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個自稱歷史文化檔案館是什麼東西
中國中央級綜合性歷史檔案館。負責明清和明清以前歷史檔案的收集保管、整理編目、編輯研究、查閱利用、修復復制等工作。館址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西華門內北側,總建築面積1.76餘萬平方米。其前身為1925年成立的故宮博物院文獻館,1951年改稱故宮博物院檔案館,1955年12月移歸國家檔案局領導後改稱第一歷史檔案館,1958年6月改稱明清檔案館,1959年10月並入中央檔案館稱為中央檔案館明清檔案部,1969年明清檔案部又改屬故宮博物院,1980年4月重歸國家檔案局領導,成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明、清兩代中央和部分地方機關檔案共74個全宗,1000餘萬件,其中除明代檔案3000餘件外,主要是清代檔案,包括1607年至1911年以及溥儀退位後住在紫禁城和寄居天津時期形成的檔案。絕大部分為漢文紙質檔案,也有滿、蒙古、藏文檔案和清代早期形成的少量滿文木牌、滿文老檔等。這些檔案絕大部分已經過不同程度的整理編目,能夠提供查閱利用。館內設整理編目部、保管利用部、編研部、滿文部、技術部、《歷史檔案》雜志社和辦公室等機構。全國明清檔案目錄中心也設在該館。該館所存檔案基本已對外開放利用,供國內外各單位和個人查閱。1951年以後,先後編輯出版了《清代檔案史料叢編》、《康熙朝漢文硃批奏摺匯編》、《清代中俄關系檔案史料選編》等40餘種各種專題史料匯編。還利用館藏檔案文獻編撰出版了《清代中央國家機關概述》、《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藏檔案概述》、《清季中外使領年表》和《清代地方官制考》等4部專著。館刊為《歷史檔案》。現任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館長,邢永福。
㈡ 歷史檔案的名詞
指形成時間較早,離當前較久遠且主要豐收歷史文化作用的檔案。和現行檔案相對。
㈢ 文書檔案分類八大類是什麼
文書檔案分類八大類是:
1、以檔案的形成者為依據可分為:
國家機關檔案、社會組織檔案、企業檔案、事業單位檔案、家庭檔案、個人檔案。
2、以檔案的`內容範圍為根據可分為:
綜合性檔案和專門性檔案。
3、以檔案內容性質為根據可分為:
文書檔案、人事檔案、訴訟檔案、會計檔案、科技檔案、軍事檔案、外交檔案、司法檔案、經濟檔案、工商企業登記檔案、教學檔案、藝術檔案、書稿檔案、病例檔案、人口普查檔案、地名檔案、城建檔案、商標檔案、專利檔案、產地產檔案、金融檔案、涉外項目檔案、宗教檔案等。
4、以檔案的製成材料為根據:
除紙質檔案外,還有甲骨、竹簡、縑帛、膠片、磁帶、光碟和其它實物形式的非紙質檔案;按信息表達方式又可分為文字檔案、音像檔案等;按記錄方式還可分為普通檔案(機械和模擬記錄)、電子檔案(數字)等。
5、按檔案所屬時期可分為:
有建國前檔案(包括革命歷史檔案和舊政權檔案)、建國後檔案(包括建國以來黨和國家和各個機關、部隊、團體、企業和事業單位的檔案)。前者通常稱為歷史檔案,後者通常稱為現實檔案。
6、以檔案所有權形式為根據可分為:
國家所有檔案、集體所有檔案和個人所有檔案。
7、以檔案的語種為根據可分為:
中文檔案、外文檔案。中文檔案還可細分為漢文檔案、滿文檔案、滿漢對照檔案等;外文檔案也可細分為英文檔案、日文檔案、俄文檔案等。
8、以檔案的產生領域為根據可分為:
社會管理領域檔案,科學技術領域檔案,醫療衛生、文化教育領域檔案,軍事領域檔案,外交領域檔案,文學藝術領域檔案等。
㈣ 革命歷史檔案是指什麼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人民政權、機構、軍隊、團體、企事業單位以及黨政領導人在革命活動中形成的各類檔案的總稱。包括電報、會議記錄、調查材料、信函、傳單、照片、手稿、日記等文件。是研究中國共產黨黨史、中國近現代史的重要史料。
㈤ 史料記載和檔案記載,有什麼區別
歷史檔案一般是指機構(特別是官僚化了的機構,以政府最為典型)在運作的「當時」所留下的比較正式的公文、備忘錄以及諸如此類的各種文件。
而一般說來,史料就是比較泛泛地指「當時」(也就是歷史的「過去」)留下的資料,尤其是文獻資料。這個不但包括檔案在內,而且還包括了所研究時段的所有類似報紙新聞、時人回憶錄與日記、編訂的當代史等等。與之形成最大區別的概念就是後世歷史學家的研究成果。不過,對於資料比較貧乏的時代(比如中世紀早期),對可用史料所記載事件的「當時」性的要求便放寬了許多。
也就是說,某時代的檔案是在後世是屬於史料的一種。因此說,檔案記載所包含的內容比史料記載所包含的內容在來源上要狹小一些。
㈥ 中國第一份歷史檔案是什麼時候形成的
中國第一份歷史檔案是1925年形成的。
中國中央級綜合性歷史檔案館其前身為1925年成立的故宮博物院文獻館。
1951年改稱故宮博物院檔案館。
1955年12月移歸國家檔案局領導後改稱第一歷史檔案館。
1958年6月改稱明清檔案館。
1959年10月並入中央檔案館稱為中央檔案館明清檔案部。
1969年明清檔案部又改屬故宮博物院。
1980年4月重歸國家檔案局領導,成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㈦ 歷史檔案的介紹
《歷史檔案》由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主辦,創刊於1981年,是全國首家以公布歷史檔案為主兼顧資料性、學術性、知識性的學術季刊。為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全國中文歷史類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
㈧ 分為五類的檔案是什麼
常見的檔案分類有以下幾種:
1、根據檔案形成時期分類
歷史檔案:明清檔案、民國檔案、新民主主義檔案(即革命歷史檔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建國後檔案,也有稱現行檔案)
2、根據檔案載體分類
紙質檔案、照片檔案、錄音檔案、錄像檔案、電子檔案等,古代時有甲骨、竹簡、木牘、縑帛等
3、根據檔案的內容和使用范圍分類
文書檔案、會計檔案、人事檔案、科技檔案以及藝術檔案、訴訟檔案等各類專業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