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填空題 歷史
鴉片戰爭前後的英國工業概況
1640年英國發生了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到了18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在紡織業中,機器大生產開始代替了工場手工業。19世紀中期,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推動了工業的迅速發展。如1771—1775年,英國紡織工業使用的棉花一共只有500萬磅,1841年一年裡就達到5.28億磅。生鐵產量1796年只有12.5萬噸,1840年增加到140萬噸。隨著工業的飛速發展,英國在世界各地掠奪殖民地,開辟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在亞洲,18世紀中期,英國控制了印度,19世紀初,佔領新加坡和緬甸的一部分,1838年侵入阿富汗,又強迫伊朗簽訂不平等條約。英國還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
鴉片戰爭前後的法美工業概況
1789年到1794年,法國資產階級領導了大革命。法國工業生產迅速上升。生鐵產量在1814年為10萬噸,1840年增加到35萬噸;煤產量在1831年為176萬噸,1847年增加到515萬噸。棉織業產量在1815年到1840年間增加了三倍。到18世紀中葉,法國在世界各地佔有大量殖民地,成為僅次於英國的殖民主義強國。
美國在1783年取得反對英國殖民主義的革命戰爭的勝利,建立了美利堅合眾國。美國資本主義發展很快。機械紡織的紗錠數在1805年只有4 500錠,1815年增加到15萬錠,1825年更增加到80萬錠,1850年已將近500萬錠。鐵路線在1850年已長達1.5萬千米,居世界第一位。1805年,美國商人曾經掌握國際貿易的1/3。當英國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的時候,美國資產階級成了英國的重要幫凶。
鴉片戰爭前正當的中英貿易
鴉片輸入引起中國白銀大量外流的情況
根據黃爵滋的奏疏,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1823—1831年),歲漏銀一千七八百萬兩。自道光十一年至十四年(1831—1834年),歲漏銀兩千餘萬兩。自十四年至今(編者註:即1838年),漸漏至三千萬兩之多。此外福建、江浙、山東、天津各海口,合之亦數千餘萬兩。以中國有用之財,填海外無窮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漸成病國之憂。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臣不知伊於胡底。
林則徐加強珠江口防禦工事的情況
虎門一帶是珠江口的咽喉要隘,是由海路進入廣州的必經之地。林則徐與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多次視察虎門形勢。從康熙年間起,到鴉片戰爭前,虎門一帶陸續添築了10座炮台,有大炮200門左右。不過由於技術落後,射程近,不能取准,炮台的建築也不得法。為了加強防禦力量,林則徐與關天培一起採取措施,首先對各處炮台加以改造或加固,又添置大炮,增募兵勇,加緊訓練,嚴陣以待。虎門上、下橫檔一帶,是最險要的一重門戶。從1838年起,關天培在這里創設木排鐵鏈,由於經費不足,尚未完工。林則徐積極支持,使工程得以告竣。鐵鏈共設兩道:第一道長309丈;第二道長372丈。木排則用幾十道鐵箍扣在鐵鏈上,浮於水面。每根木頭各長4.5丈,合四根為一小排,穿以橫木二道,又以四小排聯成一大排,每大排寬1.6丈有餘。第一道鐵鏈扣上36個大木排,第二道44個大木排。林則徐又在兩道排鏈之間增建一座靖遠炮台,多次到這里察看排鏈開合之法,和銅鐵大炮的演試。林則徐主張在一定限度內利用人民力量抵抗資本主義侵略,他不僅大力整頓水陸官兵,使他們在抗英戰斗中發揮重要作用,而且還積極從漁民、疍戶、鹽工中召募水勇,加以訓練,使他們協助水師,對敵作戰。林則徐還公開號召:「如英夷兵船一進內河,許以人人持刀痛殺」。
虎門銷煙的具體方法
在虎門海灘高地挖掘兩個縱橫各15丈的大池,池底平鋪石板,由溝道放水入池,然後撒入鹽鹵,投入切開的煙土浸泡半日,再投入生石灰,池內立即沸騰、翻滾,煙土變成滓沫,不能再收合成膏。待海水退潮,啟放涵洞,使銷毀的鴉片隨潮入海。
英國蓄謀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戰爭
從18世紀初期開始,英國對華貿易,鴉片輸入居於首要地位。1793年,英國使臣馬戛爾尼到熱河,向乾隆帝提出開通商口岸、劃地給英國作為商業基地等侵略要求,遭到乾隆帝的嚴詞拒絕。1797年,東印度公司取得了製造鴉片的特權,大力向中國偷運鴉片,獲取暴利。東印度公司向中國偷運鴉片以及英國煙販在中國的走私活動,一直是在英國政府的默許和包庇下進行的。後來鴉片販賣由英國政府的默許變為公開。1808年,英軍在澳門登陸,在澳門賴了三個多月才撤出。同年,英軍還闖入了虎門,被中國水師擊退。1832年,英國派間諜船刺探中國沿海軍事、政治、經濟情報,測量港灣河道,繪制航海圖,並擬定了戰爭所需船隻和兵力數目及作戰部署。1833年,英國駐華商務監督律勞卑指揮兵艦侵入虎門要塞,發炮攻擊,被擊退。1836年,義律任駐華商務監督,主張用武力開辟中國市場,得到了英國政府的支持。1839年4月3日,義律在給英國外相巴麥尊的報告中誣蔑中國禁煙是「不義的暴行」,是「侵犯英國生命財產,侵犯英王尊嚴」的行為。他向巴麥尊建議:「英國唯有事先絲毫不露聲色,對中國實行迅雷不及掩耳的沉重打擊,這才是對付中國人最恰當的方式。」1839年10月,英國外相巴麥尊以密函通知義律,說英政府已決定派遣海軍「遠征」中國。2月,英國任命懿律和義律為侵華全權代表,並對侵略步驟作了具體指示。3月,英政府在下院宣布「遠征」中國的決定。6月,侵略中國的「遠征軍」相繼從印度到達中國,侵略軍包括兵船16艘,武裝汽船4艘,運輸船28艘,士兵約4 000人,海陸軍歸伯麥和布耳利分別指揮,懿律是侵略軍的總頭目。
Ⅱ 填空,歷史的( ) 歡騰的( )
填空示例如下:
歷史的痕跡,歡騰的氛圍
歷史的印記,歡騰的舞蹈
歷史的長河,歡騰的節日
歷史的見證,歡騰的人群
Ⅲ 什麼樣的歷史 填空
光輝燦爛的歷史,
偉大光榮的歷史,
滄桑的歷史,
悠久的歷史,
源遠流長的歷史,
……
Ⅳ 根據歷史填空
從古代來看,從(三皇五帝)——(春秋戰國)——(到唐宋元明清)
從現代來看,從(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
Ⅳ 歷史填空題
很費時間,不過答完了。
40、明朝後期最負盛名的戲劇家是( 湯顯祖),代表作是《 牡丹亭 》;元朝最優秀的劇作家是 ( 關漢卿),代表作是《竇娥冤 》。
41、北宋文學家、著名詞人和書法家是 (蘇軾) ,它開創了豪放詞風,對後世影響很大,代表作是《念奴嬌.赤壁懷古》。南宋的(辛棄疾)將其詞風的進一步發揚光大。
42、(吳道子)開後世寫意畫的先河,人稱(畫聖) 。北宋最優秀的風俗畫代表是(張擇端) 的《清明上河圖》。
43、唐朝時期富有謀略的宰相是(房玄齡) ;富於改革精神的是(姚崇、宋璟) 。
44、唐朝時游牧於色楞格河流域一帶是(回紇) 族;後來唐玄宗封其首領為 (懷仁可汗) 。
45、南宋時期人口多達百萬的城市(杭州) ;北宋時期成為著名瓷都的是(景德鎮) 。
46、我國第一部以「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的(施耐庵)的《水滸傳 》;我國最早的一部長篇歷史小說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
47、 (乾隆皇帝)指揮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亂;(康熙皇帝)指揮兩次雅克薩之戰。
48、明清的紡織業中心是 (松江) 和 (蘇州) 。全國性的商貿城市是 (北京)和(南京) 。
49、中俄兩國歷史上第一個平等的邊界條約是《 中俄尼布楚條約 》,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 和 (烏蘇里江)流域包括 (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50、荷蘭侵佔台灣後,在 (赤嵌樓) 和 (熱蘭遮)修築據點。沙俄侵佔我國黑龍江流域,在(雅克薩) 和 (尼布楚)修築城堡。
51、(軍機處的設立) 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
52、明朝著名的將領(戚繼光) 親自組建軍隊,抗擊倭寇。後開赴(台州) ,九戰九捷,迅速盪平浙東的倭寇。
53、「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是(戚繼光)說的;「遙知夷島浮天際,未敢忘危負年華」 是 (戚繼光)說的。
54、(明成祖) 時,設立特務機構東廠;(明憲宗) 時,又設特務機構(西廠)。
55、明太祖是指 (朱元璋) ;元世祖是指 (忽必烈) 。
56、為管轄西域唐太宗時設 (安西都護府) ,武則天時設 (北庭都護府) 。
57、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聲譽,各國稱中國人為 (唐人) 。
58、唐朝進口物品中,(新羅貨) 居首位。宋朝居糧食產量首位的是(大米) 。
59、南宋時,為管理海外貿易設立 (市舶司) 。南宋的(海外貿易)所得,在財政收中占重要地位。
Ⅵ 歷史填空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法蘭克人建立了強大的法蘭克帝國,羅馬教皇在公元800年為(查理) 舉行了加冕儀式。標志著(查理曼帝國)的誕生。
裡面的錯字給你改了
Ⅶ 用「……的歷史」填詞語
厚重的歷史,沉重的歷史,浩瀚的歷史,源遠流長的歷史,悠久的歷史。
Ⅷ 歷史填空。
1
皇帝
行政大權
秦始皇
2
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由皇帝掌控
3
郡縣制
由皇帝任免
郡縣制
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
Ⅸ 什麼的歷史遺產填空2個字
寶貴的歷史遺產、中國的歷史遺產、輝煌的歷史遺產、著名的歷史遺產
Ⅹ 關於歷史填空
1、1920年冬,毛澤東受上海共產主義小組陳獨秀的委託,與何叔衡、彭璜等在長沙成立共產主義小組。主要負責人毛澤東在小組成立前後,籌建長沙社會主義青年團,發展陳子博、彭平之等20多人為團員,於1921年1月建立長沙社會主義青年團。7月,毛澤東與何叔衡代表長沙共產主義小組,出席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2、1920年10月,武漢共產主義小組在武昌撫院街張國恩的律師事務所召開成立會議,參加者有董必武、陳潭秋、劉伯垂、張國恩、包惠僧、鄭凱卿、趙子健。
3、1920年夏秋之際,王盡美、鄧恩銘在濟南齊魯書社的讀書活動中,結識了一批嚮往共產主義的青年學生,秘密成立了「康米尼斯特學會」(即共產主義學會),專門收集和研究共產主義的書籍和理論。學會成員有王盡美、鄧恩銘、王志堅、李祚周、王克捷、趙震寰、王象午等人。此後,在上海、北京共產主義小組的影響、幫助下,於1921年春在濟南成立了濟南共產主義小組。成員有王盡美、鄧恩銘、王翔千、王復元、王象午、王用章、賈乃甫等人。
4、1921年春,在與無政府主義者組織的「共產黨」分道揚鑣後,陳獨秀等重新組建廣州共產黨早期組織,成員有譚平山、陳公博、譚植棠等,陳獨秀、譚平山先後任書記。
5、1921年,張申府、周恩來、趙世炎、劉清揚等在法國巴黎也建立了由留學生中先進分子組成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張申府為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