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是什麼是什麼樣的人

歷史是什麼是什麼樣的人

發布時間:2022-05-11 02:55:36

1. 諸葛亮在歷史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 諸葛亮(181-234),字孔明,人稱卧龍先生,蜀漢丞相。早年隱居隆中,後劉備三顧茅蘆,請出諸葛亮作軍師。由於當時諸葛亮年紀很輕,所以關羽張飛等人看不起諸葛亮。劉備對他們說道:「孤有孔明,如魚之得水。」關羽等人聽了也就不再說什麼了。208年,曹操南下,大破劉備。諸葛亮和徐庶在逃跑中被曹操擊潰。徐庶遂投奔了曹操。諸葛亮至江夏後,受劉備之託,前往東吳游說,聯吳抗曹。劉備入川後,諸葛亮鎮守荊州,諸葛亮此時的治政能力初步顯示出來。龐統中箭身亡後,諸葛亮作為二路援軍,和趙雲一起入川。此後,劉備基本上都領兵在外,諸葛亮一直留守成都,由於他出色的治政能力,使得西川的經濟有了和很大程度上的恢復。這一成果不旦蜀國人人稱道,就是魏國的鍾繇、董昭等人也在給曹操的奏章中屢屢稱頌諸葛亮的治政能力。曹操因此也給諸葛亮寫過信,並送了一些禮物。當然,這一切都是白費心機了。漢中之戰後,劉備自封漢中王,封諸葛亮為軍師將軍。221年,劉備稱帝,諸葛亮被封為丞相。劉備想伐吳,諸葛亮苦諫無用,結果劉備大敗。 223年,劉備白帝城託孤,為限制諸葛亮的權力,劉備留下了李嚴來總管糧草,制約諸葛亮。其後諸葛亮南征,大敗孟獲,南方平定。然後諸葛亮北伐,收得姜維。然後諸葛亮讓馬謖鎮守街亭。魏將張郃大敗馬謖,佔領街亭,蜀軍大敗。其後諸葛亮又幾次伐魏,並成功的除掉了李嚴。但諸葛亮的北伐先後被曹真和司馬懿成功擊敗,最終蜀國的國力越來越弱。234年,諸葛亮勞累過度,病逝於五丈原,官至武鄉侯、蜀漢丞相。司馬懿在探查蜀軍營寨時,稱諸葛亮為「天下奇才」。但諸葛亮一死,便註定了蜀國的滅亡。 諸葛亮一生的功績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出山至入川前,這一階段,諸葛亮主要表現的是自己的外交能力。尤其是他在赤壁之戰中的游說,使得孫劉結成同盟。當然從後來來看,蜀國內部有這樣外交能力的人還有很多,如鄧芝、郤正等人,但諸葛亮在孫權面前談論戰事時的精細,與當時東吳大都督周瑜、參軍校尉魯肅等人不謀而合,說明諸葛亮對這場戰爭還是看得很清的,諸葛亮有軍師之才。第二階段是諸葛亮入川到白帝城託孤,這一階段諸葛亮主要表現的是自己出色的治政能力。可以說蜀國在諸葛亮死後還能撐一段時間就和這一段時間諸葛亮對西川的治理有關。這一階段,劉備先後屯兵於公安和陽平關,成都的全部內政都交給了諸葛亮。和演義中不同,漢中之戰以及此前的定軍山之戰,諸葛亮都沒有參與,他一直守在成都。第三階段是劉備死後到諸葛亮病逝,這一階段諸葛亮的精力已經由內政轉向了軍事。然而就諸葛亮的幾次北伐來看,諸葛亮在軍事上是長於治軍而短於計謀。諸葛亮在北伐期間也發明了木牛、流馬以用來運輸糧草(注意,這里的木牛、流馬是兩種工具,而且也是要由人力來推動的,並不像《三國演義》中說的那樣),並且創造出了八陣圖(八陣圖今已失傳,不過八陣圖更向是兩軍對壘時的一種陣法,而不是演義中說的石陣)。從這點上來看,諸葛亮更適合的是在戰爭中負責後勤工作,他實在不是能做三軍統率的人才。這里還要特別說的是,諸葛亮最大的失誤就是他的後事處理。諸葛亮後事處理是這樣的:兵法傳給姜維,軍隊歸楊儀,丞相位置由蔣琬繼承(由於後主劉禪在此後堅決不設丞相,所以蔣琬只做到了大將軍)。這種後事處理,只能導致蜀漢內部的內訌,因為楊儀難以容人,而蔣琬和姜維在北伐的態度上又是完成相反。由此可見諸葛亮在識人方面要選比劉備差得多。最後要說的是,由於《三國演義》的影響,很多人都愛說「諸葛軍師」四個字,但其實諸葛亮從未作過劉備真正意義上的軍師(諸葛亮作過軍師將軍和軍師中郎將,但這並不是真正的軍師),諸葛亮在劉備手下的地位就和曹操手下的荀彧很相似,都是鎮守後方的關鍵人物。當然,歷來對諸葛亮的神化,也都不可信。就傳說中的東西而論,周瑜屬於群雄分爭的前三國,司馬懿屬於由魏至晉的後三國,而諸葛亮則屬於三分天下的中三國,三人沒有任何可比性。

2. 什麼樣的人才算歷史人物

廣義點說,逝去的人都是歷史人物
狹義上講,成為歷史的名人,這也是我們最普遍的理解

3. 歷史到底是什麼樣的啊為什麼一個人、一個國家一個說法啊

回答下樓主的追問吧,歷史上所謂疆域、國土面積之類的說法都是扯,這些都是近代歐洲民族國家興起後才有的概念,把它套到中國古代史上,本來就是不負責任的。歷史上中央王朝對「天下」的統治一直遵循周天子確立的國----野-----蠻------這樣的區分,簡單地說就是清朝時期十八行省與外藩以及屬國的區分,但是你並不能說十八行省才是中國,其他都是外國,也不能說這些都是中國,因為那時候根本不存在國家主權一說。另外,中國的原始意義是指洛陽和西安周邊一小塊……
至於說元朝疆域最大,中學課本,聽聽也罷。
最後回答下樓主最初的問題:現代歷史學認為歷史是無法還原的,只能通過歷史資料來演繹歷史;探究歷史的目的是為了資治通鑒,因為歷史學者的立場不同,所以得出的歷史結論也不同。一般把普遍接受的,有最多材料證明的歷史作為「正確」的歷史。至於所謂「純粹的歷史」「真正的歷史」都是胡扯的歷史。
《百家講台》千萬別看,看了就當是聽說書的,「身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

4. 以下各位人物在歷史上是怎麼樣的人

劉備
《三國志》評曰:「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雲爾。」

關羽、張飛
《三國志》作者陳壽評曰:「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顏,並有國士之風。然羽剛而自矜,飛暴而無恩,以短取敗,理數之常也。」

毛澤東對曹操持正面評價,他不僅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的詩句,還在1954年公開贊揚曹操說:「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那時黃河流域是中國的中心地區。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這些難道不該肯定?難道不是了不起?說曹操是白臉奸臣,書上那麼寫,戲里這么演,老百姓這么說,那是封建正統觀念所製造的冤案,還有那些反動士族,他們是封建文化的壟斷者,他們寫東西就是維護封建正統。這個案要翻。」

貂蟬
「貂蟬」一名,在歷史上本身有實際的意義。據史書記載,「貂蟬」貂指貂尾,蟬指附蟬。秦始皇讓將軍在頭盔上縫貂尾,讓謀士在帽子上縫貂尾。除了縫貂尾,秦始皇還要求縫「附蟬」,就是用白玉或金箔等材料做成蟬的樣子,縫在頭頂。秦朝的將軍和謀士頭上就有一條貂尾和幾只附蟬,合稱「貂蟬」。秦始皇往大將和謀士頭上放這兩樣東西,是希望他們能像貂一樣聰明伶俐,能像蟬一樣品行高潔(蟬站在高枝之上,喝樹汁度日)。漢朝侍中和中常侍頭上有貂蟬。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及兩宋,貂蟬一直都是部分高官頭上必不可少的東西。

諸葛亮
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集忠、孝、義、謀於一身,可以說是公認的中國歷史上的智慧神的最傑出化身。歷代朝野都對諸葛亮有很高的評價,「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成了無數仁人志士的座右銘。

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有如下評價:「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在《三國志》中亦附有陳壽在《諸葛亮集》中的序言。而《三國志注》中,裴松之亦引出袁子談論諸葛亮的功績。

5. 歷史中的朱元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我認為朱元璋是一個具有多面性格的人,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場合,他會展現出不同的面孔。面對功臣,他既重用又防備,既可以重賞他們又可以對他們痛下殺手。面對百姓,他會將仁慈與憐憫之心慷慨的贈予他們,而面對官員,又會表現出他的冷酷無情,官員稍微犯一點錯輕則受些皮肉之苦牢獄之災,重則丟了身家性命。

面對自己的至親骨肉,他又展現出了身為一個父親應該有的慈愛。我想,朱元璋布衣出身,最後成為皇帝,這一段歷程走來,必是充滿無數的心酸無奈,生離死別,也必然遇到過太多生死命懸一線的危機時刻,這才養成了他這種多面的性格,那麼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她這多面性格是如何養成又是如何表現出來的吧。

其實不僅是朱元璋,生活中我們每個人也在不同的場合里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為了適應這個社會,這個環境,“善變”是不可缺少的技能,如果朱元璋沒有一個多面的性格,貧民出身的他別說奪取天下了,連活著都將會是一個問題,放到現在,不也是這個道理嗎?

6. 歷史上的劉備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劉備(公元161-223年)即蜀漢昭烈帝,字玄德,漢族,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他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為世人稱贊,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謚號昭烈帝,廟號烈祖,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劉備(公元161-223年),即蜀漢昭烈帝,字玄德,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劉備雖然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但是他父親早死,家境貧寒,與母親賴販草鞋、織草席度日。但他志存高遠、以卓越的品質、謙遜的作風招攬了一大批至死不渝的忠志之士(如關羽、張飛、糜竺、簡雍、孫乾等),雖然他一生遭遇多次挫折,最後卻堅韌不拔的毅力,終成大事,建立蜀漢,從一個賣草鞋 的變成昭烈皇帝,其一生是充滿傳奇色彩的。 乘亂起兵,嶄露頭角 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劉備因鎮壓起義軍有功被封為安喜縣縣尉,後來,朝廷有令:如因軍功而成為官吏的人,都要被選精汰穢,該郡督郵到安喜要遣散劉備,劉備知道消息後,到督郵入住的驛站求見,督郵稱疾不肯見劉備,劉備(不是張飛)銜恨在心,捆綁督郵鞭打兩百。劉備與關羽、張飛棄官逃亡。後來,大將軍何進派毌丘毅到丹楊募兵,劉備 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時與盜賊力戰立功,任為下密縣丞,不久又辭官。後來又任高唐尉、高唐令等職。不久高唐縣被盜賊攻破,劉備於是往奔公孫瓚,被表為別部司馬, 漢獻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劉備與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對抗冀州牧袁紹,因為累次建立功勛而讓他代理平原縣縣令,後領平原國相。 劉備外御賊寇,在內則樂善好施,即使不是身為士人的普通百姓,都可與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會有所揀擇。據說郡民劉平不服從劉備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殺。劉備毫不知情,還對刺客十分禮遇,刺客深受感動,不忍心殺害劉備,便坦露實情離去。 激昂大義,捨身相救 當時黃巾余黨管亥率眾軍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被大軍所圍,情勢危急,便派太史慈突圍向劉備求救。劉備驚訝的答道:「北海相孔融居然知道世上有劉備!」便立即派三千精兵隨太史慈去北海救援。黃巾軍聞知援軍至,都四散而逃,孔融逐得以解圍。後袁紹攻公孫瓚,劉備與田楷東屯齊。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借口為父報仇而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謙不能抵擋,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劉備以本部千餘人從田楷往救之,也被曹操擊敗。恰好此時張邈、陳宮叛迎呂布,曹操根據地失陷,於是回兵兗州。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使屯於小沛。 兩據徐州,兩失徐州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陶謙病故,遺命將徐州交與劉備。劉備又得到糜竺、陳登、孔融等人擁戴,遂領徐州牧。此時呂布被曹操打敗來投靠,劉備善待禮遇他,讓其屯於小沛。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表劉備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袁術率大軍進攻徐州,劉備迎擊,兩軍在盱眙、淮陰相持。這時,呂布偷襲了下邳。劉備回軍,中途軍隊潰散,乃收余軍東取廣陵,為袁術所敗,轉軍海西,困頓至極,得從事東海糜竺以家財助軍。於是向呂布求和,呂布讓劉備駐軍小沛。其後袁術派紀靈領步騎三萬攻小沛,呂布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用「轅門射戟」使兩家罷兵。不久,劉備再度召募了萬餘人的軍隊,呂布惡之,於是率軍進攻小沛。劉備戰敗,前往許都投奔曹操。曹操表奏劉備為豫州牧,又益其兵,並給與糧草,讓劉備屯沛地。其後人稱劉備為「劉豫州」。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呂布派高順和張遼進攻劉備,曹操雖派夏侯惇援救,但被擊敗。沛城最終被攻破,劉備妻子被擄,單身逃走。劉備在梁國國界中與曹操相遇,於是與曹操聯合進攻呂布,呂布投降後,劉備力勸曹操殺死呂布。其後劉備與曹操回到許都,被表為左將軍。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車騎將軍董承受漢獻帝衣帶詔,劉備起初未敢加入。後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曹操對劉備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劉備心驚,筷子掉落。此事後劉備知道曹操難容自己,遂與董承等人同謀。恰逢當時曹操派劉備與朱靈一起攻擊袁術,其後劉備進軍下邳,殺徐州刺史車胄,留關羽守下邳,行太守事,自己還小沛。東海昌豨以及諸郡縣多從劉備,劉備遂有兵數萬,於是北連袁紹抗擊曹操。曹操派司空長史沛國劉岱、中郎將扶風王忠往攻,被劉備擊退。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衣帶詔事發。曹操決定親自東征劉備,雖然曹軍中將領多認為袁紹才是大敵,但曹操卻覺得劉備是英傑,必要先行討伐,郭嘉亦贊同曹操。劉備戰敗,北投袁紹。 顛沛流離,依附劉表 秋七月,汝南黃巾軍首領劉辟等叛歸袁紹。袁紹使劉備領兵助之,不久為曹仁打敗。劉備回到袁紹處,以連結劉表為由,帶兵復到汝南,聯合黃巾余黨龔都,斬殺曹操派來平亂的將領蔡陽。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親自討伐劉備,劉備往投劉表。劉表親自到郊外迎接劉備,待以上賓之禮,遂屯於新野。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劉表命劉備帶軍北上,到葉縣,夏侯惇、於禁、李典率軍抵擋。劉備偽退,設下伏兵,李典覺得有詐乃勸之,夏侯惇不聽,被劉備打敗,幸好李典及時趕來,劉備軍力過少,知道相持下去占不到便宜,於是退軍。劉備在荊州數年,自覺老之將至而功業未建,遂有「髀肉之嘆」。劉備向劉表提出趁曹操進攻烏桓時偷襲許都的建議,劉表沒有採納。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向劉備獻上了隆中對。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病死,曹操此時親率大軍南下。劉表次子劉琮投降曹操,長子劉琦聯合劉備。劉備從新野撤往江夏,路經襄陽時,很多荊州士人投靠劉備,有人勸說劉備拋棄他們,輕騎前進,但劉備說:「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到當陽時,竟有十餘萬眾,輜重數千輛,日行十餘里,被曹軍追擊,敗於長坂。 橫跨荊益,大業初成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劉備聯合孫權,與周瑜率領聯軍大敗曹操於赤壁,又南收荊州四郡。劉備從孫權手中借的荊州江陵(南郡),占據荊州五郡。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聽從張松建議,派法正邀請劉備入川襄助自己對付張魯,法正、龐統因勸劉備圖取益州。劉備遂留諸葛亮、關羽等守荊州,自將數萬步卒入蜀,與劉璋會於涪。期間張松、法正、龐統皆 勸劉備襲殺劉璋,劉備以初來到蜀地,人心尚未信服,不宜輕舉妄動為由拒絕。劉璋上表推薦劉備代理大司馬,兼領司隸校尉,配給劉備士兵,督白水軍,令他攻擊張魯。劉備北至葭萌,駐軍不前,厚樹恩德以收眾心。 建安十七年(212年),張松事情敗露被殺,劉備於是與劉璋反目。劉備依龐統提出的計謀,召白水軍的楊懷到來並將其斬殺,吞並其部隊。派黃忠、卓膺率軍南下進攻劉璋,佔領涪城。 建安十八年(213年), 劉璋派遣劉璝、泠苞、張任、鄧賢、吳懿等在涪阻擊劉備,都被劉備打敗,吳懿投降。劉璋又派李嚴、費觀統帥綿竹諸軍阻擊劉備,李嚴率眾投降。劉備軍力益強,分軍平定各縣。同時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等率軍入蜀。張任、劉循退守雒城,劉備率軍進攻,張任出擊,被劉備軍斬殺,劉循遂堅守不出,龐統率軍攻打雒城時為流矢所中戰死城下。 建安十九年(214年),雒城被圍近一年才被攻克,劉備乃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共圍成都。時劉備派建寧督郵李恢說降馬超。馬超來到成都,劉備命他率軍屯城北,一時城中震怖。劉備於是派簡雍勸降了劉璋,遂領益州牧,啟用蜀中諸多人才。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北攻漢中,在漢中之戰斬殺曹操名將夏侯淵,又迫使曹操退軍,完全占據了曹操的漢中,同年進位漢中王,使蜀漢政權達到了最為鼎盛時期。 丟失荊州,慘敗夷陵 然而,漢中佔領不久,關羽孤軍北伐,雖然水淹七軍、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圍曹仁於襄陽,達到軍事上的最高峰,但是荊州後方空虛,東吳呂蒙以白衣計乘機奪取荊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最後關羽被吳軍擒獲,遭到殺害,「失荊州」使得劉備元氣大傷,蜀漢政權也開始走下坡路。 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劉備在曹丕篡漢建魏後,於成都稱帝,國號「漢」,以漢室宗親的身份重新建立漢朝,繼續東漢大統,年號「章武」。同年,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發兵討伐東吳,意圖奪回荊州,但於公元222年夏被吳將陸遜在夷陵之戰中打敗,最終撤退到白帝城。劉備雖然大敗,但是餘威仍在,孫權聽說劉備駐扎在白帝城,非常害怕,慌忙遣使請和,劉備出於對全局的考慮,同意孫劉再次聯盟。 劉備於223年四月逝世,謚號為昭烈帝。 人物性格籠絡豪傑,深得人心 劉備寡言少語,喜怒不形於色,能謙恭待人,城府極深。劉備年輕時師從東漢大儒盧植不愛讀書,喜歡弄狗騎馬,喜歡結交豪爽之士。因此,青年時代就有不少年輕人爭相依附他,這是他性格的優點。 劉備寬仁、忠厚、慈善、好施、善於收買、籠絡人心,這是他性格中遠遠勝於曹操的地方。曹氏父子占據北方大部,挾天子以令諸侯,政治上、軍事上都佔有明顯的優勢。但曹操行事殘暴,時常就屠城,劉備行事多與曹操相反:曹操急暴,劉備寬仁;曹操狡詐,劉備忠厚;曹操篡漢,劉備扶漢,因此,劉備深得人心。劉備入蜀後,實行拉攏當地豪門士族的政策,發還他們的田地和房屋,鼓勵發展農業生產,因而深得民心。 識人善用,君臣融洽 劉備禮賢下士,慧眼識才。在愛才、用才上,盡管劉備、曹操、孫權三人有共同的特點,但劉備比他們兩人更勝一籌,在用人方面,毛主席曾對人評價:「劉備這個人會用人,能團結人,終成大事。這是他成功的關鍵。」 陳壽也評價劉備為:「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劉備創業之初,勢單力薄,顛沛流離。雖然兩次占據徐州,但都最終失敗,但是他注意收買人心,不論什麼情況,他都以民為先。後來,三顧茅廬得諸葛亮,有了著名的「隆中對」,形成自己的立國綱要。他一生重用諸葛亮,如魚得水,共謀大業。他在鄉黨之中得到後來勇冠三軍的關羽、張飛,重用行伍出身的魏延,成功地鎮守了漢中這個戰略重地……從另一方面說明劉備知人善任的本色,很會籠絡人心。 堅忍不拔,終成大事 劉備性格中還有堅韌不拔、屢敗屢戰的優點。劉備創業之初,艱辛異常,東奔西走如喪家之犬,依靠袁紹時,受到節制,依附曹操時,曹操眾謀臣想誅殺他。曹操兩次都免殺,並以禮相待,後他又趁機逃脫,聯吳拒曹。他也曾依賴劉表,卻被劉表暗地裡提防,忍辱存身,以圖稱霸。可見他有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精神,是一個打不敗、拖不垮的硬骨頭。 寬以待人,心胸廣闊 夷陵之戰中,劉備大軍潰敗,部將黃權再不得已的情況下,率軍投降曹魏,當時大臣們都勸劉備將黃權全家滿門抄斬,劉備卻說,黃權投降曹魏是不得以的舉動,還說:「黃權並沒有辜負我,是我辜負了黃權!」,身居高位,有如此廣闊的胸襟,實為難得,所以後世人都以寬以待人評價劉備 劉備相貌季羨林認為歷史上記載的劉備相貌屬後人根據佛教典故杜撰出來的。 在中國歷史上,為了迷惑和欺騙人民大眾,最高統治者皇帝想方設法,編造神話,增加自己的神秘性,以利於統治。他們往往首先從統治者的軀體上做文章,說他們生得怎樣怎樣與普通人不同。

7. 歷史上的呂布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你怎麼評價他

提起呂布,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對,就是那句:「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名句,然後馬上就會想到呂布是三國第一名將,三國第一猛將,什麼三英戰呂布,曹營六將戰呂布,呂布之勇,天下無敵,不論是在三國演義中,還是在電視劇中,或者是在游戲中,呂布都是妥妥的三國第一武將。

但是,三國演義也好,電視劇、游戲也罷,這其中所描述的呂布形象都不是正史上的呂布,而是一個被小說、電視和游戲神話了的呂布,如果說到三國中誰被演義神話的人物,那麼呂布能排第一,呂布的很多戰績在歷史上都是不存在的,如果你了解呂布在三國正史中的事跡,你就會明白,呂布只不過是三國歷史上一個忘恩負義、有勇無謀、自私自利、能力一般的三國將領,連名將也算不上。

呂布一生對外戰爭也是敗多勝少,幾乎就沒有勝過,比如李傕與郭汜攻打長安城,負責防守的就是呂布,但是呂布敗了,雖然是有人打開了城門,但是敗了就是敗了。此外,呂布還有兗州之戰,整個兗州投靠呂布與陳宮的城池有七十多座,仍然忠於曹操的城池只有三座,即使如此,二年的兗州之戰,呂布在占盡優勢的前提下,還是輸給了曹操,這就是呂布的戰績,雖然呂布與曹操作戰時,有一些局部的戰績

但是兗州之戰的結局就是呂布敗了,敗了就是敗了。呂布搶劉備的徐州是偷襲的,然後在下邳之戰,呂布被曹操擊敗並被俘虜後斬殺,這就是三國演義中的三國第一猛將,實在沒啥可圈可點的,甚至連有名的戰績也沒有,實在稱不上三國名將,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呂布,應該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吧。

8. 說說下面的歷史人物是哪個朝代的,是什麼樣的人

孔子:春秋,儒家創始人,聖人
司馬遷:西漢,耿直有操守的史家
張衡:東漢,傑出科學家
李白:唐,不羈的天才詩人
陸游:南宋,憂國憂民的詩人
李時珍:明,《本草綱目》的作者
岳飛:宋,精忠報國的軍事家
諸葛亮:三國蜀,鞠躬盡瘁的一代賢相

泰山:山東
張家界:湖南
九寨溝:貴州
西湖:浙江
天涯海角:海南
灕江:廣西
大理:雲南
長白山:吉林

9. 歷史名人(說說下面的歷史人物是哪個朝代的,是什麼樣的人物)

孔子
子姓,以孔為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昌平鄉(今曲阜市南辛鎮)人。家中排行第二。我國古代偉大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古文獻整理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曾修《詩》《書》,訂《禮》《樂》,序《周易》,作《春秋》。他一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被中國人尊稱「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後人把孔子的言行語錄記錄下來,作成《論語》。在天道觀上,孔子不否認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對其持懷疑態度,主張「敬鬼神而遠之」。 孔子與孟子並稱「孔孟」,孔子被尊為「至聖」「素王」,曾子則為宗聖。孟子為「亞聖」。他的言行被他的學生寫成創世巨作《論語》。他還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是儒家學派的創始者。

司馬遷(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陝西韓城,一說山西河津)人,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被後人尊稱為「史聖」。他最大的貢獻是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該書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公元前101年(漢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被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

秦始皇(前259-前210)名政,嬴姓,趙氏[1],又名趙正(政)[2],生於前259年正月初一,故取名贏正(政)註:秦國歷法正月是十月。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秦莊襄王之子。漢族,[3](原稱華夏族[4])。出生於趙國首都邯鄲(今河北省邯鄲市)。 公元前247年,秦王政13歲時即王位。前238年,秦始皇22歲時,在故都雍城舉行了國君成人加冕儀式,開始「親理朝政」,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定都咸陽。前210年,秦始皇東巡途中駕崩於沙丘(今河北省邢台市)。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與大臣議定的尊號改為「皇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但卻二世而亡。對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均產生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秦始皇並不是像司馬遷所寫的《史記》記載的是個暴君,想了解真正的秦始皇的話在《真秦始皇》這本書中有著詳細的介紹。可以說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封建帝國的創立者。

張衡(78-139),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制圖學家、文學家、學者,在漢朝官至尚書,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曾將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南),出生於蜀郡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逝世於安徽當塗縣。其父李客,夫人有許氏、劉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詩人。少年時即受家庭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信念始終不渝。創作詩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風格雄渾豪放;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楊慎謂其詞纖麗處似秦觀,雄慨處似蘇軾。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人,漢族,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葯物學家。

岳飛(1103-1142)字鵬舉,漢族。北宋相州湯陰縣永和鄉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陽市湯陰縣菜園鎮程崗村)人。中國歷史上著名戰略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將。岳飛在軍事方面的才能則被譽為宋、遼、金、西夏時期最為傑出的軍事統帥、連結河朔之謀的締造者。同時又是兩宋以來最年輕的建節封侯者。南宋中興四將(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之首。

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號卧龍(也作伏龍),漢族,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蜀漢丞相,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發明家、軍事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謚曰忠武侯;後來的東晉政權為了推崇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代表作有《前出師表》、《後出師表》、《誡子書》等。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在後世受到很大的尊崇,成都有武侯祠,大詩人杜甫也有贊揚諸葛亮的《蜀相》名篇傳世。

10. 人類的真實歷史是什麼

你真的以為石器時代的古人很落後嗎
你知道人類的正常壽命是多少嗎
正常人~即沒修煉過身識的凡人~最起碼應該活到175歲左右
敢不敢想像這樣一個場景~一名大爺露出精裝的膀子向小夥子們炫耀「看!爺鍛煉了100年的肌肉!你有的比嗎?」
為什麼現代人活不到175歲?
因為我們進化了~進化錯了方向
武王伐紂
姜子牙封神榜只是些小說人物嗎
那些仙人異人真的沒有存在過嗎
為什麼歷史上每一個一統江山的大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砍文化一刀
秦始皇焚書坑儒~毛革了文化的十年的命
這些是大家知道的~不知道的呢
秦始皇燒的到底是什麼書~毛破除的到底是什麼封建
文化的斷層為什麼一次又一次的重現
我們失去了什麼
老子李耳宅在家裡看了20年書~自悟得道~出關之日紫氣沖天
關令尹喜當即稱贊其為博大真人並致死追隨
老子看的是什麼書
孔子家貧無父~童年喪母~身世如此杯具~但就因讀書三年~17歲遍揚名六國~後人尊其為聖人
孔子讀的又是什麼書
為什麼我們是華夏民族而不是華族
和我們融合的夏族人哪去了
我們知道商朝的前面便是夏朝~由於無可考證~成了不被承認的神話石器時代
夏朝便是大禹治水成功後創立的朝代~大禹是夏朝的開朝皇帝
湯滅夏創殷商是後話
石器時代的古人連鐵器都沒有怎麼去治水?
世界上的其他古文明最早使用的金屬是鐵~為什麼只有我們的古文明卻使用青銅
要知道青銅看是一種合金~連鐵都沒有的居然就有了合金科技
華夏二字可看出~先後華後有夏
後者到來和前者通婚融合才有了今天我等
為什麼歷史對夏人隻字不提~留給我們的只有一些大禹治水後羿射日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歷史被隱瞞了什麼~那些講述著神話的老者們想告訴我們什麼
黃帝是什麼人?
他用什麼統一了華夏
注意~此時已不是華人~而是華夏人
黃帝於炎帝之間的華夏族內戰到底是何等情形
先看看歷史對黃帝的評價:
他以首先統一華夏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他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創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是承前啟後中華文明的先祖。傳說中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石器時代嗎
這就是石器時代的原始人該有的作為嗎
我們所知道的最早的機械是什麼?
不是諸葛卧龍的木牛流馬~而是黃帝的指南車
指南車是什麼?
它不是指南針~而是一種復雜的齒輪機械在沒有指南針的時候我們先有了指南機械
而且是在石器時代
黃帝是一名戰爭專家~政治專家~農業專家~音樂家~數學家~機械工程師~裁縫
最重要的是他是一個新石器時代原始人
現代歷史體系稱我們的上古時代為石器時代
這里點出幾個詞彙
太古遠古上古古代
我們的祖先造詞的時候是很有深意的~那時候絕不會出現兩個意思完全一樣的同義詞
所以現在我們就敢肯定的說~太古遠古上古是三個不同的古代文明時期
黃帝炎帝的時代是上古~其之前還有遠古人和太古人
從一些神話和道教典故我們能發現這樣的詞彙
遠古真人太古神人
那可否理解為太古時代的人在科技和人體機能的研發登峰造極~擁有超能力~平均壽命達數千歲或者乾脆不死~與神媲美~或者根本就是我們所說的神
到了遠古~神人消失了~只剩下了真人~真人在科技和體能上都無法與神人相比~壽命也只有幾百歲
而到了遠古時代(有些典故稱遠古為黃古~意喻為黃帝的時代)就只有凡人了
這里說一下三皇五帝
五帝之首是黃帝~後面四位也都是黃帝一族的後人
三皇是誰?
三字經里「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這里是三才說的就是遠古三皇
天皇、地皇、人皇
人皇伏羲就是創兩儀四象八卦的
地皇神農(民間傳說其為炎帝)
而天皇的身份卻顯得撲朔迷離
四庫全書里《尚書大傳》寫到天皇的名字是燧人~就是鑽木取火的那位
而東漢《風俗通》里卻說天皇是女媧
在道教里
天皇是伏羲~人首蛇身
地皇是女媧~人首蛇身
人皇神農~牛首人身
這是東漢的女媧伏羲圖~兩人一手持規一手持矩~創天下萬物
規矩一詞由此而來
值的注意的是共濟會的標志也是一規一矩
看到女媧伏羲圖我們不禁要質疑~我們的古人是否在暗示我們~女媧伏羲創造的蒼生是一種雙螺旋的結構呢<這個圖自己去網上找下有的>
說過遠古三皇在去看太古
我們的神話對太古人的描述只有一人~盤古
盤古的傳說從何而起?~最早春秋時期的文獻出現過盤古的名字~三國時期的《三五歷紀》、《五運歷年記》里有過~宋人黃休復的《益洲學館記》也出現過
可見盤古的故事自古就有~代代相傳
「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一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
三國吳人徐整的《五運歷年記》中寫到「盤古之君,龍首蛇身……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
看出些端倪了嗎~是的~在古人的描述中~盤古不是人類
完全不是在現代的兒童讀物里描述的一個蛋里蹦出的壯漢那樣
龍首蛇身的盤古創建了天地萬物
他的後人~人首蛇身的女媧和伏羲又造出了天下蒼生
龍首蛇身、人首蛇身、人首人身
看出這個演變過稱了嗎
現在你明白為什麼我們被稱為龍的傳人了嗎
還記得女媧補天的情節嗎
《淮南子?覽冥篇》,全文如下: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蒼天補,四極正;**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
其中的關鍵詞能看出這樣幾個信息
天地之間本來支有一柱~但從柱子斷裂後~天並沒有塌~只是破一洞~可見此柱目的不是撐天~而是連接天地~
人們能感到大地向東南傾斜~可見地軸在極短時間里發生了偏轉
海水向陸地倒灌~人們只能躲到山上求生
大量隕石落向人間
這完全是現代科幻災難片的場景~古人真的能夠憑空想像出來嗎
被古人稱為不周山的巨柱連接著天地
什麼樣的天?
天圓地方~為什麼古人認為天是圓的?
地方好理解~地有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自然會去想是方的
天圓怎麼理解~像鍋一樣扣在地上嗎~那為什麼不說是天蓋~
除古人真的看到一個圓的的天
有可能嗎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國外的古文明從來都沒有對月亮的記載~瑪雅人精通天文歷法~算出了3600年裡每一次的太陽風~對外星系的天狼星的伴星都了如指掌~但他們翩翩沒有對月亮的描述
蘇美人羅列出十一個天體~很多人認為其中之一是月亮~但為什麼代表月亮的那顆比地球都大~那是另一顆天體~根本不是月亮
在他們的古代~沒有月亮
換而言之就是~月亮曾經是我們華夏族所擁有的~只有我們才能看到
科學證明月亮在過去的歲月里一直在遠離我們~平均每年遠離我們幾厘米
也是說月亮曾經離我們很近
近到什麼程度~當我們抬起頭時看不到天空~只看到一個美得讓人窒息的星球~那就是我們的天
那你會想沒有陽光~萬物怎麼生長~科學證明~在月光中生長的植物比吸收日光長的更加茂盛~在月光中~人的傷口癒合深度會加快~
為什麼我們中秋要看著月亮團圓~因為我們的靈魂在盼望月亮能再次回來
那是我們的天
只屬於我們的~和外國人無關~美鍋人登月發現的遺跡和太古飛船都是我們祖先的
只有我們才是月亮下的民族
被我們尊稱為神的高等生命繁育了我們
曾經有一條連接著月亮和地面的通道~古人稱為不周山
由於一場戰爭~通道被摧毀~月亮上的設施被破壞並且失控~開始離我們越來越遠
那些高等生命死傷殆盡~我們的先人只能凄涼的看著月亮離開我們無語凝噎
地軸偏移了~氣候也被改變了~一個持續數世紀的史前洪水時代開始了

閱讀全文

與歷史是什麼是什麼樣的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