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2讀後感600字
最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歷史是個什麼玩意》,作者是袁騰飛。首先我讀這本書的起因並不是我多麼熱愛歷史文學,而是因為這個作者:袁騰飛—— 北京海淀歷史老師,在網上被稱為「史上最牛的歷史老師」,在百家講壇上講過兩宋風雲。 就是應為對他的頂禮膜拜,我在選擇了這本書。 總的來書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這本書就是在講述中國歷史,但是作者用完全口語話的方法重新詮釋中國古代史,將那些原本枯燥乏味的歷史段落變得趣味橫生,將原本趣味橫生的歷史段落變得精彩絕倫。在如同聽相聲般的快樂中汲取龐大的歷史知識信息量,一本讓人徹底贊成「讀史可以明智」這句話的書,一版誨人不倦而又逗人不倦的最精彩歷史文本。 在袁老師的書中,你經常會從他講的歷史中看到現在生活的影子,他以史為鑒。而且措辭幽默,犀利。 例如在講到戰國時候的思想時,袁老師這樣寫到:認定勝天的思想是非常可怕的,長城是中國農業的天然分界線,我們的老祖宗很是明智的,長城以北的地是不能耕種的,只能放牧,風吹草低見牛羊,現在呢,風不吹都能看見黃鼠狼。哪裡還有草原, 就是應為耕地,我就不信,我就種,種的結果是糧食不長,草也不長了,變成荒漠。
北京干什麼總刮沙塵暴,就是長城那邊變成荒漠了。沒錯這就是過度開發的後果。 「你看那廝長的那模樣,哪有一點帝王福相啊。那臉跟個鞋拔子似的,又像瓦刀,滿臉麻子……你給他畫成這樣,他宰了你。你美化他,把他畫得跟秦始皇漢武帝似的是吧,他也宰了你。」大約沒有哪本說史的書能出現這種文字,說的還是一朝開國之君,然而袁騰飛不但說,而且旁徵博引,條理分明。除了痛斥朱元璋之外,他不屑於反清復明而有理有據地贊揚了滿州的諸位明君,他把懦弱無能的大宋朝總結成「最可愛的王朝」,他把勇猛聞於世的斯巴達300勇士說成「300個人打仗放在咱們周朝相當於是連長乾的事兒。」種種跡象表面,普遍的歷史觀念在《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這本書里休想輕易扎穩馬步,你總能在讀這些顛覆性論斷的時候發覺從前對歷史的認識如此概念化,它們被袁騰飛風卷殘雲地描述成另外一番風景。等你醒悟過來又幡然覺著,他教會你的卻並不是形式化的顛覆,而是重新審視既定事實的勇氣同智慧。 據網友說袁騰飛真正的對手是郭德綱。這話不準確,但也不扯淡,「七次下西洋,600萬兩銀子花出去,鄭和整個是一個散財童子」、「漢人的服裝是最笨拙的,寬袍大袖,那個大袖子能鑽進一個人去,穿上那個衣服一上街,勤勞的清潔工都得下崗。」從這些通篇充滿智慧的包袱可見,袁騰飛說史真有點兒相聲樣,學和唱談不上,說和逗不含糊,讓一本說歷史的書變得飽滿鮮艷,像含著滿口的跳跳糖一樣充滿驚喜。有多少人願意等地鐵的時候或者蹲馬桶的時候抽一本笑話書來
翻幾頁放鬆心情,快樂之時如能兼顧汲取隱遁在幽默之後的信息量和知識點,更加難得。看起來他是明確想告訴我們歷史是個有趣的玩意兒。 培根說過:讀史可以明智。我們不需要埋頭的研究歷史,也不需要閹割人一般的滔滔大道理。只需要在這樣一本書中,回顧一下歷史發生的,偶爾開心一笑,偶爾閉眼深思。
❷ 歷史是什麼玩意管用嗎
這個怎麼說呢~
袁騰飛的東西是通俗化的歷史,有點像入門讀物,靠語言和內容吸引讀者,主要工作是銷售和普及歷史基礎知識。
《中國大歷史》和《中國人史綱》這些就是專業一些的東西,裡面是純粹的歷史,研究人員或者中級歷史愛好者使用,主要目的就是還原歷史,或者表達自己的史觀。
如果樓主喜歡歷史一段時間了,可以主要看看後兩部書,閑暇時間看看《玩意》也不錯,語言詼諧,思想不深刻,很輕松的閱讀體驗。
個人觀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❸ 袁騰飛老師現在在干嗎還教書嗎
袁騰飛老師已經不在教書了,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寫書,還有弄自媒體。
袁騰飛,男,1972年2月8日生,別名小飛,北京人,畢業於首都師范大學,歷史老師、作家。
袁騰飛高中畢業後,由於歷史成績突出,被保送到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學習,特別鍾情於政治制度、少數民族史、以及戰爭史。1994年畢業後,進入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任教。積累了多年的教學經驗,袁騰飛成為北京市中學高級教師、海淀區歷史學科帶頭人。
因為在課堂上以一系列幽默風趣的講課視頻公開後,袁騰飛在網路上迅速走紅。視頻在一個月內的點擊量突破100萬次,在網友成為「史上最牛的歷史老師」。
2013年,袁騰飛錄制的新內容《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是世界歷史上最具影響力、也是爭議最大的人物之一。《袁騰飛講成吉思汗》,是一部史上最好讀的成吉思汗奮斗史,也是一部史上最彪悍的蒙古帝國崛起史。
出版圖書《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兩宋風雲》《戰爭就是這么回事兒》等。先後被中國教育電視台「教育人生」和中央電視台「小崔說事」邀請錄制節目,並榮登「2010第五屆中國作家富豪榜」第21位。
人物評價:
首師大附中歷史教師袁騰飛是參加工作剛四年的青年教師,由於他對歷史教育教學的積極探索,對歷史教學規律有了自己的初步認識,因此在教學上已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幾年來,曾多次舉行區級公開課,並數次獲得市、區級教學獎,其教學水平在青年教師中已嶄露頭角。
以上參考:袁騰飛——網路。
❹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2》主要內容
在這位熱辣的歷史教師口中,中國枯燥而沉寂的百年近代史,變得靈動鮮活,妙趣橫生。全書涵蓋從鴉片戰爭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這段歷史,秉持袁騰飛一貫幽默詼諧的講述風格,是一本讓你在如同聽相聲般的快樂中汲取龐大的歷史知識信息量的書,是一本讓人徹底贊成「讀史可以明智」的書,也是一版誨人不倦而又逗人不倦的最精彩歷史文本。細細體味,在袁騰飛個性獨特的講述背後,是對於這段歷史溫和而善意的情懷。
❺ 有人讀過《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這本書嗎,評價一下
我是學漢語言文學的,這本書挺好的,講的都挺客觀,最起碼和我讀過的史書(都是清末民初的版本,都是未刪節。而不是當代被刪的一無是處的簡體版)記載相符,也符合現在人了解歷史的思維。
❻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讀後感500字
這本書的內容就像它的書名一樣,生動、幽默,卻不乏知識性,它的作者就是被網上稱為「史上最牛歷史老師」的袁騰飛,是易中天加郭德綱。歷史固然是死的,但作者的文筆給你活生生的感覺,中國上下5000年的歷史,作者不僅用簡練的語言述說了幾乎每個歷史典故,而且讀著讀著,自己還會不禁的笑出來。
「你看那廝長的那模樣,哪有一點帝王福相啊。那臉跟個鞋拔子似的,又像瓦刀,滿臉麻子……你給他畫成這樣,他宰了你。你美化他,把他畫得跟秦始皇漢武帝似的是吧,他也宰了你。」大約沒有哪本說史的書能出現這種文字,說的還是一朝開國之君,然而袁騰飛不但說,而且旁徵博引,條理分明。他講到「血如漂杵」中的「杵」他就簡單的把它說成木頭棒子,在講到當時很受歡迎的武器「殳」時,他也說是木頭棒子,最多再鑲幾個釘子。著名的牧野之戰,就是一幫人拿著木頭棒子上去打仗,讀起來確實有趣。他在講遼打宋時,說當時的遼軍騎兵打宋國步兵,就象德國足球隊踢中國隊一樣,想進幾個就進幾個,這種類比既幽默又發人深思。還有,如:「七次下西洋,600萬兩銀子花出去,鄭和整個是一個散財童子」、「漢人的服裝是最笨拙的,寬袍大袖,那個大袖子能鑽進一個人去,穿上那個衣服一上街,勤勞的清潔工都得下崗。」從這些通篇通篇充滿智慧的文筆可見,袁騰飛說史真有點兒相聲樣,學和唱談不上,說和逗不含糊,讓一本說歷史的書變得飽滿鮮艷,像含著滿口的跳跳糖一樣充滿驚喜。
除了生動、幽默,他也明確闡明了自己的一些觀點。他不屑於反清復明而有理有據地贊揚了滿州的諸位明君,他把懦弱無能的大宋朝總結成「最可愛的王朝」,種種跡象表面,普遍的歷史觀念在《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這本書里休想輕易扎穩馬步,你總能在讀這些顛覆性論斷的時候發覺從前對歷史的認識如此概念化,它們被袁騰飛風卷殘雲地描述成另外一番風景。等你醒悟過來又幡然覺著,他教會你的卻並不是形式化的顛覆,而是重新審視既定事實的勇氣同智慧。
讀了這本書後不僅影響了我的歷史觀,也提高了我對歷史的興趣,而且我也明白了一些事,皇上壞,天下亡,皇上好,天下也不一定興,中間總是有些奸臣、貪官、污吏,就像現在那些大地震的捐款,有些也許還沒送到災民手裡就被人拿走了,更有甚者如漢獻帝,雖然應該算是個好人,卻只能看著曹操的臉色行事,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一個很郁悶的皇帝。
❼ 《歷史是什麼玩意兒》作者騰袁飛
歷史是一個過程,袁騰飛的這本作品我也有,這本書只是袁騰飛白話講歷史的作品,就跟一般的史書內容無異,只是語言風趣,而關於歷史的定義我看都是層次不窮,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罷了!
❽ 那個在百家講壇講歷史的叫袁什麼
袁騰飛-簡介:被譽為史上最牛歷史老師袁騰飛袁騰飛,中學高級教師,1994年畢業於首都師范大學歷史系。1994—2007年在首都師大附中工作,現為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歷史教研員。著作:《小學圖書館網路文庫?中國古代歷史》、《中國文化雜說?宗教文化卷?道家與道教、中國佛塔》、《中華大智慧?曹操集團》和《古人故事新編?隱士與僧道》等。首師大附屬實驗中學校長對袁老師的評價:袁騰飛 工作剛四年的青教師,由於他對歷史教育教學的積極探索,對歷史教學規律有了自己的初步認識,因此在教學上已逐步形成自己的風格。幾年來,曾多次舉行區級公開課,並數次獲得市、區級教學獎,其教學水平在青年教師中已嶄露頭角。 一個教師成熟與否,根本看他是否心中明了他所講授的學科要教給學生什麼,該怎樣去教。歷史教學看似容易,其實不然。如果把歷史課僅僅看成是講古人之事,對學生要求僅僅是熟記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倒也容易,但這並沒有完成歷史教學的主要任務。這樣的課難免枯燥,學生也不會喜歡。這正是應試教育的老套。 袁騰飛老師篤志教育事業,潛心鑽研教學,精神可嘉。但他畢竟還是位青年教師,相信隨著經驗的積累,加以理論提高,他日當不可小覷。學校也會進一步為他以及象他這樣的一批青年教師的成長提供幫助,這也是首師大附中「名師工程」所要求的。
❾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的讀後感受
好不容易在這個假期看完了那麼厚重的一本歷史文學書。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這本書足足有10厘米那麼厚,我覺得這本書一開始看名字就很有興趣了,內容也的確有趣,這本書的作者,更有趣,他的名字叫袁騰飛。
這個人,來頭可不小了,網上說他是中國史上最牛的歷史老師,是海淀高級教師,我記得去年每天都追著看他那《百家講壇》講的那個「兩宋風雲」,可帶勁了。他就是把歷史簡單化,生活化,毫不顯得枯燥,
讓學歷史顯得好玩,有趣來。
好了,直接切入正題,看完這本書的讀後感。
這本書敘述的是中國歷史(上)那可見中國的歷史簡直是源遠流長啊,連綿不絕的。
從夏,商,周慢慢憶起。
周朝實行分封制,最後滅於諸侯征戰
秦朝統一天下後,吸取教訓,廢除分封,實行郡縣制,但由於實行暴政,天下大亂,因為沒分封諸子,諸子無權無力救亂,很快滅亡.
西漢吸取周秦的教訓,既分封,又實行郡縣制,同時平叛諸侯騷亂,實行推恩令削奪諸侯王權利,是好了點,卻又亡在外戚篡權上
東漢吸取祖上教訓,嚴禁外戚涉政,卻亡在宦官亂政,最終導致豪強征戰三國鼎立.
曹丕在老子的基礎上廢了漢,卻不料司馬氏通過兩代的努力廢了曹魏
唐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滅於安祿山(少數民族)的藩鎮割據,安史之亂後,唐走下坡路
宋吸取唐的教訓,同時因為自己掌握軍權奪取政權,所以對掌握軍權的將領很不放心,杯酒釋病權,,結果是,宋自建立就沒真正統一過中國,是個比較柔弱的政權,不過文化高度發展.最後滅於少數民族政權。真的是可以說,人算不如天算。
可是,有一句成語是「人定勝天」
那是內子說的,他為什麼要這么講呢?
那就是為了反對佛教。
在唐朝的時候,人們廣泛信任佛教,人們所信仰,所供奉的,都是佛祖。
人類歷史如此長久,又怎能缺少宗教呢?
那當然,有些事情過了頭,自然會有人來起義抱不平的。所以,好多反佛教的人就都站了起來,手拉手,心連心,一起反佛教了。
不過現在還是有好多人信仰佛教,歷史,也許是會被人們遺忘的。
再來說到唐宋時期的歷史了。
大歷史裡面制度、社會大的變革都需要動亂,這樣才能夠調整利益集團。如第一帝國向第二帝國經歷了魏晉南北朝,第二帝國向第三帝國經歷了元朝。(名詞解釋,黃仁宇認為中國的封建王朝可以分為三個大時段,第一帝國包括秦漢,依靠權貴來統治下層。第二帝國指唐宋,採用科舉制度,通過官僚士紳來統治。第三帝國指明清,較唐宋內斂)。
說到大的動亂,唐朝那就肯定是安史之亂了。
那是為什麼呢?
一方面,安祿山這一幫大痞子,大流氓呢,那肯定是想要搶奪王位的了,這歷史上,哪個朝代不是興旺,衰落。滅亡的?自己悉數,那不全都是嘛?
都是農民起義的,所以,勞動就是一切啊,沒有一個人就可以掌控天下的,那些人就是想錢想瘋了,歷代的皇上,我估計,腦子都是那麼不好使的。
勞動的力量,勝過一切,農民的力量,建立中國!怪不得我們毛主席那麼愛勞動,才有新中國呢。
書上還提到隋朝總結錯誤,以為國家滅亡就是沒搞分封,人家就是搞了分封才滅亡的,這都不知道,那還怎麼掌控大權呢?最後,啪嘰一下給人滅了吧。
接下來講的就是宋了。
說到宋,那個趙匡胤你可得知道了吧,宋太宗呢,好不容易一大將軍坐上皇位呢,接下來的皇帝,我可就真覺得是窩囊了,想那個宋高宗,「傀儡皇帝」啥玩意啊,皇帝還有給傀儡的?我的天,金的力量也許是真的大,人家科技比中原發達,人比中原的多,可是,為什麼不學學唐朝,怎麼和人家文化交流的,怎麼和人家和平共處的?那天下不都挺太平的么?唐不剛才滅了嘛,再怎樣,這都總結不出來,我可得五體投地了。
❿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是什麼書
歷史就是從人類可以知道的那時起到現在這一秒之前所發生的事,當然還要有人知道且把它記錄下來讓別人知道.
這可是一本知識淵博的書,你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比如學"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