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什麼歷史背景

什麼歷史背景

發布時間:2022-05-10 18:24:13

⑴ 什麼是歷史背景

就是
是在
什麼情況
下發生的,,,
如,,
草船借箭歷史背景: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
東漢末年
。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來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
諸葛亮
到孫權那裡幫助作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孫權和劉備聯合抗曹的時候發生的。

⑵ 時代背景,歷史背景,文化背景是什麼意思

1、時代背景:對人物、事件起作用的歷史情況或現實環境,比如在近代,我們中國的時代背景就是身處帝國主義和封建社會地主階級壓迫的國家。

2、歷史背景:一般指某一個歷史事件在什麼歷史情況下發生的,實質上包括原因和條件兩個方面的內容,原因和條件其含義基本接近,但又略有不同。原因偏重於為什麼,即必要性。條件偏重於有什麼,即可能性。

3、文化背景:指對人的身心發展和個性形成產生影響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環境。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區,人們所創造和積累、發展起來的文化彼此之間存在很大差異。人類文化隨著發展出現不同的類型,對人的發展便構成不同的文化背景。

(2)什麼歷史背景擴展閱讀:

一、時代背景例句:

1、吳晗《明代民族英雄於謙》:於謙的建議到了北京,早上到,晚上就批准,是有其時代背景的。

2、洪深《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第二章:性格是隨時代背景而改移的。

3、艾蕪《三十年代的一幅剪影》:我的小說是以新加坡為時代背景,寫失業的華僑工人,談礦工和海員的艱苦生活。

二、歷史背景:如鴉片戰爭背景。

1、國內背景:清朝統治走向衰落。經濟上,自然經濟占統治地位,土地兼並嚴重,政治上,清朝統治的腐朽日益暴露,軍事上,裝備陳舊,營務廢馳;財政上,國庫虧空,入不敷出,思想上,閉目塞聽,愚昧無知。

2、國際背景:歐美資本主義國家迅速崛起。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頭號資本主義強國。資本主義國家為了奪取更多的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加緊對外擴張。

3.鴉片戰爭的原因:19世紀上半期,英國完成工業革命,迫切要求開拓世界市場。英國希望打開中國的大門。中國的禁煙運動打擊了英國的鴉片走私,禁煙運動是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借口。

三、文化背景:德國哲學家、史學家施本格勒在《西方的沒落》一書中把人類文化分為 8 種類型,如中國文化、印度文化、希臘文化等。英國早期經濟史學家湯因比在《歷史研究》一書中把人類文化分為 26 種類型。

⑶ 新中國是在什麼歷史背景下成立的

新中國成立的歷史背景是:

一、國際:戰爭與革命是四五十年代的時代主題:

1、美蘇冷戰,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兩大陣營對壘。

2、二戰後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新高潮,帝國主義殖民體系崩潰

二、國內:要和平要民主要獨立是全國人民共同心願,共產黨領導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1、土地革命以來特別是抗日戰爭以來連年戰亂。

2、國民政府官僚資本壓榨民族工商業,國民經濟處於崩潰邊緣。

3、民族資產階級放棄中間道路,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道路贏得民心。

(3)什麼歷史背景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一、完成土地改革,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一項重大社會改革成就。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指出:「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藉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

不破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實行「耕者有其田」,民主革命的任務就不能完成,民主革命的下一步任務——實現社會主義也難以完成。到1952年底,全國新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這是民主革命取得最後勝利的重要標志。由於土地改革的完成,農民成為新生的人民共和國的基本支持力量,也為農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新中國的成立,開創了中國現代化的新契機。我們看到,從1840年到1949年,中國的現代化屢遭挫折失敗、屢次失去發展機遇。現代工業只是星星點點地分布在若干城市,工業產值只佔國民經濟總產值很小的比例,中國仍然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國家。

中國真正走上現代化的發展道路,並且改變中國傳統農業國家的地位,是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歷史已經證明,中國的現代化是在1949年以後大規模開啟的。1978年以後,中國現代化的進程進一步加快了。

三、新中國的成立,確立了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使中國邁入長治久安的歷史時期,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了可靠政治保證。

⑷ 長征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歷史背景如下:

1933年10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動員近100萬國民革命軍圍剿各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農村根據地,並以50萬兵力重點進攻中央蘇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主要控制地區)。在前四次戰役中,由於實施毛澤東的運動戰方針,國民政府軍沒有達到預定目標,均以撤退告終。

在第五次戰役中,由於毛澤東失去領導權,中共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原名秦邦憲)採納德國軍事顧問李德的建議,放棄過去四次反「圍剿」斗爭的積極防禦方針,將這場戰爭定性為國共之間的決戰,採用軍事冒險主義,提出了「御敵於國門之外」的口號,要求紅軍在根據地之外抵抗國民革命軍,決定在國民黨之前搶先行動,發動所有紅軍展開全面進攻,並爭取蘇維埃在全中國的勝利。

但中央蘇區只有10萬左右的正規軍和數萬游擊隊,在搶先進攻後不久即遭到巨大損失。這時共產黨方面決定進行陣地防禦,輔以「短促突擊」(短距攻擊),意圖抵擋國民革命軍的前進。但這個行動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不久,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府瑞金的北大門廣昌陷落,紅軍死傷一萬餘人。

(4)什麼歷史背景擴展閱讀:

長征的意義:

1、通過紅軍長征確立了毛同志在黨內的領導地位,確立了毛軍事思想、政治思想的指導地位。

2、紅軍長征勝利實現了我黨北上抗日總方針。

3、紅軍長征的勝利,是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共產黨路線方針的勝利。

4、紅軍長征的勝利粉碎了蔣介石扼殺中國革命的企圖,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⑸ 在語文中,什麼是歷史背景

語文中的歷史背景就是說,在課文中的故事發生的當時的環境和當時社會的一種氛圍。
舉個例子,如,一篇課文講述的是《雞毛信》它雖然是講述的是12歲的海娃在和鬼子的對抗中聰明勇敢的動人事跡,但是這部課文的歷史背景就是抗日戰爭時期華北地區軍民和日本帝國主義頑強堅決的從事全方位的抗日活動。
這就是歷史背景,希望能給你幫助

⑹ 什麼叫做歷史背景

每一件事情的演變,有其來龍去脈;每一句話語的流露,也有其前因後果。這就意味著,歷史背景就是指故往今來,人間與當時、當地的具體背景密切相關相聯的一言一行。孤立或單獨地評論一句話或一件事,都很難避免片面性,甚至陷於錯誤與荒謬。 (1)能使我們更為深刻地領會神說話、作事的用意所在: 2)能使我們學知就事論事,對具體事情作具體分析,可免是非模糊不清、

⑺ 漢代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漢代的歷史背景是:

⑻ 歷史背景的概念是什麼

歷史背景的概念:
1,歷,在時間概念下,過去曾經經歷過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過程,既時間歷程。
2,史,在時空概念下,成為過去式的所有時間節點上、形成的所有景象內容,既空間歷程。
3,歷史,在過去的任意時間點上,所發生的全部空間內容,既事件歷程。
如,我在二十分鍾前開始回答該問題記錄於該題目之下。
那麼,這段記錄在欄目模板中的內容,便成為了歷史。
4,背景,事件所處於時空點上的景象中的位置。
如,俺在二零一五年的華升小區。
那麼,這個「二零一五年的華升小區」,便是「時空點上的景象」、既背景。
……
因此,歷史背景的概念是,任何事件所發生於過去的任意時間點上的空間中所有景象。
這個「過去的任意時間點上的空間中所有景象」,就是歷史背景的概念。

⑼ 中國共產黨創立的歷史背景是什麼


第一,近代以來,中國革命的不成功,呼喚先進的無產階級政黨的產生。近代以來,中國陷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狀態,在這樣一種積貧積弱的民族危難情況下,許多的仁人志士進行了奮勇的斗爭。流血的革命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比如太平天國起義,還有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另外還有改良運動的推動,比如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君主立憲。但是無論是流血的革命還是不流血的改良運動最後終歸於失敗,其中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因為沒有一個先進的用科學理論武裝的政黨的領導。
第二,近代以來中國工人階級不斷的發展壯大,到1919年前夕,中國的工人階級隊伍已經達到200萬左右,這就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准備了雄厚的階級基礎。
第三,新文化運動的掀起傳播了馬克思主義,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新文化運動於1915年9月15日陳獨秀創辦《青年雜志》開始,這場運動的掀起,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具有重大的意義。它對封建專制思想、封建文化進行了極大的沖擊,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從而為人們接受馬克思主義打開了閘門。
第四,20世紀的國際環境為我們黨的創立提供了外部條件。在20世紀初的世界史上有兩件事情值得注意:第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充分暴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各種矛盾和各種腐朽的現象,使得原來許多對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嚮往的中國知識分子產生了失望,從而開始思考,接受走別的道路的問題。最後選擇了中國應該走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應該仿照西方走資本主義道路。第二是20世紀初,在世界歷史上還有另一件重大的事情,也就是俄國十月革命的爆發,俄國的國情和中國十分相似,俄國的工人、農民能夠掙脫國內反動統治的壓迫,取得革命的勝利,這就為中國人民樹立了一個榜樣,也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成為當時很多追求進步的中國人的一個目標、一個方向。
以上四個方面,為黨的創立提供了四個條件,或者是中國共產黨創立的四個大歷史背景
中國共產黨的最早組織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參加者有陳獨秀、李漢俊、李達、陳望道、俞秀松等,陳獨秀任書記。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後,實際上成為各地建黨活動的聯絡中心,起著中國共產黨發起組的重要作用。
1920年10月,由李大釗、張申府、張國燾3人發起成立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李大釗為負責人。羅章龍、劉仁靜、鄧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繆伯英、范鴻劼、張太雷等先後加入,成員大多為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骨幹。
1920年秋,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昌秘密召開會議,正式成立武漢共產黨早期組織,推選包惠僧為書記。
1920年秋,施存統、周佛海等在日本東京建立旅日共產黨早期組織,施存統為負責人。
1920年秋冬之際,毛澤東、何叔衡等在長沙,以新民學會骨幹為核心秘密組建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0年底至1921年初,王盡美、鄧恩銘等在濟南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1年春,在與無政府主義者組織的「共產黨」分道揚鑣後,陳獨秀等重新組建廣州共產黨早期組織,成員有譚平山、陳公博、譚植棠等,陳獨秀、譚平山先後任書記。
1921年,張申府、周恩來、趙世炎、劉清揚等在法國巴黎也建立了由留學生中先進分子組成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張申府為負責人。
這些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名稱不一,有的叫「共產黨」,有的叫「共產黨支部」或「共產黨小組」,它們的性質相同,都是組成統一的中國共產黨的地方組織,後來被通稱為「共產主義小組」。
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後,有組織、有計劃地擴大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宣傳,批判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發起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創辦工人刊物,開辦工人學校,領導工人成立工會,開展工人運動,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的結合。這樣,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條件就基本具備了。

閱讀全文

與什麼歷史背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