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可以用一下拿三句話來概括。
1、中國共產黨是民族復興使命的合格擔當者
歷史的長河大浪淘沙,也昭示歷史擔當者的風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誰能夠承擔起這個歷史使命,誰就能贏得中國各民族人民的衷心擁護,成為中華民族的主心骨。
2、實現新時代歷史使命必須付出更為艱苦的努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礎上,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我國發展站到了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現黨的歷史使命,意味著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越來越多、矛盾和困難越來越多、風險和挑戰越來越多,阻力和壓力也會越來越大,必須准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
3、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
新時代給黨的歷史使命提出了新要求,我們必須緊緊圍繞實現偉大夢想去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
黨的十九大把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作為一個統一整體提出來,是一個重大理論創新,明確了黨在新時代治國理政的總方略、引領全局的總藍圖、謀劃工作的總坐標,體現了奮斗目標、實現路徑、前進動力的高度統一,體現了歷史傳承、現實任務、未來方向的高度統一,
體現了黨的前途命運、國家的前途命運、民族的前途命運的高度統一,深刻回答了什麼是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怎樣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這一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使我們黨對自身肩負歷史使命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1)歷史的使命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為人類進步與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鴉片戰爭後,中國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國人民經歷了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
為了民族復興,無數仁人志士「以愛國相砥礪,以救亡為己任」,不屈不撓、前仆後繼,進行可歌可泣的斗爭,進行各式各樣的嘗試。不甘屈服的中國人民一次次抗爭,一次次失敗,又一次次奮起。歷史呼喚真正合格的使命擔當者。
在歷史的反復比較中,在各種政治力量的反復較量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我們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㈡ 新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使命是什麼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就是牢記初心獻身使命不斷奪取新勝利的歷史。
我軍是黨絕對領導下的人民軍隊,是執行革命政治任務的武裝集團。從創建那天起,我軍就以黨的宗旨為宗旨,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目標為目標,以黨的意志為意志。這就決定了我軍必須以黨的初心為初心,以黨的使命為使命。
人民軍隊已經由過去單一軍種的軍隊發展成為諸軍兵種聯合的強大軍隊,由過去「小米加步槍」武裝起來的軍隊發展成為基本實現機械化、加快邁向信息化的強大軍隊,這一切歸根到底是在初心使命的引領下實現的。
(2)歷史的使命是什麼擴展閱讀
牢記初心履行使命是一個重大時代課題,不可能一勞永逸解決,必須時刻銘記初心使命,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覺和戰略清醒,勇敢地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
在貫徹強軍思想、強化理想信念中領悟初心使命。崇高的初心使命、堅定的理想信念,是貫穿習近平強軍思想的一條紅線。
習主席強軍思想,始終從實現民族復興大目標認識和籌劃戰爭問題,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統籌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著眼國家政治外交大局和國家安全戰略全局籌劃指導軍事行動,體現了把黨的事業和國家利益高高舉過頭頂的無比忠誠,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博大情懷。
㈢ 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是什麼
我們黨自誕生之日起就勇敢承擔起帶領中國人民創造幸福生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為了完成這個歷史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後繼、無數革命先烈獻出了寶貴生命。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必須繼續承擔好這個歷史使命。」
在紀念建黨87周年之際,學習胡錦濤同志關於黨的歷史使命的論述,進一步明確中國共產黨人的神聖而光榮的歷史使命,不斷堅定實現黨的歷史任務的信心,對於凝聚黨的智慧和力量、不斷推進黨的事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拓展資料:
在中國人民對實現民族獨立、人民幸福、國家富強的熱切期盼中,中國共產黨勇敢地擔負起了歷史責任,並以前赴後繼、不怕犧牲、艱苦卓絕、堅韌不拔的精神努力地去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
從建黨之初,中國共產黨就踏上了為中華民族的獨立、解放、繁榮,為中國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奮斗的歷史征程。
在這個偉大的歷史征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經過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打敗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推翻了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這一變革實現了中國第一次歷史性的巨變,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紀元。
資料參考:人民網 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
㈣ 擺在全國人民面前的重大歷史使命是什麼
集中力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擺在全國人民面前的重大歷史使命。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報告全面總結我們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走過的輝煌歷程,明確提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的新要求。這對於進一步增強全黨的使命意識、擔當精神,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具有重大意義。
(4)歷史的使命是什麼擴展閱讀:
歷史的長河大浪淘沙,也昭示歷史擔當者的風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誰能夠承擔起這個歷史使命,誰就能贏得中國各民族人民的衷心擁護,成為中華民族的主心骨。
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為人類進步與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鴉片戰爭後,中國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國人民經歷了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難。為了民族復興,無數仁人志士「以愛國相砥礪,以救亡為己任」,不屈不撓、前仆後繼,進行可歌可泣的斗爭,進行各式各樣的嘗試。
不甘屈服的中國人民一次次抗爭,一次次失敗,又一次次奮起。歷史呼喚真正合格的使命擔當者。在歷史的反復比較中,在各種政治力量的反復較量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我們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㈤ 在今天我們身上的歷史使命是什麼
在今天我們身上的歷史使命是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新的歷史征途中維護憲法規訂要求,擁護黨的領導,熱愛祖國,這也是一個公民應做到的,配合國家打好脫貧攻尖戰,造福子孫。
㈥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使命是什麼
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證,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堅強安全保障,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戰略支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我們國家的發展處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人民解放軍的發展同樣處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國防和軍隊建設面臨著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
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人民解放軍肩負著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使命:為黨鞏固執政地位提供重要力量保證,為維護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提供堅強安全保障,為維護國家利益提供有力戰略支撐,為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6)歷史的使命是什麼擴展閱讀:
履行好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人民解放軍要始終不渝地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用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武裝全軍,教育廣大官兵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確保人民軍隊建設的正確方向。
要主動適應世界軍事發展的潮流,積極推動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堅持走中國特色精兵之路,堅持科技強軍和軍事理論創新,不斷提高戰鬥力。
㈦ 五大歷史使命是什麼
1、舉旗幟: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舉旗幟,就是要高舉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推動工作。」旗幟問題至關重要。歷史經驗充分說明,舉什麼旗、走什麼路,決定我們前進的方向,關系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
2、聚民心:教育者是聚民心的主導力量,教育溝通是聚民心的紐帶,受教育者是聚民心的基石
教育的聚民心可以從三個方面著眼:教育者是聚民心的主導力量,教育溝通是聚民心的紐帶,受教育者是聚民心的基石。教育者具有主導性,通過設定目標、選擇手段、實踐操作等工作主導教育活動,影響教育狀態。
3、育新人: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為誰培養人
育新人是教育實現人民利益的「頂層設計」,育新人是教育者、教育方法、教育對象諸要素相互作用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三重教育關系。一是價值關系。體現為教育的價值目標追求。
4、興文化:教育者要使學生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興文化是為民族謀復興,為人民謀幸福。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決定了必須走自己的高等教育發展道路。1600多萬人的教師隊伍要提升自身的思想文化素養,使教育成為興文化、育新人的過程;要讓他們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要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5、展形象:使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提升,使教育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
展形象具有造福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大智慧和大作為。對於教育者來說,展形象就是在馬克思所說的「歷史轉變為世界歷史」的世界舞台上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使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提升,使教育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
精神感悟
要在聚民心中育新人,為學生實現人生出彩搭建舞台,讓他們立志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民族復興也是文化復興,要在育新人中興文化。
教育者要以高遠的歷史站位、寬廣的國際視野、深邃的戰略眼光籌劃工作,推進教育內涵式發展,為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國際影響力服務,向世界展示中華文明的魅力。
㈧ 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是什麼
使命,就是要肩負重大的任務和責任。人們在社會生活中,不僅要走過自己的人生歷程,還要完成各種各樣的人生任務。其中,人們擔負的重大的歷史任務和重大的歷史責任就是歷史使命。歷史使命不能超越具體的社會歷史條件,而是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產生,又隨著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不同時代的青年面對不同的歷史課題,承擔著不同的歷史使命。當代大學生承擔的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㈨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什麼如何實現這一使命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繼續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為了實現這一歷史使命,我們黨需要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並使之緊密貫通聯結起來。
(9)歷史的使命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而中國共產黨要完成這個歷史使命,首先必須要肩負起和完成好兩大歷史任務。
第一個歷史任務就是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即反帝反封建。從世界歷史看,這個歷史任務不應該由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來承擔,而應該由中國資產階級及其政黨來承擔。
但是,由於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由於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已經過去,在中國這個歷史任務就落到了中國工人階級及其政黨——中國共產黨的身上。
所以,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與我們黨領導的民主革命,就有了新舊之分。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的民族民主革命,就要分別寫好上下兩篇大文章:上篇是民主革命,下篇是社會主義革命。
1949年新中國成立,我們黨肩負的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第一個歷史任務就完成了。
第二個歷史任務是什麼呢?就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
這個歷史任務是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推進的,是在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中推進的。從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我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並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奠定製度基礎和物質條件。1978年,我們改革開放,革除體制機制的弊端,大踏步地跟上時代的潮流,繼續向前推進這個事業,中華民族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