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我國有什麼可考歷史

我國有什麼可考歷史

發布時間:2022-05-13 16:58:38

①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 夏朝 商朝 西周 春秋

b.商朝
商朝開始有可考文字甲骨文,所以商朝之後的歷史都稱之為「信史」。

② 我國有文字可考證的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對於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史,大多數人認為是3500年,這個推斷是根據司馬遷的《史記》來的。因為《史記》對於夏朝有記載,但是考古界一直沒有挖掘夏朝的文物。所以中國文明從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開始算起。

到了20世紀60年代,就打破了文明史的世紀,根據文物專家的開采和挖掘,最後得到證實,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史,是八千年。

賈湖遺址發掘,再現了八千年前人類生活的景象,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被鐫刻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青銅甬道。賈湖文化°是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第一個具有確定時期記載的文化遺存,是「人類從愚昧邁向文明的第一道門檻」。

③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始於 (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東

B
試題分析: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始於商朝。商朝人把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這種文字已經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我們稱其為甲骨文,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據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

④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於什麼朝

商朝。

商朝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從約公元前1600年至約前1046年,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600年。

末代君王商紂王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而亡。商朝是處於奴隸制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

(4)我國有什麼可考歷史擴展閱讀:

司馬遷在《史記》中有一篇《殷本紀》,詳細記載了商王朝的世系和歷史。過去史學界許多人對這些記載將信將疑,因為沒有當時的文字記載和留存的實物資料可作印證。

本世紀初,羅振玉在他搜集的甲骨中,發現了刻有商王朝先公、先王的名字,證實了這些甲骨的出土地小屯就是《史記》中所說的「洹水南,殷墟上」的殷墟所在地。

此後,學者王國維對甲骨卜辭中所見的商代諸先王、先公,對照《史記》記載作了詳細的考證,證實了《史記》中《殷本紀》的可信性。

殷墟是商朝第10代王盤庚於公元前1318年,把都城從奄(今山東曲阜附近)遷到殷(小屯村一帶),從此歷經至8代12王,在此建都達273年之久。這些研究成果,把中國有考據可信的歷史提早了一千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商朝

⑤ 題目: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於 答案是什麼

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的發現,說明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歷史學家普遍認為,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於公元前16世紀.

⑥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甲骨文: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或者記事在龜甲或是獸骨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形式,今天的漢字也與甲骨文有淵源關系。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

⑦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源於哪個朝代

一、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源於商朝開始,甲骨文記錄的是商朝的歷史。

二、擴展知識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屬於上古漢語(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
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甲骨文記錄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經濟情況,主要指中國商朝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吉凶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內容一般是占卜所問之事或者是所得結果。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使用了一段時期,是研究商周時期社會歷史的重要資料。甲骨文其形體結構已有獨立體趨向合體,而且出現了大量的形聲字。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青銅銘文,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被稱為「最早的漢字」。現代漢字即由甲骨文演變而來。在總共10餘萬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圖形,其中已經識別的約有2500多字。
甲骨文,已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有人認為,中國的書法是由甲骨文開始,因為甲骨文已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
絕大部分甲骨文發現於中國安陽市殷墟。但甲骨文並非商代特有,早在商朝之前就已經存在。考古研究發現殷商甲骨文極有可能源自8500年前河南裴李崗文化遺址的賈湖契刻符號,並且有過渡文字——斗門鎮花園村甲骨文。
從字體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漢字的「六書」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原始圖畫文字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

⑧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源於哪個朝代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源於商朝。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

甲骨文,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甲骨文記錄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經濟情況,主要指中國商朝後期(前14~前11世紀)王室用於占卜吉凶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內容一般是占卜所問之事或者是所得結果。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後,甲骨文還使用了一段時期,是研究商周時期社會歷史的重要資料。甲骨文其形體結構已有獨立體趨向合體,而且出現了大量的形聲字,已經是一種相當成熟的文字,是中國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繪符號,下啟青銅銘文,是漢字發展的關鍵形態,被稱為「最早的漢字」。現代漢字即由甲骨文演變而來。

以現有考古資料發現,甲骨文並非商代特有,早在商朝之前就有經存在。

⑨ 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它的標志是什麼

1.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至今約共出土了16萬片以上,反映了商王的活動和當時社會情況,

2.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

3今天的漢字是以它發展來的.

4.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至今約共出土了16萬片以上,反映了商王的活動和當時社會情況,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漢字是以它發展來的.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至今約共出土了16萬片以上,反映了商王的活動和當時社會情況,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漢字是以它發展來的.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至今約共出土了16萬片以上,反映了商王的活動和當時社會情況,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漢字是以它發展來的.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至今約共出土了16萬片以上,反映了商王的活動和當時社會情況,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漢字是以它發展來的.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至今約共出土了16萬片以上,反映了商王的活動和當時社會情況,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漢字是以它發展來的.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至今約共出土了16萬片以上,反映了商王的活動和當時社會情況,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漢字是以它發展來的.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至今約共出土了16萬片以上,反映了商王的活動和當時社會情況,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漢字是以它發展來的.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被稱為「甲骨文」,至今約共出土了16萬片以上,反映了商王的活動和當時社會情況,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漢字是以它發展來的.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

⑩ 我國可考的歷史究竟有多久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中華文明亦稱華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之一。中華文明史源遠流長,若從黃帝時代算起,約有4700年。舉世公認,中國是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一般認為,中華文明的直接源頭有兩個,即黃河文明、長江文明,中華文明是兩種區域文明交流、融合、升華的果實。中國歷史自黃帝時代算起則約有5000年。有歷史學者認為,在人類文明史中,「歷史時代」的定義是指從有文字時起算,在那之前則稱為「史前時代」;歷史中傳說伏羲做八卦,黃帝時代倉頡造文字;近代考古發現了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約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約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
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南方古猿在450萬年前生活在中國江南一帶。考古證據顯示224萬年至 周25萬年前,中國就有直立人居住,目前考古發現的有小矮子、元謀人、藍田人、南京直立人、北京直立人等。這些都是目前所知較早的原始人類蹤跡。 中國史前時代的各種文化是經過了以下幾個階段:以直立猿人為主的舊石器時代早中期(距今約50至40多萬年前),接著進入了舊石器時代中晚期,以山頂洞人為代表,距今約在20至10餘萬年前。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代表性文化是裴李崗文化,這一時期屬於母系氏族社會,社會尚無明顯分層。緊接著是以仰韶文化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中期,這一時期,社會性質從母系氏族社會過渡到父系氏族社會,社會貧富分化逐漸加深,同時生產力水平有了顯著提高。而以龍山文化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大約出現在4900年至4100年前間,目前考古工作已經在長江、黃河流域發現了數個屬於這一時期的城址群,如中原城址群、江漢城址群、海岱城址群等。這或許表明在龍山時代,社會的組織形態發生了較大的轉變。 根據現在的考古學研究,中國的新石器時代呈現多元並立的情形:約7000年到5000年前在河南省、河北省南部、甘肅省南部和山西省南部出現的仰韶文化便具備使用紅陶、彩陶以及食用粟和畜養家畜的特質。而大約在同一時間,尚有在浙江省東邊出現的河姆渡文化、浙江省北邊出現的良渚文化、山東省的大汶口文化。而之後發現的如二里頭遺址和三星堆遺址則為青銅器時代的代表。

閱讀全文

與我國有什麼可考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7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4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3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8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1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2