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因素是什麼

歷史因素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5-13 08:22:21

1. 歷史事件 六要素 歷史事件的六要素指的是什麼啊

中國古代史上的歷史事件發生的原因應分析要素:
歷史因素、政治因素、經濟因素、民族關系因素、對外關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

歷史因素——春秋戰國時期的兼並戰爭,國家數目減少即局部統一。

政治因素——長期戰亂,人民困苦,渴望統一。
經濟因素——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尤其是秦國商鞅變法後逐步強盛起來,國富兵強。

民族因素——春秋戰國時期的兼並戰爭,民族聯系民族融合加強。

對外關系因素——遠交近攻的戰略策略。
思想文化因素——韓非子君主專制中央集權思想。

2、以空間系事法,以地點為紐帶進行歸納。
如八國聯軍侵華戰爭4點:廊坊、楊村——大沽——天津——北京 3、以人物系事法,按照歷史人物的活動來歸納。
如太平天國的防禦戰,就可以按陳玉成、李秀成以及他們兩人共同的行動來掌握。 如新航路開辟的經過,就可以按照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四個人的活動來歸納。
分析歷史事件結果
歷史事件的結果一般不外乎四種:
①成功。如:新航路開辟成功、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等。 ②失敗。鴉片戰爭中國失敗、洋務運動破產、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失敗、印度民族大起義失敗等。 ③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敗的地方。如辛亥革命、國民大革命等。
④勝而不勝,不敗而敗。中法戰爭,中國是勝而不勝,不敗而敗,法國是不勝而勝,敗而不敗。
關於歷史事件的結果,一般應該從3個方面考慮:一個「是什麼」、兩個「為什麼」,即結果是什麼樣的、為什麼說是
這樣的結果、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果。 分析歷史事件影響
1、分項分析:從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分析影響。 如鴉片戰爭:
經濟影響——鴉片戰爭以前,中國在經濟上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占統治地位的國家。鴉片戰爭以後,西方資本主
義國家利用侵略特權,瘋狂地向中國傾銷商品和掠奪原料,逐漸把中國市場捲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中國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逐步解體。
政治影響——社會性質的變化、社會矛盾的變化、革命任務和性質的變化。 思想影響——萌發了一股「向西方學習」
的新思潮。
外交影響——由閉關鎖國到門戶洞開,獨立自主的中國開始淪落為一個主權殘缺的半殖民地國家,資本主義列強和中國
之間的關系不復是主權國家間的平等關系,而是侵略與被侵略、奴役與被奴役的關系。「 清政府站在中國人民頭上發號施令,外國資產階級卻站在它的頭上發號施令,這就是那許多條約特權的實質。」

2. 實驗心理學中內在效度的影響因素之歷史因素是什麼意思呢

相對於內在效度的影響因素而言,被試在實驗過程中可能存在特定的歷史機遇,而且歷史無法重演因而此類因素難以重證,比如在發展心理學的追蹤研究中,由於被試可能經歷特定的歷史時代背景因素(比如同類型的20世紀40年代的追蹤研究與60年代的追蹤研究結論可能不同,但40年代有二戰這個歷史因素,被試的成長環境受到歷史時代干擾因此難以比較結論)而導致結論不一定可信.此外,認知心理學研究中的被試常常間歇幾天進行一次測定,間歇期間被試遭遇的「歷史」不盡相同因此也屬於歷史因素影響內在效度的范疇.

3. 關於歷史因素的解釋

題主,如果單單把眼光局限於統治者,朝代什麼,就有點太狹隘了,我不知道你的視角要求有多高多廣,我只能說一下自己的看法,望採納:

氣候,冰期的變化導致了蠻族大入侵和維京海盜,這就是上帝之鞭。。

降雨量,400mm等量降雨線就是我們農耕民族的嘆息之牆。
地理,廣袤的環境使得中國屢屢大一統。
平直無島嶼的海岸線和大陸架,限制了我們向海權帝國邁進的腳步。
文字,象形文字易復制易保持維護了中華文明的向心力。
疾病和細菌,瘧疾至今還阻擋著白人的腳步。
動植物,中國的兩河流域是僅次於新月沃地的動植物馴化中心,這里是定居人的文明起源地!

而人口,科技,體制,甚至某一個君王的產生,這些只能算是結果,而非原因。或者說,人口科技體制是原因導致結果的過程中的一個環節。
為什麼是我們炎黃子孫創造出了燦爛的文化,而即使顯赫如成吉思汗,一旦身死帝國就要衰微?
為什麼是歐洲的白人帶著鋼鐵,槍炮和細菌侵入了美洲奴役黑人,而不是印第安人駕著堅船利炮洗劫歐洲?
為什麼當歐洲都進入了地理大發現的海洋時代,澳洲的土著們還在使用著石制的工具,而不是反過來?
我們看著歷史,眼花繚亂。我們細讀歷史,總結出了規律,以為這就是天下大勢。
那麼,天下大勢的起源又是什麼?
規律背後,還隱藏著規律。
一如我當年看過的書,書名已不可考,文字當年亦未讀懂,現在回過頭來,才覺得越嚼越有味道,轉述如下:
我們看人類社會與歷史時,一如我們站在大海邊看著浪花。
當我們以一代人一代人的角度去看,日復一日海浪拍打在岸邊激起浪花,一如英雄引領著時代的大勢;
當我們用一個朝代一個朝代的眼光時,月復一月我們會發現浪花的原因隱隱和海底的崎嶇不平相對應,有礁石的地方更容易翻湧浪花,這就是我們的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當我們縱觀人類的歷史,把時間的長軸跨越宙宇,我們會發現,年復一年這是南方的暖流帶來魚群和洋流翻騰海底,西伯利亞的冷風帶來的寒潮和風暴撫平海洋,這就是我炎黃子孫,薪火相傳的史書,這就是無論有多大的苦難多大的危局,即使神州陸沉,也會不斷的涌現出烈烈英雄,救亡存續,一挽天傾。
這,就是歷史。

4. 歷史原因和現實原因各指什麼

歷史原因就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的客觀環境造成的原因,
包括內因和外因,
(1)內因是歷史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兩者相互結合。如蘇聯解體的內因主要是戈爾巴喬夫改革導致蘇聯經濟滑坡、政治動盪以及蘇聯長期以來政治、經濟體制的僵化等;外因是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策略。內因外因共同作用導致蘇聯解體。

(2)內因和外因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如東歐劇變的內因是東歐各國經濟落後、政治民主化程度不高;外因包括蘇聯解體的內因和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策略。在這里,蘇聯解體的內因演變為東歐劇變的外因。

(3)內外因分析法是培養歷史思維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內外因的地位一定要符合哲學原理,否則,就不能應用這一方法正確分析問題。

5. 歷史原因是什麼原因

你說的「歷史原因」可能就是過去的遺留的,卻又不好解釋的、或者無法明說的隱黯的原因吧。我的研究,中國語言原來是沒有這個詞彙的,誕生年代大概在共產黨成立後,最多使用的場合是在建國後,一般用於官場,後來也有民間借用,~~~本人也似乎用過一次,覺得很能掩蓋當時的緊張和沒法表達的難言之隱,覺得還是不錯的!
建議仔細觀察,方能體會起深遠的意義和妙處

6. 關於"歷史因素"的解釋

歷史元素是一種認為社會歷史由多種因素(原因、條件)決定的理論。將政治、經濟、文化、道德、法律、感性、理性等方面的多種因素平等看待,反對區分主要的和次要的、決定的和非決定的原因。認為社會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都在同等程度上影響其他方面並受其他方面影響。

7. 歷史題中的歷史因素指什麼包括哪些

時代背景,還有干這件事的歷史淵源。
不過我們分析這些問題一般從當時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狀況分析。
比如焚書坑儒,時代背景就是統一六國,秦王認為要統一六國,首先就要思想統一,思想統一了行為就能統一。歷史淵源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政治,大混亂……

(僅為個人觀點)

8. 什麼叫做歷史原因

原因:社會性質 (封建 ,半殖民地半封建,資本主義,社會主義) 經濟狀況(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弊端)
如:落後的封建統治阻礙資本主義發展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歷史原因
中國近代落後於西方的歷史原因是封建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重農抑商,閉關鎖國遏制資本主義萌芽,使經濟落後於西方

9. 請問在答題中歷史因素指的是哪些方面,有沒有答題的模式

1、 歷史背景 (國內+國際)(經濟+政治+文化+……)

⑴經濟背景=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 結構+經濟格局+……

⑵政治背景=政局+制度+體制+政策+ 階級+民族+外交+軍事+……

⑶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

2、歷史條件:與背景分析基本相同 ,更側重於有利因素

3、原因廣度:原因=主觀(內因)+客 觀(外因)

⑴主觀原因:事件發起、參與者內在 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因素

⑵客觀原因:自然、社會環境、外在 各方面經濟、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廣度與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 背景側重於靜態分析,原因更側重於動態 分析。

模式就按照這些來考慮寫下

10. 歷史四要素是什麼

歷史四要素:氣候地理技術和人口。
決定一個國家的歷史和命運的幾大因素。從長遠看是氣候,再其次是地理,第三是技術,第四是人口。然而當代人的最大錯誤是,以為意識形態可以決定歷史和國家命運。
氣候和地理是不可變的,不同地區的文化傳統和思維習慣,是由氣候和地理決定的。氣候和地理形成了民族文化。
技術進步是人類發展的關鍵因素,從石器,到金屬,再到現代科技,是技術在推動著人類進步。
中國的每一次民族災難,都是因人口大幅增加後,糧食不夠吃,國家變窮而發生的。
當人口太多,而又發生乾旱時,中國便會出現內亂,內亂必然導致分裂。分裂必然導致有人借游牧民族助戰,結果均是引狼入室。
中國歷史上的大事件,世界歷史上的大事件,多是由以上四大要素決定的。氣候和地理是形成民族個性的根本因素,但它又是不可變的。因此,影響歷史進程的主要因素是技術和人口。
今天多是中國人相信是意識形態在促進人類進步,實在太天真。過去說是階級斗爭可以推動社會進步,現在的小右迷信自由民主可以促進社會進步。
把氣候、地理、技術、人口這些生產條件看成是無所謂的,只要有了美國人的意識形態,便會像美國一樣強大。小右的這種想法真是太天真。
做生意的人永遠也不會相信這些東西,有了美國觀念就可以發大財。
搞政治的人永遠也不會相信這種東西,有了美國觀念國家就會變強大。
唯有大學里的文科教授容易相信這種觀點,因為他們太天真。
如果真是模仿一下美國的自由民主,便都能像美國一樣強大,那就太簡單了。

閱讀全文

與歷史因素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6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