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年代是什麼

歷史年代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11 11:35:53

Ⅰ 中國歷史上24個朝代分別是什麼

歷史課本的扉頁上有這樣一個歷史朝代歌,我覺得很好記憶。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沿,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中國朝代歷史表: 華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堯 舜 禹 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新、東漢、三國(魏、蜀、吳)、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唐(周)、五代十國、宋遼金西夏、元、明、清 朝 代 /
起 迄 年 分 ( 公 元 ) / 備 注 黃帝軒轅氏 前2697~前2599
少昊金天氏 前2598~前2515
顓頊高陽氏 前2514~前2437
帝嚳高辛氏 前2436~前2367
帝摯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唐堯 前2357~前2258
虞舜 前2257~前2208
夏 前2207~前1766
商 前1765~前1122
周 前1121~前249 西周 前1121~前771 東周 前770~前249
秦前248~前207
漢 前206~220 西漢 前206~8 新莽 9~23 更始帝 23~25 東漢 25~220 公元25年,光武帝建年號
三國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吳 222~280 晉265~420 西晉 265~316 東晉 317~420
五胡十六國 前趙 304~329 劉淵國號漢,劉曜改為趙,史稱前趙 成漢/前蜀 304~347 後趙 319~350 前涼 324~376 前燕 337~370 前秦 351~394 後秦 384~417 後燕 384~409 西秦 385~431 後涼 386~403 南涼 397~414 南燕 398~410 西涼 400~420 北涼 401~439 夏 407~431 北燕 409~436 南北朝 宋 420~479 齊 479~502 梁 502~557 陳 557~589 北魏 386~534 東魏 534~550 西魏 535~556 北周 557~581 北齊 550~577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
後梁 907~923 後唐 923~936 後晉 936~946 後漢 947~950 後周 951~960 十國 吳 902~937 前蜀 907~925 吳越 907~978 楚 907~951 南漢 907~971 閩 909~945 南平/荊南 924~960 後蜀 934~965 南唐 937~975 北漢 951~979
宋 960~1279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遼 907~1125 建國於公元907年,國號契丹,916年始建年號,937年改國號為遼,983年復稱契丹,1066年仍稱遼
金 1115~1234 元
1206~1367 鐵木真於公元1206年建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大元,1279年滅南宋 西夏 1032~1227 明 1368~1644 公元1644年桂王被殺
清 1616~1911 建國於公元1616年,初稱後金,1636年始改國號為清,1644年入關

Ⅱ 中國歷史朝代什麼時候開始,到什麼時候結束

中國古代史從夏朝開始,到清朝結束。

中國先後經歷了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

歷史王朝簡記: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王朝就此完。

(2)歷史年代是什麼擴展閱讀: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開始,國祚276年。 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起,總計296年。從清兵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為268年。

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多爾袞率領清兵入關,至1659年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後又平定三藩之亂、統一台灣,逐步掌控全國。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間,中國的傳統社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成就。清初人口增殖,土地增墾,物產盈豐,邊境無事,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和社會生活相對繁榮穩定,綜合國力遠勝於漢唐。[8]鴉片戰爭後多遭列強入侵,主權和領土嚴重喪失。

中國人民也進行了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等近代化改革。1912年2月12日,袁世凱誘使清帝溥儀遜位,頒布了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

Ⅲ 歷史世紀和年代是怎麼轉換的

1、世紀轉化

一個世紀是一百年,通常是指連續的一百年,當用來計算日子時,世紀通常從可以被100整除的年代或此後一年開始,例如2000年或2001年。

第一世紀從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而20世紀則從公元1901年到公元2000年,因此2001年是21世紀的第一年。

2、年代轉化

每一個世紀頭十年,一般稱為某某世紀前葉。第二個十年,是10年代,第三個,是20年代,如此類推。。最後一個十年就是90年代。

(3)歷史年代是什麼擴展閱讀:

公元紀年,也稱公歷紀年,或基督紀年。它以相傳的耶穌基督誕生年即公元元年作為歷史算起,在中國這一年正好是西漢平帝元始元年。

在使用公元紀年時,應當指出的一點是:計算涉及跨公元前後的時間,與單純的計算公元前或公元後的時間有所不同。

即必須在計算出的時間總數上減去一年,如計算公元前841年到1949年之間有多少年,正確的計算是841+1949-1=2789年,可以把這種演算法歸納成一個簡單公式「前後相加再減一」。

這里之所以要減出一年是因為公元紀年不設公元0年,不能按照數學上的正負數的概念來計算跨公元前後的時間。

Ⅳ 中國歷史年代是什麼!

朝代歌
又稱:歷史朝代歌
其主要是方便記憶我國歷史上各個朝代的名稱的歌謠。其形式多為簡單易記、朗朗上口的兒歌,或順口溜。
歷史朝代歌多是配合著「歷史朝代年表」一同使用。

此處提供幾種不同版本的歷史朝代歌:
第一種(通俗版)
三皇五帝始,堯舜禹相傳。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完。

第二種(簡易版)
歌訣一
三皇五帝夏商周,歸秦及漢三國休。
晉終南北隋唐繼,五代宋元明清收。
歌訣二(香港中學生常用簡易版本)
黃虞夏商周,春秋戰國秦,
兩漢三國晉,晉後南北分,
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及民

第三種[香港版本]
第一首
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秦朝並六國,嬴政稱始皇。
楚漢鴻溝界,最後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互征伐,南朝篡位繁,
北隋滅南陳,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後則天皇,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後庄,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
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後被明亡,
明到崇幀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
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
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第二首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三首
夏、商、周,
春秋、戰國、秦。
西漢、新公元界線平帝分,
東漢、三國、西東晉,
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遼、金,
元、明、清。
民國壽命短,
社會主義氣象新。
以上約計四千二百春。
第四首
夏後殷商西東周,春秋戰國秦皇收,
西漢東漢魏蜀吳,西晉東晉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後稱雄。
宋齊梁陳是南朝,北魏齊周稱北朝。
北周滅齊傳於隋,隋又滅陳再統一。
隋滅唐興稱富強,五代十國各稱王。
契丹興起在北方,建號為遼入汴梁。
五代梁唐晉漢周,宋朝建國陳橋頭。
女真建金先滅遼,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興起國號元。
滅金滅宋歸一統,元朝統治九十年。
明代共傳十六君,滿洲初起號後金。
後金國號改為清,入關稱帝都北京。
人民覺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國立。
人民民主再勝利,齊心奔向共產國。

▲用口訣法記憶中國歷史朝代
盤古三皇五帝更,�
夏商周(西周、東周)秦兩漢(西漢、東漢)成,
蜀魏吳爭晉(西晉、東晉)南北(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
(註:三皇指伏羲、燧人、神農,五帝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
▲用口訣法記憶「五代十國」名稱�
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可記作:�
梁唐晉漢周,�
前邊都有後。�
十國——吳、南唐、吳越、楚、閩、南漢、荊南(又稱南平)、前蜀、後蜀、北漢,可記作:�
前後蜀,南北漢,�
南唐、南平曾為伴,�
吳越、吳、閩、楚十國,�
割據混戰中原亂。
▲用口訣法記憶南北朝國名
南朝:宋齊梁陳相交替。�
北朝:北魏分東西(東魏、西魏),北周滅北齊。
▲補充五胡十六國口訣:前後南三燕,西秦南涼鮮卑建;前西二涼和北燕,政權仍為漢族建;前趙北涼夏匈奴;前秦後涼漢(成漢)氐建;羯後趙,羌後秦,十六小國長混戰。

附: 中國歷史朝代簡表
朝代 起止年代 創建人 都 城
黃帝堯舜禹 約170萬-4000年前 黃帝堯|舜 /
夏朝 前2100-1600 啟 陽城
商朝 前1600-1100 湯 亳→殷
西周 前1100-771 武王 鎬
東周 前770-256 周平王 洛邑
春秋 前770-476 / 洛邑
戰國 前475-221 / /
秦朝 前221-206 秦始皇 咸陽
西漢 前202-公元8年 漢高祖 長安
新朝 8-23 王莽 長安
東漢 25-220 光武帝 洛陽
三國
魏 220-265 曹操 洛陽
蜀 221-263 劉備 成都
吳 229-280 孫權 建業
西晉 265-316 司馬炎 洛陽
東晉 317-420 司馬睿 建康
十六國 304-439 / /
南北朝 420-581 / /
隋朝 581-618 楊堅 大興
唐朝 618-907 唐高祖 長安
五代十國 907-960 / /
宋朝 北宋 960-1127 趙匡胤 開封
南宋 1127-1279 高宗 臨安
遼朝 916-1125 耶律阿寶機 上京
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 興慶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 中都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 大都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 南京→北京
清朝 1644-1911 努爾哈赤 北京

歷史大事記
原始社會
約170萬年前 元謀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
約80萬年前 藍田人生活在陝西藍田一帶
約20——70萬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帶
約18000年前 山頂洞人開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約5000——7000年前 河姆渡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約4000——5000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氏族公社
約4000多年前 傳說中的黃帝 堯 舜 禹時期
奴隸社會
夏(約公元前21世紀到約公元前16世紀)
約公元前21世紀 禹傳子啟 夏朝建立
商(約公元前16世紀到約公元前11世紀)
約公元前16世紀 商湯滅夏 商朝建立
約公元前14世紀 商王盤庚遷都殷
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771年)
約公元前11世紀 周武王滅商 西周開始
公元前841年 國人暴動 共和元年 我國歷史開始有明確紀年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鎬京 西周結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國學×參考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遷都洛邑 東周開始
封建社會
戰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開始變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統一 秦始皇確立郡縣制 統一貨幣 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陳勝 吳廣起義爆發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戰
公元前206年 劉邦攻入咸陽 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漢之爭
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漢建立
公元前138年 119年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奪取西漢政權 改國號新
17 18年 綠林赤眉起義爆發
東漢(25年到220年)
25年 東漢建立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倫改進造紙術
184年 張角領導黃巾起義
200年 官渡之戰
208年 赤壁之戰
三國(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國建立
221年 蜀國建立
222年 吳國建立
263年 魏滅蜀
265年 西晉建立 魏亡
西晉(265年到316年)
280年 西晉滅吳
316年 匈奴兵攻佔長安 西晉結束
東晉(317年到420年)
317年 東晉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戰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 南朝宋建立 南朝的開始
439年 北魏統一北方
485年 北魏實行均田制
494年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534年 北魏分裂東西
577年 北周滅北齊,北方統一
隋(581年到618年)
581年 隋朝建立,繼承北周 北朝結束
589年 隋統一南北方 南朝結束
605年 開始開通大運河
611年 隋末農民戰爭開始 山東長白山農民起義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 隋朝滅亡
627年——649年 貞觀之治
7世紀前期 松贊干布統一吐蕃
8世紀前期 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權 以渤海為號
同一時期 南詔首領皮羅閣合並六詔為南詔
8世紀中期 骨力裴羅統一回紇
713年——741年 開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亂
780年 實行兩稅法
875年——884年 唐末農民戰爭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後梁建立 唐亡 五代開始
916年 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政權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979年 北宋結束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
1005年 宋 遼澶淵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紀中期 畢晟發明活字印刷術
1069年 王安石變法 國學×參考
1115年 完顏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滅遼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滅北宋 南宋開始
1140年 宋 金郾城大戰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
1227年 蒙古滅西夏
1234年 蒙古滅金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國號元
1276年 元滅南宋
1351年 劉福通等領導紅巾軍大起義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 盟軍攻佔大都 元亡
明初 開始修建明長城
1405年——1433年 鄭和七次「下西洋」
1421年 明成祖遷都北京
明朝中後期 資本主義萌芽在江南開始出現
16世紀中期 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抗擊倭寇
1581年 實行一條鞭法
1616年 努爾哈赤建立後金
1628年 明末農民戰爭爆發
1636年 後金改國號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 農民軍攻佔北京 明亡
清(鴉片戰爭以前)(1644年到1840年)
1644年 清軍入關
1662年 鄭成功收復台灣
1684年 清朝設置台灣府
1685 1686年 雅克薩自衛反擊戰
1689年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1696年 昭莫多戰役
1727年 清朝設置駐藏大臣

18世紀中期 維吾爾貴族大和卓 小和卓發動叛亂
1771年 土爾扈特部重返祖國

初中需要掌握的朝代線索: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新-----東漢-----三國(魏\蜀\吳)-----兩晉(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北宋(遼\西夏)-----南宋(金)-----元-----明-----清

Ⅳ 歷史年代怎麼劃分

公元紀年法以耶穌誕生這一年為公元1年,向前則是公元前1年、前2年、前3年……前N年;向後是公元2年、3年……N年(見圖)。 100年為一個世紀: 公元1年-99年,是公元1世紀;公元前1年至前99年,是公元前1世紀; 公元100年-199年,是公元2世紀;公元前亦同。 …… 公元1990-1999,是公元20世紀;公元前亦同。 公元2000-2099,是公元21世紀;公無前亦同。 #所以:世紀總是比當時所處的百年多一位,如18XX年,為19世紀;19XX年,為20世紀;現在是20XX年,為21世紀。 10年為一個年代: 通常1-9這個年代稱為世紀初或初葉:如公元1-9年,稱為公元1世紀初或者1世紀初葉;公元1501-1509年,稱為16世紀初或16世紀初葉;公元1901-1909年,稱為20世紀初或20世紀初葉;現在處於公元2001-2009年,稱為21世紀初或21世紀初葉。 10-19,稱為一十年代,如1910-1919,稱為十九世紀一十年代。 20-29,稱為二十年代,如1920-1921,稱為十九世紀二十年代。 …… 90-99,稱為九十年代。 PS:年代並不是中國特有的稱法,英文中 in the 1990s 表示「在19世紀90年代」。

Ⅵ 中國歷史朝代的順序和時間是什麼

中國朝代順序表:

1、夏朝

2、商朝

3、周朝(西周、東周:春秋、 戰國)

4、秦朝

5、西楚

6、漢朝(西漢、新朝、玄漢、東漢)

7、三國(曹魏、蜀漢、東吳)

8、 晉朝(西晉、東晉、五胡十六國)

9、南朝(南朝:宋、齊、梁、陳)

10、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11、隋朝

12、唐朝

13、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

14、十國(南吳、前蜀、吳越、楚、閩、南漢、荊南、後蜀、南唐、北漢)

15、宋朝(北宋、南宋)

16、遼

17、西夏

18、金

19、元朝

20、明朝

21、清朝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歷史朝代

Ⅶ 中華歷史五千年朝代表是什麼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表:

1、夏朝:約公元前2029年-約公元前1559年,共計:471年。

2、商朝:約公元前1559年-約公元前1046年,共計:438年。

3、周朝:約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為西周、東周,東周又分為春秋、戰國,共計:867年。

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首稱皇帝,共計:16年。

5、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項羽,共計:5年。

6、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漢高祖劉邦,共計:210年。

7、新朝:公元8年臘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興帝王莽,共計:16年。

8、玄漢:公元23-25年,漢更始帝劉玄,共計:3年。

9、東漢:公元25-220年,漢光武帝劉秀,共計:196年。

10、三國:公元220-280年,魏、蜀、吳三足鼎立,共計:61年。

11、晉朝:公元265-420年,分為西晉(265-316年)、東晉(317-420年) ,共計:156年。

12、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計:170年。

13、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楊堅,共計:38年。

14、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淵,共計:290年。

15、五代:公元907-960年,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共計:54年。

16、十國:公元891-979年,共計:89年。

17、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計:320年。

18、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兒只斤·鐵木真,共計:98年。

19、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計:277年。

20、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共計:268年。

21、中華民國:公元1912年建立。

2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元1949年成立。

Ⅷ 歷史中世紀和年代怎麼算,比如19世紀80年代到底是幾年

19世紀80年代指的就是1880-1890年。

世紀,指計算年代的單位。

一個世紀是一百年,通常是指連續的一百年。

世紀是一個時間段的概念,而不是一個時間節點。

第1世紀就是1-100年間這個時間段,所以第19世紀指的是1801-1900年這個時間段。

年代,將一個世紀以連續的十年為階段進行劃分的叫法,通常適用於用公元紀年。每一世紀中從「……十」到「……九」的十年,如1990~1999是20世紀90年代。

(8)歷史年代是什麼擴展閱讀:

當用來計算日子時,世紀通常從可以被100整除的年代或此後一年開始,例如2000年或2001年。

這種奇數的紀年法來自於耶穌紀元後,其中的1年通常表示「吾主之年」(year of our lord),因此第一世紀從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而20世紀則從公元1901年到公元2000年,因此2001年是21世紀的第一年。

先期定義與世紀劃分方法相同,即每個世紀每十年為一段,第幾個十年即為第幾個十年代,首年為年代之首。

此種並無一十年代和十十年代,而以世紀初和世紀末表示,比如1901~1910是20世紀初,1911~1920年是20世紀20年代,1981~1990是20世紀90年代,1991~2000是20世紀末。

此種定義在近十幾年因不便捷很少應用,而採用容易理解美式的80s,90s這種方式,即將1980~1989定為80年代,1990~1999定為90年代。

Ⅸ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是什麼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是:夏商周秦漢,魏晉南北隋,唐宋元明清。

中國古代政權的最高統治權力者皆是王或皇帝,由家族世襲相承構成的「家天下」的政權稱之為「朝」或「朝廷」。此等由世襲王族所建構的政權更替構成了中國朝代。

東漢末年之前,只有被視為正統之天下共主才敢稱朝。而不是隨便一個國號、政權都可以稱「朝」,非正統割據的稱為「國」。

早期經濟發展:

隋唐五代時期,經濟繁榮、科技發展,文化影響廣泛。武周時期,因「大周萬國頌德天樞」的營建而使國際地位達到頂峰。遼宋夏金元時期,多元文化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時,經濟取得發展,明末江南地區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Ⅹ 歷史的年代怎麼計算

千紀、世紀、年代問題 一 歷史學是一門以時、空為維度的科學。談及任何歷史事件、事物、人物等等,都要界定它的時間段落和空間范圍。歷史的空間范圍這里不去說它。歷史的時間段落則以年為本位度量單位。年也是社會生活的元單位。時間是運動的速度,空間是運動的范圍。年便是地球環繞太陽一周的時間。比年小的時間單位有季、月、旬、周、日、時、分等。地球斜著身子沿橢圓軌道繞太陽運 轉帶來了季節的變化。月最初是月亮環繞地球一周的時間,圓缺盈虛一次的周期。公歷的月由此發展而來,但已有所不同。日是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周又稱星期,最初與月相變化有關,恰為月亮圓缺一次1//4。以上的年、季、月、周、日都以天體運動為基準。旬、時分、秒的發明是為了精細地劃分時間段落和工作生活方便。時、分秒按照24進位和60進位嵌入日內,分秒不差。周 與年、月之間則不求除盡,讓它周而復始。如一年有52周多。這方面的匹配協調問題已解決得比較圓滿。 在史學界和社會生活方面,比年更大的度量單位有年代、世紀、千紀、萬年等,其中前三者比較常用。但在它們與年的匹配協調中,問題尚未完全解決。其原因在於它們並不是以天體運動或別的什麼運動為基準,而是人為規定,約定俗成。於是可以這樣約定,也可以那樣俗成。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參予和認同。 二 現在通用的公歷紀年已有一千幾百年的歷史。4世紀的希臘人、基督教史家攸西比烏斯(Eusebius,260-340)採用了統一的綜合編年法。6世紀的西班牙神學家伊西多爾(Isidore,560-636)在攸氏的基礎上提出了基督紀年法,即現行的公歷,它的起點是公元1年(A、D、I)。這個紀年及其起點也是主觀規定,習慣成自然的,並沒以運動或自然界的某一重大事件為基準。8世紀時英國教會史家比德(Bede,673-735)首先按公元紀年推算公元前的年數,依次定為公元前1年,公元前2年(……Ⅲ、Ⅱ、Ⅰ B、C)等等。比德的推算沒有在公元前後之間定出一個公元零的[當時歐洲通用的羅馬數字無零(0)的形式],為後來的分歧和爭議埋下了病根。比德以後基督紀年法隨基督教勢力的擴展而得到越來越 廣泛的使用,我國也在辛亥革命後改行公元紀年。 16世紀時,為了將紀年序列劃分為比年大比千年小的年數段,採用了「世紀」一詞來表示100年的年數段。最早的應用是教會史家編纂的教會史《馬格德堡世紀》。基督教自來有千年王國、千的慶典的教義和說法。現代我國史學界引進後往往模仿世紀譯成「千紀」,其中有代表性、影響最大的是三聯書店出版的蘇聯科學院的鴻篇巨制《世界通史》十卷二十冊。也有的學者把幾千紀稱為「第幾千年紀」。我覺得那樣就比前者多了兩個字,沒「幾千紀」好。因為語言詞彙的發展規律便是在准確豐富的基礎上力求簡扼。 20世紀又出現了「年代」一詞,指十年這個時段。但「80年代」英語說eighties,「20世紀70年代」一般簡寫成1970s或1970』s,余類推。俄語則另有寫法……至此便形成了十年為一年代 ,十個年代為一世紀,十個世紀為一千紀的三年進位序列和比年大的三大時間度量單位。 從數學上講,世紀的紀年有從0至99和從1至100兩種演算法。公元前的世紀既可以從公元前1年至前100年為前1世紀,前101年至前200年為前2世紀;也可以從公元前1年至前99年為前1世紀,前100年至前199年為前2世紀…… 不過公元前的事比較遙遠,相對不太重要,分歧爭議也不大,這里也就不去談這兩種劃分法的利弊得失了。我想,公元前的世紀不妨可統一為公元前1年至前100年為前1世紀,公元前101年至前200年為前2世紀,余類推。如果硬要更精確,也可以把公元前200年、100年這樣的年份稱為公元前3、2世紀之交的一年,前2、1世紀之交的一年。需要注意的是,公元前某世紀上半葉、下半葉的時段恰與公元後相反。例如公元前12世紀上半葉指公元前1200年至前1149年,公元前1世紀下半葉指公元前50年至前1年。 在世界古代史中,公元前幾千紀的初期、上半期、中期、下半期、晚期的廉潔比較普遍。公元前一千紀指公元前1年至前1000年,公元前二(兩)千紀指公元前1001年至前2000年,余類推。當然也可以把前3000年、前2000年這樣的年份作為兩個千紀相交的一年。我想公元前20、19兩個世紀似可視為公元前兩千紀初期;公元前20-16五個世紀應統一視為公元前二千紀上半期;公元前17-13五個世紀似可視為公元前兩千紀中期;公元前15-11五個世紀應統一視為前兩千紀下半期;公元前12、11兩個世紀似可視為公元前兩千紀晚期。 三 公元後的事情離現實較近,紀年逐漸細致化。千紀雖在世界史中也有時用到,但總的說來用得較少。常用的是世紀和年代。世紀本有從1到100和從0到99兩種計演算法,它們各有利弊,各有道理。這主要是個約定俗成,習慣成自然的問題。加上無公元零年,事情就有點復雜。我想公元後的世紀就姑且定為從0到99為一個世紀。這樣可避免1800年、1900年、2000年等年份無法納入某個年代的麻煩。因為一個年份應屬於某個年代,一個年代應屬於某個世紀。年不應跨年代、跨世紀。如果把公元後的世紀定為從1到100,則2001年便是21世紀的開端,而1990-1999年又已統一為20世紀90年代,那樣2000年便無年代可歸屬。把世紀定為從0到99還適應了許多人想早點跨入下個世紀下個千紀的願望。因為21世紀還是公元三千紀的第一個世紀。當然這樣一來公元1世紀便只能是從公元1年到99年。作為一個特例,公元1世紀便只有99年,留下了一點遺憾。以此類推,公元1800年至1899年為19世紀,1900年至1999年為20世紀,2000年至2099年為21世紀。21世紀和22世紀構成公元3千紀初期。 特別是要注意的是,在計算跨公元前後的時段問題時,要減去一年即沒有的公元零年,不可疏忽。例如,1989年我國曾隆重紀念孔子誕辰2540周年。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1989+551=2540。但因無公元零年;得減去一年。所以本應在1990年紀念孔子誕辰2540周年。 四 本世紀以來生活節奏進一步加快,因而出現了「年代」。它指一個世紀的1/10,表示10年這個年數段。從數學上講,年代的紀年也有從0到9和從1到10兩種計演算法。《辭海》1970年版「世紀」條說,亦有主張1971-1980年為20世紀70年代者;1989年版說亦有主張1981-1990年為20世紀80年代者。我覺得年代應統一為從0 到9。例如20世紀20年代指1920年至1929年,20世紀90年代指1990年至1999年。如此劃分的原因在於,這樣一來,「幾」十年代中的每一年在十位上都有這個「幾」,比較方便。例如1970-1979年為70年代,其中的每一年在十位上都有七。還有,這樣外語也便於縮寫,如將80年代簡寫為1980s等。如果年代從1到10,英、俄 語等未見得能縮寫。因為那樣的劃分最後一年要進為1990。不過20年代以前的兩個年代尚無統一名稱或叫法(這也旁證了「年代」啟用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先不必忙著去補稱它們,本世紀初的兩個十年卻迫切需要定名。我認為,2010年至2019年應稱為21世紀「二十年代」。這樣與二十年代、三十年代的叫法吻合、協調。一十年代的每一年在十位上都有個「-」(10-19)。2000年至2009年的年代稱謂要費斟酌一些。漢語和外語都可以說「某世紀第一個十年」(the first clecade of a certain century)。但這樣說又不簡扼,難以被全社會普遍接受並流行開來。當然外語的局面簡寫形式仍可為2000s或2000』 s,不進外語的簡寫與口說不求一致,前已述及。如操英語的民族現在也在The Zips 、The Naughts、The Zilches、The Oh-Ohs之間徘徊。漢語的書面形式和口頭表述則應一致。我想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可稱為零十年代、頭十年代、初十年代、元十年代等。在上述幾個選擇中,我認為零十年代最為科學,具有前途。一因其中每一年在十位上都有零(00-09),二因它與一十年代、二十年代等匹配。三因 (在數軸上)1以前的(自然)數是0。當然,最初叫零十年代有點拗口,不大習慣。但在生活中零作為詞素其使用已較為廣泛,漸為人們接受了。例如零點等於午夜24點,現在人們更愛說零點正(整)、零點15分,而不大愛說24點正(整)、24點15分。氣溫表上的零度人們則只能說零度,並在此基礎上說零上幾度,零下幾度。這樣的話,本世紀初的第一、第二個十年也就可以簡稱 為20世紀零十年代、一十年代了。自然,如果群眾更樂意接受頭十年代、初十年代、元十年代的廉潔也未嘗不可。不覺 有一個簡寫問題。二十年代、三十年代等的書面形式現在也可以並經常用阿拉伯數字簡寫為20年代、30年代等。以此類推 ,我們也可將一十年代、零十年代簡寫為10年代、00年代;但仍讀作用中文書寫的年代,而不讀作零零年代、一零年代。

閱讀全文

與歷史年代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