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什麼是口述歷史

什麼是口述歷史

發布時間:2022-05-12 05:17:39

⑴ 什麼是口述史學

口述史學也稱口碑史學,主要指一種搜集和利用口頭史料研究歷史的方法和流派。口述史學淵源流長,可以追溯到荷馬史詩、希羅多德的《歷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19世紀以前,口頭傳說一直是很重要的史料來源,直到德國蘭克學派興起,檔案庫的資料被看作最可信的記錄,口述資料才遭到冷落。但是20世紀初年,蘭克學派的治史主張開始受到各國史學家的批評,口述資料又重新受到史學界的重視。1938年,美國歷史學家A.尼文斯出版了《通往歷史之路》一書,首次發出開展口述史學研究的呼籲。二戰以後,也就是1948年,尼文斯在哥倫比亞大學建立了口述史料學研究室,1960年出版了第一部《口述史料匯編》倒1971年,已收集到2500種各界人士的談話記錄,達2425000頁之多。在尼文斯的帶動下,口述史學不僅在美國而且在整個西方發展起來。總起來看,當代西方的口述史學和傳統的口述史學已有明顯不同:傳統史學只把口頭傳說當作一種輔助性的東西,而當代口述史學則把口述資料作為研究寫作歷史的主要依據;傳統史學記載口述資料主要靠一支筆和一張紙,當代口述史學記錄資料則廣泛應用了打字機、謄寫機、錄音機、電影、電視等現代化手段;傳統史學對口頭資料的搜集,是一種比較粗糙和簡單的活動,當代口述史學則已經有了專門的理論探討,比較著名的成果有美國歷史學家W.鮑姆的《口述史料的抄錄與編寫》、S.柯蒂斯的《口述歷史指南》P.湯普森的《往昔的回聲:口述史學》等等。另外,當代口述史學也逐漸有了自己的組織。1966年,美國口述史學的研究機構已超過90個,1967年,成立了美國口述史學協會,1971年出版了《口述歷史評論雜志》;傳統史學的口述資料主要來自社會的上層,當代口述史學則把注意力集中在社會的下層。例如在美國,以往不受重視的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口述史學得到較大發展,口述資料在社會史、地方史、企業史、勞工史、城市史等方面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運用。從這一點上來看,口述史學的出現適應了當代西方史學發展的趨勢。

口述史學在西方史學研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首先,口述資料可以作為文獻資料的補充。當代西方的口述史學家都強調指出,口述資料和文獻資料在歷史研究中各有利弊。文獻資料的優點是排除了心理因素,從時間上看,事件發生當時的文件和書信比後來記載下來的口述資料更可靠一些。但如果文獻資料遭到有意無意的曲解,任何人都毫無辦法,因為一些文獻當事人已經死亡,而口述資料的當事人卻是活的,歷史學家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立場對口述資料作必要的修正。因此,在一定條件下,口述資料反而比文獻資料更加真實。其次,口述史學恢復了普通人民群眾在歷史上的地位。傳統史學所以忽視人民群眾,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資料不足,而口述史學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缺陷。另外,口述資料的應用還使歷史學家對歷史的認識更加全面。過去的文獻資料大都來自統治階級,往往是一面之詞,而口述史學則揭示了被統治階級的看法。第三,口述史學再現了落後國家的歷史,有助於打破歐洲中心論的傳統模式。比如非洲歷史上就幾乎沒有什麼文獻記載,在殖民者的歷史著作中,非洲史不是一片空白,就是遭到污衊和歪曲。非洲獨立以後,一些研究非洲歷史的學者到各個部族收集口述資料,取得了豐碩成果。通過對這些資料的分析,最終恢復了非洲歷史的基本輪廓,肯定了非洲人民對世界歷史的巨大貢獻。第四,口述史學還是一種動態的歷史教育方法,其通俗、生動、形象的特點容易引起教師和學生的興趣。美國許多大學和中學都把口述史學作為正式的歷史課程,有的大學還設置了口述史學的學士和碩士學位。

但是口述史學存在的問題也是很明顯的,比如口述資料往往帶有一定的片面性,采訪誰不採訪誰都是由口述史學家決定的。史學家的立場是否公正,材料來源是否可靠,這些都值得懷疑。口述資料有時可能脫離歷史實際,因為口頭傳說往往都是一代人一代人傳下來的,難免有些誤差。另外,口述史學只適用於缺少文獻資料的特定領域和細小的問題,對於研究比較龐雜的問題就不太適合。對於以統計為主的經濟史和以原始文件為主的政治制度史,口述史學也難有用武之地。

摘自:高等教育出版社《高校世界史配套教材·現代卷》

⑵ 國外口述歷史紀錄片開始於什麼時候

口述史學這個術語最初是由美國人喬·古爾德於1942年提出來的,之後被美國現代口述史學的奠基人、哥倫比亞大學的阿蘭·內文斯教授加以運用並推廣。

所謂口述歷史,簡單地說,就是通過傳統的筆錄、錄音、錄影等現代技術手段,記錄歷史事件當事人或者目擊者的回憶而保存的口述憑證。口述史並不是象有的人所理解的那樣,就是一人說,一人記。而是一種將記錄、發掘和認識歷史相結合的史學形式。即通過調查訪問,用錄音設備收集當事人或知情者的口頭資料,然後與文字檔案核實,整理成文字稿。——常識文化篇。

⑶ 口述歷史張穎是什麼人

著名戲劇評論家

⑷ 什麼是口訪實錄什麼又是口述歷史具體的定義是怎麼樣的

按照我自己知道的,口訪實錄就相當於主持人或記者,傳記作者去采訪知道見證歷史的人,所記述下來的當然就是實錄咯,
口述歷史
也是差不多的,讓
見證人
口述,然後旁邊有人記錄.

⑸ 口述歷史如何整理呢,有什麼套路嗎,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怎樣組織語言呢,求解答,特別是關於一個地區的

需要明確的是,口述歷史是近幾年走入大眾視野的。所以早已存在的一些書籍並不具有參考價值。
不知道你說的口述歷史的整理,是不是指把采訪視頻或錄音轉化為文字的過程。口述歷史整理最重要的是真實性。第一,盡量對錄音進行完整的文字轉寫;第二;校對口述歷史文本,與文獻資料相互佐證,並添加註釋;第三,根據主題進行整合,但對內容不要大改。可以把受訪者談到的相同主題整合為一個體系,如經濟方面的、教育方面的。
此外,地區口述史的工作已有相關成果,可購買書籍進行參考。
希望可以幫到你,謝謝採納!

⑹ 深圳衛視口述歷史史實的綜藝節目叫什麼

《解密》。。。滿意望採納哦

⑺ 做口述歷史時應當注意些什麼

作者:Eliza Xia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56427313/answer/14904307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口述歷史」(oral history)作為歷史的體裁與研究歷史的一種方法,與傳統書面文獻最大的不同在於透過記錄人的聲音來收集過去的口說歷史,采訪者透過引導,讓仍然活著的人回憶、敘說所經歷的事情,並將之記錄[1]。
很多時候,在選擇口述史受訪對象時,都會傾向選擇事件中心人物,而這件事本身對經歷者來說,可能意義非常,或者是一次創傷經歷。而創傷研究證明,經歷過創傷的人可能出現的應激症狀之一是記憶侵擾(intrusion):「(正常的記憶)……本質上是敘述一個故事的活動……不只是通過行動向外反應;也要通過對自己說的話、通過將事件有組織地對別人和對自己的陳述,和通過將此陳述置於個人生命史的適當章節,以內向反應……所以嚴格地說,一個人如果仍將發生的事停留在固著意念,並不能說他擁有『記憶』……充其量為了方便起見,姑且稱它為『創傷記憶』」[2]經歷者會反復重現創傷場景(reenactment),但無法將之敘述成前後連貫的情節故事。創傷會全面影響一個人,甚至掌控他的內心世界,失去自我感(sense of self)和人與人之間安全感[3]。他們需要經歷哀悼和重建的過程,才能夠慢慢從創傷中恢復過來。這個過程有些很短,有些則窮盡一生而未能完結。
如果創傷經歷者沒有得到適當的療愈,他不能夠清晰回憶當時場景,並進行邏輯清晰的敘述。這也就是很多口述記錄被證實缺乏史料價值的原因:當創傷還在,無法回憶過往,他的講述或零碎片段無法成為可利用史料,或需藉助其他知識的拼湊,以至被證實沒有參考價值。
口述歷史是從個人記憶到語言的過程。這個過程常常決定性影響了口述歷史資料採集的質量,因此目前學界都已公認采訪人需要接受必要的口述史訓練,且需要大量經驗的累積。於此同此,采訪的過程往往也對訪談雙方產生深刻影響。在訪談過程中,受訪人常常需要將不常道予人的過往悉數說出,個中撥動的心緒非三言兩語能夠說清;而采訪人也常常因為訪談互動而對個人生命產生反思。
在後現代語境下,從記憶到被敘述出來的語言的過程充滿了權力互動、故事與身份的重構。個人由所處的文化處境中的權力和知識塑造,通過言說及與主流話語的競逐、互動,將自己的經驗編織成「故事」,以此賦予意義並確認自己的「身份」[4]。受訪的過程對敘述者來說,也是「主體」被重構的一個過程。在口述歷史實踐中,由於常涉及對個人及家國影響重大的話題,不可忽略其衍生影響,尤需注意的是二次創傷的發生[5]。
鑒於創傷療愈是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專業領域,這里不作詳細展開,但值得注意的是,療愈的過程與記憶的敘述直接相關。創傷治療的目標是承認經歷並促成個人或集體的重生,在這個過程中,受害的個人甚至群體需要逐步找回記憶,並整理,使之成為新的生命故事當中的一部分[6]。因此,創傷的療愈與口述記錄某種程度上並不沖突,甚至可以同步進行。其關鍵在於,怎樣在安全的環境下一步步促成創傷的療愈,並與此同時找回記憶形成敘述,再整理為口述材料。

⑻ 訪談中的「抄本」是什麼意思原話是「是否所有口述歷史訪談都必須製作抄本」

抄本(寫本):手抄的書籍。 現存最早的抄本書是西晉元康六年寫的佛經殘卷,因為當時尚無印刷術;明《永樂大典〉、清《四庫全書》,卷帙浩繁,因校訂認真,一時難以刊刻,故動員大量人力抄寫;現代小說《第二次握手》曾因十年動亂 不得發表而傳抄一時。 抄本常因系名家手跡,接近原稿,保存完整等原因,十分珍貴。如《聊齋志異》因原稿散失一半,而 鑄雪齋抄本,保存篇章較多,因而它成為今天刊印該書的一種主要依據。

⑼ 什麼是口述歷史類電視節目啊

口述歷史以親歷者的親見、親聞、親感受為基準,為已然消逝的歷史提供了大量詳實的資料,為人類的集體記憶作了有力的強調與補充。口述歷史的史學研究方法和電視藝術的立體化傳播手段巧妙結合,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口述歷史的傳播視角。 口述歷史中的「童年敘事」彰顯著獨特的藝術魅力與戲劇張力。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口述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