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周易有多少年以及發展
具體說不清楚,但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夏有《連山》,商有《歸藏》,周有《易經》。這是個逐漸完善而趨大成的過程,所以它的歷史其實就是中華5000的發展史,是無數先人的智慧結晶。
⑵ 易經誕生何時
已知武王伐紂的時間在公元前1044年左右,周文王寫易經的時間應該更早。
所以,易經誕生的時間至少在公元前1050年以前,也就是3060年以前。
易經是一部集體性著作,周易體例內容本身不成於一時一地一人之手。占筮是中國古代文明中的一個重要側面,夏商兩代已有重要的鬼神觀念與人鬼溝通的方法,占筮是人鬼溝通的行為模式之一,但占筮活動本身也有多樣性,例如有燒龜殼或燒牛骨,而從其燒裂的紋路中見啟示的方法,占者將所欲占之事與對紋路的解釋又刻到甲骨上,流傳至今,使今人得以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甲骨文)這種占筮活動傳至周文化傳統中時,經過周人的改良,建立完整的觀念與符號系統,(卦爻辭與卦爻象)一方面將當時所佔之事及其解釋以文字記錄下來,(卦爻辭)一方面建立新的占筮法則,(大衍之數)使用新的占筮工具,(蓍草)而完成周易這部著作,亦即我們今日所見的易經之書的經的部份。經過歷代哲學家的闡釋,發展成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學著作。同時,它也是我國古代一部關於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經典。
《易經》堪稱我國文化的源頭。它的內容極其豐富,對中國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無論孔孟之道,老莊學說,還是《孫子兵法》,抑是或《黃帝內經》,無不和《易經》有著密切的聯系。一代大醫孫思邈曾經說過:「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醫。」簡直可以一言以蔽之:沒有《易經》就沒有中國的文明。
《易經》在春秋戰國時代得到進一步完善,是我國先人的集體創作,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易經》里的思想已經滲透到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使人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事實也是如此。孔子就說過人們「日用而不知」。今天,我們誰不曾說過某某人陰陽怪氣,某某人又變卦了,或者扭轉乾坤,否極泰來之類的口語和成語,但不一定人人都知道而這些詞彙都是直接從《易經》里來的。
《易經》在西漢時期就被列為六經(易,詩,書,禮,樂,春秋)之首。在我國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書時亦不敢毀傷它。
⑶ 大家好,我想了解易經,從古到今 它的歷史。
《易經》也稱《周易》或《易》,是中國最古老的占卜術原著,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倫理實踐的根源。據說是由伏羲氏與周文王(姬昌)根據《河圖》、《洛書》演繹並加以總結概括而來(同時產生了易經八卦圖),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從本質上來講,《易經》是一本關於「卜筮」之書。「卜筮」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而《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
易經,是儒家四書五經之一。據文獻記載:相傳秦始皇焚書坑儒之時,李斯將《周易》列入醫術占卜之書而得以倖免。之後各個朝代都有人研究《周易》,包括漢代的京房、鄭玄,魏晉時代的王弼,唐代的陸德明、李鼎祚、孔穎達,宋代的邵雍、程頤、朱熹等等。
據文獻記載,宋代興起了易圖的研究,像廣為人知的河圖、洛書、先天圖、中天圖,左天圖。風後十六局圖。春宮圖,房中術圖。後天圖、太極圖(含陰陽魚的餅圖案)、神龍八卦圖等,都是《易經》原著中所無、後人根據對《易經》的理解添加進去的。
⑷ 易經距今多少年
易經是商末時期所出現的,大約在公元前2000多年以前,距今大約是4000多年。
⑸ 黃帝易經有多少年的歷史了呢
大約有4852年到4967年的歷史,即四千多年的歷史
⑹ 易經寫了多少年
易經是一部集體性著作,周易體例內容本身不成於一時一地一人之手。《易經》誕生於三千年前,從伏羲八卦算起,易學的起源最少也有七八千年的歷史。 《易經》在西漢時期就被列為六經(易,詩,書,禮,樂,春秋)之首。在我國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書時亦不敢毀傷它。 《易經》在春秋戰國時代得到進一步完善,是我國先人的集體創作,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⑺ 誰知道易經多少年了
《周易》中《易經》與《經傳》兩部乃是伏羲、文王、周公三人合著,成於公元前1100年左右。因此距今約2100年。
⑻ 周易距今多少年
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給你講講《周易》的來源,樓主就明白啦~八卦圖衍生自中華古代的《河圖》與《洛書》,傳為上古伏羲所作,所以又稱伏羲八卦圖,後為《周易》來源。1987年河南濮陽西水坡出土的形意墓,距今約6500多年。墓中用貝殼擺繪的青龍、白虎圖像栩栩如生,與近代幾無差別。河圖四象、28宿俱全。其布置形意,上合天星,下合地理,且埋葬時已知必被發掘。同年出土的安徽含山龜腹玉片,則為洛書圖像,距今約5000多年。可知那時人們已精通天地物理,河圖、洛書之數了。據專家考證,形意墓中之星象圖可上合二萬五千年前。此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
至於《周易》,也就是周文王的乾坤學說,即後天八卦,屈指數來,至今也有近3200年的歷史了。
⑼ 易經是誰創作的,歷經了多長時間
據說是由伏羲的言論加以總結與修改概括而來。
易經》誕生於三千年前,從伏羲八卦算起,易學的起源最少也有七八千年的歷史。易經是一部集體性著作,周易體例內容本身不成於一時一地一人之手。
《《易經》在西漢時期就被列為六經(易,詩,書,禮,樂,春秋)之首。在我國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秦始皇焚書時亦不敢毀傷它。
《易經》是我國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經典,據說是由伏羲的言論加以總結與修改概括而來(同時產生了易經八卦圖),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八卦後經周文王豐富成六十四卦,所以又稱《周易》。
孔子特別推崇此書,特為《周易》做了《十翼》一書。《易經》是中國哲學的總源頭。
⑽ 易經的最早起源
易經的最早起源在遠古,傳說伏羲氏仰觀於天,俯察於地而得八卦。到神農時代出易經為《連山》、黃帝時代出易經曰《歸藏》,到商周時期由文王演繹64卦,並作卦辭和爻辭為周易,後到戰國時期由孔子做十翼,自此稱作《易經》,而《連山》及《歸藏》失傳。自此傳下來一支就是《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