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沙面的歷史是什麼
沙面,曾稱拾翠洲,因為是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 沙面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市區西南部,南瀕珠江白鵝潭,北隔沙基涌,與六二三路相望的一個小島,有大小街巷八條,面積0.3平方公里。
沙面在宋、元、明、清時期為中國國內外通商要津和游覽地。鴉片戰爭後,在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後淪為英、法租界。
沙面是廣州重要商埠,歷經百年,曾有十多個國家在沙面設立領事館,九家外國銀行、四十多家洋行在沙面經營,粵海關會所、廣州俱樂部等在沙面相繼成立。沙面見證了廣州近代史的變遷。
宋元明清歷代都是國內外通商要津和旅遊地,明朝時在這里設立華節亭,管理外商貨物進出,清中葉在這里設立西固炮台,捍衛廣州。
中國清政府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在鴉片戰爭前的幾十年裡,只許外國人在廣州一地通商,並由十三行商人負責,十三行是半官商性質的組織,設在今廣州十三行路和文化公園一帶,負責承保繳納外商船貨關稅,轉達官府與外商的一切交涉,並受理約束外商。
由於中國社會經濟的自給自足和對外貿易實行限制政策,英國商人遲遲打不開中國市場,貿易逆差嚴重。外國資本主義與清朝政府矛盾日益漸深,而清政府對外國人的防範條例也因此益發嚴厲。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沙面
B. 沙面古樹生長歷史
近日組織白蚊防治專家對沙面樹木的白蚊危害狀況進行了普查,普查結果顯示,廣州市對沙面古樹的保護和白蚊防治工作已取得明顯成效,多年來整個沙面98.3%古樹名木已沒有受到白蚊危害。但針對沙面北街一棵151歲古樹出現了長勢衰弱的現象,引起了園林部門高度重視,已採取了適度修剪,改良土壤等措施,希望古樹重獲生機。 7年前沙面古樹曾受白蚊危害 沙面現有古樹143棵。沙面作為歐陸式建築的集匯地,在0.3平方公里的面積上共有1101棵樹木。大多是百年以上的樟樹、榕樹,其中樹齡最長的是1棵321歲的樟樹王,樹齡100年到200年的有134棵,200年到300年的有8株。古樹名木被稱為見證歷史的「活文物」,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生態價值和環境、景觀價值,因此,它們讓廣州這座歷史文化名城閃耀出嶺南特色的光芒。
C.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的沙面歷史和重大歷史事件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起義,建立「太平天國」。史稱太平天國運動。(二鴉的時候還沒到失敗的時候,1864年被中外勢力鎮壓)
1885年,法國發動侵略中國的中法戰爭。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1894年中國又在甲午戰爭中失敗,被迫和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1900年因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反動了侵華戰爭,清政府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賠款本息超過10億兩白銀,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形成了。
1911年10月10日,武漢地區的革命團體文學社和共進會發動武昌起義,推翻清朝專制帝制王朝、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因為1911年為舊歷辛亥年,故稱「辛亥革命」。
D. 沙面當今和以前的對比
沙面(shameen)曾稱拾翠洲。在廣州城區西南。 原是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故名。宋、元、明、清歷代為國內外通商要津和游覽地。鴉片戰爭後,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後淪為英、法租界。現為廣州重要商埠。沙面位於珠江岔口白鵝潭畔,佔地面積330畝。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英、法侵略者憑著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以「恢復商館洋行」為借口,強迫兩廣總督租借沙面,僱工修護河堤,填土築基,形成沙面島。英、法兩國在島內分設領事館,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沙面租界內的公共設施已基本完備,建築主要有領事館、教堂、銀行、郵局、電報局、商行、醫院、酒店和住宅,另外還有俱樂部、酒吧、網球場和游泳場等,其住戶多是各國領事館、銀行、洋行的人員以及外籍的稅務官和傳教士。 沙面島上有150多座歐洲風格建築,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風格建築,是廣州最具異國情調的歐洲建築群。沙面大街2號-6號的樓房,俗稱紅樓,原是海關洋員華員俱樂部,高三層,紅磚砌築,南面和北面建有尖頂閣樓,仿19世紀英國浪漫主義建築風格;沙面大街54號的建築,原是匯豐銀行,仿西方古典復興建築風格,高四層,二層的外牆砌有通柱到三層頂,在西南面樓頂建有穹窿頂的亭子;沙面大街48號的樓房,是最具代表性的券廊式建築,高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四周的走廊均為券拱形,外牆刷水洗石米;沙面大街14號的露德天主教聖母堂,規模雖小,結構簡單,但在其入口處仍然為仿哥特式。 沙面島在歷史上曾是英、法兩國的租界,1860年代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後,英法兩國選中了這塊珠江中的小沙洲(距離清朝閉關鎖國時期中國唯一的的外貿區「廣東十三行」相當近)作為租界地址,填築成島,並於1861年簽訂租約。島上西部3/4劃為廣州英租界,約264畝,東部1/4劃為廣州法租界,約66畝。各有一橋與中國大陸(華界)相通。 在之後的大半個世紀里,英法兩國取得了在沙面島上的親日的汪精衛政權(一般稱「偽國民政府」)。1943年,法國維希政權退出法租界,交給汪精衛政權。同年,堅持抗日的重慶國民政府另行與英國訂約收回英租界。二戰結束後,新成立的法國戴高樂政府正式宣布將沙面法租界交還中華民國。 1996年,沙面的建築群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國務院將沙面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區。
編輯本段沙面現狀
目前,沙面是廣州著名的旅遊區、風景區和休閑勝地,也是白天鵝賓館所在地。島上綠化較好,有古樹150多株,空氣清新,環境衛生甚佳,可以稱得上是廣州的世外桃源。建築方面,多為19世紀末建造,並帶有西方風格,基本上都是文物建築。現在的美國駐廣州總領事館也同樣位於沙面島,這使得沙面島上有不少外籍人士在此辦公,且該領事館是美國在中國唯一可以辦理中國公民移民美國簽證的場所。建國後市政府成立了專門機構管理。該建築群於1990年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中國建築學會核定公布為全國近代優秀建築單位。1996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E. 請告訴我廣州沙面的歷史!絕對不要什麼那裡的建築很美,很浪漫什麼的。。。要歷史!!謝謝。
沙面自1858年割為租界區以來,一直是一個獨立的市政區域,興建之始,就有比較統一完整的規劃,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羊城第九景)。中國現在有而且只有2個這樣保護級別的近代建築群,另一個是上海外灘。對尋常游者來說,廣州沙面該是與北京的三里屯、上海的衡山路、雁盪路齊名的地方,而且,它是實實在在的文物,不似衡山路有一群裝腔做事的假古董。 沙面,原是白鵝潭畔一片沙洲,由珠江上遊河道流沙沖擊而成,故名,後來成為迎送官吏的場所,以「鵝潭夜月」之名評為羊城八景之一。據《廣州坊志》記載:清道光26年(1846年),書舫尤盛,妓船鱗集以千數,咸豐丙辰6月(1856年)焚燒殆盡。島上鬱郁蔥蔥,有「拾翠洲」之譽,現存古樹中有超過300年樹齡的。廣州沙面租界形成於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1857年12月,英、法聯軍攻佔了廣州城。對於外國人頻年橫暴,廣州人民奮起反抗,亦就在英、法聯軍佔領廣州期間,廣州民眾多次對外國人聚集的商館區縱火焚燒。1858年11月,英、法借口要恢復被焚燒的十三行商館,由英國人柏克選定沙面,用《天津條約》賠款把沙面建成四面環水的小島,迫遷中國居民,拆炮台,僅架東西二橋出入。1861年9月3日簽定為期99年的《沙面租借協定》,0.23平方千米的沙面正式淪為廣州的飛地。1949年廣州解放後,沙面才正式回歸中國。1959年,周總理視察沙面,批示要保持舊貌,作為歷史見證。 沙面建設之初(1859年),劃西部44英畝為英國區,東部11英畝為法國區。真正的建設在20世紀前後:築路、植樹、修建公園。盡管英法各霸一方,但在興建之始,就有比較完整的規劃:一條貫通東西的主幹道輔以5條南北向次幹道將全島分作大小不等的12個區,周圍環狀道路處處臨水,寬闊的綠化帶分布在各主次道路的中間形成街心花園。道路結合綠化佔了相當大的面積,古榕參天,綠草茵茵,為沙面徒增畫意。南端為公園等公共場所,形成對外屏障,領事館區亦在較好區域。現其規劃格局保留完好,158株古樹,150餘棟西式建築保存完好。1865年最早遷入沙面的是英國領事館(今沙面南街46號),法國領事館於1890年遷入(今沙面南街18號)。1915年在西側(今沙面南街20號)建新館。 沙面的大量建築基本上是在19世紀末以後建造的,盛時,沙面外國洋行達30多家,一個世紀來有近70座樓宇由14個不同國家用作領事館、銀行、商行和教堂。按建築形式而言,沙面建築大致可分4類:新巴洛克(Neo-baroque)、新古典(Neo-classic)、殖民地券廊式(Colonial Style)、和仿哥特式。 路德教堂(沙面大街14號)是仿哥特式的建築,越南有不少這種風格的小教堂,與其東西相呼應的英國聖公會(沙面南街60號),塔頂是羅曼式的穹隆。當然,這些異國風情的建築畢竟還是由中國的工匠,在中國的土地上,力圖適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建造的,糅合了嶺南建築的特點,亦有折衷手法(electic)的痕跡。 沙面有酒店、酒吧、餐廳、領事館、教堂、會展中心、美術館、網球場,真是廣州動人的所在。只是可惜白天鵝(1980年填江興建)一條可怕的臨空車道毀了珠江沿岸的景觀,珠江兩岸的高層對沙面的生態亦有破壞,已使珠江邊一帶成了廣州的熱鬧中心,所幸沙面有大面積的綠化撐著。 六二三路騎樓商業街與沙面隔水相望,沙基慘案紀念碑、十三行街、文化公園都在沙面近旁。
F. 求沙面堂的歷史和故事還有簡介,詳細一點!謝謝~~~~
沙面露德聖母堂坐落在廣州市沙面同仁路22號(今沙面大街14號),原是法國駐穗領事館的教友過宗教生活而設立的,創建於光緒十六年(1890年),佔地面積839.75平方米。可容納200人。堂內所有門窗都鑲嵌七彩玻璃.因該堂花園南連建築一座聖母山安放露德聖母像而得名。露德聖母堂外觀做法比較簡潔,沒有繁瑣的裝飾線條、雕像、神龕等。但因保留了哥特式教堂的主要特點,故仍顯得比較宏偉壯觀。建築總體東西向,平面為一字形,南端建有鍾塔一座,塔身造型精美,層層收分,級級向上,富於裝飾的紅色塔頂更是挺拔陡峻。鍾塔塔尖有許多綠色的琉璃磚塊鑲嵌在幾條肋上裝飾,是整個建築顯得最輕盈的地方。塔底開有透視門,成為教堂入口門廳,門洞頂部為尖券,兩側有裝飾柱。門上方有圓形的象徵天堂的玫瑰窗,並設帶有層層內收線腳的窗套。
禮拜室的牆面採用統一的尖券窗與扶壁,檐口飾以連續尖券構件,女兒牆做法亦花飾考究。整個外觀的處理手法十分統一。牆垛的豎向線條佔主導地位,層層內收,構成了輕靈的外觀。整座建築基本為明黃色,間以白色,風格純正,保護良好。另教堂東北角有一附屬建築,為三層(含半地下室),左右對稱,入口設台階直通一層,二層皆開尖券門洞,女兒牆做法仿教室,牆面材料為原色水刷石。總的看來,教堂的外觀比例得當,和諧優美,但做工略顯粗糙。例如小尖塔、欄桿、線腳、飾柱、圓窗等均為磚砌後批盪,做法形式基本相同,尺寸卻有細微的差別,顯出手工砌築的隨意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中國政府收回租界,該堂移交中華聖公會華南教區管理。1949年以後被政府部門佔用,1980年代由省基督教兩會收回,1991年恢復宗教活動,稱為沙面會堂。位於中國廣州市荔灣區沙面島上的一座小型天主教堂。該教堂建於1889年,位於面積僅有60畝的廣州法租界內,為僑民服務。奉露德聖母為該堂主保。入口處仿哥特式。
建國前,本堂神父多由外籍傳教士擔任,中國籍神父在此任職較少。建國前夕由中國神父陳惠民任本堂神父 1951年後,林秉良神父任本堂神父。「文化大革命」期間停止教務活動。1982年12月8日經過過修繕後重新開放,劉靈司神父任本堂神父。
在1996年11月廣州沙面建築群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堂為其中的建築物。
聚會時間:
禮拜時間:每天早上7:00開始
周日9:30:主日崇拜
周日11:00:中英文崇拜
周日14:00:聖經學習
周日19:30:晚堂普通話崇拜
周二19:30:青年詩班練詩
(每月逢第一及第三周)周五19:30:雅歌團契
周六19:30:禱告聚會
G. 沙面的歷史是怎樣的要100字。
沙面自1858年割為租界區以來,一直是一個獨立的市政區域,興建之始,就有比
較統一完整的規劃,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羊城第九景)。中國現在有
而且只有2個這樣保護級別的近代建築群,另一個是上海外灘。對尋常游者來說,
廣州沙面該是與北京的三里屯、上海的衡山路、雁盪路齊名的地方,而且,它是
實實在在的文物,不似衡山路有一群裝腔做事的假古董。
H. 歷史:求廣州沙面當年租界地圖
坐地鐵一號線到黃沙站,我今年六七月的時候剛去過,忘了是哪個出口(地鐵里的出口信息應該可以看到),出來過天橋就到了 沙面,面積僅有0.3平方公里,因為島上西方古典主義建築群頗具特色,集中了歐洲各國的建築風格,因此,這里被稱為歐陸建築的大觀園,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羊城第九景」之稱。 沙面原是珠江沖積而成的一個沙洲,曾叫「中流沙」、「拾翠洲」。這里從宋代開始到清代都是廣州對外通商要津和游覽勝地。鴉片戰爭時期曾經是城防要地。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被迫同意把沙面「租」給英、法兩國,而淪為英、法租界,改成了現在這個名字。1859—1862年挖掘沙面涌時,將沙面與珠江北岸隔開,在東面架設了一座石橋與北岸相通。島上綠樹成蔭,環境幽雅,擁有屬於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對象的外國租界建築群,還有白天鵝賓館、勝利賓館、沙面賓館、廣州國際海員俱樂部和外國商務辦事處及體育娛樂設施。
I. 沙面島除了沙基慘案外的歷史著名事件
港英工人大罷工,這是沙基慘案的導火索
J. 廣州有多少年的歷史
大約有2220年。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穗城、穗垣、仙城、花城;解放前舊稱省城。地處中國南方,廣東省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緣,西江、北江、東江水道在此匯合,瀕臨南中國海,珠江入海口,毗鄰港澳,地理位置優越,廣州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被稱為中國的「南大門」。廣州是全國著名的華僑之鄉,也是全國華僑最多的大城市。2007年,廣州市有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和歸僑、僑港澳眷352.35萬人。其中海外華僑華人106.08萬人,港澳同胞87.72萬人,分布在世界眾多國家和地區;市內歸僑1.68萬人,僑港澳眷屬156.87萬人。
中文名稱: 廣州
外文名稱: Guangzhou、Canton
別名: 五羊城、羊城、穗城、花城
行政區類別: 省會城市
所屬地區: 中國華南
下轄地區: 越秀、荔灣、天河、海珠區等
政府駐地: 越秀區
電話區號: 020
郵政區碼: 510000
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
面積: 市區面積3,843.43平方公里
人口: 1018.2萬人
方言: 廣州話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黃埔軍校舊址、沙面建築群、白雲山風景區、廣州起義烈士陵園等
機場: 新白雲機場
火車站: 廣州站、東站、北站、西站、南站
車牌代碼: 粵A
城市地標: 五羊塑像、中山紀念堂、海珠橋
市花: 木棉花
市鳥: 畫眉鳥
著名高校: 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目錄
城市簡介
歷史沿革羊城傳說
文物古跡
地理環境地理方位
氣候環境
自然條件
文化藝術嶺南文化
行花街
西關小姐與東山少爺
騎樓—建築風格
西關古老大屋
曲藝戲劇
行政區劃
外籍人士經濟環境
對外開放重點區域
農業
工業
外貿
商業
旅遊業
金融保險業
房地產業
電信業
廣州經濟開發區
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
廣州科技成果轉化平台
交通運輸海運
鐵路
公路
高速公路
公交
地鐵
摩托車
空運
對外交流
科學教育
城市建設城市地標
城市媒體
飲食文化餐飲簡介
特色小吃
娛樂簡介
餐飲名店
酒吧
旅遊景點爬山休閑
博物館、歷史遺址、烈士墓園景點
游樂場景點
動物園景點
最佳旅遊時間
歷史名人
歷任市長
廣州2010亞運會城市簡介
歷史沿革 羊城傳說
文物古跡
地理環境 地理方位
氣候環境
自然條件
文化藝術 嶺南文化
行花街
西關小姐與東山少爺
騎樓—建築風格
西關古老大屋
曲藝戲劇
行政區劃
外籍人士 經濟環境
對外開放重點區域
農業
工業
外貿
商業
旅遊業
金融保險業
房地產業
電信業
廣州經濟開發區
廣州生產力促進中心
廣州科技成果轉化平台
交通運輸 海運
鐵路
公路
高速公路
公交
地鐵
摩托車
空運
對外交流
科學教育城市建設
城市地標 城市媒體飲食文化
餐飲簡介 特色小吃 娛樂簡介 餐飲名店 酒吧旅遊景點
爬山休閑 博物館、歷史遺址、烈士墓園景點 游樂場景點 動物園景點 最佳旅遊時間歷史名人歷任市長廣州2010亞運會展開 編輯本段城市簡介
廣州(漢語拼音:Guǎngzhōu,郵政式拼音:Kwangchow,耶魯拼音:Gwóngjàu,粵拼:Gwong² zau1;官方外文名稱為Guangzhou,傳統外文名稱為Canton),簡稱穗,別稱羊城、穗城、穗垣、仙城、花城;古稱番禺或南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大型城市、五大國家中心城市之一,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城市,廣東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教中心,交通樞紐。中國南方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對外通商口岸,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是繼上海,北京之後的中國第三大城市。 廣州地處中國南方,廣東省的東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合處,瀕臨南中國海,東連惠州市博羅、龍門兩縣,西鄰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順德區,北靠清遠市的市區和佛岡縣及韶關市的新豐縣,南接東莞市和中山市,隔海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相望,地理位置優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被稱為中國的「南大門」。廣州市是2010年第16屆亞洲運動會的舉辦城市。 特色語言:廣州話(或稱白話、粵語或廣東話) 通行語言:廣州話 英文名稱:(Cantonese) 城市地標:廣州塔(海心塔) 五羊石像 中山紀念堂 鎮海樓 中信廣場 琶洲國際會展中心 廣州雙子塔 廣州新白雲國際機場 廣州南站 城市美譽:全國衛生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廣州
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國際花園城市等。 行政區域:越秀區、天河區、白雲區、荔灣區、蘿崗區、黃埔區、海珠區、番禺區、花都區、南沙區、增城市、從化市 經緯度:市中心位於北緯23度06分32秒,東經113度15分53秒。 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省稱:廣東省(Guangdong Province) 政府:廣州市政府位於越秀區。現任市委書記張廣寧,現任市長萬慶良。 面積:全市面積7,434.4平方公里,市區面積3,843.43平方公里。2009年末建成區面積(不含縣級市)達到935平方公里,居全國第二位,僅次於北京 海拔:全市平均海拔11米,天堂頂為廣州市內最高點,海拔1210米。 人口 :全市人口1035萬人(2009年末統計),比上年末增長3.0%。出 廣州夜景
生率為9.45%,低於全省(11.96%)2.51個千分點;死亡率為 4.20%,低於全省(4.66%)0.46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25%,低於全省(7.02%)1.77個千分點。 民族:全市漢族人口為1020.3萬人,占常住總人口的98.58%。少數民族人口為14.7萬人,佔全市常住人口的1.42%。 宗教:廣州市主要宗教信仰為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時間:北京時間(中國標准時間) UTC+8 地區經濟運行情況:2009年,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112.76億元,同比增長11.5%,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增加值172.55億元、3394.65億元和5545.56億元,分別增長3.9%、8.8%和13.6%。2010上半年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完成4886.01億元,同比增長13.6%,繼續保持內地城市第三位。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廣州(7張) 廣州 鎮海樓
是始建於公元前214年,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廣州最早建城時的名字叫任囂城。早在公元前九世紀的周代(即周夷王八年),這里的「百越」人和長江中游的楚國人已有來往,建有「楚庭」,這是廣州最早的名稱。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統一嶺南後建南海郡,郡治「番禺」,即今天的廣州)。公元226年,孫權為便於統治,將交州分為交州和廣州兩部分,「廣州」由此得名。直到1921年成立市政廳,特指廣州這座城市。 廣州秦漢時就是繁榮都會,漢唐以來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宋元時期,義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說廣州已經比當時世界著名商貿城市威尼斯大三倍。清朝閉關鎖國時廣州是中國唯一對外開放的港口,壟斷全國外貿,也是中國最早對外的通商口岸,廣州十三行管理廣州港。 廣州是中國近代和現代革命的策源地。著名的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黃花崗起義、廣州起義均發生在廣州。孫中山在廣州創辦了黃埔軍校,曾經三次建立了臨時政權。毛澤東在這里創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培養了大批革命骨幹力量。張太雷、葉挺、葉劍英等在這里領導了廣州起義,並建立了廣州蘇維埃政權「廣州公社」。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1992年曾邦哲於首屆全國中西醫學比較研討會世界上第一個提出了系統醫學概念與模型。魯迅、郭沫若、郁達夫、彭湃、馬思聰、鄒小楊、谷希雲、余德超、鍾傑武等也曾來廣州傳播先進文化。 1982年國務院宣布廣州古城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羊城傳說
廣州又稱「五羊城」、「穗城」。 廣州的別名有一個美麗的故事,傳說周朝時廣州連年災荒,民不聊生。一天南海上空飄來五朵彩色祥雲,上有騎著仙羊的五位仙人,仙羊口中銜著五色稻穗。仙人把稻穗賜予百姓,並祝福此地永無飢荒。仙人離去後,五隻仙羊因為依戀人間而留了下來,保佑當地風調雨順。百姓為感謝五位仙人,在他們留守的地方修建了一座「五仙觀」,觀中有五仙的塑像,伴以五羊石像。越秀公園內既有「五羊雕塑」,此傳說已經被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吉祥物所應用。
文物古跡
廣州的文物古跡眾多。現有國家、省、市三級文物保護單位共219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59處。中山四路一帶先後發現了秦漢造船遺址和南越國宮署遺址,其中南越國宮署遺址兩次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目前,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王墓、南越國水閘遺址等三處南越國史跡正聯合申報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編輯本段地理環境
地理方位
廣州市中心位於北緯23度06分32秒,東經113度15分53秒,地處中國大陸南部,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廣州瀕臨南海,鄰近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廣州屬丘陵地帶。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北部和東北部是山區,中部是丘陵、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中國的第三大河——珠江從廣州市區穿流而過。
氣候環境
廣州地處北溫帶與熱帶過渡區,橫跨北回歸線,年平均溫度22℃,最熱月(七月)平均氣溫28.5℃,最冷月(一月)平均氣溫13.3℃,極端最低溫度0℃,最高溫度39.1℃。屬南亞熱帶季風氣侯,氣候宜人,是全國年平均溫差最小的大城市之一,具有溫暖多雨、光熱充足、夏季長、霜期短等特徵。全年水熱同期,雨量充沛,利於植物生長,為花團錦簇的「花城」廣州提供了極好的條件。年均降雨量為1982.7毫米,平均相對濕度為68%。全年中,4至6月為雨季,8至9月天氣炎熱,多台風,10至12月氣溫適中,是旅遊的最佳季節。
自然條件
廣州目前已發現50多個礦種,其中礦點17處。植物種類達數千種。野生動物約有210多種。廣州水域面積7.44萬公頃,佔全市土地面積約10%。從化一帶有豐富的地下溫泉,水溫攝氏50℃-70℃,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糧食作物以秈稻為主,一年兩熟。經濟作物以蔬菜、水果、花卉等為主。廣州是「水果之鄉」,主要產荔枝、龍眼、香蕉、菠蘿、木瓜、楊桃等。廣州的花卉和盆景遠近馳名,以陰生觀葉植物、高檔盆花、鮮切花、嶺南盆景為主。陰生觀葉植物佔全國市場一半以上,一品紅等盆景已成為全國性的生產基地,盆景遠銷歐美等海外市場。
編輯本段文化藝術
嶺南文化
廣州是國務院頒布的全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許多名勝古跡如南越王墓、光孝寺、鎮海樓、六榕寺、南海神廟、五仙觀、懷聖寺、陳家祠、聖心堂、三元宮等,都是廣州歷史文化名城的見證。 廣州,融匯中外文化之精華,形成了獨特的嶺南文化。嶺南畫派、嶺南建築、嶺南園林、嶺南盆景、廣東音樂、粵劇、粵菜、粵語以及城市景觀、生活習俗等,都體現了嶺南文化的風格。
行花街
廣州又叫花城,廣州人愛花。有錢人家幾千上萬元一盆的進口花卉也會買上幾盆。普通人家也要歲朝清供一盆金橘、幾株水仙,一枝梅花。除夕夜一家老小行花街是傳統,也是廣州市民的重頭戲。 行花街也就是逛迎春花市,年前3、4天開始,除夕達高潮便結府都要花大力氣予以布置。花市開市後,華燈初上時(實行交通管制),行花街的人就摩肩接踵而至,8、9點鍾後人如潮湧,熙熙攘攘,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