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哈尼族有多久歷史

哈尼族有多久歷史

發布時間:2022-01-26 06:24:26

⑴ 【歷史】雲南省有多少人是哈尼族

哈尼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民族,哈尼族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區,包括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哈尼族見於漢文史籍的名稱,有「和夷(蠻)」、「和泥」、「窩泥」、「阿泥」、「哈泥」等。自稱多達30餘種,如「哈尼」、「僾尼」、「碧約」、「卡多」、「豪尼」、「白宏」、「布都」、「多尼」、「葉車」、「阿木」等等

⑵ 哈尼族的由來

雲南的十八怪,哈尼族哈尼族,中國少數民族之一。現有人口1253952人。主要聚居在滇南紅河和瀾滄江之間的元江、墨江、綠春、金平、江城等縣,思茅、西雙版納、瀾滄等市、州、縣也有分布。主要從事農業,善開梯田。
哈尼族見於漢文史籍的名稱,有「和夷(蠻)」、「和泥」、「窩泥」、「阿泥」、「哈泥」等。自稱多達30餘種,如「哈尼」、「僾尼」、「碧約」、「卡多」、「豪尼」、「白宏」、「布都」、「多尼」、「葉車」、「阿木」等等。

哈尼族有自己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內部可分哈(尼)僾(尼)、碧(約)卡(多)、豪(尼)白(宏)三種方言和若干土語。哈尼族原無文字,20世紀50年代為其創制了一套拼音文字,今仍在試行中。

哈尼族大多居住在海拔800至2500米的山區,主要從事農業,梯田稻作文化尤為發達。墨江的紫膠,產量居全國之冠。西雙版納僾尼人居住的南糯山,是飲譽中外的普洱茶主產地之一。逶迤連綿的哀牢山,有茫茫的原始森林和許多受國家保護的珍禽異獸。紅河自治州個舊市,是聞名我國的「錫都」。

哈尼族認為萬物皆有靈,人死魂不滅,於是盛行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有豐富的口頭文學、民間舞蹈。男女老少都喜歡隨身攜帶巴烏、笛子等樂器。以農歷十月為歲首,傳統節日主要是「扎勒特」(十月年,即新年)和「矻扎扎」(五月節)。

在起伏連亘的哀牢群山中,一座座幾十級、上百級的梯田,從山腳順著坡勢蜿蜒向上伸展,層層疊疊,直通茫茫雲海,蔚為壯觀。

千百年來,面對高山峽谷的生存空間,哈尼人民創造、總結出一套墾種梯田的豐富經驗。他們根據不同的地形、土質修堤築埂,利用「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自然條件,把終年不斷的山泉溪澗,通過水筧溝渠引進梯田。到了初春,形狀各異的大小梯田盛滿清泉,在明媚的陽光下,山風微吹,波光粼粼;三四月間,層層梯田青翠欲滴,宛如一塊塊綠色壁毯;夏末秋初,稻穀成熟,放眼望去,一片金黃。這簡直就是一幅變化奇巧、簡朴秀美的水墨畫。

哀牢山哈尼族有句俗話:梯田是小夥子的臉。小夥子美不美,主要看他造田做得怎麼樣,若是他築埂、鏟堤、犁耙田樣樣來得,就會得到大家的稱贊,並贏得姑娘的愛慕。姑娘美不美,關鍵要看她在梯田裡做的活計好不好。

梯田是哈尼族重要的衣食之源,因此,他們對水特別珍惜。為了不誤農時,自古以來就有「刻木定水」的民約:根據一股山泉所能灌溉的面積,人們友好協商,擬定每塊田應得的水量,按水流流經田地的先後順序,在水溝與田塊的入水口處設一橫木,並在橫木上將那塊田應得的水量刻定位置,讓水自行流進田裡。

哈尼族家家戶戶還習慣在梯田裡養魚。陽春三月栽過稻秧後,人們投入魚苗,任其自然生長。深秋時節,在收割稻穀的同時,一籮籮鮮魚便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餚。

水牛是耕種梯田的得力助手,所以哈尼族的敬牛習俗經久不衰。母牛生下牛犢,全家即上山覓割嫩草喂它,有的還加喂肥肉和紅糖水;如遇冷天,不惜用舊衣服、棉絮為之包裹禦寒。牛犢生下的第三天清晨,主人家將蒸好的一大甑子糯米飯放在牛廄前,按家中人口和水牛母子數字,捏制如碗大的若干飯團,給牛各喂一團後,家人分取一團就地食用。此俗意味著人、牛地位平等。

⑶ 哈尼族是什麼時候被確認的

哈尼族有多種自稱,以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碧約、白宏(或白泥)等六個自稱單位人數較多;另外還有鍋銼、哦怒、阿木、多泥、卡別、海尼等自稱單位。本民族內部各自稱單位之間的互稱和其他民族對哈尼族的稱謂也不一致。如元陽的哈尼互稱糯比、各和等;雅尼互稱覺圍、覺交,漢人又稱其為僾尼;稱豪尼為布都、稱哦怒為西摩洛等。見於漢文史籍中的歷史名稱有和夷、和蠻、和泥、禾泥、窩泥、倭泥、俄泥、哈尼、斡泥、阿木、糯比、路弼、卡惰、畢約、惰塔等。其中的大部分,均與目前的自稱和互稱相同或相近。�

哈尼族的自稱和歷史名稱雖多,但其音義基本一致。主要的自稱哈尼、豪泥、和泥、其哈、豪、黑、和都從、「和」音,其主均為「和人」。歷史名稱和夷、和蠻、和泥、禾泥、窩泥、斡泥、俄泥、阿泥、哈尼、羅緬(自稱和泥)、糯比(自稱哈尼)等,其禾、窩、斡、俄、阿、哈亦從「和」音,含義仍為「和人」。可以說,哈尼族兩千多年來,基本上就具有一個一名稱「和人」。解放後,根據本民族大多數人的意見,以人數最多的自稱「哈尼」為本族統一的名稱。�

據史籍記載,公元前三世紀活動於大渡河以南的「和夷」部落,可以就是今天哈尼族的先民。「和夷」大約是古羌人南遷的分支。從公元四世紀到公元八世紀,又有部分向西遷移到元江以西達瀾滄江地區。在唐人文獻里,哈尼族的先民被稱為「和蠻」。「南詔」、「大理」政權建立後,其東部的「三十七蠻部」中,「官桂思陀部」、「伴溪落恐部」、「鐵容甸部」等,都在今天哈尼族聚居的紅河地區古羌人群原游牧於青藏高原,公元前3世紀,秦王朝大規模征服鄰近部落。於是,原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古羌人部落流散各地。其中一部分群體逐漸往南遷移,散布到今日西南滇西北、滇東北廣大區,號稱「和夷」。「和夷」便是古羌人南遷的分支,這雖不是指具體民族,無疑當包括哈尼族先民在內,以至成為哈尼族最早見於史載的稱謂。

⑷ 哈尼族是怎樣起源的

哈尼族有多種自稱,以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碧約、白宏(或白泥)等六個自稱單位人數較多;另外還有鍋銼、哦怒、阿木、多泥、卡別、海尼等自稱單位。本民族內部各自稱單位之間的互稱和其他民族對哈尼族的稱謂也不一致。如元陽的哈尼互稱糯比、各和等;雅尼互稱覺圍、覺交,漢人又稱其為僾尼;稱豪尼為布都、稱哦怒為西摩洛等。見於漢文史籍中的歷史名稱有和夷、和蠻、和泥、禾泥、窩泥、倭泥、俄泥、哈尼、斡泥、阿木、糯比、路弼、卡惰、畢約、惰塔等。其中的大部分,均與目前的自稱和互稱相同或相近。�

哈尼族的自稱和歷史名稱雖多,但其音義基本一致。主要的自稱哈尼、豪泥、和泥、其哈、豪、黑、和都從、「和」音,其主均為「和人」。歷史名稱和夷、和蠻、和泥、禾泥、窩泥、斡泥、俄泥、阿泥、哈尼、羅緬(自稱和泥)、糯比(自稱哈尼)等,其禾、窩、斡、俄、阿、哈亦從「和」音,含義仍為「和人」。可以說,哈尼族兩千多年來,基本上就具有一個一名稱「和人」。解放後,根據本民族大多數人的意見,以人數最多的自稱「哈尼」為本族統一的名稱。�

據史籍記載,公元前三世紀活動於大渡河以南的「和夷」部落,可以就是今天哈尼族的先民。「和夷」大約是古羌人南遷的分支。從公元四世紀到公元八世紀,又有部分向西遷移到元江以西達瀾滄江地區。在唐人文獻里,哈尼族的先民被稱為「和蠻」。「南詔」、「大理」政權建立後,其東部的「三十七蠻部」中,「官桂思陀部」、「伴溪落恐部」、「鐵容甸部」等,都在今天哈尼族聚居的紅河地區古羌人群原游牧於青藏高原,公元前3世紀,秦王朝大規模征服鄰近部落。於是,原居住在青藏高原的古羌人部落流散各地。其中一部分群體逐漸往南遷移,散布到今日西南滇西北、滇東北廣大區,號稱「和夷」。「和夷」便是古羌人南遷的分支,這雖不是指具體民族,無疑當包括哈尼族先民在內,以至成為哈尼族最早見於史載的稱謂。

⑸ 哈尼族歷史來源

哈尼族的歷史淵源,民族學和歷史學界大致有四種觀點:①東來說;②兩向族源多種文化融合說;③紅河兩岸土著說;④「氏羌系統」南遷說。東來說以滇南地區部分哈尼族採用父子連名譜系追根溯源到南京應天府柳樹灣,或山西、河南、江西、貴州等地。並以此為依據,認為哈尼族與漢族的淵源同出一轍。兩向族源多種文化融合說認為今天從事山居農耕的哈尼族是「由青藏高原南下的北方游牧部落與雲南高原北上的南方稻作民族——夷越融合而成的新型稻作農耕民族」。就族源論,「當是雙向的、復合的,即南方土著民族與北方游牧民族的交匯與融合」。就文化論,是一種「南方夷越海濱文化與北方游牧部落的高原文化的化合體。」(史軍超《哈尼族與「氏羌系統」》,載雲南《民族文化》1987年第5期)。紅河兩岸土著說以出土文物為證據,認為哈尼族系紅河地區的土著,與西北高原民族毫不相關。(孫官生《論紅河流域是早期人類發展的重要區域之一》,載《紅河文物》1986年第3期。)「氏羌系統」南遷說是比較流行的觀點。它認為哈尼族同今天雲南省境內十幾個彝語支系的民族一道,其主流均同源於古代氏羌部落族群。據《史記》、《漢書》、《後漢書》等史籍記載,氏羌族群原游牧於青、甘、藏高原。秦獻公時期(公元前384-362年),秦朝勢力迅速擴大,大肆進行征服鄰近部落侵擾的活動,氏羌族群被迫流遷各地。在遷徙中,南遷的羌人不斷繁衍,形成耗牛種和越嶲羌、白馬種、廣漢羌等若幹部落,活動於今川西南、滇西北、滇東北的廣大地區。史學家將這些南遷的羌人遺裔統稱為「和夷」。和夷名稱雖不單指一個民族,但無疑包括哈尼族先民在內。這一記載,與哀牢山區哈尼族的民間傳說基本一致。相傳哈尼族的祖先,曾游牧於遙遠的北方一個名叫「努瑪阿美」的地方,爾後逐漸南遷,居住在「谷哈」和「轟阿」(指滇池、洱海沿岸)廣大地區,與「昆明種人」相互交錯雜居。後因遭異族侵擾,分兩條路線往南遷徙:一條即早先「和夷」自川西南遷經滇池昆明一帶,再經南遷至滇東南的六詔山區;一條自滇西北遷經大理湖濱平壩,然後分別南下到今哀牢山、無量山區的景東、景谷、鎮沅、新平至石屏、建水、蒙自、開遠,繼而至元江、墨江、紅河、元陽、綠春、江城及西雙版納等地。 隋唐時期,哈尼族與彝族的先民同被稱為「烏蠻」。唐初,哈尼族開始從烏蠻中逐漸分化,散布於哀牢山、無量山廣大地區的哈尼族被稱為「和泥」。滇東南六詔山出現的「和蠻」部落,曾多次向唐朝貢方物,開始了與中原政治經濟的聯系。南詔崛起後,各地哈尼族直接隸屬於南詔,與滇東北、滇南彝族一起,被統稱為37部蠻。其中的因遠(元江)、思陀(紅河)、溪處(元陽、金平)、落恐(綠春)、維摩(丘北、瀘西、廣南)、強現(文山、硯山、西疇)等7部均大部分為哈尼族,處於南詔奴隸制政權的統治下。10世紀中葉,南詔通海節度使段思平率37部蠻,會盟於石城(曲靖),直驅洱海,於937年摧毀了楊氏的「大義寧國」奴隸制政權,在雲南建立了大理段氏封建領主政權。哈尼族各部落,因得到大理國段氏的分封,開始建立領主制度。六詔山區各部哈尼族,以強現部最為強盛。其領主龍海基「素為諸夷所服」(見《新纂雲南通志》卷一七四,《土司考·開化府》。),統一了各部大小領主。宋皇祐時,因向導宋將楊文廣過境有功,受宋王朝令世領六詔山區,世代為滇東南最高領主。滇東南哈尼族便與中原有了密切的聯系。 13世紀中葉,元朝滅大理段氏政權,統一諸部,設雲南行省。元憲宗六年(1256年)立阿萬戶府(至元十三年改為臨安府),轄今紅河州大部、文山州一部。龍海基九世龍健能曾一度被授為阿萬戶府總管,加強了與內地的聯系。哀牢山區各部哈尼族,從10世紀中葉進入封建領主社會。1256年後,元朝設置元江萬戶府,思陀設置和泥路,落恐、溪處分別設置正副萬戶府等統治機構,以哈尼族首領為土官分別直隸於雲南行省。後又將元江萬戶府改為元江軍民管府和元江路,統轄哀牢山地區哈尼族各部,加強了直接統治。 明初,明軍征雲南,龍海基16世孫龍者寧迎明反元,使得明軍直搗梁王府,迅速摧毀了元朝在雲南的最後統治,改雲南行中書省為雲南布政使司。在哀牢山哈尼族地區,成立各部長官司,多由哈尼族土官充任。各地哈尼族土官與中原皇朝的關系更為親近。思陀遮比、溪處自恩、落恐他有、瓦渣阿英等土官,分別接受明皇朝所賜李、趙、陳、錢等漢姓。明初,在雲南實行軍屯、民屯、興修水利,發展生產。不少漢族進入哈尼族地區,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促進了哈尼族社會的經濟發展,使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當時的六詔山「土田多美,稼穡易豐」(乾隆《開化府志》卷九,「風俗種人」條)。14世紀中葉以後,新平、元江、墨江、普洱、鎮沅一帶的哈尼族逐步向封建地主制經濟過渡。 明末農民起義軍殘部李定國,在哈尼族等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在雲南建立了抗清根據地。清兵進逼雲南以後,哈尼族頭人龍韜等聯合六詔山、哀牢山區哈尼族等各族人民,推舉寧州(華寧)土官祿昌賢為首領,於1665年舉行了席捲整個滇中南的反清大起義。起義失敗後,清政府就此廢除六詔山區各土官領地,實行改土歸流,分屬開化、廣西兩府,從此結束了哈尼族龍氏在滇東南近500年的統治。哈尼族居民逐漸與其他民族融合,有的則遷至紅河南岸哀牢山區。至此,滇東南六詔山區哈尼族基本絕跡。與此同時,清政府在哀牢山區也推行改土歸流政策,廢除因遠羅必甸長官司,屬元江州管轄;改馬龍他郎甸長官司、鈕兀長官司為他郎廳(墨江),隸屬普洱府。思陀、溪處、落恐等各土司仍舊不變,繼續實行土司制度。(雲南省歷史研究所編著:《雲南少數民族》,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2-86頁。)1817年,紅河南岸宗哈(今元陽縣攀枝花鄉)新興地主高羅衣聚眾700多人起義,自封「窩泥王」。起義軍曾一度攻克麻栗寨、新街、芭蕉嶺、逢春嶺、溪處、瓦渣等土司領地,給土司領主以沉重打擊。起義失敗後,高羅衣被俘身亡。1853年秋,哀牢山中段鎮沅、墨江、新平等地各民族在田四浪(本名田以政,墨江哈尼族卡多人)領導下,聚眾3000多人起義,一度攻佔鎮沅縣全境和西南部哀牢山區。 1856年,起義軍與李文學率領的農民起義軍結盟,田四浪被推舉為「夷家兵馬副元帥」,分領哀牢山中、下段農民起義軍。起義軍一度攻佔了許多地方,有力地打擊了封建領主和清王朝的黑暗統治。1870年12月,田四浪被俘,於次年被清兵殺害。 1917年,金平猛丁土司區管轄下芭蕉河的苗族人民在女「苗王」馬勃邁的帶領下發動起義。元陽縣多沙寨女青年盧梅貝一馬當先,率領當地哈尼族義軍英勇作戰,被「苗王」封為大將。年底,義軍匯集於茅山,推舉盧梅貝為聯軍統帥,分路掃盪各地土司勢力,多次給官軍以沉重打擊。1920年春,義軍戰敗於馬鹿塘——茅山一帶,盧梅貝在群眾的掩護下倖免於難。哈尼人民贊揚她為各族人民英勇斗爭的精神,尊稱她為「多沙阿波」(意為多沙寨的「阿爺」)。

⑹ 哈尼族的「六月年」,有什麼歷史來源和文化特色

哈尼族的六月年是有一個神話傳說的,哈尼族的人們開荒進行耕作,野獸的生活環境被打擾了,所以野獸狀告哈尼族人。在六月年這個節日里,哈尼族的人們會在廣場上進行一個叫做“打磨秋”的活動,為了讓自己不再生活得那麼痛苦,也為了報答那位幫助自己的天神,他們把這一傳統習俗一直繼承下去並弘揚開來。


03、成為民族文化以後,是每年都舉行的活動

隨著時間的發展,這項活動逐漸成為了哈尼族的特色文化。人們在六月的時候,會穿上五顏六色的美麗服裝,來到廣場上進行打磨秋。這項活動其實和我們玩的蹺蹺板類似,但是更具有觀賞性也更富有文化意義。往往由族裡的一些老人開場,之後其他人就可以和自己的朋友兩個人一起玩了。很多哈尼族人都會在這個節日上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⑺ 哈尼族的歷史

對哈尼族的歷史淵源,民族學和歷史學界大致有四種觀點:①東來說;②兩向族源多種文化融合說;③紅河兩岸土著說;④「氏羌系統」南遷說。東來說以滇南地區部分哈尼族採用父子連名譜系追根溯源到南京應天府柳樹灣,或山西、河南、江西、貴州等地。並以此為依據,認為哈尼族與漢族的淵源同出一轍。兩向族源多種文化融合說認為今天從事山居農耕的哈尼族是「由青藏高原南下的北方游牧部落與雲南高原北上的南方稻作民族——夷越融合而成的新型稻作農耕民族」。就族源論,「當是雙向的、復合的,即南方土著民族與北方游牧民族的交匯與融合」。就文化論,是一種「南方夷越海濱文化與北方游牧部落的高原文化的化合體。」(史軍超《哈尼族與「氏羌系統」》,載雲南《民族文化》1987年第5期)。紅河兩岸土著說以出土文物為證據,認為哈尼族系紅河地區的土著,與西北高原民族毫不相關。(孫官生《論紅河流域是早期人類發展的重要區域之一》,載《紅河文物》1986年第3期。)「氏羌系統」南遷說是比較流行的觀點。它認為哈尼族同今天雲南省境內十幾個彝語支系的民族一道,其主流均同源於古代氏羌部落族群。據《史記》、《漢書》、《後漢書》等史籍記載,氏羌族群原游牧於青、甘、藏高原。秦獻公時期(公元前384-362年),秦朝勢力迅速擴大,大肆進行征服鄰近部落侵擾的活動,氏羌族群被迫流遷各地。在遷徙中,南遷的羌人不斷繁衍,形成耗牛種和越嶲羌、白馬種、廣漢羌等若幹部落,活動於今川西南、滇西北、滇東北的廣大地區。史學家將這些南遷的羌人遺裔統稱為「和夷」。和夷名稱雖不單指一個民族,但無疑包括哈尼族先民在內。這一記載,與哀牢山區哈尼族的民間傳說基本一致。相傳哈尼族的祖先,曾游牧於遙遠的北方一個名叫「努瑪阿美」的地方,爾後逐漸南遷,居住在「谷哈」和「轟阿」(指滇池、洱海沿岸)廣大地區,與「昆明種人」相互交錯雜居。後因遭異族侵擾,分兩條路線往南遷徙:一條即早先「和夷」自川西南遷經滇池昆明一帶,再經南遷至滇東南的六詔山區;一條自滇西北遷經大理湖濱平壩,然後分別南下到今哀牢山、無量山區的景東、景谷、鎮沅、新平至石屏、建水、蒙自、開遠,繼而至元江、墨江、紅河、元陽、綠春、江城及西雙版納等地。

隋唐時期,哈尼族與彝族的先民同被稱為「烏蠻」。唐初,哈尼族開始從烏蠻中逐漸分化,散布於哀牢山、無量山廣大地區的哈尼族被稱為「和泥」。滇東南六詔山出現的「和蠻」部落,曾多次向唐朝貢方物,開始了與中原政治經濟的聯系。南詔崛起後,各地哈尼族直接隸屬於南詔,與滇東北、滇南彝族一起,被統稱為37部蠻。其中的因遠(元江)、思陀(紅河)、溪處(元陽、金平)、落恐(綠春)、維摩(丘北、瀘西、廣南)、強現(文山、硯山、西疇)等7部均大部分為哈尼族,處於南詔奴隸制政權的統治下。10世紀中葉,南詔通海節度使段思平率37部蠻,會盟於石城(曲靖),直驅洱海,於937年摧毀了楊氏的「大義寧國」奴隸制政權,在雲南建立了大理段氏封建領主政權。哈尼族各部落,因得到大理國段氏的分封,開始建立領主制度。六詔山區各部哈尼族,以強現部最為強盛。其領主龍海基「素為諸夷所服」(見《新纂雲南通志》卷一七四,《土司考·開化府》。),統一了各部大小領主。宋皇祐時,因向導宋將楊文廣過境有功,受宋王朝令世領六詔山區,世代為滇東南最高領主。滇東南哈尼族便與中原有了密切的聯系。

13世紀中葉,元朝滅大理段氏政權,統一諸部,設雲南行省。元憲宗六年(1256年)立阿萬戶府(至元十三年改為臨安府),轄今紅河州大部、文山州一部。龍海基九世龍健能曾一度被授為阿萬戶府總管,加強了與內地的聯系。哀牢山區各部哈尼族,從10世紀中葉進入封建領主社會。1256年後,元朝設置元江萬戶府,思陀設置和泥路,落恐、溪處分別設置正副萬戶府等統治機構,以哈尼族首領為土官分別直隸於雲南行省。後又將元江萬戶府改為元江軍民管府和元江路,統轄哀牢山地區哈尼族各部,加強了直接統治。

明初,明軍征雲南,龍海基16世孫龍者寧迎明反元,使得明軍直搗梁王府,迅速摧毀了元朝在雲南的最後統治,改雲南行中書省為雲南布政使司。在哀牢山哈尼族地區,成立各部長官司,多由哈尼族土官充任。各地哈尼族土官與中原皇朝的關系更為親近。思陀遮比、溪處自恩、落恐他有、瓦渣阿英等土官,分別接受明皇朝所賜李、趙、陳、錢等漢姓。明初,在雲南實行軍屯、民屯、興修水利,發展生產。不少漢族進入哈尼族地區,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促進了哈尼族社會的經濟發展,使經濟結構發生了變化。當時的六詔山「土田多美,稼穡易豐」(乾隆《開化府志》卷九,「風俗種人」條)。14世紀中葉以後,新平、元江、墨江、普洱、鎮沅一帶的哈尼族逐步向封建地主制經濟過渡。

明末農民起義軍殘部李定國,在哈尼族等各族人民的支持下,在雲南建立了抗清根據地。清兵進逼雲南以後,哈尼族頭人龍韜等聯合六詔山、哀牢山區哈尼族等各族人民,推舉寧州(華寧)土官祿昌賢為首領,於1665年舉行了席捲整個滇中南的反清大起義。起義失敗後,清政府就此廢除六詔山區各土官領地,實行改土歸流,分屬開化、廣西兩府,從此結束了哈尼族龍氏在滇東南近500年的統治。哈尼族居民逐漸與其他民族融合,有的則遷至紅河南岸哀牢山區。至此,滇東南六詔山區哈尼族基本絕跡。與此同時,清政府在哀牢山區也推行改土歸流政策,廢除因遠羅必甸長官司,屬元江州管轄;改馬龍他郎甸長官司、鈕兀長官司為他郎廳(墨江),隸屬普洱府。思陀、溪處、落恐等各土司仍舊不變,繼續實行土司制度。(雲南省歷史研究所編著:《雲南少數民族》,雲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2-86頁。)1817年,紅河南岸宗哈(今元陽縣攀枝花鄉)新興地主高羅衣聚眾700多人起義,自封「窩泥王」。起義軍曾一度攻克麻栗寨、新街、芭蕉嶺、逢春嶺、溪處、瓦渣等土司領地,給土司領主以沉重打擊。起義失敗後,高羅衣被俘身亡。1853年秋,哀牢山中段鎮沅、墨江、新平等地各民族在田四浪(本名田以政,墨江哈尼族卡多人)領導下,聚眾3000多人起義,一度攻佔鎮沅縣全境和西南部哀牢山區。

1856年,起義軍與李文學率領的農民起義軍結盟,田四浪被推舉為「夷家兵馬副元帥」,分領哀牢山中、下段農民起義軍。起義軍一度攻佔了許多地方,有力地打擊了封建領主和清王朝的黑暗統治。1870年12月,田四浪被俘,於次年被清兵殺害。

1917年,金平猛丁土司區管轄下芭蕉河的苗族人民在女「苗王」馬勃邁的帶領下發動起義。元陽縣多沙寨女青年盧梅貝一馬當先,率領當地哈尼族義軍英勇作戰,被「苗王」封為大將。年底,義軍匯集於茅山,推舉盧梅貝為聯軍統帥,分路掃盪各地土司勢力,多次給官軍以沉重打擊。1920年春,義軍戰敗於馬鹿塘——茅山一帶,盧梅貝在群眾的掩護下倖免於難。哈尼人民贊揚她為各族人民英勇斗爭的精神,尊稱她為「多沙阿波」(意為多沙寨的「阿爺」)。

近百年來,哈尼族人民此起彼伏的反帝反封建斗爭,由於當時歷史條件的局限,都歸於失敗。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革命斗爭才逐漸走向勝利。早在大革命時期,今開遠、蒙自、個舊等縣、市就已經有了共產黨的地下組織,繼而擴大到滇東、滇西各縣。1930年左右,哈尼族主要聚居的墨江縣,是當時雲南地下黨活動的主要地區之一。黨組織了讀書會、"窮人相幫會"等活動,教育和培養了廣大貧苦農民及許多優秀的哈尼族知識分子,在哈尼族地區撒下了革命的火種。1947年底,中共滇南臨時工委在個舊秘密建立。次年,在元江彭澤正式建立紅河地區的游擊武裝。這支隊伍東征西戰,不斷壯大,1948年正式編組成「雲南人民討蔣自救自衛軍第三縱隊」,得到了哈尼族人民的極大的響應和支持,黨領導下的哈尼族地區的人民游擊武裝,迅速燃起了革命斗爭的燎原烈火,迎來了全國解放的偉大勝利。

⑻ 哈尼族從古至今起到什麼作用

哈尼族主要從事農業,善於種茶。哈尼族種植茶葉的歷史相當久遠,西雙版納格朗和的南糯山,是馳名全國的「普洱茶」的重要產區,哈尼族地區的茶葉產量占雲南全省產量的三分之一

閱讀全文

與哈尼族有多久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7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18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8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