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華民族面臨的三大歷史任務是什麼
1.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
2.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
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
原文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力量也是國家建設和發展的領導核心力量在
新的世紀中國共產黨面臨的三大歷史任務是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維護世界
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所聚焦的歷史目標是共同的即祖國的富強人民的富裕
和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要在這樣的歷史目標下完成這三大歷史任務就必須在新的世紀
全面推進國家建設和發展在市場化全球化信息化和現代化的基礎上探索和構建能夠保證
中國社會長期持續穩定發展的價值體系制度體系和組織體制從而使中國社會和國家能夠藉助
現代化的不斷發展而日益走向成熟成熟的社會和國家是現代化的基本標志對於中國共產黨來
說這項任務十分艱巨同時也十分富有挑戰性但中國共產黨別無選擇因而在未來的中國
社會發展中作為執政力量的中國共產黨只有在不斷推進國家建設和發展中才能真正鞏固和
發展自身的執政基礎提高自身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
⑵ 三大歷史任務是哪三個
黨的三大歷史任務是繼續推動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
國際國內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正在發生著的深刻變化,要求我們黨必須緊跟世界進步歷史潮流發展的方向,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勝利完成這三大歷史任務。
而要完成這三大歷史任務,關鍵的是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三個代表」要求。「三個代表」要求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新世紀全面推進黨的建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不斷奪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勝利的根本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全黨同志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和不斷發展黨歷經艱辛開創的這條道路、這個理論體系、這個制度,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而奮斗
⑶ 中國共產黨的三大歷史任務是什麼
新時期,黨的三大歷史任務是:1、推進現代化建設;2、完成祖國統一;3、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
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站立在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十三億多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台,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銳意進取,埋頭苦幹,為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三大歷史任務,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繼續奮斗!
⑷ 什麼叫歷史任務
首先得知道你是在問哪一方面的問題,這個問題的定義有些廣。
歷史任務可以解釋成歷史學里的一些古代人物做的一些任務性質的工作;另一方面,如果你是打游戲的,我猜應該是,那這個問題有兩種回答。
一、歷史任務指的是高級以後去找低級的任務,當然是你曾經接到過或者看到了沒接的任務,這時候可以再完成;
二、就是你自己本身已經完成了的任務,哪怕是今天上午或者10分鍾前完成的任務,也可以稱為歷史任務,它主要是說你做過的所有的任務,都稱為歷史任務,因為都已經完成了嘛。但也可能是你接了任務又沒做的,也叫歷史任務,同上面第一種情況類似。
⑸ 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歷史任務是什麼
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
中華民族與帝國主義的矛盾、人民大眾與封建主義的矛盾,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是中國人民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
完成這兩大歷史任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成為近代以來中國人民不懈追求的偉大夢想。
(5)歷史任務是什麼擴展閱讀:
在中國近代歷史舞台上,中國的農民階級、資產階級改良派和資產階級革命派都先後出演過主角,但都因其自身的局限性,無法承擔起救國救民的歷史重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歷史地落到了中國共產黨身上。
「三個深刻改變」使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具備了「開天闢地的大事變」的性質和作用,成為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個鮮明界線。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代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國人民在救亡圖存斗爭中頑強求索的必然結果。
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就有了正確前進方向,中國人民踏上了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開啟了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壯麗征程。
⑹ 十九大指出我國當今的三大歷史任務是什麼
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全黨同志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和不斷發展黨歷經艱辛開創的這條道路、這個理論體系、這個制度、
這個文化,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為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6)歷史任務是什麼擴展閱讀
必須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鼓勵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逐步消滅貧窮,達到共同富裕,在生產發展和社會財富增長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各項工作都要把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
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總的出發點和檢驗標准,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⑺ 十八大黨章中提到的「三大歷史任務」指的是什麼
十八大黨章中提到的「三大歷史任務」指的是: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
原文:
中國共產黨章程(節選)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部分修改,2012年11月14日通過)
總綱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全黨同志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和不斷發展黨歷經艱辛開創的這條道路、這個理論體系、這個制度,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而奮斗。
(7)歷史任務是什麼擴展閱讀:
十八大對黨章的修改主要集中在六個方面:
一、是對科學發展觀作出新的定位和闡述。
首先,把科學發展觀列入黨的指導思想。把科學發展觀寫在我們黨的旗幟上,是這次黨章修改的最大亮點和最突出的歷史貢獻。這體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與時俱進,有利於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我國現代化建設全過程、體現到黨的建設各方面。
同時,充實了黨的十六大以來黨的理論創新特別是科學發展觀定位的內容。這有利於全黨正確理解科學發展觀的理論內涵和精神實質,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科學發展上來。
二、是充實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要成就的內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長期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在徵求意見的過程中,各地區各部門一致建議,在黨章中對這個根本成就作完整表述。黨章修正案採納了這個意見。
「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這次修改新增寫的內容。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作為一個整體在黨章進行完整表述,對於深化全黨同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增強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覺性和堅定性,有重要意義。
三、是充實了堅持改革開放的內容。
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是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我國過去30多年的快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未來發展也必須堅定不移地依靠改革開放。在徵求意見過程中,一些地區和部門建議,在黨章中進一步強化改革開放內容的分量。
黨章修正案採納了這個意見,增寫了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內容。充實這方面的內容,對堅定推進改革開放有重要意義。
四、是充實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的內容。
這方面的一個重大修改,是把生態文明建設同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一道,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適應這一修改,黨章修正案專門對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闡述,包括總體要求、指導原則和工作著力點。
這樣修改,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地位更加明確,有利於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同時,黨章修正案對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內容也進行了充實。
五、是充實完善關於黨的建設總體要求的內容。
根據近些年來黨的建設積累的經驗和形勢任務對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黨章修正案對總綱部分關於黨的建設的總體要求作了適當修改。增寫的加強黨的純潔性建設,整體推進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等新內容。
體現了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有利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應對黨面臨的考驗和風險,切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純潔性,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六、是對部分條文作了適當修改。
總結吸收近年來黨的建設成功經驗,並與總綱部分的修改相銜接,黨章修正案對條文部分關於黨員、黨的基層組織、黨的幹部這三條作了一些修改。
⑻ 中國的三大歷史任務是什麼
中國的三大歷史任務: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
統一戰線是完成新世紀三大任務的重要保證。
1、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是億萬人民群眾自己的事業。
必須通過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浩浩盪盪的建設大軍。必須充分發揮統一戰線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等優勢,圍繞現代化建設的重大問題,積極建言、獻策、出力。
必須努力運用統一戰線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的功能,減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為現代化建設創造團結穩定的社會環境。
2、早日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要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下,通過發揮統一戰線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密切兩岸人民關系,最大范圍地團結台灣各族、各界和各階層民眾,最大限度地爭取台灣民心,反對「台獨」,反對分裂,為早日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創造條件。
3、促進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是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共同的強烈願望。
統一戰線包括大陸范圍內和大陸范圍外兩個范圍的聯盟,匯集了方方面面的人士,同世界許多國家、民族、政黨、團體、人士等有著廣泛聯系,是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統一戰線應當也可以運用自己的影響,為我國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作出更大貢獻。
(8)歷史任務是什麼擴展閱讀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要完成三大歷史任務,就必須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三個代表」要求。
1、「三個代表」要求深化了對現代化建設規律的認識,有助於現代化建設順利、全面地進行。
在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把這三個方面緊緊結合起來,全面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政治和文化,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這就必須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即在抓好物質文明的同時抓好精神文明,貫徹社會全面發展的主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2、「三個代表」要求促使全黨進一步認識到,實現祖國統一是中國共產黨人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有助於推動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
「三個代表」要求的提出,將促使共產黨人在國際國內新形勢下進一步思考自己肩負的重任,並從順應歷史潮流和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高度認識統一大業,全力完成統一大業。
3、「三個代表」要求將指導我們更好地把握時代主題,有助於中國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事業中發揮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作為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代表,中國共產黨一定要在這方面努力奮斗,與一切愛好和平、渴望發展的國家與人民攜手共進,把歷史車輪推向光明。
⑼ 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和歷史任務是什麼
1、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2、歷史任務就是要推翻外國資本—帝國主義,擺脫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和壓迫,爭取民族解放,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說,近代中國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徹底反帝反封建和實現國家近代化,改變中國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
⑽ 三大歷史任務是什麼
三大歷史任務是:加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爭取實現包括台灣在內的祖國統一;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
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同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詞中提出的,具體內容是:加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爭取實現包括台灣在內的祖國統一;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在這三項任務中,核心是經濟建設,它是解決國際國內問題的基礎。
(10)歷史任務是什麼擴展閱讀:
國際國內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正在發生著的深刻變化,要求我們黨必須緊跟世界進步歷史潮流發展的方向,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勝利完成這三大歷史任務。而要完成這三大歷史任務,關鍵的是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三個代表」要求。
「三個代表」要求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新世紀全面推進黨的建設,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不斷奪取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勝利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