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什麼是歷史掌故

什麼是歷史掌故

發布時間:2022-05-13 05:40:25

㈠ 什麼是軼事、佚文、掌故

軼事(yì
shì)

正史所不記載的事,即逸事。
軼事,也寫作「逸事」,一般是指人們不太知道的事情,大多在歷史書上沒有記載過,是零零星星沒有經過匯集的事跡。不少軼事在流傳過程中,經過人們的豐富、加工,有一定的文學色彩
、掌故
,原指舊制、舊例,也是漢代掌管禮樂制度等史實者的官名。後來一種常見的意義是指關於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傳說
佚文
是指失傳或散存於古籍中的文章。如我國戰國時期魏國的史書《竹書紀年》,原本早已散失,現在編輯的《古代竹書紀年輯證》一書,是把古典書籍中關於《竹書紀年》的文章輯錄在一起,從中可以了解夏代到戰國時期的史實。

㈡ 掌故是什麼意思啊!^O^

1、掌故,原指舊制、舊例,也是漢代掌管禮樂制度等史實者的官名。後來一種常見的意義是指關於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遺聞軼事。2、官名。漢文學官之一種

㈢ 「掌故」是什麼意思

1、掌故:原指舊制、舊例,也是漢代掌管禮樂制度等官員的官名。後來一種常見的意義是指關於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遺聞軼事。

2、讀音:zhǎng gù

3、出處:漢 置,太常屬官,掌管禮樂制度等的故實。舊制舊例;故事,史實。

㈣ 掌故是什麼意思

「掌故」原指舊制、舊例,也是漢代掌管禮樂制度等官員的官名。後來一種常見的意義是指關於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逸聞軼事。出自《史記·儒林列傳》:「是時伏生年九十餘,老,不能行,於是乃詔太常使掌故晁錯往受之。」
造句:
1、當然,這兩種傳說無非是附會而已,吃餛飩時說說這種掌故,則自有一種樂趣。
2、這本書節奏明快,另外還穿插了一些趣味盎然的文史掌故。
3、顧起元學問淵博,通曉典籍掌故與古今人物,晚年著作頗豐。
4、我聽本朝掌故,當年太祖爺炮轟功臣樓,殺的這些人,何曾不是同生死共患難來著的。

㈤ 「掌故」是什麼意思

【詞目】掌故

【拼音】zhǎng gù

【釋義】1、掌故,原指舊制、舊例,也是漢代掌管禮樂制度等史實者的官名。後來一種常見的意義是指關於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遺聞軼事。

望採納

㈥ 掌故的意思是什麼模糊的意思是什麼

掌故,原指舊制、舊例,也是漢代掌管禮樂制度等官員的官名。後來一種常見的意義是指關於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遺聞軼事。
模糊:側重表達的對象的不確定性,留給聽眾一個可供領悟、體會、選擇的彈性空間的一種言語技巧。

㈦ 什麼是歷史典故

典故原指舊制、舊例,也是漢代掌管禮樂制度等史實者的官名。後來一種常見的意義是指關於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傳說。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漢朝,《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宴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

詩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有出處的詞句。

1、 典制和成例。故,故事,成例。
【出處】 《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讌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
【示例】 《北史·高隆之傳》:「隆之性好小巧,至於公家羽儀,百戲服制,時有改易,不循典故,時論非之。」 宋王讜《唐語林·補遺四》:「壓角之來莫究其始,開元禮及累朝典故並無其文。」 清·田蘭芳《蓬萊(袁可立別業)紀勝雜體小引》:「則是編也,亦可備蓬瀛之典故,以資取信。」
2、詩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
【出處】 清昭槤《嘯亭續錄·大戲節戲》:「其時典故如屈子競渡,子安題閣諸事,無不譜入,謂之月令承應。」 清趙翼《甌北詩話·查初白詩一》:「語雜詼諧皆典故,老傳著述豈初心。」
【示例】老舍《茶館》第三幕:「『青是山,綠是水,花花世界』,又有典故,出自《武家坡》!」

分類
成語典故,如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按圖索驥等
歷史典故,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等
文學典故,如曉風殘月,大江東去 等
文化典故,如牛郎織女等
掌故和典故雖然有區別,但它們又同宗同脈,同根同源。一般來說,適合於掌故的分類,典故也適合。譬如,我們把掌故按內容分為文學掌故(如:《西遊記》掌故)、文化掌故(如:飲食掌故、佛教掌故、民族掌故、服飾掌故等)、人物掌故(如:《中國十大名曲》掌故)、歷史掌故(如:三國掌故)、地方景點掌故(如:中國十大風景名勝的掌故)等等。因此典故也可以分為上述類型,但無論掌故和典故都是為文學創作服務的,它們的使用都具有局限性。此外,掌故和典故還可以按國別分類,外國文學中也有典故,由於國外不像中國古代重文不重理,因此典故涵蓋的范圍更廣,分類也更多,如數學典故、物理典故、科技典故等等。

㈧ 3.何為掌故如何理解掌故就是在歷史的虛實之間豐富著我們關於歷史的記憶

摘要 掌故和歷史故事查不多吧,舊例,舊制,有關歷史人物和事跡。

㈨ 「掌故」最開始的時候指什麼

「掌故」最開始的時候指:
舊制舊例;故事,史實。

如:
《史記·龜策列傳》:「 孝文 、 孝景 因襲掌故,未遑講試。」 宋岳珂《愧郯錄·服章入銜》:「此南渡而後,掌故散訛之失也。」《明史·楊廷和傳》:「好考究掌故、民瘼、邊事及一切法家言。」 清韓泰華《無事為福齋隨筆》卷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於朝章掌故也,明於兵刑錢谷也。」魯迅《且介亭雜文·買記》:「為了文字獄,使士子不敢治史,尤不敢言近代事,但一面卻也使昧於掌故。」

㈩ 掌故和典故的區別

一、掌故:

原指舊制、舊例,也是漢代掌管禮樂制度等官員的官名。後來一種常見的意義是指關於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遺聞軼事。

二、典故:

原指舊制、舊例,也是漢代掌管禮樂制度等史實者的官名。後來一種常見的意義是指關於歷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傳說。典故的解釋有三:

1、典制和掌故;

2、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

3、泛指具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事件。

三、區別:

掌故和典故雖然有區別,但它們又同宗同脈,同根同源。一般來說,適合於掌故的分類,典故也適合。譬如,我們把掌故按內容分為文學掌故(如:《西遊記》掌故)、文化掌故(如:飲食掌故、佛教掌故、民族掌故、服飾掌故等)、人物掌故(如:《中國十大名曲》掌故)、歷史掌故(如:三國掌故)、地方景點掌故(如:中國十大風景名勝的掌故)等等。因此典故也可以分為上述類型,但無論掌故和典故都是為文學創作服務的,它們的使用都具有局限性。此外,掌故和典故還可以按國別分類,外國文學中也有典故,由於國外不像中國古代重文不重理,因此典故涵蓋的范圍更廣,分類也更多,如數學典故、物理典故、科技典故等等。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歷史掌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9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