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讀後感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讀後感

發布時間:2022-05-12 16:55:57

『壹』 《歷史是什麼玩意兒》讀後感 300字以上

讀《歷史是什麼玩意兒》有感

首先這是一本與眾不同的歷史書。這本書敘事大膽潑辣,詼諧幽默、百無禁忌,改變了以往歷史書嚴肅、說教、乾巴刻板的面目,集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身,正史野史,科技文化,經濟政治,人文地理,包羅萬象。其歷史知識之豐富,幾乎涵蓋了所有朝代。每一個細節都能信手拈來,足見作者功力之深厚。據說,作者每天必看歷史書,幾十年如一日,因為他這種心靜如水的治學態度,所以能寫出這樣通俗而豐厚的作品。以往一捧起歷史書就會索然無味,實在不能像看小說那麼投入,而這本書我是帶著愉悅輕松的心情

『貳』 活著和歷史是什麼玩意合在一起的讀後感

讀史以明鑒

中國,做為四大文明古國中碩果僅存的國度,它有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也飽受著世間最多的苦難。迄今,它依然屹立在這片神州大地,養育並祝福著後世的子孫們。讀了袁騰飛的這本書後,我再一次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深感自豪!在書中,讓我們看到的中國是什麼樣的呢?是盤古開天,女媧造人那樣悠遠的傳奇;是皇帝怒伐蚩尤,神農甘嘗百草的仁義;是西周征討朝歌那劍鋒所指,兵戈如潮;是春秋戰國燦若群星的百家爭鳴;是始皇一統天下後那撫劍背影的山河永寂,是漢武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征途中冷月寒洲下的漠漠廣寒;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那烽火連天的長江水;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岸猶唱後庭花那流金的秦淮河。書中為我們呈現的中華民族的歷史,彷彿是一匹素雅綿長的蜀錦,編織著它的瑰麗榮華,又好似一卷緩緩鋪開的水墨丹青,訴說著它的含蓄和深邃。歷史有趣嗎?

『叄』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2讀後感

1. 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2. 沿革,來歷 3. 過去而不能改變的事情,而且具有一定的價值 4.於事件的載體
編輯本段詳細解釋
1. 過去事實的記載。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納 魯肅 於凡品,是其聰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 裴松之 注引《吳書》:「[ 吳王 ]志存經略,雖有餘閑,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不效諸生尋章摘句而已。」 2. 指已過去的事實。 毛澤東 《農業合作化的一場辯論和當前的階級斗爭》:「我們的目的就是要使資本主義絕種,要使它……變成歷史的東西。」 3. 經歷。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回:「這便是野雞道台的歷史了。」 清 黃人 《<錢牧齋文抄>序》:「其文乃雄奇變化,隨其一生之歷史而自為風氣。」 老舍 《駱駝祥子》二一:「 夏太太 大概不會留著個知道她的歷史的僕人。」 4. 指自然界和社會的發展進程。 金一 《文學觀》:「從古帝王之業,真能赤手開創而無所憑藉者,歷史上,多不過三四人。」 毛澤東《中國人民大團結萬歲》:「 中國 的歷史,從此開辟了一個新時代。」 菡子 《源遠流長》:「歷史在發展著,豐富著。」 5. 指歷史學科。 魯迅 《書信集·致曹聚仁》:「 中國 學問,待從新整理者甚多,即如歷史,就該另編一部。」
編輯本段詞語意義
廣義歷史: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過程,可分為自然史和人類社會史兩方面。 狹義歷史:人類社會發生、發展的過程。 歷史學:研究歷史的學問,簡稱史學。與歷史的概念相對應,歷史學也有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歷史學:世界上一切科學都可以稱為歷史學。 (「我們僅僅知道一門唯一的科學,即歷史科學。」——馬克思·恩格斯) 狹義歷史學:研究人類社會以往運動發展過程的學問。
編輯本段史學評價
歷史,或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記錄、詮釋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與倫理、哲學和藝術同屬人類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歷史的第二個含義,即對過去事件的記錄和研究,又稱為「歷史學」,或簡稱「史學」。隸屬於歷史學或與其密切相關的學科有年代學、編纂學、家譜學、古文字學、計量歷史學、考古學、社會學和新聞學等,參見歷史學。記錄和研究歷史的人稱為歷史學家,簡稱「史學家」,中國古代稱為史官。記錄歷史的書籍稱為史書,如《史記》《漢書》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廣義上,「歷史」可以指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類社會發生聯系。在哲學上,這種含義下的歷史稱為歷史本體,例如宇宙歷史、地球歷史、鳥類歷史等等。而狹義的歷史則必須以文字記錄為基礎,即文字出現之後的歷史才算歷史,在此之前的歷史被稱為史前史。與人類社會相關的歷史,又可以稱為人類史或社會史,而脫離人類社會的過去事件稱為自然史。一般來說,歷史學僅僅研究前者,即社會史。
編輯本段詞源出處
「歷史」的含義在中文中最早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與「事」相似,指事件。許慎《說文解字》說:「史,記事者也;從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記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則代表被史官被紀錄的事,換句話說,即所有被文字紀錄的過去事情。「歷史」一詞出現較晚,《三國志·吳書·吳主傳》注引《吳書》,吳主孫權「博覽書傳歷史,藉采奇異」。「史」前加「歷」字是指經歷、歷法,也就是人類經歷的一段時間。在事件中加入時間的概念,「歷史」一詞就具有了當今的含義。也有人認為「歷」乃近代日本學者為翻譯英文「history」而附加之輔助義,其意味著人類所經歷過的事情,在意義上其概括范圍遠較「史」字為之大。 在西方,多數語言的「歷史」一詞源出自希臘語「historia」,原義為「調查、探究」,出自「歷史之父」古希臘作家希羅多德的《歷史》(Historia)一書。
編輯本段詞語含義
對於歷史的含義和性質,有很多中不同的詮釋,以下列舉其中一些。 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柯林伍德說:「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 梁啟超:「史者何?記述人類社會賡續活動之體相,校其總成績,求得其因果關系,以為現代一般人活動之資鑒也。」 《大英網路全書》(1880年版):「歷史一詞在使用中有兩種完全不同的含義:第一,指構成人類往事的事件和行動;第二,指對此種往事的記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實際發生的事情,後者是對發生的事件進行的研究和描述。」 《蘇聯大網路全書》:「1、自然界和社會上任何事件的發展過程。宇宙史、地球史、各個學科史——物理史、數學史、法律史等均可列入這一含義。2、一門研究人類社會具體的和多樣性的過去之學科,以解釋人類社會具體的現在和未來遠景作為宗旨。」 歷史並不是歸類於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中,而是其間的橋梁,合並了兩大領域的研究方法。一般來說,史學家通過研究各種書面文字但並不局限與此,努力並嘗試解答和歷史有關的問題。歷史知識的原始資料分為三種:文字記載的、口頭流傳的、保留下來的歷史遺跡,通常歷史學家會綜合三種方法進行研究,而文字記載經常被作為強調的重點,因為它普遍紀錄了發展的時間。這種強調引申出了一個新領域,史前史,也可稱為史前學,研究的是沒有書面紀錄的那一個時期。由於世界各地文字出現的時間各不相同,所以史前史和歷史的主要區別是根據具體的論題而決定。學者們為了易於研究,根據過去人類的范圍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劃分過去的方法繁多,包括按年代分類,按文化習俗分類,按不同主題分類。這三種分類經常會有重疊,比如「阿根廷的勞工運動的演變,1930-1945」。 盡管歷史研究傾向於一些專門的地點、時間和主題,歷史學家也同時會關心其他普通的一些內容。而對於其他人來說,歷史已經成為一個非常普通的詞語,就是研究過去人類的所有事情,甚至於現在更興起了一門所謂的廣義歷史。過去研究歷史都是為了應用或者理論的目的,而現在還多了一條:那就是對人類過往的好奇。
歷史就是這個玩意兒,明白了吧,轉自網路,希望能夠幫助到你。請給力!

『肆』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的讀後感受

好不容易在這個假期看完了那麼厚重的一本歷史文學書。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這本書足足有10厘米那麼厚,我覺得這本書一開始看名字就很有興趣了,內容也的確有趣,這本書的作者,更有趣,他的名字叫袁騰飛。

這個人,來頭可不小了,網上說他是中國史上最牛的歷史老師,是海淀高級教師,我記得去年每天都追著看他那《百家講壇》講的那個「兩宋風雲」,可帶勁了。他就是把歷史簡單化,生活化,毫不顯得枯燥,

讓學歷史顯得好玩,有趣來。

好了,直接切入正題,看完這本書的讀後感。

這本書敘述的是中國歷史(上)那可見中國的歷史簡直是源遠流長啊,連綿不絕的。

從夏,商,周慢慢憶起。

周朝實行分封制,最後滅於諸侯征戰

秦朝統一天下後,吸取教訓,廢除分封,實行郡縣制,但由於實行暴政,天下大亂,因為沒分封諸子,諸子無權無力救亂,很快滅亡.

西漢吸取周秦的教訓,既分封,又實行郡縣制,同時平叛諸侯騷亂,實行推恩令削奪諸侯王權利,是好了點,卻又亡在外戚篡權上

東漢吸取祖上教訓,嚴禁外戚涉政,卻亡在宦官亂政,最終導致豪強征戰三國鼎立.

曹丕在老子的基礎上廢了漢,卻不料司馬氏通過兩代的努力廢了曹魏

唐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滅於安祿山(少數民族)的藩鎮割據,安史之亂後,唐走下坡路

宋吸取唐的教訓,同時因為自己掌握軍權奪取政權,所以對掌握軍權的將領很不放心,杯酒釋病權,,結果是,宋自建立就沒真正統一過中國,是個比較柔弱的政權,不過文化高度發展.最後滅於少數民族政權。真的是可以說,人算不如天算。

可是,有一句成語是「人定勝天」

那是內子說的,他為什麼要這么講呢?

那就是為了反對佛教。

在唐朝的時候,人們廣泛信任佛教,人們所信仰,所供奉的,都是佛祖。

人類歷史如此長久,又怎能缺少宗教呢?

那當然,有些事情過了頭,自然會有人來起義抱不平的。所以,好多反佛教的人就都站了起來,手拉手,心連心,一起反佛教了。

不過現在還是有好多人信仰佛教,歷史,也許是會被人們遺忘的。

再來說到唐宋時期的歷史了。

大歷史裡面制度、社會大的變革都需要動亂,這樣才能夠調整利益集團。如第一帝國向第二帝國經歷了魏晉南北朝,第二帝國向第三帝國經歷了元朝。(名詞解釋,黃仁宇認為中國的封建王朝可以分為三個大時段,第一帝國包括秦漢,依靠權貴來統治下層。第二帝國指唐宋,採用科舉制度,通過官僚士紳來統治。第三帝國指明清,較唐宋內斂)。

說到大的動亂,唐朝那就肯定是安史之亂了。

那是為什麼呢?

一方面,安祿山這一幫大痞子,大流氓呢,那肯定是想要搶奪王位的了,這歷史上,哪個朝代不是興旺,衰落。滅亡的?自己悉數,那不全都是嘛?

都是農民起義的,所以,勞動就是一切啊,沒有一個人就可以掌控天下的,那些人就是想錢想瘋了,歷代的皇上,我估計,腦子都是那麼不好使的。

勞動的力量,勝過一切,農民的力量,建立中國!怪不得我們毛主席那麼愛勞動,才有新中國呢。

書上還提到隋朝總結錯誤,以為國家滅亡就是沒搞分封,人家就是搞了分封才滅亡的,這都不知道,那還怎麼掌控大權呢?最後,啪嘰一下給人滅了吧。

接下來講的就是宋了。

說到宋,那個趙匡胤你可得知道了吧,宋太宗呢,好不容易一大將軍坐上皇位呢,接下來的皇帝,我可就真覺得是窩囊了,想那個宋高宗,「傀儡皇帝」啥玩意啊,皇帝還有給傀儡的?我的天,金的力量也許是真的大,人家科技比中原發達,人比中原的多,可是,為什麼不學學唐朝,怎麼和人家文化交流的,怎麼和人家和平共處的?那天下不都挺太平的么?唐不剛才滅了嘛,再怎樣,這都總結不出來,我可得五體投地了。

『伍』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讀後感600字

這是一本不知道在講什麼的操蛋坑爹的無聊暴力黃色書籍.....
讀了他我受益匪淺..當我看到這本書.時我驚呆了..世界上竟然有這么坑爹的老男人..竟然寫出了這本無聊的暴力小說...而且還廣泛銷售...這不是教壞小孩子么? 我要代表月亮消滅他...讓他不再出現...冉老師不再布置這種操蛋的沒用的作業....

『陸』 讀書筆記: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讀後感

讀史以明鑒 中國,做為四大文明古國中碩果僅存的國度,它有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也飽受著世間最多的苦難。迄今,它依然屹立在這片神州大地,養育並祝福著後世的子孫們。讀了袁騰飛的這本書後,我再一次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深感自豪!

『柒』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讀後感 100字左右

書很厚,100自不太可能的,如果真的需要可以從前言或者後記中摘一段,方法很有效的,希望對你有些幫助!

『捌』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2讀後感600字

最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歷史是個什麼玩意》,作者是袁騰飛。首先我讀這本書的起因並不是我多麼熱愛歷史文學,而是因為這個作者:袁騰飛—— 北京海淀歷史老師,在網上被稱為「史上最牛的歷史老師」,在百家講壇上講過兩宋風雲。 就是應為對他的頂禮膜拜,我在選擇了這本書。 總的來書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這本書就是在講述中國歷史,但是作者用完全口語話的方法重新詮釋中國古代史,將那些原本枯燥乏味的歷史段落變得趣味橫生,將原本趣味橫生的歷史段落變得精彩絕倫。在如同聽相聲般的快樂中汲取龐大的歷史知識信息量,一本讓人徹底贊成「讀史可以明智」這句話的書,一版誨人不倦而又逗人不倦的最精彩歷史文本。 在袁老師的書中,你經常會從他講的歷史中看到現在生活的影子,他以史為鑒。而且措辭幽默,犀利。 例如在講到戰國時候的思想時,袁老師這樣寫到:認定勝天的思想是非常可怕的,長城是中國農業的天然分界線,我們的老祖宗很是明智的,長城以北的地是不能耕種的,只能放牧,風吹草低見牛羊,現在呢,風不吹都能看見黃鼠狼。哪裡還有草原, 就是應為耕地,我就不信,我就種,種的結果是糧食不長,草也不長了,變成荒漠。
北京干什麼總刮沙塵暴,就是長城那邊變成荒漠了。沒錯這就是過度開發的後果。 「你看那廝長的那模樣,哪有一點帝王福相啊。那臉跟個鞋拔子似的,又像瓦刀,滿臉麻子……你給他畫成這樣,他宰了你。你美化他,把他畫得跟秦始皇漢武帝似的是吧,他也宰了你。」大約沒有哪本說史的書能出現這種文字,說的還是一朝開國之君,然而袁騰飛不但說,而且旁徵博引,條理分明。除了痛斥朱元璋之外,他不屑於反清復明而有理有據地贊揚了滿州的諸位明君,他把懦弱無能的大宋朝總結成「最可愛的王朝」,他把勇猛聞於世的斯巴達300勇士說成「300個人打仗放在咱們周朝相當於是連長乾的事兒。」種種跡象表面,普遍的歷史觀念在《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這本書里休想輕易扎穩馬步,你總能在讀這些顛覆性論斷的時候發覺從前對歷史的認識如此概念化,它們被袁騰飛風卷殘雲地描述成另外一番風景。等你醒悟過來又幡然覺著,他教會你的卻並不是形式化的顛覆,而是重新審視既定事實的勇氣同智慧。 據網友說袁騰飛真正的對手是郭德綱。這話不準確,但也不扯淡,「七次下西洋,600萬兩銀子花出去,鄭和整個是一個散財童子」、「漢人的服裝是最笨拙的,寬袍大袖,那個大袖子能鑽進一個人去,穿上那個衣服一上街,勤勞的清潔工都得下崗。」從這些通篇充滿智慧的包袱可見,袁騰飛說史真有點兒相聲樣,學和唱談不上,說和逗不含糊,讓一本說歷史的書變得飽滿鮮艷,像含著滿口的跳跳糖一樣充滿驚喜。有多少人願意等地鐵的時候或者蹲馬桶的時候抽一本笑話書來

翻幾頁放鬆心情,快樂之時如能兼顧汲取隱遁在幽默之後的信息量和知識點,更加難得。看起來他是明確想告訴我們歷史是個有趣的玩意兒。 培根說過:讀史可以明智。我們不需要埋頭的研究歷史,也不需要閹割人一般的滔滔大道理。只需要在這樣一本書中,回顧一下歷史發生的,偶爾開心一笑,偶爾閉眼深思。

『玖』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讀後感500字

這本書的內容就像它的書名一樣,生動、幽默,卻不乏知識性,它的作者就是被網上稱為「史上最牛歷史老師」的袁騰飛,是易中天加郭德綱。歷史固然是死的,但作者的文筆給你活生生的感覺,中國上下5000年的歷史,作者不僅用簡練的語言述說了幾乎每個歷史典故,而且讀著讀著,自己還會不禁的笑出來。

「你看那廝長的那模樣,哪有一點帝王福相啊。那臉跟個鞋拔子似的,又像瓦刀,滿臉麻子……你給他畫成這樣,他宰了你。你美化他,把他畫得跟秦始皇漢武帝似的是吧,他也宰了你。」大約沒有哪本說史的書能出現這種文字,說的還是一朝開國之君,然而袁騰飛不但說,而且旁徵博引,條理分明。他講到「血如漂杵」中的「杵」他就簡單的把它說成木頭棒子,在講到當時很受歡迎的武器「殳」時,他也說是木頭棒子,最多再鑲幾個釘子。著名的牧野之戰,就是一幫人拿著木頭棒子上去打仗,讀起來確實有趣。他在講遼打宋時,說當時的遼軍騎兵打宋國步兵,就象德國足球隊踢中國隊一樣,想進幾個就進幾個,這種類比既幽默又發人深思。還有,如:「七次下西洋,600萬兩銀子花出去,鄭和整個是一個散財童子」、「漢人的服裝是最笨拙的,寬袍大袖,那個大袖子能鑽進一個人去,穿上那個衣服一上街,勤勞的清潔工都得下崗。」從這些通篇通篇充滿智慧的文筆可見,袁騰飛說史真有點兒相聲樣,學和唱談不上,說和逗不含糊,讓一本說歷史的書變得飽滿鮮艷,像含著滿口的跳跳糖一樣充滿驚喜。

除了生動、幽默,他也明確闡明了自己的一些觀點。他不屑於反清復明而有理有據地贊揚了滿州的諸位明君,他把懦弱無能的大宋朝總結成「最可愛的王朝」,種種跡象表面,普遍的歷史觀念在《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這本書里休想輕易扎穩馬步,你總能在讀這些顛覆性論斷的時候發覺從前對歷史的認識如此概念化,它們被袁騰飛風卷殘雲地描述成另外一番風景。等你醒悟過來又幡然覺著,他教會你的卻並不是形式化的顛覆,而是重新審視既定事實的勇氣同智慧。

讀了這本書後不僅影響了我的歷史觀,也提高了我對歷史的興趣,而且我也明白了一些事,皇上壞,天下亡,皇上好,天下也不一定興,中間總是有些奸臣、貪官、污吏,就像現在那些大地震的捐款,有些也許還沒送到災民手裡就被人拿走了,更有甚者如漢獻帝,雖然應該算是個好人,卻只能看著曹操的臉色行事,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一個很郁悶的皇帝。

『拾』 《歷史是什麼玩意》讀後感400字

初次拜讀袁騰飛老師的作品,感覺此書:條理分明,見解獨到,旁徵博引,焦點集中,信息量大,文風新穎特別,措辭犀利,鋒芒畢露,一針見血,幽默風趣..集趣味性、知識性和可讀性於一身.然在總結寫讀後感時卻又無從下手,頓筆許日,還是看看究竟歷史這個玩意兒對我們的生活有何意義及指導.
歷史什麼人學了有用?大人物學了有大用,比如國家領導人學有用,吸取歷朝歷代治亂興衰的教訓,定國安邦.而現在的大部分高中生學習歷史目的是很明確的,就是考上一個好大學,畢業之後找一個好工作,奔一個錦綉前程.而象我們這些在職的尋常工作青年,它可以提高人文素養、定位我們的社會價值觀、可以從歷史長河之中尋找有益的東西進而指引前進的征程.

閱讀全文

與歷史是個什麼玩意讀後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