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什麼是歷史建築

什麼是歷史建築

發布時間:2022-05-12 06:48:36

1. 什麼是歷史文化街區什麼又是構成其主體的歷史建築

歷史文化街區是指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別豐富、歷史建築集中成片、能夠較完整和真實地體現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並有一定規模的區域。
《文物保護法》中對歷史文化街區的界定是:法定保護的區域,學術上叫「歷史地段」。

其構成包括所有要素:
歷史風貌的文物古跡、歷史建築、道路、街巷、院牆、小橋、溪流、駁岸乃至古樹等。

意義
歷史文化街區重在保護外觀的整體風貌。不但要保護構成歷史風貌的文物古跡、歷史建築,還要保存構成整體風貌的所有要素,如道路、街巷、院牆、小橋、溪流、駁岸乃至古樹等。歷史文化街區是一個成片的地區,有大量居民在其間生活,是活態的文化遺產,有其特有的社區文化,不能只保護那些歷史建築的軀殼,還應該保存它承載的文化,保護非物質形態的內容,保存文化多樣性。這就要維護社區傳統,改善生活環境,促進地區經濟活力。

歷史
歷史地段保護的概念是20世紀60年代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的經濟恢復發展,城市中開始了大規模的住宅建設,當時普遍的做法是拆掉老城區,蓋起新樓房。但是這樣做的結果是改善了建築,卻破壞了歷史環境。城鎮歷史聯系被割斷,特色在消失。人們開始意識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割斷歷史,而文物古跡、歷史地段等正是這些歷史文化發展的實物例證。所以,除了保護文物建築之外,還應保存一些成片的歷史街區,保有歷史的記憶,保存城鎮歷史的連續性。

中國正式提出歷史街區的保護是在1986年,國務院在公布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文件中指出:「對文物古跡比較集中,或能完整地體現出某一歷史時期傳統風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區、建築群、小鎮村落等也應予以保護,可根據它們的歷史、科學、藝術價值,公布為當地各級歷史文化保護區」。這是保護歷史遺產的重要舉措,從此形成了保護文物古跡、保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歷史文化名城的分層次的保護體系。2008年開始實施的《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

保護
保護外貌、整修內部,歷史街區的歷史建築不必像文物那樣一切維持原狀,可以進行室內的更新改造,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對歷史性建築要按原樣維修整飾,對那些改動不合理的地方,維修時可恢復其原貌或原來的風格,對有悖於歷史風貌的新建建築可以適當改造,恢復歷史原來的風格。積極改善基礎設施,提高居民生活質量。這個問題不解決,居民就很難在這里繼續生活,保護就成了一句空話。要逐步整治,反對大拆大建。之所以提倡逐步整治的方法,是為了精心設計與施工,保存更多的真實歷史遺存,也是為從容籌集資金,減輕政府壓力,更是為保存和延續社區文化,保護其間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歷史文化街區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它的保護不是簡單的規劃問題,而是一個綜合的社會實踐。要特別關注保護實施中的方法和政策問題,總結前一階段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實施。可以認為,凡是需要保護的地區,就不可能就地平衡資金,所以也不應該按房地產開發的方式進行運作。一些城市的歷史文化街區中制定了好的保護規劃,但由開發商來主導建設,為了平衡資金、追求利潤,只能是不斷修改規劃,其結果是達不到保護的目的。正確的做法是由政府主導,按著規劃的要求制定相關政策,保證按規劃實施。同時,要注意採取逐步整治的方式,尊重居民的意願,保護居民利益,調動居民的積極性,政府出資為主,居民出資為輔,要「政府主導,居民參與,逐步整治,漸進改善」,這樣才可以做好保護區的保護、整治工作。
有的地方全部遷出原住民,把房子重修再高價賣出,或變成有錢人居住的新社區、或變成高檔娛樂休閑地、或變成專供旅遊參觀的布景道具,這些都不是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方向。國外一些城市舊區的成片更新,往往針對的是已衰落的商業區、倉庫、碼頭等,很少有大量遷出原住人口的。從避免社會分隔出發,他們也不贊成「紳士化」的改造。

2. 歷史建築的內涵

中國古建築是世界原生六大古老建築體系之一(古埃及、古印度、古西亞、古希臘與羅馬、古拉丁美洲),發源於黃河長江中下游流域。經歷了從原始社會的萌芽階段、隋唐的成熟、經歷過元朝的衰敗,而後到爛熟式微的明清千萬年時間的變革,成為在世界建築史中最獨特且最能彰顯民族特色得建築風格。

結合相關資料典籍,總結出以下幾點關於中國古建築的特點,如有不足請多指正。

歷史文化積淀

中國古建築體系的的萌芽是在原始社會末期,沼澤黃土穴居生活使干闌式和木骨泥牆建築開始出現,而中國古建築中最為有名的「木式架構」也在殷商時期出現,而後在商周時期完善,秦漢時期得以定型,至此以後沿用千年不衰。

獨特架構體系

以木結構為主體,採用木材作為主材料。在實際運用中充分運用木材的力學性能,承重能力強、可加工性高,因而造就了疊梁式這種獨特架構。這種結構實現了從房頂到部分分散承重的構建。

「屋頂-椽子-檁條-梁架-柱子-基礎承重」

抬梁式結構體系

抬梁式建築實例

穿斗式木構架

穿斗式木構架實例

也正是依託於這種架構體系,才使得中國古建築中的裝飾風格出現成型。

用料主要是由木雕石雕磚雕構成,同時加以泥塑、彩塑、琉璃、壁畫、彩畫。

木架構體系在不斷的發展中,也一直保持,幾乎無太大變動。以台基、屋身、屋頂為組合而成的三段式建築自形成以來一直沿用至今(根據需求的不同,後期有了比例尺寸的調整)。

功能運用的類別

不同建築群有明確的分類用途

住宅建築: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

行政建築::府衙、公館、宮殿、驛站、軍營、貢院等

禮治建築:分為兩類;一是用於祭天,神佛鬼怪所用如祭台,二是用於祭祖和日常的供奉,如祠堂太廟之類。

天壇祈年殿

宗教建築:佛教寺廟、道教道觀。

商業建築:茶館、酒鋪、會館、作坊、旅店、商鋪

文化教育與娛樂建築:如官辦的國子監,以及私人學堂、藏書樓、戲樓。

園林與風景建築:皇家園林、寺廟園區、亭台閣樓

市政與標志性建築:望火樓、牌坊、橋梁、市樓。

防禦性建築:城樓、角樓、門樓、箭樓

以上只是簡單舉例

古代建築制度

中國古建築除去其功能運用的問題,還具有極其重要的象徵作用。不同建築根據其主人的社會地位,身份的

3. 什麼是古代建築,古建築與新建築有什麼區別

古代建築,就是歷史上的建築。中國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經歷了相當長的時間。那個時代也有許多建築,但都是利用當時僅有的建築材料,如土材、木材、磚石等等,運用這樣的材料來做房屋,當然只能產生留到今天的那樣房屋,如民居、皇宮、廟宇、寺院、祠堂等等。這些建築得以保護下來,就是中國古代建築。

中國的古建築與新建築的概念不同。新建築包括住宅、學校、醫院、會堂、展覽館、電影院、高樓、學校等等。兩者相比較主要是建築材料不同,建築的體量大小、外觀造型都不一樣,但是概念是相同的,兩者的基本理念也是相同的。

4. 什麼是歷史建築,什麼是歷史建築知識

歷史建築,

5. 中國著名歷史建築物有哪些

1、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築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之一。

1987年,北京故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組織對故宮的評價是:「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傢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2、頤和園

頤和園,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15公里,佔地約290公頃,與圓明園毗鄰。

頤和園以仁壽殿為中心的行政區,是當年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坐朝聽政,會見外賓的地方。仁壽殿後是三座大型四合院:樂壽堂、玉瀾堂和宜芸館,分別為慈禧、光緒和後妃們居住的地方。宜芸館東側的德和園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之一。

3、趙州橋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建於隋朝開皇十一年至開皇十九年之間,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趙州橋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梁建造的嶄新局面。

趙州橋景觀該橋是一座空腹式的圓弧形石拱橋,是中國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橋。趙州橋是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橋,創造了世界之最。河北民間將趙州橋與滄州鐵獅子、定州開元寺塔、正定隆興寺菩薩像並稱為"華北四寶"。

4、長城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 。

長城既保證了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正常發展,又起著調解兩種經濟,使農、牧業經濟朝著主輔相互配合的方向發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長城不單純是曾起過將兩種經濟、文化分割開來的作用,還曾擔負著將兩種經濟、文化緊緊系在一起的重任。

5、蘇州古典園林

蘇州古典園林始於春秋時期吳國建都姑蘇時,形成於五代,成熟於宋代,興旺鼎盛於明清。到清末蘇州已有各色園林170多處,現保存完整的有60多處,對外開放的有19處,主要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師園、怡園等園林。

蘇州的造園家運用獨特的造園手法,在有限的空間里,通過疊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園林建築,並用大量的匾額、楹聯、書畫、雕刻、碑石、傢具陳設和各式擺件等來反映古代哲理觀念、文化意識和審美情趣,從而形成充滿詩情畫意的文人寫意山水園林。

6. 古建築與歷史建築的區別在哪裡

歷史建築應該包含在古建築內。歷史建築可稱為古建築、但是古建築不一定可稱為歷史建築。歷史建築往往覆蓋了些政治的含義在內,比如某某名人住過的建築就可稱為歷史建築。

古建築是指具有歷史意義的建國之前的民用建築和公共建築,其包括民國時期的建築。在中國,很多古鎮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還保留著一些古建築。

然而,在大興土木的現在,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以及保護古代建築及其蘊含的文化特質;做到既讓古代建築文化保存於世,也讓古代文化遺產產生代價值。

在農村古民居中最有獨特風格的建築物是圍樓(俗稱寨樓),主要分布在揭西的北部山區。

其特點多數為圓形,寨體大,構築時可就地取材。寨樓的布局適合群居,便於防護,圓形平面,結構性能好,通風透光,夏涼冬暖,具有防盜防風的作用。

7. 著名的歷史建築有哪些

第一、萬里長城

長城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是古代中國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游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

8. 什麼是古建築

在我國,具有一定年代,歷經歲月的長河卻依然完整或局部完整的建築被認定為古建築,因為它們代表了那個年代的建築工藝水平和建築材料水平,對建築史的變遷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年代上講,古建築通常是指清代(含)之前的建築。

9. 歷史建築文化的含義

從歷史建築的構造和建築風格、圖案上可以看出這個地域文化的特徵,這就是所謂的歷史建築的文化。比如,從故宮可以看出華夏建築文明是講究庄嚴華麗為主,建築風格講究對稱。

10. 歷史建築如何進一步保護

根據2018年國家文物局公布的歷史建築保護利用十個試點城市的工作情況,歷史建築保護利用總結為六個方面:一、摸清基本情況;二、建立保護機制,其中包括與大學或其他科研機構合作進行科研調查,為建立歷史建築「導則」「標准」等提供理論支撐,其次出台針對歷史建築片區或歷史街區的「規劃」以及「工作方案」,最後建立巡查制度、規劃師責任制度等,形成完成的歷史建築管理體系;
三、歷史建築的保護,其中歷史建築的數據採集能為日後的修繕工作提供數據的支撐。四、歷史建築活化利用,除了對公眾開放,可以建立宣傳平台,利用本體建築建成數字化展廳,舉辦歷史建築攝影展覽,培訓課堂等。五、設置試點(標桿)項目,作為重點項目推進,並發揮示範效益。
廣州歐科作為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專家,一直為文保機構提供優質高效的信息化服務,先後承擔了成都、重慶、南寧、廣州、東莞、珠海等城市的文化遺產的數字化採集與管理,從城市規劃到歷史文化資源標准體系建設,形成了城市文化遺產資源的數字化閉環。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歷史建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