染病爆發爆發以後怎麼善後的
古代爆發過的大型傳染病有天花、鼠疫、黑死病、瘟疫等等。爆發疫情以後地方官員會上報朝廷,朝廷得到消息則會派宮里有能力的御醫去醫治,再撥款到和徵收葯材到地方,之後御醫會帶領團隊對病人進行治療和隔離。對於救治無效的人官府會派兵把屍體集體掩埋起來。最後則是給地方消毒,特別是對水源的消毒,古代水源對疫情的傳染擴散有很大的作用。
4、官府負責集體掩埋屍體對於救治無效的人,官府會派兵把屍體抬到一個地方集體的掩埋。這么做可以預防病毒的傳播。
5、消毒,保護水源在醫療救治和隔離的同時,官府也會把疫情爆發的城市進行消毒,特別是水源的消毒,古代不似現代那樣交通發達,而容易傳染病毒的源頭則是水源,所以官府會著重對水進行消毒然後保護起來。
『叄』 疫情之後,世界將會發生什麼變化
沒有人知道疫情之後的世界將會發生什麼變化,但大家普遍相信疫情之後的世界會發生變化。
之所以會這樣說,主要是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精準預測之後的世界格局,但對於全球各地的國家和地區來說,新冠疫情已經徹底影響到了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和人文建設,這也會直接導致新冠疫情成為世界變化的轉折點。關於你問的這個問題,我會從以下幾點闡述我個人的觀點。
一、我認為世界的經濟發展會受到疫情的嚴厲沖擊。
這個情況其實已經正在發生了,對於部分中小國家來說,因為這些國家和地區本身應對經濟問題的能力有限,所以很多國家和地區已經受到了疫情的嚴厲沖擊。新冠疫情已經徹底破壞了全球范圍內的供應鏈,直接導致全球各地的物價飛漲。與此同時,貨幣超發的問題進一步影響到了全球居民的儲蓄和消費能力。
『肆』 建國後出現過哪些疫情
一、1949年——肺結核
肺結核在西方曾被稱為「死亡之首」,在中國更有「十癆九死」的說法。二十世紀上半葉,肺結核開始在中國大肆傳播。直到1949年,全國仍有肺結核病人2700萬,每年有超過138萬人死於肺結核。年死亡率達307/10萬,且18歲以上感染肺結核人數高達90%,「1921年前出生的人中,沒有幾個人體內沒有結核桿菌」。
在鏈黴素發現之前,中國的結核病處在無葯可醫的狀態,沒有特效的止血葯、止痛葯和抗菌葯,發病後幾乎只能承受著身體的惡化。即使鏈黴素作用於臨床,普通患者仍然無法消費。「十癆九死」在當時並非誇張的說法。
二、1955年——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桿菌傳染的病死率極高、社會危害性極大的烈性傳染病。根據已有研究證明,近現代以來華北地區鼠疫流行非常普遍,新中國成立後,察北專區即出現了大規模鼠疫暴發、流行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突發事件。鼠疫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其危害之大在傳染性疾病中當推首位。
根據1900年到1949年的不完全統計,全國鼠疫發病人數達1155884人,死亡1028808人,人間鼠疫波及20個省、自治區的549個縣,鼠疫流行主要是因為鼠、蚤的數量急劇增加,及由於戰爭社會大動盪、人口大流動等。
三、1957年——亞洲流感
亞洲流感是1957年2月在中國貴州省首次爆發的一種流行性感冒,該病隨後在同年傳遍全世界。疫情一直持續到1958年,是二十世紀人類第二次流感大流行,「亞洲流感」因首發地為亞洲而得名,學名為甲型H2N2流感。
亞洲流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出現的最嚴重的流感疫情,1957年2月首發於中國貴州省西部,3月傳播至內地其他省份,4月蔓延到香港地區,在八個月內席捲全球,據估計全球共有100萬-400萬人死於該病毒。
四、1958年——血吸蟲
血吸蟲病又稱「大肚子病」,是一種由血吸蟲寄生在人體內的靜脈系統所引發的傳染性疾病,它主要通過田溝、河流中的釘螺,以及患者、罹病牲畜糞便中的蟲卵孵化入水等方式進行傳播,其危害之大,范圍之廣,實屬罕見。
1958年6月30日,曾經的血吸蟲病重疫區余江縣登上了《人民日報》,成為新中國第一個消滅血吸蟲病的縣,被永久地載入了史冊,同時彰顯著新中國創造的偉大力量。為此,偉大領袖還寫下了兩首七律,名曰《送瘟神》,以表達人民群眾在防治此病過程中取得勝利的喜悅心情。
五、1961年——天花
天花在人間的傳播至少有3100年,它流行起來十分猖獗,假設有四個人患天花,就有一個人要死於天花,那麼剩下的都要留下麻臉,有的是眼瞎或者是耳聾。
1961年6月,中國最後一名天花病人胡小發痊癒出院, 新生的人民政府只用了十一年時間,就消滅了這個困擾了人類數千年的瘟疫,比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全球消滅天花的時間整整提前了16年。1979年12月9號,全球撲滅天花證實委員會在日內瓦簽署的認證書上用六種文字寫道:我們證實撲滅天花已在全世界實現。
六、1966年——流腦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由腦膜炎球菌感染人體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易感者主要是小孩子、青少年。1966-1967年的流腦疫情,是最為嚴重的一次,1967年文革紅衛兵「大串聯」誘發了全國大流行,每10萬人中,就有403人發病。
曾經,這個「流腦」也像今天的冠狀病毒一樣,在全國大流行,300萬人感染,可幸的是最後研製出了流腦疫苗,才真正攻克這一疾病。如今,每個寶寶出生後也必須要接種流腦疫苗。
七、1968年——香港流感
香港流感(Hong Kong flu),是指於1968年7月在香港首次爆發的流行性感冒,該病隨後在同年傳到美國,疫情一直持續到1969年,在世界范圍內造成100萬-400萬人死亡。 香港流感是H3N2流感病毒引起的第一次大流行,該病毒由H2N2流感病毒經過抗原轉變而來,後者曾在1957-58年造成「亞洲流感」大流行。
1968年7月,香港地區出現流感疫情、約15%的當地居民被感染,8-9月逐步傳入新加坡、泰國、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亞等地,同年底蔓延至北美洲。
八、1981年——霍亂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屬於國際檢疫傳染病之一,也是我國法定管理的甲類傳染病。它可流行、爆發和大流行。臨床特徵為劇烈腹瀉、嘔吐、大量米泔樣排泄物、水電解質紊亂和周圍循環衰竭,嚴重休克者可並發急性腎功能衰竭。
20世紀60年代初,第7次霍亂大流行傳入我國後,1981年以國務院名義下發文件,明確提出「標本兼治,治本為主」的防治霍亂的對策原則,各地採取有力措施,加強對霍亂疫情和疫源地的監測和防治工作。2004年,中國研製的新型口服霍亂疫苗上市,大幅降低了成本和副作用,並成為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用葯,已經在非洲等貧困地區推廣。
九、1988年——甲肝
1988年上海市甲型肝炎流行,計有29萬人患病。醫院爆滿,不得不在各單位開辦臨時病床。上海這次甲型肝炎流行並非是由於甲肝病毒變異所致,市人群在對甲型肝 炎免疫力下降的基礎上,居民習慣生食已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是造成流行的主要因素。
1988年1至2月中旬發病形成高峰,3月病情得以控制。1993年起,上海市開展了甲肝疫苗接種工作,根據甲型肝炎發病特點,分別對學齡前、小學生、中學生、高中生、職校、技校、大學生等人群開展甲肝疫苗接種,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大大降低了全市甲型肝炎的發病率。
十、1999年——麻風病
麻風病是由麻風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接觸性傳染病。主要侵犯人體皮膚和神經,如果不治療可引起皮膚、神經、四肢和眼睛的進行性和永久性損害。據建國以來至1999年的疫情統計,中國共發現麻風病人3113例。
經過50年來的防治,病人不斷減少,病區縮小,危害減輕。1999年,在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下,各級防治人員努力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中國各地區基本消滅麻風病的標准。
十一、2002年——非典
SARS事件(非典性肺炎)是指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英語:SARS),2002年非典在中國廣東發生,並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漸消滅的一次全球性傳染病疫潮。
為了控制疫情,全國人民如臨大敵,對人員流動嚴加管控。截止2003年8月16日,中國內地累計報告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病例5327例,治癒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於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數中)。中國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國台灣:665例,死亡180人。當時人們對未知病情的恐慌以及網路的快速傳播,全國人民都開始重視起非典,白醋和板藍根等葯品也賣脫銷了。
十二、2020年——新冠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漢市持續開展流感及相關疾病監測,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診斷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 。2020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在應對疫情的過程中,中國強調及時准確、公開透明地發布疫情最新情況,回應境內外關切。同時,通過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國將及時吸取經驗教訓,不斷完善信息收集反饋和決策糾錯機制,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我們始終相信,萬眾一心,就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牽,就沒有跨不過的坎。有14億中國人民手挽著手並肩戰斗,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
『伍』 古代歷史上發生過哪些大瘟疫最後是如何結束的
歷史重大疫情(人瘟),都是如何停止消失的?
歡迎走進文史工作坊!
瘟疫就是惡性傳染病,古代歷史上爆發過很多次大型瘟疫,比如天花,瘧疾等等;但是古人對瘟疫的認知並不全面甚至是不正確,染病的人,運氣好被治好了就好了,治不好就只能等死,有的甚至是一個家庭,一個家族的集體染病而亡。
大面積染病又無方可醫,很明顯,為了防止繼續流傳,就只能被隔離!
劃時代的“吳又可”
吳又可是明末清初的人,明末也是災情疫病橫行的時代,但是他的醫學思想並沒有因循守舊,在通過對疫情的細致查察,綜合前人的記載,創造的性的提出了瘟疫是“癘氣”致病之學說,癘氣通過口鼻侵入體內,而癘氣是物質性的,可以通過服用葯物來解決。
最後,吳又可憑借豐富的經驗,編纂出了《瘟疫論》一書,向世人詳細描述了他的創造性發現,以及他對治療疫病獨特但有效的方式。這本書至今仍能指導臨床,具有現實意義。
『陸』 疫情結束後,世界會發生哪些變化
醫護人員的地位會得到大幅提升,大部分人們減少社交,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喜歡到處遊玩,對於國家來說,應該需要較長一段時間來恢復經濟,恢復原先的經濟增長水平。
『柒』 在歷史上,歐美國家每次瘟疫過後,知道會改變什麼政策嗎
瘟疫是人類可怕的敵人,在醫療不發達的時期,疫情的爆發會造成幾百幾千萬的人喪生,甚至改變了人類歷史的進程。而1918年西班牙流感的蔓延,雖然給人類造成了巨大死亡與痛苦,但也在客觀上結束了另一場災難。
1914年薩拉熱窩事件之後,歐洲局勢急劇惡化,以德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同盟國向英國、法國、俄國等為首的協約國宣戰。幾年當中,土耳其、美國、義大利甚至亞洲的日本也紛紛加入戰爭,短短三年就有將近1000萬的士兵戰死,這就是著名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就在整個歐洲打得如火如荼,焦頭爛額之際,在1918年的2月份,有幾位美國的年輕人應征入伍,但此刻沒有人知道他們的身體已經感染了可怕的病毒,隨著美軍進入歐洲,這些士兵也把病毒帶入了戰場,於是病毒在各國的部隊中間迅速開花。疫情的蔓延,大大的削弱了,各國的軍力,疫情帶來的死傷彷彿比戰場來得更加兇猛,更加慘烈。
疫情也很快的,傳到了亞洲,中國和印度,都爆發了疫情,整個疫情期間,印度死亡了大約1000多萬人,非常慘重。
疫情的出現,讓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幾乎喪失了戰鬥力,對戰爭的勝利幾乎不抱有任何希望,只好答應協約國的投降條件,簽訂了《凡爾賽合約》,至此,第一次世界大戰到此停止,但是對於德國人來說,此次戰敗,心有不甘,他們認為是瘟疫擊倒了他們,而不是英法聯軍,再加上《凡爾賽合約》對於德國苛刻的壓迫,因此也為後來的二戰埋下了伏筆!
『捌』 在古代歷史中,發生疫情後是如何去控制的
在古代歷史中,發生疫情後的控制方法如下:
第一:祭天,祈求上天饒恕。
古代的時候由於思想比較迷信,他們根本不知道病毒,發生了瘟疫就會認為是上天的懲罰,所以古代發生瘟疫以後,君王會帶領各處的官員一起舉辦祭天的儀式,就是為了反思和祭祀祖先和上天,希望上天保佑自己的子民可以度過劫難。但是很顯然這個方法一點用處也沒有,完全是浪費人力物力。
第四:派遣醫生去前線加緊研製治療的葯方。
一旦疫情爆發以後,基本上皇宮里的御醫以及江湖醫生都會被指派負責研究葯物,這些醫生就會查詢醫術,緊急制定治療瘟疫的葯方。然後不斷地讓重病患者服用觀看效果,一旦發現葯方有效就會盡快讓村民服用。當然這個過程耗時非常的久,就算是現在也不可能在但短時間內研製出來治療病毒的特效葯。所以古代的時候一場瘟疫很可能會讓一個村子的人都病死。
『玖』 如果新冠疫情發生於1000年前的話,人類會面臨什麼影響呢
如果新冠疫情發生於1000年前的話,人類將面臨著巨大災難,因為在那個時代,醫療水平很低,而且並沒有防護能力,病毒可以肆無忌憚傳播,人們對病毒沒有一點辦法,但是也會有一部分人免疫病毒,造成最大的影響就是人口急劇減少,文化發展遲緩。
如果新冠疫情發生於1000年前的話,人類會面臨什麼影響呢?人類人口會大大縮減,直到人類完全自我免疫,這個時間非常長,影響了人類文化的進步,也就是說歷史時代完全走向另一個方向,甚至是倒退。
『拾』 歷史上的疫情有哪些
人類歷史上發生過的特大疫情有哪些(人類歷史上的大規模疫情)
人類歷史上造成大規模死亡的十大瘟疫
雅典鼠疫:
公元前430-前427年,雅典發生大瘟疫,近二分之一的人口死亡,整個雅典幾乎被摧毀。
有專家認為此疫即鼠疫。症狀包括高燒、口渴、喉嚨舌頭充血、皮膚紅腫病變等。
鼠疫發生時,正值第二次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雅典人將大量人力物力投入軍事行動,沒有認真防控疾病蔓延,導致慘劇發生。
亞洲流感:
1957年在中國爆發的流行性感冒,8個月內傳遍全世界。
亞洲流感是A型流感的H2N2病毒,流感疫苗在1957年被研發出來。
全球共有約100萬人死於該病毒,發病率在15%-30%左右,病死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