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是什麼意思
1. 過去事實的記載。2. 指已過去的事實3. 經歷4. 指自然界和社會的發展進程 5. 指歷史學科。
史學評價
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歷史的第二個含義,即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而狹義的歷史則必須以文字記錄為基礎,即文字出現之後的歷史才算歷史,在此之前的歷史被稱為史前史。與人類社會相關的歷史,又可以稱為人類史或社會史,而脫離人類社會的過去事件稱為自然史。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
㈡ 什麼是歷史,歷史對於當代的意義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歷史對當代的意義:
①以史為鑒,古為今用。這是史家治史的一條基本原則的根本目的。
②認識歷史的發展規律,設計發展社會的理想藍圖。
③歷史是現實的一面鏡子,研究歷史的目的更重要是在於揭示社會、歷史的發展規律,預見未來,為人類設計發展社會的理想方案。
④增強參與意識,參加社會決策。
⑤進行愛國主義、民族團結及道德教育。
㈢ 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意思
具有歷史性意義的意思?一、歷史文化底蘊體現了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文明程度。
歷史是一個永不枯竭的物質和精神載體。它往往體現著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文明程度。中國、印度、巴比倫、埃及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美譽,全在於它們燦爛的歷史文化積存。中國長城,西安兵馬俑,埃及金字塔這些令人震驚的世界遺產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影響,這全在於它們所遺存的是古中國和古埃及的燦爛文化,它們已成為了一個國家古代文明的精神象徵。二十一世紀以來,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越為世人所重視,大多數國家現在都成立了專門的文物保護機構,並把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納入法制軌道,規范和約束人們對於歷史文化的具體行為,這無疑是對歷史文化保護的一大貢獻。
二、歷史文化底蘊對於民族心理有重大影響。
歷史文化帶給後人的影響是深遠的,它往往會影響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心理構成,使人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在思想行為方式上受到傳統文化遺存的影響。中國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大國,傳統歷史文化對整個中華民族的影響更是深遠。
三、歷史文化底蘊對旅遊經濟發展有巨大推動作用。
從現實的角度去探掘歷史文化,我們會吃驚地發現,歷史文化帶給我們當今社會的價值是多麼巨大。埃及金字塔、中國長城、故宮、兵馬俑等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遺產現在所創造的巨大財富,簡直無法用具體的數據來加以統計。
隨著現代科技工業迅猛發展,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有了巨大的飛躍。豐富的物質財富使人們能夠豐衣足食。在享受現代文明的巨大成果的同時,世人又往往會離不開歷史文化的影響。包括生產、生活、休閑、娛樂等各個方面。由此而帶來的歷史文化旅遊應運而生,且成為最受歡迎的旅遊方式之一。其產生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是我們很難用准確的數據來估量的。比如在歷史景觀中,歷史文化往往會令人神思遐想,浮想聯篇,無不勾起人們對古代社會的聯想。追溯歷史,探尋古人遺蹤,遊人往往會產生更大興致。人們帶著懷古幽思不遠千里紛至沓來,其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言而喻。同時,歷史文化底蘊可以提升地方品味。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地方文化經濟產業發展的獨特資源。充分挖掘和利用好這些資源大有文章可作。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沒有厚重歷史文化的城市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那裡盡管有高樓大廈和現代文明,但人們走進去,該會留下多大的遺憾啊。
四、歷史文化底蘊拉動歷史性投資。
在經濟社會,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產業投資。而作為歷史文化所拉動的必然是歷史性投資,其近期與遠期價值不可低估。
人們談及金字塔自然會想到埃及,說到埃及也會很自然地聯想到埃及金字塔;談及長城、故宮、兵馬俑,大家馬上會聯想到中國,說到中國,又會立刻想到中國長城。從某種意義上說,許多著名的歷史文化遺產已經成了一個國家和地區文化形象的代言。正是由於歷史文化的獨特價值,我們探討和研究歷史性投資這一重要的投資方式,來引導人們如何培植和利用好歷史文化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㈣ 歷史的含義是什麼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
(4)歷史的意義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歷史」的含義在中文中最早僅用「史」一字代表。
甲骨文中「史」字與「事」相似,指事件。許慎《說文解字》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記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則代表被史官被紀錄的事,換句話說,即所有被文字紀錄的過去事情。
「歷史」一詞出現較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吳書》,吳主孫權「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史」前加「歷」字是指經歷、歷法,也就是人類經歷的一段時間。在事件中加入時間的概念,「歷史」一詞就具有了當今的含義。近代日本學者為翻譯英文「history」,便以歷史二字附會之,使其成為對應詞。
廣義上指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歷史是研究人類變化,社會興替的重要的人文學科。
㈤ 歷史在中國的特殊意義
歷史在中國的特殊意義。
根據你所提出來的問題的內容的具體的情況的描述來看,你想知道歷史在中國的特殊意義。其實中國的這個意思的意思是存在的,在中國的。但是寓意就是表示中國意思是完整性的。歷史在中國的特殊意義就是中國的。歷史的完整性了。連續性。證明這種唯一的存在的一種。擁有完整歷史的文明的一種特殊的存在。他記住了整個中國。呃,發展的。連續性的。文明的過程。可以很清晰的。饒姐,每一個時期的生活的意思。
㈥ 什麼是歷史,歷史的意義,歷史的悲劇
一談到歷史,似乎中國天然就是一個歷史大國。因為中國的歷史最連續(變化最小),從不曾中斷,因此文獻也極多,其字數之多,恐怕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相比,中國不僅有官方堂堂正正的《二十四史》、《二十五史》,乃至《二十六史》,僅此就已經字數過「億」,還有更數不清的編年史、通鑒史,紀傳史,以及歷朝歷代的野史,更有儒家的「六經皆史」,加上兩千多年來儒家文人的注經文字,其中的涉史文字,簡直是堆山塞海。所有這一切涉及「歷史」的文字,何止上數十億,甚至可能上數百億,真可以說是令人恐懼的天文數字。
一談到歷史,中國人很快就全都興奮起來了。最近中央電視台開展的「百家講壇」,除了於丹講的非常糟糕的《論語》、《莊子》的「心得」和劉心武講的《紅樓夢》的探奇之外,其餘講的也全都是「歷史」。而且當下的影視,也大半都是歷朝歷代帝王將相們的「歷史」。
看來,中國還真是一個歷史的大國,而中國人也真是一個最關心歷史的民族了。可是,這些「歷史」真是有人性意義的「歷史」么?中國真是一個歷史的大國么?中國人真是一個最懂得創造歷史的民族么?我的回答肯定會讓網友們深深地失望。
關於上述的問題,我的回答全都只能是非常令人痛苦的否定。按照我的反思的認識,中國根本就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歷史大國,而中國人也根本就不是一個真懂得創造真正有高度人性意義的歷史的民族,盡管中國具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可是中國的歷史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就幾乎已經終結了,而近兩千多年的歷史,卻全都只不過是過去歷史的重重復復的拷貝而已。一直到今天,中國人的歷史還依然沒有完全走出這個傳統的拷貝歷史的時代。在這兩千多年之中,幾乎所有出現的歷史人物,即使如最著名的唐宗、宋祖、朱元璋、康熙、乾隆,近代的慈禧、袁世凱,乃至現代的蔣介石、毛澤東,他們全都只不過是中國傳統「拷貝」歷史舞台中的「提偶」,全都沒有資格成為創造中國真正新的擁有高度人性歷史的人物。什麼是「提偶」?「提偶」就是木偶劇中的被後面的「誰」提著長線來表演的「木偶」。這個「誰」是誰?後面會講到,事實上即孔夫子及其儒家傳統「五毒」的「幽靈」。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有兩句名言(出自〈夜宴桃李園序〉):「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用現代漢語來說,即:天地之間者,是有生有死的萬物的旅館;光陰之度者,是百代(實指無數代)連續或斷續之中暫時的旅客。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也全都只能是這樣在「天地」間的旅館之中「暫時」棲息度過的「旅客」。
人類的歷史至少還必須分有如下的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人類的生物史,或生命史;
第二個部分是人類的社會史;
第三個部分是人類的精神史。
人類的生物史或生命史,是目前人類已獲得初步認識的人類的全部生命基因密碼子。按照人類的共同屬性而言,這樣的密碼子總共有十萬組,而超出這十萬之數的其他的密碼子只能被稱作「亂碼」。換言之,這十萬之數的生命基因密碼即決定了人類全部生命的歷史特徵。再換言之,這十萬之數的生命基因密碼子中所蘊含的信息,即人類到今天為止的基本上已經終結的生命的全部記錄——人類的生物史,或生命史。盡管人類還將繼續生存下去不知多少萬年,甚至上億年,但作為人類生命歷史的生命基因密碼子的信息數量的記錄卻基本上已趨於飽和,或者說即使有新的增加,數量上也極其微略。即是說,人類生命基因密碼子所含信息量的歷史記錄不必隨著時間的累積而無限地增加。說到底,人類的生物史或生命史,幾乎已經終結了。
人類的社會史是到目前為止人類已經創造出來的所有文化基因所含信息量的記錄。人類中的民族或國家不同,他們所擁有的文化基因的信息的數量級也將不同。如果說上述的人類生物史或生命史是由人類的生命基因的信息量來決定的話,那麼人類不同民族或國家的社會史,則將由他們各自所擁有的文化基因的信息量來決定。
很顯然,在接觸到西方文化之前,中國的文化基因的信息量早就已經停止了有效的增長。從秦漢到明清,中國的歷史幾乎全都只在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重重復復的拷貝運動。按照日裔美國人富蘭克林.福山的說法,到20世紀末,西方的歷史也同樣進入了終結的階段;現在還有歷史(文化基因信息增量)變化的民族或國家,基本上已不再在西歐和北美,而更多集中在亞、非、拉美等洲的民族或國家,它們正在以飛快的速度吸取西歐、北美人類的信息(作為他們固有歷史的新的信息增量),並迅速向已經終結的西歐、北美人類社會的歷史模型靠攏,實質上是被西歐、北美的「歷史模型」飛快地同化,一旦完全被同化,他們也將立即進入歷史的「終結」。這就不能不講到人類歷史的最重要的第三部分了。
第三部分是人類的精神史。如果說西方人的歷史「終結」了,那是因為西方人類的精神史,也即他們的哲學史在20世紀中期就已經處於停頓狀態了。什麼是人類的精神史?人類的精神史其實就是人類文化基因的「自由」創新史,增量史,或人類文化發展和創新的「自由」的運動史。在我看來,因為《西方哲學死了》,所以西方人類的精神史也已到頂了,再也難以前進了。而在過去,西方人的文化基因的信息量之所以能夠遠遠高於其他人類,特別是高於中國人,那是因為他們的哲學具有著強大的創造新文化基因的「自由」的動力(能量),而中國人的精神,卻幾乎早在兩千多年前開始確立「獨尊儒術」的漢代以來,就已經變得完全僵死了,文化基因「自由」創新的動力源泉事實上早就枯竭了;然而到了現在,西方哲學的「自由」動力也同樣進入了強弩之末,所以,西方人的總的歷史,也正如福山所言:「終結了」。雖然亞、非、拉美等洲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暫時還沒有「終結」,但它們也只不過是在加速被「同化」地走向歐、美式的「終結」而已,它們自己內部甚至更缺乏創造新文化基因的「自由」能量,或者如同中國,他們固有的歷史在若干個世紀之前早就已經「終結」了。
我基本上贊同福山的觀點,但我卻並不認為整個人類的歷史也全都已終結。福山所言的西方歷史的「終結」,其實是在對西方歷史模型的已達人類歷史的「最高點」進行贊美。對於如此歷史的「最高點」,我並不表完全地認同。它充其量是人類歷史某階段(我稱之「哲學歷史階段」)的「最高點」,而並不必是真正的全人類歷史的最高點。真正「終結」的只是西歐和北美的歷史,而不必是整個人類的歷史。因為《西方哲學死了》,他們的創造新的人類文化基因的自由的動力源已經枯竭了,而在東亞,一個全新的人類文化動力源正在東方人類的「母腹」中躁動。尤其在印度和中國,例如中國,那裡的人們正在踏過孔夫子及其儒家兩千多年來腐朽至極的僵屍,迎接西方自由女神的降臨,他們正懷著沖破千年壓迫的高昂的激情,光耀自身偉大的「易大象」精神的雄心壯志,躍躍欲試與西方自由女神的交媾,從而一個嶄新的全人類的「人學」的精神,將很有可能會在東方孕育,一個嶄新的全人類精神史的「自由」的動力源將在這里形成和誕生。一個擁有嶄新的「全邏輯」——「易大象」的全真、全息邏輯的全人類的「人學」,如果能順利地超越並取代所有西方的哲學,它就將很有可能給整個人類帶來新的福祉。關於這一點,我在後面的文章中還將更詳細地加以論述。
讓我們再次回到中國的歷史。
迄今中國的歷史還一直都處於兩千多年來始終被「終結」的停頓的狀態之中。現代正加速進入中國的西方文化的基因,與中國古老的真正合乎真理的文化基因的強烈撞擊和合作的嫁接正在發生。
中國人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兩千多年來中國的歷史,之所以被「終結」地停頓,其最重大的根源即在兩千多年前確立的「獨尊儒術」,以及孔夫子及其儒家長期以來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幾乎絕對的壟斷。在這種絕對的精神壟斷之中,中國人之中根本就產生不了哲學和哲學家,中國人的有價值的文化基因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進入了無力增進的「飽和」狀態。正是因此,近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幾乎只有對過去歷史的拷貝,而毫無「自由」創新的動力。在這種情況之下出現的幾乎所有的歷史人物,其實全都只不過是傳統歷史拷貝之下的「提偶」,說白了,那些所謂著名的歷史人物,幾乎全都只不過是一些缺乏真正「人」的自覺靈魂的人形的傀儡,他們全都只能在後面無形而強勢的文化基因之主(孔夫子及其儒家傳統的幽靈)的控制之下進行毫無自覺的「表演」。即令現代最著名的人物,例如蔣介石,毛澤東,別看到他們在歷史之中的「表演」曾有多麼不可一世的「神氣」,然而實際上,他們自身根本就沒有能力逃脫毫無自覺力量的「人形傀儡」的無奈的命運。這是因為他們的「精神」,實際上全都在傳統歷史的無形主人——孔夫子及其儒家的幽靈的完全地掌控之中。蔣和毛全都是曾國藩的欽慕者,而曾國藩何許人也?孔夫子及其儒家的孝子賢孫也。他本人也照樣是一個歷史的「提偶」,而根本就不是一個具有真正高度「人」的覺悟的自覺精神的人,根本就不是一個有能力創造新的人類文化基因的人,實際上也就是根本沒有能力創造新的歷史的人。正是因此,無論曾國藩,蔣介石,毛澤東,他們全都只能無可奈何地被動地充當中國歷史中的「提偶」,根本就沒有資格被稱為真正中國新的歷史的創造者。道理很簡單,因為他們全都嚴重地缺乏高度「人」的自覺精神,他們全都在不自覺地遵行孔夫子及其儒家的傳統幽靈的意志,繼續「拷貝」中國陳舊的歷史,他們把這種歷史又苟延殘喘到了20世紀,而今天,仍舊有人(例如高唱「國學」和「儒學」的人們)甚至還更想要把它延續到21世紀。
我提醒現在一切方面擁有良好自我感覺的人們,包括當今各方面的領袖人物,請以自己最大的努力,盡量站在人類文明最高的基點上,再一次清醒地認識您自己吧。否則,你們也依然很有可能只是一個傳統中國歷史舞台上的「提偶」。要想不做「提偶」,就請立即奮起文化批判的精神,徹底清算兩千多年來孔夫子及其儒家的幽靈在中國的一切方面所製造的罪孽,尤其是在政治、文化、教育中的罪孽,並在自己的身上自覺地清除「五毒」(復古、唯上、獨斷、人治、專制)的殘留。
歷史的意義,即在歷史中,人類的文化基因能夠不斷地獲得創新,從而在歷史中,文化基因的信息量能夠獲得不斷地增進。很顯然,在近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中,嚴重地缺乏新的文化基因信息量的增進,所以中國長時期以來嚴重地陷入了文化發展停滯的狀態。正是因此,這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的文字記錄,盡管龐大到了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的天文數字,然而實際上其中的絕大多數,卻都只不過是屬於毫無文化基因價值的「亂碼」,是純粹歷史中的文字「垃圾」,而歷代的儒家文人,則基本上是製造歷史(文字)垃圾的自覺和不自覺的「白痴」或「騙子」。或者說,簡直就是一群自願吸毒、中毒的文化「廢物」。
歷史的悲劇,即人類的精神史基本上已經變成了一片空白,或者說已完全喪失了創造新的人類文化基因的「自由」的動力源泉。如果一個民族或國家發生了這樣的歷史狀況,即可以認為,該民族或國家事實上已處於嚴重的歷史悲劇之中。處於歷史悲劇中的民族或國家,除了不斷地「拷貝」舊歷史和不斷地製造新的歷史(文字)「垃圾」之外,根本就沒有能力創造新的人類文化基因,創造新的人類歷史。中國自從確立「獨尊儒術」以來的兩千多年之中,迄今這一大段的歷史,我基本上認定,即是一個中國人的漫長的歷史悲劇,或中國人的中世紀的悲劇,這個「悲劇」的最關鍵的製造者即孔夫子及其儒家文人(他們基本上是一群愈來愈成為文化「廢物」的人們),以及歷代蓄意根絕一切新的文化基因信息的「自由」創造的動力源的人治專制的統治者們——帝王將相們。
但是今天,我卻堅信,從21世紀開始,中國人將永遠地走出這個漫長中世紀的歷史悲劇。同胞們,讓我們一起來共同努力吧!
㈦ 歷史意義是什麼意思
就是一個事件對後來很長一個時期產生的影響。
在歷史上起到的較大的作用,比如: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是打破了封建體制,結束了清朝的統治。
某個行為的歷史意義可以理解為這個行為造成了某些結果,這些結果直接改變了某個地區甚至國家乃至世界的歷史進程。
價值
歷史,是過去了的人類(或人們,不一定是過世的)已經歷了的曾經存在著的世界上的客觀事實、事情。這些經歷過的曾經存在著的重大的客觀事實、事情,一般都有史書記載,或者在古文物上留下了印記。於是便有被稱為史實的東西。
這些東西是人類在生產、生活,以及社會實踐活動中,所遺傳下來的寶貴文化財富。人們了解它、研究它、記住它,是為了吸取經驗,以指導現在和今後的生產、生活和社會實踐活動。
需要說明的一點,史書記載的所謂「史實」,由於它是當時或過後的自然人執筆所記,書寫的人不免由於他的自身經歷或者思想認識局限,因而在表述上會帶著主觀片面性;這樣,史書記載的東西也可能不一定是真正的歷史事實。
㈧ 時代意義和歷史意義是什麼意思
時代意義就是某個事件對當時的影響,歷史意義就是某個事件對後世的影響,由於人類局限於當時的環境,認為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對自己有利,沒有考慮到對後世的影響,比如黃土高原的形成。還有的情況是時代意義和歷史意義是統一的,那就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了。
時代是能影響人的意識的所有客觀環境。時代絕不是簡單的等同於年代,時代是與人緊密聯系的時空概念。因為時代是能影響人的意識的所有客觀環境,所以學生時代就是能影響學生意識的所有客觀環境,其中當然包括時間的概念——學生時期,更多的還包括影響學生意識的所有客觀環境,比如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等。
(8)歷史的意義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歷史總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中華民族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歷史,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作出了卓越貢獻。但近代以來,遭受外強侵略,山河破碎。近現代以來的近100年,中國共產黨人肩負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和擔當,承載真理的力量,順應時代潮流,順乎人民意願,玉汝於成,不懈奮斗,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改革開放40年,我們開辟了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使得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㈨ 歷史作用,影響與歷史意義有什麼區別
歷史事件的歷史作用,一般是指直接、積極的作用,側重物質方面。如黃巢、王仙芝起義瓦解了大唐帝國。影響是間接的,要經過受影響者的選擇。如中國文化對周邊國家的影響,日本、韓國文字中都有一些漢字,但其筆畫、讀音跟我們不一樣。另外,影響比較中性,影響有時是壞的。歷史意義是正面的價值。有的意義是時代的標志,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它側重於精神方面。如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